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实验与探究中学教育高考_中学教育-高考.pdf

上传人:c****2 文档编号:95525814 上传时间:2023-08-25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实验与探究中学教育高考_中学教育-高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实验与探究中学教育高考_中学教育-高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实验与探究中学教育高考_中学教育-高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实验与探究中学教育高考_中学教育-高考.pdf(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2009 年高考生物试题各地高考试题分章汇总 教材实验考察 实验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09上海卷)19.用测微尺测量某个洋葱表皮细胞的长度时,下列目镜的组合中,视野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最小的是 目镜 10 物镜 10目镜 16物镜 40 A.B.C.D.答案:D 解析:放大倍数越大,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越小。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09广东卷)6对下表中所列待测物质的检测,所选用的试剂及预期结果都正确的是 待测物质 检测试剂 预期显色结果 DNA 甲基绿 红色 脂肪 苏丹 橘黄色 淀粉 斐林试剂 蓝色 蛋白质 双

2、缩脲试剂 紫色 A BCD 答案:D 解析:DNA 遇甲基绿呈现绿色,斐林试剂是鉴定还原糖的,淀粉不属于还原糖,而且斐林试剂遇还原糖水浴热后呈现砖红色沉淀。所以选 D项。(09江苏卷)21下列有关实验及显色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有 A水浴加热条件下,蔗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B沸水浴条件下,脱氧核苷酸与二苯胺发生作用呈现蓝色 C常温条件下,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呈现紫色 D常温条件下,核糖核酸与甲基绿作用呈现绿色 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查大纲要求基本实验的现象考查。A选项能与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的糖是还原性糖,有果糖、麦芽糖、葡萄糖。蔗糖不是;B 选项沸水浴条

3、件下,DNA与二苯胺发生作用呈现蓝色;D 选项常温条件下,DNA(脱氧核糖核酸)与甲基绿作用呈现绿色。(09上海卷)7.用班氏试剂鉴别健康人的下列四种液体,出现红黄色沉淀的是 A.血清 B.唾液 C.胃液 D.尿液 答案:A 解析:班氏试剂与还原性糖水浴共热才会生成红黄色沉淀,正常健康人体中血清含有葡萄糖为还原性糖;唾液中主要是唾液淀粉酶等消化酶,胃液也主要是消化酶,是蛋白质类不具有还原性;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实验三:观察 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实验四:观察线料体和叶绿体(09广东卷)5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黑藻叶片细胞,正确的结论是 A叶绿体在细胞内是固定不动的 B叶绿

4、体在细胞是均匀分布的 C叶绿体的存在是叶片呈绿色的原因 D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不含线粒体 答案:C 解析:活细胞内细胞质是流动的,叶绿体在细胞质内,所以叶绿体不是固定不动的,叶绿体在细胞内的分布受光的影响,是不均匀的,黑藻是真核生物,细胞中有线粒体等细胞器,因为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等色素,所以叶绿体的存在是叶片呈绿色的原因。实验五: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09江苏卷)30(7 分)回答下列与细胞有关的实验问题。(1)下列 4 项实验中,需保持细胞生理活性的有(填序号)。观察叶绿体和原生质的流动 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 DNA 的分布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5、2)按下面步骤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步骤一: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加一滴清水,取一片藓类小叶,盖上盖玻片。步骤二:从盖玻片一侧滴入 0.3g mL的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复几次,使盖玻片下面的藓类小叶浸润在 0.3g mL的蔗糖溶液中。步骤三: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如图所示。图中 A、B处的颜色分别是。如果上述实验步骤二中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的是加有伊红(植物细胞不吸收的红色染料)的 0.3g mL的蔗糖溶液,则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A、B处颜色分别是。如果将上述实验步骤二中浸润在 0.3g mL的蔗糖溶液中的藓类小叶的装片,放在 80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装片中的藓类小叶保持在 0.3

6、g mL的蔗糖溶液中)。在显微镜下清晰地观察到细胞结构后,为更准确地判断 A处颜色,对显微镜的操作方法是、。如果 A处呈绿色,可能的原因是。答案:(1)(2)无色、绿色红色、绿色改变光圈大小调节反光镜(电光源亮度)高温下细胞膜、叶绿体膜失去选择透过性,叶绿素等色素进入 A处 解析:本题考查大纲要求的实验是相关知识。(1)需保持细胞生理活性的有观察叶绿体和原生质的流动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2)由于发生质壁分离,A处为蔗糖溶液,为无色。B处为细胞质有叶绿体显绿色。要看的更清晰需要改变光圈大小调节反光镜(电光源亮度),高温下使细胞死亡,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叶绿素等色素进入 A处。实验六:通过模拟实

7、验探究膜的透性(09广东卷)31.(8 分)细胞上海卷用测微尺测量某个洋葱表皮细胞的长度时下列目镜的组合中视野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最小的是目镜物镜目镜物镜答案解析放大倍数越大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越小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显色结果甲基绿红色脂肪苏丹橘黄色淀粉斐林试剂蓝色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答案解析遇甲基绿呈现绿色斐林试剂是鉴定还原糖的淀粉不属于还原糖而且斐林试剂遇还原糖水浴热后呈现砖红色沉淀所以选江苏卷下列有关实验及显色发生作用呈现蓝色常温条件下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呈现紫色常温条件下核糖核酸与甲基绿作用呈现绿色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大纲要求基本实验的现象考查选能与斐林试

8、剂水浴加热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的糖是还原性糖有果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细胞膜的通透性,将小鼠肝细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葡萄糖和尿素含量,发现它们的含量发生了明显得变化(如下图)。请回答问题。(1)由图可知,随培养时间延长,培养液中葡萄糖和氨基酸含量,尿素含量。由于在原培养液中没有尿素,推测其是的产物。(2)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进入细胞后,其主要作用是;被吸收的葡萄糖主要通过作用,为细胞提供。(3)转氨酶是肝细胞内参与氨基酸分解与合成的一类酶,正常情况下这类酶不会排出胞外,若在细胞培养液中检测到该类酶,可能的原因是。(4)由(1)和(3)可初步判断,细胞膜

9、对物质的转运具有的特性。答案:(1)降低 增加 细胞代谢(代谢)(2)作为蛋白质合成的原料 呼吸(分解)能量(ATP)(3)肝细胞膜受损(或细胞裂解)(4)选择透过(选择通透)解析:本题考查物质运输,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等知识点,由图可看出培养液中氨基酸和葡萄糖下降,尿素是细胞中脱氨基作用后的产物,通过细胞代谢生成,氨基酸和葡萄糖进入细胞后,主要作用分别为合成蛋白质和呼吸供能,因为细胞膜有选择透过性,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不会排到细胞外,一旦在细胞外检测到,必然是膜受损,失去了选择透过性。实验七: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实验八: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09福建卷)1.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10、在观察洋葱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将已经解离、漂洗、染色的根尖置于载玻片上,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 B.对酵母菌计数时,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及其四周边缘,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 C.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实验中,研磨绿叶时应加一些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等 D.检测试管中的梨汁是否有葡萄糖,可加入适量斐林试剂后,摇匀并观察颜色变化 答案:C 解析:观察洋葱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根尖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以后,才可以用于观察;对酵母菌计数时,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

11、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到载物台上镜检;因为在叶绿体中的色素不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因此在研磨绿叶时应加一些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等;检测试管中的梨汁是否有葡萄糖,可加入适量斐林试剂后摇匀,应用 5065水浴加热 2min,再观察颜色变化。所以 C正确。细胞上海卷用测微尺测量某个洋葱表皮细胞的长度时下列目镜的组合中视野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最小的是目镜物镜目镜物镜答案解析放大倍数越大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越小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显色结果甲基绿红色脂肪苏丹橘黄色淀粉斐林试剂蓝色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答案解析遇甲基绿呈现绿色斐林试剂是鉴定还原糖的淀粉不属于还原糖而且斐林试剂

12、遇还原糖水浴热后呈现砖红色沉淀所以选江苏卷下列有关实验及显色发生作用呈现蓝色常温条件下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呈现紫色常温条件下核糖核酸与甲基绿作用呈现绿色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大纲要求基本实验的现象考查选能与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的糖是还原性糖有果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实验九: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09 江苏卷)11某小组为研究氧气对酵母菌在培养初期产气量的影响,进行了甲、乙 2 组实验,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除图中实验处理不同外,其余条件相同。一段时间内产生2CO总量的变化趋势是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方式,在有氧气的情况下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

13、,试验刚开始注射器中乙组有氧气所以能进行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多,甲组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少。总体产生的二氧化碳数量不断增加,所以呈曲线 C所示。(09福建卷)26(25 分)回答下列、题.右图表示的是测定保湿桶内温度变化实验装置。某研究小组以该装置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呼吸作用的情况。材料用具:保温桶(500mL)、温度计活性干酵母、质量浓度 0.1g/mL 的葡萄糖溶液、棉花、石蜡油。实验假设: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比无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放出热量更多。(1)取 A、B两装置设计实验如下,请补充下表中内容:装置 方法步骤一 方法步骤二 方法步骤三 A 加入 240ml 的葡萄糖溶液 加入

14、 10g 活性干酵母 B 加入 240ml 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 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 (2)B装置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这是控制实验的变量。(3)要测定 B装置因呼吸作用引起的温度变化量,还需要增加一个装置 C。请写出装置 C的实验步骤:装置 方法步骤一 方法步骤二 方法步骤三 C 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 (4)实验预期:在适宜条件下实验,30 分钟后记录实验结果,若装置 A、B、C温度大小关系是:(用“”表示),则假设成立。答案:细胞上海卷用测微尺测量某个洋葱表皮细胞的长度时下列目镜的组合中视野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最小的是目镜物镜目镜物镜答案解析放大倍数越大目镜测微尺每小

15、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越小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显色结果甲基绿红色脂肪苏丹橘黄色淀粉斐林试剂蓝色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答案解析遇甲基绿呈现绿色斐林试剂是鉴定还原糖的淀粉不属于还原糖而且斐林试剂遇还原糖水浴热后呈现砖红色沉淀所以选江苏卷下列有关实验及显色发生作用呈现蓝色常温条件下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呈现紫色常温条件下核糖核酸与甲基绿作用呈现绿色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大纲要求基本实验的现象考查选能与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的糖是还原性糖有果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1)不加入石蜡油 加入 10g 活性干酵母(2)去除氧气 自(3)加入 240mL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 不加入活性干酵母(4

16、)ABC 解析:.本题考查通过探究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和无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放出热量的情况。分析表中相关内容,考虑到实验要遵循对照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这几个原则,因此处应填:不加入石蜡油,处应填:加入 10g 活性干酵母。B装置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去除氧气,这样来控制实验的自变量。要测定 B装置因呼吸作用引起的温度变化量,还需要增加一个装置 C,因此应设计成空白对照,即:加入 240mL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不加入活性干酵母。因为有氧条件下比无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放出热量多,因此,装置 A、B、C温度大小关系是 ABC。实验十: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09 广东理基)42使用显微镜

17、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基本步骤包括:调节细准焦螺旋;转换高倍镜;把分裂中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将洋葱根尖永久装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基本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应是先将洋葱根尖永久装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找到分裂中的细胞,再移至视野中央,转换成高倍镜后,再调节细准焦螺旋,就可看到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09江苏卷)6有 1 位同学做根尖有丝分裂实验,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图像如图所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取材位置不合适 取材时间不合适制片时压片力量不合适 解离时间不合适视野选择不合适 A B C D答案:C 解析:由图

18、观察,细胞多处于未分裂状态,故可能取材时间不合适,细胞分裂不旺盛;且视野中有一些细胞为长形,可能取自伸长区细胞,为取材位置不合适,应取分生区细胞;也有可能是视野选择不当,没有找到合适视野观察;由图知细胞均分散开,故不可能为所述原因。实验十一: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09广东卷)27.右图为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某一时期的显微照片,该时期 A.是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前期 B.是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中期 C.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互换 D.结束后,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 答案:AC 解析:据图可看到同源染色体配对的现象,所以为减数分裂前期,前细胞上海卷用测微尺测量某个洋葱表皮细胞的长度时下列目镜的组合中视野目

19、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最小的是目镜物镜目镜物镜答案解析放大倍数越大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越小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显色结果甲基绿红色脂肪苏丹橘黄色淀粉斐林试剂蓝色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答案解析遇甲基绿呈现绿色斐林试剂是鉴定还原糖的淀粉不属于还原糖而且斐林试剂遇还原糖水浴热后呈现砖红色沉淀所以选江苏卷下列有关实验及显色发生作用呈现蓝色常温条件下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呈现紫色常温条件下核糖核酸与甲基绿作用呈现绿色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大纲要求基本实验的现象考查选能与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的糖是还原性糖有果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期发生了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联会就

20、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09 山东卷)27.(18 分)人类遗传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相关遗传学研究备受关注。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3)小鼠常被用作研究人类遗传病的模式动物。请填充观察小鼠细胞减少分裂的实验步骤:供选材料及试剂:小鼠的肾脏、睾丸、肝脏,苏丹染液、醋酸洋红染液、詹纳斯绿 B(健那绿)染液,解离固定液。取材:用_作实验材料 制片:取少量组织低渗处理后,放在_溶液中,一定时间后轻轻漂洗。将漂洗后的组织放在载玻片上,滴加适量_。一定时间后加盖玻片,_。观察:用显微镜观察时,发现几种不同特征的分裂中期细胞。若它们正常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_。右图是观察到的同源染色体进入(A1 和 A2

21、)的配对情况若 A1正常,A2发生的改变可能是_。答案:(3)(小鼠)睾丸 解离固定液 醋酸洋红染液 压片 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原细胞 缺失 解析:(3)本题考察了减数分裂观察实验,比较贴近课本。首先学生要对课本上关于有丝分裂实验中的系列步骤要熟知,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然后将知识迁移到减数分裂实验观察中 实验十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09广东卷)7有关“低温诱导大蒜根尖细胞染色体加倍”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 A可能出现三倍体细胞 B多倍体细胞形成的比例常达 100%C多倍体细胞形成过程无完整的细胞周期 D多倍体形成过程增加了非同源染色体重组的机会 答案:C 解析:低温诱导大蒜

22、根尖细胞染色体加倍诱导株为四倍体,不能使所有细胞染色体数目都加倍,根尖细胞的分裂为有丝分裂,而非同源染色体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能增加重组机会。多倍体细胞形成的原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阻止细胞的分裂,所以细胞周期是不完整的。实验十三: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实验十四: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实验十五: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09广东卷)15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 细胞上海卷用测微尺测量某个洋葱表皮细胞的长度时下列目镜的组合中视野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最小的是目镜物镜目镜物镜答案解析放大倍数越大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

23、长度越小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显色结果甲基绿红色脂肪苏丹橘黄色淀粉斐林试剂蓝色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答案解析遇甲基绿呈现绿色斐林试剂是鉴定还原糖的淀粉不属于还原糖而且斐林试剂遇还原糖水浴热后呈现砖红色沉淀所以选江苏卷下列有关实验及显色发生作用呈现蓝色常温条件下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呈现紫色常温条件下核糖核酸与甲基绿作用呈现绿色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大纲要求基本实验的现象考查选能与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的糖是还原性糖有果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A改变培养液的 pH值不影响 K值(环境容纳量)大小 B用样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 C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菌准确计数

24、 D营养条件并非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 答案:D 解析:养分、空间、温度和有毒排泄物等是影响种群数量持续增长的限制因素 pH值变化影响微生物的生长,样方法是调查植物种群密度的方法,对酵母菌计数时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细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不对。(09 江苏卷)19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 4 个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

25、),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试管号 I 培养液体积(mL)10 5 10 5 起始酵母菌数(103个)10 5 5 10 A4 个试管内的种群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型增长B4 个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 K值C试管内种群的 K值与试管不同D试管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开始下降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种群的的特征以及种群的数量变化。当种群刚迁入一个新的环境的时候,若环境适宜种群生存,由于这时种群数量不多,环境中的食物、空间等适宜,没有环境阻力,因此种群初始阶段都经历了 J 型增长。然后环境阻力慢慢增大,种群开始 S 型增长,K值指的是环境容纳量,到达 K值的时间是

26、由环境阻力的大小决定的,因此 B 中 4 个试管内的种群到达 K值的时间不同。号试管内的环境阻力最大,因此最先达到 K 值并有毒物质积累,最先开始下降。实验十六: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09 江苏卷)24科研人员对江苏某地沿海滩涂米草群落和裸露泥滩的大型底栖(土壤)动物丰富度进行了对比研究。在相同取样条件下,利用一种常用底泥采样器(50cm X 50cm X 30cm)采得各动物类群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如下表。下列有关本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有 招潮蟹类 厚蟹类 沙蚕类 泥螺类 蛤类 物种 数 个体 总数 物种 数 个体 总数 物种 数 个体 总数 物种 数,个体 总数 物种 数 个体 总数 裸

27、露泥滩 5 18 1 14 2 12 1 10 2 14 米草群落 3 12 2 9 0 0 1 10 0 0 A裸露泥滩的大型底栖动物物种丰富度高于米草群落 细胞上海卷用测微尺测量某个洋葱表皮细胞的长度时下列目镜的组合中视野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最小的是目镜物镜目镜物镜答案解析放大倍数越大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越小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显色结果甲基绿红色脂肪苏丹橘黄色淀粉斐林试剂蓝色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答案解析遇甲基绿呈现绿色斐林试剂是鉴定还原糖的淀粉不属于还原糖而且斐林试剂遇还原糖水浴热后呈现砖红色沉淀所以选江苏卷下列有关实验及显色发生作用呈现蓝色常温条件下蛋白质与双

28、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呈现紫色常温条件下核糖核酸与甲基绿作用呈现绿色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大纲要求基本实验的现象考查选能与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的糖是还原性糖有果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B米草群落的大型底栖动物种群密度高于裸露泥滩 C改用另一规格的常用底泥采样器会影响对比研究的结论 D改变采样的时间会影响采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 答案:AD 解析:本题考查种群相关知识。从表中可以看出裸露泥滩的物种数为 11 种,米草群落物种 6种,所以 A 选项正确;从表中看出除泥螺外,其它生物的密度都是裸露泥滩高。所以 B 错;只要是常规底泥采样器采取的结果都会得出正确结论,所以 C 错;不同的生物都会有

29、不同的活动时间,比如说蟹类多会晚间活动,所以改变采样的时间会影响采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所以 D正确。实验十七: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 实验十八:模拟尿糖的检测 实验十九:探究水族箱(鱼缸)中的群落的演替 实验探究与研究性实验(09浙江卷)30.(26 分)回答下列、小题:.(12 分)给正常成年实验兔注射甲药物后,使其患了高血压病,注射乙药物可使高血压症状缓解。为了验证甲、乙两种药物的上述作用,请您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设计实验步骤,并在下面的坐标中画出实验过程中该组兔的血压变化示意曲线,标注注射药物的时间点。材料与用具:一组正常成年实验兔、血压测定仪、适宜浓度的甲药物、适

30、宜浓度的乙药物、注射器等。(要求:答题时对该组实验兔不再分组;对动物的手术过程与药物的具体注射剂量不作要求)(1)实验步骤:(2)在下面的坐标中画出实验过程中该组兔的血压变化示意曲线,并标注注射药物的时间点。答案:(1)用血压测定仪对该组每只实验兔每隔一定时间测定血压,计算血压的平均速度作为对照。给该组每只实验兔注射等量的甲药物,用血压测定仪对每只实验兔每隔一定时间测 量血压,计算血压得平均值。当该组实验兔患高血压病后,给每只实验兔注射等量的乙药物,用血压测定仪对每只实验兔每隔一定时间测量血压,计算血压得平均值。细胞上海卷用测微尺测量某个洋葱表皮细胞的长度时下列目镜的组合中视野目镜测微尺每小格

31、所代表的实际长度最小的是目镜物镜目镜物镜答案解析放大倍数越大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越小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显色结果甲基绿红色脂肪苏丹橘黄色淀粉斐林试剂蓝色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答案解析遇甲基绿呈现绿色斐林试剂是鉴定还原糖的淀粉不属于还原糖而且斐林试剂遇还原糖水浴热后呈现砖红色沉淀所以选江苏卷下列有关实验及显色发生作用呈现蓝色常温条件下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呈现紫色常温条件下核糖核酸与甲基绿作用呈现绿色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大纲要求基本实验的现象考查选能与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的糖是还原性糖有果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2)解析:本题考查通过设计实验验证甲、乙两种药物的作用

32、,因此应遵循对照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1)实验步骤应为:用血压测定仪对该组织每只实验兔每隔一定时间测定血压,计算血压的平均值作为对照。给该组每只实验兔注射等量的甲药物,用血压测定仪对每只实验兔每隔一定时间测量血压,计算血压得平均值。当该组实验兔患高血压病后,给每只实验兔注射等量的乙药物,用血压测定仪对每只实验兔每隔一定时间测量血压,计算血压得平均值。(2)血压变化示意曲线见答案。(09广东卷)36.(8 分)小王发现黑暗中生长的大豆幼苗比阳光下生长的大豆幼苗高得多。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大豆植株高度的影响,并预测实验结果。实验材料和用具:大豆种子(200 粒)、光

33、照培养箱(光照强度范围 010000Lux,温度、湿度等均可自行设定)、培养皿、直尺等。(1)实验方案:(2)实验结果测试:答案:实验方案:1 实验材料:选出 180 粒大小一致的种子,分成六祖,每组 30 粒,在培养皿中培养。2 培养条件 光照强度 0、2000、4000、6000、8000、10000Lux 温度 25 度,培养一周 3 测定指标 用直尺测量植株高度,计算每组的平均值。注:要求至少分为三组(三个处理),每组有一定的种子数量,光照强度必须有 0 Lux(黑暗)实验结果测试:随光照强度增加,植株高度下降。解析:本题考查根据自然现象设计实验方案及预测实验结果的能力。在设计实验过程

34、中,注意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平行重复原则等科学原则,所以至少分三组,且有黑暗作为对照,每组必须有一定的种子数量,且数量相等。预测实验结果要根据题中所给的自然现象,即黑暗中生长的大豆幼苗比阳光下生长的大豆幼苗高得多,即可得出正确答案。(09海南卷)14.现有与某种植物种子萌发有关的 4 组实验处理如下表 实验组 处理 种皮完整,25蒸馏水浸泡 24h 机械破损种皮,25蒸馏水浸泡24h 种皮完整,0.05%赤 霉 素 水 溶 液25浸泡 24h 机械破损种皮,0.05%赤霉素水溶液 25浸泡24h 下列组合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仅做组与组实验,可探究机械破损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 B仅做组

35、与组实验,可探究种皮完整条件下赤霉素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 细胞上海卷用测微尺测量某个洋葱表皮细胞的长度时下列目镜的组合中视野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最小的是目镜物镜目镜物镜答案解析放大倍数越大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越小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显色结果甲基绿红色脂肪苏丹橘黄色淀粉斐林试剂蓝色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答案解析遇甲基绿呈现绿色斐林试剂是鉴定还原糖的淀粉不属于还原糖而且斐林试剂遇还原糖水浴热后呈现砖红色沉淀所以选江苏卷下列有关实验及显色发生作用呈现蓝色常温条件下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呈现紫色常温条件下核糖核酸与甲基绿作用呈现绿色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大纲要求基本实验的现象考查

36、选能与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的糖是还原性糖有果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C仅做组与组实验,可探究赤霉素或机械破损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 D仅做组与组实验,可探究机械破损条件下赤霉素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 答案:C 细胞上海卷用测微尺测量某个洋葱表皮细胞的长度时下列目镜的组合中视野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最小的是目镜物镜目镜物镜答案解析放大倍数越大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越小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显色结果甲基绿红色脂肪苏丹橘黄色淀粉斐林试剂蓝色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答案解析遇甲基绿呈现绿色斐林试剂是鉴定还原糖的淀粉不属于还原糖而且斐林试剂遇还原糖水浴热后呈现砖红色沉淀所以选江苏卷下列有关实验及显色发生作用呈现蓝色常温条件下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呈现紫色常温条件下核糖核酸与甲基绿作用呈现绿色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大纲要求基本实验的现象考查选能与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的糖是还原性糖有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