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诗词赏析中学教育中考_中学教育-中学课件.pdf

上传人:Q****o 文档编号:95515702 上传时间:2023-08-25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325.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诗词赏析中学教育中考_中学教育-中学课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诗词赏析中学教育中考_中学教育-中学课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诗词赏析中学教育中考_中学教育-中学课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诗词赏析中学教育中考_中学教育-中学课件.pdf(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诗词赏析 班级:姓名:一、基础(27 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2 分)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周敦颐爱莲说)雁门太守行中表达了诗人以生命来报效祖国豪情的诗句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天净沙秋思中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之情的诗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中用反衬的手法突出诗人忧国忧民、思念亲人的深沉感情,并用了互文见义的修辞的诗句是:,。渡荆门送别中最富有想象力的诗句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拟人的句子是 .西江月中表达

2、作者对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的名句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写夏夜大雨将至的景色的句子是: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相间映衬的两句诗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以春花比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用比喻、夸张手法描写雪景的千古绝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在此诗中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角色满天秋色里,塞土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爱莲说中表现了作者对世俗的鄙夷之情的句子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饮酒中表现

3、诗人悠然自得、超然物外的思想情趣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泣涕零如雨。春望 2赏析:对春望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句意为:故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意为:感叹时局,看到开花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意为:战争已经持续了三个月,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D“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一句意为: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诗中点明时间和季节的句子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花鸟本是可娱之物,为何在诗人眼里见到后反而落泪

4、心惊?因为诗人感时伤怀,加之久别思乡之苦,即便是站在花前,也无心观赏,反而会对花溅泪,即便听到悦耳的鸟鸣声,也无意倾听,反而会因鸟鸣而惊心。根据下文,理解“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包含的思想感情。“连三月”见出战祸之长;“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真切地表达了战乱中人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心情。(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由于感伤国破家散,看到那美丽的花儿、听到那动听的鸟鸣,反而更增加了自己的伤感。此句互文见义,因为无论是花香还是鸟语,都增添了诗人的“感时

5、”和“恨别”。(花因“感时”在溅泪,鸟为“恨别”而惊心。这看似不合理,其实是用了移情法。花、鸟本是自然物,现在由于诗人的特殊心境,把自己的感受移加到它们身上,觉得它们也通人情。花朵含露,是感伤时局在落泪,鸟儿跳跃,是因为生死别离而心绪不宁)“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写望中所见,山河依旧,世事全非,失陷后的长安,草木丛生,一片凄风苦雨。诗意形象生动,情感极其沉痛。“国破”的断垣残壁与“城春”的生机蓬勃构成鲜明的对比。这一对比,突出勾画了长安城沦陷后的破败景象,寄寓了诗人感时忧国的深沉感慨。首联中“破”、“深”字炼得极好,试分析其表达作用。“破”字写出触目惊心之景色。“深”字写出令人满目凄然之景

6、。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一切景语皆情语。全诗通过丰富的意象,渲染了 萧瑟苍凉(凄凉)的气氛,抒发了诗人极其孤寂愁苦(悲伤)的情绪。(1 分)2.“小桥流水人家”是令人神往的一幅美景,它被穿插在诗中,起到怎样的作用?我的分析:以乐景写哀情,反衬思乡的愁绪(2 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名句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人写北方飞雪,却用南国的春风和梨花作喻,这里不仅是因为梨花和雪都有相同的颜色,而且梨花盛开时花团锦簇的景象恰能传达出大雪纷飞的势态。这一奇想把萧索酷寒顿时转化为绚丽烂漫,从一开始就给全诗

7、定下了豪迈乐观的基调。“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诗中写风中的红旗,却用凝固的字眼来形容。这就在色彩鲜丽的画面中,突出了奇寒的感觉。这些描写有意避实就虚,通过想像和虚构,把平凡的生活景象一变而为富有美感的艺术形象。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句话的意思是:路随山转,转眼就看不见你了,雪上只留下马蹄的痕迹。主人看不见客人了,只看见串串马蹄的印迹,他迟迟不返,一定是在为客人担心。以景传情,言虽尽而意未绝。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与李白诗“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主人看

8、不见客人了,只看见串串马踪的印迹,他迟迟不返,一定是在为客人担心。以景抒情,言虽尽而意未绝。同时也表现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和惆怅之情。渡荆门送别 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采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指明月、清风惊动了喜鹊和蝉儿,使它们鸣叫起来了。“惊鹊”和“鸣蝉”两句以动写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特征,给人印象鲜明而深刻。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也透露出对丰收在望的喜悦之情。着力表现诗人陶醉在累累硕果的欢乐之中。“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忽见”二字,流露出“山穷水尽疑无路,

9、柳暗花明又一村”那样大雨将至而终得“茅店”的惊喜之情。4.古诗词鉴赏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诗中描写“水中映月图”的诗句是:_(1 分)“大荒”一词的含义你是怎样理解的?答:_(1 分)诗的尾联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答:_。(1 分)展开想象,写出“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所展示的意境。答_(2 分)这首诗中间两联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其中第二联中的“随”“入”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随”字好在何处。(2 分)答:下面对本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 分)A.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待了送别的

10、时间、地点、人物及此行的目的。B.颔联写景,其中一“随”一“入”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C.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和“天边云霞”两幅图画,巧妙地融进了作者初次见到平原时新鲜、欣喜的感受和体验。D.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用拟人的手法,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本诗记下了作者初次离开故乡时的观感和情思,其中最能表现他对故乡依依不舍之情的一个字是“怜”。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海日生残夜。行舟绿水前,江春入旧年。潮平两岸阔,乡书何处达?

11、风正一帆悬,归雁洛阳边。对这首诗语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2 分)A.题目中的“次”,原是“停驻”之意,这里指“停宿”在北固山下的旅店之内。B.首联中的“客路”指的是诗人要去的路,“青山”指的是题目中的“北固山”。C.颔联中的“两岸阔”的“阔”是表现潮平之后的景象,随着春潮的起涨,放眼远望,江面似与岸平,舟中人的视野也因此而开阔。D.颈联透露出诗人是在岁暮连夜行舟的,此联表现了在江上行舟即将天亮时的情景。1.对下面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 )(3 分)A.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博大胸襟。B.诗以对偶句发端,工整明丽,不同一般。“客路”指旅途;“青山”点

12、题目中的“北固山”。C.颈联的意思是,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新的一年刚刚开始,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D.全诗的特色在于借助长江风景的描写,写出了诗人的乡愁乡思,即景生情。“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运用了设问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的感情。(2 分)传诵的名句姓名根据下文理解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包含的思想感情连三月见出战祸之长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真切地表达了战乱中人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心情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此句互文见义因为无论是花香还是鸟语都增添了诗人的感时和恨别花因感时在溅泪鸟为恨别而惊心这看似不合理其实是用了移情法花鸟本是自然物现在由于诗人的特殊心境把自己的感受移加到它们身上觉得它们也通人情花朵含露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周敦颐爱莲说雁门太守行中表达了诗人以生命来报效祖国豪情的诗句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天净沙秋思中表明游子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