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说课稿中学教育中学学案_中学教育-中学课件.pdf

上传人:c****3 文档编号:95489536 上传时间:2023-08-25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307.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渔父》说课稿中学教育中学学案_中学教育-中学课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渔父》说课稿中学教育中学学案_中学教育-中学课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渔父》说课稿中学教育中学学案_中学教育-中学课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渔父》说课稿中学教育中学学案_中学教育-中学课件.pdf(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渔父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文章是渔父,我将从教材、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课时、教学流程设计这几个方面来论述。一、说教材 渔父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专题“直面人生”中的一篇课文,本板块还选了报任安书这篇文章。这两篇文本在内容上既对立又统一,它们是“生存与毁灭”的选择问题,有较强的互补性。本专题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阅读作品,能让学生对重大人生问题有思考和追求;学生能对问题展开探讨,学会辨证地思考,周密地说理,有所发现和创新;学生能通过经典文本学习,思考“直面人生”的丰富内容和表达上多样的方法;积累经典文本中的名句,归纳整理文

2、言文的基础知识。二 说学习目标 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与文本展开对话”和“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结合本专题教学目标和文本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能够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现象,较准确地将本文翻译为现代汉语;通过对屈原和渔父的对话的分析,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体会屈原和渔父在表达各自的人生哲学时所运用的方法及其好处;通过对比阅读,学生能对屈原和司马迁的不同人生选择作出自己的评价,能对人生问题有新的思考和追求。三 说重难点 重点;能够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现象,较准确地将本文翻译为现代汉语;通过对屈原和渔父的对话的分析,

3、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难点:体会屈原和渔父在表达各自的人生哲学时所运用的方法及其好处,并通过对比阅读,学生能对屈原和司马迁的不同人生选择作出自己的评价,能对人生问题有新的思考和追求。四 说教学方法 这篇文言文在文字上较浅显,翻译理解的难度不是很大,因此重点在问题探讨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整个教学过程中,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注重让学生积极参与和互相学习。主要采用诵读,引导,点拨,研讨等方法。五 课时设计 因为这篇文章相对比较简单,我设计的是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六、教学流程设计(一)导入新课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莎士比亚在其名

4、作哈姆雷特中的发问。前几天我们学习了报任安书,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为了完成传世之作史记忍辱负重,选择了生存。而两千年前的湘江水畔,一位诗人在踽踽独行,憔悴的脸上写满孤独的悲愤。当他的心被忧虑撕裂的那一刻,他选择的是纵身跃下汨罗江。其热血化作滔滔波浪,随着江水悠悠流淌千年,滋润了整个民族的灵魂!他,就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二)整体感知 1、作者及写作背景 找一位学生介绍,之后出示 PPT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屈原:(公元前 339前 278)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诗人和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开创者,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

5、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代表作为第一首政治抒情诗离骚。辅佐了楚怀王、楚顷襄王,在郑袖、张仪的离间在两次被流放到江南、汉北。背景:屈原在最后一次被流放时,秦将白起攻破楚国的都城郢都,屈原悲愤难捱,在湘潭一带游荡,遇到一个渔父,在和渔父交谈以后便怀石投江。2、找学生范读课文,注意字音和断句。渔父(f )淈(g )餔(b )歠(chu )醨 (l )汶(m n)枻(y )濯(zhu )3、结合注释,学生自由读,找出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和活用字,并指出下列句式的特点。(1)古今异义词:PPT,板书 颜色(脸色)、形容(形体容貌)、至于(到)、可以(可以用来)(2)词类活用:鼓枻而去 (鼓,名词用作动词,敲打)

6、(3)特殊句式: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定语后置)屈原既放 (被动句)游于江潭 (状语后置)是以见放 (被动句)行吟泽畔 (省略句、状语后置)圣人不凝滞于物 (被动句)自令放为 (被动句)4、疏通文意 学生翻译,其他同学补充指正,学生齐读,进一步理解和感悟文本。(三)局部分析 1、文中共出现了几个人物?全文是以怎样的形式展开的?生明确:渔父和屈原两个人物。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诗人和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开创者,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渔父:不知姓名和来历,驾一叶之扁舟,垂钓于江上。全文是以人物间的对话形式展开的。2、本文本文塑造了屈原怎样一个形象

7、?表现了屈原怎样的人格?试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来回答。(以四人为一小组,明确发言人,小组内成员讨论 5 分钟,其他小组成员在别人回答的基础上可以补充。)屈原不愿“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也不愿“以皓皓之白,蒙世俗之尘埃”,他是一个不随波逐流,不苟合,不妥协的特立独行者,“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还刻画了一个矢志不渝地坚持理想、保持人格操守的形象;表现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3、本文在塑造屈原的同时,还塑造了渔父这一形象,那么渔父是怎样一位形象?塑造这一形象有何意义?试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回答。(小组内成员讨论 5 分钟)渔父规劝屈原“不凝滞于物”,要“与世推移”。当“世人皆浊

8、”时,他开导屈原“淈其泥而扬其波”,当“众人皆醉”时,他规劝屈原“餔其糟而歠其醨”,不要“深思高举”,渔父具有明哲保身、随遇而安、与世推移的处世态度,他是一位高蹈遁世的隐者形象;此外,当屈原表示不赞成他的处世态度时,渔夫只是“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不复与言”,也刻画习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课时教学流程设计这几个方面来论述一说教材渔父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专题直面人生中的一篇课文本板块还选了报任安书这篇文章这两篇文本在内容上既对立又统一它们是生存与毁灭的选择问题有较辨证地思考周密地说理有所发现和创新学生能通过经典文本学习思考直面人生的丰富内容和表达上多样的方法积累经典文本中的名句归纳整理文言文

9、的基础知识二说学习目标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培养学生完善自我人格提升定为能够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现象较准确地将本文翻译为现代汉语通过对屈原和渔父的对话的分析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体会屈原和渔父在表达各自的人生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屈原公元前前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出他不愠不火、不强人所难、心平气和的超然姿态。塑造这一形象,对屈原来讲,具有衬托的作用,突出了屈原坚持理想、坚持人格操守的高尚品格。4、屈原和渔父在表达各自的人生哲学时运用了怎样的方法?有什么好处?比喻(使哲理性的道理变得形象化、具体化和生动化)、反问(强调人物的坚定决心)5、扩展 屈原和渔父分别体现哪

10、个派别的处世主张?儒家 道家 入世 出世 把二者对立起来的目的是什么?作为对比和衬托,表现屈原的洁身自好、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的品质。总结:这是一次灵魂的对话。6、比较阅读 屈原与司马迁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一个毅然赴死,一个忍辱而生。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人生选择?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谈谈你的认识。“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原具有高洁的人生品格和远大的政治理想,他不愿随波逐流,“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也不愿“蒙世俗之尘埃”,毅然赴死,把人格、理想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主动选择死亡,以死来体现生命的意志和尊严。司马迁隐忍苟活,是“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

11、他为自己规定的人生使命是要完成千古史记,成就人生的大事业,实现人生的价值。司马迁和屈原树立了两种人格榜样:一个择生,一个择死,一个以生践志,一个以死明志,对后世知识分子产生了巨大影响。7、自由讨论 你怎样看待屈原和渔父的处世态度?更欣赏哪一位?各抒己见,言之有理即可。总结三位人物 屈原选择了壮烈的死,以死明志,表现了不屈的气节。司马迁选择了勇敢的生,以生践志,表现了坚韧的意志。渔父选择了超然的活,以隐守志,表现了自由的灵魂。这三种不同的人生选择都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有了文天祥、闻一多,用他们的生命向我们阐释了什么叫做坚贞不屈;所以有了韩信、勾践,用他们的行动向我们验证了什么叫做坚韧执着

12、;所以有了陶渊明、柳宗元,用他们的诗篇向我们展示了什么叫做潇洒豁达。(四)结课 那么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时,我们又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让我们珍爱生命,用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气节来提升生命的价值。在生命的得失中,不忘拥有一份超然与豁达,享受生命的魅力。(五)作业设计 1、背诵文中的名句;2、整理本文的文言知识(古今词、活用字、特殊句式)。我的说课讲完了,这是我的板书设计,谢谢各位。习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课时教学流程设计这几个方面来论述一说教材渔父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专题直面人生中的一篇课文本板块还选了报任安书这篇文章这两篇文本在内容上既对立又统一它们是生存与毁灭的选择问题有较辨证地思考周密地说理有所发现和创新学生能通过经典文本学习思考直面人生的丰富内容和表达上多样的方法积累经典文本中的名句归纳整理文言文的基础知识二说学习目标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培养学生完善自我人格提升定为能够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现象较准确地将本文翻译为现代汉语通过对屈原和渔父的对话的分析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体会屈原和渔父在表达各自的人生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屈原公元前前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