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彭家湾水库安全论证报告.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5427667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97.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彭家湾水库安全论证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2023年-彭家湾水库安全论证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彭家湾水库安全论证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彭家湾水库安全论证报告.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蓬安县彭家湾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报告营山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室二。一四年十月2.3 防汛道路无防洪抢险交通工具,进库1.5公里道路,有0.5公里属于乡村道路, 路面极差,雨天路面积水,无法通车,只能靠步行到达大坝。2.4 安全监测大坝无安全观测设施和设备,无沉降、位移观测资料,仅进行了每年 汛前和部分巡视检查。2. 5枢纽建筑物安全现状2.5 . 1大坝工程彭家湾水库大坝为均质土坝,最大坝高为11米,坝顶高程为431.50 米,坝顶长68米,坝顶宽度为3.0米,大坝出现开裂、沉降,在左坝外坡 高程428.98m处有散浸现象面积达50m之,坝体外坡杂草纵生,大坝无排水 棱体;四周有白蚁活动迹象,大坝无

2、观测设施等。1、上游坝坡上游平均坝坡LL85,坡面未衬护,浪蚀严重,杂草丛生,极为凌乱。2、下游坝坡下游坝坡平均坡比1: 2.5,局部地方隆起、不均匀沉降;坝坡无排水 系统,坝体杂草纵生、极为凌乱,坝脚无排水棱体;在左坝外坡高程428. 98m处有散浸现象面积达50m2o溢洪道工程溢洪道位于大坝左岸,为正堰开敝式,堰顶高程429. 40米,溢洪道总 长35米,其中进口段25米,进口宽3.5米,出口宽2.5米,进口底高程 429. 00米,出口底高程428.80米,坡降i=0.024。陡槽段10米,进口宽 2. 5米,出口宽2. 5米,进口高程428. 80米,出口底高程426. 90米,坡降

3、i=0. 19。陡槽段的侧墙垮塌,底板冲毁,无消力池、排洪渠。下泄水流直 冲下游坝脚,危及大坝安全。1.1.1 5. 3放水设施放水设施位于大坝左端,为浆砌条石卧涵管结构,卧管断面尺寸120cm X120 cm (宽X高),卧管取水口高程429. 40米,取水口径20 cm (共5 孔),该取水设施输水涵管长25米,进口底板高程424.50米(死水位), 出口底高程424.38米,坡降1/200,设计取水流量0. 05m3/s。取水设施为 浆砌条石结构,输水涵管与坝体结合部位严重漏水,已不能正常使用,必 须进行改建。2.5.4 防洪抢险公路防洪抢险设施、设备缺乏,进库1.5公里,还有0.5公里

4、村道公路,路面 极差,晴通雨阻,不利防洪抢险。2.5.5 其他该水库四周有白蚁活动迹象,无观测设施和管理房等。从现场检查情况看,枢纽工程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建议尽快进行除险 加固。3工程质量评价工程质量评价的目的是弄清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复查工程的实 际质量是否符合现行规范要求,检查投入运行以来质量方面的实际情况和 变化,为大坝除险加固提供指导性意见。评价方法采用现场检查法;历史 资料分析法通过对参与建库、管库的老同志的走访,了解建库、管库有关 历史情况;勘察试验检查法一对大坝进行钻探取样试验。3.1枢纽工程地质概况3. 1. 1水文气象蓬安县属于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5、,湿度大, 阴天多,日照时数少,无霜期长和春早夏长,秋季气温下降快,冬季短而 少雨干燥等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7oC,全年日照时数1342小时,全县多年 平均降雨量为1042. 7mm,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9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70%, 年最大降雨量为1307. 7mm,年最小降雨量为718. 5mm,日最大降雨量为 168. 5mmo多年平均径流深410. 8mm,水面蒸发量807. 9mm,陆面蒸发量660mln, 加之降雨在时空上分布不均,气温有南高北低之差,雨量有东南多西北少 之殊,导致灾害频繁,素有“十年九灾”之称。3. 1.2地形地貌及物理地质现象坝址位于溪河上游,河流流向由N至S,

6、河谷断面呈开洞的U型,谷底较 平,河床平直,侵蚀不深,两岸呈阶梯状,坡角200350 ,残、坡积层薄, 仅局部处较单薄,坝址上游河谷开敞,坝址处变窄。从地形条件看,建坝 条件较好。区域内冲沟发育,特别是蓬莱镇组地层,由于植被差,坡面陡 竣,地表岩层风化剧烈,冲沟尤其发育,并沿坡面平等排列,同时因砂质 泥岩的抗风化能力很弱,地表部分风化成碎块,在重力作用下向坡脚堕落 或撒落堆积。蓬莱镇地层地质崩塌现象较为普遍,坡面上随时可见巨、细结合的岩 堆和孤石。3. 1.3地层结构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侏罗系蓬莱镇组(J3P),岩层由砂岩与砂质泥岩 不等厚互层夹泥质粉砂岩薄层或透镜体组成。山坡及沟内广布第四系全

7、新 统坡残积层(Q4dl+el)及坡洪积层(Q4dl+pl)粉质粘土。坡洪积层分布于大坝上、下游河沟及侧向冲沟地带,主要为粉质粘土, 红褐色,可塑软塑状,土质较均匀,其表层0.50m左右为耕作土,含大量 植物根系和有机质。该层厚度5. 009. 00m。坡残积层分布于河沟两岸台地及山顶平缓地带,主要为粉质粘土,紫 褐色,可塑硬塑,土质不均,夹岩石碎屑颗粒,厚度1.502.50% 上部 多为耕作土。基岩岩性在枢纽区主要为砂岩与砂质泥岩不等厚互层、砂岩层中夹砂 质泥岩和泥质粉砂岩薄层组成。1、砂质泥岩:为紫红色,粉砂泥质结构,层状构造,矿物成分以粘土 矿物为主,次为长石、云母等,层理发育,岩性不均

8、,夹砂岩和泥质粉砂 岩薄层或透镜体,岩性软弱,抗风化、抗冲刷能力低,具遇水软化、脱水 开裂特征。厚度一般89m,与砂岩呈互层状产出,分布于大坝坝肩及坝基 地带,为大坝坝基的主要持力岩层。2、砂岩:多为紫灰色,粉-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泥钙质胶结,泥质 较重,层理发育,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次为云母及岩屑及暗色矿物组 成。岩性相对坚硬,较完整,岸坡地带裂隙较发育,单层厚度大于916m, 呈砂质泥岩呈互层状产出,分布于大坝坝基地带,为大坝坝基的主要持力 岩层。3. 1.4地质构造及地震该坝址位于蓬安背斜北翼,为产状平缓的单斜岩层,走向N3000W,倾 向SW2100,倾角25-30,倾向下游偏左岸,

9、无大的断裂构造,但有裂隙存在, 裂隙主要发育有二组,组与组之间裂隙间距大,延伸远,切割深。SN向裂隙与岸边近于平行,近岸部位,在御荷作用不会进一步扩展。根据GB18306 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1/400万)查得工程区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对应地震基本 烈度小于VI度,区域构造稳定性好。按水工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可不进行抗 震计算。3. 1.5水文地质区内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堆积层中的孔隙潜水和基 岩风化裂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库水的补给。孔隙水主要赋存于沟底松散土层中,水量一般丰富,地下水位高。裂 隙水主要赋存于基岩内各种裂隙中,

10、一般以泉水的形式排泄。该区地表水,地下水水质类型属重碳酸钙型低矿化度水,水质较好, 适于饮用灌溉,对混凝土不具侵蚀性。3. 1.6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坝体参照类似工程物理力学试验,结合枢纽区的工程地质条件,类比同 类工程经验,按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55-2005,对坝体 土及枢纽区各岩土层有关物理力学指标提出如下建议值,供安全鉴定及初 步设计阶段使用。见表3-1。3. 1.7主要的病险情况该工程修建时,抢进度,施工组织不合理,对筑坝填料的密实度控制 不严,加之,没作工程地质勘探。出现以下病险:一是上游坝坡过陡,大 坝建成后多次出现开裂、沉降;二是左外坡在428.98m处有散浸现象面积

11、 达50m2,坝脚无排水棱体;三是溢洪道:陡槽段的侧墙垮塌,底板冲毁, 无消力池、排洪渠;四是放水设施:输水涵管与坝体结合部严重漏水。五 是无观测设施,无法对大坝安全运行进行全面监测、预防等。防洪公路不 畅。大坝四周有白蚁活动迹象。总体评价彭家湾水库工程质量差。项目浮 精度干 裕度天然 密度饱和 密度堵数 压系压掰模量透数 渗系饱和单 轴抗压 强度允承力摩擦系数久坡 永边非饱固快饱因快P,PdPP S卜 0 2EsKfrcRf凝聚 力内摩 擦角凝聚 力内摩 擦角%g/cmMPa,MPacm/sMPakPakPa度kPa度坝体土 (Q.5)23.71.011.591.982.010. 336.0

12、2. 54 X10 s15.817.613.615. 1粉质粘土25.41.001.571.972.000. 105.03. 17 X105105/1:2.016.315.614.313.2般风化 砂岩(J)2.20强-中透水3000.381:0. 50弱风化 砂岩(J)2.28中透水13.08000.451:0. 25新鲜砂岩 (JG2.35中-弱透 水20.012000. 501:0. 25钺风化砂质混岩(J)2.35中透水2000.351:0. 75弱风化砂质泥岩(Ju)2.40中-弱透 水3.55000.401 : 0. 75新鲜砂质 泥岩(J)2.45弱-微透 水5.08000. 1

13、51:0. 75表3714彭家湾水库枢纽区岩、土物力理学性质指建标议值表3.2大坝工程质量评价3.2. 1大坝建设情况彭家湾水库大坝于1973年3月动工兴建,1974年11月竣工。3. 2. 1.1坝基和岸坡处理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基础处理情况,当时未作基础探测,对地质状况不明,对河床表面杂 物及淤泥进行了清除,简单地对基础进行了开挖处理,未对基岩作防渗处 理,大坝基础置于强风化带内,虽然设有基础齿槽,齿槽深度仅1米左右, 对基础已出现的裂隙,用粘土筑缝即回填。在运行中发现:在左坝外坡高 程428. 98m处有散浸现象面积达50m之。3. 2.1. 2坝体填筑情况根据参与建库老同志的介绍,筑坝料场

14、选在库内、外350米以远的农田, 清除表层耕土后的田间土作为筑坝土料,但土料含水量较高,且填筑方法 采用人力打夯、石硬子碾压,夯填密实度没达到施工规范要求。在运行中, 局部出现隆起、不均匀沉降。3. 2.1. 3 白蚁危害2010年3月经湖北省罗田县白蚁防治研究所来库调查,发现有黄胸散白 蚁,属严重建巢危害水库之一。3. 2. 1. 4大坝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现场检查和管理人员介绍情况看,大坝主要存在的问题是:1、大坝无排水棱体。2、上游坝坡较陡,不满足稳定要求,上游坡浪蚀严重,下游坡出现局 部隆起、沉降现象,坝体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3、上、下游坝坡没有护坡,坝面凌乱,杂草丛生,为白蚁生长提供了

15、有利条件,存在白蚁危害现象。4、水库无变形观测设施、设备、无管理房。3. 2. 1. 5大坝工程质量评价综合大坝的建设情况,结合现场检查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坝肩和坝体结合部位施工时未按要求进行处理,存在渗漏通道。2、坝体土料及填筑质量较差,外坡面无排水系统。综合评价大坝工程质量为不合格。3.3溢洪道工程质量评价3 . 3. 1溢洪道建设情况溢洪道位于大坝左岸,为正堰开敝式,堰顶高程429. 40米,溢洪道总 长35米,其中进口段25米,进口宽3.5米,出口宽2.5米,进口底高程 429. 00米,出口底高程428.80米,坡降i=0.024。陡槽段10米,进口宽 2.5米,出口宽2.5

16、米,进口高程428. 80米,出口底高程426. 90米,坡降 i=0. 19。陡槽段的侧墙垮塌,底板冲毁,无消力池、排洪渠。下泄水流直 冲下游坝脚,危及大坝安全。4 .3.2溢洪道工程质量评价溢洪道现状,陡槽段的侧墙垮塌,底板冲毁,无消力池、排洪渠。下 泄洪水直冲下游农田。根据大坝安全评价规定,确定溢洪道质量不合格。3.4 取水设施质量评价放水设施位于大坝左端,为浆砌条石卧涵管结构,卧管断面尺寸120cm X120cm (宽X高),卧管取水口高程429. 40米,取水口径中20 cm (共5孔), 该取水设施输水涵管长25米,进口底板高程424.50米(死水位),出口底高 程424. 38米

17、,坡降1/200,设计取水流量0. 05m3/s。取水设施为浆砌条石结 构,输水涵管与坝体结合部位严重漏水,已不能正常使用,影响了整个工 程正常运行。根据大坝安全评价规定,确定放水设施质量为不合格。3.5 工程质量综合评价通过上面叙述,可见水库枢纽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上游坝坡过陡,大坝建成后多次出现开裂、沉降;二是左外坡在428. 98m 处有散浸现象面积达50m2,坝脚无排水棱体;三是溢洪道:陡槽段的侧墙垮 塌,底板冲毁,无消力池、排洪渠;四是放水设施:输水涵管与坝体结合 部严重漏水。五是大坝无观测设施,无法对大坝安全运行进行全面监测、 预防等。因此,可以认为彭家湾水库

18、枢纽工程质量不合格。4运行情况评价4.1 水库管理基本情况彭家湾水库枢纽工程位于蓬安县相如镇彭家湾村境内,嘉陵江水系, 溪河上游,距蓬安县城5.5公里,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养殖、防洪等综 合利用的小(二)型水利工程。该工程坝址以上集雨面积0.45平方公里, 总库容19. 03万立方米,有效库容11. 37万立方米,设计灌面0. 085万亩农田, 目前,已实现有效灌面0.06万亩。4.2 枢纽工程运行管理为确保水库枢纽工程安全,适时掌握工程运行状态,为水库的运行管 理提供科学依据,根据水利工程有关规定和工程规范,制定了系列水库枢 纽工程运行管理制度,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查备案后付诸实施。4. 2

19、. 1水库控制运行工作制度1、汛前及时编报年度运行计划,制定防洪预案,订立防洪工作计划, 建立防洪安全责任制。2、建立健全防汛组织,落实防汛任务和岗位职责。3、汛前对水库枢纽工程进行全面检查、维修,保证工程安全度汛。4、汛期及时落实值班制度,掌握好水情、雨情、工情,做好调度和值 班记录,及时向有关单位和上级领导汇报工程运行情况(特别是水库泄洪 流量较大时及时通知下游有关单位)。5、水库正常运行阶段,为保证大坝的稳定,避免上游坡滑坡,水位不 宜骤降,水位降落速度每昼夜一般不宜超过0.51米。6、汛后对水库控制运行工作进行总结并上报主管部门。工程项目:蓬安县彭家湾水库报告名称:大坝安全评价报告工程

20、地址:蓬安县相如镇彭家湾村批准:核定:审查:校核:汇编:单位名称:营山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室单位地址:营山县城文林路198号水务局二楼电 话:08178216866传 真:081782168664. 2.2大坝工程管理制度(一)日常检查制度1、检查坝体及坝体与岸坡或其它建筑物连接处有无裂缝、渗漏,如一 旦发现,要分析其原因,观察其发展情况。2、检查坝身有无滑坡、塌坑、表面冲蚀,蚁穴等现象。3、检查背水坡、坡脚、坝体及坝两肩有无散浸、漏水、管涌或流土等 现象。4、检查坝面护坡有无砌块翻起、松动、架空、塌陷或垫层流失等现象。5、检查坝体排水沟是否堵塞,淤积或积水现象。6、检查上游坝坡库水有无漩涡或突

21、然变浑现象。7、检查坝体观测设施是否完好。(二)枢纽工程定期检查和特别检查制度1、定期检查制度每年汛前、汛后和用水前后,对水库枢纽工程进行全面检查。汛前检 查应针对度汛存在问题、安全度汛措施、防汛组织、抢险队伍、防洪抢险 物质以及落实通讯设备,都要做好准备工作;对汛后着重检查工程的变化 和损坏情况;用水前后检查放水设施的运行情况,以及出现的问题。据以 编制枢纽工程的整治方案和放水设施检修方案和计划。2、特别检查制度发生特大暴雨、洪水、地震和重大工程事故时,应对枢纽工程进行全 面特别地检查,随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三)大坝工程的日常维护及管理制度1、要经常保持坝顶、坝坡、坝面完整、清洁卫生,发

22、现局部坍塌、雨 淋沟、隆起、滑坡、裂缝、蚁穴或护坡破坏等应及时加以保养维修。2、保护各项观测设施的完好,按时作好观察记录。3、对排水沟要注意养护,及时整修,经常清淤,保持排水畅通。4、不得在坝顶、坝坡堆放物料,在靠近土坝护坡的库面上,不得任意 停泊船只。5、禁止在大坝上放牧,种植农作物、栽树、铲草以及搬动护坡石料等。4. 2.3溢洪道检查管理制度1、检查溢洪道的宽度和深度,汛期泄水时泄洪能力,以及汛后检查观 测各部位有无淤积,垮塌堵塞等现象。2、检查溢洪道底板下防渗、排水系统的排水效果。3、检查岸边坡坍塌和冲刷情况。4. 2.4放水设施检查管理制度放水设备是保证水库正常运用,发挥效益的重要设施

23、,需要经常检查 和养护,发现问题要及时修补。在停水期间,特别是低水位的停水期,要 检查放水孔是否被卡堵,发现问题及时检查维修。4.3大坝运行情况4. 3.1大坝彭家湾水库于1973年3月动工修建,1974年11月完工。水库大坝为均质 土坝,坝高11米,坝顶宽3.0米,坝顶长68米,坝顶高程431. 50米,上游坝 坡平均边坡1 : 1.85;下游平均坝坡1 : 2.5O该水库蓄水运行多年,无观测 资料,大坝不存在沿坝基滑移问题。在运行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大坝出现局部开裂和沉降现象,在左坝外坡高程428. 98m处有散浸现象面积达50nT:2、上游坝面浪蚀严重,下游无排水系统。3、大坝四周有

24、白蚁活动迹象。4. 3.2溢洪道溢洪道位于大坝左岸,为正堰开敝式,堰顶高程429.40米,溢洪道总 长35米,其中进口段25米,进口宽3.5米,出口宽2.5米,进口底高程 429. 00米,出口底高程428.80米,坡降i=0.024。陡槽段10米,进口宽 2. 5米,出口宽2. 5米,进口高程428. 80米,出口底高程426. 90米,坡降 i=0. 19o其溢洪能力不满足20年设计、200年校核洪水标准,相应下泄流量为1. 42m,7s、2. 25m3/so彭家湾水库溢洪道存在以下问题:1、溢洪能力不满足20年设计、200年校核洪水标准。2、溢洪道陡槽段的侧墙垮塌,底板冲毁。3、溢洪道无

25、消力池、排洪渠,出口尾水易掏刷坝脚,需建消力池和排 洪渠,引洪水进入下游渠河。4、溢洪道堰前进口段无人行桥,既影响工程安全及渡汛管理,又给库 区老百姓交通带来不便,需建人行桥。4. 3.3取水设施放水设施位于大坝左端,为浆砌条石卧涵管结构,卧管断面尺寸120cm X120cm (宽X高),卧管取水口高程429. 40米,取水口径20 cm (共5孔), 该取水设施输水涵管长25米,进口底板高程424.50米(死水位),出口底高 程424. 38米,坡降1/200,设计取水流量0. 05m3/s。取水设施为浆砌条石结 构,输水涵管与坝体结合部位严重漏水,已不能正常使用,影响了整个工 程正常运行。

26、5. 3.4其他1、该水库无水位及雨量观测设备,缺乏位移、沉降、渗漏等必要的观 测设施;2、防洪抢险设施、设备缺乏,进库1.5公里道路还有0.5公里村道公路,路面极差,晴通雨阻,不利防洪抢险;3、无管理房。4.4 大坝维护与安全与监测彭家湾水库属于相如镇人民政府管理,由于受技术、经济条件限制, 无库水位、雨量观测项目,没有沉陷、位移观测等项目,只能用肉眼观察 大坝有无开裂、变形等现象。这显然不能满足水利工程科学管理要求,应 按规范要求设置与配备观测设施,对大坝进行安全监测。4.5 运行情况综合评价综合本章所述,按规定合理高度运用,无水文测报,无通讯设备;大 坝处于非完整运行状态;大坝无位移、沉

27、降观测设施。根据彭家湾水库大 坝运行、维护和监测水平等方面的现状和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的要 求,彭家湾水库大坝运行管理综合评价为差。5防洪标准复核5.1流域概况5. 1. 1自然地理概况彭家湾水库地处四川盆地腹部丘陵区,位于嘉陵江流域的嘉陵江水系 溪河上游的相如镇彭家湾村境内,距蓬安县城5. 5km。流域内属丘陵地貌,农耕地分布较广,尤为坡耕地分布最多,占流域 内农耕地面积的48%以上;流域上游段生态植被较好、植被郁闭度一般在 30%左右;流域下游段生态植被较差,一般都是郁闭度在25%以下的疏幼林 地和天然草地,极少许灌木林地零星分布于该生态植被区内。流域主河谷呈现U型分布,地势南高北低,一般

28、海拨高程在400m以下。 水库坝址以上流域面积为OSSknA主河道长度0.35km,其加权平均比降为 119. 40%oo新庙子:彭家湾水库向东万和响水摊水库宗沟水库A K 棺材沟水篇肉/店M水文站 水匡17 二hl。两路L水库,5. 1.2气候特征该流域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侯区,由于受季风活动和四川盆地的 特殊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流域及其四周形成了冬季无严寒少雨;春季多旱 情;夏季炎热,雨量集中、洪涝频繁;秋季多绵雨和日照少;全年无霜期 长等主要气候特征。据蓬安气象站实侧资料统计分析,境内多年平均气温17. 30C,极端最 高气温达40. 3C0 (1972年8月14日),极端最低气温一4.

29、 7C0(1977年01 月28日)。无霜期长达300天以上,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达300天以上。 境内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098.7mm。因受季风活动的影响,降雨量的年际变 化较大,尤为年内降水的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春季降水占全年的16-20%; 夏季降水占全年的4349%;秋季降水占全年的2936%;冬季降水只占全 年的34虬 年降水量的65%左右多集中在610月,实测年最大降雨量达 1394. 8mm (1987 年),年最小降雨量 640mm (1973 年)。5.2基本资料的收集、复核5.2. 1流域基础资料复核根据彭家湾水库坝址以上流域所在的区域,1/10000航测图量求得水 库控制流

30、域面积为0.45平方公里,坝址以上主河床长度L=0.35公里,主 河床平均比降119. 40%。水位一库容关系曲线根据营山县水电勘测设计室和彭家湾水库管理站2014年3月在水库区 实地测绘的1/500库区地型图分层量算出其相关水位面积的数据资料, 再用水位面积资料计算出水位库容。详见下表彭家湾水库水位库容关系曲线表5-1水位 (m)423424424.50425426427428429429.40430431库容(万 n?)01.352.283.355.357.589.9513.1515.319.5037.75图5-1彭家湾水库水位库容关系曲线图5. 2. 3枢纽工程特征彭家湾水库枢纽工程由大

31、坝、开敞式宽顶堰溢洪道和放水设施三部分 组成。大坝为均质土坝,最大坝高11米,坝顶高程431. 50米,坝顶宽3.0 米;溢洪道堰顶净宽3. 5米,堰顶高程429. 40米,正常蓄水位429. 40米, 相应正常库容13. 15万m3。5.3设计洪水推求5. 3. 1工程等级及洪水标准根据彭家湾水库本次核查资料,该库总库容为19. 03万m3,按照部颁 防洪标准(GB50201-94)和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 (SL252-2000)规定,该水库为小(二)型工程,永久性主要建筑物级别 为5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洪水标准为:设计重现期为20年,校核 重现期为200年。本次洪水复核采用

32、重现期20年,校核洪水重现期200年, 消能防冲按重现期10年.并考虑在低于消能防冲设计洪水标准时,可能出 现的各种不利情况。5. 3. 2设计暴雨彭家湾水库坝址以上流域及邻近无实测径流洪水资料可供分析利用, 且该水库的集水面积较小(F=0. 45km?),其洪水集流时间很短,故本次计算 推荐查2006年版四川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手册及暴雨统计参数图集 (以下简称手册)推荐的水科院推理公式法,用相关暴雨资料推求设计 洪水,成果见表5-2o彭家湾水库各设计年不同历时的设计暴雨量成果表表5-2历时 (h)(mm)CVcs/cvHtp(mm)P=0.5%P=5%P=1O%1/616.00.373.

33、538.127.3624140.00.403.5101.271.261.2670.00.473.5202.3135.1113.424100.50.523.5317.58204.02169.855. 3. 3洪峰流量推算S采用手册中推理公式Q = 0. 278力/F推求设计洪峰流量。推理公式 中有关参数确定如下:1、流域特征值参数采用核实的集水面积F=0.45kn2;坝址断面以上主河床长度L=0. 35km, 主河床平均坡降i=119. 40%oo2、汇流参数m值本流域地处盆地丘陵区,暴雨历时较短,强度集中,开垦度较大,洪L峰涨落较快。依据手册,流域特征系数。=尸产,当。二130,m=0.40。

34、0.204;当。二30300, m=0. 092 0 0. 636o经计算,8=0.86, m=0.388。3、产流参数U值本流域相对高差较小,地势较平缓,属于盆地丘陵区,依据手册:u=4. 8F-0. 19, Cv=0. 18, Cs=3. 5Cvo4、暴雨参数S、n暴雨衰减指数n分历时确定:% = 1 + 1.6611g t=6 24h,I/#,H、n2 = 1 + 1.2851g t=l6h,H(p )% =1 + 1.2851g t= 1/6lh,IJ5、单位汇流时间tO44-n0.3830=百计算公式:6、校核m_ 0.278L计算公式: 少经计算m值与原m值较为接近,说明参数取值正

35、确,计算过程无误, 成果可以采用,具体计算见下表。表5-3彭家湾水库设计洪峰流量计算表(推理公式法)表5-3p(%)电nSpUTQp0.5317. 580. 454101.28. 7710. 23123. 430. 3885204. 020. 45371.207.4290. 25515. 480. 38810169.850. 46861.27.420. 26513.40. 3885. 3. 4洪水总量设计洪水总量由设计暴雨按手册综合分区的暴雨径流关系计算。根据本流域面积较小、洪水陡涨陡落等特点,洪水过程按单峰考虑。洪水 总量计算公式为:T = 12.8F025叱,=0AaHirF = 0AhF

36、式中:丁一洪水总量的暴雨历时(h)(单峰洪水);W一设计洪水总量(万m3);”一历时为了的设计暴雨(mm);1综合概述41.1 枢纽工程概况41、场镇、人口及面积41.2 水库枢纽工程安全鉴定依据72 现场检查情况82. 1工程管理82.2防洪调度82. 3防汛道路92. 4安全监测93工程质量评价103. 1枢纽工程地质概况103.2 大坝工程质量评价-15-3.3 溢洪道工程质量评价-16-3.4 取水设施质量评价-16-3.5 工程质量综合评价-17-4运行情况评价-18-4. 1水库管理基本情况-18-4.2 枢纽工程运行管理-18-4.3 大坝运行情况-20-4.4 大坝维护与安全与

37、监测-22-4.5 运行情况综合评价-22-5防洪标准复核-23-5. 1流域概况-23-5.2 基本资料的收集、复核-25-5.3 设计洪水推求-26-下一设计流域面积(km2);a径流系数;h一径流深(mm)。该水库各设计年洪水过程线相对应的设计洪水总量计算成果详见表5-4 o彭家湾水库坝址以上流域各设计年的洪水总量计算成果表表5-4洪水总量(万 m3)P=0. 5%P=5%P=10%7.84.73.95. 3. 5设计洪水过程线由于该水库无实测洪水过程线,故本次设计采用手册推荐的我省 东部地区小流域典型洪水概化过程线模型中的单峰型,作为本次安全鉴 定和初步设计工作中拟定设计洪水过程线的同

38、倍比放大概化模型,由于基 流较小,可忽略不计。各设计年洪水过程线计算成果详见表5-5和图5-2。彭家湾水库各设计年洪水过程线成果表表5-5yXP=0. 5%P=5%P=10%QttQttQtt00. 0000. 0000. 0000. 000. 050. 02110. 020.770. 020. 670. 020. 10. 04230. 041.550. 031.340. 030.20. 06450. 063. 100. 052. 680. 050.40. 09900. 086. 200. 085. 360. 070.60. 131350. 129. 290. 118. 040. 110.80

39、. 181810. 1712. 390. 1510. 720. 150. 950. 242140. 2314. 720. 2012. 730. 1910. 302260. 2815. 490. 2513. 400. 240. 950. 4221.40. 3914. 720. 3512. 730. 340.80. 5418. 10. 5112. 390. 4510. 720. 440.60. 7313.50. 699. 290.618. 040. 590.41.039.00. 976. 200. 875. 360. 830.21.494.51.403. 101.252. 681.210. 12.

40、 102.31.971.551. 761.341. 700. 052. 781. 12.610.772. 340. 672.2504.600.04. 320. 003. 860. 003. 73图5-2彭家湾水库设计洪水过程线图5. 3. 6洪水合理性评价本次洪水复核的基本资料精度高,特别是基本资料的数据和以前所测 量的资料基本吻合,资料的编制符合规范要求,流域特征参数取值合理, 本次计算成果能满足设计要求。5. 3. 7泥沙彭家湾水库流域无径流泥沙观测资料,根据四川省水文手册(79年 版)的“多年平均悬移质年输沙模数等值线图”查算,该流域重心多年平 均悬移质年输沙模数为710t/km2 -a

41、;由于蓬安县已实施“长治”工程18年, 这18年来已在嘉陵江流域中游地区的蓬安县境内大力实施工程、生物、农 耕三大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综合防治措施,2001年底经中科院成都分院山地 研究所和四川省水保局联合对蓬安县境内的水土流失现状进行了遥感监测 分析,并印发了新的蓬安县水土流失现状图,从该图上查出彭家湾水库 流域目前的土壤侵蚀模数为380t/km2a。据水库流域内的沟、曲、渠、池 诸小型水利水保工程中流进的泥沙粒经观测分析,目前的土壤侵蚀模数中, 有93%以上的泥沙属悬移质,仅7%以下的颗粒属推移质。考试可能有总侵蚀 量2%的悬移质随山洪径流带走远离,故以此比例可推算出彭家湾水库流域 目前的泥沙

42、情况是:多年平均悬移质年输沙模数是354t/km2 - a,按彭家湾水库自身集水面 积0.45km2计算,该工程库区多年平均悬移质来沙量为159. 3l/a;多年平均推移质年输沙模数是26t/km2 a,按彭家湾水库集水面积 0.45km?计算,该工程库区多年平均推移质来沙量为IL 7t/a。根据多次对该水库放水设施取水口的检查结果,其取水口底部高程高 于库区泥沙淤积高程。实际淤沙速度比原有所降缓,随着生态植被好转, 泥沙流失量大大减少。故本次设计除险加固工程无需对该水库的死水位进 行复核。5.4 调洪计算与特征水位5.4.1 基本资料1、水位库容关系曲线彭家湾水库本次使用的水位库容关系曲线资

43、料,已在本章第二节中 的流域基础资料复核部分进行了详细阐述,详见表5-1和图5-1。2、水库设计洪水过程线详见表5-5和图5-23、溢洪道参数彭家湾水库溢洪道为正堰开敞式宽顶堰,堰顶高程429.40m,堰顶溢流5. 4. 2调洪计算根据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258-2000)第4. 4. 2条和4. 4. 3条的 有关规定,本次调洪演算方法采用水量平衡法计算。为确保本次拟定的该 水库枢纽建筑物有关整治设计断面尺寸的精确度,本次调洪演算工作是用 水量平衡方程式(Q1+Q2) At/2-(ql+q2) At/2=V2-Vl按计算成果精度较高的试算法逐时段进行调洪演算。彭家湾水库堰顶高程429.

44、 40m,相应正常库容13. 15万m3。由于该水库 集水面积较小,水库来水补给有限,而水库灌区控灌面积又相对较大,故 不能用腾空库容的防洪限制水位方案来解决水库枢纽建筑的安全问题,为 保证该工程防洪、兴利、安全三兼顾,本次调洪演算工作的起调水位乃定 为429. 40m,即堰顶高程的库容则定为该水库的正常库容。按照上述原则进行调洪演算结果,彭家湾水库在承受10年一遇的洪水 时,其溢洪道最大下泄流量为1. 17m3/s,相应的洪水位为429. 69m,相应于 该水位的库容为16. 24万m3,滞洪库容3. 09万m3;在承受20年一遇的设计洪 水时,其溢洪道最大下泄流量为1. 42m3/s,相应的设计洪水位为429. 75m, 相应于设计洪水位的库容为16. 82万m3,设计滞洪库容3. 67万m3;在承受200 年一遇的校核洪水时,其溢洪道最大下泄流量2.25m3/s,相应其校核洪水 位为429. 95m,相应于校核洪水位的库容(水库总库容)19. 03万m3,最大 滞洪库容5. 88万m3。彭家湾水库调洪演算成果表表5-8设计频1起调水 位(m)起调库 容 (万 m3)堰顶水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