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知识点总结【实用版】.docx

上传人:1513****116 文档编号:95364361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43.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知识点总结【实用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知识点总结【实用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知识点总结【实用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知识点总结【实用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民主与法治第三课 追求民主价值1. 正确生疏民主?(P30)一般来说,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一个国家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2. 中国追求民主价值的历程(P3032) (1)在中国,“民主”一词最早出自尚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惟邦本”“政得其民”“以百姓心为心”等民本思想,是中国民主价值追求的重要思想源头。(2) 1840 年以来的近代中国,抗击侵略、反对专制、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伸张人民权利,成为当时中国人民的最强心声。(3)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实现了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

2、的宏大飞跃。中国革命的成功就是人民民主的成功。(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各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大地上得以真正确立。(5)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共产党总结阅历和教训,领导中国人民进展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懈探究。3.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型的民主?(P33-34) (1)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2)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民主政治的特点)。(3)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4. 进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意义是什么?

3、(P33)进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安康进展,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富强富强。5. 我国实行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P34) (1)选举民主:保障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2)协商民主:推动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进展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全都意见。协 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6. 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有哪些?(P3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是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把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利的根本途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进展基层民主,保障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根底。 7.公民参

4、与民主生活的缘由、内涵、要求(对国家)及现状(P38) (1)缘由: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2) 内涵:公民依照法律法规,通过各种途径,以不同形式参与治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现民主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3) 要求(对国家):公民参与民主生活,需要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标准化和程序化建设。(4) 现状:随着人民民主实践的不断探究,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会愈加丰富,民主参与的直接性和有效性也将不断增加。8. 公民行使民主权利(参与民主生活)的方式主要有哪些?(P3840)9. 实行民主监视的意义?(P40)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5、抑制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有助于增加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忱。10. 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要求(P4142) (1)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仆人翁意识,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立场正确、规律清楚地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力量。(2)需要增加民方法识,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表达在日常言行中。11. 增加公民民方法识的缘由及做法(P4142) (1)缘由:在现代社会, 民主应当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方法识亲热相关; 有利于完善民主,使社会主义制度永葆生命力。(2

6、)做法:自觉遵守宪法,始终依据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不断积存民主学问,形成敬重、 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加民方法识。【教材拓展】拓展一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治理、民主监视(1) 民主选举:是指人民依据自己的意愿,依据法定形式,选定国家各级机关的代表和某些国家公职人员的行为。(2) 民主决策:指在决策的规章和程序方面,保证广泛的人民参与,倾听意见并集中民智,使决策建立在民主和科学的根底之上。(3) 民主治理:指人民作为政治主体参与国家事务和企事业单位的治理,行使宪法赐予的各项权利并担当宪法赐予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在基层社会的自治中,治理更是人民的

7、直接行为,是人民民主的实体。(4) 民主监视:指人民依据宪法赐予的权利,对国家各级代表机关和公职人员进展监视,以订正各种违法行为,分为执政党的党内监视,其他党派的党际监视,人民代表的监视,人民舆论的监视和人民个体的 监视等,是人民民主的保障。特别提示:民主决策、民主监视具体的参与方式中有些是一样的,如写信、打 、听证会等。如何区分两者,关键是看该行为是一种“事前”行为、“事中”行为还是“事后”行为。“事前”行为、“事中”行为属于民主决策,“事后”行为属于民主监视。如向有关部门提建议,在决策实施之前,是民主决策的具体途径;在决策实施之后,是民主监视的具体途径。拓展二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途径社情民

8、意反映制度一般是在决策成文前了解民意;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一般是公布一个决策草稿,然 后有针对性地征求意见;专家询问制度征求的是专家的意见;社会听证制度征求的是各方面代表的意见。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1. 法治的重要意义(为什么说“法治兴则国家兴”?)(P4447) (1)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2) 法治能够为人们供给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建立起根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3) 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进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根本保障,是解决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

9、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的必定选择。2. 法治的要求(P4546) (1)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反映最宽阔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进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根本权利,符合公正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进展。(良法的作用)(2)有法律制度不等于就有法治,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的根底上,通过赐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时机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3. 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全面依法治国。(P48)4. 中国法治蓝图的内容(P49)5. 建设法治国家的要求(P4950) (1)科学立法: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严格执法: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公正司法:

10、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表达公正正义;全民守法: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决保卫者。(2) 坚决不移走法治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6.政府的宗旨、工作原则与作用(P51)在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 其宗旨是为人民效劳;其工作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政府的作用是什么?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治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供给的公共效劳。7. 法治政府的含义、地位及目标(P5152) (1)含义:就是依据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当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2)地位:党的十八大把“法治政府根本建成”确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

11、要目标。(3) 目标: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32023 年)提出:“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到2023 年根本建成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法治政府的特征)8. 依法行政的地位、要求及核心(P52) (1)地位: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根本准则。(2) 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治理公共事务时必需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3) 核心:标准政府的行政权。9. 如何促进政府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P5253) (1)对政府的要求:全面推动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视权,促进政

12、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宽阔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2)对公民的要求:要乐观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视,促进政府依法行政。10. 厉行法治的要求(P5355)推动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体社会成员必需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全体社会公民要增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培育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和契约意识、规章意识。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领先做尊法守法的典范,带动其他公民,共同守法。社会要加强法治宣传,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树立起“遵纪守法荣耀,违法乱纪为耻” 的法治文化导向,实现社会的有序、公正、正义。11. 法治和德治的关系(P55)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标准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2)以法治表达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3)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易混辨析】法制和法治的区分与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