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23排序》集体备课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5178682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23排序》集体备课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23排序》集体备课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23排序》集体备课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23排序》集体备课教案设计.docx(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冒泡排序教材处理及分析:本节课是算法与程序设计教材中的第五章中算法的程序实现的内容之一,按浙江省学科指导意 见、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导引,结合本学校学生实际,冒泡排序的程序实现用2课时完成。排 序算法是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内容,在选考中经常出现。通过分析,使学生能概括出一般的程序结构, 要通过冒泡排序来提高对排序程序代码的阅读、分析和设计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计算思维。学情分析:通过学考班的学习,学生对VB基础有所了解,但只涉及枚举算法和解析算法两种简单算法,在计算 思维品质方面几乎是一张白纸,逐渐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迫在眉睫。知识目标:1、从算法特点概括出一般的冒泡排序程序结构。2、通过冒泡排序

2、的特点提高对排序程序代码的阅读、分析和设计能力。3、掌握冒泡排序算法的原理。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比较探究能力。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能力。情感目标:1、尽可能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掌握知识。2、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教学重点:对冒泡排序的程序实现。教学难点:概括冒泡排序的一般程序结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学生演示法、实践法、教师讲授法等。主要教学环节:一、导入做操前,同学们按身高从低到高排队,这五同学是如何排序的呢? 有的同学会说,我一眼就看出他 们的顺序了。那么,如果有100个人,1000个人,n个人又该如何排序呢?我们先以这5个人为例? 二、新授

3、第一轮,第1个人和第2个人比较, 第2个人和第3个人比较, 第3个人和第4个人比较, 第4个人和第5个人比较, 第二轮,第1个人和第2个人比较, 第2个人和第3个人比较, 第3个人和第4个人比较,第三轮,第1个人和第2个人比较, 第2个人和第3个人比较,第四轮,第1个人和第2个人比较,第1个人比第2个人高,所以交换位置 第2个人比第3个人高,所以交换位置 第3个人不比第4个人高,所以位置不变 第4个人比第5个人高,所以交换位置 第1个人不比第2个人高,所以位置不变 第2个人不比第3个人高,所以位置不变 第3个人比第4个人高,所以交换位置第1个人不比第2个人高,所以位置不变 第2个人比第3个人高

4、,所以交换位置 第1个人不比第2个人高,所以位置不变我们回顾一下刚才每轮比较后的顺序。第一轮结束后,最高的同学已被排到了最后的位置,因此第二 轮我们就不需要再去比较它,第二轮结束后第二高的同学已经到了倒数第二个位置,因此第三轮我们也不 需要再去比较它;同样的,第三轮结束、第四轮结束的情况是类似的。正是由于这种特性,才被称为冒泡 排序算法。大的往下沉,小的往上浮。通过上面的实例,想必同学们对冒泡排序算法有了一定的认识,我 们趁热打铁,把把5位同学的身高用数值代替他们,采用VB语言代码实现,首先我们将数据存入数组中 三、程序实现d(l)=164:d(2)=157:d(3)=161:d(4)=168

5、:d(5)=160:第一轮For j=l to 4ifda)dg+l)then k=d(j) d(j)=dg+l) dg+l)=kend ifNext j第三轮For j=l to 2ifd(j)dg+l)then k=d(j) dg)=dg+i) dQ+l)=kend ifNext j第二轮For j=l to 3ifda)da+l)then k=d(j) d(j)=dg+l) d(j+l)=kend ifNext j第四轮For j=l to 1ifdO)da+l)then k=d(j) d(j)=d(j+l) dQ+l)=kend ifNext j第一轮中循环了 4次,因此循环的初值为1

6、,终值为4,每轮都是比较相邻两个数,如果前一个数大 于后一个数则交换,否则不变第二轮中,交换了 3次,将终值改为3,其余不变同样的,第三轮比较了 2次,将终值3改为2第四轮,比较了 1次,将终值2改为1其实,这4轮比较也可简单写成内外层嵌套循环。这四轮比较也可以简写为内外层嵌套循环For 1=1 to 4For j=l to 5-iifd(j)d(j+l)thenk=d(j)dg)=d(j+l)dg+l)=kNext i我们来具体解释一下内外层循环,i的初值为1 ,即简化前的第一轮循环至此,我们学习了对5个数的冒泡排序,回到最初的问题,如果是100个数,1000个数,n个数,其实是一样的,只要

7、将之前程序中的4换成排序的个数减一,程序中的5-i换成n-i即可,经过以上的学习,你掌握了冒泡排序吗?四、学生练习(5分钟)实现5个人身高的冒泡排序程序五、规纳冒泡算法程序实现For 1=1 to n-1For j=l to n-iif d(j)d(j+l) then k=d(j) dd)=dg+D dg+i)=kend ifNext jNext i六、扩展提高(完成快的同学)练习1:有6个学生体重(单位:千克)分别是50、60、75、45、55、80采用冒泡排序算法对其进行递增排 序,则第3遍结束后的数据是()A、455055607580B、455060755580C、455055756080D、455055608075练习2:有一数据元素t(l)到t(8)数据分别如下图所示:t(l)t(2)t(3)t(4)t(5)t(6)t(7)t(8)10815211861711采用冒泡排序算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升序排列,那么完成第2趟排序时,数据元素顺序为()A、6810152118 1711B、68 11 10 15 211817C、6810111521 1817D、21 18 10 8 15 61711用计算yi处理,请完善程序:For i=l to七、谓 For j=to step if t(j)t(j-l) thenend if next jFor i = 1 To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