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四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5174002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课《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四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1课《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四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课《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四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四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docx(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题观潮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时学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学习目标1 .认识“盐” “屹”等12个生字,会写“潮” “据”等15个生 字,会写“奇观” “农历”等14个词语。2 .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能说出课文描述钱塘 江大潮的顺序并且能课文中找出于诗歌浪淘沙内容相关的 句子。3 .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美。学习重难点1 .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描述景物特点的方法。2 .边读边想象,感受文章中钱塘江大潮的雄奇壮观。学情分析鉴于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到过海边,更有可能不曾目睹过 雄伟壮观的的大潮景象,这不仅给学生理解课文设置了障碍难, 也给展开想象造成了困难。所以本科教学

2、一定程度上借助多媒 体效果更佳。四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程度的阅读能力,但主动性比较差, 需要老师在课前预习、课中讲解过程中布置一定的阅读任务, 让学生的阅读更具目的性,也以此培养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阅 读习惯。教学辅助PPT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课前准备检查上节课的课后作业是否完成,或者进行一个课前测,检查一下上节课内 容的掌握情况。二、导入(5分钟)各位同学,思考一下,我们身体的哪些器官可以帮助我们感受外面的世界呢? 那么,通过各种感官,事物又将自身哪些方面的特征呈现出来呢?Mtti 怀 ftTWI.Mti椒的水汽【注】教师举例子的方法引导学生从感官角度描述景物特征的方法,然后关联到 钱塘江大潮这

3、一奇观。在观潮这篇课文中,作者在描述“潮来前”“潮来时” “潮去后”这一过 程时,都调动了身体的哪些感官?分别展现了钱塘江大潮的那些特点?这节课就 让我们来继续感受钱塘江大潮的无限魅力吧!三、课文精析(20)结合上节课我们绘制的思维导图,老师引导学生分段认真阅读课文,总结出 钱塘江大潮整个过程中的精彩之处。第一阶段点名一位同学朗读 第2自然段潮来前特点:江面宽阔平静,堤岸上人山人海描写角度:视觉角度第二阶段点名一位同学朗读 第3、4自然段潮来时特点:声音大+波浪高二气势强T震撼人心描写顺序:由远及近描写角度:视觉+听觉 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注1】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描写大潮声音、形态的句子

4、,概括特点,赏 析修辞手法。老师找出一个修辞句,带领学生分析,然后让同学自己画出文中 的其他修辞句,老师引导大家分析。例如:(1)第3自然段“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滚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钱塘大潮什么特点?你还能在课文中找到运用相同修辞手法的句子吗?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闷雷来形容大潮从远及近时的声音,也暗示 出大潮的宏大气势。(2)第4自然段,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别把浪潮比作白线、水墙、战 马。凸显出浪头高,范围广,动态壮美。【注2】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奇壮观。第三阶段点名一位同学朗读第5自然段潮去:特点:气势宏大视觉角度 听觉角度【注】

5、摘录一下课文中表达作者感情、态度的词语、句子。四、随堂练习(10分钟)1 .再次阅读课文,并且根据下图中信息提示,归纳总结钱塘江大潮的奇特之所在。(天下奇观)2 .刘禹锡在浪淘沙这首诗中对钱塘江大潮的盛况也进行了描述,请结合诗歌 内容将其与课文内容进行对比,从课文中找出于诗歌内容相关的句子。【注】鉴于学生的诗歌赏析能力,老师可以简单对诗歌内容予以分析。浪沟沙唐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田.筑员却入海门去.4起沙堆似雪堆。五、练习背诵(5)接下来请同学们观看钱塘江大潮全过程的视频,边看边想,你想起了课文中 哪些描写潮水的句子?【注】老师可再次播放视频随机暂停,点名请位同学来回答,片段中的视频

6、让他联想到了课文中哪些描写潮水的句子。如果学生回忆比较困难,可以通过板 书上的信息来提示。六、课后作业课后作业(二)1 .原文填空(1)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好像 O(2)过了一会,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 人群又 o2 .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标注。堤岸(di ti ) 闷雷(men men) 薄雾(bo bao)3 .课文理解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 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 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造句。横贯:(2)划线句子运用了 和 两种修辞手法,突出了大潮来时的特点4 .拓展提升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钱塘江大潮,你能按照时间顺序写一写“日出”的过 程吗?(不少于200字)【参考答案】1. (1)隆隆的响声,闷雷滚滚;(2)出现了一条白线;沸腾起来。2. ti ; men; bo3. (1)横向贯穿(2)比喻,夸张,声音巨大4. 略课后反思由于生活经验的不足,课文中关于钱塘江大潮壮观景象的文字描述不见得能在所 有学生脑海中形成画面,特别是内陆农村地区的孩子们,本课“边度边想象”对 他们来说就比较困难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