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架构设计师资料.pdf

上传人:暗伤 文档编号:95158468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PDF 页数:725 大小:26.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系统架构设计师资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25页
系统架构设计师资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系统架构设计师资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系统架构设计师资料.pdf(72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前 言前 言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以下简称“计算机软件考试”)是国家级“以考代评”的考试,其目的是科学、公正地对全国计算机与软件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业资格认定和专业技术水平测试。实施多年来在社会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我国众多 I T 企业已将计算机软件考试作为人员招聘的依据或主要参考,这对我国软件产业的形成、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为适应我国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的需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决定将考试的级别拓展到计算机信息技术行业的各个方面,以满足社会上对各类计算机信息技术人才的需要。系统架构设计师作为系统研发活动中的关键角色之一,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快速

2、发展,已成为信息技术发展中的一种新职业,它对系统开发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及给I T 业所带来的影响不言而喻。在我国,随着工业2 0 2 5 规划的实施,国家对系统架构设计师这一职业的需求量急剧增长,技术水平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培养我国系统架构设计师队伍已迫在眉睫。目前在我国,该职业在工作内容、职责以及边界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成熟。本次对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大纲及教程修订工作的目的就是完善考试体系,提升新职业的技能水平,促进职业队伍的不断成熟。并根据近年来专业范围的变化及新技术的发展,本次修订融入了众多新技术、新方法,可促进系统架构设计师更加具备系统化、全面化和抽象化

3、的能力。本书由叶宏任主编,鲍亮、宋胜利、蔺一帅任副主编,编写人员有刘伟、王高亮、严体华、张亮和黄堡垒等。其中,第1 章由叶宏编写,第2 章由叶宏、黄堡垒、宋胜利、王高亮、张亮和刘伟编写,第3 章由宋胜利编写,第4 章由严体华编写,第5、6 章由刘伟编写,第7 章由蔺一帅编写,第8 章由鲍亮、蔺一帅编写,第9 章由刘伟编写,第1 0 章由蔺一帅编写,第1 1 章由鲍亮编写,第1 2 章由宋胜利编写,第1 3 章由蔺一帅编写,第1 4、1 5 章由鲍亮编写,第1 6章由叶宏编写,第1 7 章由王高亮编写,第1 8 章由叶宏编写,第1 9 章由鲍亮编写,第2 0 章由蔺一帅编写。编写组按照系统架构设

4、计师考试大纲的要求开展了为期三年的艰苦编著工作,就知识点范围、教材深度、新技术选择等方面进行了多次讨论,筛选了上百个架构案例,最后由叶宏、蔺一帅统稿。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张淑平等老师的极大帮助,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参考并引用了许多相关的书籍、资料和互联网发布的信息,编者在此对这些文献的作者表示感谢。同时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在本书出版过程中所给予的支持和帮助。因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错漏和不妥之处,望读者指正,以利改进和提高。编 者2 0 2 2 年于西安目录目录上篇上篇第1 章第1 章绪论绪论 331.1 系统架构概述 31.1.1 系统架构的定义及发展历程 41.1.2 软件架

5、构的常用分类及建模方法 91.1.3 软件架构的应用场景 1 31.1.4 软件架构的发展未来 1 31.2 系统架构设计师概述 1 41.2.1 架构设计师的定义、职责和任务 1 51.2.2 架构设计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1 61.2.3 架构设计师的知识结构 1 71.3 如何成为一名好的系统架构设计师 1 81.3.1 如何衡量一名优秀架构设计师 1 81.3.2 从工程师到系统架构设计师的演化 2 0第 2 章第 2 章 计 算 机 系 统 基 础 知 识计 算 机 系 统 基 础 知 识 2 42 42.1 计算机系统概述 2 42.2 计算机硬件 2 52.2.1 计算机硬件组成

6、2 52.2.2 处理器 2 52.2.3 存储器 2 62.2.4 总线 2 72.2.5 接口 2 72.2.6 外部设备 2 72.3 计算机软件 2 82.3.1 计算机软件概述 2 82.3.2 操作系统 2 82.3.3 数据库 3 22.3.4 文件系统 3 72.3.5 网络协议 4 12.3.6 中间件 4 12.3.7 软件构件 4 32.3.8 应用软件 4 62.4 嵌入式系统及软件 4 72.4.1 嵌入式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4 72.4.2 嵌入式系统的分类 4 92.4.3 嵌入式软件的组成及特点 4 92.4.4 安全攸关软件的安全性设计 5 22.5 计算机网络

7、 5 62.5.1 网络的基本概念 5 62.5.2 通信技术 5 92.5.3 网络技术 6 32.5.4 组网技术 7 02.5.5 网络工程 7 52.6 计算机语言 7 52.6.1 计算机语言的组成 7 52.6.2 计算机语言的分类 7 62.7 多媒体 8 72.7.1 多媒体概述 8 72.7.2 多媒体系统的关键技术 8 82.8 系统工程 9 12.8.1 系统工程概述 9 12.8.2 系统工程方法 9 32.8.3 系统工程的生命周期 9 72.8.4 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 1 0 0I V系统架构设计师教程(第2 版)2.9 系统性能 1 0 12.9.1 性能指标 1

8、 0 12.9.2 性能计算 1 0 22.9.3 性能设计 1 0 22.9.4 性能评估 1 0 3第 3 章第 3 章信 息 系 统 基 础 知 识信 息 系 统 基 础 知 识 1 0 51 0 53.1 信息系统概述 1 0 53.1.1 信息系统的定义 1 0 53.1.2 信息系统的发展 1 0 63.1.3 信息系统的分类 1 0 73.1.4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1 0 93.1.5 信息系统建设原则 1 1 03.1.6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1 1 23.2 业务处理系统(T P S)1 1 43.2.1 业务处理系统的概念 1 1 43.2.2 业务处理系统的功能 1 1

9、53.2.3 业务处理系统的特点 1 1 83.3 管理信息系统(M I S)1 1 93.3.1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1 1 93.3.2 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1 2 03.3.3 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 1 2 13.4 决策支持系统(D S S)1 2 33.4.1 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 1 2 33.4.2 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 1 2 53.4.3 决策支持系统的特点 1 2 63.4.4 决策支持系统的组成 1 2 63.5 专家系统(E S)1 2 83.5.1 专家系统的概念 1 2 83.5.2 专家系统的特点 1 2 93.5.3 专家系统的组成 1 3 03.6 办公自动化系统(

10、O A S)1 3 33.6.1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概念 1 3 33.6.2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功能 1 3 43.6.3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组成 1 3 53.7 企业资源规划(E R P)1 3 63.7.1 企业资源规划的概念 1 3 63.7.2 企业资源规划的结构 1 3 63.7.3 企业资源规划的功能 1 3 93.8 典型信息系统架构模.型 1 3 93.8.1 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务 1 3 93.8.2 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 1 4 2第 4 章信 息 安 全 技 术 基 础 知 识 1 4 54.1 信息安全基础知识 1 4 54.1.1 信息安全的概念 1 4 54.1.2

11、信息存储安全 1 4 64.1.3 网络安全 1 4 74.2 信息系统安全的作用与意义 1 4 84.3 信息安全系统的组成框架 1 4 94.3.1 技术体系 1 4 94.3.2 组织机构体系 1 5 04.3.3 管理体系 1 5 04.4 信息加解密技术 1 5 04.4.1 数据加密 1 5 04.4.2 对称密钥加密算法 1 5 14.4.3 非对称密钥加密算法 1 5 24.5 密钥管理技术 1 5 34.5.1 对称密钥的分配与管理 1 5 34.5.2 公钥加密体制的密钥管理 1 5 54.5.3 公钥加密分配单钥密码体制的密钥 1 5 54.6 访问控制及数字签名技术 1

12、 5 64.6.1 访问控制技术 1 5 64.6.2 数字签名 1 5 84.7 信息安全的抗攻击技术 1 6 04.7.1 密钥的选择 1 6 04.7.2 拒绝服务攻击与防御 1 6 14.7.3 欺骗攻击与防御 1 6 34.7.4 端口扫描 1 6 54.7.5 强化T C P/P 堆栈以抵御拒绝服务攻击 1 6 74.7.6 系统漏洞扫描 1 6 84.8 信息安全的保障体系与评估方法 1 7 04.8.1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1 7 04.8.2 安全风险管理 1 7 0第 5 章第 5 章 软 件 工 程 基 础 知 识软 件 工 程 基 础 知 识 1 7 51 7

13、55.1 软件工程 1 7 55.1.1 软件工程定义 1 7 55.1.2 软件过程模型 1 7 65.1.3 敏捷模型 1 7 95.1.4 统一过程模型(R U P)1 8 25.1.5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 1 8 45.2 需求工程 1 8 55.2.1 需求获取 1 8 75.2.2 需求变更 1 8 95.2.3 需求追踪 1 9 25.3 系统分析与设计 1 9 25.3.1 结构化方法 1 9 25.3.2 面向对象方法 2 0 05.4 软件测试 2 0 55.4.1 测试方法 2 0 55.4.2 测试阶段 2 0 65.5 净室软件工程 2 0 85.5.1 理论基础 2

14、 0 85.5.2 技术手段 2 0 95.5.3 应用与缺点 2 0 95.6 基于构件的软件工程 2 1 05.6.1 构件和构件模型 2 1 05.6.2 C B S E 过程 2 1 15.6.3 构件组装 2 1 25.7 软件项目管理 2 1 35.7.1 项目管理概述 2 1 35.7.2 软件进度管理 2 1 3目录V5.7.3 软件配置管理 2 1 55.7.4 软件质量管理 2 1 55.7.5 软件风险管理 2 1 7第 6 章第 6 章 数 据 库 设 计 基 础 知 识数 据 库 设 计 基 础 知 识 2 1 82 1 86.1 数据库基本概念 2 1 86.1.1

15、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 2 1 86.1.2 数据模型 2 2 06.1.3 数据库管理系统 2 2 16.1.4 数据库三级模式 2 2 36.2 关系数据库 2 2 46.2.1 关系数据库基本概念 2 2 46.2.2 关系运算 2 2 76.2.3 关系数据库设计基本理论 2 3 16.3 数据库设计 2 3 46.3.1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 2 3 46.3.2 数据需求分析 2 3 56.3.3 概念结构设计 2 3 56.3.4 逻辑结构设计 2 3 76.3.5 物理设计 2 3 96.3.6 数据库实施 2 4 16.3.7 数据库运行维护 2 4 26.4 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

16、交互 2 4 36.4.1 库函数级别访问接口 2 4 36.4.2 嵌入S Q L 访问接口 2 4 36.4.3 通用数据接口标准 2 4 46.4.4 O R M 访问接口 2 4 56.5 N o S Q L 数据库 2 4 66.5.1 分类与特点 2 4 66.5.2 体系框架 2 4 7第 7 章第 7 章 系 统 架 构 设 计 基 础 知 识系 统 架 构 设 计 基 础 知 识 2 4 82 4 87.1 软件架构概念 2 4 87.1.1 软件架构的定义 2 4 87.1.2 软件架构设计与生命周期 2 4 8V I系统架构设计师教程(第2 版)7.1.3 软件架构的重要

17、性 2 5 27.2 基于架构的软件开发方法 2 5 47.2.1 体系结构的设计方法概述 2 5 47.2.2 概念与术语 2 5 47.2.3 基于体系结构的开发模型 2 5 57.2.4 体系结构需求 2 5 57.2.5 体系结构设计 2 5 67.2.6 体系结构文档化 2 5 77.2.7 体系结构复审 2 5 77.2.8 体系结构实现 2 5 87.2.9 体系结构的演化 2 5 87.3 软件架构风格 2 5 97.3.1 软件架构风格概述 2 5 97.3.2 数据流体系结构风格 2 5 97.3.3 调用/返回体系结构风格 2 6 07.3.4 以数据为中心的体系结构风格

18、 2 6 27.3.5 虚拟机体系结构风格 2 6 37.3.6 独立构件体系结构风格 2 6 47.4 软件架构复用 2 6 57.4.1 软件架构复用的定义及分类 2 6 57.4.2 软件架构复用的原因 2 6 57.4.3 软件架构复用的对象及形式 2 6 57.4.4 软件架构复用的基本过程 2 6 67.5 特定领域软件体系结构 2 6 77.5.1 D S S A 的定义 2 6 77.5.2 D S S A 的基本活动 2 6 87.5.3 参与D S S A 的人员 2 6 97.5.4 D S S A 的建立过程 2 6 9第 8 章第 8 章 系统质量属性与架构评估系统质

19、量属性与架构评估 2 7 12 7 18.1 软件系统质量属性 2 7 18.1.1 质量属性概念 2 7 18.1.2 面向架构评估的质量属性 2 7 28.1.3 质量属性场景描述 2 7 48.2 系统架构评估 2 7 78.2.1 系统架构评估中的重要概念 2 7 88.2.2 系统架构评估方法 2 7 98.3 A T A M 方法架构评估实践 2 8 98.3.1 阶段1 演示(P r e s e n t a t i o n).2 8 98.3.2 阶段2 调查和分析 2 9 28.3.3 阶段3 测试 2 9 98.3.4 阶段4 报告A T A M 3 0 4第 9章第 9章

20、软 件 可 靠 性 基 础 知 识软 件 可 靠 性 基 础 知 识 3 0 53 0 59.1 软件可靠性基本概念 3 0 59.1.1 软件可靠性定义 3 0 59.1.2 软件可靠性的定量描述 3 0 79.1.3 可靠性目标 3 0 99.1.4 可靠性测试的意义 3 1 09.1.5 广义的可靠性测试与狭义的可靠性测试 3 1 19.2 软件可靠性建模 3 1 29.2.1 影响软件可靠性的因素 3 1 29.2.2 软件可靠性的建模方法 3 1 29.2.3 软件的可靠性模型分类 3 1 49.3 软件可靠性管理 3 1 69.4 软件可靠性设计 3 1 89.4.1 容错设计技术

21、 3 1 99.4.2 检错技术 3 2 09.4.3 降低复杂度设计 3 2 09.4.4 系统配置技术 3 2 19.5 软件可靠性测试 3 2 29.5.1 软件可靠性测试概述 3 2 29.5.2 定义软件运行剖面 3 2 29.5.3 可靠性测试用例设计 3 2 39.5.4 可靠性测试的实施 3 2 49.6 软件可靠性评价 3 2 69.6.1 软件可靠性评价概述 3 2 69.6.2 怎样选择可靠性模型 3 2 69.6.3 可靠性数据的收集 3 2 79.6.4 软件可靠性的评估和预测 3 2 8第 10章第 10章 软 件 架 构 的 演 化 和 维 护软 件 架 构 的

22、演 化 和 维 护 3 3 03 3 01 0.1软件架构演化和定义的关系 3 3 01 0.1.1 演化的重要性 3 3 01 0.1.2 演化和定义的关系 3 3 11 0.2 面向对象软件架构演化过程 3 3 11 0.2.1 对象演化 3 3 11 0.2.2 消息演化 3 3 21 0.2.3 复合片段演化 3 3 41 0.2.4 约束演化 3 3 61 0.3 软件架构演化方式的分类 3 3 61 0.3.1 软件架构演化时期 3 3 61 0.3.2 软件架构静态演化 3 3 71 0.3.3 软件架构动态演化 3 4 01 0.4 软件架构演化原则 3 4 71 0.5 软件

23、架构演化评估方法 3 5 11 0.5.1 演化过程已知的评估 3 5 11 0.5.2 演化过程未知的评估 3 5 41 0.6 大型网站系统架构演化实例 3 5 41 0.6.1 第一阶段:单体架构 3 5 51 0.6.2 第二阶段:垂直架构 3 5 51 0.6.3 第三阶段:使用缓存改善网站性能 3 5 51 0.6.4 第四阶段:使用服务集群改善网站并发处理能力 3 5 61 0.6.5 第五阶段:数据库读写分离 3 5 71 0.6.6 第六阶段:使用反向代理和C D N 加速网站响应 3 5 81 0.6.7 第七阶段:使用分布式文件系统和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3 5 91 0.6

24、.8 第八阶段:使用N o S Q L 和搜索引擎 3 5 91 0.6.9 第九阶段:业务拆分 3 6 01 0.6.1 0 第十阶段:分布式服务 3 6 1目录V I1 0.7 软件架构维护 3 6 21 0.7.1 软件架构知识管理 3 6 21 0.7.2 软件架构修改管理 3 6 31 0.7.3 软件架构版本管理 3 6 31 0.7.4 软件架构可维护性度量实践 3 6 4第 11章第 11章未 来 信 息 综 合 技 术未 来 信 息 综 合 技 术 3 6 93 6 91 1.1 信息物理系统技术概述 3 6 91 1.1.1 信息物理系统的概念 3 6 91 1.1.2 C

25、 P S 的实现 3 7 01 1.1.3 信息物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 3 7 21 1.2人工智能技术概述 3 7 41 1.2.1 人工智能的概念 3 7 41 1.2.2 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 3 7 51 1.2.3 人工智能关键技术 3 7 61 1.3机器人技术概述 3 8 01 1.3.1 机器人的概念 3 8 01 1.3.2 机器人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3 8 01 1.3.3 机器人4.0 的核心技术 3 8 11 1.3.4 机器人的分类 3 8 31 1.4边缘计算概述 3 8 41 1.4.1 边缘计算概念 3 8 41 1.4.2 边缘计算的定义 3 8 51 1.4.3

26、边缘计算的特点 3 8 61 1.4.4 边云协同 3 8 61 1.4.5 边缘计算的安全 3 8 71 1.4.6 边缘计算应用场合 3 8 81 1.5数字孪生体技术概述 3 9 01 1.5.1 数字孪生体发展历程 3 9 01 1.5.2 数字孪生体的定义 3 9 11 1.5.3 数字孪生体的关键技术 3 9 21 1.5.4 数字孪生体的应用 3 9 31 1.6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概述 3 9 41 1.6.1 云计算技术概述 3 9 51 1.6.2 大数据技术概述 3 9 8V 系统架构设计师教程(第2 版)下 篇下 篇第 12章第 12章信息系统架构设计理论与实践4 0 5

27、信息系统架构设计理论与实践4 0 51 2.1 信息系统架构基本概念及发展 4 0 51 2.1.1 信息系统架构的概述 4 0 51 2.1.2 信息系统架构的发展 4 0 61 2.1.3 信息系统架构的定义 4 0 61 2.2信息系统架构 4 0 81 2.2.1 架构风格 4 0 81 2.2.2 信息系统架构分类 4 0 81 2.2.3 信息系统架构的一般原理 4 1 01 2.2.4 信息系统常用4 种架构模型 4 1 11 2.2.5 企业信息系统的总体框架 4 1 51 2.3信息系统架构设计方法 4 1 71 2.3.1 A D M 架构开发方法 4 1 71 2.3.2

28、 信息化总体架构方法 4 3 31 2.4信息系统架构案例分析 4 3 81 2.4.1 价值驱动的体系结构连接产品策略与体系结构 4 3 81 2.4.2 W e b 服务在H L 7 上的应用W e b 服务基础实现框架 4 4 11 2.4.3 以服务为中心的企业整合 4 4 61 3.3.3 业务逻辑层实体设计 4 6 01 3.3.4 业务逻辑层框架 4 6 31 3.4数据访问层设计 4 6 41 3.4.1 5 种数据访问模式 4 6 41 3.4.2 工厂模式在数据访问层应用 4 6 61 3.4.3 O R M、H i b e r n a t e 与C M P 2.0设计思想

29、 4 6 91 3.4.4 灵活运用X M L S c h e m a 4 7 01 3.4.5 事务处理设计 4 7 11 3.4.6 连接对象管理设计 4 7 31 3.5数据架构规划与设计 4 7 31 3.5.1 数据库设计与类的设计融合 4 7 31 3.5.2 数据库设计与X M L 设计融合 4 7 41 3.6物联网层次架构设计 4 7 51 3.7层次式架构案例分析 4 7 61 3.7.1 电子商务网站(网上商店P e t S h o p)4 7 61 3.7.2 基于物联网架构的电子小票服务系统 4 8 0第 14章第 14章 云原生架构设计理论与实践云原生架构设计理论与

30、实践 4 8 24 8 2第 13章第 13章层次式架构设计理论与实践层次式架构设计理论与实践 4 5 14 5 11 3.1 层次式体系结构概述 4 5 11 3.2表现层框架设计 4 5 31 3.2.1 表现层设计模式 4 5 31 3.2.2 使用X M L 设计表现层,统一W e b F o r m 与W i n d o w s F o r m 的外观 4 5 51 3.2.3 表现层中U I P 设计思想 4 5 61 3.2.4 表现层动态生成设计思想 4 5 81 3.3 中间层架构设计 4 5 81 3.3.1 业务逻辑层组件设计 4 5 81 3.3.2 业务逻辑层工作流设

31、计 4 5 91 4.1 云原生架构产生背景 4 8 21 4.2云原生架构内涵 4 8 41 4.2.1 云原生架构定义 4 8 41 4.2.2 云原生架构原则 4 8 61 4.2.3 主要架构模式 4 8 81 4.2.4 典型的云原生架构反模式 4 9 11 4.3 云原生架构相关技术 4 9 21 4.3.1 容器技术 4 9 21 4.3.2 云原生微服务 4 9 41 4.3.3 无服务器技术 4 9 61 4.3.4 服务网格 4 9 81 4.4云原生架构案例分析 5 0 0X系统架构设计师教程(第2 版)1 7.2.2 广域网网络架构 6 0 31 7.2.3 移动通信网

32、网络架构 6 0 71 7.2.4 存储网络架构 6 0 91 7.2.5 软件定义网络架构 6 1 11 7.3网络构建关键技术 6 1 21 7.3.1 网络高可用设计 6 1 21 7.3.2 I P v 4 与I P v 6 融合组网技术 6 1 41 7.3.3 S D N 技 术 6 1 61 7.4网络构建和设计方法 6 1 71 7.4.1 网络需求分析 6 1 71 7.4.2 网络技术遴选及设计 6 1 81 7.4.3 网络安全 6 2 21 7.4.4 绿色网络设计方法 6 2 41 7.5通信网络构建案例分析 6 2 61 7.5.1 高可用网络构建分析 6 2 61

33、 7.5.2 园区网双栈构建分析 6 3 01 7.5.3 5 G 网络应用 6 3 1第 18章第 18章安全架构设计理论与实践安全架构设计理论与实践 6 3 36 3 31 8.1 安全架构概述 6 3 31 8.1.1 信息安全面临的威胁 6 3 31 8.1.2 安全架构的定义和范围 6 3 51 8.1.3 与信息安全相关的国内外标准及组织 6 3 51 8.2安全模型 6 3 81 8.2.1 状态机模型 6 3 91 8.2.2 B e l l-L a P a d u l a 模型 6 4 01 8.2.3 B i b a 模型 6 4 11 8.2.4 C l a r k-W

34、i l s o n 模型 6 4 21 8.2.5 C h i n e s e W a l l 模型 6 4 31 8.3 系统安全体系架构规划框架 6 4 41 8.3.1 安全技术体系架构 6 4 41 8.3.2 信息系统安全体系规划 6 4 51 8.3.3 信息系统安全规划框架 6 4 61 8.4信息安全整体架构设计(W P D R R C 模型)6 4 81 8.4.1 W P D R R C 信息安全体系架构模型.6 4 81 8.4.2 信息安全体系架构设计 6 4 91 8.5网络安全体系架构设计 6 5 31 8.5.1 O S I 的安全体系架构概述 6 5 31 8.

35、5.2 认证框架 6 5 61 8.5.3 访问控制框架 6 5 71 8.5.4 机密性框架 6 5 81 8.5.5 完整性框架 6 5 91 8.5.6 抗抵赖框架 6 5 91 8.6数据库系统的安全设计 6 6 11 8.6.1 数据库安全设计的评估标准 6 6 11 8.6.2 数据库的完整性设计 6 6 21 8.7系统架构的脆弱性分析 6 6 41 8.7.1 概述 6 6 41 8.7.2 软件脆弱性 6 6 51 8.7.3 典型软件架构的脆弱性分析 6 6 81 8.8安全架构设计案例分析 6 7 11 8.8.1 电子商务系统的安全性设计 6 7 11 8.8.2 基于

36、混合云的工业安全架构设计 6 7 4第 19章第 19章大数据架构设计理论与实践大数据架构设计理论与实践 6 7 66 7 61 9.1传统数据处理系统存在的问题 6 7 61 9.2大数据处理系统架构分析 6 7 81 9.2.1 大数据处理系统面临挑战 6 7 81 9.2.2 大数据处理系统架构特征 6 7 91 9.3 L a m b d a 架构 6 8 01 9.3.1 L a m b d a 架构对大数据处理系统的理解 6 8 01 9.3.2 L a m b d a 架构应用场景 6 8 01 9.3.3 L a m b d a 架构介绍 6 8 11 9.3.4 L a m

37、b d a 架构的实现 6 8 41 9.3.5 L a m b d a 架构优缺点 6 8 51 9.3.6 L a m b d a 与其他架构模式对比 6 8 51 9.4 K a p p a 架构 6 8 61 9.4.1 K a p p a 架构下对大数据处理系统的理解 6 8 61 9.4.2 K a p p a 架构介绍 6 8 71 9.4.3 K a p p a 架构的实现 6 8 81 9.4.4 K a p p a 架构的优缺点 6 8 81 9.4.5 常见K a p p a 架构变形 6 8 91 9.5 L a m b d a 架构与K a p p a 架构的对比和设

38、计选择 6 9 01 9.5.1 L a m b d a 架构与K a p p a 架构的特性对比 6 9 01 9.5.2 L a m b d a 架构与K a p p a 架构的设计选择 6 9 21 9.6大数据架构设计案例分析 6 9 21 9.6.1 L a m b d a 架构在某网奥运中的大数据应用 6 9 21 9.6.2 L a m b d a 架构在某网广告平台的应用与演进 6 9 4目录X IX I1 9.6.3 某证券公司大数据系统 6 9 71 9.6.4 某电商智能决策大数据系统 6 9 9第 20章第 20章系统架构设计师论文写作要点系统架构设计师论文写作要点 7

39、 0 27 0 22 0.1写作注意事项 7 0 22 0.1.1 做好准备工作 7 0 22 0.1.2 论文写作格式 7 0 32 0.2如何解答试题 7 0 42 0.2.1 论文解答步骤 7 0 52 0.2.2 论文解答实例 7 0 52 0.3论文写作方法 7 0 82 0.3.1 如何写好摘要 7 0 82 0.3.2 如何写好正文 7 0 92 0.3.3 摘要和正文的关系 7 1 12 0.4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7 1 1上篇上篇第 1章 绪 论第 1章 绪 论系统架构设计师(S y s t e m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D e s i g n e

40、r)是项目开发活动中的关键角色之一。系统架构是系统的一种整体的高层次的结构表示,是系统的骨架和根基,其决定了系统的健壮性和生命周期的长短。本章首先从架构定义、发展历程、典型架构和未来发展等方面概要说明,给读者建立一个架构的整体概念;然后对系统架构设计师的定义、职责、范围和工作内容等进行讲解,并说明了对于一名合格的系统架构设计师的要求。1.1 系统架构概述1.1 系统架构概述自1 9 4 6 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正式名称为“电子数字积分器和计算机”,即E N I A C)诞生以来,对人类使用的计算工具产生了革命性变革。当时参与美国原子弹研制工作的著名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伊曼针对E N I A

41、C 的不足,提出了“离散变量自动电子计算机”(E D V A C),它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该计算机的内部运算采用二进制,而不是十进制。由于一个电子元件只有开或关两种状态,可以表示0 或1,这就大大提高了运算速度(十进制有0 9 十种状态,用电子元件来表示要复杂得多);控制计算机运行的程序存放在存储器中,可以自动地从一个程序指令转入下一个程序指令。冯诺伊曼的思想是电子计算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当今计算机都是依据这一理论制造的,也被称为冯诺伊曼结构计算机。从冯诺伊曼结构计算机起,计算机被分解成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两部分,并逐步促进了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发展。现

42、在计算机已渗透到各行各业,如工业控制、军事装备、轨道交通和环境预测等,人类的衣、食、住、行每时每刻都已离不开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是全球信息化发展的核心载体,随着各种基础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信息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大、复杂程度越来越高、系统的结构显得越来越重要。如果在搭建系统时未能设计出优良的结构,势必对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可移植性、可扩展性、可用性和可维护性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因此,系统架构(S y s t e m A r c h i t e c t u r e)是系统的一种整体的高层次的结构表示,是系统的骨架和根基,也决定了系统的健壮性和生命周期的长短。系统架构设计师是承担系统架构设计的核心角色

43、,他不仅是连接用户需求和系统进一步设计与实现的桥梁,也是系统开发早期阶段质量保证的关键角色。随着系统规模和复杂性的提升,系统架构设计师在整个项目研制中的主导地位愈加重要。可以说,系统架构师就是项目的总设计师,他是一个既需要掌控整体又需要洞悉局部瓶颈,并依据具体的业务场景给出解决方案的总体设计人员;他要确认和评估系统需求,给出开发规范,搭建系统实现的核心构架,并澄清技术细节、扫清主要难点的技术人员;他要掌握技术团队的能力需要,给出项目管理方法,采用合适生命周期模型,具备以自身为核心形成团队的能力,并在项目进度计划和经费分配等方面开展评估,以预防项目风险。要成为一名系统架构设计师就应精通专业基础知

44、识,具备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具有跨学4系统架构设计师教程(第2 版)科能力和把握系统整体设计的能力。在我国系统架构设计师已成为专业学科中非常重要的角色之一,是当前项目实施总体设计的关键人物,该角色在项目研制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当然,目前系统架构设计师的职业在工作内容、工作职责以及工作边界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但它确实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成熟。1.1.1 系统架构的定义及发展历程1.1.1 系统架构的定义及发展历程1.系统架构的定义1.系统架构的定义这里的架构(A r c h i t e c t u r e)定义来源于I E E E 1 4 7 1-2 0

45、 0 0:“I E E E s R e c o m m a n d P r a c t i c e f o r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 D e s c r i p t i o n o f S o f t w a r e-I n t e n s i v e S y s t e m s.”标准,本标准主要针对软件密集系统进行了架构描述,其对架构定义如下:架构是体现在组件中的一个系统的基本组织、它们彼此的关系与环境的关系及指导它的设计和发展的原则。系统是组织起来完成某一特定功能或一组功能的组件集。系统这个术语包括了单独的应用程序、传统意义上的系统、子系统、系统之系统、产品线

46、、整个企业及感兴趣的其他集合。系统用于完成其环境中的一个或多个任务。环境或者上下文决定了对这个系统的开发、运作、政策以及会对系统造成其他影响的环境和设置。任务是由一个或者多个利益相关者通过系统达到一些目标的系统的一个用途或操作。通俗地说,系统架构(S y s t e m A r c h i t e c t u r e)是系统的一种整体的高层次的结构表示,是系统的骨架和根基,支撑和链接各个部分,包括组件、连接件、约束规范以及指导这些内容设计与演化的原理,它是刻画系统整体抽象结构的一种手段。系统架构设计的目的是对需要开发的系统进行一系列相关的抽象,用于指导系统各个方面的设计与实现,架构设计在系统开

47、发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架构设计的优劣决定了系统的健壮性和生命周期的长短。我们通常把架构设计作为系统开发过程中需求分析阶段后的一个关键步骤,也是系统设计前的不可或缺工作要点之一,架构设计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解决相对复杂的需求分析问题;解决非功能属性在系统占据重要位置的设计问题;解决生命周期长、扩展性需求高的系统整体结构问题;解决系统基于组件需要的集成问题;解决业务流程再造难的问题。系统架构设计是成熟系统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是连接用户需求和系统进一步设计与实现的桥梁,也是系统早期阶段质量保证的关键步骤。软件架构(也可称为体系结构)是用来刻画软件系统整体抽象结构的一种手段,软件架构

48、设计也是软件系统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应用的推广,软件架构逐渐成为软件工程学科的重要分支方向,在基础理论和技术方向等各工程实践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理念和完整体系。第1 章 绪 论52.发展历程2.发展历程系统架构的发展历程可追溯到2 0 世纪6 0 年代中期爆发的一场大规模软件危机,其突出表现是软件生产不仅效率低,而且质量差。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软件开发的理论和方法不够系统、技术手段相对落后,软件生产主要是手工作坊式。为了解决软件危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 A T O)分别于1 9 6 8 年和1 9 6 9 年连续召开两次著名的软件会议(即N A T O 会议),提出了软

49、件工程的概念,发展了软件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为今后的软件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但是随着软件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软件复杂性的不断提高,新一轮的软件危机再次出现。1 9 9 5 年,S t a n d i s h G r o u p 研究机构以美国境内8 0 0 0 个软件工程项目为调查样本进行调查,其结果显示,有8 4%的软件项目无法按时按需完成,超过3 0%的项目夭折,工程项目耗费超出预算1 8 9%,软件工程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通过避免软件开发中重复劳动的方式提升软件开发效率并保障软件质量,软件重用与组件化成为解决此次危机行之有效的方案。随着软件组件化开发方式的发展,如何在设计阶段对软件系统

50、进行抽象,获取系统蓝图以支持系统开发中的决策成为迫切而现实的问题,分析问题的根源和产生的原因,以下现象应该获得关注:(1)软件复杂、易变,其行为特征难以预见,软件开发过程中需求和设计之间缺乏有效的转换,导致软件开发过程困难和不可控。(2)随着软件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整个系统的结构和规格说明就显得越来越重要。(3)对于大规模的复杂软件系统,相较于对计算算法和数据结构的选择,系统的整体结构设计和规格说明已经变得明显重要得多。(4)对软件系统结构的深入研究将会成为提高软件生产率和解决软件维护问题的最有希望的新途径。在这种情况下,软件架构应运而生。2 0 世纪9 0 年代,研究人员展开了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