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教案集.docx

上传人:碎****木 文档编号:95149480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130 大小:90.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音乐教案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0页
中班音乐教案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班音乐教案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音乐教案集.docx(13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中班音乐教案全集 1、中班音乐教案:夏天到 一、设计意图歌曲夏天到旋律活泼欢快、内容形象生动,问答式的歌词描绘了一幅极富童趣的夏天场景。歌词内容浅显易懂,音乐心情活泼欢快,特别适合中班的小朋友演唱。中班幼儿的思维方式以详细形象思维为主,对音乐形象与心情的感知必需借助于多种感官进展感知,因此,本次活动我采纳多通道感知、情境对唱等方式,引导幼儿熟识歌曲旋律,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心情,激发幼儿积极参加唱歌活动,并能够倾听同伴的歌声、协调全都地演唱。 二、目标定位从中班幼儿的已有学习阅历与年龄特点动身,本次教学活动目标确定如下: 1.感受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节奏,学会用开心的心情演唱歌曲并初步学习对唱

2、。 2.进一步感知夏天的有关特征,懂得夏季卫生的重要。 3.激发幼儿积极参加唱歌活动,体验唱歌活动的欢乐。从活动目标动身,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理解歌曲的性质和主要内容,学会用开心的心情演唱歌曲。活动的难点是:能倾听同伴的歌声、协调全都地对唱。为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情境嬉戏之中,我作如下活动预备: 1.阅历预备:开展欢乐的夏天主题活动,了解夏天的主要特征。 2.物质预备:关于歌曲的图片、歌曲磁带。 三、教法学法新的幼儿园教育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因此,活动中除了以积极饱满的心情影响孩子外,我

3、精选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依据幼儿的详细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和幼儿语言进展的特点,我采纳视听唱法,引导幼儿在观看生动形象的图片,充分地刺激幼儿的视觉,用语言和音乐熏陶帮忙他们轻松地理解歌曲内容,熟识歌曲旋律。 2.依据“先行组织者理论”,采纳难点前置的方法,引导幼儿感知歌曲的强弱节奏,并分段学唱。从幼儿熟识的雷声、蛙声入手,引导幼儿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节奏,同时熟识歌曲旋律,学唱歌曲。3.依据幼儿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采纳嬉戏对唱的方式,引导幼儿倾听同伴的歌声,学习协调全都地进展演唱。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幼儿共同表演的舞台,而幼儿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的“表演”以及活动中所呈现的一切都必需为孩子自

4、然的学习效劳。因此,我在本次活动中注意幼儿自身的学习和体验,采纳体验学习法和多种感官参加法,引导幼儿在体验中学习,通过想一想、说一说、看一看、听一听、学一学、唱一唱等多种感官的活动,学习演唱歌曲。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活动,激发兴趣。出示课件一,引导幼儿谈话。(图片内容:夏天的风景雷雨过后,青蛙呱呱叫)教师:什么季节到了? 幼儿:夏天到了。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师幼互动的关键是为幼儿供应宽松和谐的环境,激发幼儿积极回应教师的提问,开放性的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思维,主动回忆日常生活中积存的有关夏天的学问。在这个问题中,隐含了前半段歌词的内容,奇妙地借助图片所展现的图像,帮忙幼儿理解并熟识前半

5、段歌词。同时,也为幼儿熟识歌曲节奏做了铺垫,自然地引出了本活动的重点内容:通过仿照雷声和蛙声感知三拍子的节奏强弱。NextPage (二)观赏感知歌曲前半段1.教师以清唱的方式提问:“夏天到了怎么知道?”(即歌曲第一句)展现雷声和蛙声的节奏图谱,鼓舞幼儿按图示有节奏地念出后半句歌词,并用动作区分强弱的节奏。2.观赏歌曲前半段,教师清唱提问:夏天到了,你心里觉得怎么样?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感受都有所不同,答复可能多种多样。如何提升幼儿对夏天的熟悉,使他们的学习变得主动而且有意义,需要教师敏捷机灵的引导。歌曲的前半段与后半段节奏一样,但歌词内容、歌曲旋律有明显的区分,所以我先让

6、幼儿熟识前半段。提问:你最喜爱歌曲中的哪一句?请你来唱一唱。 一首歌曲一下子学会有点困难,但让孩子在熟识音乐后,唱出自己最喜爱的一句并不难。并且,中班的孩子已有肯定的表现欲望了,让他们当个小教师,他们会争先恐后,使以往枯燥的学唱环节生动起来。固然,孩子假如唱得不是很精确,教师要准时引导,并努力引导他们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敬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敬重幼儿的身心进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个别差异,促进幼儿富有共性的进展。此环节要特殊留意面对全体,尤其是力量较差、胆子较小的幼儿更应赐予积极的鼓舞和时机。3.教师与幼儿用问答的方式练习歌曲前半段 (三)整体学唱歌曲1.教师清唱歌曲后半

7、段,提问:歌曲里还唱了些什么?出示图片,提示幼儿学念后半段歌词。后半段歌词比拟多,幼儿记忆时相对要困难一些,因此,除了图片的提示之外,我还采纳教师语言示意、动作示意等方式帮忙幼儿熟记。2.用几种不同的演唱方式激发幼儿学唱的兴趣。如:教师领唱幼儿用单音字哼唱旋律;教师和幼儿相互接唱;边做动作边唱等等。孩子对一种表现方式的兴趣不是特别长久,所以我们可以尝试让孩子用不同唱的形式来学唱歌曲。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这样变化的方式很受孩子欢送。同时,幼儿在学习前半段歌曲的根底上,对唱曲的旋律和节奏已经有肯定的感知,很快就能跟上教师的领唱。 3.分组对唱歌曲(问答式对唱前半段、集体合唱后半段)问答式的前半段歌

8、曲特别适合孩子们进展对唱。在这环节中,我先采纳教师与幼儿问答对唱的方式,再请幼儿自由分组进展对唱,随后请个别幼儿与集体对唱尽可能多地为幼儿供应表现的时机,让幼儿在不同的演唱过程中体验歌曲开心的心情,以及三拍子的强弱节奏。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培育幼儿大胆的表现自己情感和体验的力量、鼓舞幼儿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进展艺术表现活动,所以我采纳多种对唱的方式鼓舞幼儿表演歌曲,这是孩子领悟歌曲的一种升华,也是孩子们喜爱的一种学习方式。 (四)活动延长夏天到了,小朋友们特殊快乐,由于夏天有很多与春天不一样的地方,我们去找找看,把夏天的这些特殊的地方编进歌词里,唱给大家听。活动的延长是为了孩子再一次稳固所学到的本事

9、,并给每个孩子都有表现表达的时机,让他们充分感受到胜利的喜悦,以增加他们的自信念。孩子们在夏天的主题活动中积存了许多有关夏天的学问,也肯定能够创编出许多新的歌词,我鼓舞他们相互做小教师,学学别人编的新词,既满意了幼儿充分表现自己的需要,也为孩子们稳固歌曲旋律、节奏供应了反复的练习时机。 2、中班音乐活动我们是中班的小朋友教案反思 目标: 1.学唱歌曲,熟识曲调,初步把握和点音符和切分音符的唱法。 2.体验做中班小朋友的荣耀感。 3.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楚,并能大胆的在集风光前演唱。 4.通过音乐活动培育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力量及肢体的表现力量。 预备: 1.与歌词内容相匹配的小图片若干。 2.大

10、鼓一个。 过程: 一、学唱歌曲。 1.听教师范唱,初步了解歌曲内容。 2.熟识歌词,与教师一起有节奏地念歌词。 3.听曲调拍节奏,重点练习924小节地节奏。 4.节奏嬉戏 中班音乐活动:我的鞋子 :林荔/来源:水秀试验幼儿园 一、目标: 1、能用语言、歌曲等不同的形式表达自身所获得的不同感受。 2、通过创编歌曲,进展幼儿的想象力。 二、资料预备和环境创设: 1、幼儿会唱歌曲大鞋小鞋,并改编过一段歌词。 2、教师安排场地:地毯、报纸、海洋球、塑料袋、石子。 三、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大鞋与小鞋 (1)师:上一次我们衣着爸爸和娃娃的鞋子走了一走,学会了一首歌曲大鞋与小鞋,你们还记得吗?今日来了这

11、么多的客人教师,我们一起把这首唱歌给她们听听吧。 (2)师:爸爸的鞋很大,穿上爸爸的鞋走路能走快吗?那应当怎么唱呢?(稍慢一些)穿娃娃的鞋走路应当怎样唱?(轻、快)那就让我们再扮演一次给客人教师看吧。 2、幼儿自由体验: (1)师:今日教师发觉许多小朋友都穿来了自身的美丽的鞋子,现在让我们带着这些美丽的鞋婴幼儿去玩一玩,好吗?你们看有哪些地方?(幼儿自由说) 师:现在就请你带着鞋婴幼儿去不同的地方玩一玩,走一走、踩一踩,听听会发出什么声音来。 (幼儿在不同的地方走走,体验不同的感受) 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区分各种不同的声音,并能用较形象的象声词表示出来。 (2)相互沟通: 师:谁来说说,你刚刚带着

12、鞋婴幼儿去什么上面踩了一踩?发出了什么声音?(引导幼儿用不同的象声词表达)如:我踩在海洋球上,发出哗啦啦的声音。 3、创编歌曲: (1)演唱改编过的一段歌词 师:小朋友们,我们前两天也照着大鞋与小鞋的样子,自身编过一段歌词,怎么唱的,还记得吗?一起来唱唱看。 我穿自身的鞋呀,真呀真舒适,踩在地板上呀,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2)幼儿创编歌曲: a、师:你能不能把刚刚你带鞋婴幼儿去哪玩的事也这样编成一首歌呢?我们一起来试试吧。(集体创编一段) b、幼儿自由结伴,选择场地进展创编,教师随机指导。 师:那么鞋婴幼儿在其他地方玩的事能不能也把它编成唱歌出来呢?现在就请你找几个好朋友

13、,自身找个地方,带着鞋婴幼儿再踩一踩,然后把它编到歌里去唱出来,好吗? 如:我穿自身的鞋呀,真呀真舒适,踩在海洋球上,哗啦哗啦哗啦啦啦啦啦,哗啦哗啦哗啦啦啦啦啦。 (3)幼儿展现效果: 师:现在谁情愿到前面来把你们刚刚编的唱歌给大家听的? 提示幼儿仔细观看其它幼儿的扮演。 4、完毕 师:今日,我们带着自身的鞋婴幼儿到地毯上、报纸上、海洋球上、塑料袋上、石子上走了一走,还编出了好听的歌,下次我们再带鞋婴幼儿到其他地方玩一玩,编出更多好听的歌来。 活动反思: 我们是中班的小朋友这首歌曲比拟长,歌词也有较多,对于刚刚升入中班的小朋友们来说,熟识歌曲,把握歌曲的旋律和曲调,是本次活动的一个重点,另外,

14、歌曲中又有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地方,怎样快速又正确地教幼儿学会演唱歌曲并能留意到这些细节的地方,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所在。为了让幼儿有兴趣地学,并能到达学习的一个有效度,我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1、以难点前置的方法来练习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节奏。一般的唱歌的开头,都会安排练声的环节,但有时候也可以变换方式,比方进展节奏训练。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对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节奏有肯定的了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在进展节奏练习的时候,我又以小鼓来吸引幼儿,使孩子们不至于感到太单调。小小的缺乏是,在这个环节中,我花费的时间有点长了,整个活动的安排就不够合理,这是以后在活动中要留意的。 2、以利用标志图的方

15、法来帮忙幼儿记忆歌词。歌曲较长,孩子们简单遗忘歌词,所以在活动前我就设计好了简洁的标志图来代表歌词。在让幼儿完整倾听歌曲一遍以后,我便提问幼儿听到了什么,幼儿的答复并不丰富,许多孩子听完以后有点不知所以然,而我提出请小朋友边看标志图边听的时候,他们很快就能记住歌曲里唱到了什么,然后再在钢琴伴奏下练习念歌词节奏,肯定程度上帮忙幼儿解决了记忆歌词的难度。活动后,许多孩子们都还兴趣盎然,我想在下次复习演唱等活动中,进一步引导幼儿用动作和表情来表现歌曲,丰富幼儿对这首歌曲心情的表达,真正体验做一个中班小朋友的骄傲感。 3、中班音乐活动教案:数蛤蟆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熟识旋律及歌词,

16、用对唱的形式较清晰地学唱歌词,唱准6 1 6 1 2之处。 2、在问答嬉戏活动中,学习记忆歌词内容。 3、在学歌过程中,体验与教师对唱的乐趣。 4、愿意参与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欢乐。 5、培育幼儿的音乐节奏感,进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预备: 蛤蟆图片。 活动过程: 1、幼儿观看图片,进一步感知蛤蟆的形状特征,在教师的提问引导下,对唱曲有初步的兴趣。 师:小朋友,看这是谁?再认真看看,蛤蟆长得什么样? 师:那教师出几个问题,看看你们能不能答复出来。 2、幼儿与教师玩问答嬉戏,初步学习有节奏地念歌词。 (1)师:一只蛤蟆几张嘴?(幼儿答:一只蛤蟆一张嘴) 师:接下来我会提什么问题? 幼儿猜想

17、问题。 师:几只眼睛几条腿?(幼儿答:两只眼睛四条腿) 还会有什么问题呢? 幼儿连续猜想。 师:蛤蟆怎样跳下水呀,蛤蟆跳下水叫的啥,蛤蟆跳下水叫的啥? 教师提醒歌词:乒乒乓乓跳下水呀,蛤蟆跳下水叫爸爸,蛤蟆跳下水叫妈妈。 (2)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学习有节奏的念歌词:乒乒乓乓跳下水呀,蛤蟆跳下水叫爸爸,蛤蟆跳下水叫妈妈。(教师完整的提问,幼儿完整的答复) (3)在教师的提问引导下,明确蛤蟆叫声处的歌词及节奏。 师:蛤蟆是怎样叫的呢?呱呱,咕儿呱。 幼儿有节奏地念蛤蟆叫声:呱呱,咕儿呱。 (4)教师请个别幼儿进展问答嬉戏。 3、完整地演唱歌曲让幼儿观赏。教师先完整地演唱第一段,再完整地演唱其次段

18、。 教师唱到“蛤蟆跳下水”的地方与幼儿互动,让幼儿跳进手做成的水里。 4、幼儿用对唱的形式学唱歌曲。 (1)、唱着问,幼儿唱着答,练习对唱。 (2)、师生跟随琴声,练习问答式对唱。 5、幼儿分组随琴声练习对唱。 幼儿两两商议,一问一答。 6、与客人教师进展互动。 幼儿问,教师们答复。 活动反思: 活动中为了到达第一个目标:唱准6 1 6 1 2之处。我设计了一个小嬉戏,与幼儿一起玩青蛙跳水的嬉戏。请每个幼儿用手指来做蛤蟆跳水的动作,我的手做湖面,与幼儿互动,幼儿一个个的跳的同时,我在唱着“蛤蟆跳下水”的乐句。帮忙幼儿在嬉戏中保持倾听的兴趣。因此幼儿在演唱过程中,根本上都能唱准这一乐句。由于幼儿

19、在平常习惯了用一些简洁的语句回答下列问题,因此幼儿在答复第一句时“一只蛤蟆几张嘴”时总是会遗忘“一只蛤蟆一张嘴”中的“一只蛤蟆”而用“一张嘴”来代替,在歌曲中间局部的3、4两句乐句后面和前面局部都是“蛤蟆跳下水”,幼儿又只唱一句,这是我预先没有猜想到的。假如在这里我的提示性动作能够明确些,能够帮忙幼儿比拟完整地演唱歌曲了。 当我请许恩琦上来和我一起对唱时,他在第4乐句停顿了一下,而刘宇轩立刻用太好的口气帮忙其订正,其次次当我请刘宇轩来演唱时,他同样也范了一样的错误,而同伴没有订正他而是急躁地等待他想出正确的歌词。我抓住时机让他体会这种感受。本次活动也因此升华了教育的价值。 4、中班音乐活动教案

20、:蚂蚁搬豆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邀请舞蚂蚁搬豆,能随乐曲合拍地做出蚂蚁走路的动作。 2、依据蚂蚁搬豆的故事情节,想象并表现与同伴互挠对方、搬豆等动作。 3、情愿与同伴沟通,享受舞蹈沟通的欢乐。 4、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气氛。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欢乐。 活动预备: 1、物质预备:音乐不倒翁诙谐曲。 2、阅历预备:已有蚂蚁的简洁学问阅历。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小蚂蚁们,今日妈妈带你们到草地上去玩玩吧。 幼儿听音乐跟着妈妈走路。 二、学习根本动作。 1、听音乐合拍地走路。 刚刚有个蚂蚁宝宝差点迷路了。怎么会的呢?哦,原来我们没有把触角竖起来。让妈

21、妈看看你们的触角都竖起来了吗? 我们的触角有什么用? 教师哼唱,幼儿跟着节奏做探路的动作。 我的宝宝真得意,妈妈想带你们去公园里玩玩。这次要跟好妈妈哦。听好妈妈的脚步声。 幼儿听A段音乐练习走路。 2、学习结伴表演动作。 我的宝宝真能干,我真想抱抱你们,我要来抱抱你咯。 教师在A段第一遍结尾处找到一个宝宝抱一抱。 3、创编蚂蚁触角打招呼的动作。 幼儿听音乐进展结伴表演。 三、幼儿回到半圆形座位上,听故事“蚂蚁搬豆”。 1、妈妈刚刚在路上发觉了一粒大豆子,想把它搬回家去,可是怎么也搬不动,我想请大家一起帮助搬豆子。我要用触角告知大家路上有豆子,去邀请更多的蚂蚁来搬豆子。 做个什么样的动作大家就能

22、明白呢? 教师依据幼儿动作邀请朋友。 请幼儿创编“搬豆”和“想个方法”的动作。 四、学习邀请舞。 1、教师扮演邀请者,进展嬉戏。 2、教师和几名幼儿同时做邀请者,进展嬉戏。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属于韵律活动中的集体舞,是本班幼儿第一次尝试新的学习形式,对于我自己来说也是很新的教学模式,相对来说没有多少阅历和把握。因此我在事先预备时对备课和备音乐上做了充分的预备。对于幼儿来说这样的集体舞学习很新颖,新颖之余会有些心理上的不适应。因此我将这一活动调整到本周二进展,使“蚂蚁搬豆”这样的阅历生在主题活动蔬菜派中,扎根在不断探究的土壤中。 在“找个朋友抱抱”的环节中,两次遇到了幼儿宁愿没有朋友也不找陈熙

23、做朋友的场面,这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深思。虽然在我的参加下,我们三个抱在一起,却使学习要求消失了变化,原来幼儿两两结伴,最终变成许多幼儿抱在一块,没方法进展后面的活动。而且挠痒痒简单分散幼儿倾听音乐的留意力。 5、中班音乐活动教案:蝴蝶找花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知6/8拍节奏的音乐,初步了解乐曲美丽、抒情的性质。 2.学会表现蝴蝶飘舞的美丽动作,能随音乐与同伴合作嬉戏。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与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愿意参与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欢乐。 5.培育幼儿的音乐节奏感,进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预备: 蝴蝶胸贴、音乐蝴蝶找花。 活动过程: 一、教师

24、带着幼儿随音乐做蝴蝶飘舞的动作入场上位。 师: 暖和的春天到了,公园里开满了鲜花,你们想不想变成蝴蝶去花园里翩翩起舞啊?(播放音乐) 二、学习歌曲蝴蝶找花。 1.教师演唱歌曲,幼儿熟识曲调。 师:刚刚我们听得这首曲子叫蝴蝶找花,想不想再听一听? 2.提问: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觉? 3.教师再次演唱歌曲,引导幼儿依据节奏打拍子,进一步熟识、理解歌词。 师:这是一首六八拍的曲子,那我们可以怎么打拍子呢? 4.教师演唱歌曲第三遍,出示蝴蝶胸贴。 师:现在,我来做蝴蝶,你们都是美丽的花,那你想做什么花呢?你的造型可以和别人不一样哦!(师幼跟音乐嬉戏) 师:哇 ,这朵花开的真美丽 ,这么漂亮的花,怎么

25、吸引蝴蝶来呢?我们的花可以说:“蝴蝶蝴蝶真漂亮,飞到东,飞到西,快快飞到我这里,快快飞到我这里”等花儿们说完这句话,蝴蝶就会飞到一朵最美丽的花身边。 三、嬉戏“蝴蝶找花。 1.师:你看,一只蝴蝶太孤独了,现在我要再请几只小蝴蝶。 (教师请个别幼儿扮演蝴蝶,其余幼儿都是花。) 师幼共同跟着音乐进展嬉戏。 2.交换角色,再次进展嬉戏。 师:刚刚我看到的花呀,都是小小的,你也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合作扮演一朵花。 3.重复嬉戏。 再次强调嬉戏规章:蝴蝶是在什么时候飞到花身边去的? 当花儿们说完“蝴蝶蝴蝶真漂亮,飞到东,飞到西,快快飞到我这里,快快飞到我这里”蝴蝶才能飞过去。 四、活动完毕。 课后反思:

26、在本次活动中,我做好了充分的预备工作,在物质方面的预备有创设春天小花园的情景蝴蝶胸贴,让孩子充分感受音乐形象,使抽象的音乐内容变成有形、有情的生活情景。活动的第一环节我让幼儿都变成一只小蝴蝶飞到花园里,幼儿在听第一遍音乐的时候,我让幼儿猜小蝴蝶在音乐里做了些什么,都飞到了什么地方?幼儿在我的神奇口吻的带动下仔细地去听,去想象,因此在听完之后幼儿能踊跃举手发言,在接下来的环节,先让幼儿理解乐曲构造,然后让幼儿用拍手的方法打节奏。我看幼儿根本了解了音乐的构造,就让幼儿变成一朵小花,可以有各种各样的造型,然后教师扮演蝴蝶,一起跟着音乐嬉戏。最终我让幼儿分别扮演花和蝴蝶听音乐表演,并且强调蝴蝶肯定要在

27、花儿们说完:“蝴蝶蝴蝶真漂亮,飞到东,飞到西,快快飞到我这里,快快飞到我这里。”这句话之后才能停在花身边;幼儿在嬉戏中感受到了与同伴嬉戏的欢乐。但是,我活动中,我没有强调蝴蝶飘舞动作的多样性,花朵的造型也不丰富,导致蝴蝶们飘舞的动作和花朵的造型都大同小异。通过本次教学实践并且倾听了教研教师们的点评后,我也深深感受到要上好一个集体活动不仅要深入钻研教材,更要心中装着幼儿,依据幼儿的实际状况选择活动内容,依据幼儿的实际水平组织教学,要真正确立以“以幼儿进展为本”的理念,如进展好一个活动首先要来源于幼儿,幼儿要有生活阅历和兴趣,假如脱离了幼儿进展一个活动,就不行能取得好的效果。其次,活动的预备中幼儿

28、要有生活阅历的预备。在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教师要作到师幼互动,生生互动。而在活动中要注意情感的激发,如制造力,想象力,或是胜利,欢乐等情感,由于情感的目标对幼儿更有长远的价值。 6、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堆雪人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背景 冬天来了,在我们北方,这个季节最好的礼物是雪花。而堆雪人是大人和孩子都喜爱做的嬉戏。结合这个季节特点,设计了这节音乐活动,而且这个活动可以连续一个季节。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堆雪人,感受3/4节拍的特点。 2、鼓舞幼儿依据词意大胆地表现出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制造性的进展表演唱。 3、使幼儿喜爱参与音乐活动,使之体验在集体活动中的欢乐。 4、愿意参与音乐活动,体验音

29、乐活动中的欢乐。 5、培育幼儿的音乐节奏感,进展幼儿的表现力。 重点难点 1、重点:幼儿依据词意大胆地表现出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制造性的进展表演唱; 2、难点:感受3/4节拍的特点。 活动预备 1、材料预备:歌曲堆雪人雪人头饰、小雪花 2、情境预备:布置一个用于做音乐嬉戏的场地 活动过程 一、开头局部 (情境导入):小朋友们,现在是冬天,看,冬爷爷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教师给幼儿展现剪纸图案小雪花)现在,冬爷爷让我把它们送给你们。(大屏幕展现下雪的情景)下雪了,我们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呢?(生答略)现在我们观赏一首堆雪人的歌曲,看看歌曲中的小朋友都在做什么呢。 二、根本局部 (一)观赏歌曲堆雪人

30、1、播放歌曲第一段。 问题:(1)下雪天,小朋友们在玩什么?(堆雪人,做嬉戏) (2)雪人长得什么样? 2、播放歌曲其次段。 问题:(1)都有谁在堆雪人啊? (2)他们是怎么和雪人一起玩的?心情怎么样? 3、幼儿和教师一起学唱歌曲,边唱边打拍子。 教师要留意观看,要引导幼儿唱准节拍,用欢快的心情表现歌曲。 (二)音乐嬉戏:玩一玩 1、请一名幼儿扮演雪人,其他幼儿和教师边唱歌曲边做动作。 动作设计 (1)“下雪天,真好玩,堆雪人,做嬉戏”:根据节拍拍手。 (2)“圆脑袋大肚皮,白胖的脸笑嘻嘻”:跟着歌曲摸摸脑袋和肚子,手捧着脸笑嘻嘻; (3)“小弟弟,小妹妹,你拉着我,我拉着你,围着雪人做嬉戏”

31、:围着中间的“雪人”按一个方向转圈。 (4)“多么高兴”幼儿随便摆出一个“雪人”造型。 2、教师要留意:要观看幼儿的表现,要鼓舞幼儿用不同动作表现雪人的造型,体验做嬉戏的欢快心情。 3、雪人的角色可由幼儿自愿轮番担当,嬉戏可反复进展。 三、完毕局部: 教师讲评小结,表扬仔细幼儿,完毕活动。 四、活动延长: 1、假如下雪,可利用户外活动时间,带着幼儿去雪人。 2、让幼儿依据这节课的内容,画一个雪人。 教学反思 一、为了能够更好的吸引幼儿的留意力,使幼儿尽快的融入到本节的教学之中,在开头局部,我给幼儿发了小雪花的剪纸图案,结果,有的孩子就不用心观赏歌曲了,留意力转移到玩雪花上去了。在音乐中, 我感

32、受到制造宽松的气氛让幼儿自由地感受和想象,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产生再次参加倾听的兴趣和期盼。但活动的开头局部尽量少用或不用帮助手段,以免分散幼儿对音乐的留意力,固定住幼儿独特的思维和想象。要以幼儿为本,从幼儿的实际水平动身制定观赏的目标。支持幼儿的表现,让他们在轻松的气氛中充分释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二、各种帮助手段的运用要敏捷,在运用帮助手段前教师必需对音乐进展深入地分析,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真讨论各种手段在理解作品时应占的比重,避开盲目累加。运用帮助通道帮忙幼儿理解作品时仍要强调以听为主,不要让过多的帮助手段喧宾夺主,把音乐成为“帮助”的“背景”。在帮忙他们理解作品时要留意以他们已把握的运

33、动觉参加为主。 三、在活动中,由于孩子比拟多,有多个孩子要争着当雪人,由于开头考虑不周,因此,在中间环节有点混乱,有的幼儿由于没有当上雪人而不快乐。因此,在今后的活动设计中,认真讨论本班的实际状况,使每一个幼儿都能欢乐的参加到活动之中。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深入的学习有关的学问,以尽快的提升自己,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 7、中班音乐活动教案:瓶子音乐会教案 学习目标: 1.利用废旧瓶子和其他材料自制乐器,进展制造力。 2.尝试与同伴合作用自制乐器表演节奏乐,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3.在感受歌曲的根底上,理解歌曲意境。 4.培育幼儿的音乐节奏感,进展幼儿的表现力。

34、 5.愿意参与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欢乐。 活动预备: 1.幼儿自备塑料瓶。 2.教师自制的瓶子乐器。 3.各种美工材料,例如不同大小的豆子、小沙粒、小木棍、彩色橡皮圈、彩纸、颜料等。 活动过程: 1. 请幼儿出示带到幼儿园的塑料瓶,利用各种美工材料,例如不同大小的豆子、小沙粒、小木棍、彩色橡皮圈等,制作一件乐器。 2. 制作完成后,请幼儿轮番示范怎样操作自制的乐器。 3. 教师提议大家组成一个乐队,利用自制的乐器进展表演。请他们选一首最喜爱的歌或儿歌来排练。 4. 教师帮忙幼儿写下歌词,与幼儿商议在歌词哪一局部参加节奏乐。 5. 确定参加节奏乐的位置后,教师先用自制的乐器敲打拍子,幼儿专

35、心听,跟着拍子敲打自己的乐器。 6. 待幼儿熟识后,请他们提出自己的建议,如:歌曲中敲打拍子的次数和速度。教师向幼儿提问:怎样才能将争论的结果记录下来?可引导他们用符号表示。 7. 经过几次探究和实践后,可请幼儿合作表演。 活动评价: 1.能利用废旧瓶子制作乐器。 2.能跟随节奏打拍子。 3.能与同伴合作表演节奏乐。 8、中班音乐活动大声唱歌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观赏歌曲“大声唱歌”,尝试辨别歌中音色的强弱,并能用肢体动作及相应乐器表现歌中角色声音的变化。 2、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与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3、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气氛。 4、培育幼儿的音乐节奏感,进展幼儿的表现

36、力。 5、能跟着节奏打节拍。 活动预备: 与歌曲相关的图片、歌曲MP3 活动过程: 1.听歌曲,找角色。 大家一起来唱歌 说说歌中的角色并仿照它们发出的声音。(教师将幼儿找到的角色图片贴于黑板) 师:赵教师带来了一首歌曲,请你们认真听一听歌中都有谁在唱歌?它们是怎么唱的? 2.分角色,辩声音。 幼儿听辨角色唱歌声音的大小。 幼儿依据歌中角色唱歌声音的大小进展归类。 师:请你们帮我找找看,在这首歌曲中谁唱歌是大声的?谁唱歌是小声的? 师生共同验证角色大小声音归类正确性。 师:现在我们再来听一听,看看你们帮它们找的朋友对不对?(听歌曲) 师:(出示唱歌图片)我这里有两个小朋友也在唱歌,看看他们谁是

37、大声唱歌?谁是小声唱歌? 小结:原来只要我们认真观看,就能够发觉隐秘。 师:下面我们也来唱一唱,我小声唱歌,你们大声唱歌。(先引导幼儿进展清唱练习,再跟音乐练习) 师:现在我们交换一下,我大声唱歌,你们小声唱歌,我还要请一位小教师来帮帮我,等会轮到你们小声唱歌的时候你就举着图片带着小朋友们一起唱,好吗?(跟音乐练习) 探究角色唱歌的节奏型。 师:在大声唱歌里,小狗唱了几声?(恐龙、手枪、雷公) 师:小声唱歌里,小猫唱了几下呢?(母鸡、钢琴、时钟) 分组对唱 幼儿分组用动作、声音表现角色大声和小声地唱歌。 3.乐器一起来唱歌。 听声音,猜乐器。 引导幼儿探究用乐器表现声音强弱。 集体合作用乐器表

38、现歌曲“大声唱歌”。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用小乐器一起来唱唱歌。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幼儿能积极参加活动,体验了音乐活动的欢乐,仔细倾听音乐,留意力比拟集中,开动脑筋想出不同的动作,这与充分的前期阅历以及直观的图片是分不开的。 9、中班音乐嬉戏活动欢乐洗澡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感受音乐的根底上,有节奏地表现各种洗澡动作,并使动作具有美感和表现力。 2、在自主想象、制造中享受自由舞蹈的欢乐,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乐趣。 3、知道在夏季应勤洗澡,让自己安康欢乐地度过酷热的夏天。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嬉戏的欢乐,愿意与同伴一起嬉戏。 5、使小朋友们感到欢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学

39、问。 活动预备: 1、幼儿已有洗澡的生活阅历。 2、洗澡用具若干。 3、自制“流水“(银色亮丝制作)。 4、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感受音乐,激发活动兴趣。 1、师生听音乐进场。 2、通过提问,引出活动: (1)教师:“这么热的天,跳了舞后,教师都出汗了,你们呢?出汗后怎么办呢?“让我们听着音乐洗澡吧!“ (2)幼儿感受音乐,自由地做洗澡动作。 二、大胆表现洗澡动作,使动作具有节奏感、美感和表现力。 (一)引导幼儿有挨次地进展洗澡。 1、感受音乐,引导幼儿争论: (1)“刚刚你洗了身体的哪些地方?“(幼儿自由表达) (2)“洗澡时我们先洗哪儿?再洗哪儿?最终洗哪儿?“(幼儿自由争论

40、) 2、听音乐有挨次地进展洗澡。 教师:“让我们随着音乐把全身洗一下,看谁的动作好看,能和音乐合拍。“ (二)引导幼儿有节奏地进展洗澡。 1、幼儿听着音乐洗澡,鼓舞幼儿表现出节奏感和美感。 2、请个别幼儿大胆展现自己的动作,其他幼儿集体仿照。 3、听音乐有节奏地完整表演洗澡。 三、享受自由舞蹈的欢乐,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乐趣。 (一)添加洗澡用具“洗澡“,享受自由舞蹈的欢乐。 1、教师:“洗澡时我们还需要用到哪些东西?“(洗澡巾。洗澡球。沐浴露等) 2、个别幼儿表演。 (二)幼儿相互洗澡,体验与人合作的欢乐。 1、引导幼儿相互搓洗。 教师:“我发觉有的小朋友洗不到后背,怎么办?“ 2、幼儿听音

41、乐相互洗澡。 (三)相互冲洗,再度体验合作洗澡的欢乐。 教师:小朋友的身上搓出了很多泡泡,我来帮你冲一冲。(教师抖动“流水“)我冲到哪儿,你就洗哪儿。 四、让幼儿在音乐声中放松身体和心情。 1、幼儿听着舒缓的音乐做松软的动作或者休息。 2、让幼儿知道洗澡是一件欢乐。舒适的事情,可以让我们变得更洁净。小朋友们要勤洗澡,做一个爱清洁、爱卫生的孩子。 活动反思: 对幼儿来说,4岁是个分水岭,绝大多数的艺术特长都是从年满4岁了才开头培育的。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避开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无视孩子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

42、体验和态度的倾向。 10、中班音乐活动在农场里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借助图谱,学习运用分角色、接唱等不同形式演唱歌曲。 2、尝试按原歌词的格式和内容创编和替换歌词。 3、体验合作唱歌的欢乐。 4、培育幼儿的音乐节奏感,进展幼儿的表现力。 5、体验歌曲中的欢快心情。 活动预备: 阅历预备:理解什么是农场,对小动物的叫声有了肯定的认知阅历。 物质预备:图谱、小动物图片、钢琴。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小朋友,今日教师想带你们去农场。 2、农场里有哪些小动物呢? 二、理解歌词,学习演唱歌曲。 (一)、观赏歌曲,理解歌词 1、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都有哪些小动物跟大家打招呼。 2、用音乐把小动物叫出来。 (二)跟着音乐,学唱歌曲。 1、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和小动物们唱歌吧。 2、分角色演唱歌曲。 3、用接唱的方式演绎歌曲。 三、替换歌词,创编歌曲。 1、农场里除了有这三种小动物,还会有什么小动物呢? 2、它们会怎么唱呢?或者会干嘛呢? 3、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四、完毕语 这首歌曲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在农场里”。农场主说玩了一天,农场里的小动物们要休息了,那我们下次再来和他们做嬉戏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