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22.《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碎****木 文档编号:95149464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上22.《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九上22.《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上22.《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上22.《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九上22.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 一、导入激趣,点击积存 中国有句古话,“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封建社会,皇权威威,不行侵害,有多少谋臣良相出于对国家尽责,对国君尽忠的热诚之心,劝国君改正过失,冒死进谏,但大多因批龙鳞、逆圣听而惨遭杀身之祸。这类的例子同学们都知道哪些呢? 魏征给唐太宗提意见,受到唐太宗的敬重。 爱国诗人屈原向楚怀王进忠言,提出治理国家的建议,但被奸臣妒恨,最终遭放逐,自沉汨罗江,成为千古奇冤。 比干,纣王不耐烦他提意见,就下令将其剖腹挖心,葬送了他的性命。 伍子胥,他建议吴王夫差杀掉勾践以绝后患却遭到拒绝,最终引剑自刎。临终前他悲愤地要求把头颅挂在城门上,亲眼观

2、看越王勾践东山再起,来攻打吴国。 史记的司马迁直言相谏,蒙受宫刑之辱 这些忠心耿耿的志士仁人一片丹心令人感动,他们的命运令人惋惜,同时也引起我们的反思,“忠言”就肯定要“逆耳”吗?今日,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个进忠言取得良好效果的故事,看仆人公是如何做到的。 二、逐段自读课文,理清层次构造。第一段:进谏的依据。邹忌与徐公比美,觉察受蒙蔽,他仔细地思考这个问题,举一反三,从中体会出国君不易听到直言的道理,并打算“入朝见威王。”其次段:进谏的内容。邹忌以自己受蒙蔽之事讽谕齐王,他见威王后,没有单刀直入地向齐威王进谏,而是先讲自己的切身体会,以事设喻,启发诱导齐威王看到自身受蒙蔽的严峻性,从而省悟到纳谏

3、的必要性。第三段:纳谏的举措。齐威王承受邹忌的劝说,马上公布政令,悬赏求谏,广开言路,区分状况,赐予奖赏。第四段:纳谏的效果。齐威王纳谏除蔽,政治清明,使齐国国力强盛,威震诸侯。 三、初读课文,整体把握,扫除字词障碍(略) 文章开头没有直接写邹忌讽劝齐王,而写了什么内容?写的是由一件家庭琐事引起的联想,然后围绕这件家事绽开提问: 1、这件家事是什么?邹忌向他的妻、妾、客提出与徐公比美的问题。 2、每个人答复邹忌的语气有什么不同?能代表他们各自感情颜色的关键词是什么?请找出来。(问了妻、妾、客,他们对他的感情颜色分别是“私”“畏”“有求”。) 3、请个同学来试读下妻、妾、客的话语,留意读出“私”

4、“畏”“有求”的意味。 (把妻子那种发自内心的赞美读出来。妾的话语最好发点颤,由于有点怕他。客人的话肯定要带点讨好的味道,很当心地说。)再读,由于感情不同,邹忌向他的妻、妾、客提出问题时的口气有所不同,留意揣摩各自的语气所含的感情颜色。 问妻:我孰与徐公美?(亲昵) 问妾:吾孰与徐公美?(严厉) 问客:吾与徐公孰美?(平淡) 4、由于邹忌的妻、妾、客各自的身份与心理不同,所以回答下列问题时语气感情颜色有明显差异。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热忱地赞扬)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地位卑微,拘谨,可怕)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逢迎应酬) 5、面对妻妾与客的赞美,邹忌态度如何?

5、得出什么结论? 他并未得意忘形,很有自知之明。(从“忌不自信”内容可知)。 他思之的结果是妻私我,妾畏我,客有求于我也。 6、邹忌的三次问话又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呢?(自我观赏,带点得意的语气。) 7、大家是否留意到,他们三个人的答复尽管意思相近,但认真看各有不同,看同学们有什么发觉。(妻用的是反问句,反问句语气最为确定,不容疑心,说明妻子对他的高度信任;妾仍旧用反问句,但少了“君美甚”三个字,说明她的地位使她不能对老爷任凭谈论,客人用的是陈述句,语气平淡,说明客人只想一般地客套逢迎一下,不想仔细比拟免得得罪他。) 8、三人的答复各有各的缘由,使他们都没有士气说出事情的真相,邹忌悟出了其中的道理

6、,并预备以此讽谏齐王。请大家再齐读一遍第一段,把握好人物的身份和心理。 面对妻妾与客的赞美,邹忌态度如何?得出什么结论? 他并未得意忘形,很有自知之明。(从“忌不自信”内容可知)。 他思之的结果是妻私我,妾畏我,客有求于我也。 9、反复思索,分析邹忌“入朝见威王”是如何“讽”齐王的? 邹忌入朝后,并未单刀直入向齐王进谏,而是将比美这件生活小事讲给齐王听,谈自己体会,然后同国家大事进展类比,将妻、妾、客与齐王的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类比,推理委婉地进谏,得出一个结论:“蔽甚”。(这里由生活琐事推及国家大事采纳了设喻手法。) 10、讽谏结果如何? 最终齐王纳谏。文中写到齐王纳谏决心之大,行“

7、三赏”朝廷内外消失了“三变”,使得“四国朝齐”。 四、品尝探究 1、邹忌为什么要向齐王进谏? 邹忌是在比美中,在妻、妾、客的对话中,在当面与徐公比拟,在暮寝而思之后,感受到自己受了蒙蔽。因此推己及人,立即想到国君肯定也多受蒙蔽,由此进谏。 2、突出了邹忌什么性格特点?实事求是,擅长思索,勤于政事。 3、邹忌进谏胜利的缘由在哪里? 邹忌能进谏胜利有两个关键:一在于他说话的艺术与技巧上,他奇妙地将自己的妻,妾,客人与威王的宫妇,群臣,邻国进展类比,轻而易举地让齐王明白的确受了蒙蔽,二是纳谏者齐王有谦厚开阔的胸襟,重贤而又明理。 4、这突出了邹忌的什么特点?突出了齐王什么性格? 邹忌擅长言辞。从自己

8、的生活动身,以类比推理,得出结论。语言委婉,易于让人承受。齐威王重贤明理。 5、邹忌进谏的结果怎样? 齐王接受了建议。下令面刺、上书、谤讥于市朝分别受上、中、下赏。进谏的人数由门庭若市时时间进无可进者。最终其他几个国家皆朝于齐,乃至于战胜于朝廷。 小结:邹忌:擅长思索,实事求是,能推己及人,忠君爱国。齐威王:勇于面对自己的过失,鼓舞天下人评说自己的是非,这种开阔的胸襟在天子唯我独尊的朝代实属难能珍贵。 6、本文的题目是邹忌讽齐王纳谏,而却用占全文二分之一的篇幅去写邹忌和徐公比美,这是不是详略不当? 不是。写比美,是为后文铺垫,是设喻手法。从全文来看,设喻、讽谏写得详,而齐王纳谏除蔽写得略。这种

9、详略得当的手法,值得我们学习。 7、评价邹忌和齐王 邹忌:实事求是,擅长观看、思索,透过现象看本质,关怀国家大事。 齐王:勇于听取不同意见,更难能珍贵的是依据群臣的进谏锋利改革。 五、学习借鉴 1.设喻手法在今后生活学习中可借鉴,需留意的是设喻要精妙,比方要切当。 2.详略处理写作时借鉴,留意该详的地方定要泼墨如水,该略的地方要惜墨如金。 3.通过对话表现情节进展,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文中的三问三答 4.思想内容借鉴文中的“纳谏除蔽”这种见解在当时有积极意义,虽然邹忌讽谏与齐王纳谏都是为稳固封建统治,但在客观上有利于人民,有利于社会进步。今日,我们为实现“四化”有借鉴意义,同时也应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培育多谋善断力量。 六、课题扩展 这个故事于今有何积极意义? 提示:自知之明、直言劝谏、发扬民主、倾听民声等等。 板书设计: 邹忌齐威王 妻私宫妇左右 | | 妾畏朝廷之臣 | | 客有求国境之内 受蔽受蔽 类比推理 九上22.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这篇文章共963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