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3846-2021 油用盐肤木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范.docx

上传人:馒头 文档编号:95125529 上传时间:2023-08-1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19.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4∕T 3846-2021 油用盐肤木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DB34∕T 3846-2021 油用盐肤木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B34∕T 3846-2021 油用盐肤木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4∕T 3846-2021 油用盐肤木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范.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65.020.01CCSB05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B34/T384462021油用盐肤木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范rhTechniccalCodeforregionaltestofoil-usedhusChinennsisvarietties2021-01-25发布2021-02-25实施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34/T38462021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皖西盐肤木研究所提出。本文件由安徽省林业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皖西盐肤木研

2、究所、皖西学院、六安市绿色发展研究会、六安市林业局、安徽省淮滨园艺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存武、吕晓龙、戴军、王利来、张作仿、姚厚军、邹怀斌、董国庭。IDB34/T38462021油用盐肤木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油用盐肤木品种试验设计与方法的有关定义、试验设置、品种、试验地选择、田间设计、栽培管理、记载、抗性鉴定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油用盐肤木品种区域试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7377动

3、植物油脂脂肪酸甲酯的气象色谱分析DB34/T2935盐肤木栽培技术规程DB34/T1267造林技术规程DB34/T3151-20018盐肤木育苗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品种cultivar植物在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经自然或人工选择形成的群体。3.2ar对照品种contrrolcultiva在生产上或特征特性上具有代表性、用于与参试品种作对比的品种。3.3区域试验regioonaltest通过统一规范的要求进行试验,对新育成的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和品质进行全面的鉴定,根据品种在区域试验中的表现,结合抗逆性鉴定和品质结果,对品种进行综合评价,是评价品种的科

4、学依据,也是品种审定推广品种科学布局的重要依据。3.4适应性分析adaaptiveanalysis通过生物的遗传组成赋予某种生物的生存潜力。在区域试验中品种与环境表现相适应的现象。通过品种在不同地区的适应性表现判断品种适宜推广的区域。4试验点4.1试验点选择1DB34/T384462021试验点应具有生态与生产代表性、良好的试验条件和技术力量,一般设在县级以上(含县级)林业科研单位、林木原(良)种场、林场等。4.2试验点数量省级区域试验组试验点数目以44个6个。5区域试验5.15.25.35.45.5试验品种申请条件和申请材料按照原国家林业局主要林木品种审定办法(2017年10月25日国家林业

5、局第第44号令)执行。对照品种的选择试验对照品种应选稳定性好、适应性广、在相应生态类型区内当前生产上主栽品种。品种数量区域试验以5个8个品种为宜(包括对照品种)。苗木质量试验品种、对照品种苗木应符合DB34/T3150-2018中的1级苗木标准。试验时间区域试验需要连续进行3个结果期。6试验田选择试验田应选择有当地林地土壤代表性、肥力水平中等偏上、排灌方便、形状相对规正、大小合适、肥力均匀的地块。7田间设计7.1试验设计求误差自由度大于12。小区面积60mm100m,同一试验点小区面积应一致,试验在同一地块进行。区域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排列,3次以上重复,重复的次数原则上根据参试品种数确定,一

6、般要227.27.37.42小区形状与方位小区长方形,长:宽=5:1,长边应与试验地实际或可能存在的肥力梯度方向平行。保护行设置区域试验田四周均应设置不少于2行保护行,栽植对应小区品种。作业道设置区组间、小区间及试验与保护行间应留操作道,宽度1150cm200cm。DB34/T384620218栽培管理8.1原则/T同一组试验栽培管理措施应一致,如遇特殊情况,在还没有达到试验报废的程度时,必须严格遵循局部控制的原则,同一区组内应一致。栽培技术按DB34/2935、DB334/T1267、DDB34/T3150标准执行。8.28.38.48.5试验地准备圃地、试验地,应精耕平整,施用腐熟有机肥。

7、苗木选择苗木应选择苗龄两年及以上的优质苗木。栽植株行距150cm2200cm,同一组试验所有品种同苗龄,同期栽植。栽植后及时查苗补缺。田间管理按照照DB34/T29335的规定执行。9观察记载观察记载试验概况、试验结果、品种初步评价等,参见附录A。10试验总结10.1参试单位年度总结10.1.1试验概况概述试验目的、参试品种、试验点、田间设计、栽培管理、气候特点、抗性鉴定以及数据质量控制等基本情况。列表说明品种的亲本来源、选育单位等和试验点的地理分布、栽植期等信息。10.1.2报告内容10.1.2.1丰产性计算分析品种果实产量的平均表现及品种间的差异。品种间差异显著性检验采最小显著差数法(LS

8、D),并列出数据表。10.1.2.2全生长期计算分析品种全生长期的平均表现及品种间的差异性,并列出数据表。10.1.2.3主要性状计算分析品种主要性状的平均表现及品种间的差异,并列出数据表。10.1.2.4抗性3DB34/T384462021记录各品种抗逆性、病害及虫害田间发生情况,抗逆性进行描述性记载,抗病害及虫害分无、轻、中、重4级记载,并列出数据表。10.1.2.5综合评价分析品种在该试验点的产量、生育期、主要性状、抗逆性、品质表现等做出综合评价,并说明其主要优缺点。参见附录B。10.2主持单位年度总结10.2.1描述性总结将参试单位试验概况、参试品种生育期、主要性状情况进行汇总。10.

9、2.2果实的油质指标检测方法与标准按GB/T17377执行。10.2.3将多年度、多点产量试验结果进行联合方差分析以及适应性分析参见附录C。4DB34/T38462021AA附录A(资料性)油用盐肤木品种区域试验记载项目与标准A.1试验概况A.1.1试验田土壤状况A.1.1.1土壤质地按我国土壤质地分类标准填写。A.1.1.2土壤肥力分肥沃、中上、中、中下、差5级。A.1.2苗圃A.1.2.1育苗插穗类型:根系、枝条或萌发苗,扦插方式有裸地扦插和保护地扦插。A.1.2.2施肥日期及肥料名称、数量。A.1.2.3田间管理除草、病虫防治等日期及药剂名称与浓度。A.1.3试验田A.1.3.1前作作物

10、名称及种植方式等。A.1.3.2耕整情况机耕、畜耕、耙田等日期及耕整状况。A.1.3.3试验设计设计方法及重复次数。A.1.3.4小区面积实栽面积,以平方米表示,保留1位小数。A.1.3.5行株距以厘米表示。A.1.3.6小区行数实栽行数。A.1.3.7小区株数5DB34/T38462021实栽株数。A.1.3.8保护行设置品种及行数。A.1.3.9基肥肥料名称及数量。A.1.3.10追肥日期及肥料名称、数量。A.1.3.11病、虫等防治日期、农药名称与浓度(或措施)及防治对象。A.1.3.12其它田间管理除草、中耕等措施及日期。A.1.4气象条件试验期间气候概况及特殊气候因素对试验的影响。A

11、.1.5特殊情况说明如病虫灾害、气象灾害、鸟禽畜害、人为事故等异常情况及其对试验的影响,声明试验结果可否采用。A.2试验结果A.2.1生育期A.2.1.1栽植期实际栽植日期,以月/日表示。A.2.1.2始穗期10%果穗露出枝头的日期,以月/日表示。A.2.1.3开花期10%果穗见花的日期,以月/日表示。A.2.1.4成熟期90%以上实粒黄熟的日期,以月/日表示。A.2.1.5全生长期萌芽至果实成熟之日的天数。A.2.2主要性状A.2.2.1密度6株/hm。DB34/T384620212A.2.2.2基径粗增长速度区域试验移栽成活后在第、重复小区相同方位的第二纵行第3株起连续调查5株(定点),1

12、0天测定一次,两个重复平均。停止生长后各品种各重复均测定取值。以mm/日表示。A.2.2.3株高生长速度用A.2.2.2相同的样株和同日测定。以mm/日表示。A.2.2.4群体整齐度根据长势、长相情况目测,分整齐、中等、不齐3级。A.2.2.5长势生长中期目测,分繁茂、中等、差3级。A.2.2.6叶色生长中期目测,分浓绿、绿、淡绿3级。A.2.2.7叶姿生长中期目测,分挺直、中等、披垂3级。A.2.2.8穗型分紧密、中等、松散3类。A.2.2.9果实颜色分绿褐、黄褐、红褐3类。A.2.2.10落粒性成熟期用手轻捻果穗,视脱粒难易程度分难、中、易3级。难:不掉粒或极少掉粒;中:部分掉粒;易:掉粒

13、多或有一定的田间落粒。A.2.2.11株穗数用A.2.2.2相同的样株,收获前1天2天,每品种取有代表性的植株5株,数每株果穗数。另每株取一穗(共5穗)作为室内考查穗部性状的样本。A.2.2.12穗长小穗分枝至穗顶的长度,取5穗的平均数,保留1位小数。A.2.2.13每穗实粒数5穗总粒数/5穗,保留1位小数。A.2.2.14千粒重7DB34/T38462021在考种后晒干的实粒中,每品种各随机取两个1000粒分别称重,其差值不大于其平均值的3%,取两个重复的平均值,以克表示,保留1位小数。A.2.3抗病虫性记录各品种病害及虫害田间发生情况,分无、轻、中、重4级记载。A.2.4果实产量A.2.4

14、.1产量测定分区(或10株)单收、晒干、扬净、称重后,测定含水量,并按12.5%的标准含水量折算小区产量,以千克表示,保留2位小数。按品种折算每公顷产量,以千克每公顷表示,保留1位小数。A.2.4.2产量分析计算各试验品种比对照品种的增产百分率。并作方差分析,采用最小显著差数法(LSD)比较品种间的差异显著性。A.2.5品质对品种果穗的油质指标进行检测,方法与标准由主持单位统一按GB/T17377执行。A.3品种评价根据品种在本试验点的产量、生育期、抗性、品质及其他主要性状的表现,对品种作出简要评价。8DB34/T38462021BB附录B(资料性)油用盐肤木品种区域试验点年度报告B.1概述本

15、附录给出了油用盐肤木品种区域试验年度报告格式。B.2报告格式B.2.1封面盐肤木品种区域试验点年度报告(年度)试验组别:_试验地点:_承担单位:_试验负责人:_试验执行人:_通讯地址:_邮政编码:_联系电话:_电子信箱:_B.2.2气象和地理数据纬度:_,经度:_,海拔高度:_m,年平均气温:_,最冷月均温:_,最低气温:_最热月均温:_,最高温度:_,年降水量:_mm,特殊气候及各种自然灾害对供试品种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及补救措施:_。B.2.3试验地基本情况和栽培管理B.2.3.1基本情况坡度:_,坡向:_,土壤类型:_,土壤pH:_,土壤养分含量:有机质_有效氮_有效磷_有效钾_,土壤含9

16、代号品种萌芽期月/日初花期月/日盛花期月/日末花期月/日挂果期月/日果实成熟期月/日落叶期月/日代号品种名称类型(组别)亲本组合选育单位联系人与电话_m,参试品种汇总表见表B.1。DB34/T38462021盐量:_,地下水位:_m。B.2.3.2田间设计:参试品种:_个,对照品种:_,重复:_次,株行距:mm,试验面积:2表B.1参试品种汇总表B.2.3.3栽培管理:种植日期、方式和方法:_施肥:_灌排水:_中耕除草:_修剪:_病虫草害防治:_其他特殊处理:_B.2.4物候期萌芽期:_月_日,初花期:_月_日,盛花期:_月_日,末花期:_月_日,果实成熟期:_月_日,落叶期:_月_日,参见表

17、B.2。表B.2参试品种的物候期B.2.5主要性状盐肤木品种主要性状调查结果汇总表见表B.3。10代号品种基径粗增长速度mm/日株高生长速度mm/日群体整齐度长势叶色叶姿穗型果实颜色落粒性株穗数穗长每穗实粒数千粒重抗病虫性品种重复Ti.yi.RIRIIIRBA1.y11y12y1bT1.y1.A2y22y22y2bT2.y2.AaYa1Ya2YabTb.ya.T.jT.1T.2T.bTy.jy.1y.2y.by.DB34/T38462021表B.3盐肤木品种主要性状调查结果汇总表B.2.6产量性状的方差分析B.2.6.1整理资料:盐肤木品种区域试验的每一个参试点,都是按照一个统一的区域试验方案

18、进行,以便有可比性。具体到一个试验点的试验就是:设v个品种,品种有r次重复,完全随机区组排列,则第i(=1,2,v)品种、第j(=1,2,r)区组观察值Yij见表B.4:表B.4盐肤木品种产量性状调查结果汇总表单位:千克B.2.6.2数学模型观测值Yij的线性可加模型为:Yij=y+ti+bj+eij(B.1)式中:y群体的平均值;ti品种i的效应;bjeij区组j的效应;随机误差;11方差来源dfMSEMS(随机型)品种间v-1MSV22se+rst区组间r-1MSR22se+vsb误差(v-1)(r-1)MSe2se总平方和vr-1DB34/T38462021由此,各变异来源的平方和可定义

19、为:C=T.2rvySSr=v(y.j-y.)2=-CySSv=r(yi.-y.)2=-CrSST=(Yij-y.)2=Yij2-C2.jv2i.(2)SSe=(Yij-y.j-yi.+y.)2=SST-SSv-SSr式中,yi.和y.j依次为各品种和各区组的总和数。B.2.6.3方差分析相应于(2)式的自由度及其均方值的期望均方列于表B.5。表B.5盐肤木品种产量方差分析模型注:为了提高试验效果,增加方差分析的可信度,单一试验的误差自由度(v-1)(r-1)应该大于12。品种间多重比较所需的标准误则为:.sy=sr一般有预先指定对照的,可用LSD法。B.2.7年度小结B.2.7.1试验评价B

20、.2.7.2品种评价B.2.7.3存在问题和改正的建议12DB34/T38462021CC附录C(资料性)盐肤木品种区域试验汇总报告C.1概述本附录给出了盐肤木品种区域试验汇总报告格式。C.2报告格式C.2.1封面盐肤木品种区域试验汇总报告(年度)试验组别:_试验地点:_、_、_、_、_、_承担单位:_、_、_、_、_、_试验主持单位、总负责人:_、_试验执行人:_、_、_、_、_、_主持单位通讯地址:_主持单位邮政编码:_总负责人联系电话:_总负责人电子信箱:_C.2.2区域气象和地理数据纬度:_,经度:_,海拔高度:_m,年平均气温:_,最冷月均温:_,最低气温:_最热月均温:_,最高温度

21、:_,年降水量:_mm,特殊气候及各种自然灾害对供试品种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及补救措施:_。C.2.3试验地基本情况和栽培管理C.2.3.1基本情况:试验从年年,参试地点等。C.2.3.2田间设计:13代号品种萌芽期月/日初花期月/日盛花期月/日末花期月/日挂果期月/日果实成熟期月/日落叶期月/日代号品种基径粗增速mm/日株高生速mm/日群体整齐度长势叶色叶姿穗型果实颜色落粒性株穗数穗长每穗实粒数千粒重抗病虫性代号品种名称类型(组别)亲本组合选育单位联系人与电话参试品种:_个,对照品种:_,重复:_次,试验面积:_m,参试品DB34/T384620212种汇总表见表C.1。表C.1参试品种汇总表

22、C.2.3.3总体栽培管理种植日期、方式和方法:_施肥:_灌排水:_中耕除草:_修剪:_病虫草害防治:_其他特殊处理:_C.2.4物候期评均萌芽期:_月_日,初花期:_月_日,盛花期:_月_日,末花期:_月_日,果实成熟期:_月_日,落叶期:_月_日,参见表C.2。表C.2参试品种的物候期C.2.5主要性状平均盐肤木品种主要性状调查结果汇总表见表C.3。表C.3盐肤木品种主要性状调查结果汇总表C.2.6品质检测盐肤木品种品质检测结果汇总表见表C.4。14代号品种名称果实脂肪含量及组成%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饱和脂肪酸不包含脂肪酸DB34/T38462021表C.4盐肤木品种品质检测结果汇总表C.

23、2.7产量性状的方差分析C.2.7.1数据整理设v个品种在u个地点连续进行w年比较试验,每年每地都设r个随机完全区组,则第i(=1,2,v)品种在第j(=1,2,u)地点、第k(=1,2,w)年分、第l(=1,2,r)区组观察值Yijkl如下表C.5:15年份(w)地点(u)品种(v)重复(r)1U11y1111y1112y1113y111y111r2y1121y1122y1123y112y112riy11i1y11i2y11i3y11iy11irvy11v1y11v2y11v3y11vy11vrU21y1211y1212y1213y121r2y1221y1222y1223y122rvy12v

24、1y12v2y12v3y12vy12vrUJ1y1J11y1J12y1J13y1J1r2y1J21y1J22y1J23y1J2rvy1Jv1y1Jv2y1Jv3y1JvrwU11yW111yW112yW113yW11yW11r2yW121yW122yW123yW12yW12riyW1i1yW1i2yW1i3yW11iyW1irvyW1v1yW1v2yW1v3yW1vyW1vrU21yW211yW212yW213yW21r2yW221yW222yW223yW22rvyW2v1yW2v2yW2v3yW2vyW2vrUJ1yWJ11yWJ12yWJ13yWJ1r2yWJ21yWJ22yWJ23yWJ

25、2rvyWJv1yWJv2yWJv3yWJvrDB34/T38462021表C.5多年多点试验产量数据表C.2.7.2数学模型观测值Yijkl的线性可加模型为:16DB34/T38462021Yijkly+ti+uj+(tu)ij+wk+(tw)ik+(uw)jk+(tuw)ijk+rjkl+eijkl(1)式中:tiuj(tu)ij(1)式中y、i、和的定义同附录B(1)式,wk为年分效应,rjkl为各年各地内的区组效应,(tw)ik、(uw)jk和(tuw)ijk依次为品种年、地点年和品种地点年的互作效应,eijkl为随机误差,并eijkl在各试验中同质(如有疑问,应通过Bartlett测验;也可以在联合方差分析前进行e数据转换),遵循(0,2。由此,各变异来源的平方和和自由度可定义为:C=(y)2/ruvwSST=(Y-y)2=Y2-C=T2SSV=r(yv-y)-CSS=r(y-y)2=T2TSS=r(y-y-y+y)2=-C-SS-SSTSS=r(yw-y)=-CTvSS=r(y-yv-yv+y)=-C-SS-SS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地方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