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模拟试题158.doc

上传人:悠远 文档编号:95113626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15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15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15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模拟试题158.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1、 按要求填空1) 浅草才能没马蹄。2)受任于败军之际 3)数声风笛离亭晚, 4) ,天涯若比邻 2、根据理解,写出相应句子1)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被人们广泛引用,说明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诗句是: 2)从积累的古诗词中写出两句描写“柳”的完整语句: 3)古诗词中有很多抒写离别之情的名句,请你写出一句: , 。4)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两句描写“战争”的完整语句 , 。二 文言文阅读子罕以不贪为宝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收。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稽

2、首而告曰:“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子罕置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所。(左传)(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宋人或得玉子罕弗收若以与我子罕置诸其里(2) 宋人怀璧为不敢越乡? (3)从这则故事观察,子罕是怎样的一个人? (4)宋人献玉而“子罕弗受”,宋人对子罕这种态度是怎样认识的?通过那句话可以看出来? (5)子罕认为如果宋人把玉给了他,其结果便会“皆丧宝也”。你对这句话(“皆丧宝也”)是如何理解的? (6)宋人听了子罕一番话之后,对“子罕弗受”其玉的原因是否已经理解了?他为什么还坚持把玉献给子罕? (7)联系当今社会,谈谈应怎样发扬子罕的不贪精神? 三、现

3、代文阅读(一)、说明文阅读鸟儿请跟我学飞行远古以来,人们就一直向往能够有一天可以像鸟儿一样自由地翱翔蓝天虽然人类的梦想在今天已经由于飞机的出现而接近实现,但让人不曾想到的是,一些鸟儿们却失去了它们飞翔的天性。近来在美国,出现了一幕鸟儿随着人类学习飞翔的场景。然而,这幕场景并非是表演,也不是科研,只是为了保护一种鸟儿免遭灭绝的命运。据介绍,这是美国野生动物保护组织为挽救一种濒临灭绝的鹤类所做的努力,也是他门最后的希望。这种叫做Whooping的鹤,如今在整个北美已经是非常罕见的了,有统计表明,目前全世界一共也只剩下411只,而其中能够迁徙飞行的鹤群,更是只有一个。要想挽救这些稀有鹤种,就必须让它

4、们恢复自然习性,培养另外一群能够迁徙飞行的鹤群。为保险起见,人们首先选择了一种普通的沙丘鹤作为跟随自己学习迁徙飞行的学生。这些沙丘鹤是人工饲养的,其迁徙飞行的本性也已经丧失飞行员们装扮成鸟类,驾驶三架超轻型飞机轮班飞行,从美国威斯康星州穿越美国,飞往佛罗里达州。按照计划,他们希望在四周的时间内教会这些沙丘鹤跟随飞机一直飞回目的地。事实上,野生动物专家扮成鸟类,帮助其他稀有鸟类学会飞行,已经挽救了许多稀有物种,如加利福尼亚的秃鹫。但是教鸟类做迁徙飞行这还是第一次。虽然轻型飞机与一群沙丘鹤共同竞翔茫茫天幕呈现出一幅奇妙的景象,但无疑让人感到悲哀。在人类前行的脚步中,留下了太多自然界其他物种的斑斑伤

5、痕。无法想象,当人类如果有一天失去了所有自然物种的陪伴,而只是生活在一个基因剪贴出来的世界里,人们的感觉将会怎样?涌上心头的,是征服大自然的成就感,还是失去大自然的沮丧与懊悔。1 请给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濒( )临 迁徙( )2 人们让“鸟儿随着人类学习飞翔”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3“ 有统计表明,目前全世界一共也只剩下411只,而其中能够迁徙飞行的鹤群,更是只有一个。”句中加点的“有统计表明”有什么表达效果? 4 本文使用的说明方法有 、 。5 如果有一天你真的面对一个没有自然物种陪伴的世界,你的感受如何呢?请写出你的感受。(30字左右) 6 请你写出两条保护濒临动物的广告语。 (二)记叙文阅

6、读亲情的力量 美国大兵在赴伊前线前和自己的妻子、儿女拥抱。电视中播放了登机前半个小时的画面。那个全副武装的士兵拥着妻子,迷茫的眼中用。那个画面就一直留于脑中,很少见过侵略者的眼泪。在美伊开战的十二多天中,全世界都看到了伊拉克人的顽强,美国武器的强大和不可抗拒,美国兵的胆小鬼怕死。但,我喜欢这样的“怕死”。做客央视的军事专家说,美国人的自我感觉太好,他们总是认为自己的命很值钱。我不想从战争和军人的角度去分析美国士兵的怕死,从自己的情感去chui测,这样的怕死理所当然。从良知上说,他是侵略者。从个人来说,他是无辜者。从家庭来说,他是丈夫和父亲,他的身后是浓浓的亲情之爱。这一切,如何让他不怕死。他们

7、的命真的很值钱,因为他们身后有爱。多年前的一部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中,有个叫靳开来的人,他在为战友砍甘zh回来时不幸触雷身亡,在他的身上,战友发现了一张全家福。这个画面就一直被我记忆下来。我总是在想,靳开来在灵魂离去的时候,他想的是什么?我想不该是战争、祖国这样的词汇,它应该是妻子和那个虎头虎脑的儿子。每念及此,我就为靳开来欣慰。上个世纪末,一位二战士兵在太平洋的一座孤岛上被人发现,他在岛上生活了53年。53年前,他的战舰被日本战舰击沉,他只身一人游到这座孤岛上,开始了“原始人”的生活。回国后的老兵已经丧失了语言能力,他带回来的东西只有一张发黄的照片,照片上有他的妻子和女儿。他惟一能说的几个单词就

8、是女儿和妻子的名字。53年的“原始”生活,应该有许多种死法,但是那张照片却没让他死去。亲情是一种力量,是一种要比爱情更持久,更内敛而热烈的力量。1 按照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Chui( )测 甘zh ( )2 作者是怎样看待美国兵的“怕死”?为什么? 3、“53年的“原始”生活,应该有许多种死法,”是什么支撑他活下去? 4、你认为高山下的花环中的靳开来临死时会想什么?靳开来想: 5、“亲情是一种力量,是一种要比爱情更持久,更内敛而热烈的力量。”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6、生活中你一定感受过亲情的温暖吧。你是如何看待“亲情的力量”的写出你所感受到的亲情的例子。 (三)、议论文阅读愿生命恬淡如湖水睿智

9、的庄子给我们留下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一个博弈者用瓦盆做赌注,他的技艺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他拿黄金做赌注,则大失水准。庄子对此的定义是“外重者内拙”。由于做事过度用力和意念过于集中,反而将平素可以轻松完成的事情搞糟了。现代医学称之为“目的颤抖”。太想纫好针的手在颤抖,太想踢进球的脚在颤抖。华伦述原本有着双在钢索上如履平地的脚,但是,过分求胜之心硬是使他双脚失去了平衡那著名的”华伦达心态”以华伦达的失足殒命而被赋予了一种沉重的内涵。人生岂能无目的?然而,目的本是引领着你前行的,如果将目的做成沙袋捆缚在身上,每前进一步,巨大的牵累与莫名的恐惧就赶来羁绊你的手脚,如此,你将如何去约见那个成功的自我?

10、 “目的颤抖”是因为心在颤抖。心台太低,远处的胜景便不幸为荒草杂树所遮蔽,平庸的眼,注定无福饱览那绝世的秀色。而太在乎了,太看重了,其结果,则恐惧蛀蚀了勇敢,失败吞噬了成功。 “大体则有,具体则无”,把目光放得远一些,让生命恬淡成一泓波澜不惊的湖水,告诉自己:水穷之处待云起,危崖旁侧觅坦途。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这篇文章主要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 、 。3 请问你怎么理解庄子所说的“外重者内拙”?我们学过庄子的哪篇文章表现了庄子“重内”的思想? 4 “太想纫好针的手在颤抖,太想踢进球的脚在颤抖”这在医学上被称为什么?你在生活、学习中或许也有过类似的体验,简要概述。 5 “水穷之处待云起

11、,危崖旁侧觅坦途”让你想起陆游的哪两句诗句? 6 读过本文后,谈一下你的感受。 四、写作 俗语说:“人往高出走,水往底处流。”比喻一个人总想向高层次攀登。你对将来的工作和生活,一定有不少美好的憧憬和遐想。请以“向往”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600字以上。答案一、1、(1)乱花渐欲迷人眼 (2)奉命于危难之间 (3)君向潇湘我向秦 (4)海内存知己2、(1)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2)杨柳青青著地垂 杨花漫漫搅天飞;山穷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3)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4)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角声满天秋色里,塞

12、土燕脂凝夜紫二、(1)有人 不 给予 放(2)当时宋人是一个普通百姓,怕身怀重宝经过乡里被盗贼杀害。(3)子罕以不贪为宝,具有崇高的道德修养和清正廉名的人格精神。(4)以为子罕怀疑玉的品质,从“献玉者曰”一番话可以看出。(5)因为个人对“宝”的看法标准不同,宋人以玉为宝,送给子罕,便失去其宝;子罕以不贪为宝,接受宋人之玉便为贪,即失其宝。(6)已经理解了,但不敢怀璧越乡,所以坚持把玉献给子罕。(7)联系现实中正反两方面的事例,结合课文内容谈反贪倡廉净化社会风气的重要性。(一)1、bn x2、为了保护鸟儿免遭灭绝的命运(挽救濒临灭绝的鸟类)3、加上“有统计表明”说明消息确凿,可信度高,这表明了说

13、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4、举例子 列数字5、想象合理,言之成理即可6、保护动物,人人有责。 有了动物,人类将不会孤单,请保护动物。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请爱护它们。(二)、1、 揣 蔗2、作者喜欢这样的“怕死”因为作者认这样的怕死理所当然,因为他们身心有浓浓的亲情、之爱,(意思对即可)3、对妻子、女儿的惦念是亲情的力量使他勇敢地活下去。4、想象合理即可。5、点明中心,深化主题。6、写出看法,举出例子。(三)1、愿生命恬淡如水 2、道理论证 举例论证 3、(1)内心把目标看的太重,反而做不好事。(意思对即可)(2)呆若木鸡4、(1)“目的颤抖” (2)言之成理即可。5、山穷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有一村 6、结合本文中心论点,并谈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