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5087568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将相和》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将相和》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将相和》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将相和》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docx(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将相和教学目标1 .认识“相、璧、臣”等16个生字,会写“召、臣、议”等12个生字。正确读 写“召集、商议、隆重、约定、胆怯、拒绝、能耐、诸位、和氏璧、无价之宝、 理直气壮、完璧归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负荆请罪、同心协力”等词语。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领悟3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 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教学重点:读讲故事,感受故事的曲折生动和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教学难点:把握“完璧归赵”、“港池之会”、“负荆请罪” 3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课前准备:师生共同查阅与课文有关的资料,预习课文。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

2、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 .简介史记:我国西汉司马迁写的杰出的历史文学著作,今天我们学习的课 文就改编自这部名著。2 .板书课题:将相和齐读课题。3 .释题:课题中的“将”和“相”分别指谁? “和”是什么意思?谁能连起来说 说题目的意思?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 .将与相和好如初了,这说明其中还有个从不和到和的过程。文章通过几个小故 事给我们讲述这个过程的呢?请大家轻声读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把课文读通 顺,试着给这几个小故事加个小标题。2 .学生初读后交流小标题:完璧归赵、涌池之会、负荆请罪。3 .这三个小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谁来简单地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自由读文 后练说

3、)三、精读探究,感受人物形象。1 .导语过渡:蔺相如在港池之会上又立了大功,被赵王封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战功赫赫的廉颇很不服气,他说了什么?指名读16节。2 .探讨蔺相如真的“就靠一张嘴”吗?学习第一个故事一一完璧归赵(110节)画出蔺相如说的话第一处(第6节):指名读,思考:蔺相如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番话的?(读17节,理解赵王的“为难”。)指名再读第6节,从他的话里你感受到什么?抓住“想了一会儿、愿意、一定” 体会。再次带着感受和理解齐读第六节。第二处:(第8节中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 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学法同前。第三处:(第8节

4、中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 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理解“理直气壮”。从“我的脑袋和璧一块儿撞碎”体会到什么?第四处:(第9节中)理解“大大方方”。和氏璧已不在手上,为什么还能大大方 方?说明了什么?3 .小结:蔺相如完璧归赵,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大夫。我们分明从他说的话里 感受到他并不是“就靠一张嘴”。四、作业布置:有感情练读“完璧归赵”的故事,讲述故事。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探讨了在“完璧归赵”故事中,蔺相如并不是“就靠一张嘴”被封 为上大夫,而是凭着他的勇敢机智立下大功。现在我们来看看“涌池之会”上他的 表现。二

5、、继续深究感受人物形象1 .学习第二个故事一一濯池之会(1114节)画出蔺相如说的话。指名读, 思考:蔺相如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些话的?引读13节,从蔺相如的话里你读懂了什 么?引导理解“鼓瑟”与“击缶”的区别。从秦王击缶可以看出什么?2 .小结过渡:“海池之会”上,蔺相如置个人生死于不顾,维护了赵王的尊严, 又立下大功,因而被封为上卿。他凭借的绝不是“就靠一张嘴”。但这位敢与秦王针 锋相对的勇士、英雄,却在听了别人传来的廉颇的一番话后就像老鼠见了猫一般地 躲避廉颇。这是为什么呢?廉颇到底说了一番什么话?三、话语比照,感悟品质。1 .引导学生读廉颇和蔺相如的话,出示语句比较。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

6、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 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 不了台!”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 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王 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2 .你仔仔细细地读他们的话,说说你的发现。预设点:一是人称不同。廉颇称呼蔺相如“他蔺相如,显然有不敬之意。不仅 直呼其名,而且还在名字前边加了一个“他”字,更突出了廉颇的不服气。而蔺 相如始终尊称廉颇为“廉将军”,实为真心诚意敬仰这位老将军。这样的称呼, 已经把

7、廉颇的居功自傲与蔺相如的真心诚意表现得十分明白。二是排名次序不同。廉颇始终将自己排在第一位,从“我廉颇他蔺相如” 这样的顺序中展现;而蔺相如却始终把廉颇排在第一位,从“武有廉颇,文有蔺 相如”中可见。这就将廉颇的自傲与蔺相如的谦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三是关注的中心不同。廉颇居功自傲,关键在于以个人私利为中心,蔺相如顾全 大局,关键在于以国家为中心。廉颇口口声声“我”、“我”、“我”,连说三 个,丝毫没有提到赵国;而蔺相如句句说的是“我们赵国”,也是连说三遍,全 然没有涉及个人私利。3 .带着自己的体会有感情朗读人物语言,感受形象,感悟品质。4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做了些什么?5

8、.引读最后一节文字。史记原文中写道“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 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於诸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海池之 会上因为他镇守边境,秦王不敢拿赵王怎么样。这样一位战功赫赫的老将军,这 身战袍曾陪伴着廉将军大败齐国,攻取阳晋;陪伴着廉将军固守长平,逼退秦 兵这一身战袍,对于战功赫赫的廉大将军而言,意味着什么?(荣誉、地位、 名利)而今,廉将军脱下战袍,又意味着什么?(放下了自己的荣誉、名利、 地位)如果说,蔺相如再三避让廉颇是为了赵国利益;那么廉颇脱下战袍, 负荆请罪,又是为了什么?(精忠为国)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为了共同的国家利益,将相终于和好了,他们同心协力保卫赵国。这真是 “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背上可负荆”,真可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将相和, 平天下。”五、课后作业。1 .形近字组词:2 .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3 .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学了本文后的感想。六、板书设计6、将相和不和(廉颇图)(蔺相如图)完璧归赵百战百胜海池之会勇敢机智负荆请罪知错能改顾全大局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