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教科书·美术选择性必修1 绘画.pdf

上传人:青****9 文档编号:95075920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PDF 页数:90 大小:57.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中教科书·美术选择性必修1 绘画.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普通高中教科书·美术选择性必修1 绘画.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通高中教科书·美术选择性必修1 绘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中教科书·美术选择性必修1 绘画.pdf(9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普通高中教科书绘画选择性必 修美术美术美术鉴赏(必修)绘画(选择性必修 1)中国书画(选择性必修 2)雕塑(选择性必修 3)设计(选择性必修 4)工艺(选择性必修 5)现代媒体艺术(选择性必修 6)普通高中教科书美 术绘 画普通高中教科书1选择性必修1绿色印刷产品定价:11.60 元普通高中教科书美 术绘 画选择性必修1致同学们同学们:当你对简洁朴素的素描、轻盈多变的水彩画、浓郁厚重的油画等绘画的表现形式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并试图尝试时,这本绘画教科书将会满足你的心愿。绘画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可以用笔等工具和墨、颜料等材料,在物质平面上绘制可视的形象。根据材料、技术、题材的不同,可分为不同的画种,如

2、素描、水彩、中国画、油画、版画、连环画等等。绘画教科书让你能清晰地了解优秀绘画作品的各种表现形式和绘画语言,并且帮助你从历史的文化背景和技法的表现特点去分析、诠释各类作品的形式风格。在欣赏经典作品的同时,还能运用临摹名作的方法加深你对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的体验,探究各种绘画的风格流派及其运用材料与媒介。我们鼓励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用丰富的绘画语言和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心灵感受。绘画教科书共分三个单元,分别围绕形体、空间、色彩等造型语言展开。第一单元:通过写生、版画、素描等绘画形式的练习与创作,了解形体的构成要素、基本的表现技法特性与规律,运用绘画中的点、线、面和黑、白、灰等要素进行创作。第二单元:

3、通过空间表达、速写等绘画形式的练习与创作,了解空间的概念以及透视、构图等知识,理解绘画中不同的维度空间并尝试创作。第三单元:通过水彩、水粉、油画等绘画形式的练习与创作,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与原理,理解光与色的关系,加深对色彩表现的不同方法和特点的认识。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们相信可以开拓你的艺术视野,提高你对绘画各种表现语言的感悟力,提升你的艺术鉴赏力和审美判断力;可以让你较全面地了解中外的经典绘画作品与风格流派,同时对历史和世界珍贵的文化遗产有充分的认识与敬重,最终形成热爱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和面向世界多元文化的开放心态。高中美术绘画(选择性必修)教科书编写组目 录第一单元物体的基本呈现形

4、体4第 1 课认识绘画中的形体10第 2 课点、线、面质感与变化16第 3 课黑、白、灰对比的呈现22第 4 课记录形象认知与表达第二单元形体的存在形式空间30第 5 课绘画中的空间36第 6 课透视视觉的规律48第 8 课维度空间的拓展42第 7 课构图组合与构成第三单元光与色的辉映 色彩74第 12 课油画探究浓郁与厚重80第 13 课精彩纷呈重构与创造54第 9 课感受自然界的光与色60第 10 课体验色彩心灵的演绎66第 11 课水彩水粉轻盈与多变第一单元物体的基本呈现形体 知道绘画中形体的归纳方法,掌握形体的比例。知道点、线、面的基本性质及其表现形式。运用形体的归纳方法,点、线、面的

5、基本性质,以黑、白、灰的对比手法进行版画的创作。运用形体的归纳方法,点、线、面的基本性质,以素描五大要素进行素描的创作。单元目标单元活动 活动一:以写生为活动内容,观察生活中的物体,运用形体归纳的观察方法,掌握一定的比例关系。活动二:以写生为活动内容,观察不同质感的物体,选择不同的绘画工具,运用点、线、面的性质进行呈现。活动三:以版画为活动内容,选择合适的版画工具与刀法,运用黑、白、灰和点、线、面的性质,将生活中的照片转化为版画效果呈现。活动四:以素描为活动内容,观察生活中的静物,选择合适的素描工具,运用素描的形式语言及五大要素进行呈现。2 第一单元 物体的基本呈现形体第 2 课点、线、面质感

6、与变化点、线、面的性质表现物体的质感第 3 课黑、白、灰对比的呈现黑白关系的处理黑白木刻版画实践第 4 课记录形象认知与表达素描的定义素描的形式和语言素描的发展素描的工具与实践第 1 课认识绘画中的形体绘画的观察方法构成形体的元素单元架构单元架构 3 4 第一单元 物体的基本呈现形体第 1 课情境导学在照相机技术发明之前,人们只能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人物的形象,今天仍然有许多画家这样做。靳尚谊是中国著名油画家,善于将西方绘画与中国传统绘画融合在一起,塔吉克新娘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靳尚谊使用古典油画的手法,画面明暗对比明确,色彩单纯强烈,表现了一位羞涩含蓄、典雅端庄的塔吉克新娘形象,体现了作者对美好生

7、活的赞美。你有没有想过该如何把所见的对象准确地记录下来呢?在比较中外经典作品的过程中,了解画家对形体的观察方法,体会中西方绘画中对形体表现的不同;在实践中,掌握表现对象形体比例的绘画方法。学习目标关键词观察方法形体比例视觉元素认识绘画中的形体塔吉克新娘 靳尚谊 1984 年 油画 60 厘米 50 厘米 中国美术馆藏 你觉得画家在创作一幅绘画作品时,需要注意哪些重要方面?思考分析第 1 课 认识绘画中的形体 5 入境引思 你是不是遇到过这样的困惑:我想把它画出来,可是太复杂了,无从下手。当面对这类情况时,我们可能需要改变一下观察事物的方法。回想一下,你平时是怎么观察事物的呢?圣维克多山风景 2

8、018 年 摄影 毕加索是现代绘画的大师,这是一幅立体主义的绘画作品,由十一幅“牛”组成,毕加索在创作这些画时一直思考着一个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们认为这些越来越简洁的形象是“牛”?第一幅画非常逼真,我们能看到牛完整的身体、尾巴上的毛发等等,之后的每一幅都减少了一些细节,直到最后一张只剩下寥寥数根线条,但我们总是能认出画中牛的形象。想一想毕加索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牛的变形过程 毕加索(西班牙)1945 年1946 年牛的变形过程鉴赏案例从毕加索创作过程的角度来鉴赏圣维克多山 塞尚(法国)1887 年油画 67 厘米 92 厘米 英国伦敦考陶尔德艺术学院画廊藏一 绘画的观察方法形体就是物体的

9、形状和结构。在绘画中,我们需要使用点、线、面来表现形体。自然界中的各种物体,它们形体都是不规则的。而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人造物品,大多是由规整的几何形构成的。当我们用画笔描绘对象时,复杂多变的自然形象总是难以表现,这时如果使用归纳的方法,把自然形转变成几何形,并在归纳的过程中提炼对象的特征,就能处理好复杂的造型了。在圣维克多山中,我们看到的是好像切片一样的几何形色块,但塞尚确实是在描绘真实的自然:块面的形状清楚地呈现了山体和植物的形体,细微的色彩变化是大自然真实又完整的色调,笔触的排布又体现了自然的丰富变化。6 第一单元 物体的基本呈现形体五马图 李公麟 北宋 纸本设色 29.3 厘米 225

10、 厘米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入境引思 在一幅绘画作品中,我们把点、线、面、色彩、体积等概念统称为“视觉元素”。艺术家们使用视觉元素的方式各有不同,这才产生了风格迥异的美术作品。那么中外艺术家会怎样使用这些“视觉元素”呢?马(第 41 号)苏珊罗森伯格(美国)1977 年合成聚合物涂料、水粉、铅笔、蜡笔 57.5 厘米 76.3 厘米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藏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形体中国的传统绘画善用线条和笔墨表现物体。北宋李公麟的五马图讲述了北宋时西域进贡五匹名马的故事,画家使用线条勾勒出骏马与人的轮廓,用少量的笔墨勾勒出马的轮廓、鬃毛和尾巴,线条流畅生动,再现了骏马的造型与神韵。西方绘画中的形体西方古

11、典绘画善用光影表现物体的造型与色彩。帕维尔奥西波维奇克瓦列夫斯基是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的一员,该画派得名于其成员不断在俄罗斯各省举办展览。巡回展览画派提倡现实主义风格,如帕维尔的油画相遇,画家用写实手法描绘了马的形象。通过大量的观察与研究,画家了解马的肌肉在运动时变化的规律,并借助油彩塑造出体积感与质感,将奔马的形象表现得栩栩如生。20 世纪初,现代化的进程影响了传统的绘画观念,西方一些画家将具象画转变为以表达观念、情感为主的抽象画。苏珊罗森伯格是美国新表现主义的画家,马(第 41 号)这幅画仅仅勾勒出了马的轮廓,画面中的马没有任何体积感,边缘灰色的笔触使得画面有了些许动感。相遇 帕维尔奥西波维

12、奇克瓦列夫斯基(俄罗斯)1876 年布面油画 49 厘米 74.3 厘米 俄罗斯国立特列恰科夫美术馆藏二 构成形体的元素第 1 课 认识绘画中的形体 7 绘画中的象征在生活中我们并非总是直言不讳。在绘画作品中,画面里的某个事物可能包含了其他的含义,有些是约定俗成的观念,例如在中国文化中松、竹、梅象征着高尚的品格,在西方绘画中狗象征着对爱情的忠贞等等。我们在鉴赏绘画作品时,不仅要读画面里的视觉元素,也要试图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才能更好地读懂它。抱着鸽子的孩子是毕加索 20 岁时的作品。毕加索小时候养过鸽子,于是鸽子的形象出现在了他抱着鸽子的孩子 毕加索(西班牙)1901 年布面油画 73 厘米

13、54 厘米 阿联酋卡塔尔博物馆藏卖马蹄莲的妇女 迭戈里维拉(墨西哥)1938 年水彩、水粉 134.6 厘米 190.7 厘米 墨西哥多洛雷斯奥尔博多博物馆藏 请观察比较:中国画家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与德国画家丢勒的祈祷之手都对手这个形体进行了描绘,请说说分别运用了哪些形体元素来表现手的形象?导致他们所表现的形象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在班级中进行一次交流,向同学们介绍你的发现。祈祷之手丢勒(德国)1508 年素描50 厘米 30 厘米德国纽伦堡陈列馆藏簪花仕女图(局部)周昉唐绢本设色46 厘米 180 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互动交流8 第一单元 物体的基本呈现形体延安人 罗工柳 1960 年 布面油画 8

14、7 厘米 71.5 厘米 中国美术馆藏青衣仕女 林风眠 1960 年 纸本彩墨 66 厘米 69 厘米 中华艺术宫藏的画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毕加索的绘画作品把他推向了政治舞台,毕加索的鸽子形象便和爱与和平联系在了一起。迭戈里维拉被誉为“墨西哥壁画之父”,他的作品常表现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饱含着墨西哥民族的本土特色,丰富的生活经历使得他的作品情感强烈,富有深意。作品卖马蹄莲的妇女画面中的白色马蹄莲优雅高洁,代表着纯洁的爱。形体的比例比例是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大小、长短、宽窄等关系,是画家手中的尺度。我们已经学习了将复杂的形体简化成几何形的观察方法,这些简化后的图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

15、握对象的特征。如果要精准地表现事物的形象,我们需要借助辅助线,比较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大小、位置关系,并且不断调整。如果想要夸张的表现方式,则不必顾忌真实的比例,大胆地进行尝试。罗工柳的延安人使用了写实主义的手法,注重表现人物的体积感,画面中人物的身体虽然较暗,细节刻画不多,但从人物的头部和双手可以看出人物的形体比例准确,神态自然。林风眠的青衣仕女则结合了西方绘画的色彩与中国画的笔墨,人物形象使用了写意的表现形式,舍去了体积感与细节描写,用概括的手法表现了东方女性的形象,对人物的形体比例进行了夸张,使人物形象更纤细。第 1 课 认识绘画中的形体 9 从临摹纸上的习作到直接描绘所见的事物

16、,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在这一课中,我们学习了观察事物的方法,那么接下来将要尝试画出眼前的对象了。画出大致轮廓确定所画物体的长宽比例,用铅笔画出浅浅的记号。你可以使用线条画出对象的整体动势,这有助于把握最后的整体感。刻画细节 仔细观察对象,在简化图形的基础上逐步添加细节。这一过程中,我们容易忘记画面的整体感,因此也要注意部分与整体的大小比例、位置关系。完成作品 大致的造型确定后,可以进一步画出细节,直至完成。选取生活中的一个具有复杂形体的物体,可以是一辆汽车、一栋建筑、一座盆景等等,用简化的图形分析对象的形体,准确地将它画出来。最后审视画面,你是否表现出了这一物体的形体特征?能知道绘画中“化繁为

17、简、由简入繁”的观察方法。能运用比较的方法,分辨中外绘画对形体的不同表现。能掌握表现对象形体比例的方法,运用绘画的方法描绘生活中的物体,发现生活的美。线描静物的步骤图简化结构 将所画物体的复杂结构进行分解,简化成几何图形。通过使用辅助线,调整每一个部分之间的大小比例、位置关系。例如图示中三角形的马头、半圆形的臀部。入境引思 你在绘画时可以使用丰富多样的形式表现对象,既可以写实,也可以夸张。那么,是什么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呢?静物仿青铜马摄影作品三 准确表达复杂的形体探究实践评价建议10 第一单元 物体的基本呈现形体第 2 课在解析不同画家运用点、线、面方法的过程中,了解点、线、面的性质;通过实践体

18、验,掌握点、线、面对表现物体质感的作用,感受绘画中点、线、面的变化。学习目标点、线、面质感我们已经学习了观察自然事物的方法,用简化的方式理解形体。接下来,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视觉元素创作作品。吴冠中是中国当代著名画家,他将西方的油画与中国式的审美相结合,作品有着独特的韵味。都市之恋 中的城市是抽象化的,画家使用点、线、面高度概括了建筑,使得都市风景呈现出了不同的美感。那么其他画家又是如何运用点、线、面来表现事物的呢?情境导学都市之恋 吴冠中 2002 年 油彩 85 厘米 100 厘米 中华艺术宫藏作品描绘了都市的景观。画面以满构图形式表现了城市中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请运用身边的绘画工具,如铅笔

19、、毛笔、钢笔等工具,尝试绘出不同形态的点和线,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尝试体验关键词点、线、面质感与变化 第 2 课 点、线、面质感与变化 11 入境引思 我们已经知道了构成绘画作品的一些视觉元素,比如:点、线、面。这些元素被艺术家们运用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我们是否了解它们的性质?它们的表现方式是怎样的?使用的基本技巧又是什么呢?它的后裔像尘土一样 罗曼欧帕卡(法国)1970 年 飞尘版画61.7 厘米 49.3 厘米 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藏点的性质点是一幅画中最小的元素。点并不仅仅是一个小的实心圆,它也可以是接近点状的短线或不规则的形状。点经常被用来表现细小的形状或者精细的局部,也可以用

20、于衔接过渡以及描绘柔和的质感。在罗曼的版画作品它的后裔像尘土一样中,细密的白点构成了富有变化的画面。线的性质我们用线勾勒物体的轮廓,同时也可以表现物体的结构。袁运生的作品坐着的傣族妇女使用线条表现了人物的神态与形体的结构,面部五官的立体感与衣服褶皱表现得尤为精彩。线条的变化非常丰富:粗与细、深与浅、疏与密等等,这些线条的变化使得画面变得富有表现力,产生了不同的视觉效果。线条具有方向性,它可以引导我们的视线,并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康定斯基把线的形态与表达情感相连:垂线表现崇高,水平线表现平静,倾斜线表现力量,曲线表现柔和。坐着的傣族妇女 袁运生 1978 年 纸本水墨135 厘米 60 厘米 中

21、国美术馆藏一 点、线、面的性质12 第一单元 物体的基本呈现形体使用不同的工具材料能够画出不同质感的线条,例如硬质铅笔和钢笔能画出纤细、流畅的线条,软质铅笔和木炭条能画出毛糙、干涩的线条。我们可以根据画面中的主题,尝试不同的工具材料,找到最佳的选择。吴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卷与丢勒的画家之母运用不同质感的线条把他们想要表达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八十七神仙卷中的线条婉转流畅,表现出了中国古代褒衣博带式的服饰特点。画家之母中的线条则显得粗糙,这并不是画家缺乏技巧,而是故意为之,表现出母亲面部的沧桑感。面的性质绘画中的面是用点、线或色彩在纸面上划分出的区域,面与面之间的边界是轮廓。面既可以是一块纯粹的颜色

22、或单一的纹理平面图形,也可以是富有变化的过渡表现物体的体积感。平面的形就是二维的形状,当我们画出形状的边缘线之后,可以填充各种肌理效果或颜色。在尼森山中抽象的形状使得画面产生了平面的效果,巨大的三角形是抽象化的山体,星星、月亮也转为符号化的形象。画家之母 丢勒(德国)素描 1514 年42.1 厘米 30.3 厘米 德国柏林国家博物馆藏画家使用了粗糙、顿挫的线条表现了面部的皱纹、衣服的转折。八十七神仙卷(局部)吴道子(传)唐 绢本白描 30 厘米 292 厘米(全图)徐悲鸿纪念馆藏此图传为唐吴道子所画,运用了典型的莼菜条描法,衣纹有明显的粗细转折,迎风飘荡,正是所谓的“吴带当风”。尼森山 保罗

23、克利(瑞士)1915 年水彩 18.1 厘米 24.1 厘米赫尔曼和玛格丽特鲁普夫基金会藏第 2 课 点、线、面质感与变化13 青年地下工作者 侯一民 1957 年素描 36 厘米 27 厘米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该素描是侯一民创作的油画作品青年地下工作者的创作习作之一。作品根据画家的亲身经历,以画家本人的形象为素材进行创作,真实再现了北平解放前夕,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的中共地下党员印制迎接解放宣传传单的场景。你知道什么是正形与负形吗?我们习惯把线勾勒出的图形作为主体,把周围的部分作为背景,这便产生了正形与负形的概念。虽然正形与负形共用同一条边缘线,但我们的大脑会更快地识别出已经认知的形象。因

24、此,当正形与负形相互转换时,画面便会产生非常有趣的错觉。埃舍尔的日夜就是借助这一原理来创作的。日夜 埃舍尔(荷兰)1938 年 木刻版画39.1 厘米 67.7 厘米 日本横滨美术馆藏知识链接苹果照片与素描的明暗关系要在二维的纸面上表现出立体效果并不容易,我们需要利用视错觉的原理表现立体的形。简单而言,就是利用明暗和透视表现出三维的立体感。光照射到物体上会产生亮部、暗部与阴影,我们以此分辨出物体的体积。在绘画中我们使用深浅变化表现面与面的转折,表现立体感。亮部与暗部转折处往往最深,我们称之为明暗交界线。虚实变化也是用来表现立体感的常用手段,画面中的主体或离我们较近的物体常常被描绘出更多的细节,

25、而次要或是较远的物体则被简化。这也是模仿我们眼睛观察事物的方式。侯一民是中国著名油画家,善于将西方绘画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在 青年地下工作者这幅素描作品中,除了明暗关系的塑造以外,画面的虚实处理也非常扎实、老练。面部五官的刻画较为深入,体积感强烈,衣服的细节则被虚化处理,表现出了画面中的主次关系。虚实变化的表现方式,一方面使得画面富有节奏感,另一方面也更像我们眼睛看到的景象。14 第一单元 物体的基本呈现形体入境引思 当我们想要通过绘画的方式表现出物体给人的感受时,需要学会表现物体的质感与肌理。你有没有想过怎样使用点、线、面来表现质感呢?质感是物体材质的属性,比如柔软与坚硬、光洁与粗糙等

26、等。肌理是物体表面的组织结构与纹理,比如木头的纹路、布料的织纹等等。合理地使用点、线、面来表现质感与肌理效果,既可以模拟事物的原貌,也能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而使用工具材料本身来完成创作,也逐渐成为当下画家表达的方式。静物 莫兰迪(意大利)1928 年 铜版画35.5 厘米 50.8 厘米 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藏大象 伦勃朗(荷兰)1637 年 速写23 厘米 34 厘米 奥地利阿尔贝蒂纳美术馆藏从画种、材料与工具、质感表现的角度来鉴赏静物大象比较鉴赏案例二 用点、线、面表现质感与肌理画种 铜版画材料与工具 雕版刀、油墨、铜版质感表现 莫兰迪使用了直线作为主要元素,静物的轮廓被清晰明确地勾画出来。

27、线条的疏密变化表现了静物颜色的深浅、光与阴影,以及背景与静物之间的空间距离感。画种 速写材料与工具 炭条、纸质感表现 相比较莫兰迪的静物画,伦勃朗的线条看上去似乎有一些粗糙,但这正好表现了大象皮肤的质感。第 2 课 点、线、面质感与变化 15 评价建议静物画常以日常用品、食物、花卉等作为题材,加以精巧的布置与构图,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将选取的静物错落有致地摆放在画面中,注意使用不同的点、线组合表现出不同物体的质感。铅笔静物速写的步骤图 能了解绘画中点、线、面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几种绘画工具表现不同效果的点、线。能运用点、线、面的性质用绘画的方法表现物体的不同质感,感受点、线、面的变化与节

28、奏。从生活常用的物品中,选择一个或几个物体,组合成画面。选择不同的工具材料(铅笔、毛笔、钢笔等),表现物体的造型材质。根据绘画对象材质与肌理,选择合适的表现方式,并添画明暗与投影。静物组合照片观察静物,把静物放在画面中心的位置。用线条把物体大致的形状画下来。逐渐添加细节和表现结构的线条。适当添加背景。探究实践16 第一单元 物体的基本呈现形体第 3 课在赏析黑白版画作品的过程中,了解画面中黑、白、灰的表现方式;通过实践感受版画中的对比方法,知道木刻版画的工具,掌握木刻版画的基本技法,体会黑、白、灰在画面中的对比呈现。学习目标关键词黑白对比黑白木刻版画木刻刀法在创作绘画作品时,艺术家总要先绘制黑

29、白草稿,调整画面的黑、白、灰关系。单独使用黑、白两色也是艺术家们常用的绘画手法,他们将物体的颜色、光线的变化,概括提炼成黑白两色,利用黑、白、灰的强烈对比或微妙变化表现画面的内容与情感。珂勒惠支是德国表现主义女艺术家,她的作品常描写工人贫苦的生活以及母子之情。渴望这幅画描绘了西西里纺织工人失业和反抗的苦难故事。那么画家们是如何使用黑与白来表现画面的呢?请选择一张彩色照片,尝试调整成黑白效果,说说黑白照片与彩色照片带来的不同感受。情境导学渴望 珂勒惠支(德国)1893 年1897 年石版画 15.5 厘米 15.2 厘米 英国大英博物馆藏整个房间气氛压抑、光线阴暗,我们只能隐约看到屋中摆放的纺纱

30、工具和消瘦的人物。床上的孩子比周围的环境更亮,成为了画面的焦点,强烈的黑白对比使得画面更显悲伤与沉重。黑、白、灰对比的呈现思考分析第 3 课 黑、白、灰对比的呈现17 林中小屋 王劼音 1994 年黑白木刻版画 60 厘米 42 厘米 深圳美术馆藏黑白画的光线处理效果平光效果平光 指物体正面受光,白色面积大,易表现物体表面的细节。背光效果背光 指光源位于物体背后,会产生类似剪影的效果。侧光 指光源出现在物体一侧,适合用来表现体积感与空间感。侧光效果入境引思 我们的世界千变万化、色彩丰富,而黑与白是颜色的两个极端,当我们把丰富的色彩概括成单纯的黑白时,画面就变得简洁且对比强烈。那么我们该如何使用

31、黑白来处理画面呢?黑白画面的对比黑白的强弱对比主要通过调整画面中黑白的疏密变化来处理。大块的黑色与白色会产生强烈的对比,但画面容易缺少细节,显得单调。由黑白点线组成的块面可组成画面的灰调,通过改变黑白量的多少,可以改变灰的深浅,丰富画面的细节。黑白转化我们习惯用黑色描绘形体,容易忽略黑色之外的白形。黑与白在画面中是相互作用的,通过黑白形之间的转化会使画面变得精彩、有趣味。黑白转化主要是通过黑形与白形相互交错与重叠来表现复杂的层次关系。这是一种较为复杂的黑白绘画语言。王劼音的林中小屋看似简单,但画面中的近景与远景过渡非常微妙,既有大块的黑白对比,也有线条的疏密变化,画面中不同物体之间的黑白转化灵

32、活又生动。光线处理我们把光线与物体的位置关系分成三大类:平光、侧光、背光。光线的运用是处理形体的重要手段,在黑白的画面中,白色是受光面,黑色是背光面。一 黑白的艺术魅力18 第一单元 物体的基本呈现形体黑白木刻版画印刷术的发明不仅使得文字代代相传,同时版画艺术也随之兴旺发展。现存最古老的木版画初创于唐朝,最著名的当属金刚经扉页插图,被认为是最古老的木刻版画。公元 14 世纪,中国的造纸术和雕版印刷术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中国的传统木刻版画以水印木刻为主,影响了周边国家的木刻风格,其中日本的浮世绘最为人熟知。20 世纪初,表现主义绘画逐渐登上舞台,木刻版画也从复制版画转变为创作版画,其中最为人津

33、津乐道的是德国的表现主义木刻版画。鲁迅在上海开设木刻讲习班,提倡新兴木刻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李桦的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等一系列木刻版画是这一时期重要的代表作品。扉页插图(选自金刚经)唐 木版水印27.6 厘米 28.5 厘米 英国大英博物馆藏蟠桃(选自十竹斋画谱)胡正言 明 木版水印21 厘米 28 厘米 国家图书馆藏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怒潮组画之一)李桦 1947 年 黑白木刻版画 19.8 厘米 27 厘米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第 3 课 黑、白、灰对比的呈现19 木刻版画的工具与效果常用的木刻刀有四种:圆刀、三角刀、平刀、斜刀,每一种刀都有不同的粗细和大小供选用。木刻刀的拿握方

34、法与握笔类似,但需要注意刀头与木板间的角度,角度越小越容易推刀,越容易刻出细线。夹角越大,入口越深,线条越粗,直至难以推动木刻刀。推刀时,力量的大小也会影响刻痕的深浅。三角刀刻出的线条可粗可细,较为锐利。三角刀圆刀圆刀刻出的线条比较柔软,线条的粗细则受制于刀头的尺寸。平刀平刀可以用来刻出大面积的形状,或表现出晕染的感觉。斜刀斜刀可用来刻出痕迹,或极细的线条。三角刀点圆刀曲线平刀直线三角刀曲线圆刀直线三角刀直线三角刀交叉线三角刀组合线入境引思 木刻版画不同于其他绘画,既不可随意地、自由地反复覆盖修改,也不可晕染过渡。刀刻过的痕迹为白,留下的木版为黑,因此木刻版画有着独特的表现力,同时也限制了艺术

35、家的表现方式。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木刻版画的创作呢?二 黑白木刻版画实践木刻版画的刀法木刻版画的独特艺术表现力是由刀法组织而成的。不同的刻刀在推刀时会产生多种艺术效果。我们要注意推刀的方向与排布,结合物体的造型、肌理、结构、明暗,才能使局部效果与整体画面和谐统一。版画的分类有哪些?版画按使用材料可分为:木版画、石版画、铜版画、锌版画、瓷版画、纸版画、丝网版画、石膏版画等。按颜色可分为:黑白版画、单色版画、套色版画等。按制作方法可分为:凹版、凸版、平版、孔版和综合版、电脑版等。按照制作技法可分为:木面木刻、木口木刻、水印木刻、油印木刻、凹雕版、腐蚀版、美柔汀版等。版画中还有一个独特的分类:藏书票

36、,被誉为掌上珍宝。藏书票文化兴起于欧洲,常被夹在书的扉页上,是私人藏书的标志,类似于中国的印章。画面中除了票主喜欢的事物或徽记之外,还有拉丁文“EXLIBRIS”(意为“我的藏书”)或“某某藏书”。知识链接20 第一单元 物体的基本呈现形体木刻版画的制作步骤在木板上刷一层绿色水彩,以区分刻过的白形与留下的黑形。用熨斗在木板上烫一层蜡,使木板更容易刻制。从画面最白的部分开始刻制,逐层推进。刻制细节时需要注意画面的整体感。用黑色颜料区分画面的黑、白、灰关系,以便刻板时能更好地掌握整体的黑白关系。将草稿用复写纸转印到木板上,注意画稿与转印后图案的镜像关系。以小组为单位,寻找两件运用不同刀法特点的版画

37、作品,从黑、白、灰角度来进行分析,并且体会版画家想要表达的情感。月暮 洛克威尔肯特(美国)黑白木刻版画29.8 厘米 36.2 厘米 美国休斯顿美术馆藏鲁迅像 赵延年 1961 年 黑白木刻版画29.4 厘米 42.4 厘米 中国美术馆藏从画面黑、白、灰关系的角度来鉴赏鲁迅像月暮比较鉴赏案例 鲁迅像 用粗犷的块面,概括地表现出黑、白、灰关系,展现了鲁迅坚毅的形象。月暮 使用三角刀刻制了排列的线条,表现出画面中丰富的黑白变化,展现了抒情细腻的意境。互动交流第 3 课 黑、白、灰对比的呈现21 将木板置于纸的中心,用木蘑菇从画面的一边开始磨印纸面,注意用力适当、匀速磨印。在底板上均匀滚上黑色油墨。

38、用铅笔在画面下方依次写下:序号/总印数、作品名称、作者签字、创作日期。揭开版画纸时,速度要缓慢,注意纸张边缘不要沾到油墨。能了解版画中运用黑、白、灰表现画面的对比手法。能知道木刻版画的几种木刻工具及几种刀法的使用与表现。能掌握木刻版画的制作流程,并进行实践创作,感受木刻艺术所呈现的对比美。选择一张照片,尝试提炼出主体事物的特征,可写实亦可抽象。注意光线对造型的影响、黑与白在画面中的量的变化,完成黑白画稿。将画稿转印到木板上,选用合适的木刻刀法,完成刻制并印刷。安全提示:使用木刻刀时要注意刀口的方向,注意按压木板的手不要置于木刻刀前,防止刻伤自己。电熨斗是电气设备,使用时注意不要触碰底部加热部件

39、,防止烫伤。探究实践评价建议藏书票 学生作品22 第一单元 物体的基本呈现形体第 4 课在鉴赏中外素描作品的过程中,了解素描的不同语言和形式,以及素描的发展脉络。通过实践,掌握素描的材料与工具,理解绘画的基本要素,并尝试记录与表现生活中的事物。学习目标关键词素描形式语言素描要素素描技法在美术史上,我们会发现一些经典的油画作品都有一幅相似的素描稿,它们和正式的油画比较起来除了没有颜色以外,在构图、光影等方面的安排几乎都一模一样。徐悲鸿在创作泰戈尔的肖像时,为了捕捉泰戈尔的神态举止,多次进行素描练习。可以说一幅创作的开始通常是从素描起稿入手的。那到底什么是素描?素描的基本要素是什么呢?情境导学泰戈

40、尔 徐悲鸿 1940 年 素描25 厘米 19.5 厘米 徐悲鸿纪念馆藏画家在作画前通常会作一幅素描稿来确定作品的构图。泰戈尔像 徐悲鸿 1940 年 纸本设色51 厘米 50 厘米 徐悲鸿纪念馆藏泰戈尔像是怎样诞生的?1939 年 12 月至 1940 年 11 月,徐悲鸿应泰戈尔之邀,赴印度举办画展和讲学。其间,徐悲鸿与泰戈尔朝夕相处,并为其画了十几幅素描速写,表现了诗人工作、生活的情形,其中包括最负盛名的 泰戈尔像。记录形象认知与表达知识链接 第 4 课 记录形象认知与表达 23 入境引思 素描是人类最朴实的绘画语言,从远古时期的岩洞壁画,到中国古代彩陶的绘画,素描可能是人类最早使用的绘

41、画语言。那么这种语言是怎样的呢?在表达上它有哪几种形式呢?素描的定义素描是指用单一或简单的颜色在画面载体上按照一定的原则塑造对象的绘画形式。素描的形式和语言素描的形式和语言有着独特的魅力,古今中外许多艺术家利用素描的线条和光影创作出了许多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以线为主的素描,要求画家以熟练的线条勾勒出所描绘对象的外形变化,每一根线条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安格尔是这种素描形式的代表。他的作品吸收了 15 世纪意大利绘画以及装饰绘画的特点,画法工致,重视线条造型,作品帕格尼尼体现了画家深厚扎实的造型能力。中国画中也有类似的绘画形式,我们称之为白描。朝元仙仗图是宋代画家武宗元的作品。从画面中我们可以感

42、受到线条丰富的表现力,同时感受到东西方画家对线的不同运用。以明暗为主的素描是以明暗色调为主要表现手段的素描形式,是将画家对形体的明暗感觉和形体体积的认识统一起来塑造和表现的素描方法。门采尔是明暗素描的代表画家,他的作品老人像通过强烈的对比形成丰富的空间效果,人物造型准确,细节丰富。帕格尼尼 安格尔(法国)纸本素描 1819 年24 厘米 18.5 厘米 法国罗浮宫藏帕格尼尼是意大利著名的音乐家,安格尔为其创作了肖像。作品以简练的线条表现出了衣袖的转折,并且用了很少的明暗关系刻画了人物的脸部结构。老人像 门采尔(德国)素描25.6 厘米 18.5 厘米 德国乔治谢弗博物馆藏朝元仙仗图(局部)武宗

43、元 宋 绢本白描 44.3 厘米 580 厘米画面人物众多,繁而不乱。线条流畅,衣纹稠叠,临风飘扬,似在空中。一 最单纯的绘画语言24 第一单元 物体的基本呈现形体西方素描的发展素描的演变与发展伴随着绘画表现技巧的逐步成熟和观念的不断蜕变与演进。素描从诞生到成为一门独立的语言,对欧洲的造型艺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文艺复兴是素描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其间的作品多以手稿的形式出现,画家通常把素描视为素材收集的手段,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举世闻名的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他们的作品明暗柔和,刻画精致,技巧纯熟。拉斐尔手稿头像习作人物特点鲜明,解剖结构准确。到了 18 世纪,新古典主义画

44、家安格尔严谨的铅笔素描成为学院派素描的典范作品,素描开始受到高度的重视,成为学生进入美术学院的必修课之一。到了19世纪,法国印象派画家德加摆脱了学院素描的束缚,开始投入印象主义的怀抱。他的素描喜欢捕捉人物瞬间的动态,所描绘的人物多为跳舞的女孩。作品芭蕾舞演员描绘了正在休息的女演员,形态极为优美。而后印象派画家的塞尚则提出了几何形结构学说,进一步奠定了近代素描造型的科学基础,在造型观念上对现代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进入 20 世纪以后的素描表现性更强。毕加索、康定斯基、达利、蒙德里安、贾科梅蒂等,都是很有影响力的画家。他们的素描在反传统观念的基础上,抛弃了古典主义素描的写实造型观念,而是更注重画

45、家内心活动的表述以及表现形式及手段上的创新。毕加索的作品母亲与孩子用高度概括的线条向观众诠释了母爱这个伟大的主题。而埃斯特里奥塞古拉在飞向远方等一系列作品中使用飞机作为反复出现的题材来表达作为自由和现代理想的隐喻的观念。头像习作(局部)拉斐尔(意大利)1519 年1520 年纸本素描 36.4 厘米 49.9 厘米 英国阿什莫尔博物馆藏芭蕾舞演员 德加(法国)1885 年1887 年纸本素描 30 厘米 32 厘米母亲与孩子 毕加索(西班牙)1904 年 纸本素描33 厘米 24 厘米美国哈佛艺术博物馆藏飞向远方 埃斯特里奥塞古拉(古巴)2001 年 素描217.17 厘米 119.38 厘米

46、美国拉丁美洲艺术博物馆藏第 4 课 记录形象认知与表达25 什么是素描的五大要素?素描作为绘画的一个种类,包含五大基本要素:形体、结构、比例、透视、明暗。优秀的画家在绘画实践的过程中,往往会有侧重点,这五大要素不会平均出现在作品中。形体是对象存在于空间的表现形式。对象的基本形体特征是素描造型的基础。结构指对象的内部构造和组合关系。形体与结构是外在与内涵的关系。比例指的是对象本身或与其他对象在一个空间里存在时的一定尺度关系。透视是在画面上确定对象及其各部分的形状在画面中的空间位置,是真实描绘物像空间关系的方法。明暗除了表现形象的立体感,还是表现前后空间关系和整体气氛的基本手段。明暗分为五大调子:

47、亮、灰、明暗交界线、暗部反光、投影。站立的北方农民 妥木斯 1956 年纸本素描 70.5 厘米 49 厘米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妥木斯的光影素描中融入了国画的元素,让画面看起来优雅自然。素描的基本材料与工具素描的纸张与画笔是互相兼顾的,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搭配是素描纸与不同硬度的铅笔。当然我们也可以尝试选用木炭、钢笔或银针笔。根据不同的工具,我们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纸张,以达到最合适的效果。入境引思 素描的学习首先是观察方式的训练。“观察”与“看”是不同的,看是一种直观的感觉,而观察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是从形体的角度来分析对象的一种方式。那么素描的观察到底有哪些要素呢?明暗五大调子示意图亮灰明

48、暗交界线暗部反光投影素描在中国的发展五四运动以后,随着新文化思想的发展与传播,西方艺术教育引进中国并逐渐普及。以徐悲鸿为代表的一代艺术教育家留学归国带回来的素描认识与教学方法,对中国素描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徐悲鸿认为“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之基础”。同时,他强调将西方绘画严谨的造型结构、强烈的明暗对比关系等手法与民族传统绘画相融合,同时借鉴了俄罗斯素描的一些绘画因素,创造出了一种新的、非常写实的绘画语言。如妥木斯在素描作品 站立的北方农民中,用扎实的造型语言塑造了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二 素描的工具与实践知识链接26 第一单元 物体的基本呈现形体血衣 初期草图(第一稿)血衣 初期草图(第二稿)血衣定

49、稿草图从创作过程、局部分析的角度来鉴赏血衣鉴赏案例血衣 王式廓 1959 年 纸本素描192 厘米 345 厘米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素描血衣是王式廓为同名油画创作的素描作品。作品取材于我国土地革命斗地主的场景,画面抓住一位悲痛欲绝的妇女举起血衣的瞬间,描绘了激愤的人海与起伏的山峦,在沉郁浑厚的黑白色调中汇成了震撼人心的控诉。对地主的刻画真实地再现了土地革命时期斗地主的场景。作者为了表现双目失明的母亲的神态,做了反复的素描练习。手持亲人血衣的妇女是整幅作品的中心。创作过程局部分析第 4 课 记录形象认知与表达27 素描静物的步骤图 能知道素描的几种形式和语言。能 了解素描五大要素,并对素描作品进行

50、分析。能选择素描的基本材料及工具,运用基本技法进行素描创作,体会到素描对生活的记录与表达。我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画家表现的题材很多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你能否尝试用素描的方式描绘生活中的物品,创作一幅静物素描作品?素描的基本技法仔细观察物体并运用素描的媒介材料将其描绘在纸上。这一过程能使你更加深入地理解物质世界。在练习的过程中,我们要综合运用形体、结构、比例、透视、明暗五大要素。进行画面整体构图,确定主要物体的位置。确定静物的主要明暗关系。铺出整体画面的黑白关系。细部刻画主体物,注意静物的质感与虚实关系。完成作品。描绘出主要物体的大体轮廓。探究实践评价建议第二单元形体的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