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阿来小说.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95061645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0.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阿来小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阿来小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阿来小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阿来小说.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说专题训练-阿来小说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秤砣阿来还在故事起始处,秤和主人就已经苍老了。秤本来是头人家的。解放了,剥削阶级的财产要被没收。头人家的两杆,大的一杆,归了生产队;小的这一杆,就到了现在这主人的手上。这秤过去在头人家里称过金银、宝石与鹿茸。到了他的手里,也就是村民之间互相倒换救急的茶叶盐巴之类的东西了。秤的新主人没有因此抱怨过,他说:“越是这样,就越是要公平啊。”有一天,他把秤固定在他家东南向的窗户跟前,每天一个固定的时候,太阳光会透过窗户照射到屋子里,他把秤杆水平状态的投影刻在了墙上。以后,有人再要淘换东西找他过秤,就一定得是晴天,一定得是最早的阳光投射进他们家窗户的那个

2、时候。他这么孜孜以求一杆秤的公平,人们虽然不以为然,但还是不想冒犯他。久而久之,面对这样一种仪式,前来称量东西的人也会生出非常虔敬的心情。那时,工作组进村来都是驻到村民家,秤砣家也驻进一个年轻人。年轻人在会上大讲秤砣如此这般地使用一杆秤,对于破除小农经济思想具有多么多么重要的作用。回到家里,他那张严肃的脸显得更严肃了,他说:“工作同志,以后,你不要再讲我这杆秤了,弄得人家都来笑话我。”“你为了坚持原则不是从来不怕人说三道四吗?”“我做的我受。不要因为别人说我的好话,来让别人笑话我。”年轻人当时就无话可说了。接着,秤砣有些艰难地开口了:“工作同志,你是不是还欠我粮票?”“我欠你粮票?”小伙子惊得

3、差点蹦起来。按秤砣的算法,小伙子真的差他粮票。差多少?三两。工作组住在农民家里,每天要向主人交五毛钱,一斤二两粮票。十天半月,就跟主人家算一次账。其实不是小伙子少交了粮票,而是秤砣算错了账。算错账的根子还在那杆宝贝秤上。第一次算账,秤砣就发现他少交了二两,但他没有说话,他不好意思把这么小的事说出来,更怕会让对方感到尴尬。第二次,又少了三两,他继续隐忍不发。第三次,对上了。他想,年轻人已知错了。但是,小伙子在会上夸夸其谈,太多的好话让他成了别人的笑柄,他并不想从任何一个地方得到表扬,他只是觉得,这么一杆秤落在自己手里,那他就要像一杆秤的主人。一杆秤让他获得了人们的尊敬,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不要失去这

4、份敬意。这个年轻人让他成为了笑柄,他很生气,又找不到表示自己不高兴的有力方式。于是,他终于忍无可忍把这个不公正的甚至关涉到人性中贪欲的事情说了出来。粮票的数量很少,但关乎一个人的品格,特别是当一个人把很小的东西赋予很多崇高意义的时候,这绝对不是一个小问题了。“我怎么会差你粮票?”年轻人又算了一遍,更加肯定自己是正确的。秤砣坚定地说:“告诉你吧,我在心里都算了一百遍了。”“那把你的算法让我听听看。”他就算了一遍。那个年轻人惊叫起来:“什么,你说一斤是十六两?”秤砣把年轻人拉到那杆秤前,指着秤杆上一枚枚金花,一一数来。年轻人明白过来,也不想解释现在的秤早已是十两一斤了,就大笑说:“对,对,我马上补

5、给你三两粮票。”秤砣露出满意的神情:“你这个孩子,谁要你还几两粮票。我只是要你不要算错了账。”接着,秤砣改换了话题:“好了,我要到镇上去一趟,用豆子换些大米。”秤砣就带着豆子,还有他那杆秤上路了。他的心情很好,他想,这也不是个不学好的年轻人。而今天,自己已经给这个年轻人很好的教训了。秋天的太阳把地上的一切都晒得暖洋洋的。他一步步走过那些干净的温暖的石头,草丛,木桥,穿过落尽了叶子的桦树投在地上的稀疏的影子,那些豆子在袋子里互相轻轻碰触着发出愉快的声响。真的,秋天里,世上的一切事物都显得那么干净,那样的从里至外,闪闪发光。换完豆子,他来到了镇上的人民食堂。他点了肉菜,还点了三两米饭。算账的时候,

6、麻烦出现了。在他一斤十六两的盘算里,人家该找他十三两粮票。但他点了三遍,人家居然只找了他七两。于是,就起了争吵。看热闹的人们围拢过来,听清事情原委,相继大笑。秤砣拿出了他的宝贝秤,冲到柜台跟前,一声一声数那老秤杆上的金色星星。数到十六的时候,他头上汗水都出来了。但人们爆发出了更大的笑声。血轰轰地冲上了头顶,他狂吼一声掀翻柜台,举起秤就往那收款员身上砸去。没抽到几下,细细的秤杆就折断了。于是,他举起了那个光滑油腻的秤砣,砸在了那家伙挂满自以为是的表情的脸上。直到警察出现,叫人把那满脸血污的家伙送到医生那里,他才慢慢清醒过来。有人把一杆新秤拿到他面前,给他细数上面的金色星星。是十颗,而不是十六颗。

7、警察忍住了笑说:“跟我们走,秤早就是十两一斤了。”秤砣就举着自己的秤给警察押着往派出所去了。他突然说:“我多要了他三两粮票。”“你说什么?”“那这个年轻人为什么不告诉我?”然后,他举起了那个秤砣,对准自己的额头重重拍了下去,然后,就晃晃悠悠地倒下了。当然,他没有死成。只是从此再也不给人称秤,也不学得能给什么人主持公道了。从此,他就是机村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老人了。后来,人们也就将秤砣这个称呼给慢慢淡了。(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秤砣为村民们称一些不太值钱的家常东四却从不抱怨,反向觉得“越是这样,就越是要公平”,他对公平的不懈追求也渐渐感染了大家。B年轻人明知秤早己是

8、十两一斤了,却没有向秤砣指出来,反而认错补交粮票,表现了他性格和善,为人大度。C本文主人公拥有村里唯一的一杆秤,村民淘换东西都仰仗他称重,因而敬称他“秤砣”后来秤断了,人们也就不再这样称呼了。D经历了多收粮票、砸伤收款员等事件后,秤砣觉得自己不再具有为人主持公道的资格,他也变成为一个普通的老人。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一开始就交代“秤和人就已经苍老了”,不仅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也暗示了人物命运变化与他的“苍老”有关。B文中描写秤砣一定得是晴天最早的阳光投射进窗户才背称东西的细节亦庄亦谐,生动表现了秤砣追求“公平”的痴迷状态。C在人民食堂,围观者的阵阵哄笑让秤

9、砣很丢脸,从而刺激他拿秤砣砸伤收款员,此处情节的发展自然真实,符合人物的性格逻辑。D小说讲述了一个乡下老人的平凡小事,却蕴含着深刻的主旨:一个有信仰的人,不要因为挫折和错误而放弃坚守,唯有执着方能不凡。3从人物刻画和情节安排的角度看,画线文字起到什么作用?4小说中秤砣这一人物既有悲剧性也有喜剧感。鲁迅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请对秤砣身上“有价值的”一面和“无价值的”一面分别作简要分析。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蘑菇圈(节选)阿来蘑菇季快结束的时候,阿妈斯烱拿起手机,她想要给做州长的儿子胆巴打个电话。她要告诉儿子,自

10、己老了,腿不行了,明年不能再上山到自己的蘑菇圈跟前去了。第二天,丹雅就上门了。丹雅带了好多好吃的东西,阿妈斯烱,我替胆巴哥哥看望你老人家来了。胆巴哥哥让我把你送到他那里去。阿妈斯烱说,我哪里也不去,我只是再也不能去找我的蘑菇圈了。丹雅说,那么让我替你来照顾那些蘑菇吧。阿妈斯烱说,你怎么知道如何照顾那些蘑菇?你不会!丹雅说,我会!不就是坐在它们身边,看它们如何从地下钻出来,就是耐心地看着它们慢慢现身吗?阿妈斯烱说,哦,你不知道,你怎么可能知道!丹雅说,我知道,不就是看着它们出土的时候,嘴里不停地喃喃自语吗?阿妈斯烱说,天哪,你怎么可能知道!丹雅说,科技,你老人家明白吗?科学技术让我们知道所有我们

11、想知道的事情。阿妈斯烱说,你不可能知道。丹雅问她,你想不想知道自己在蘑菇圈里的样子?阿妈斯烱没有言语。丹雅从包里拿出一台小摄像机,放在阿妈斯烱跟前。一按开关,那个监视屏上显出一片幽蓝。然后,阿妈斯烱的蘑菇圈在画面中出现了。先是一些模糊的影像。树,树间晃动的太阳光斑,然后,树下潮润的地面清晰地显现,枯叶,稀疏的草棵,苔藓,盘曲裸露的树根。阿妈斯烱认出来了,这的确是她的蘑菇圈。那块紧靠着最大栎树干的岩石,表面的苔藓因为她常常坐在上面而有些枯黄,现在,那个石头空着。一只鸟停在一只蘑菇上,它啄食几口,又抬起头来警觉地张望四周,又赶紧啄食几口。如是几次,那只鸟振翅飞走了。那只蘑菇的菌伞被啄去了一小半。丹

12、雅说,阿妈斯烱你眼神不好啊,这么大朵的蘑菇都没有采到。她指着画面,这里,这里,这么多蘑菇都没有看到,留给了野鸟。阿妈斯烱微笑,那是我留给它们的。山上的东西,人要吃,鸟也要吃。下一段视频中,阿妈斯烱出现了。那是雨后,树叶湿淋淋的。风吹过,树叶上的水滴簌簌落下。阿妈斯烱坐在石头上,一脸慈爱的表情,在她身子的四周,都是雨后刚出土的松茸。镜头中,阿妈斯烱无声地动着嘴巴,那是她在跟这些蘑菇说话。她说了许久的话。周围的蘑菇更多,更大了。她开始采摘,带着珍重的表情,小心翼翼地下手,把采摘下来的蘑菇轻手轻脚地装进筐里。临走,还用树叶和苔藓把那些刚刚露头的小蘑菇掩盖起来。看着这些画面,阿妈斯烱出声了,她说,可爱

13、的可爱的,可怜的可怜的这些小东西,这些小精灵。她说,你们这些可怜的可爱的小东西,阿妈斯烱不能再上山去看你们了。丹雅说,胆巴工作忙,又是维稳,又是牧民定居,他接了你电话马上就让我来看你。阿妈斯烱回过神来,问,咦!我的蘑菇圈怎么让你看见了?丹雅并不回答。她也不会告诉阿妈斯烱,公司怎么在阿妈斯烱随身的东西上装了GPS,定位了她的秘密。她也不会告诉阿妈斯烱,定位后,公司又在蘑菇圈安装了自然保护区用于拍摄野生动物的摄像机,只要有活物出现在镜头范围内,摄像机就会自动开始工作。阿妈斯烱明白过来,你们找到我的蘑菇圈了,你们找到我的蘑菇圈了!如今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找不到的,阿妈斯烱,我们找到了。阿妈斯烱心头溅起

14、一点愤怒的火星,但那些火星刚刚闪出一点光亮就熄灭了。接踵而至的情绪也不是悲伤,而是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那种空洞的迷茫。她不说话,也说不出什么话来。只有丹雅在跟她说话。丹雅说,我的公司不会动你那些蘑菇的,那些蘑菇换来的钱对我们公司没有什么用处。丹雅说,我的公司只是借用一下你蘑菇圈中的这些影像,让人们看到我们野外培植松茸成功,让他们看到野生状态下我公司种植的松茸怎样生长。阿妈斯烱抬起头来,她的眼睛里失去了往日的亮光,她问,是为什么?丹雅说,阿妈斯烱,为了钱。那些人看到蘑菇如此生长,他们就会给我们很多很多钱。阿妈斯烱还是固执地问,为什么?丹雅明白过来,阿妈斯烱是问她为什么一定要打她蘑菇圈的主意。丹

15、雅的回答依然如故,阿妈斯烱,钱,为了钱,为了很多很多的钱。阿妈斯烱把手机递到丹雅手上,我要给胆巴打个电话。丹雅打通了胆巴的电话,阿妈斯烱劈头就说,我的蘑菇圈没有了。我的蘑菇圈没有了。电话里的胆巴说,过几天,我请假来接你。过几天,胆巴没有来接她。(有删改)【注】蘑菇圈:阿妈斯烱偶然在深山里发现的蘑菇源,传说圈里的蘑菇是山里所有同类蘑菇的起源。蘑菇是一切菌类的总称,松茸是其中的一种。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阿妈斯烱接连四次说丹雅不知道怎么照顾蘑菇圈,写出了阿妈斯烱的心理变化和情感起伏。B阿妈斯烱雨后采蘑菇的场景细腻动人,“珍重、掩盖”等词传达了她对蘑菇的珍视和对大

16、自然馈赠的敬畏。C“阿妈斯烱心头溅起一点愤怒的火星”写出了阿妈斯烱对丹雅千方百计找到她的蘑菇圈的震惊、愤怒。D小说两次写到阿妈斯烱给儿子打电话,这表明阿妈希望儿子能继承自己的蘑菇圈,但儿子对此并不在意。6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蘑菇圈”不仅指自然界的,还具有深层次寓意,对表达文章主旨有重要作用。B小说语言具有“诗化”特点,如“湿淋淋”“簌簌”等叠词增强了语言的音韵美。C作者将自己浓浓的主观感情渗透进作品里,使小说带上了鲜明的爱憎情感倾向。D视频中的环境描写部分,多用短句,在写实的基础上,又带有明显的抒情意味。7选文是怎样叙述阿妈斯烱与蘑菇圈的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7、请简要分析。8阿来的蘑菇圈荣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授奖词中评价其“意深旨远”。请结合文本内容,作出简要分析。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水电站阿来在机村孩子们眼中,地质队的这些家伙真是神气。他们自己带着一队骡子,驮着帆布帐篷、可以折叠的床、桌子和椅子还有各种各样的尺子与镜子。他们出现了,看见机村这么大一个村庄,但就像没有看见一样。他们赶着驮着各种稀奇东西的骡子队直接就从村子中央穿过去了,对这么大个村庄视而不见,完全是一种见过大世面的样子。他们一直往河的上游走,一直到转过山弯,把营地扎在比磨坊更远的林边草地上。他们伐倒粗壮的杉树,用粗壮的树干搭起一个结实的平台,在上面安装上一些机器。有点风就

18、尾巴摇摇晃晃,风稍大点就滴滴溜溜转个不停的东西是风向标,用这东西是要看出风的大小与方向。他们还在一个箱子里装上一些漂亮的玻璃容器,每天,都有人爬到上面,在一个厚厚的本子上记下瓶子里装了多少雨或露水。他们还把一把长长的铁尺插在水里,每天记录水涨水消时,贴着水面的尺子上的刻度。他们就这样忙着他们的事情。对近在眼下的机村不管不顾。偶尔,伙夫会去到村里采购一点蔬菜或牛奶。可能就是因为他们太神气了,在他们眼里机村就像不存在一样,大人们都尽力不到地质队扎营的地方去,也假装出一副视而不见的样子。但我们这些小孩子可是克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我们总是偷偷溜到那里去。停停转转的风向标下面的营地尽是新奇的事情。那些神

19、气家伙,任我们聚在栅栏外面探头探脑。直到有一天,老师突然宣布,地质队邀请机村小学全体学生前去参观,并要为我们组织一个科学主题日。我们头一天得了这个消息,人人都念念有词:科学主题日,科学主题活动日。第二天,这个词在我们嘴里就很顺溜了。但是,老天爷呀,看看我们这群面孔脏污,衣衫破烂,乱发上沾着草屑与尘土的孩子吧,哪里有点能跟科学沾上边的样子啊!但是,我们去了。老师让我们排成两列纵队,前面打着一面红旗。老师依然吹着他那只口哨,指挥我们迈出整齐的步伐:一!一!一二一!一!一!一二一!他的口哨闪闪发光,口哨声也一样闪闪发光。开始的时候,我们的步伐是整齐的。整齐的步伐使弯曲的村道上扬起了尘土。可是,转过山

20、弯,过了磨坊,看到地质队营地上飘扬着的那些彩色的三角旗后,心立即怦怦乱跳,大家的步伐立即就零乱了。他们把总是半开的栅栏完全敞开了。把一群小兽一样慌张而又激动的野孩子迎了进去。那天,我们看他们画图,看他们给岩石标本编号建档,学习使用那些不一样的尺子,学习辨识那些收集雨水的瓶子上的刻度。每一处地方,都有一个人出来讲解,但我必须说,光是可以亲手摸摸那些东西,就让我的心跃动不已,至于那些解说,我可一句都没听进去。最后,他们把折叠的桌子排成一溜,请我们坐下,桌子上面摆上了花生与糖果。除了特别馋嘴的人,大多数人都没有勇气把糖果上漂亮的玻璃纸剥开,把那甜蜜的彩蛋融化在嘴里。但是,我们出手的确是太快了。手从宽

21、大的藏袍袖子里像蛇吐信子又收信子一样,飞快伸出,抓到一颗糖果又飞快地缩回。糖果,一颗颗像是某种秘密的欣喜藏进了袍子里。那些人他们笑了。这种很平淡的笑容,让我们紧张激动的心情终于松弛下来。但是,到这个时候,科学主题活动日已经到了结束的时候了。在老师的口哨声中,我们排着队一二、一二地迈着步子,离开了地质队的营地。当我们走到磨坊附近,队伍里突然有人哭了起来。为什么呢?没有拿到糖果吗?不,这个孩子哭着说,他们说的科学我一点都没有听懂。这一来,好几个孩子都被触动,都伤心地哭了起来。我也想哭,但我摸到了怀里揣着的糖果。我吃了一颗。立即,我就不想哭了。直到现在想起来,那一天的回忆是多么甜蜜啊!以后,不论我们

22、什么时候出现在那里,地质队营地的栅栏门都会为我们而敞开。这天晚上,每一个去过营地的孩子都为家人分发了糖果。我们还带回去了一个消息:地质勘探队要为机村设计一个水电站。过了三年,机村真的修起了水电站。而且,用的真就是勘探队留下的那套图纸,水电站安置的发电机房,就在原来的营地之上。而在旁边那个洼地上,被水轮机飞转的翼片搅得粉身碎骨的水,变成一片白沫飞溅出来。黄昏时候,发电员打开水闸,追着水渠里奔跑的水流小跑着回来,这时,水轮机飞转,皮带轮带着发电机嗡嗡飞转,墙壁上的电流表电压表指针颤动一阵,慢慢升高,到了那个指定的高度,发电员合上电闸,整个机村就在黄昏时分发出了光亮。从此,勘探队再也没来过机村。那些

23、穿着整齐,举止斯文又神气的人设计了这座电站,所以,机村人在下意识里就觉得,一定也是那样一种人才能让这座电站运转起来。所以,当村里的发电员穿着说不上多肮脏,但也绝对算不得干净整齐的袍子,用一双从来没有写下过一个字母的手合上了电闸,并把整个机村的黑夜点亮时,大家都有一种如在梦境的感觉。可这真是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光亮。(选自阿来达瑟与达戈)9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地质队的队员们很是神气,因为机村这样一个小山村,在他们看来实在是太落后了。B反复念叨才把“科学主题日”这个词讲顺溜,是为了说明山里孩子普通话水平不高。C对糖果欲望超过了对科学的好奇,以致在科学主题活动日中,孩子们没有

24、听懂科学。D勘探队走了没再回来,但他们设计的水电站建起来了,他们对机村的影响是深远的。10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人们都不到地质队营地去,孩子们却克制不住自己,对比中突出了大人们对新事物的抵制。B口哨声也闪闪发光,以通感的手法赋予口哨声以视觉质感,意在表现孩子们兴奋激动的心情。C抓糖果的手像蛇吐信子和收信子一样迅疾,表现了孩子们的羞涩,但又抗拒不了糖果的诱惑。D一次简单的科学主题日活动,在作者笔下叙述得波澜起伏,将孩子们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11这篇小说以童年视角展开叙述,这种叙述方式从儿童的视角来看世界,但又不拘泥于儿童的认知水平。这样写有什么效果?12结尾段,当

25、整个机村的黑夜被点亮时,为什么人们“有一种如在梦境的感觉”?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参考答案:1、C“后来秤断了,人们也就不再这样称呼他了”错误。结合“头人家的两杆秤,大的一杆,归了生产队,小的这一杆,就到了现在这主人的手上”分析,因为他孜孜以求一杆秤的公平,受到敬重,后来秤断了,他不给人称重,也不觉得能给什么人主持公道了,这个称呼慢慢淡忘了。2D“一个有信仰的人,不要因为挫折和错误而放弃坚守,唯有执着方能不凡”错误。文中的老人放弃的不是信仰,而是“一斤等于十六两”的错误观点。3干净明亮的环境烘托出秤砣敞亮的心境,豆子的声响格外显出他愉快的心情;为下文激烈的矛盾冲突蓄势,形成情节的张弛起伏。4“有

26、价值的”一面:掌秤严格认真,执着追求公平;爱惜名誉,唯恐别人笑话。“无价值的”一面:守着一杆过时的秤,落伍于时代:在小事上过于较真,狭隘偏执。5、D“这表明阿妈希望儿子能继承自己的蘑菇圈”错误。阿妈斯烱两次给儿子打电话是因为她内心茫然无助,想找儿子倾诉。6C“使小说带上了鲜明的爱憎情感倾向”错误,解读过度。对于科技发展带来的人心变化,作者更多的是启迪读者自己去思考。7采用了第三人称叙述视角,全方位呈现阿妈斯烱与蘑菇圈的故事。以“蘑菇圈”为线索,使情节更加集中紧凑。通过对话展开情节,使叙事更清晰简明。多次重复的人物语言,既展现了人物心理,又推动了情节发展。8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阿妈

27、斯烱对待野生蘑菇细心有爱,与鸟儿分享蘑菇,表明她感恩、珍惜大自然的馈赠,欣赏、敬畏大自然的生命。蘑菇圈是阿妈斯烱物质和精神上的圣地,以“失去”的蘑菇圈来唤醒人们应尊重原住居民诸如“天人合一”“万物平等”等文化信仰。批判了现代社会中为了利益、金钱而漠视情感、生态的唯利是图的现象。丹雅的公司借助科技手段追踪拍摄了蘑菇圈中野生蘑菇的生长状态,并借此对外宣称这是他们公司野外培植的松茸,这种唯金钱至上的欺诈行为是作者所不齿的。作者以冷峻的目光,留给我们反思:科技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我们应该如何守护温暖人性、尊重生态规律、爱护和谐家园。9、DA.“因为机村这样一个小山村,在他们看来实在是太落后了”错误,文

28、中对于地质队员们的心理并未进行描写,但他们邀请孩子们参观,为机村建立水电站,其实十分和蔼。地质队员神气只是孩子的感觉,并非因为他们觉得小山村落后。B.“是为了说明山里孩子普通话水平不高”错误,主要说明孩子们跟科学尚有距离,他们可能根本没听过这个词语,或者不能理解,才需要死记硬背。C.“以致在科学主题活动日中,孩子们没有听懂科学”错误,从“最后,他们把折叠的桌子排成一溜,请我们坐下,桌子上面摆上了花生与糖果”可见,糖果是在讲解完科学之后才拿出来的,没听懂主要是因为孩子们当时太激动了。10A“对比中突出了大人们对新事物的抵制”错误,“大人们都尽力不去”,通过对比主要突出孩子对新事物的好奇。11(1)从阅读的角度看,这种叙述方式糅合了儿童稚拙的思维与成人普遍的认知,使叙述的内容显得新鲜而陌生,意蕴更丰富;使小说呈现天真有趣童心的一面(童话般的感觉)。(2)从创作的角度看,这种叙述方式从儿童视角出发但又不拘泥于儿童的认知水平,在寻常事物中发现新意,叙述更灵活方便;为作者带来自然生动、独特新鲜的语言。12(1)以前从没有过这样的光亮,这让人们感到不可思议;(2)村里的发电员也能操作现代的发电站;(3)这个发电站就是依照勘测队绘制的图纸建成的,让人们感到非常神奇;(4)机村这样的小山村也能用上电,让人们感到难以置信。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