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迪生与“爱迪生效应”.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5033676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9.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迪生与“爱迪生效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爱迪生与“爱迪生效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爱迪生与“爱迪生效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迪生与“爱迪生效应”.docx(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爱迪生与“爱迪生效应”托马斯爱迪生,1847年出生在美国。他一生创造创 造众多,被举世公认为“创造大王。但令人遗憾的是,他一生只注重技术创造,却很少去关心 抽象知识。他是个非常讲究实际的人,他的兴趣在于把别人 一些抽象的发现联系起来,做出实际有用的装置,效劳于 人类。正因为他只具备创造家的头脑,而不具备科学的抽象 知识,所以他一生虽然创造众多,却只取得了唯一的一个 纯科学发现“爱迪生效应。但他对这唯一的一个纯科学发 现,也认为不符合实验目的,仅仅把它记在日记中就不了 了之,从此放弃了它。结果使他丢掉了可以据此制成无线电 电子管,引来今日令人惊异的整个电子工业的巨大科研成 果。爱迪生效应,是爱迪

2、生1883年发现的,但话却要从1877 年说起。这一年爱迪生创造碳丝电灯之后,应用不久即出现 了寿命太短的问题:因为碳丝难耐电火高温,使用不久即告 “蒸发,灯泡的寿命也完结了。爱迪生千方百计设法改良,1883年他忽发奇想:在灯泡内 另行封入一根铜线,也许可以阻止碳丝蒸发,延长灯泡寿 命。经过反复试验,碳丝虽然蒸发如故,但他却从这次失败 的试验中发现了一个稀奇现象,即碳丝加热后,铜线上竟 有微弱的电流通过。铜线与碳丝并不联接,哪里来的电流? 难道电流会在真空中飞渡不成?在当时,这是一件不可思 议的事情,敏感的爱迪生肯定这是一项新的发现,并想到 根据这一发现也许可以制成电流计、电压计等实用电器。为 此他申请了专利,命名为“爱迪生效应,便不再去进行 深入研究了。英国物理学家弗莱明却根据“爱迪生效应创 造了电子管即二极管。随后,人们又在弗莱明二极管的 根底上制成了三极管,促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无线电播送电 台于1921年在美国匹兹堡市建立,使无线电通讯野火春风 般迅速出现在了世界各地。爱迪生知识片面,只见“效应丢掉了制成电子管的重大 成果;弗莱明知识深厚,制成世界上第一支电子管,引来了 今日电子工业新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