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2023年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蔬菜产业项目的实施方案】财政现代农业产业发展.doc

上传人:1513****116 文档编号:95015888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2.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2023年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蔬菜产业项目的实施方案】财政现代农业产业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县2023年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蔬菜产业项目的实施方案】财政现代农业产业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2023年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蔬菜产业项目的实施方案】财政现代农业产业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2023年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蔬菜产业项目的实施方案】财政现代农业产业发展.doc(1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县2023年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蔬菜产业项目的实施方案】财政现代农业产业发展 为仔细贯彻云南省落实中心财政2023年现代农业生产进展工程工作会议及有关文件精神,切实做好我县中心财政支持现代农业进展蔬菜产业工程的实施工作,推动全县现代农业的进展,做大做强蔬菜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夫增收,特制定本方案。 一、蔬菜产业进展现状 (一)根本状况 *县位于云南省滇东北金沙江下游南岸,昭通市最北端,东连水富县、南靠盐津县,西与永善县接壤,北隔金沙江与四川省屏山县和雷波县相望。东距向家坝电站60公里,西距溪落渡电站80公里。属季风型海洋性气候,年均气温16.718.7,有效积温5774.36164.

2、3,年降雨量784.8毫米,年总日照1053.7小时。全县国土面积776.81平方公里。境内地势南高北低,海拔悬殊最高2054米,最低280米。县辖中城、南岸、会仪、新滩、板栗4镇1乡,32个村、3个社区,785个村民小组,112个居民小组; 2023年末,全县总人口16.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9万人;耕地面积23.4万亩,人均1.68亩;粮食总产量3.6万吨,农夫人均有粮257.1公斤,农业总产值3.1亿元,农夫人均纯收入2224元。境内土壤肥沃,气候温柔,雨量充足,有着进展蔬菜生产的诸多有利因素。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构造的调整,蔬菜种植面积快速进展,复种指数及种植水平得到极大提高。20

3、23年全县完成各类蔬菜种植11万亩、实现产量10.5万吨、产值8400万元,其中:叶菜类4.2万亩,番茄果类1.6万亩,菜用豆类1.2万亩、其他蔬菜4万亩。其中瓜果类6万亩,叶菜类2.8万亩,其它蔬菜2.2万亩。全县有蔬菜专业合作组织6个,为蔬菜产品销售供应了保障条件,蔬菜产业已根本形成“协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2023年以来胜利向省绿色食品进展中心申报认证6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辣椒、黄瓜等4个产品获得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定证书,生产产量达7万余吨,我县已成为全省无公害蔬菜生产重点县之一。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构造调整的不断深入,蔬菜产业进展已成为全县农业经济的一大重要支柱产业

4、。加快蔬菜产业进展进程,是转移农村充裕劳动力,带动相关产业进展的新途径,符合我国农业战略性构造调整的方向,也符合现代农业进展的要求,是中西部地区优化构造调整、加强现代农业根底设施建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主攻方向。 (二)蔬菜市场潜力分析与猜测 我县的蔬菜进展是以冬早蔬菜种植为主,以大春蔬菜和晚秋蔬菜为补充,大力进展辣椒、西红柿、黄瓜等市场前景看好的优质高档和特色蔬菜品种。另外,我县肩挑“两站”,同时又毗邻成都和重庆两个大市场,对于填补周边早春蔬菜的空档,大力进展冬早蔬菜具有很大的潜力。 由于种粮比拟效益较低,“两烟”双控*烟厂政策性关闭后,以粮为主的县域农业经济进展受到制约,农夫收入增长缓慢

5、。而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提高,膳食构造发生巨大变化,对蔬菜的需求已由过去的数量需求型向质量型过渡,对无公害、绿色食品熟悉加深,对高标准、高质量的蔬菜需求大大增加,供需冲突日渐突出,传统种植的产品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的需求。如何提高产品质量,促进农业增效,农夫增收和农村经济进展已显得尤为迫切。仔细实施好中心财政支持蔬菜产业工程,将对促进全县蔬菜产业进展,优化蔬菜品种区域布局,促进蔬菜产品质量提升,促进农夫持续增收有重要作用。通过中心资金的引导扶持,整合支农资金,集中建立示范现代农业,将带动全县蔬菜产业快速安康进展。 (三)蔬菜产业进展的有利条件和主要障碍因素 1.有利条件分析 区位优势明

6、显,交通便捷。*县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位于向家坝电站和溪洛渡电站之间,是向家坝电站库区腹心地带,毗邻四川和重庆,有金沙江黄金水道直通上海,距成都和重庆仅370余公里,是进入川、渝等兴旺地区的门户、国道213线、省道以绥水线、南横线穿境而过,县乡、乡村大路四通八达,交通非常便利。 产品销售网络健全。*生产的蔬菜质量好,市场供不应求,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目前,辣椒、番茄、豌豆、白菜、黄瓜等在宜宾、重庆、成都等地均有稳定的营销网络。 自然条件优越。工程区属亚热带立体气候,气候环境优越,光热充分,雨量充足。年平均日照数为1153小时,10平均每年有258天,全年平均气温17.8。年降雨量9801200

7、mm。土壤以紫色土红壤为主,PH值5.58.47,土层深厚肥沃,有机质含量达1.42.9%,相宜蔬菜种植。 水资源丰富。属长江流域金沙江水系,境内河流众多,水资源较为充足,全县有大小河流21条,水资源总量9.72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4150立方米,水资源可利用总量5.65亿立方米,农用浇灌用水量3294万立方米。 农业生态环境良好。*由于工业较落后,无“三废”污染,土壤尚属清洁; 水质极佳;大气清洁。特别相宜进展无公害蔬菜和绿色蔬菜食品。 无公害蔬菜生产态势良好。2023年胜利向省绿色食品进展中心申报认证6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2023年通过农业部认证4个

8、产品为无公害农产品。2023将加大无公害蔬菜产地和产品认证力度,力争通过农业部无公害蔬菜产地认证12万亩和8个以上的产品认证。 2.主要障碍因素 我县目前蔬菜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根底设施特殊是水利建立落后; 二是规模小,品种较单一; 三是种植水平落后,科技含量不高; 四是种植和加工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 (四)蔬菜产业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和地位作用 2023年全县农业总产值3.1亿元、蔬菜产值84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7,2023年全县规划完成农业总产值3.6亿元、蔬菜产值1.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7.7。蔬菜产业在农业产业中所占比重较大,进展蔬菜产业对于农业增效、农夫增收具有重要

9、的意义。 二、蔬菜产业工程实施的根本条件 (一)工程区根本状况 2023年末中城镇总人口7.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6万人,农村劳动力3万人。人均有粮279公斤,农业总产值1.84亿元,农夫人均纯收入2263元。 工程区建立地点中城镇农业村和大沙两个村委会,有56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2465亩,农户2738户,农业人口11130人,劳动力5810人,人均有耕地1.12亩,农夫人均纯收入2340元。 (二)工程区选建的理由 1.工程实施地点 工程建立地点选在中城镇农业村和大沙村,核心区选在农业的牟村、梁村以及大沙的大田,属县城城郊,交通便利利,社会、自然经济条件较好。 2.工程区选建的理由

10、工程区已全部实现通电、通路、通水。通电话,村内主干道均已硬化,有乡村大路两条贯穿内; 拥有固定(移动)电话730余部,距离最近的车站2.5公里,距离集贸市场3公里;拥有汽车19辆,机动三轮车42辆;建有沼气池农户102户。工程区光热充分,水利资源丰富,土壤肥沃,雨量充足,无环境污染;有肯定的水利设施根底,水源根本有保障;群众有多年的种菜根底,村组干部领导协调力量强;该村具备实施该工程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根底。 (三)工程建立单位根本状况 1.单位性质和隶属关系 *县农业局属财政全额拨款的行政事业单位,隶属*县人民政府。 2.单位主要职能 *县农业局现有干部职工94人,其中:高级农艺师14人、中级职

11、称43人。主要担当农业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农作物病虫害及农业灾难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 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检测、监测和强制性检验;农业生态环境爱护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监测;农业公共信息和培训教育效劳等职能。 3.财务收支状况和资产负债状况 *县农业局属财政全额拨款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治理制度健全,资金运行良好,无负债。 三、工程实施的根本原则 (一)坚持优质、高效进展蔬菜产业的原则。实行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集中连片、突出重点、试验示范先行的进展模式。 (二)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根底性作用,在精确把握市场现状、潜力和趋势的前提下,适时调整优化农业和产业

12、构造。 (三)坚持科技进步原则。积极引进试验新品种、新工艺和新技术,不断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 (四)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分类指导,合理布局,综合开发,使资源优势尽快转变为商品优势、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五)坚持可持续进展原则。合理开发利用和爱护资源,在进展经济的同时,留意爱护和建立农村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统一。 (六)坚持群众自愿原则。充分敬重农夫的意愿和生产经营自主权,引导其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调整构造,不搞强迫命令。 四、工程建立目标任务 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以培植优势产业和促进农夫增收为目标,突出重点,打造精品蔬菜基地。建立现

13、代农业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3000亩,其中400亩冬早蔬菜大棚,新品种及新技术展现核心样板区100亩,蔬菜种植节水浇灌示范500亩。工程区蔬菜年总产量1.2万吨,产值1920万元。完成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认定与治理,实现蔬菜品种良种化、生产标准化、基地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国际化。推动生产方式转变,提升*县蔬菜产业的市场竞争力量和外销份额,带动全县12万亩蔬菜产业持续、快速、安康进展。 五、工程建立的主要内容 建立10亩工厂化育苗基地,400亩冬早蔬菜大棚及500亩蔬菜种植节水浇灌示范基地。其中建立重点是: (一)标准化园地根底设施建立 1常年菜地水利设施建立。 (1)新建立沟渠10000米,断面为

14、303040; (2)园地道路建立3000米,其中机耕道路2023米,田间便道1000米; (3)土壤改进。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和增施石灰等措施进展土壤改进1000亩; 2标准化菜地配套设施 (1)建立塑料大棚400亩(其中镀锌管大棚100亩); (2)建立废弃菜叶及有机肥发酵池300个,容量1800立方米; (3)节水浇灌500亩,以膜下滴灌为主,压力池、首部枢纽(水泵、配肥池、过滤器等)、管路(干管、支管、毛管、闸阀)和滴头配套建立; 3、物理生物防治病虫害示范1000亩。运用防虫网、性诱剂、杀虫灯等先进手段防治病虫。 4、工厂化育苗基地10亩,采纳装配式镀锌管构造,单个棚风光积3

15、00平方米,每亩搭建3个。年育苗1200万株,供应成品苗1000万株; (二)集成技术推广应用 1、集成技术的试验探究。 综合运用农业、生物、化学和物理的防治措施,制造有利于蔬菜丰产,抑制病虫发生的环境,到达高产、优质、低耗、无害的效果。选用抗病虫品种; 加强田间治理,增施有机肥;科学施用农药;开展节水栽培和蔬菜质量检测。 2、新品种新技术的展现示范。 在100亩核心区大力引试、推广蔬菜良种,集成应用大棚生产、工厂育苗、测土配方、节水浇灌、生物物理综合防治病虫等先进技术,示范带动3000亩基地应用无公害栽培技术,进展现代农业。 3、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使用及配方施肥的应用推广。 在工程区大力宣

16、传科学施用农药:推广使用生物农药、物理灭虫灯、黄板、防虫网等; 杜绝施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大力推广施用经沼气池充分发酵的有机肥,以沼肥为主,化肥为辅,重施基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严禁施用带有污染的肥料。掌握氮肥施用量,增施磷、钾肥和微量元素。 (三)标准化生产与治理 1、完善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体系。 依照国家无公害农产品产品质量标准,科学制定适合当地蔬菜标准化生产的技术标准(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无公害蔬菜生产农药治理和使用技术准则;无公害蔬菜生产浇灌用水标准;无公害蔬菜生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蔬菜产品加工质量治理规程)。以上生产标准,在示范区推广应用后,总结完

17、善,编制成通俗易懂、操作性强的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予以推广。 2、建立无公害蔬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严格根据无公害蔬菜产品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标准组织生产,做好产品标识,建立产品质量追溯制度。推行蔬菜生产、经营档案治理,对蔬菜安全生产各个环节进展可追溯性监控。建立蔬菜生产、加工、包装、运输、贮存及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质量安全档案记录和产品标签治理制度,逐步建成产供销一体化的蔬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网络。 3、加强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与治理的宣传、培训。 对工程实施技术人员和农户加强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与治理的培训,并开展多种形式的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与治理的宣传,严格按无公害生产技术规

18、程和标准进展生产,确保上市产品安全无公害。 (四)蔬菜质量治理 1、对全县14万亩蔬菜生产基地进展整体认定,详细实施内容是:根据环境质量监测评价的相关要求,对蔬菜产地进展一次性环境监测评价; 按蔬菜产地认定的技术标准,统一制定*县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县无公害蔬菜生产质量掌握措施。 2、通过4个无公害蔬菜产品认证; 完成12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认证。 3、加强蔬菜基地生产的农药残留检测力度。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测报体系,强化食品安全治理,保障公众消费安全。购置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设备6套,电脑两台,每个月完成工程区蔬菜产品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样品30个。 4、绿色蔬菜和无公害蔬菜生产严格实行生产档

19、案治理制度。配备档案治理软件,进展生产全程档案治理培训,促进蔬菜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逐步实现质量可追溯。 (五)社会效劳体系建立 1、信息化体系建立:建立蔬菜信息网,结合农业信息网、“数字乡村”信息网,开拓专栏,专人治理建立蔬菜综合信息动态数据库,准时采集、处理、公布各种蔬菜生产和市场信息。 2、进展壮大专业协会:根据“支部协会+农户”的模式,组建蔬菜专业协会,开展自我效劳,自主经营,自我进展,民主治理。切实做好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效劳,努力制造一个宽松的进展环境。 3、制定优待政策,招商引资,引进大型蔬菜生产、加工企业,带动基地稳定进展。 (六)科技入户 1、在工程区选择有肯定文化水平、种

20、菜阅历丰富、积极性高、科技意识和带动力量强的菜农50名,通过系统的无公害蔬菜标准化栽培技术培训,在生产中带动1000户蔬菜大户生产,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2、重点培育科技核心示范户1500户,实行档案治理,示范推广应用蔬菜生产现代技术。 3、主推5个菜类和4项技术。依据市场及*县实际,以番茄、辣椒、四季豆、黄瓜、西葫芦为主栽蔬菜,栽培技术大力推广阔棚栽培、节水浇灌、测土配方施肥、生物物理杀虫。 六、技术路线及有关要求 (一)掩盖栽培设施 100亩核心展现区大棚采纳装配式镀锌管构造,跨度7.5米,高2.8米,长30米,棚风光积225平方米,棚间沟道67平方米,每亩搭建3个棚。其余300亩展现区采纳

21、竹架构造,跨度6米,高2.2米,长200米,棚风光积200平方米,棚间沟道67平方米,每亩搭建3个棚。拱棚为竹架,畦宽1-2米,拱架高0.6-0.8米,长6-8米; 地膜采纳宽0.9米的农用微膜。各项设施栽培技术参照*县农业局编印的相应技术资料。 (二)废弃菜叶及有机肥发酵池 选择在高于农田的低洼自然地形和土质坚硬、不透水的地方,方型设计,长、宽各2米,高1.5米,150砼现浇,直墙、底板厚各10cm。 (三)节水浇灌。 以膜下滴灌为主,压力池、首部枢纽(水泵、配肥池、过滤器等)、管路(干管、支管、毛管、闸阀)和滴头配套建立。 (四)选用优质、高产、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辣椒、番茄、四季豆、黄瓜

22、、西葫芦等),实行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统治,整个生产过程(整地、育苗、中耕治理、施肥用药到产品采收、加工、包装、上市)严格执行无公害农产品(或原料)生产技术规程DB53/0892023,按规程进展操作,从源头遏制禁用农药的使用,引进新型无公害高效生物农药示范推广。 (五)无公害生产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组织措施。加强领导、组织协调、健全机构,落实措施; 合理规划和布局,建立健全污染监测系统及质量检查治理制度和机构;强化农药治理,建立和完善农药供销网络;宣传普及无公害科技学问,培育农夫技能骨干。 耕作措施。合理轮作,清洁田园; 深挖炕垡,施足底肥;适时、适地、适种,尽量避开病虫危害顶峰;选用抗病品种和无病种苗;夏季提倡深沟高畦栽培,减轻病害发生。 栽培措施。做好种子及苗床消毒工作,加强肥水治理。 防治措施。以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人工防治相结合。大力推广生物农药; 实施“三诱”技术(灯诱、色诱、性诱);利用害虫趋性诱杀;人工扑杀;趋避;爱护利用和放养天敌;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农药。 (六)产品的采收、分级、包装 采收 依据不同类别、不同品种适时采收。 分级 根据国家标准GB276281食品中汞允许量、GB276381粮食、蔬菜食品中六六六、DDT以及各品种、国内国际两大市场制定主要类别的分级标准。 包装 依据欧洲经济委员会内陆运输委员会建议或国际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