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三顾茅庐素材.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4976923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8.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素材)三顾茅庐素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素材)三顾茅庐素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素材)三顾茅庐素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素材)三顾茅庐素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顾茅庐相关章节“隆中对”在三国演义整个故事中占有相当的地位,此后的情节基本上对“隆中对” 策略的实施,现将相关片段罗列如下,以助学生参读,加深对文本故事的理解。元明传来之讲史(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宋之说话人,于小说及讲史皆多高手(名见梦粱录及武林旧事),而不闻有著作; 元代扰攘,文化沦丧,更无论矣。日本内阁文库藏至治(一三二三二三)间新安虞氏刊本全相(犹今所谓绣像全图)平话五种1,日武王伐纣书,日乐毅图齐七国春秋 后集,日秦并六国,日吕后斩韩信前汉书续集,日三国志,每集各三卷(斯文 第八编第六号,盐谷温关于明的小说“三言”),今惟三国志有印本(盐谷博士影印 本及商务印书馆翻印本),他四种未能见

2、。其全相三国志平话分为上下二栏,上栏为图, 下栏述事,以桃园结义始,孔明病殁终。而开篇亦先叙汉高祖杀戮功臣,玉皇断狱,令韩信 转生为曹操,彭越为刘备,英布为孙权,高祖则为献帝,立意与五代史平话无异。惟文 笔则远不逮,词不达意,粗具梗概而已,如述“赤壁麋兵”云:却说武侯过江到夏口,曹操虹上高叫“吾死矣!”众军日,“皆是蒋干。”众官乱刀铿蒋 干为万段。曹操上虹,荒速夺路,走出江口,见四面肛上,皆为火也。见数十只肛,上有黄 盖言日,“斩曹贼,使天下安若太山!”曹相百官,不通水战,众人发箭相射。却说曹操措手 不及,四面火起,前乂相射。曹操欲走,北有周瑜,南有鲁肃,西有陵统甘宁,东有张昭吴 苞,四面言杀

3、。史官日:“倘非普公家有五帝之分,孟德不能脱。”曹操得命,西北而走,至 江岸,众人撮曹公上马。却说黄昏火发,次日斋时方出,曹操回顾,尚见夏口虹上烟焰张天, 本部军无一万。曹相望西北而走,无五里,江岸有五千军,认得是常山赵云,拦住,众官一 齐攻击,曹相撞阵过去。至晚,到一大林。曹公寻滑荣路去,行无二十里,见五百校刀手,关将拦住。曹相 用美言告云长,“着操亭侯有恩。”关公日:“军师严令。”曹公撞阵却过。说话间,面生尘雾, 使曹公得脱。关公赶数里复回,东行无十五里,见玄德,军师。是走了曹贼,非关公之过也。 言使人小着玄德(案此句不可解)。众问为何。武侯日,“关将仁德之人,往日蒙曹相恩,其 此而脱矣J

4、关公闻言,忿然上马,告主公复追之。玄德日,“吾弟性匪石,宁奈不倦。”军 师言,“诸葛赤(亦?)去,万无一失(卷中十八至十九页)观其简率之处,颇足疑为说话人所用之话本,由此推演,大加波澜,即可以愉悦听者, 然页必有图,则仍亦供人阅览之书也。余四种恐亦此类。说三国志者,在宋已甚盛,盖当时多英雄,武勇智术,瑰伟动人,而事状无楚汉之 简,又无春秋列国之繁,故尤宜于讲说。东坡(志林六)谓“王彭尝云,途巷中小儿薄 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 闻曹操败,即喜唱快。以是知君子小人之泽,百世不斩。”在瓦舍,“说三分”为说话之一专科,与“讲五代 史”并列(东

5、京梦华录五)。金元杂剧亦常用三国时事,如赤壁鹿兵诸葛亮秋风五丈原隔江斗智连环计 复夺受禅台等,而今日搬演为戏文者尤多,则为世之所乐道可知也。其在小说,乃 因有罗贯中本而名益显。贯中,名本,钱唐人(明郎瑛七修类稿二十三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二十五胡应三国志演义“陈叙百年,该括万事”(高儒百川书志),人众事繁、矛盾复杂,却 组织得有条不紊、主次分明,充分地显示了作者的叙事才能。小说在叙事时,是将各个空间 分头展开的故事化成以时间为序的线性流程。全书约可归纳为五条线:以汉亡为引线,以晋 国一统天下为终局,中间的主线是魏、蜀、吴三方的兴衰。这几条线,此起彼伏,交互联络, 建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在魏、蜀

6、、吴三条线中,尤以魏、蜀两大集团的矛盾斗争为全 书的主干;在写魏、蜀两方时,乂以蜀汉的故事为重点。在写蜀汉时,则以诸葛亮为中心; 在写诸葛亮时,以隆中决策为关键。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小说用浓墨重彩所描绘的隆中 决策就是全书的主脑,“其馀枝节,皆从此生二诸葛亮在决策开头所分析的形势,从董卓谈 到曹操、孙权,实际上就是小说前七卷情节内容的概括。诸葛亮出山后的主要故事,就是隆 中决策内容的具体演绎。诸葛亮死后,姜维九伐中原,则是“受丞相遗命”,“以继其志”。 直至最后一卷,才写三国归晋以作结。这样的艺术构思,使全书的结构既宏伟,又严整;看 来头绪纷繁,却又脉络分明。在这构架上,作者又兼用了顺叙、倒

7、叙、插叙、补叙等不同笔 法,时而实写、明写、正写、详写,时而又虚写、暗写、侧写、略写,使全书的故事详略得 当,摇曳多姿。就所叙的事件而言,三国志演义以描写战争为主,可说是一部“全景性军事文学” 作品。它描写战争的时间之长、次数之多、形式之多样、规模之宏大,在世界文学史中是罕 见的。全书共写四十多次战役、上百个战斗场面,包容了这一历史时期所有重大的战役,写 得各有个性,绝少雷同:或鸟瞰全局,或特写片断;或以募敌众,或以强制弱;或设伏劫营, 或围城打援;或江上水战,或陆上车攻;或强攻,或智取;以致火攻、水淹、马战,乃至徒 手搏斗,表现各异,充分显示了战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三国志演义描写战争,又突出

8、 智斗,特别是在写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等重大战役时,将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 外交斗争等交织在一起,重视写统帅部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战略决策以及战术的运用。 作者笔下的战争,多数并不表现得惨烈可怕,而如一曲英雄的史诗,在激扬高昂的格调中, 往往洋溢着诗情画意。有时在激烈的战争中,乂穿插着一些比较轻松的场面。如在赤壁之战 的进程中,作者不吝笔墨,大写诸葛亮与鲁肃乘雾联舟、群英会蒋干中计、庞统挑灯夜读、 曹操横槊赋诗等等,把战争写得有张有弛,富有节奏感。总之,这部小说中的战争描写,不 仅仅歌颂了力,而且更重要的是赞美了智,传递了美。作为一部优秀的历史演义小说,三国志演义不仅善于叙事,而且也

9、长于写人。它塑 造人物形象的显著特点,突出甚至夸大了历史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舍弃性格中的次要方面, 创造了 批具有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典型,如奸诈雄豪的曹操、忠义勇武的关羽、仁爱宽厚的 刘备、谋略超人的诸葛亮、浑身是胆的赵云、心地狭窄的周瑜、忠厚老实的鲁肃、老奸巨滑 的司马懿这些艺术典型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又具有一定的“类”的意义。他们的性格特 征,一般都显得比较单一和稳定,有点像戏曲中程式化、脸谱化的表现,容易给读者以强烈、 鲜明的印象;也有点近乎雕塑,在单一、稳定,乃至夸张之中呈现出一种单纯、和谐、崇高 的美。它适应并规范了古代读者的艺术欣赏趣味,所以使曹操、张飞、关羽、诸葛亮、赵云、 周瑜、司

10、马懿等众多的人物形象一直具有迷人的艺术魁力。三国一书也就成了我国古代 塑造特征化艺术典型的范本。小说在塑造这种特征化性格的人物时所采用的手法,主要有:一、出场定型。如写刘备 “与乡中小儿戏于树下”的非常言行,普操少时诈“中风”以诬叔父,诸葛亮隐居隆中时的 非凡抱负,都可以说是一种性格的“亮相”。二、反复皴染。围绕着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 多角度、多层次地加以强化、深化,使其性格在单一中呈现出丰富性、复杂性。如写曹操之 凶残,连续写了他梦中杀人,杀吕伯奢一家,杀粮官以欺全军;写他的奸诈,就写他不杀陈 琳而爱其才,不追关羽以全其志,得部下通敌文书却焚而不究,马犯麦田而割发代首;写他 的雄豪,则写他棒

11、责蹇硕之叔,献刀刺卓,矫诏讨卓,支持关羽斩华雄,青梅煮酒论英雄。 这样就把一个专横残暴、阴险狡诈,又豪爽多智、目光远大的“古今奸雄中第一奇人”写得 血肉饱满。三、多用传奇故事和生动的细节来突现人物的性格特征。这类笔墨一般从史书或 传说中借鉴而来,具有一定的夸张性和理想化的色彩,虽然不一定能经得起生活真实的检验, 但与整体的艺术效果却十分吻合。例如关羽斩华雄一节,文字不多,只“听得塞外鼓声大震, 喊声大举”,并没有作细致的描写,最后当关羽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下时,只点了一笔,战前 醐下的热酒:“其酒尚温”。这四个字,就不无夸张地突现了关羽的神勇(卷之一曹操起兵 伐董卓)。张飞在长坂桥上连吼三声,竟使

12、“曹操身边夏侯霸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 百万曹兵“人如潮退,马似山崩”(卷之九张益德据水断桥),其勇猛、其气势,跃然纸 上。四、善用对比、烘托等手法。寄托着作者主要理想的刘备之仁,就是在与曹操之奸的对 比中进行刻画的。曹操与袁绍同为奸雄,一个雄才大略、识见高超,另一个则外宽内忌、多 谋少决,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诸葛亮出山一节,通过徐庶、司马徽的赞美、推荐,三顾茅 庐而两次不遇,一些亲友的歌吟谈吐,以及山林景色的幽雅清美,层层烘托了诸葛亮的高洁 品格和绝世才能。刘、关、张第三次去请时,孔明“昼寝未醒此时,“玄德叉手立于阶下, 将及i时”,“张飞大怒”,准备去“放一把火”烧他起来,而“云长急

13、慌扯住”(卷之八定 三分亮出茅庐),在强烈的对比中,把刘备的宽厚、张飞的莽撞、关羽的沉着,表现得维妙 维肖。这类对比手法,对于区别同一类性格特征的人物“同而不同”十分重要。比如同为勇 猛的战将,神勇的关羽、骁勇的张飞、智勇的赵云、英勇的马超,各有特点,并不成为一种 类型化的人物。但也应该看到,小说所塑造的这些具有特征化性格的人物,往往没有内在的 冲突,缺少性格的变化和发展;有时将主要特征夸大过分,造成了失真之感,鲁迅所指出的 “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中国小说史略第十四篇),就是最明 显的例子。三国志演义所用的语言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浅近文言,这有利于营造历史 的气氛

14、;有时直接引用一些必要的史料r也能使读者“易观易入”,雅俗共赏,形成了一种 适用于历史演义的独特的语体风格。它从讲史而来,放偏于叙述而少描写,其叙述语言以粗 笔勾勒见长,简洁、明快、生动、有力,洋溢着一种阳刚之气。人物语言,已开始注意个性 化。如安喜张飞鞭督邮一节中张飞道:“此等害民贼,不打死等其! 快人快语,嫉恶如 仇。关羽则说:“兄长建下许多大功只得县尉之职,被督邮如此无礼。吾思枳棘丛中,非栖 凤凰之所;不如杀督邮,弃官归乡,别图远大之计显得心高气傲,思虑周全。而刘备则 对督邮说:“据汝贼徒害民,当以杀之。吾有所不忍,还官卬绶,吾已去矣既是非分明, 又心地宽厚。但总的说来,三国志演义比起善

15、用口语乃至方言的水浒传、金瓶梅词 话等,在人物语言个性化方面还是有一定差距的。第四节三国志演义的影响历史演义的繁荣列国系统的小说隋唐系统的小说明末的时事小说对于社会文化生 活的广泛影响三国志演义在国外三国志演义以7 5万字的规模,川一种比较成熟的演义体小说语言,塑造了四百多 个人物形象,描写了近百年的历史进程,创造了一种新型的小说体裁,这不仅使当时的读者 “争相誉录,以便观览”,而且也刺激了文土和书商们继续编写和出版同类小说的热情。自 嘉靖以后,各种历史演义如雨后春笋,不断问世,从开天辟地,一直写到当代。据不完全统 计,今存明、清两代的历史演义约有一二百种之多。可以说,这些小说无不受到三国志演

16、 义的影响,但没有一部在总体水平上超过它。比较起来,列国系统和隋唐系统的若干小说 尚写得较有特色。余邵鱼编写的列国志传是目前所见最早的有关列国故事的通俗小说。 这部小说在武王伐纣平话、七国春秋平话、秦并六国平话等讲史话本的基础上,据 正史,采杂说,以时间为经,以国别为纬,叙述了从商纣灭亡到秦并六国8 0 0年的历史。 全书脉络清楚,中间也穿插了 “妲己驿堂被诛”。“穆王西游昆仑山”、“秋胡戏妻”、“卞庄刺 虎”、“临潼斗宝”等有趣的民间故事,但由于叙事简略、文字粗率,故缺乏艺术的意味。明 未冯梦龙将它增补改写成新列国志,由2 8万字扩展到七十馀万字,共1 0 8回。但叙 述的年代大大缩短,砍掉

17、了西周的一段历史,集中写春秋、战国时代的故事,成了一部东周 列国的演义小说。冯梦龙本是治春秋的名家,又精于通俗小说之道,故他一方面力图使 情节在总体上更加忠于历史,另一方面又不完全拘泥于史实,也保存了一些民间故事,并注 意“敷衍”和“形容”(可观道人新列国志叙),使头绪纷繁之中血脉更加贯串,描写摹 神之处令人击节起舞,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文学性。其中一些具有经典意义的故事,如郑庄 公掘地见母、卫懿公好鹤亡国、百里奚认妻、晋公子重耳出亡、程婴匿孤、二桃杀三士、孙 武演阵杀美姬、孙庞斗智、伍子紧复仇、河伯娶妇、窃符救赵、荆轲刺秦王等都写得曲折生 动,有声有色;一些著名的战役,如鲁齐长勺之战、秦晋龙门

18、山大战、宋楚泓水一战、晋楚 城濮交兵、齐魏马陵决胜、秦赵长平廛兵等亦叙来条理清楚,引人入胜。小说也塑造了一些 性格较为鲜明的人物形象,如“德力俱无”而一味想以“仁义”当盟主的宋襄公就很有代表 性。再加上这部小说的内容本身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一些著名的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所表 现的胆识智谋、理想境界、道德风范等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尽管这部小说史学气味 较浓厚,有的地方近乎史料的联缀和解释,但还是能吸引较多的读者。到清代乾隆时,杨庸 曾将它删为8卷1 9 0节,名列国志辑要。同时又有蔡元放,将新列国志略作删改 润色后,加入了一些失注和评点,易名为东周列国志,共2 3卷,1 0 8恒成为以后 最

19、为通行的本子。唐书志传通俗演义与隋唐两朝志传是明代较早的两部隋唐系统的历史演义小说。 它们都以李世民为中心展开故事,叙述较为简略。孙楷第在日本东京所见小说书目中著 录隋唐两朝志传时说:“细观全书,则似与熊书(指唐书志传)同出于罗贯中小秦 王词话(今有明诸圣邻重订本),熊据史书补,故文平而近实。此多仍罗氏旧文,故语浅而 可喜。”所谓“诸圣邻重订本”,是指刊行于万历、天启年间的大唐秦王词话。此书的“旧 本”是否出于罗贯中,似可研究。然这部“重订”的“词话”已以散文为主,也可视作一部 隋唐系统的小说。它虽然也以李世民扫荡群雄,统天下的故事贯串始终,但有一半以上的 内容是写开国功臣尉迟恭,较为完整而生

20、动地刻画了这个忠厚憨直、嫉恶如仇的英雄形象。 稍后,在文学性方面有较大突破的是隋场帝艳史和隋史遗文两书。精场帝枪史 是据迷楼记、海山记、开河记等小说,并参照正史和其他史料编写而成。小说以批 判的态度,描写了隋炀帝杨广一生的风流艳事,揭示了隋亡唐兴的历史原因。全书结构谨严, 文笔细腻,语言清新典雅,特别是对于宣华夫人的描写充满着同情,相当深入细致地刻画了 她的心理变化。郑振择在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曾称它是“一部盛水不漏的大著作”。隋 史遗文变过去以隋炀帝或唐太宗为中心人物,以正史的编年顺序来敷演历史的写法,而 专注于一群乱世英雄,把小说写成了一部有关秦琼和瓦岗寨的英雄史。作者强调小说创作“贵 幻”

21、,必须进行艺术虚构。书中的故事比以前隋唐系统的小说写得更加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塑造了秦琼及单雄信、罗成、程咬金、王伯当、尉迟恭、徐茂公等一批较为鲜明的人物形象。 它同大唐秦王词话一样,有一种将历史演义向英雄传奇转化的倾向。这两部小说虽然在 艺术上也有若干不足,如艳史中一些人物形象显得比较单薄,有些笔墨也不够简练;遗 文中有的情节缺乏剪裁,语言的提炼也嫌不精;但它们在总体上将隋唐系统的小说创作提 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至清代康熙年间,诸人获将隋唐两朝志传、隋炀帝艳史、隋史 遗文及唐代卢肇所撰的逸史等剪裁联缀成隋唐演义一书。全书起自隋文帝即位伐 陈,终于唐明皇从蜀还都而死,以隋炀帝、朱贵儿与唐明皇

22、、杨贵妃两世姻缘的因果轮回为 大框架,间插秦琼、单雄信、尉迟恭等草莽英雄及李世民、武则天等故事,较为细致地揭露 了宫廷生活的糜烂、险恶和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小说将历史演义、英雄传奇、才子佳人小说 等笔法熔为一炉,故事生动,行文流畅,几个英雄人物也写得很有生气,故尽管情节结构不 无拼凑、零乱之迹,而仍为隋唐系统中最为流行的一部历史演义。至于稍后的说唐演义全 传等小说,虽然也取材于隋唐故事,但主要写瓦岗寨好汉的风云聚散,实质上已属于英雄 传奇一类小说了。至晚明,一方面由于各种社会矛盾尖锐,一些忧国忧民之土把小说作为议论朝政、抨击 奸佞的重要工具;另一方面也由于前朝各代的历史几乎都有了 “演义”,于是

23、就出现了一批 专写当代时事的小说,成为历史演义的重要分支。较具代表性的有揭露阉党乱政的机闲 评和反映辽东战事的辽海丹忠录。机闲评以魏忠贤的一生为主要线索,描写了他与 熹宗乳母客氏勾结乱政的故事,深切地揭露了明代厂卫制度的罪恶,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 会生活,特别如第八回、第三十五回等写到为反对贪官污吏的敲诈勒索和阉党对于正直官员 的政治迫害而发生的商人、市民暴动,很有时代气息,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是不多见的。小 说中的主要人物、重大事件都有史实根据,但都小说化了。全书的结构比较严密,文字也洗 练畅达,并注意市井俗语的运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它是继金瓶梅词话之后,又一部 以反面人物为主角,主要通过刻

24、露丑来把人们引向美的作品。辽海丹忠录以歌颂“报国 忠臣”毛文龙为主,按编年顺序描写了万历十七年( 1 5 8 9 )至崇祯三年(1 6 3 0 )之 间的辽东战事。小说的人物刻画不够精细,议论也较多,然语言清雅,长于叙事,行文中充 满着一股愤激之气,在晚明的同类作品中,还是较好的一部。这类反映时事的小说,至清代 康熙以后随着社会的相对稳定和文网的日趋严密,逐渐消声匿迹,直到清末,形势发生变化, 才重新螂起。三国志演义对我国历史小说的繁荣和发展关系至大,乃至对其他题材的小说创作也 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与此同时,它长期被人们视作一部通俗的历史教科书和军事著作,对社 会生活各方面所产生的作用,恐怕没有

25、任何一部古典小说可以与之相比肩。它是一座极为丰 富的精神宝库,实际上也是一部大众文化的百科全书。从中人们可以得到历史的知识、斗争 的智慧、做人的道理和处世的经验。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成为后代戏曲、说唱文学和各种文 艺创作题材的渊薮,如以京剧而言,据陶君起的京剧剧目初探所著录,“三国故事戏” 就有1 3 8种。书中的“忠义”思想既是封建统治阶级道德灌输的重要内容,也是民间以“桃 园结义”的方式秘密结社的指导思想。其他如肯定智慧谋略,歌颂武勇奋进,重视德才兼备, 主张积极人世,赞美秉公执法,提倡求实作风等,都对培养和发扬良好的民族文化心理产生 过积极的作用。清朝统治者于入关之前“以翻译三国演义为兵略

26、”(王高儒掌固零拾), 张献忠、李自成。洪秀全等也“以三国演义中战案为帐内唯一之秘本”(黄人小说小 话,直至现在,人们还不断地从人才学、领导科学、商战技术等各个角度从中得到启示。 它的确对中华民族社会文化生活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三国志演义名播四海,也受到了外国读者的欢迎。早在明隆庆三年(1 5 6 9 )已 传至朝鲜,崇祯八年( 1 6 3 5 )有一种明刊三国志传就入藏于英国牛津大学。自日僧 湖南文山于康熙二十八年( 1 6 8 9 )编译出版日文本通俗三国志之后,目前朝鲜、日 本、印尼、越南、泰国、英国、法国、俄国等许多国家都有本国文字的译本,并发表了不少 研究论文和专著,对三国这部小说作出

27、了有价值的探讨和极高的评价,如日本作家吉川 英治在其编译本的序言中说:”三国演义结构之宏伟与人物活动地域舞台之广大,世界占 典小说均无与伦比俄译本附科洛克洛夫论文则说:“三国演义在表现着中国人民艺术 天才的许多长篇小说之中占有显著的地位”,“它可说是一部真正具有丰富人民性的杰作: 它不但在中国文学史上,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上都应该具有崇高的地位。三国演义相关知识选自游国恩中国文学史元末明初,在过去话本的基础上,产生了一些长篇章回小说,其中三国演义、水浒 传这两部作品,在思想、艺术上都有很高的成就。中国小说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第一节 章回小说的产生章回小说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唯形式,它是由宋

28、元讲史话本发展起来的。这种形式 由萌芽到成熟经历了较长的发展过程。讲史说的是历代兴亡和战争的故事,如前面已经谈到 的全相平话五种、五代史平话、宣和遗事等。讲史不能把一段历史有头有尾地在一 两次说完,必须连续讲若干次,每讲一次,就等于后来的一回。在每次讲说以前,要用题目 向听众揭示主要内容,这就是章回小说回目的起源。从章回小说中经常出现的“话说”和“看 官”等字样,也可以看出它和话本之间的继承关系。经过宋元两代长期的孕育,元末明初出现了一批章问小说,如三国志通俗演义、残 唐五代史演义、平妖传、水浒传等。这些小说都是在民间长期流传,经说话和戏曲艺 人补充内容,逐渐丰富,最后由作家加工改写而成的。它

29、们比起讲史有很大的发展,其中人 物和故事的核心虽是历史的,但更多内容是后人(包括作家)所创造的。它们的篇幅比讲史更 长,主要是供读者阅览的,而且明确分为若干卷,每卷又分若干节,在每节前面有一个单句 的目录,如刘玄德斩寇立功”。到了明中叶后,章回小说的发展更加成熟,出现了西游记、金瓶梅等作品。由于 社会生活日益丰富,这些章回小说的故事情节更趋复杂,描写也更为细腻,它们在内容上和 “讲史“已没有一定联系,只是在体裁上保持着“讲史”的痕迹。这时章回小说已不分节了,而 明确地分成多少问,|口|目也由单句发展成为参差不齐的双句,最后成为工整的对句。如明嘉 靖后出现的各种版本的三国演义,它们把嘉靖本三国演

30、义的两节合并成一回,两节 的节目即作为回目的两句,起初两句是不对偶的,到了毛宗岗修改.三国志演义的时候, 为了“务取精工,以快阅者之目“,就把参差不对,错乱无章”的回FI改为对偶整齐的二句。第二节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和作者三国演义不仅是我国章回小说中的开山作品,也是我国最有成就的长篇历史小说。小说的产生,有它自己的历史过程。从李商隐的骄儿诗”或滤张飞胡,或笑邓艾吃” 来看,至迟在晚唐时三国故事已在民间流传。宋代通过艺人的表演说唱,三国故事更为流行。 根据东京梦华录载,北宋时已出现了“说三分”的专家霍四究。又据东坡志林载,王 彭尝云:”徐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故

31、事,闻刘 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宋代民间说三国故事已经表现出“尊刘贬 曹“的鲜明倾向。宋元时代三国故事更被大量地搬上舞台。宋史范纯礼传及南宋姜白石 观灯口号等诗歌中都有演出三国戏的记载。金元演出的三国剧目至少有三战吊布、 赤壁縻兵、隔江斗智等三十多种,在这些剧本中,继续表现了“尊刘贬曹”的倾向。三 国故事流传既有那么长的历史,以三国故事为题材的平话小说,可能很早就产生了,但今存 最早的也是唯一的一部三国志平话是元代至治年间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国志平话。 这书是民间传说中三国故事的写定本。它分上中下三卷,每卷都分上下两栏,上栏图相,下 栏正文。从评话的内容和结构看,已粗具

32、三国演义的规模。不仅拥刘反曹的倾向极为鲜 明,而且刘、关、张等人都富有草莽英雄气息,张飞的形象最活跃、最有生气,诸葛亮的神 机妙算也写得很突出。全书内容大半是不同于正史的附会和传说,像司马仲相断狱的因果报 应故事,张飞殴打常侍段珪、杀定州太守,以及刘、关、张太行山落草等,情节都很离奇。 而且描写粗枝大叶,文词鄙陋不通,人名地名也多谬误,似乎还是未经文人润色的民间艺人 作品。从上述的记载和残留的作品看,可知从晚唐到元末,在民间流行的三国故事,愈来愈 丰富。为三国演义的创作提供了充分的条件。罗贯中在民间传说及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的基础上,又运用陈寿三国志和裴 松之注的正史材料,结合他丰富的生活

33、经验,写成了这部影响深远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关于罗贯中的生平材料现存的很少。贾仲名录鬼簿续编说:罗贯中,太原人,号 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天各一方,至正甲 辰复会。别来又六十馀年,竟不知其所终。”根据贾仲名记载的推测,罗贯中的生卒年大约 在1310至1385之间(注:贾仲名书录鬼簿后写于明成祖永乐二十年(1422),时八十岁。 所以知道元至正甲辰(1364)时,贾应为二十二岁,由此可推测与贾为“忘年交”的罗贯中的生 年。)。明王圻稗史汇编说罗贯中是“有志图王者”。清徐渭仁、徐钠所绘水浒一百单 八将图题跋说他曾与元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之一张士诚有关系。根据这些

34、片段材料和他作品 中对圣君贤相的推崇和所反映出来的丰富的斗争经验,可以推想罗贯中是封建社会里一个有 抱负、有理想并有一定的军事、政治斗争经验的人物。罗氏的创作才能也是多方面的,他写 过戏曲和乐府陷语,现存的戏曲作品有赵太祖龙虎风云会,但主要成就还是在小说方面。 相传他写过十七史演义,今存署名罗贯中的小说,除三国志通俗演义外,还有隋唐志 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和三遂平妖传。而且他还是水浒传的编写者之一。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现存的最早刊本是嘉靖本,全书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则,题 ”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它集中并充实了宋元时期讲史话本和戏曲中的精 彩部分,把三国志平话的故事作J全部改写,删

35、去了像司马仲相断狱、孙秀才发现天书 和刘、关、张太行山落草等荒诞的故事,增加了许多史实,扩充了篇幅,从而成为一部”文 不甚深、言不甚俗”的长篇巨著。继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之后,新刊本大量出现,它们都以嘉靖本为主,只做了些 插图、考证、评点和文字的增删,卷数和I可目的整理等工作。清康熙年间,毛宗岗对嘉靖本 三国志通俗演义作了一些修改,主要是辨正史事,增删文字,更换论赞,改回目为对偶, 至于内容无甚改动。经过毛宗岗一番加工之后,全书又有所提高,但同时封建思想也有所增 加。从此他的修改本也就成为后来最流行的本子。第三节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三国演义描写了公元184年到280年间的历史故事,起自黄巾起义,

36、终于西晋统一。 它集中地描绘了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军事的、政治的、外交的种种斗争,斗争的方 式有公开的,有隐蔽的。通过这些斗争,作者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朽;谴责了统治者 的残暴和丑恶;反映了人民在动乱时代的灾难和痛苦,也表现了他们对统治集团的爱憎和向 背,以及他们反对战争分袭,要求和平统一的愿望。全书的内容倾向,有几点值得我们注意:三国演义继承了平话“拥刘反曹”的传统,把蜀汉当作全书矛盾的主导方面,把 刘、关、张、诸葛亮当作小说的中心人物。全书共一百二十回,其中自桃园结义至诸葛亮死 五丈原这五十一年间的事就占了一百零四回,以后四十六年的事只用十六回就草草收束。” 拥刘反曹”倾向的形成

37、,有比较长远、复杂的历史和思想的背景。从史学传统来看,西晋陈 寿的三国志尊魏为正统,到东晋偏安江左以后,习凿齿作汉晋春秋就改蜀汉为正统。 北宋司马光作资治通鉴沿陈寿先例,尊魏为正统,到南宋偏宋以后,朱熹作通鉴纲目, 乂一反司马光的看法,仍尊蜀汉为正统。清史学家章学诚说:”陈氏生于西晋,司马氏生于 北宋,苟黜曹魏之禅让,将置君父于何地?而习与朱子,则固南渡之人也,惟恐中原之争正 统也。诸贤易地而皆然。(文史通义文德)由此看来,历代史家拥曹拥刘之争,不过是 封建正统观念在不同条件下的不同表现。拥刘反曹思想之流行,确有为偏安的汉族王朝争统 地位的历史思想背景。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中的拥刘反曹“倾向和上

38、述的习凿齿、朱熹的罗 汉正统观念是有一定关系的。但从平话和演义的内容倾向来看,决不能把它们”拥 刘反曹”的内容简单地归纳为封建正统观念的表现。书中曹、刘对比的描写,给我们印象最 深刻的主要是刘备以宽仁待民,曹操以残暴害民;刘备待士以诚心和义气,曹操则全用权术 和机诈。刘备从桃园结义时就抱着”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理想,并深知举大事者必以人为 本,所以“远得人心,近得居望”。他的言行和曹操恰恰是鲜明的对比。他说:“操以急,吾 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谪,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若以小利而失信于天下, 吾不为也。”他初作安喜县尉,就”与民秋亳无犯,民皆感化“。在新野时,老百姓又歌颂他: ”

39、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当阳撤退时,十几万百姓跟随他渡江,虽然情势万分 紧急,他决不弃民先行。到了西川,他的军队”秋亳无犯,受到焚香礼拜”的欢迎。他的善于 知人,对士能推心置腹,始终信任,给人印象也很深,他一见赵云,就“甚相敬爱,便有不 舍之心,在长坂坡,糜芳、张飞都以为赵云去投奔曹操,刘备却亳不怀疑地说:“子龙从我 于患难,心如铁石,非富贵所能动摇也。“至于他对待诸葛亮,从三顾茅户到白帝托孤,始 终敬爱信任,则更为人所共知。和刘备相对立的奸雄曹操,其残酷、欺诈的性格和刘备也正 是鲜明的对照。他杀吕伯奢全家时说的“宁教我负天下,休教天下人负我”是他一生行动的哲 学。他为报父仇,进攻徐

40、州,”所到之处,杀戮人民,发掘坟墓”。对待部下的奸诈、残酷更 是无所不至。他军中缺粮,先命令粮宜王座用小斛发军粮,然后又借王厘的“头”来平息众怒。 他为了追查在许都纵火的耿纪的馀党,竟用讹诈手段把站在红旗下面的三百多人全部斩杀。 其他如痛恨祢衡而假手黄祖杀之;忌恨杨脩而加以扰乱军心的死罪;为防范行刺而”梦中杀 人”,都给读者极为深刻的恶劣印象。从这些对比描写中,可以看出演义中“拥刘反曹” 的观念,也是表现封建时代人民拥护“明君“,憎恶“暴君”的愿望。书中许田射猎、董承奉诏、 曹丕废帝、刘备正位等章节中流露了相当浓厚的封建正统观念,但我们也可以看到,作者强 调正统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支持深得人心的

41、刘备,而不是支持行将溃灭的汉献帝、刘表、刘 璋等人物,这些人物在作者笔下只是可怜,并不可爱。演义中极力宣扬了刘、关、张的义气。小说第一回桃园三结义就写这三个异姓兄弟 发誓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口生,但愿同年同月同口 死。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这人盟誓就决定了三人名为君臣、情同骨肉的关系。从历史传统 来看,义气并不是新的东西。它是封建时代小私有者道德观念的反映。它一方面表现了小私 有者在受剥削压迫下救困扶危、互相支援、见义勇为、自发反抗的积极品德。历代游侠之士 那种讲义气、重然诺、感恩遇、报知己的壮烈行动,都是义气的表现。历代农民起义,也往 往以义气为号召。言和遗事

42、写宋江起事,前后经过三度“结义”,并非毫无现实根据的虚 构。续通鉴记元至正十一年刘福通、韩山童等领导红巾起义,也”宰白马黑牛,誓告天地 o平话到演义中所极力渲染的“桃园结义”的传说,显然和这个历史背景有着极为密 切的内在联系。但是,由于“义气”不是从阶级观点出发,往往以个人恩怨行为行动的根据, 所以这种道德观念常常被封建统治阶级所利用。在演义里,关羽正是被作者当作义气的 化身的英雄人物。许田射猎时,他拍马提刀而出,”要斩曹操”,是激于忠义之气。从”屯土 山关公约三事”到“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以及斩蔡阳、古城会等一系列 行动中,更突出他忠于桃园盟誓、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义

43、气。华容道释曹操,在作者 看来也是”拚将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义名”的“壮举”。在关羽的行动中,我们一方面看到 “义气”的团结鼓舞的力量,另一方面也明显地看到”义气”的局限。他“约三事”时虽然自称” 降汉不降曹,结果还是替曹操斩了颜良、文丑,而华容道释曹操,更是认敌为友,把个人 恩怨放在整体利益之上。关羽被害后,刘备、张飞旦夕号泣,誓死复仇的行动,也表现出他 们重义气、轻富贵的态度。所以伐吴之役,连诸葛亮、赵云等心腹之臣也无力劝阻0实际上, 这也是把个人情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也正是由于这种义气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所以义气化 身的关羽,后来就为清代统治者所利用,并附会种种迷信色彩,称为“伏魔大帝,

44、”关圣帝 君“。而“桃园结义”的形式,也往往被各种封建的江湖帮会用作欺骗的手段。在演义里,作者还善于通过三国之间政治、军事、外交的种种事件,把历史上各种 斗争的经验和智慧,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而诺葛亮这个光照全书的人物,正集中地表现这 种惊人的智慧,绝世的才能。演义的作者一反正史所谓”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 民之干,优于将略”(三国志诸葛亮传)的看法,把他描写成为政治、军事、外交无所不 能、无所不精的人物。他隐居隆中时,对天下大势已了如指掌,初见刘备就提出了据蜀、联 吴、抗魏的长远战略思想,博望坡出奇制胜就奠定了他在刘备集团内部的威信。赤壁之战, 他孤身到吴国,不仅在身临危境中舌战群儒,

45、和东吴上下各方进行了复杂曲折的斗争,争取 了强有力的同盟,贯彻了联吴抗曹的战略,而且在战役部署的各个关键环节上表现了超过曹 操和周瑜的见识和才能。在三气周瑜、夺取荆州过程中,更逼得周瑜咬牙切齿地说:”既生 瑜,何生亮!后来庞统死于落凤坡,关羽失荆州,身死麦城,刘备征吴失败,病死白帝城, 都是由于不听他的劝告。刘备死后,蜀中元气大伤,他却独力支持了这个困难的局面。安居 平五路,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稳定局势,平定后方,打击敌人。那种排除万难的才能、坚 韧不拔的毅力,和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诚结合在一起,就成为封建时代人民所幻 想的”贤相”的典型,他和那些”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的书生

46、是完全不同的。除诸葛 亮外,周瑜和曹操两人也是富有斗争经验、善于应付各种事变的人物。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分 析曹军的虚实,谈笑自若地部署这场大战,两度愚弄蒋干,并通过蒋干以愚弄曹操,都表现 了出色的战略才能。曹操虽然被作者写成反面人物,但作者并没有把他简单化,因此在写他 奸诈时,也表现了他“豪爽而多智”的一面。例如在青梅煮酒的谈话中他笑袁术是吐冢中枯骨”, 袁绍是“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刘表是“虚名无实,刘璋是“守户之犬”,对当代人 物分析得很精辟。官渡之战,他在和袁绍军力相悬十倍的条件下,善于听取许攸的建议,劫 烧乌巢军粮,终于取得胜利,打垮了他在中原的劲敌。其他和蜀国的庞统、姜维,吴国

47、的吕 蒙、陆逊,魏国的司马懿等,也是长于谋略的人物。以上这些人物层出不穷的奇谋胜算,不 仅使这部书吸引人心,而且教育人民认识封建社会政治斗争的复杂的尖锐,获得阶级斗争的 经验和才能,突破统治阶级的愚民政策,积极掌握自己的命运,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但是演义的思想内容也存在一些明显的缺点。作者从封建立场出发,诬蔑黄巾起义 军是“劫惊良民的“盗贼,尽管这只是全书的引子,而且在具体描写中,作者也指出朝政种 种黑暗腐败是起义的原因,写出“青、幽、徐、冀、荆、扬、兖、豫八州之人,家家侍奉大 贤良师张角名字”,客观上反映了起义领袖在人民中的威望,但这并不能掩盖作者对农民起 义的阶级偏见。书中一开头就是“天下

48、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认为三国鼎立、西晋统 一是先天命定,完全是一种传统的“一治一乱”的历史循环论。庞统死前有童谣预言,上方谷 司马懿父子不死,是出于天意,也充满宿命论色彩。孔明火烧藤甲要损寿”,是因果报应观 点。至于孔明借东风,摆八阵图,五丈原禳星,关羽玉泉山显圣,以及于吉、左慈兴妖作法 等故事,更充满了神怪迷信色彩。第四节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它在中国文学史、特别是小说发展史上是一个重 要的里程碑。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小说,它既以民间传说为基础,又尽量以三国志及装松之 注为依据。章学诚说它是“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丙辰札记),民间也是“真三国,假封神 ”的说法。从全书史事纲目、人物事迹轮廓来看,这些评论大体是合乎实际的。但是,我们 如果把三国志及裴注和演义再作一些具体的对比,就可以看出两者之间不仅在思想 倾向上有尊曹尊刘之分,而且在内容比重上也各有轻重。三国志中,魏志三十卷,蜀志 十五卷,吴志二十卷,而演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