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同步练习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94923543 上传时间:2023-08-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8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同步练习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同步练习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同步练习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同步练习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同步练习一、巩固基础知识点1 食物生产的现代化1.2023湖南长沙一中二模1850年,美国引进收割机,使几个人就能收割大量庄稼。1862年,林肯颁布了宅地法,人们通过极便宜的价格得到大片土地。随后40年里有5亿公顷土地加入农场行业。据此可以看出,美国农场业发展迅速主要得益于( ) A.宅地法维护农场主的利益B.工业革命助力粮食规模生产C.高度集约的现代农业日益壮大D.南北战争解放了黑人生产力2.2023河南驻马店月考相关机构预测,随着杂草对农药的抵抗力增强,2024年起全球农业生产可能会投入30亿磅除草剂(价值约25亿美元);与此同时,除草机器人已可利用杂

2、草图像数据库检测并摘除杂草,或精准施放除草剂,以使其不会影响作物生长。由此可知,农用机器人的发展( ) A.有利于维护农业生态B.推动了生产关系变迁C.提高了粮食生产成本D.可取代新型农药研发知识点2 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3.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冰鉴可以冷藏酒及食物;马可波罗行纪介绍了我国13世纪用冰保存鲜肉及制造冰酪冷食的技术;明政府在运河两岸修建冰库,给为宫廷运送鲜菜鲜果的船只加冰,保持其鲜嫩;清光绪年间,北京已专设冰窖用于藏蒜薹,保证对皇宫的供应。这些反映了( ) A.粮食储存技术历史悠久B.古代劳动人民富有智慧C.需求刺激保鲜技术产生D.古代民众追求生活品质4.2023安徽宿州示范高中联考

3、2017年,国务院提出建立符合国情的“全链条、网络化、严标准、可追溯、新模式、高效率”的冷链物流体系。各大冷链物流企业纷纷应用全球导航等技术,监控物流车辆的温度,还能发现不及时配送现象。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 A.现代科技完善企业管理体制B.国家重视保障居民的食品安全C.我国食物储备技术世界领先D.冷链物流解决了食品供需矛盾知识点3 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5.1815年,英国政府颁布第一个谷物法,规定在英国粮价每夸脱低于80先令时,禁止粮食进口。只有在达到或超出这一价格的情况下,才许可从国外自由输入粮食。这一规定( ) A.适应工业社会发展需要B.体现自由贸易原则C.有利于海外市场的拓展D.起到贸

4、易保护作用6.2023广东广州模考20世纪30年代,中国台湾地区稻米产量大幅增加,但当时人均稻米消费量却比19101919年降低了23.1%。粮食不足部分,当地居民主要以番薯代替。这一状况说明,当时中国台湾地区( ) A.大力支持全民族抗战B.受限于工业化进程缓慢C.受制于特殊的政治状况D.遭到世界经济危机冲击7.某国际组织的主要职能包含:“向成员提供技术援助,动员国际社会进行投资,并执行国际开发和金融机构的农业发展项目;制定有关国际行为准则和法规,谈判制定粮农领域的国际标准和协议,加强成员国之间的磋商和合作。”该组织的徽标是( ) 二、提升能力1.2023重庆南开中学质量检测下图为19131

5、926年俄国(苏联)农业生产指数变化情况图。据此可知,当时( ) A.农业发展助推工业化建设 B.农业集体化调动了农民积极性C.计划经济推动了农业生产 D.分配政策调整有利于经济恢复2.2023湖南长沙一中模考为了保障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最理想的收割时间是麦穗成熟的前一天和当天。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河南、山东草帽辫(原料是麦秆,即小麦生产的手工副产品)产区的农民常常会宁愿少收小麦而提前四五天收割,以获得编草帽辫用的优质麦秆。这种现象反映出( ) A.农民生产观念的改变 B.小农经济已经解体C.农业现代化趋势明显 D.北方农业日趋衰落3.2022年3月,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发布报告,称世界正面临现

6、代最严重的粮食安全危机。该报告表示,2023年需要230亿美元,帮助全球近1.5亿人,应对最严重的粮食安全危机。这体现的是( ) A.粮食危机是全球发展的最大障碍B.全球化加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C.逆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主流D.全球化使传统社会问题呈现全球共性4.2023广东广州模考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371944年陕甘宁边区粮食产量统计表 单位:万石年份19371938193919401941194219431944粮食产量111.6122.1175.4152.6145.6148.4181.2181.7增长指数100109.4157.2136.7130.5

7、133.0162.4162.8摘编自黄正林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粮食问题研究 材料二 1952年下半年开始,全国许多地区出现抢购粮食的现象,这种粮食紧缺的态势,1953年上半年在继续发展。1953年10月,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20世纪5070年代,农民种粮靠计划、粮源靠统购、消费靠统销、余缺靠调拨、供应凭票证,国家力争实现粮食供需平衡。摘编自高小蒙、向宁中国农业价格政策分析等 材料三 种子是农业产业链中的源头,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种子需求国,但世界绝大多数种子供应已被美、法、德等西方国家种业公司垄断。1989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管理条例颁布,对种子选育和审定、种子

8、生产等方面做了具体规定。到1994年,良种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已经提高到32%。目前,相比于国外,我国具有独立研发能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仍然不多,提高种子的科技含量及育种水平是当下农业科研最主要的任务。摘编自徐豪种子安全,才有粮食安全等(1)概括材料一中陕甘宁边区粮食产量变化的总趋势,并结合史实分析其原因。(2)分析材料二中国家粮食政策实施的历史背景。(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确保粮食安全做法的认识。参考答案一、巩固基础1.B 【解析】 时空定位 19世纪中期,美国。此时美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材料解读 材料第一句表明了机械化对农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第二句表明了政府政策鼓励

9、引导农场业发展。选项分析 综合可得知,生产工具和技术进步,助力粮食规模生产,B项正确。生产力的提升是材料中农场发展的主要因素,政策是配合生产力的,排除A项;19世纪的美国尚未达到高度集约的现代农业水平,排除C项;黑人解放对农业生产有积极作用,但材料强调的是机械化因素,排除D项。2.A 【解析】 据材料可推知,农用机器人的发展在保证并提高除草效率的同时,有利于减少农药的使用量,能起到维护农业生态的作用,A项正确;农用机器人的发展是否会改变生产关系尚有待验证,排除B项;农用机器人的量产化、智能化,可能导致农业生产成本下降,排除C项;杂草抗药性的增强,说明新型农药研发仍有必要性,这一科研需要并不会因

10、农用机器人的出现和普及而被取代,排除D项。3.B 【解析】 材料描述的是中国古代人们用冰保鲜食物,据材料可知,先秦时期人们已使用青铜冰鉴来冷藏酒及食物,后用冰制作食物,修建冰库、冰窖等实现食物的长途运输或长期保存,这反映了中国古代食物保鲜技术历史悠久,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智慧,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食物冷藏保鲜技术,酒、鲜肉、鲜果、蒜薹不属于粮食(粮食是供食用的谷物、豆类和薯类的统称),排除A项;据材料,保鲜技术多供宫廷、贵族使用,没有涉及保鲜技术产生的原因,排除C项;古代民众与材料中“曾侯乙”“为宫廷运送”“保证对皇宫的供应”不符,排除D项。4.B 【解析】 根据题干,中国政府提出建立完

11、善的、高标准的、高效率的、可控的冷链物流体系,旨在保障食品运输安全,这说明国家重视保障居民的食品安全,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企业管理体制,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比较,不能得出C项结论,排除;D项说法绝对化,影响食品供需的因素很多,冷链物流只是其中之一,不可能解决此矛盾,排除D项。5.D 【解析】 据材料,英国政府颁布谷物法,制定了一个粮价标准,国内粮价低于此标准时不允许进口粮食等,其意在保护国内粮食生产者和平衡国内粮食供求关系,D项正确;限制粮食进口不能适应工业社会发展对粮食和原料的需要,排除A项;谷物法体现的是保护主义而非自由贸易原则,排除B项;谷物法保护本国农业生产,与海外市场的拓展无关,排

12、除C项。6.C 【解析】 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中国台湾地区被日本侵占;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此时中国台湾地区仍处于日本的控制之下,生产的稻米主要被日本征用,服务于日本的侵略战争。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稻米增产而人均稻米消费量却降低的情况,C项正确;当时中国台湾地区被日本侵占,其生产的稻米为日本所控制,不可能出现大力支持全民族抗战的情况,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工业发展状况,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中国台湾地区遭到世界经济危机冲击,排除D项。7.A 【解析】 根据材料,该国际组织主要致力于国际农业发展,结合所学,该组织是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A项属于该

13、组织的徽标,正确;B项对应的是世界贸易组织,其主要职能是推动并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不符合材料,排除;C项是不结盟运动的徽标,它是一个松散的国际组织,奉行独立自主、不与他国结盟的外交政策,不符合材料,排除;D项是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徽标,不符合材料,排除。二、提升能力1.D 【解析】 时空定位 19131926年,俄国(苏联)。选项分析 由以上分析可知,分配政策的调整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发展,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新经济政策对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无法得出农业发展与工业化建设之间的关系,排除A项;农业集体化政策和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排除B、C项。2.A 【解析】 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的主要结

14、论是:以麦秆为原料的草帽辫收益要超过小麦,这使得当地农民不再追求小麦产量而是追求麦秆的附加值,反映出农民生产观念的改变,A项正确;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小农经济尚未解体,排除B项;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来装备农业,用现代经济科学来管理农业,这些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材料只提及河南、山东部分地区的小麦种植情况,不能代表整个北方的农业状况,排除D项。3.D 【解析】 根据材料,2023年全球近1.5亿人面临粮食安全危机,需要230亿美元来提供援助;结合提出者“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可知,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粮食安全危机不再局限于某一国家或地区,演变成为全球共性问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来解决,D项正确;“最大障碍”表述绝对,不能由材料得出,排除A项;利益失衡与材料中全球粮食安全危机不符,排除B项;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是全球化,并非逆全球化,排除C项。4.(1)趋势:总体增加。(2分)原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民主政治建设取得成效;大生产运动的开展;减租减息政策的实行。(2)背景:粮食供需关系紧张;“一五”计划和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3)认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以民为本,坚持自力更生,坚持科技创新的农业政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