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22课《送东阳马生序》示范课教案鲁教版五四制_小学教育-小学学案.pdf

上传人:c****1 文档编号:94898444 上传时间:2023-08-1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97.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22课《送东阳马生序》示范课教案鲁教版五四制_小学教育-小学学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22课《送东阳马生序》示范课教案鲁教版五四制_小学教育-小学学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22课《送东阳马生序》示范课教案鲁教版五四制_小学教育-小学学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22课《送东阳马生序》示范课教案鲁教版五四制_小学教育-小学学案.pdf(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送东阳马生序示范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1、.辨识一些文言词的读音,反复朗读,达到成诵。2、学习并掌握其中的一些重点字词,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3、学习用对比手法来表现中心的写法,体会文章的艺术特色。4、从古人刻苦好学和虚心求师的事例中获得教益。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朗读背诵,通过整体感知,理解本文的内容,体会文章的艺术特色。2、感受作者的勤奋善学的精神,挖掘本文的现实意义,引导学生勤勉学习,不怕吃苦。三、教学时间安排:2 课时 四、教法手段:朗读、指导;自主、讨论、探究 五、课前准备:1、熟读课文。2、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疏通文句,了解课文内容。3、查找宋濂的有关资料。六、教学设计

2、: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 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今天我们来学习宋 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二、整体感知 1学生读懂原文,可以借助课下注释,疏通文句,不解之处可提出疑问,共同商议解 决。2教师范读,学生反复朗读,理解本文的内容。说明 本文的中心是个“学”字。第 1 段:写自己家贫嗜学。第 2 段:写成年之后求师艰难。以上内容学生说出意思即可。学生自读课文注释,教师补充介绍作者。2 宋濂是明朝主要的

3、开国文臣,明初文学家。他年少时受业于元末 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溍等。元朝至正九年,召他为翰林院编修,因为身老不仕,隐 居龙门山著书。明初,征他作江南儒学提举,让他为太子讲经,修元史,官至翰林学士 承旨、知制诰,朝廷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写。年老辞官,后因长孙宋慎犯罪,被流 放到四川,途中病死。他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著有宋学士集。说明 本文的体裁特点。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 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

4、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 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 性散文的一种写法。三、结合注释,教师指导。指名学生翻译课文大意(2 3 人)。四、疑问探究:1、文章是如何写出自己学习时的困难条件的?请找出原文的关键词语或者句子。说明 主要体现在借书抄录,衣食粗劣,生活简朴,跋涉艰难等方面。主要语句有:(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2)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3)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4)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 2、第 1 段中,作者说自己当年借书抄录,“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这个细节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说

5、明 记叙缺少细节,文章易流于抽象、单调,而适当穿插细节描写,往往可使文笔 更为生动、形象,内容更为丰富、充实,课文的细节描写便有这样的效用。“天大寒,砚冰 坚”是说天气大寒已到了滴水成冰的程度,砚上结有坚冰,书写极困难,“手指不可屈伸”换一个角度写执笔抄录之艰辛。但即使如此,作者当年仍不敢懈怠,依然兢兢业业地抄写所 借书籍,如期归还。寥寥数笔,即为读者勾勒了一幅寒窗苦读的图画:一个家境清寒却又自 幼嗜学的青年,在严寒季节正不畏艰难伏案抄书。天寒地冻,尚且不肯放松,其余时日当可 推想而知。作者正是借助于这一动人的细节来表明自己一年四季抄书的艰苦,来突出自己当 年学习的勤奋刻苦。删去这一细节,上下

6、文似仍可贯通一气,但表达效果显然大不一样了。3 以上问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自主学习。由教师给出思考的角度,学生可以谈出自 己的感受,提倡有不同的见解。五、小结:1、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2、本文的中心是个“学”字。作者写了自己家贫嗜学和求师的艰难。六、课堂作业:1、背诵课文。2、研讨与练习二。第 二 课 时 一、背诵课文,体会作者的家贫求学的经历。二、整体感知:找出文中运用对比的地方,体会本文的特色。说明 用课堂讨论的办法,不要脱离课文,又要展开,还要有所概括。本文善用对比,以自己和“同舍生”进行对比。“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每天只吃两顿饭,没

7、有鲜鱼美肉可供享受。那些住在同 一旅舍的富家子弟,作者着力写出他们服饰的华美,勾勒出他们的形象,“烨然若神人”,像神那样光彩艳丽。而自己则“蕴袍敝衣处其间”,一边是服装艳丽,一边是破衣烂袄。可 以突出富家弟子的豪华和自己的贫寒。在经过这样的对比后,作者揭示出自己的精神境界“略无慕艳意”,表明他一点也不羡 慕,不自惭行秽。因为“中有足乐者”,内心有精神安慰和思想寄托,所以他就不会在吃穿 上和别人比较了“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从对比中揭示中心,鲜明而有说服力。三、疑问探究:作者怎样写自己的求学经历的?对今天的学生有什么借鉴?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讨论下列问题。不解之处可提出疑问,共同商议解决。教师适当点

8、 拨。说明 主要写了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开头就点出学习上难以解决的矛盾:“家贫”和“嗜学”,引出求学的艰难:常借书于 人,手自笔录,天大寒而弗之怠,走送之,因此得以遍观群书。苦无名师引导,趋百里外,从师叩问。终于克服了“无书”和“无师”的困难。作者特别渲染了从师求学的艰难。严冬时节,走在深山大谷里,冒着凛冽的寒风,踏着 几尺深的积雪,脚上皮肤冻裂了还不知道。到了住所,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生活上也异常 艰苦,粗茶淡饭一日只有两顿,穿的是破衣旧袍。但这些都不能动摇作者的求学意志。4 在艰苦的求学生活中,作者怡然自乐,对同舍生的豪华毫不羡慕。精神上的富足,战胜 了物质上的贫困。知识的积累,精神

9、的充实,是学子读书的必备条件。说明 第二问在于挖掘文章的现实意义,提倡学生谈出自己的想法。在学习应勤勉,不 怕吃苦。四、小结:1、本文在运用对比的手法,注意了记叙、描写、议论结合,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2、作者在艰苦的求学生活中,对同舍生的豪华毫不羡慕,怡然自乐。他以精神上的富 足,战胜了物质上的贫困。五、课堂作业:1、掌握文中一些句子的翻译。2、研讨与练习一、三、六、板书设计:送 东 阳 马 生 序 宋 濂 家贫嗜学: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2、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求师艰难:1、趋百里外,从师叩问。2、俟其欣悦,则又请焉。3、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4、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七、课外扩展:阅读下文完成下列问题 俭啬老(汉)邯郸淳 汉世有人,年老无子,家富,性俭啬。恶衣疏食,侵晨而起,侵夜而息;营理产业,聚 敛无厌,而不敢自用。或人从之求丐者,不得而入内,取钱十,自堂而出,随步辄减,以至 于外,才余半在,闭目以授乞者。寻复瞩云:“我倾家赡君,慎勿他说,复相效而来!”老人饿死,田宅没官,货财充于内帑矣。1.译成现代汉语。2.鉴赏本文描写人物的形象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