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古诗三首 芙蓉楼送辛渐 》(大单元教学设计)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4850303 上传时间:2023-08-0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2课《古诗三首 芙蓉楼送辛渐 》(大单元教学设计)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22课《古诗三首 芙蓉楼送辛渐 》(大单元教学设计)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2课《古诗三首 芙蓉楼送辛渐 》(大单元教学设计)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2课《古诗三首 芙蓉楼送辛渐 》(大单元教学设计)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题22.古诗三首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1课时学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学习目标1 .认识“芙、蓉”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单”,会写“洛、壶”等8个 字。2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芙蓉楼送辛渐。3,能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句表现的精神品格。学习 重难点L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理解诗句及整首诗的大意。2.通过古诗中关键字词的解释,来体会人物的精神品格,感悟诗人表达的思 想情感。学情分析学生对古诗学习有了一定的方法,可以根据古诗自己搜集和诗有关的资料, 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为学习古诗做好了铺垫。能自主诵读,读出古诗的节奏, 掌握好古诗的停顿,借助注释初步理解诗意。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反复诵

2、 读,关注学生情感的体会,指导读出情感,读出古诗的韵味。教学辅助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教学过程学习任务一:情境导入,介绍作者【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导入的方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也让学生在音乐中和诗句中感受友 人恋恋不舍的离别之意。解释诗题,加之为学生补充相关的写作背景,是为了更好的理解后 面的古诗学习,更易深刻的体会诗人的精神品格。】一、情境导入:1 .歌曲: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2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自古以来,离别就是永恒、凄美的话题,多少文人墨客 曾一度泼墨挥毫,成就了一篇篇美文佳作。二、背诵

3、送别诗L送别诗一一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赠汪伦送孟浩然之广陵等。2 .学习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芙蓉楼送辛渐。唐代诗人王昌龄写的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 板书课题,齐读。(板书:芙蓉楼送辛渐)三、题解L题目:“芙蓉楼”是润州(今江苏镇江)的城楼。“送”是送别的意思。“辛渐”是诗 人的一位朋友。题目的意思是:在芙蓉楼送别好友辛渐。3 .作者王昌龄:王昌龄(698-756年)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汉族。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擅长写七言绝句,后人称王昌龄为“七绝圣手”。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 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 昌龄集。4 .

4、创作背景口此诗当作于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王昌龄当时为江宁丞。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 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这首诗为在江 边离别时所写。学习任务二自读诗文初步感知【设计意图:诗句中识字,帮助学生结合诗意,准确诵读诗句。分类指导书写,让学生能发 现识字书写规律,达到举一反三目的】一、自读古诗,读准正确,读流利。1 .读准字音2 .检查字音:读字组词:芙、蓉、洛、壶看图识字:芙蓉(花)芙蓉楼(图)3 .同学们在书写上要注意:“芙蓉壶”都是上窄下宽的字,“洛”左窄右宽。“壶”注意有三部分组成:士、一、业。二、生再读古诗,注意停顿和节奏。指名

5、朗读古诗三、根据课文中的注释,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芙蓉楼故址在今江苏镇江北,下临长江。吴镇江在古代属于吴地。呼明天刚亮。楚山泛指长江中下游北岸的山。长江中下游北岸在古代属于楚地范围。冰心像冰一样晶莹、纯洁的心。教师引导:同学们,读着读着你有没有读懂古诗的大致意思呢?请同学们结合注释,来 说一说这首古诗的大致意思。学习任务三:自主交流 理解诗意【学生对古诗的诵读和学习已经不陌生,引导学生学会理解记忆,能自主结合资料背景材料, 体会作者表达情感,读出韵味,有所感悟,体会意境】1 读诗句:2 .理解字义:寒雨:寒冷的雨。连江:满江。吴:三国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吴。平明:清晨。客:指

6、辛渐。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的山为楚山。孤:独自,孤单一人。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在玉之中。比喻人清廉正直。冰心:比喻心的纯洁。3 .交流诗句之意:昨夜,秋雨绵绵洒满吴地江天。清晨送走友人只留下孤独的楚山。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 向你问起我,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中的冰一样纯洁。学习任务四:品读诗文,感悟精神【设计意图:学生反复诵读,转关键词语,利用形象化手段让学生感受诗意,体会诗句诗人 的精神品质。1一、品读“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1 .请大家默读前两句,看看都写到了哪几种景物?寒雨:当时天气清冷,增添意味。“连” “入”两

7、个动词写“寒雨”的绵绵不断和无声无息,渲染出离别时的暗淡气氛。2 . “平明”表明送客的时间。“楚山孤”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寒” “孤”表明离别时的凄冷孤寂。师:王昌龄才华横溢,官至县蔚,后来因事被贬谪岭南,他一生壮志未酬,与好友分别, 心中怎能不孤单、苦闷呢?3 .教师引导:同学们再听老师读一读这首诗,边听边想象画面,你仿佛听到了什么?想到什 么?预设1:我看到了漆黑的夜里细雨纷纷,诗人一夜未眠,天刚刚蒙蒙亮,诗人起身去送别好 友辛渐。预设2:我听到了窗外寒雨淅淅沥沥,诗人王昌龄和辛渐两人依依不舍把酒话别,意犹未尽。联想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可

8、能会说:劝君更尽一杯酒,长江之下无故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我俩兄弟情。二、品读后两句诗“洛阳亲友如相间,一片冰心在玉壶”L引导想象:诗人特意从江宁送朋友到吴地,诗人站在江边,寒雨连连,楚山孤寂,离别愁 绪,涌上心头。王昌龄想到辛渐马上就会到达洛阳,见到自己洛阳的亲友,诗人想让朋友告 诉亲友什么?学生读:洛阳亲友如相间,一片冰心在玉壶。2引导理解:诗人托辛渐给洛阳友人带去这样一句话,是有原因的。当时作者因不拘小节, 遭到一般平庸人物的议论,几次受到贬谪,但王昌龄确毫不在乎,只说出一句“一片冰心在 玉壶”。4 .抓字眼:冰心:像冰一样晶莹、纯洁的心。诗人想用它说明什么?玉壶:玉壶是什么样子的呢?

9、(里里外外晶莹剔透,洁白无瑕形容人的纯洁和正直。) 4.你读懂什么?(小组交流)预设1:寒雨连绵,诗人王昌龄在黎明时要送别他的友人辛渐,王昌龄对辛渐说如果我在洛 阳的朋友亲人问起我,你就说“一片冰心在玉壶”。预设2:昨天晚上,透着寒意的雨洒落大地,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清晨当诗人送别辛渐时, 感到自己就像楚山一样孤独。诗人告诉辛渐,如果洛阳的亲朋好友问起我,请你转告他们: 我的心依然像玉壶一样晶莹透亮。三、感悟诗情1 .诗人没有再过多地抒发离愁别绪,而是借辛渐向远在洛阳的亲友表明自己的信念。诗人是 想表明自己的什么呢?2 .学生交流,预设:诗人表达自己的心像冰一样清澈、像玉一样纯洁。表明作者刚正不阿, 廉洁清正的品质。四、小结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与朋友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谊。人生自古重离别,那苍 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不仅烘托出诗人送别时的孤寂之情,更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 毅的性格。【板书设计】芙蓉楼送辛渐寒雨山孤孤寂冰清告洁洁身自好冰心玉壶高洁I【作业设计】1 ,背诵芙蓉楼送辛渐,并会默写。2搜集三首送别诗读一读,积累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