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选修六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知识梳理.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4802858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1.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教学:选修六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知识梳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历史教学:选修六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知识梳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教学:选修六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知识梳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教学:选修六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知识梳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选修六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知识必备(根据2012年版教学指导意见) 整理者:叶新红 2014. 11 温馨提示:备考一手资料,桌前必备,好好珍惜第一单元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世界文化遗产1、世界文化遗产面临的形势:难以抵御的自然灾难、频繁发生的战争、近代以来特别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工业化和城市 化浪潮使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不断遭到破坏。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措施:(1)通过世界遗产公约:各缔约国负有保护本国文化和自然遗产的责任,必要时可利用国 际的援助和合作;将一部分“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加以重点保护;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要对这些遗产的保护,提供技术和经费的援

2、助。(2)成立世界遗产委员会(3)成立世界遗产中心:负责世界遗产公约实施的日常工作。3、世界遗产分类: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文化遗产:指从历史、艺术或科学的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和文物、建筑或遗址4、文化遗产的登录标准(1)必须具有真实性和完整性(2)符合下列一项或几项标准(详见教材P5)5、世界文化遗产的突出的普遍价值(1)它是人类历史文化的载体,是人们认识历史文化的无比珍贵的教科书。(2)它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进行交流、促进了解,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宝贵资源。(3)它是进行学术研究尤其是历史、文化、民俗、宗教和民族学研究的重要资源。6、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1)真实性

3、:是指遗产产生时以及后来形成的各种特性。(2)完整性:一是指范围上的完整性,要尽可能的保持遗产组织与结构及其周围环境的完整;二 是指文化概念上的完整性。要尽可能的保持遗产地理位置上相互连接的相关部分,完成体现其文 化价值。总之,反对作任何改动、增加新建筑、假古董,甚至不必要的修复。7、当前艰巨的保护任务造成原因:由于国际局势动荡不安,局部战争频繁发生。如何保护:要充分保护和适度利用,坚持可持续利用原则。第二单元古代埃及的历史遗产一、金字塔:概念:法老的陵墓背景:公元前3000年左右,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埃及法老对全国实行专制统治。文化:陵墓文化代表作:位于开罗西郊

4、吉萨金字塔群:包括三大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以及多座小型金字塔。建筑艺术胡夫金字塔:外部:规模巨大、匀称壮观;内部:构造复杂、艺术精美;科技含量:精确度高, 结构精密狮身人面像:将人的智慧与狮子的威猛合二为一。(4)在世界文化中的历史地位: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昭示古埃及高超技术与成就;承载古埃及人民的智慧和历史;是人类建筑史 上的奇迹;现实意义:历史文化价值;旅游观光价值;科考价值从历史的角度: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完整表演系统的戏剧形态,是“国宝”级的“活 化石”.创造了脚色制、有一个稳定的剧本结构、形成演员组合体制。从现实的角度,昆曲对后世中国戏曲众多剧种都有深远的影响,所以被誉为中国“

5、近代百戏之 祖”。5、任重道远的拯救和保护任务建国后的措施:1957年成立北方昆曲剧院。面临的问题:人才匮乏、资金短缺、剧场不足和昆曲改革的问题。解决方法: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对昆曲拯救和保护,使人民对昆曲的继承的基础上有新地 发展。第七单元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一、殖民罪恶的见证一一戈雷岛戈雷岛,原意是“良好的锚地”,近代史又被称为“奴隶岛”,是西非最大的奴隶转运站,1 .选择戈雷岛作为奴隶贸易的集散地的原因:非洲最西端,自然条件优越,距北美最近。2 .历史:1444年葡萄牙殖民者首先发现了戈雷岛;后在葡萄牙人、荷兰人、法国人、英国人之间 十几次易主,一直到1960年塞内加尔独立。3

6、.标志性建筑:奴隶堡:关押、屠杀、贩卖奴隶木石结构,上下两层。上层宽敞、明亮;下层狭小阴暗、潮湿4 .作用:历史上一直充当贩卖黑人奴隶中转站的角色。I960后塞内加尔独立后,不仅是西非的旅游胜地,而且还肩负着进行历史教育的使命。反 映古代西非的历史和文化以及近代欧洲殖民者贩卖黑人奴隶的惨痛历史。5 .西方殖民者的奴隶贸易的罪恶时间:15世纪中期至19世纪动因:随着欧洲殖民者对美洲新大陆的开发,许多种植园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过程:奴隶贩子的船队从欧洲到非洲,在那里装上黑人,运到美洲卖给种植园主,再用贩卖所 得从美洲购买蔗糖、烟草等物品,运回欧洲出售。称为“三角贸易”影响:给殖民者带来暴利,给非洲

7、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二、奥斯威辛集中营L建立:1942年2 .布局:由三个大集中营和近四十个小集中营构成。3 .种族灭绝政策的罪恶:灭绝、监禁、掠夺、奴役、实验3.1. 国法西斯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政策背景:纳粹的种族主义理论(1)宣扬纯粹的德意志人是大自然的宠儿,是一切文明和文化的创造者,上苍赋予了他们主宰全 世界的权利。(2)除德意志人外,其他种族都是“劣等民族”。而在那些“劣等民族”中,犹太人又是最为劣 等的民族。5,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目的:揭露罪行、哀悼死者;反省历史、警惕未来;拒绝战争、维护和平 德国对历史的深刻反省:德国总理勃兰特和科尔先后在犹太人纪念碑前跪下。第三单元古代希腊、罗马

8、的历史遗迹一、古希腊的文化的遗产1、雅典卫城主要建筑:山门、伊瑞克提翁、帕特农神庙等建筑。功能:祭祀庆典,防卫御敌,公民议政特色:建筑排列因地制宜,错落有致;自由活泼的布局方式;主次分明。主要特色是柱廊;关注人 文主义重点建筑:帕特农神庙地位:是雅典卫城中最负盛名的建筑艺术成就:全部用大理石修建,尤为珍贵;广泛运用柱廊结构,富有生气,宏伟壮丽;雕 刻精致华美。以古希腊的神话为主要题材。建筑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2、奥林匹亚遗址用途:是宗教圣地和体育竞技中心。地位: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祥地;体育成就:公元前776年,举办了第一届体育竞技盛会。此后,每四年举行一次。只设一位 优胜者。古代奥运精神:和

9、平友谊;公平竞争;追求健美;奋发上进;崇拜英雄等。现代奥林匹克运动:1896年第一届。精神就是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二、古罗马的文化遗产1、古罗马城的由来公元前6世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公元前509年,成立共和国。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时期,建筑艺术进入辉煌发展阶段。2、古罗马的主要建筑古罗马的象征一一大兽场地位:古罗马建筑工程中最宏伟壮观的建筑,也是古罗马帝国国威的象征结构:由观众席、表演区和地下室三个部分构成。艺术特点:外部宏伟壮观,将希腊式和罗马式建筑融为一体,体现了建筑的力度和外观的美感 巧妙结合,内部功能多,设计巧妙。图拉真广场和纪功柱A.图拉真广场:出现时期和背

10、景:罗马空前强盛时期。建造者:皇帝图拉真结构:拱门、庭院、大厅、图书馆、纪功柱、图拉真市场特点:层次分明,功能丰富。既宣传皇权思想,又体现为市民服务设计理念价值:最具有创新意义的是附设了加强为公众服务的倾向。B.图拉真纪功柱:纪念远征的战功。艺术成就:建筑宏伟庄严。浮雕带是举世罕见的艺术杰作。雄伟的万神殿建造时间:哈德良皇帝统治时期地位:是罗马最宏伟的神庙建筑目的:用于崇拜以天上的星宿为代表的希腊与罗马的各位天神。结构:由门廊及正殿两部分构成。艺术风格:集希腊柱式与罗马圆顶式(圆形穹顶)建筑风格为一体,使建筑既宏伟壮观,又有 广阔的空间;最大的特色是它的圆形穹顶,把穹顶技术发展到顶峰。后来影响

11、到了世界各地的建 筑。一、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的文化遗产1 .组成部分:佛罗伦萨历史文化中心。2 .价值:是欧洲和世界的艺术宝库。3 .背景:政治上:佛罗伦萨共和国的建立促进经济发展,也为文艺复兴兴起奠定政治前提。经济上,欧洲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构成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经济基础。美第奇家族对佛罗伦萨文艺和建筑活动的大力扶植和资助,极大地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发 展。文化基础,意大利地处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经济发达,而且作为古罗马文化的继承者,有丰 富的古罗马文化的遗存,深受其益。4 .主要文化遗产:圣母玛利亚大教堂建造背景:提高共和国的声誉和公民的自豪感;体现公民精神;彰显人类的勤勉和力量时间

12、:1471年完工设计者:菲里坡布鲁内列斯奇建筑风格:大圆顶建筑(古罗马以来欧洲最大)开阔明朗的风格,与周围的世俗建筑十分协调。 人文主义精神;继承和发展了罗马式建筑意义: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诞生,成为佛罗伦萨的最高建筑,标志性建筑之一。乌菲齐宫一一乌菲齐博物馆:来历:共和国的办公楼,行政中心(乌菲齐宫)设计者:乔治瓦萨里藏品:达芬奇天使、拉斐尔的圣母像、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和春神图等。价值:是欧洲和世界的艺术宝库皮提宫一一帕拉蒂纳美术馆:皮提宫是美第奇家庭的府邸,宫内有一组博物馆。收藏绘画的帕拉蒂纳美术馆藏品有拉斐尔的椅子中的圣母、戴面纱的女人,提香的英国人画像二文艺复兴时期罗马的文化

13、遗产1、西斯廷小教堂地位:罗马教皇私人礼拜堂;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的宝库(2)特点:1)多位艺术家参与创作(拉斐尔、米开朗基罗)(2)最著名的壁画是米开朗基罗创 作的创世纪(一座丰碑)和最后的审判(3)壁画场面宏伟、形象生动(4)宗教题材为 主(5)反映人文主义色彩2、圣彼得大教堂改建目的:为了树立罗马教廷的威信。改建的时间:16世纪初设计者:布拉曼特主要结构:外观最显著的部分是大圆顶,是真正球面形的。正门长廊下镶嵌着乔托的名画 小帆。正门向右拐角处有米开朗基罗的大理石雕像哀悼基督内部分为五个长方形大 厅,大厅中央是主祭坛,上面覆盖着贝尔尼尼设计建造的镀金青铜华盖。以方尖碑为中心, 有椭圆形广

14、场和小梯形广场建筑风格:立体感强、宏伟壮观;寓意深刻:体现人文主义精神;教皇的“圣”和“威二两侧柱廊象征着教皇张开的双臂,时刻 准备拥抱来自各地的朝圣者。(6)地位: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宏大最壮丽的天主教堂;融会一个多世纪意大利众多艺术精英的 智慧,成就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辉煌的建筑艺术;它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葩,更是世界文化 史上的珍贵遗产。第五单元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代表一、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1 .历史修筑的历史朝代修建目的长城起讫地点地位春秋战国防邻国,御匈奴秦御匈奴西起临洪,东至辽东,五千千米汉御匈奴西进盐泽,东到辽东超过一万多公里,中国历史上最长的长城明防范蒙古女真民族西到嘉峪关,东

15、到鸭绿 江是历时最长、工程最坚固、至今保存完好2、建筑风格选材和构筑原则:因地而异,就地取材,用险制塞,因各地的地形形势和自然条件的差异而不同。和当地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取得了协调一致的效果。建筑风格:朴实浑厚,粗犷奔放,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具有强大的美学魅力3、复杂完备的防御体系特点:以烽燧内报警系统、城墙为前沿阵地,敌台为前沿战斗据点,关为区域防线的支撑点, 后方城障为纵深防线,以军用道路互相联系沟通。总之是体系完备,防御严密,结构复杂,具有 强大的防御功能4、丰富的文化内涵建筑艺术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布局巧妙,结构合理;装饰艺术成就很高;雕饰精美、精雕细刻、美观文学方面产生了许许多多的民

16、间传说、说唱戏曲、诗词歌赋、绘画雕塑等作品。5、长城的历史作用:巍峨的历史丰碑有利于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侵扰,有效地保护内地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命财产;保障了丝绸之路的安全畅通,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历代王朝的驻兵、移民和垦荒屯田,促进了长城沿线经济文化的发展;地处游牧区和农耕区的分界线,促进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二、秦始皇陵及兵马俑1、秦始皇陵一一骊山陵墓修建目的:为死后能让自己的灵魂继续享受生前的尊严和荣华富贵结构:按照“事死如生”的原则,环绕着三层围墙,分内城和外城。以陵寝、地宫和陪葬墓 等为基本格局地位:开创了后世帝王厚葬之风的先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也是中国古

17、代最大 的一座帝王陵。文物:高车和安车。从外形看:造型生动,构造精美,装饰华丽,制作工艺复杂;从本质上 表现了秦代我国劳动人民在青铜冶炼、雕塑、彩绘技术方面的卓越才能2、秦陵兵马俑1 .地位:秦陵按照“事死如生”的原则。兵马俑是秦陵的一组陪葬坑,位于秦陵东侧。2 .秦陵兵马俑的布局:共有四个,为坑道式的地下土木建筑结构。1号坑:面积最大,临战军阵;陶俑为主;弓弩为武器2号坑:面积较小,内容丰富,是兵马俑坑中的精华3号坑:面积最小,呈凹字形结构;指挥部现存的三个坑大小不等,形状各异。坑内编排有序,体现出严密的组织。3 .阵容:兵马俑军阵生动展现了秦军威武雄壮的豪迈气势。坑内编排有序,体现出严密的

18、组织四号坑分别编列为右、左、中军和指挥部,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军阵编列体系。象征着守卫陵园的职能4 .秦陵兵马俑所反映的历史状况。反映了当时国家统一稳定,建立了一整套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有巨大的财力、物力、人力 从事大规模的建筑;(2)农业发达,经济繁荣,国力强大;(3)秦军强大,军容整肃,装备完备,有先 进的军事制度,具有奋击百万的宏伟气派。当时社会的尚武风气。5 .兵马俑的历史文化价值:(历史研究价值、实用价值、艺术价值)是中国最大的古代军事博物馆,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艺术宝库。秦始皇创立的这种陵寝制度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以后历代帝王陵墓所效仿,直至明、 清。这

19、也是中国古代丧葬文化的一个发展。兵马俑形态各异,连同他们的战马、战车和武器,成为现实主义的完美杰作,同时也保留了极 高的历史价值。为我们研究秦朝政治、经济、军事制度、文化艺术及科学技术等,提供了极为重 要的实物资料。兵马俑架起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友谊。秦陵兵马俑所体现出来的古代中国工艺、美术、造型等方面的高超技艺:高度概括和细腻写实 的艺术手法,是雕塑艺术史上的奇葩。说明:有整体效果,比例匀称、神态逼真、生动传神;是历史的生动再现;兵器:制作 工艺非常高超,性能精良,代表中国青铜兵器生产的最高水平。堪称世界治金史上的奇迹。三、西藏的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1、位置与修建

20、历史:位置:矗立在拉萨市中心的红山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宫殿群。“布达拉”的含义:是梵文“普陀罗”的音译。指佛教圣地普陀山,意思是指是西藏的佛教圣地。(3)建筑结构:白宫、红宫、僧舍三大部分。白宫:历代达赖从事政治、宗教和生活起居的地方。主殿东大殿,是达赖举行坐床、亲政大典的地方。红宫:主要建筑是历代达赖的灵塔殿和佛堂。(达赖五世的灵塔殿和殊胜三界殿。)僧舍:(4)建筑特色:红白色彩鲜明,层次高低错落,匀称和谐;呈现藏汉合并风格(5)价值:布达拉宫号称“世界屋脊上的明珠”,它的宫殿布局、土木工程、金属冶炼、绘画、雕刻等方 面均闻名于世,体现了以藏族为主,汉、蒙、满各族能工巧匠高超技艺和藏族建

21、筑艺术的伟大成 就。不仅具有高度的文化艺术价值,也是千年余来藏汉民族友好往来的见证,有力地证明了西藏 自古以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三、 西藏的世界文化遗产风格多样的吐蕃古建筑群大昭寺1、大昭寺的位置:位于布达拉宫的东南,今拉萨旧城的中心。2、大昭寺的建寺历史:(1)7世纪中期初建(始建于公元647年),是藏王松赞干布为安置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带来的两 尊佛像而建;9世纪时改称大昭寺,意为存放经书的大殿;17世纪时,达赖五世大规模修葺和扩建,最终形成现今的宏大建筑。3、建筑风格:汉、藏、尼泊尔和印度建筑艺术的合璧之作。(1)经堂大殿殿顶覆盖鎏金铜瓦,殿内的梁架、斗拱和藻井等,均采用汉族

22、建筑风格;(2)白石砌墙、里边藏式方窗的碉楼式建筑,则呈现藏族样式。(3)屋檐下排列成行的木雕伏兽和人面狮身,又富有尼泊尔和印度的艺术特色。4、价值:珍藏的文物具有高度的文化艺术价值。 也是千余年来汉藏民族友好交往的见证。 有力地证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四、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北京故宫(修建:明朝永乐年间)布局结构:故宫外分别环绕着紫禁城和皇城。遵循传统礼制而建,从午门到玄武门形成了一条贯通南北的 中轴线,采取严格对称的三进院落式布局,主要建筑集中在中轴线上;前朝后寝(外朝和内廷); 都面向正南方。主要特点;布局严谨,气势恢宏,装饰豪华,壮丽辉煌。体现皇权的至高无上。

23、体现一国之君“南面而王” 的正统观念。藏品丰富,堪称中华民族文化史的实物宝库。体现了中国古代工艺技术的辉煌成就。 北京故宫三大宫建筑的地位和特色包括:指外朝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地位:是紫禁城的政治活动中心,占据故宫最重要的空间。特色:多疏朗雄伟,富有阳刚之美。太和殿:地位:俗称“金銮殿”,代表着封建皇权的核心,是三大殿中规模最大、气势最雄伟、 装饰最华丽的殿,是现存中国古代最高最大的宫殿。功能:明清遇重大节日和重大活动都在这里举行。中和殿:规模最小,供皇帝在大典前作短暂休息之用。保和殿:功能是清朝皇帝举行除夕盛宴,殿试。内廷建筑的地位和特色包括:三大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养心

24、殿、御花园。地位:皇帝及家眷的生活区。特色:严谨富丽,具有阴柔之美。布局方面:坐落在中轴线上,是内廷的主体建筑,布局紧凑实用,富有生活气息,出现龙凤彩 画相间的情景,表现皇帝、皇后共用寝宫的特点。乾清宫:前殿皇帝处理政务,后殿寝宫,装饰考究、富丽堂皇。口养心殿:呈“工”字形,从清雍正开始,是政治活动中心。口御花园:专供皇帝后妃游乐的地方。故宫在世界建筑史上的地位: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瑰宝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优秀传统与独特风格,充分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精湛技艺和创 造才能。体现皇权至高无上。布局井然有序,突出中轴线,突出主次分明的封建等级秩序。 紫禁城处于全城的中心部位,从而使皇权的地位更显突出

25、整体气魄宏大,细部装饰非常精致, 堪称实用性与装饰性巧妙结合的典范。红色与黄色是主色调,体现皇权至上。五、瑰丽的夏宫颐和园L修建历史:初建于乾隆年间;I860年后慈禧太后重修改名为颐和园;1901年慈禧太后返京后再 修形成现在的规模2 .布局结构:成功运用中国传统的造园手法;集中了中国古代所有的建筑形制,又处处从全局着眼,分为政治活动区、居住区和游览区三 个部分,将各种不同风格的园林和谐地组合在一起,成为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博物馆。3 .园林建筑艺术的突出成就:政治活动区:以仁寿殿为中心,包括南北两侧的配殿和仁寿门处的南北房群居住区:以乐寿堂为中心,包括玉澜堂、宜云馆和德和园。游览区:是颐和园的

26、精华所在,分为万寿山前山、昆明湖、后山后湖。万寿山前山:千步廊、排云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智慧海昆明湖:特色:呈现典型的杭州画随风格。主要景观:西堤、玉带桥、十七孔桥 后山后湖:四大部洲、苏州街、谐趣园4 .历史地位:(1)它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古典园林之一,也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2)整座园林集中建筑精华,并将各种不同风格的园林和谐的组合在一起,成为中国古典园林建 筑的博物馆。八 平遥古城平遥古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 例,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 卷。平遥古城位

27、于山西省中部,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三大部分:平遥古城整体;古民居;票号1、平遥古城整体1 .发展历史:1 .西周周宣王,平遥开始筑城墙;2.北魏开始,做为县治所在地3.明朝初年平遥 进行大规模扩建,将土墙改为砖墙,形成现在的规模。(整座城墙,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为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之一)2 .布局:结构:以贯通南北大街为中轴线,左城隍庙,右县衙署;左文庙,又武庙,左道观,右寺院;3 .布局特点:按照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礼制布局,方正端庄、中轴对称;4,体现出的文化内涵:神人共治、儒道佛三教合一、天人合人的文化内涵;以儒家思想为主的 传统礼制2、古民居建筑特色:多建于清代,

28、以砖墙瓦顶的四合院为主;轴线分明、左右对称文化内涵: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中国传统礼制观念特点:华丽大气和安全舒服3、票号一日升昌1 .地位:我国最早的私人金融机构,全国第一家票号:雷履泰2 .成立背景: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晋商的崛起;携带大额现金外出经商的不便;镖局运输的 不安全性;西裕成颜料庄的分号遍布北方各省;创始人雷履泰的才能;3 .建筑布局:前店后宅(宋代开始坊市界限被打破)4 .业务:存款、放款、汇兑5 .经营理念:诚信6 .意义:它是最早的票号,带来了票号业的发展;结束现银票运局面,开创了金融业发展的新 纪元;促进商业贸易的繁荣和近代工业兴起;减轻政府压力、方便人民生活,推动社会进

29、步; 4、平遥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1 .古城:建筑布局及人文内涵、人居形式、历史文化2 .古商人经济史:明清晋商的主要发源地,我国早期银行(票号)的发祥地3 .古民居:大量完好的明清时期古民居,对我们研究古代文化特别是明清时期的建筑、人居 形式和经济文化具有价值古城布局:神人共治、三教合一、天人合一古城民居:长幼有序、尊卑有别、孝道先行古城商人:开拓创新、科学管理、诚信至上九、 皖南古村落:最具代表性:西递和宏村一、西递村1、别名:桃花源里人家2、整体形状:船型风帆:胡文光刺史牌坊;桅杆:银杏树;身躯:古民居3、建筑亮点1 .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仿船型而建,与自然环境和谐统

30、一,2宗法制的体现:胡氏家族部落,祠堂(敬爱堂)3 .书院:体现了在重农抑商背景下,顶住社会和世俗压力的可贵勇气, 富裕后尊重知识、重视知识的重学精神。4 .巧夺天工的村落水系:西递水系一一自然水系三溪环村:一一提供生产和生活用水修建水口,种植树木一一蓄水挡风、优化环境二、宏村1、最大特色1 .科学与诗意最完美结合的古村落2 .中国画里的乡村2、该村特色1 .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仿制牛形而建,山为牛头,树为角,屋为身,桥为脚。2 .宗法制的体现:汪氏家族的部落(祠堂:乐叙堂)3 .巧夺天工的村落水系:宏村水系一一人工水系仿生学,仿制牛形而建山为牛头,树为角,屋为身,桥为脚牛肠:清泉、牛胃:月沼

31、、牛肚:南湖作用:(1)解决村民生产、生活、消防用水(2)调节气温、改善环境(3)营造山村迷蒙空灵的意境4 .承志堂:徽州古民居中建筑规模最大、雕刻艺术成就最高5 .贾而好儒三、徽派建筑的成就1、形成背景:明中期后,徽商崛起2、主要特色1 .建筑实体三绝:民居、祠堂、牌坊三雕:木雕、砖雕、石雕2 .择地特点:夹溪筑屋3显著特征:粉墙青瓦马头重要问题1:从历史地位、聚居特性、文化内涵、建筑布局、村落水系、装饰特征等方面对西 递、宏村加以比较。相同点:都是我国古代皖南农村民居建筑的代表;都是以血缘关系发展起来的宗族村落;都深 刻体现我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布局上都是围绕着某一个建筑为中心而建立起来

32、的;装饰上都 是以徽州传统的“三雕”为主;建筑的主要经费来源于在外经营致富的徽商返乡时带回来的等。不同点:在整个村落布局的外形特性上西递是船形特征、宏村是牛形特征;村落水系中西递是 以自然水系为主,宏村则是以人工水系为主等。重要问题2:水系运用基本情况1、村址:背山面水2、水的来源:天然水系、人工水系3、作用:生活用水、灌溉、防火;改善居住环境、调节气温、美化环境4、文化内涵: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风水学)第六单元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中国昆曲1、形成过程元朝末年,江苏昆山地区的南戏艺人演唱南曲时,与当地语音和民间音乐相结合,再经过顾坚 的改进,形成一种深受昆山人欢迎的曲调。(2)明初,

33、被正式称为“昆山腔”,腔调悠扬流畅是灵魂和标志。(3)明朝魏良辅进行了革新,在曲调演唱上,注重“布调收音”;在曲调运用上,强调宫调、板眼 和平仄;在乐器伴奏上,增添琵琶、三弦、筝等弦乐伴奏。隆庆末年,梁辰鱼创作浣纱记,昆曲登上戏曲舞台:万历末年,传入北京,赢得“官腔”的称号。明末,成为第一大声腔和全国性的大剧种。清初,昆曲的名称产生。2、兴盛:时间:从明朝万历至清朝乾隆末年表现:一是新剧作不断涌现,二是表演艺术精益求精,服装道具更加讲究,角色分工越来越细。 三是折子戏的出现。3、衰落:片面追求旋律和音乐的表现力,却牺牲了文学性和戏剧性,就成为昆曲的致命弱点;花 部戏剧内容普遍贴近百姓生活,冲击着昆曲的地位。4、文化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