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南》说课稿.docx

上传人:1398****507 文档编号:94789886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90 大小:70.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江南》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2023年《江南》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江南》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江南》说课稿.docx(9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江南说课稿江南说课稿1今日我执教的是江南春一诗,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对本节课作以说明。一、说教材江南春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古诗三首中的一首。这是一首描写江南春光的绝句。诗人杜牧描写了江南秀丽的景色,同时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沉迷佛教、不思国政的可耻行径,忧国忧民之心溢于言表。选编本文旨在带领学生走进江南,观赏江南的漂亮春景,感悟作者的爱国情怀。依据文本特点,依据新课标要求,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江南春。2、能借助注释、插图、工具书理解古诗意思。3、边读边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结合资料体会诗人表达

2、的情感。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理解诗意。教学难点:感受古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二、说教法我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水平以及教材的特点,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动用多种感官进入诗人描绘的情境,朗读感悟体会诗句的意境美。在传授学问,培育实力的同时,教会学生学习。三、说学法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努力将学生置于课堂的中心。贯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指导思想,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详细采纳的学习方法是朗读法、探讨法,借助插图注释,大胆想象等学法理解诗意感悟古诗的意境美,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四、说教学过程(一)谈话激

3、趣,导入新课。本环节旨在挖掘学生的学问积淀,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二)初读古诗,读出诗韵。正确流畅地朗读是读懂古诗的前提,本环节我先请学生自读,读正确读流畅。老师随机对学生朗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为深化学文扫清障碍,突显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再引导学生读准节奏、读出诗韵。(三)研读古诗,想象悟情。苏霍姆林斯说过,“在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须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觉者、探讨者、探究者。”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又是学生特性化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本环节我先让学生找出诗歌描写了

4、哪些景物,再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借助插图、注释、大胆想象领悟诗意,并借助图片呈现诗境,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引导学生解读古诗动静相衬,声色相衬、山水相衬的写作密码,感受江南春景晴日的明朗绚丽、雨日的朦胧迷离之美。之后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引入背景资料,让学生自读资料发觉南朝与唐朝统治者的相同之处,领悟作者写寺庙的深层含义,感悟诗人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看着烟雨迷漫中的座座寺庙,诗人杜牧仿佛在说”的说话训练中深化理解。同时在阅读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速度,培育了学生提取信息,综合分析的实力。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育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诗教学更不能

5、忽视读的重要性。因此在解意悟情这一板块我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朗读,让学生在朗朗书声中感受古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四)拓展延长。身为师者肯定要为学生打好人生底色,古诗教学亦是如此。因此我打破课堂界限,引入杜牧的泊秦淮、晚唐诗人李商隐的乐游原,拓展延长,以诗带诗,拓宽学生的学问积淀,为学生长远发展服务。(五)作业设计本节课我设计作业是:1、背诵并默写江南春。2、结合古诗绽开想象,写一个小片段描写江南春日的美景。3、搜集杜牧的古诗,并积累最喜爱的一首。读写结合,将学习由课内延长到课外。(六)板书说明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因此我的板书只展示了诗歌的核心内容及诗人的思想感情。力求清

6、楚明白呈现课堂内容,深化课堂所学,便于学生记忆。附:板书设计江南春明朗绚丽赞美酷爱朦胧迷人痛心担忧教学后记:1、整节课虽然书声琅琅,但是朗读的形式多停留在小组读、男女生读、集体读等层面,学生个人展示的机会较少,且朗读的层次性不强,不能体现螺旋式推动的课堂节奏。2、在借助想象理解诗意和引入背景感悟诗情的环节,由于课堂节奏把握不准,所以学生的展示不充分,老师的点拨不深化,因而孩子口中的江南春景不够生动丰满,课前设计的“看着烟雨迷漫中的座座寺庙,诗人杜牧仿佛在说”的说话训练未能进行,因此整节课总有点稍欠火候的感觉。今后在教学环节的取舍和课堂节奏的把控上还应多下功夫。3、高效课堂模式的呈现不够完整,未

7、能刚好评比优秀小组。4、课堂中虽然有意识的关注全体,但在真正的实施中总有写不擅长展示的孩子被忽视。今后肯定要不断地提示自己多关注那些静默无闻孩子,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江南说课稿2敬重的各位老师,你们好!我是号考生李便仙今日我说课的课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课文忆江南。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作简洁的说明。一、说教材忆江南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首词。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引领学生走进祖国的万水千山,感受大自然的美。忆江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作者以如画之笔描绘出一幅江南春景图,在人们记忆中留下难忘的印象。那如火如荼的春花,澄碧温莹的春水

8、,不但唤起人们对江南湖光山色的憧憬,更引起各人对故国国土和美丽事物的无穷酷爱。同时,“词”这种题材在小学课本中是初次出现,选编这首词,意在使学生对词这种文体有一个简洁的了解,开端感觉词的语言美、韵律美,开拓学生的视野,感觉故国江山的美丽。教学初志:中国事一个诗的国家,历经千百年而传诵至今的古代诗歌更是国之珍宝。小学语文课本中共有四十首古诗必要学生学习、驾驭,新大纲也提出每学年背诵良好诗文不得少于二十篇。由此可见,使孩子们潜移默化的痴迷于此中从而熏陶孩子们的情操是很惊慌的。同时我力图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表现语文课程尺度的四个根本理念即:一是造就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是发掘语文教化的人文内在;三是提倡自主

9、、互助、探究的学习方法;四是设置装备部署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依据单元目的、学生的认知程度、新课标要求及词的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目简直定为:1、开端了解词这种文学文体。2、能精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词。3、明白词的意思,想象词所刻画的画面,领悟词中表达的心情。4、造就学生具有开端欣赏本事和富厚的想象力,引发酷爱古诗词的心情。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1、凭据词所刻画的风景,想像画面,领悟词中表达的心情。2、有情感地朗读。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二、说学情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三年多的学习履历,已经积聚了确定的诗词,应付学习古诗也有了确定的方法。因此,对本课的教学,老师让“读”

10、始终贯串着整个教学过程。在读中感觉古诗词优美精深的语言笔墨的和富厚的人文内在;在读中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索;在读中受到心情熏陶得到头脑启示。三、说教法和学法古诗词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珍宝,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诗词教学应让学生在语言的感悟和情感的熏陶中提高观赏品尝和审美情趣,引领学生走进这民族独特的文化,从而酷爱古诗词。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以“以读为本”的理念,本节课我让“读”始终贯穿着整个教学过程。在读中感受古诗词美丽精湛的语言文字的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在读中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索;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1示范读,激趣。通过范读,引领学生懂得怎样读书,教会

11、学生读书的方法,在潜移默化中训练学生“听”的实力,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如在开头以一首古诗和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将使学生在心中荡漾起一种淡淡的愉悦之情,把学生带入一种对江南的憧憬之中,进而有一种渴望要了解这首词的心情,达成“未成曲调先有情”。2品尝读,悟情。古诗词的语言精练,文字精致,短短的几十个字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内涵。因此古诗词教学要注意品词品句,在品词品句中感悟语言、熏陶感情。语言的感悟就是要培育语感,感悟到语言的精妙之处,语言的表达效果,语言的感情色调。语言的感悟是“读”出来的,情感的熏陶也是“读”出来的。在本节课中,我着重通过品尝语言、想象情境、体会人物心

12、情来引导学生读出味道,读出情感。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每读一次都是一次不同的情感体验。3想象读,入境。诗重情感,诗重想象,没有情感就没有艺术,没有想象就没有审美。古诗词教学要让学生在读中显现画面,在读中想象意境。如、围绕“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配乐朗读引导学生睁开想象。你似乎看到了什么?眼前目今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读着这优美的诗句,学生的心情就悠闲而生。再通过睁开想象,把似乎看到的、听到的情境、感觉,用自己的诵读转达出来,从而化语言笔墨的标记为鲜活的画面,鲜活的意境。本首词语言简练,笔墨精致,短短的27个字蕴含着富厚的头脑心情内在。凭据本课内容特点,学习目的,学情等,着眼

13、学生生长,提倡“自主、互助、探究”的学习方法,留意引导学生读中想象,想象入境,想象悟情,想象促读,学生在重复诵读中,感觉优美精深的语言笔墨,受到心情的熏陶。使学生学会品读语言、诵读心情、美读意境,进步观赏古诗词的咀嚼和审美情趣。四、说教学过程。第一板块:赏歌导入新课语文教材中古诗都是千百年来喜闻乐见的名篇,要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可以利用多媒体等协助教学手段,创设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玩味其中因此我课前支配学生观赏忆江南歌曲,并简介江南,播放江南春景图。古诗词教学要引领学生入情入境,才能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因此,利用课件播放美丽的音乐配以漂亮的画面,可马上使学生沉醉于江南的

14、美景之中。使学生在心中荡漾起一种淡淡的憧憬之情,激发学生学习这首词的深厚爱好,达成“未成曲调先有情。”其次板块:读出词中美景一读通词句感受节奏美。1、初读诗词,说一说这首诗与我们以前学的古诗有什么不一样?2、介绍“词”与“词牌名”。“词”这种体裁在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材中是首次出现,选编这首词,意在使学生对词这种体裁有一个简洁的了解3、再读诗词,读准字音。初读时,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连贯,读流利。在这一阶段,主要是帮助学生扫清语言上得障碍,关键的地方要反复地读。在反复的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育语感,在读中受到美的感染与熏陶。4、老师指导读好“日出江花红胜火”和“春来江水绿如蓝

15、”句子中间的停顿。小学语文的古诗,语言非常简洁、精致,这也是古诗最大的特点之一。语言美首先是指语言的音乐美,匀称和谐的节奏美,以及古诗语言的精炼美,凝练美。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古诗的语言美呢?有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诵读是最能表现语言美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提高古诗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此,我在古诗教学中总是把朗读作为一根主线贯穿始终。激励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诗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是理解、体悟、情感升华的基础,这一环节很重要,须要时间长,老师要巡察指导、点拨,不行浅尝辄止,走马观花。以读为主,读中理解,读中感悟。二品读词句感受风景美1、引导学生弄清“忆”是什么

16、意思?(回想、缅怀)墨客忆的是江南的什么呢?(1)“日出江花红胜火”说说自己的明白(你似乎看到了什么)(2)“春来江水绿如蓝”说说自己的明白(你看到似乎了什么)以此来开导学生的想象力,在想象中感悟古诗的意境美(3)男女生互助读。在明白内容阶段,只有让学生重复吟读,互助读、比拟读细致咀嚼,才气让学生确当代生活、心情、理念与古代人的生活、心情、理念相融合,并得以升华,与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体验孕育发生共鸣,进而得到美的享受。2、云云风景,作者是听别人说的呢?照旧自己亲眼看到的呢?你从哪儿知道的?明白“旧曾谙”的意思。3、读着“江南好”三个字,引导学生去回想以往学过的关于写江南的诗句。4、学生齐读一、

17、二句。第三板块:体悟景中蜜意1、引导学生赏析反问句“能不忆江南?”。并引导学生在想象中入境,在想象中悟情,在想象中朗读,并使学生在重复朗读中咀嚼语言,想象情境,领悟人物心情,进而引导学生读出味道,读出心情。末了,以反问句为归宿点,引导学生领悟浓浓的缅怀之情。2、墨客忆的仅仅是江南的景吗?此时老师出示资料,学生在相识墨客的配景资料之后,信任确定能对这首词会有更深的领悟。墨客忆的不但是江南景,另有江南人、江南情。在重复频频的情感回读中,那份情将更深,那份意将更浓。3、江南景致秀丽迷人,江南人民情深意重,这叫墨客又怎能遗忘?在明白了墨客表达的头脑情感的底子上再次引导学生齐诵本诗。第四板块课外拓展赏词

18、保举学生在课外读一读白居易的忆江南另两首诗,加强学生的课外积聚。江南说课稿3I 梦江南、梦江南(梳流罢)与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这两首词。我将支配一课时来完成对这两首词的教学。下面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方面谈谈本课的教学设想。一、说教材梦江南与渔家傲是九年义务教化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五册的讲读篇目。梦江南写了一女子登楼远望,盼望归人而未得的惆怅哀痛的情怀。渔家傲写了边塞苍凉而沉郁的景象,抒发了边塞将士们的思乡之情、报国之心。两词分别支配在第五单元与第六单元。我把它们放在一起讲,是因为它们有着值得比较的地方。这两单元对诗词的学习要求都是以“了解体会诗词的情志与意趣并能背诵”为主。

19、依据这个学习要求以及“诗词是讲究形象与意境的”这个特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学会如何体会词的意境,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与熏陶,提高审美水平。2、朗读背诵古词。3、通过对比、了解两首词的异同。重点是:目标1.2难点是:目标1二、说教法“教”是为学服务的,老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收到好的学习效果。依据教学内容的特征与我的学生的实力水平,我打算采纳以下几种主要的教法:1、以读代讲法:这两首词都描绘了色调显明的图景,抒发了剧烈的感情,要让学生反复朗读,通过多读,加深理解和记忆,得到美的享受,受到情的感染。这也适应大纲里“诵读古代诗词”的要求。2、提问法

20、:向学生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可打开学生的思维大门。在本课,我设计了一些思索题,以让学生更深地领悟词的意境。3、迁移法:一位学者说:教学是老师试图借以尽快摆脱学生的一个过程。遵循教学理论中由“扶”到“放”的途径,在教学第一首词时,我教给学生“领悟词的意境的方法”,之后,让他们用学到的方法来分析其次首词。4、幻灯演示法:声像演示能突破相识对象的时空限制。本课中的主要内容及问题,我都将用幻灯演示。此外,我还用了“讲授法”、“练习法”等作为协助。三、说学法,主要的学习方法有:1、读悟法,通过多读,领悟词的内涵意趣;2、探讨法:让学生分组探讨,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共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3、迁移法:

21、学习其次首词时,可用此法。4、问题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习其次首词时,让学生独立探究,质疑、析疑、解疑。这样可发挥学生的才智潜力,使他们有效地获得学问。此外,还有对比法。四、说教学过程。基本思路:初读两词、整体感知(会文)细读词一、领悟意境(探路)自学词二、领悟意境(运用)两词比较、求同寻异(概识)总结归纳、领悟方法(悟理)(一)揭题、简介作者、作品、背景;(二)字、词积累;(三)初步指导朗诵。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老师范读词一。2、指导学生划分节奏,判定重读音(技巧指导:按词义划分节奏,勿读破句;感情色调剧烈的词可重读)。3、自由有节奏地朗诵一遍。4、请一生有节奏地朗诵。5、全班一

22、起有节奏地朗诵。6、以同样的方法、形式朗诵词二。设想意图:多种朗诵形式,既激活课堂气氛,培育正确的朗诵习惯,又可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领悟词的意境。落实了教学目标2。(四)指导学生领悟梦江南的意境,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复习什么叫做意境(思想感情与生活图景融为一体的艺术境界)2、方法指导:“情”与“景”是古词意境的主要要素,依据这点,鉴赏古词可从两方面入手;景:是作者在诗词中选取的融铸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情:诗词中带感情色调的词句。例:给这样的方法指导,使学生明确方向,避开理解词境时的盲目性。3、以上面所讲的方法为指导,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分组探讨,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来领悟

23、词的意境。我设计的问题如下:把这首词的景语与情语找出来。(景语:千帆、斜晖、水、白蘋洲)(情语:独、肠断)“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这句动作描写示意了一个怎样的形象?(孤独落寞而又充溢希望的思妇形象)请分析“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这些场面景色描写中融合了思妇怎样的情感。(悲观、惆怅、思念)请归纳思妇的心情从始至终是怎样改变的。(充溢希望 悲观惆怅 哀痛至极)这些思索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都是针对词的“景”与“情”来问的。学生能解决这些问题也就领悟了词的意境。4、让学生在解决了以上问题的基础上归纳此词的意境。我可依据回答作如下板书:在茫茫的江水让耸立着一座望江楼,一思妇独倚其上等待亲人

24、的归来。可是她望眼欲穿,千帆过尽,却不见亲人。她不禁惆怅万分。思念正如那脉脉的斜阳、悠悠的江水,浓烈而绵长,这时都偏又见到当年分别之所,更是肝肠寸断。5、请一学生背诵此词(要求:有节奏、有感情)6、齐诵(要求:同上)(五)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分组共同探讨、分析渔家傲的意境。步骤: 1、出示前词2、学生运用学梦江南时学到的方法,先找出词的情语、景语,然后小组成员设计问题、相互提问、共同解决,以更深地领悟那情景交融的图画。3、让若干组学生派一代表把他们找出的景语、情语读出来,并归纳词的意境。(这样可使学生得到更广的沟通,相互取长补短)4、学生有领悟不到或领悟不深的地方,我将作点拨、补充,最终总结

25、归纳:景语:雁去、边声、长烟、落日、孤城浊酒、羌管、霜、白发情语:无留意、归无计、不寐、泪意境:秋天的边塞上,大雁南飞,边声四起。层峦叠里,落日余晖中一座孤城于长烟之下,紧闭城门。战功未立,不欲回乡。将士们的思乡之苦只能借酒排遣。寒月如霜,那撩人思乡的羌笛声,又让人无法成眠。那守边守得头发都变白了的将士,只有把思乡之泪往肚里咽。(六)思索:比较这两词的内容有何异同、风格有何不同(设计这样一个问题,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求同寻异,达至全面,深刻的相识)学生思索、探讨后、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内容之同:都以“思亲”为题材异:梦盼人归渔人盼归,报国心风格之异:梦清爽倚丽(婉约)渔苍凉悲壮(豪放)(七)练习:

26、找出下面这首词的情语、景语,领会那情境交融的图画。(设计这个练习,目的是为了巩固学到的学问,提高审美水平)。(八)作业:课后收集课外古词若干首,与同学沟通你从中领悟到的意境。(作业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拓展阅读、巩固学问)(九)小结:指名学生作课堂小结。梦江南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一是,斜晕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边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江南说课稿41说教材:1.教材的特点望江南是晚唐此人温庭筠之作。全词27字,却将人的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是首言简意丰的词作

27、。全诗写的是一位女子倚楼远眺盼归人却落空心理历程。凝练的文字背后有丰富的情感和意境。特殊是情感上读来有种跌宕起伏的张弛感。“过尽千帆皆不是”包含了千百个希望和悲观的交替,一天中从“梳洗罢,独倚望”到的第一帆到斜晖中的失落惆怅是一个更大的张弛,执着痴情的她料定每天如此,这又是一个更大的张弛。这全部悲观、希望、欣喜、哀痛都融注在一个“望”所绽开的情境中。一个苦苦期盼的形象,一段起起伏伏的心理历程。词中女子那种坚贞、纯净、始终如一的追求和情感是人类共通的美妙的品质。可以超越时空获得美的体验和深的启示。2.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确立依据义务教化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培育学生“具有肯定语言感受实力”、“初步具

28、有观赏文学作品的实力”,结合本这首词的特点和教学要求,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引导学生观赏词凄美惆怅的意境,培育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实力;?引导学生品尝词的精确、精练的语言魅力,发展学生形象思维实力;?引导学生领悟词中坚贞、执着、纯净的情感,获得共通的人生体验和启示。2说教法:这堂课我打算用朗读法、诵读法:“三分诗七分读”,诗词的教学,要在强化中细化,朗读是必不行少的语感阅读手段,和强化效果的反馈。初读全词-听读全词-导读全词,其中有品尝诵读。从方式上看,播放录音,引导学生按要求听读,帮助学生深化体会课文情感意蕴,到个读、齐读和散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真正学会读书,读出词味,观赏、领悟词的美丽语

29、言和美丽意境,籍此落实教学目的。为了在课堂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实力,我从词牌名的“望”字,把全篇课文讲析内容全部带了出来,希望以此加深学生对课文理解,达到发展学生形象思维的目的-这是提问法。3说教学程序:(1)导入:让学生结合学习体验谈谈对古诗词的印象,感受“诗词的魅力在细心锤炼的寥寥数语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的特点。说说你是怎么学习诗词的。(谈话式的语气进行,营造轻松气氛,点明学习重点,即通过朗读、想象的方式深化词境,感受词,自然入课。)(2)初读,读出节律,读出故事:1.读顺全词。留意“脉”“蘋”的读音。留意“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等句的节奏

30、。2.听读全词。听配乐朗读音频,要求:依据图片感受词营造的气氛。3.带上感情自读。你从词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指出诗词学习中朗读的重要性。板书:“朗读”(在自读、听读中造境,让学生初步感受词所营造的氛围。用讲故事的方式,促进学生整体感知和熬炼语言归纳实力。初启想象之门,为下文的入情作铺垫。)(3)品读,读出味道,读出情感:1.细细品读你觉得有味道的地方,说说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女子形象。提示:不要错过任何与之相关的细微环节,每个场景、每个动作、每次表情、每声叹息。发挥想象,走近她的内心。如:“梳洗罢”三字让人想到一个女子天微微亮便早起,坐在窗前的镜台前梳发帖云鬓的情景,表情一会儿呆滞、一会儿愁

31、闷、一会儿又欣喜。“女为悦己者容”,女子细心装扮完,想到要见到的他,喜悦、激烈不禁溢于言表,连忙起身。“独倚望江楼”独自倚楼等待,那份欲遮还羞的思念又与谁说,化作孤独落寞的背影,化为永恒的“望”。若把“望”换成“看”好吗?(望,有希望之意,读起来意蕴深远。试读出韵味。)“过尽千帆皆不是”第一帆承载着她的期望,又随着“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顾影自怜。等待是一段漫长、焦躁的时间,它迷离着希望的梦幻色调,欲罢不能,直到“皆不是”,这梦被扯得支离破裂,在希望和失落的交替中,内心的隐痛越来越明显,在悲喜的起落后留给你无尽的悲伤,这是真正的苦痛。设置环节:以第一人称的口吻,道出思妇的内心。(在品

32、尝语言、体验情感的同时,训练学生形象思维实力与文字描述实力。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深切体会诗词凝练语言背后丰富的内容。)朗读指导:过尽千帆/皆/不/是 强化读和三重读。“斜晖脉脉水悠悠”无以排遣的思愁,漫溢出来,卓然了眼前的景。那欲散未散悲观斜阳余晖似含情脉脉在怜悯她,愿为她照亮那希望之帆。悠悠东去的流水,带走了一日日失去的韶华,绵延着她无限的愁情。水天相连,残阳斜铺水中,似缠绵缱绻的恋人,只剩“独望人”的无尽怅惘和哀愁。(“一切景语皆情语”,通过品尝“脉脉”“悠悠”背后的味道,感受思妇思念之深、愁情之浓。)指导朗读:脉脉”“悠悠”柔化的语气处理。“肠断白蘋洲”无奈音讯断了、身影断了、回忆断了,一

33、日的期望断了,只是相思未断,留得郁结的愁思让人肝肠寸断。“白蘋洲”分别之地,分别的情景好像还在昨天,可物是人非,空留一人,如无水之蘋,触景伤情,能不肠断?正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未语泪先流”。明确诗词观赏中想象的重要性。板书:“想象”“形象”2.时间静静流淌,这里的一切都记录着你的心迹:我看到 ,感受到你的 。示例: 我看到铜镜里你精致的妆容,感受到你的期盼和激烈。我看到楼亭上你独倚的身影,感受到你的孤独和落寞。我看到江面上远去的帆影,感受到你的失落和惆怅。我看到你的目光追随每只帆影,感受到你的执着和痴情。(用肯定的语言方式,对文中的场景和人物的形象联系起来,作为小结强化的环节。)板书:形象(4

34、)延读,读出启发,读出真意:我们从这位女子身上感受到了一种对追求坚贞、纯净、矢志不移的美妙情感。这个女子可能是他(她)、是你、是我。我们等待期盼的还可以是什么?如:挚友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高洁的品质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陆游“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志向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王昌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通过延长,获得对坚贞情感的共同体验,并获得对自己人生的激励。课堂教学还应当在特定的情景下开掘

35、语言背后的价值取向、精神母题,实现文化传承,语文课堂任重道远。)江南说课稿5在温庭筠的望江南这首词的教学中,我认为是教学生学习词之中的较胜利的一节课。望江南是一首言简意丰的闺怨词,短短27字含蓄不尽地描摹出思妇的千般柔情,倾倒古今多数读者。学习这首词,我把重点确定为:让学生体会其画面美、语言美、情感美,以品尝语言理解词中女主子公内心感受。课堂内的教和学较胜利,教后想来,这主要是抓住了这首词的要点,教学时能充分利用学生生活资源,遵循了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心理上的特点的原因。以往我在教诗词时,总习惯于在参考书上找寻标准答案告知学生,这样学习进展特别顺当,然而学过以后学生的概括实力、想象实力、情感体验

36、等语文综合素养,没有丝毫进展。当我意识到这样的问题以后,课堂上,我就起先把时间充分的留给学生去概括、去体会、去感悟品尝,去探究,或许学生回答的问题不是完全正确的,但我认为只要有安排、有目的的持之以恒地坚持去训练去培育,学生的分析实力、概括和想象实力等会得以质的飞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围绕学习重点,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胜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现在来反思那节果胜利之处是老师能真正地让学生动起来!一、能让学生的眼亮起来。以前预习新课时,我往往采纳资料助读的方法。诸如介绍作者作品、时代背景,文学常识等,学生被迫记笔记,他们那时总是两眼呆直,满脸困惑。这次在学习望江南时,同样是资料助读,不过地点是多媒

37、体教室,还增加了画面和背景音乐,学生的眼睛忽然亮起来了。或是对作者“少负才华,长于诗赋,然而生性傲岸,好讥讽权贵”而仰慕,或是对他“因得罪宰相令狐绚而累试不第;又因长期出入歌楼妓馆”而怜悯;或是他们对花间词语言风格上“秾艳绮丽,细腻婉媚”感爱好这些现在反思起来不外乎是学生对这样的词和这样的人觉得很实在而又很真实;是温庭筠的特性与他们张扬的特性有相同之处;或是他们对多媒体课件的若干画面感到很簇新。总之,在那节课上,学得很用功,他们光明的眼睛总是不断地注视着画面,并闪耀着才智的光线!二、能让学生的口说出来。上课时,首先,我让学生七嘴八舌诉说盼亲人的心情,然后再说亲人不来的感受。这是在利用学生的生活

38、资源。当学生有了爱好后,我就让学生读书三、五遍,并提示这五句,其实也可以转化成五幅连续的画面,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口头描述画面。当学生读书停下后,立马就有八、九名学生争相发言,其中三名学生能将词的内容转成画面而形象地描述,主子公心理层次能很精确的表明出来。那时,我刚好激励学生:“不错,你的思索是主动的,想象很丰富,你能够描述出来,是你进步的表现。”学生在学习中有了成就感。学起来就更有劲了。如课中纷纷答题、相互补充或学生纠错,声声入耳。过后,我想到了这是因为“爱好是最好的老师”的原因,学生的爱好一旦调动起来,学习的主体地位就更能突出了。而当表扬或激励成了学习的动力后,学生就会更加好学和乐学了。三、

39、能让学生的心动起来。这里所体现在品尝赏析方面。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并进入情境来品析词的情感美。如,我问开头“梳洗罢”体会主子公是什么心情?“罢”字用得好,好在哪里?有的学生品尝道,这三字使开头含有喜庆气氛,含有一片深情。有的品尝道:这是“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她装扮给她的心上人看的。有的同学则认为“久别胜新婚”,思妇不仅时刻盼望着丈夫回来,而且要在丈夫来到时一展自己的照人光彩与青春魅力,唤醒其久违了的夫妻情爱! “罢”字好,在于写出了主子公清早就急迫想见情人的心情(笑)!这是学生专心品尝到的人世间美妙的情感!然后,师问:“独倚望江楼”谁来演示一下?这时学生在下面各自展示不同的造型。过了

40、一会儿后,他们举荐文娱委员做了一个“倚楼远眺”动作(笑)。后来,众学生品析,老师归纳:天际识归舟,其情殷殷,希望满怀;又是一个充溢激情的一天,多么不同寻常而富有美感。接着师续问:“此句中的独字,也有特别含义,你明白吗?”学生酝酿了一阵后,最终品尝出来了,后经整理是这样的:思妇是独自一人,她装扮得如此俏丽动人又怕人见,是她羞惭心理的写照。故思妇远眺、企盼情人之举动、又有怕人见到的羞怯心绪,这自然有一种凄清的美感效果。这之后,我让学生说出这句与上句“梳洗罢”的关系:学生很快明确到这是“梳洗罢”之后心理及行为的接着与深化。教过之后,我反思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运用好他们生活和情感体验的资源,把他们置

41、身于情境之中,或者实行换位的方式来品析,这样化难为易,化古为今,学习起来就轻松多了!接着,我让学生再联系我们盼亲友的经验,接着细心地品尝词的情感美。 这着重表现在“过尽千帆皆不是”到结束部分。在课堂上,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说个不停:如有的说:从早到晚,这一漫长难耐的焦躁时间,主子公带着玫瑰色的希望,她多数次盼望最终成死灰的泡影。有的说:这里看得出来她今日又是白等了,女主子公痴痴情深打动着读者的心灵!还有的说道:我们的心情随着主子公一腔愁思而化为悠悠江水,脉脉斜晖,真正体会到,白日的梳洗、远眺不仅未能解愁,反而使愁思加重这时的课堂气氛空前活跃,由此可见,词中的主子公哀伤悲观之情和学生情感经验产生了

42、共鸣!由此可见,处于青春时期的中学生,一旦进入情境时,就会简单动情。将其情感因素用于学习恋歌情诗和闺怨词上是大有收益的!四、能让学生的手动起来。这首词是小令,共五句话,每句话就是一幅画面。如“斜晖脉脉水悠悠”,景情交融。那夕阳余辉依恋江水之景,何尝不是思妇“如之何勿思”的相思依恋之情?这里的斜晖与悠悠江水每天此时相拥相恋,缠绵于暮色之中,不忍心分手,此处描画出一幅夕阳无限好的漂亮图画,不正是人间夫妇男耕女织、夫唱妇随的某种象征吗。物如同此,人何以堪,怎能不让思妇肠断呢?”这样的画面,前面已经口头描述过了,当课上到这里时,我就立立刻让学生的手动起来了,那就是任选一句词来描图。在事实上,这里进行了

43、跨学科的学习,学生都很乐意,他们画呀画的,忙得不亦乐乎。等到他们画好后,我就让他们的代表到前面展示并讲解那样画的理由。随后学生有五、六个纷纷上台来,他们一手拿图,一手指引,一边讲解,显得非常自信。台下时常地响起掌声!最终,我逐一展示多媒体画面(词配画五幅),让学生观赏观赏!事实上,在教学时,有时要跨学科学习,利用其它学科资源作为调整和补充,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能补充或深化学习的内容,这在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智能上有着不行忽视的作用。至于课中品尝词的语言美,也是很重要的教学环节。我在那节课里是让学生自选角度来品尝的,或音韵节奏上,或用词表情达意上等.程序是:先独立自品,后在小组内沟通、点评、

44、补充,最终落实于书面赏析,以“这首词的语言美表现在”为格式写下一段文字,待相互沟通、点评后,就举荐好的习作在班上沟通。这样使学生眼动、口动、心动、手动的一节课,我认为上得较为胜利!江南说课稿6一、说教材忆江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绝唱之笔。作者以如画之笔描绘出一幅江南春景图,在人们记忆中留下难忘的印象。“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唤起人们对江南绚丽春色的憧憬,反问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诗,更真实有力地表达了对江南的眷恋之情。同时,“词”这种体裁在湘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中是首次出现,选编这首词,意在使学生对词这种体裁有一个简洁的了解,初步感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开拓学生的视野,感觉中国经典

45、诗词的无限魅力。二、说设计思路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历经千百年而传诵至今的古诗词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绚丽奇葩,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然而在古诗词的教学中,不少老师包括我自己都曾切身体会到:老师激情有余,学生悟性不足;老师情有独钟,学生却麻木不仁。缘由何在?往往由于老师在教学上的情感灌输,造成学生的情感距离,未体现经典诗词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因此,本堂课的教学重在体现语文新课标中“以读为本”的理念,使学生走进文本、亲近文字;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渗透古诗词教学“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诗”的共性规律,使学生学会品读语言、诵读情感、美读意境,让学生在语言的感悟和情感的熏陶中,提高观赏古诗

46、词的品尝和审美情趣,力求营造一种“简约而不简洁,随意却不随意”的和谐语文课堂。本首词的教学过程我设定为四个环节:(一)谈“忆”导入,情境揭题。(二)“胖”读全词,古词新谈。(三)“瘦”读全词,搜寻词眼。(四)牵引“忆”线,拓展延情。三、说教学过程设计(一)谈“忆”导入,情境揭题。1、(师生问好后,老师板书“忆”字)师:请同学们读这个字。能给“忆”字组几个词吗?我们的祖先是怎样创建这个字的呢?(课件一:演示“忆”的演化过程)师:由此,你想到了“忆”的本意是什么呢?(引导学生说出回想、思念)。师:古往今来,有人思念家乡,有人思念亲人,也有人思念故友,今日,我们将和诗人白居易一同去“思念江南”。(板书:江南,学生齐读课题)2、师:首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课件二:江南风光视频:小桥、流水、垂柳、凉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