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的病虫害防治方案及主要养护措施.doc

上传人:阿宝 文档编号:9477148 上传时间:2022-04-0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杏的病虫害防治方案及主要养护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银杏的病虫害防治方案及主要养护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银杏的病虫害防治方案及主要养护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杏的病虫害防治方案及主要养护措施.doc(1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银杏的病虫害防治方案及主要养护措施病害防治:(1)银杏茎腐病分布及危害:此病在各银杏育苗区均普遍发生。多出现于12年生的银杏实生苗木,尤以一年生苗木更为严重,常造成幼苗大量死亡。症状:发病初期幼苗基部变褐,叶片失去正常绿色,并稍向下垂,但不脱落。感病部位迅速向上扩展,以至全株枯死。病苗基部皮层出现皱缩,皮内组织腐烂呈海绵状或粉末状,色灰白,并夹有许多细小黑色的菌核。此病病菌也能侵入幼苗木质部,因而褐色中空的髓部有时也见小菌核产生。此后病菌逐渐扩展至根,使根皮皮层腐烂。如用手拔病苗,只能拔出木质部,根部皮层则留于土壤之中。银杏扦插苗在高温或低温的条件下,茎腐病也能发生,可使插穗表皮呈筒状套在木质

2、部上,韧皮部薄壁组织则全部发黑腐烂。发病规律:茎腐病菌通常在土壤中营腐生生活,属于弱寄生真菌。在适宜条件下自苗木伤口处侵入。因此,病害发生与寄主和立地环境条件有关。苗木受害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地表温度过高,苗木基部受高温灼伤后造成病菌侵入。苗木木质化程度越低此病的发病率越高。在苗床低洼积水时,发病率也明显增加。银杏扦插苗,在68月份当苗床高温达30以上时,插后10l5d即开始发病,严重时大面积接穗发黑死亡。试验证明,拮抗性放线菌能有效的抑制该病病菌的蔓延扩散。防治方法:提早播种争取土壤解冻时即行播种,此项措施有利于苗木早期木质化,增强对土表高温的抵御能力。合理密播密播有利于发挥苗木的群体效应,增强

3、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抗力。试验证明,苗木密度愈小发病率愈高,密度愈大发病事愈低。实践还证明,过去每亩播种2540kg种子,如改为每亩80l00kg种子的播种量之后,不仅发病率降低,而且单位产苗量增加,既节约了土地又减少了发病。防治地下害虫苗木受地下害虫的危害之后;极易为茎腐病菌所感染,因此,播种前后一定要时刻注意消灭地下害虫。防止苗木的机械损伤当年生播种苗或一年生移植苗在松土除草或起苗栽植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要损伤苗木的根茎,否则极易引起茎腐病的发生。遮荫降温为防止太阳辐射地温增高,育苗地应采取搭荫棚、行间覆草、种植玉米,插枝遮阳等措施以降低对幼苗的危害。灌水喷水在高温季节应及时灌水喷水以降低地表温

4、度,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喷溉,更有利于减少病害的发生。药物和生物防治结合灌水可喷洒各种杀菌剂如托布津、多菌灵、波尔多液等。也可6月中旬追施有机肥料时加入拮抗性放线菌,或追施草木灰过磷酸钙(10.25)并加入拮抗性放线菌。(2)银杏苗木猝倒病分布及危害:此病也称立枯病,在各地银杏苗圃均普遍发生。幼苗死亡率很高,尤其在播种较晚的情况下发病率更高。症状:病害多于46月间发生。由于发病期不同,通常出现四种病状:种实腐烂种芽出土前被病菌侵入,引起种子腐烂称为芽腐型猝倒病。茎叶腐烂。幼芽出土期间,由于湿度过大或苗木过密等原因,被病菌侵入,引起茎叶粘结腐烂,称顶腐型猝病。幼苗猝倒。幼苗出土后扎根期间,由于苗木

5、木质化程度差,病菌侵入根茎,产生褐色斑点,病斑扩大呈水渍状,由于病菌在苗茎组织内蔓延,引起典型的幼苗猝倒症状。苗木立枯。苗木茎部木质化后,病菌从根部侵入,使根部腐烂,病苗枯死,但不倒伏,称苗木立枯病。上述四种症状均有发生,但以幼苗猝御最为严重。发病规律:该病主要危害一年生播种苗,尤其从种子出土后1个月内受害最为严重。其发病程度与下列因子有关。连作。连作的银杏苗床由于病原菌较多因而发病率高。圃地整地粗糙,如土壤板结、粘重、积水、通气不良等,均不利于种子的发芽或生长,病原菌易于繁殖,苗木发病严重。来腐熟的肥料常导致病菌的蔓延、危害苗木。播种时间晚,幼芽出土迟,出土后气温和地温均高,由于幼苗木质化程

6、度差因而发病严重。温差过大。如播种后覆盖地膜,去膜前应适当通风炼苗,否则苗木因环境条件的急剧变化而猝倒死亡。防治方法:细致整地,防止圃地积水和土壤板结。有机肥料应充分腐熟,播种前应进行土壤消毒或土壤灭菌,提高播种技术,适时早播,覆土厚度适当,促使苗齐苗旺、提高苗木群体抗性。(3)银杏枯叶病分布及危害:此病在广西、浙江、江苏、山东等银杏集中产区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一般老产区较新产区发病严重。据报道,凡近水杉树栽培的银杏植株发病明显严重,而且雌株的发病率高于雄株。感病的植株,轻者部分叶片提前枯死脱落,重者叶片全部脱光,从而导致树势衰弱,生长发育不良。症状:发病初期常见叶片先端变黄,6月间黄色部位逐渐

7、变褐枯死,并由局部扩展到整个叶缘,呈褐色至红褐色的叶缘病斑。病斑逐渐向叶片基部蔓延,直至整个叶片变成褐色或灰褐色,枯焦脱落为止。78月病斑与健康组织的交界明显,病斑边缘呈波纹状,颜色较深,其外缘部分还可见较窄或较宽的鲜黄色线带。9月起,病斑明显增大,扩散边缘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病健组织的界限也渐不明显。此外910月份在苗木或大树基部萌条的叶片在不定部位上产生若干不规则的褪色斑点,中心褐色,这些斑点虽木明显扩大,但常与延伸的叶缘斑相连合。防治方法:加强管理,增强树势。如争取冬季施肥,避免积水,杜绝与松树、水杉间作,提高苗木栽植质量,缩短缓苗时间,以增强苗木的抗病性。另外,控制雌株过量结果,以防止

8、此病在银杏大树上的蔓延发生。化学防治,发病前喷施托布津等广谱性杀菌剂。或6月上旬起喷施40多菌灵胶悬剂,每隔20d喷一次,共喷6次,可有效的防止此病发生。(4)银杏早期黄化病分布及危害:此病在各银杏集中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而且黄化的植株还较易感染叶枯病,导致提前落叶,高粗生长显著缓慢。种实产量下降,甚至全株死亡。症状此病在山东、江苏两省约于6月初出现,大多零星分布。在6月下旬至7月间黄化株数逐渐增多,呈小片状发生。发病轻微的叶片仅先端部分黄化,呈鲜黄色,严重时则全部时片黄化。由于叶片早期黄化,又导致银杏叶枯病的提前发生;8月间整个叶片即变褐色枯干而大量脱落。防治方法:施奥力克:5月下旬每株

9、苗木施奥力克,发病率可降低95,感病指数也明显降低。及时防治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防止土壤积水,加强松土除草,改善土壤通透性能。保护苗木不受损伤,栽植时防止窝根、伤根。适时灌水,防止严重干旱。(5)银杏干枯病分布及危害:该病又称银杏胴枯病,目前已见于河北、河南、陕西、山东、江苏、浙扛、江西、广西等省(自治区)。除危害银杏外,还危害板栗等树种。病害发生在主干和枝条上,感病后,病斑迅速包围枝干,常造成整个枝条或全株死亡。症状:病菌自伤口侵入主干或枝条后,在光滑的树皮上产生变色的病斑,病斑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粗糙的树皮上病斑边缘不明显。以后病斑继续扩展,并逐渐肿大,树皮纵向开裂。春季在受害的树

10、皮上可见许多枯黄色疣状子座,直径1-3mm。当天气潮湿时,可从疣状子座内挤出一条条淡黄色或黄色卷须状的分生孢子角。秋后子座变成桔红色至酱红色。其后逐渐形成子囊壳。病树树皮和木质部之间可见有羽毛状扇形菌丝层,初为污白色,后为黄褐色。防治方法:由于病原菌是一种弱寄生菌,只有在树势十分衰弱的情况下,才会被感染。因此应加强管理,增强树势,减轻病害的发生。彻底清除病株和有病枝条,对病枝应及时烧毁。药剂防治。对于主干或枝条上的个别病斑,可进行刮治并及时伤口消毒。刮皮深度可达木质部,刮皮后,用400-500倍抗菌剂401加涂涮伤口,或用多菌灵涂涮伤口效果亦好。(6)银杏种实霉烂病分布及危害:此病在各银杏产区

11、均时有发生。在银杏种子的室外窖藏、温床催芽及播种后均有可能出现。症状:霉烂的银杏种核一般都带有酒霉味。在种皮上分布着黑绿色的霉层,生有霉层的种核多水湿状并呈现褐色。切开种皮,种仁全部呈糊状,或一半成糊状。防治方法:适时采收种子,采收的种子必须充分成熟,防止采青。种子贮藏前要适当晾干,含水量以20左右为宜。破碎种子和霉烂种子应一律剔除。如有条件,种子应用0.5高锰酸钾表面消毒l0min并充分凉干后贮藏。贮藏环境应干净,无菌,食用种子库的温度为2-5为宜,并保持通风。有条件可用氮气贮藏种子。播种用种子不宜冷库贮存。种子室外窖藏时,先用0.5高锰酸钾浸种15-30min,冲洗干净凉干后再混沙层积。沙

12、也应先用40甲醛10倍液喷洒消毒,30min后散堆,或用100倍液洒后捂盖,24h后散堆,待药味全部失散后才能应用。值得一提的是,窖藏种子所用的沙,宜用干沙,沙子的含水量最大不应超过2-3。过去有些资料强调窖藏银杏种子应用湿沙,并把湿沙的标准规定为手握成团手开散裂,这是完全不对的。用这样的湿砂窖藏银杏种子容易引起种子的霉烂,需要特别注意。温床催芽时,用2-3硫酸亚铁(黑矾)水溶液浸泡种子和喷洒温床。播种之前种子用多菌灵或托布津500X106处理12-24h,或拌种,药量为种子重量的1-2,或苗床上用上述药剂5-10kg/m2进行消毒,可以减少种子播后在土壤中腐烂。(7)炭疽病症状及为害叶片先呈

13、黄绿色,渐变褐色,并扩展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形,后期病斑由内向外逐步转变为灰白色,着生不规则或成轮纹状排列的小黑点,随之病斑漫延至全叶,最后叶片干枯脱落。发病规律该病的病原菌是刺盘孢菌中的1种,其寄生能力强,可潜伏侵染。银杏常在6-10月感病,而以8-9月为感病高峰期。防治方法加强园地垦复施肥、淋水,保持园地卫生;6-10月每隔20天用1:10倍多菌灵稀释液喷1次。虫害防治:(1)桑天牛桑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发生,分布很广。在江浙蚕区普遍为害,幼虫蛀食枝干,轻则影响桑树发育,叶小而薄,重则全株枯死。除桑树外,对多种林木和果树均能为害。成虫啃食嫩枝皮层,造成枝枯叶黄,幼虫蛀食枝干木质

14、部,降低工艺价值,严重受害时常整枝、整株枯死,是银杏树的重要蛀干害虫。形态特征:成虫。体长2651mm,体宽816mm。体和鞘翅部都为黑色,密被黄褐色绒毛,一般背面呈青棕色,腹面棕黄色,深浅不一。雌虫触角较体稍长,雄虫则超出体长两三节。触角第1、2节呈黑色,从第3节起,每节基部约1/3灰白色,端部黑褐色,头部沿眼后缘有两三行隆起的刻点。前胸背面有横行皱纹,两侧中央各有一刺状突起。鞘翅基部密布黑色光亮的瘤状颗粒,占全翅1/41/5强的区域。鞘翅中缝及侧缘,端缘通常各1条青灰色狭边,翅内外端角为刺状突出。卵。扁平,长椭圆形,长径57mm,横径11.5mm,一端细长,略弯曲,乳白色,近孵化时变为淡褐

15、色。幼虫。体长60mm左右,圆筒形,乳白色。第1胸节特别发达,硬皮板后半部密生深棕色颗粒小点,其中央夹有3对尖叶状凹陷纹。第3胸节至第7腹节背面各有一长圆形突起,其上密生棕色粒点,第1胸节至第7腹节的腹面也有突起。气门大,椭圆形,褐色。蛹。体长50mm,纺锤形,淡黄色,第1节至第6节背面各有1对刚毛区,翅芽达第3腹节。防治方法:捕捉成虫。在六七月间成虫羽化盛期进行人工捕捉。药杀幼虫。幼虫活动期,寻找有新鲜排泄物的虫孔,将虫粪掏尽,用80绿色威雷300倍液及柴油、煤油,从倒数第二个排粪孔注入,注药后用泥团封闭最下端蛀孔。刺杀幼虫。幼虫发生期,用金属丝插人每条蛀道最下蛀孔,刺杀幼虫。保护天敌。未孵

16、化的桑天牛卵,多为啮小蜂寄生,应加以保护。将被害濒死的树木及时连根伐除处理。(2)银杏大蚕蛾分布及危害:银杏大蚕蛾又名白果蚕,俗称白毛虫。主要发生于黑龙江,吉林、浙江、河南、广西、台湾等省(自治区)。幼虫杂食性,除取食银杏叶片外,还取食蒙古栎、核桃、柳、樟、枫杨、盐肤木、樱花、朴、紫薇、榛、栗、柿、梅,李、梨、苹果等的叶片。发生严重时,能把整株叶子吃光,造成树冠光秃,种子减产、据广西灵川县海洋乡的调查,由于此虫的危害,白果减产达60以上。除影响当年产量外还影响次年的开花结实。个别受害严重的银杏则全树死亡。防治方法:冬季人工摘除卵块,7月中、下旬人工捕杀老熟幼虫或人工采茧烧毁。灯光诱杀。成虫有趋

17、光性,飞翔能力强,于9月雌蛾产卵前,用黑光灯诱杀成虫,效果良好。生物防治。在雌蛾产卵期(9月),可人工释放赤眼蜂,寄生率可达80以上。(3)银杏超小卷叶蛾分布及危害:此虫主要发生于广西、浙江、安徽、江苏、湖北、河南等省(自治区)。目前只发现该虫危害银杏,幼虫多蛀入短枝和当年生长枝内危害能使短枝上叶片和幼果全部枯死脱落,长枝枯断。防治方法:根据成虫羽化后9时前栖息树干的这一特性,于4月上旬至下旬每天9:00前进行人工捕杀成虫。在初发生和危害较轻的地区,从4月开始,当被害枝上的叶及幼果出现枯萎时,人工剪除被害枝烧毁,消灭枝内幼虫。加强管理,增强树体抗性,以减轻该虫的危害程度。(4)黄刺蛾鳞翅目,刺

18、蛾科。幼虫又名刺毛虫、洋辣子、八角等。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发生,食性杂,为害100多种林木、果树,为重要害虫。黄刺蛾的幼虫又叫刺毛虫、洋辣子、八角子等,属鳞翅目刺蛾科。分布很广,全国各地均有发生,食性杂,为害各种树木达120种以上,是食叶的主要害虫之一。形态特征:成虫。体橙黄色,触角丝状、棕褐色。雌蛾体长15-17mm,翅展35,39mm;雄蛾体长13-15cm,翅展30-32mm。前翅内半部黄色,外半部褐色,有两条暗褐色细斜线纹汇合于顶角,呈“八”形,里面一条伸到后缘近中部,成为两部分颜色的分界线,外面一条伸达近臀角处。后翅灰黄色,近翅基和中室处各有一黄褐色圆斑。卵。扁圆形,淡黄色,长约1.4

19、mm,宽约0.9mm。幼虫。老熟幼虫体长16-25mm,近长方形,前端略大。体色鲜艳,基色为黄绿色。头部黑褐色,常缩在前胸之下。体背面有一个紫褐色大斑,呈哑铃状,外缘往往带蓝色。削胴部第二节起,在亚背线上各有1对刺突,其中以第3、4、10、12节的刺突最大,体两侧下方,还有9对刺突,刺突上生有毒毛。腹足退化,但具吸盘。蛹。体长12mm,黄褐色。茧椭圆形,质地坚硬,表面光滑,灰白色茧壳上有黑褐色纵纹,形似雀蛋。防治方法:摘除虫茧。冬季落叶后,结合修剪除掉树上的虫茧,杀死越冬蛹。摘除虫叶。刺蛾初龄幼虫多群集于叶背面为害,使被害叶呈枯黄膜状,五六月间发现这种现象,及时组织人力,摘除虫叶,消灭幼虫。诱

20、杀成虫。6月上中旬,成虫羽化期于19-21时,用黑灯光诱杀成虫。利用天敌。茧期天敌有上海青蜂、姬蜂等;成虫期有螳螂捕食;幼虫期有病菌感染。可通过保护天敌,或者饲养,在发生期释放姬蜂等,一般放3-4次,即可有效控制为害。(5)蝼蛄种类及危害:矮蛄俗称拉拉蛄,土狗子,国内分布约有四种,但以华北蝼蛄和东方蝼蛄对银杏播种苗危害严重。东方蝼蛄分布于全国各地,以北方地区发生较重,华北蝼蛄分布于西北、华北和东北的南部地区。蝼蛄对苗木的危害除以成、若虫直接咬食根系和种芽外,还由于其在土壤中的活动使银杏苗木的根系与土壤脱离,造成日晒后萎蔫。随着银杏的发展,蝼蛄的危害有日渐上升的趋势。发生规律:蝼蛄在北方地区,有

21、两次猖獗危害时期:一是4-5月间越冬成、若虫上升到表层土壤活动,二是9月份,当年越夏的若虫和新羽化的成虫大量取食后准备越冬。防治方法:人工挖掘。春季根据地面蝼蛄的隧道标志挖窝灭虫,夏季产卵高峰期结合夏锄挖穴灭卵。马粪鲜草诱杀。在苗圃地,每隔20m左右挖一小坑(40cm20cm6cm),将马粪或带水的鲜草放入坑内,虫被诱入后,白天集中捕杀。在坑内加放毒饵也能诱杀。毒饵配制方法,可将豆饼屑或麦麸100kg用文火炒香,加上90晶体敌百虫或50辛硫磷1kg,拌匀即用在苗圃周围设高压电网或灭虫灯等诱杀。(6)蛴螬种类及危害:蛴螬是金龟子类幼虫的总称,俗称鸡粪虫。各地发生的种类有所不同,发生严重的主要有:

22、钢绿丽金龟,华北大黑鳃金龟,黑绒金龟等。蛴螬中大部分为植食性种类,其成虫和幼虫均能对银杏造成危害。蛴螬对银杏幼苗,除咬食侧根和主根外,还能将根皮食尽,造成缺苗断垄。成虫则取食银杏叶片,往往由于个体数量多,可在短期内造成严重危害。近年来,小黄鳃金龟在贵州以幼虫危害银杏苗木,造成很大损失,但成虫不取食银杏叶片。生活习性:该类害虫生活史一般都很长,大多需经过1年以上才能完成1代,以成虫或幼虫在土中越冬。成虫多昼伏夜出,白日少见,夜出性种类具趋光性和假死性。防治方法:精耕细作,合理施肥,粪肥要充分腐熟方可施用。氨水对蛴螬有一定的防治作用。适时灌水对初龄幼虫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圃地周围或苗木行间种植蓖麻,

23、对多种金龟具诱杀毒杀作用。人工捕杀。当蛴螬在表层土壤活动时,可适时翻土,拾虫消灭。或利用成虫的假死性,在盛发时期人工捕杀。10、枫杨主要病害有白粉病、丛枝病,虫害有黑跗眼天牛、桑雕象鼻虫、枫杨灰褐圆蚧、柳白圆蚧。(1)白粉病白粉病可使用百菌清、多菌灵,每10-15d喷洒1次及时清理病源。(2)丛枝病枫杨丛枝病在长江以南发病普遍,整个枝丛颜色呈黄绿色,基部显著肿大,叶片黄绿色,明显小,并略有皱曲,多着生于粗侧枝或主干上,这是枫杨病枝明显特征,并且主要表现在多年的大树上。发生严重时,病枝根本不开花。综合防治:加强养护管理:及时清理枯枝落叶和病残体,病丛枝要及时剪除,并烧毁。(3)黑跗眼天牛在成虫交尾产卵盛期,捕杀成虫。成虫产卵后用小刀挖开产卵刻槽,清除卵粒和幼虫。在产卵刻槽上涂稀释15-20倍的绿色威雷,杀死幼虫。幼虫进入木质部后用铅丝捅死幼虫,或将浸蘸乐果或敌敌畏乳剂的药棉球塞入蛀孔,毒杀幼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施工组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