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应考常识.doc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94755135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1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考试应考常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公务员考试应考常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务员考试应考常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考试应考常识.doc(4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公务员考试应考常识题不在多而在精 专家谈公务员考试五大复习方法李如海教授,总结了多年的培训经验,给2006年想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广大考生提出了以下5点复习方法。1. 掌握方法比多做题重要,日常积累比临时突击重要。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的考题覆盖面很广,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人文、社会、法律、科技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临时突击做题是无济于事的。不管是报考哪一类职位的考生,关键是要熟悉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的考试解题方法。 李老师提醒考生,不同的题型要用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去解答,比如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的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类的题目更需要技巧,这些技巧是和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相连的,所以要通过这个考试,更需要

2、的是方法和积累,高分低能的考生肯定是无法通过这样的考试的;而判断、推理等题目,主要靠平时的积累,不管是知识的积累,还是实践的积累,都很重要。例如,推理题经常给出一系列日常行为事件,要求考生按行为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序,这就需要考生有实践的积累。 2.心态的锻炼对考试成绩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考生在平时应该多进行锻炼,平时遇到突发事件不要回避,多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李老师认为,现在学校考试采用面试方式的越来越少,这对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学校应该多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演讲和辩论,这对锻炼考生随机应变和自圆其说的能力是极为有帮助的。 3.做题不在多而在精。李老师说,考生只要知道考试题目是什么类型、用什么样的

3、思路去解决就行了。准备申论就选择一两套权威的辅导书中找几篇申论的范文阅读,让自己心中有一个大概的写作范本。准备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试是2-3套试题,这样可以熟悉题型,为自己的应考作一些充分的准备。如果是初次参加考试的学员,对考试的规则不是很了解,以及对答题的技巧和方法没有掌握的考生,建议你选择声誉好,师资强大的辅导班(比如中国公务员考试学习网举办的辅导班,质量很高,)学习,这个对你的备考应该是更有帮助的。 4.避免南辕北辙。考生要认真研读各个考试科目对考生的要求,避免走弯路。这在申论考试中表现尤其突出。首先要认真审题,考试时要注意答题技巧,合理分配时间,不要盲目求快,一般要拿出40分钟的时间认真

4、仔细地阅读给定材料;其次要紧扣材料答题,一定要注意申论考试的限制性要求,即无论是概括主题,陈述看法,还是提出对策和解决方案,都限于试卷的给定材料;另外,考生不要忽视申论考试中对字数的限制性要求。 5. 考生要与时俱进,按照年度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准备。李如海老师说,每年的考试大纲都对考生有不同的要求,这需要考生仔细地阅读。中国公务员考试学习网以准确快速的发布考试信息、考试动态的更新以及专业全面的跟踪服务赢得了广大考生的信任与亲睐,是公务员备考者不的不浏览的学习平台。申论锦囊:以不变应万变申论考试要求应试者在阅读给定材料的基础上,根据材料所反映内容,按要求答题。主要考查的是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国家公务员考试从2000年开始增加申论考试科目,到目前为止,包括各省市的申论考试在内,已经进行了几十场申论考试。在这几年中,申论考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在考试的内容、形式、难度等方面一直处于一个不断更新变化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用“两不变,两变”来概括:“两不变”:考试的目的、出题的原则不变考试的目的不变:申论考试是为国家及各地政府机关选拔合格工作人员,目标针对性强,主要考查的是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考试的目的不会改变。出题的原则不变:从申论考试大纲规定及历年出

6、题的情况看,考试的内容都是涵盖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等诸多方面,为人们熟知的社会热点话题。考题具有明显的非专业性,不会向某一专业特别倾斜,对考生们是较为公平的。“两变”:考试形式、考题难度有所变化考试形式变化:(1)出题形式 申论考试开始之初一般是设三道题目,第一题是概括出所给材料的主要内容或问题字数一般在150个字以内;第二题是根据材料提出解决对策,字数一般要求在300350个字;第三题是根据所给材料写一篇文章一般要求1000字左右。2003年和2004年的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的申论试题出现两道题的设置。而从2005年开始,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和各省市的公务员考试中都开始出现对策

7、分析的题型。这种题型要求考生对给定材料中的某个问题所提出的几项解决对策的正确与否作出判断分析。例如,2005年申论考试中的第一题,题目中针对给定资料中扶贫资金呗挪用的问题提出AE五种解决方案,要求考生判断那几项是不正确的,并用不超过200字的篇幅说明理由。(2)所给材料的形式 申论一般是给出10到15条背景材料来要求考生进行阅读分析,而2006年的考试中,采用的形式是以对话的形式给出材料,考生要在对话中,梳理出材料所要反应的问题。考题难度的变化:难度的变化是与考题形式变化相结合的,考试中出现的对策分析的新题型既考查了考生知识的记忆又考查具体的应用,题目涉及的往往是各学科中容易混淆且有较强的理论

8、针对性,同时也考查了考生的分析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对国家政策的掌握能力。相对于提出对策来说,对策分析这种题型不仅要求考生能够熟悉问题,提出对策,还要对对策的正确性、针对性和可行性能够进行识别、判断和分析。实际上增加了考试的难度。而给出材料形式的变化也增加了考生理解上的难度。另外,我们对历年的考题进行分析后发现,申论考试的时间没有变化,但所给材料却越来越多。历年申论的考试题,2001年的给定材料是1600字左右,2002年是2300字左右,2003年至2005年升到4000字左右,而2006年则一下升至8000多字。在有限的时间里,不断增加的阅读量,无疑增大了答题的难度。无论申论考试如何变化,考

9、试的实质是不会发生变化的,考生们要以不变应万变,平时就养成勤于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并且注意训练自己阅读的速度,同时,也要具备相关的常识,比如国家政策,制度和一定的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知识和方法,相信优秀的你一定能获得成功。从历年公务员考试申论材料内容看申论命题规律与趋势自2000年以来,申论每年的命题选题都围绕着当前的社会热点、改革难点、政策重点进行,下面就是历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的命题材料: 2000年-印刷公司为发展生产,提高效益,更新了设备,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污染影响了周边居民,并致一人患病,引发法律诉讼。 2001年-美国联邦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一个顾问委员会紧急建议:

10、应把含苯丙醇胺(PPA)的药物例为禁药。这以后的一段时间,PPA问题成为一个全球性热点问题。材料中涉及了政府、百姓、药品生产厂家、新闻媒体等有关方面对此事的反应。 2002年-网络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给定材料从正反两个方面列举了这些影响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从而揭示出要正确对待网络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003年-材料列举了近年来发生在我国境内的一些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问题,反映了安全生产问题关系到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是一个需要关注并亟需解决的问题。 2004年-材料分析了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指出了困扰我国一些大城市发展的交通拥堵问题。这是当年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 200

11、5年-材料罗列了解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的多种意见,反映了解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的两种不同思路。农村农民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也是社会普遍关注和需要解决的热点问题。 2006年-2003年到2005年,我国发生了一系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就此,新华网邀请某官员做客“新华访谈”,就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的话题与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提出了政府如何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命题。 2007年-材料介绍了河北省北焦村和西营村由于地处城市近郊,大量土地被侵占的情况,以及无锡、首钢等对土地进行再开发再利用的成功经验,讨论了如何对土地进行可持续开发、利用、管理的问题。 上述

12、问题都是当年或近两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在研究申论命题过程中,笔者发现存在着这样一个规律,就是申论的命题选题经常在当年新华社评出的国内十大新闻中得到反映。 比如,新华社评出的2002年国内十大新闻之十是:空难引发安全生产大检查。一个月内连续发生“”空难和“”空难。安全生产大检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2002年底进行的2003年国考申论就考的安全生产问题。 再比如,新华社评出的年国内十大新闻之一是:中央下发一号文件促进农民增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作为中央一号文件下发。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五年内取消农业税。在政策的带动下,实现了粮食增产、农

13、民增收,耕地总量保持稳定。2004年底进行的2005年国考申论考得就是如何解决农村农民问题。又比如,新华社评出的5年国内十大新闻之七是:松花江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月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大量苯类污染物进入松花江水体,引发重大水环境污染事件。这一事件给松花江沿岸特别是大中城市人民群众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辞职。而2005年进行的2006年国考考得就是如何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问题。 还比如,新华社评出的2006年国内十大新闻之二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十一五”规划纲要。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3月14日表决通过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

14、要的决议。“十一五”规划纲要是今后五年(2006年201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部分放在突出位置,指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定推进新农村建设。而当年进行的2007年国考考题就涉及农村土地被侵占、农民上访、农业持续发展问题。 虽然这个规律不是绝对的,但这足以说明每一年申论的命题选题都是围绕着影响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改革难点、政策重点、社会热点进行的。因此,关注、梳理当前我们国家发生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对我们进行申论备考有着特殊的意义。 总的来讲,从历年命题的情况上

15、来看,申论阅读材料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材料紧扣时政热点,贴近百姓生活 申论考试是模拟公务员在日常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缩影,所以材料都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从中央国家机关的历年申论考试提供的材料,我们可以看出材料选择的都是政策重点、改革难点、社会热点,越来越紧密结合时政形势和发展,越来越贴近现实生活,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关注的问题,考生都不陌生,具有很强的可谈性、可论性。这种将考点集中在社会热点上,并选取合适的切入点命题已成为了命题人的命题趋势。其目的就是为引导考生关注改革,关注国家大事,并善于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研究、解决问题,这是一个公务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这一思路

16、将继续指导今后地方及中央公务员考试的命题工作。 下面我们也可以看一下2006年以来部分省市公务员考试的命题主题。 2007年6月,北京:在物权法的颁布实施和加强社会管理的大背景下,如何依法、有效进行城市管理的问题。 2007年1月,上海:公务员职业道德、公德与传统私德间的关系。 2007年1月,浙江:近些年全国包括浙江省掀起的“文化热”、化发展问题。2006年12月,四川:农民工进城务工给城市发展带来的好处和目前农民工存在的种种问题 2006年12月,北京:如何通过价格听证,保障群众参与权、知情权、平等权、决算权的实现。 2006年6月,北京:世界文化遗产开发利用 2006年5月,山东:通过证

17、人作证制度、见义勇为保护制度切入社会主义荣辱观。 2006 年5月,广西:虚假广告,不实广告,违法广告 2006年4月,吉林:通过户籍制度的历史及现状,直指户籍制度的弊端,引出户籍制度改革问题。 2006年4月,湖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006年4月,上海:新录用公务员下基层实习制度。 2006年4月,安徽:高校滥收费问题。 2006年4月,重庆:高校滥排名问题。 2006年4月,新疆:地条钢(利用废铁炼制的)大批量非法生产,并被广泛使用到一些工程项目中,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隐患。 2006年4月,天津:在经济运行中对资源、能源节约消耗,建立节约型社会问题。2006年3月,江苏:

18、国人热心过洋节冷落传统节日,提出将传统节日与弘扬民族文化结合。 2006年3月,湖北:出国留学的,留学生在外国的遭遇 2006年1月,江西: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要解决该问题需要企业和政府共同努力。 2006年1月,福建:我国志愿服务的现状及趋势。 2006年1月,浙江:通过资源及财富分配不均、资源享用机会不公等,“不公平”问题非常严重,切入“公平与效率”问题。 2006年1月,黑龙江:城市垃圾处理、收费问题。 第二,材料的阅读量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复杂 纵观历年申论考试,时间一直没有变化,都是150分钟,但所给材料却越来越多。历年申论的考试题,2000年、2001年的给定材料是1500字左右,2

19、002年是2000字左右,2003年至2005年升到4000字左右,而2006年则一下升至8000多字,2007年也是7000多字。在有限的时间里,不断增加的阅读量,无疑增大了答题的难度,这说明对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要求进一步提高。申论考试材料的内容也越来越庞杂,包含了记者采访、网上交流、新闻发布、民意调查、领导讲话、专家观点等各种形式,有事实、有评论、有对比、有叙述、有报告,综合反映各方各面对社会现象的态度、观点、打算等。这使得材料看起来更加复杂,增加了对材料阅读、分析的难度。 第三、材料的编排形式和内容类型基本成熟 申论考试所给定的阅读材料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单一型材料,二是汇编型材料。所

20、谓单一型材料,是指所给定的材料主要是集中反映一个有一定影响又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这种资料一般是围绕一个主题客观叙述,把案例涉及的情况详细加以说明,以期让考生能“以小见大”,可以称为“一条线”。比如,2000年申论考试所给定的材料就属于这一类。材料围绕一个印刷公司更新设备所带来的噪音污染,给出了一桩复杂的民事诉讼案例,共12条材料。整个材料基本上按照事件发生的顺序排列下来。但是材料所要反映的问题并不是诉讼案本身,而是我国现代城市加速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尖锐矛盾问题。2001的PPA风波、2003年网络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种种影响也属于这种形式。所谓汇编型材料,是指所给定的材料主要是

21、围绕某一个或某几个热点问题综合方方面面的信息组编而成,这种形式的材料往往没有什么顺序可言,上一条和下一条没有什么因果关系,以期让考生能“杂中取精”,可以称之为“一锅粥”。申论考试就是要求应试者按照特定的要求从这些杂乱无章的资料中找出其核心思想,抓住问题的实质,并就相关问题提出相应对策。2003年以后的申论考试基本都是这种形式。把握申论的三条核心线索文章的开头,我们不妨咬牙切齿、困惑不堪地问:“申论”究竟是个什么东西?“申论”当然不是个什么东西,可它究竟又是什么呢?对于申论的困惑,我们可以区分两个群体:一为那些有过考试经历,但申论成绩不甚理想的考生;一为那些正准备着公务员考试,准备申论时却不知从

22、何处着手的准考生。前者的困惑在于,明明去年申论考试时,我把那篇文章写得文采飞扬,自我感觉特别顺畅,比如一些中文、新闻专业的考生;明明生态、土地或突发事件应对等问题,恰恰就是我平时所关注和熟悉的,或者我的专业、研究方向就是这些社会问题,比如一个以中国土地问题为方向的硕士或博士,怎么最终的成绩都如此糟糕?后者的困惑在于申论究竟今年又会考什么社会问题啊?去年考生态,前年考土地,那今年考?那么多社会问题,我们岂不要海底捞月?申论文章到底怎么写呢?我的语言能力与风格都无法达到官样政论文章的要求,我还有希望吗?所有的这些看上去的热闹问题,只能归结为,我们还不懂得申论是什么。要搞清楚申论考察的本质是什么,我

23、们有必要先从申论不是什么说起。针对申论,人们普遍提出的两个问题:申论到底考哪些社会热点?申论文章究竟怎么写?首先需要澄清两个普遍的误区:误区一:单纯的写作技巧考试申论的命题结构是根据材料来设置题型,这就决定了申论不会是单纯的写作考试,文章的结构和语言当中真正应体现出的是材料当中的实质有效信息,如原因、对策等。误区二:单纯的社会问题考察申论所考察的社会问题都是给定材料背景下的特定问题,这就决定了我们分析把握该社会问题,不是凭空发挥、自说自话,而是依托材料,问题的答案其实主要来自于你对材料的挖掘。我们都忽略了一个最普通和明白无误的事实前提:申论的命题结构是根据材料设置各类题型,而材料又以特定的社会

24、问题为内容。而每年的考试大纲都会有这样一段话: “申论主要通过应试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试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我们却从来没有认真对待过这句话,以至于懵懂地在错误的方向上努力。申论命题结构的三个构成要素有:材料、题型、社会问题。其中,材料构成了题型和社会问题的基础。我们也从这三个方面把握申论。既然申论的命题结构是:根据材料、设置题目,而材料又以某一社会问题为内容,相应有三个根本问题需要解决,这其实也就是我们把握申论的三条核心线索:1、申论题型究竟是什么样的和各类题型当中究竟考什么?命题的规律与答题的原理是

25、什么?如何在答题时利用材料信息?2、材料究竟是什么样的?材料当中有什么呢?阅读材料有方法吗?如何在材料的茫茫大海中寻找有效信息并运用到相应答题过程中去?3、申论考察的究竟是哪些社会问题?这些问题背后体现出怎样的政府运作原理?好的,现在我来回答申论是什么以及关于申论的三个根本问题:申论考查的本质是对于材料信息的捕捉和运用,申论阅卷的采分点也分布在材料当中。写作不是目的,而仅仅是手段,是为了在完整清晰的逻辑结构中展现材料当中的核心信息点,即问题的基本表现、影响后果意义、原因、对策。任何题型变化都围绕上述四个要素展开。而材料看上去文法结构上无规则,其实,在逻辑上却有着深层次的规则,即材料只不过从不同

26、的角度和侧面,以不同的方式和线索,或直接或间接地展现、烘托、映衬出问题的四大要素,问题的基本表现(存在的问题及具体表现);影响(后果或意义);原因;对策。对社会问题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民生问题和政府职能问题,如2007年申论考的是土地问题,其中将失地农民这一民生问题和政府垄断着土地市场这一政府职能问题融于一体。对于民生问题,如教育、医疗、住房,我们要把握的是政府应该做什么,即提供公共服务、完善福利保障、加强市场监管。对于政府职能问题,我们把握的核心是政府不应该做什么,即尊重市场,区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依法行政,不得超越法律的职权和程序。在这两个问题中,深深地体现出现代政府的基本理念,在控

27、制权力限度的同时承担起自己的公共责任。我们正是沿着这些线索来揭开申论之谜,展现你利用材料和综合转换的逻辑能力,以及或洋溢于行文之上、或沉潜于论证之中的人文底蕴与知识结构。(本文作者:华图公务员考试专家 郑岳峰)申论写作全方面解读及技巧一、概述 (一)概念 申论,词义源自孔子的 申而论之,取申述、申辩、论述、论证之意。申论考试的内容、方法及其产生的测评功能,涵盖了作文和策论(古代科举考试中一种八股文考试形式,要求就给定题目论证某项政策或对策,撰写形式比较严格的论文)两种考试的基本方面。 申论类似于作文方式的一种给材料作文,但是形式比较灵活,内容难度大得多。写作申论,要在反复阅读试卷给出的约 15

28、00字的资料和提出的有关问题后,用心分析,提出自己的论点并进行阐述和论证。相对于传统的作文来说,申论要求考生摒弃那些套话、闲话,分析、解决问题要更加透彻、 全面、清晰,因此也更能让考生发挥自己的潜能。(二)特点 1规范性。申论作为严格的公务员录用考试,试题一般不会出现偏差。试题表述标准明确,不论涉及哪方面的内容和观点基本上都无争议,让每个应试者均有话可说。因此,对于一些难以定论的问题一般是不会考的。 2针对性。考生一定要用足够时间(一般40分钟左右)认真阅读给定资料,千万不要匆忙提笔 。在阅读过程中,要先理清资料的逻辑联系;就一个较为复杂的事件,要抓准主要问题;然后把握住给定资料所反映事件的环

29、境和条件。因为,这种既定的条件是提出对策是否具有可行性的重要依据。抓准了主要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案就有了针对性;搞清给定资料所提供的环境、条件,所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才有可行性。针对性和可行性是申论考试中两个主要的基本要求。 3拓展性。目前我国比较注重公务员的实际能力,因此录用考试内容一般都侧重于考察应试者解决问题的能力,涉及不断变化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多方面内容。出题角度更加灵活。自2000年以来,作文考试这种题型逐渐被淘汰,考生很难直接答题,而需要结合背景资料作出判断和归纳。在复习时,对一些细小的知识点或不大考的知识点,都不可掉以轻心。 (三)作用 主要测查应试者对给定资料的阅读理解能

30、力、分析归纳概括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文字表达水平。 二、写作 (一)内容 设计原理:申论是公开的、公正的、客观的人才录用方法,内容、方法和测评都体现了人才考核的基本设计要求和设计思路。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测试考生的基本知识、专业知识、管理知识、相关知识及综合分析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素质及能力要素。 1基本内容:首先在试卷上给定一篇(或一组)1500字左右的资料,要求应试者在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的基础上,理解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事件(或案例、或社会现象)的性质和本质,然后按要求答题。 2答题形式:仔细、认真地阅读背景资料,经过对资料的整理、分析、归纳后,准确地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

31、的主要问题(一般要求字数在150字以内)。针对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可行性方案(一般要求在350字以内。在完成上述两项程序的基础上,紧紧扣住给定资料及其反映的主要问题,申明、阐述、论证应试者对问题的基本看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一般要求1200字左右)。 (二)方法 申论写作有四个主要环节: 1阅读资料。这是最基础的环节。只有认真地读懂读通全部资料,才能把握资料所反映的事件的性质。 2概括主题。概括出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3提出对策。针对主要问题,就资料所涉及的范围和条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案。提出对策是申论考试的关键环节,重点考查考生的思维开阔程度、探索创新意识、应变和解决

32、问题的能力。它给考生提供了充分发挥的自由空间,考生可以根据各自的知识、阅历,抒发见解。注意必须结合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范围和条件,才可能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方案。 4进行论证。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1200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可以说,这才算是申论的真正开始。它要求应试者充分利用给定资料,切中主要问题,全面阐明、论证自己对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的基本看法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案。前三个环节尽管重要,不能有任何懈怠,但总的说是有益的铺垫。而论证过程则需要按照逻辑进行科学地分析论证。论证,字数要求多,分值高于其他部分,是申论考试的核心,能全面考

33、查和衡量一个人的分析归纳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说理能力。 这一环节应该说就是写作典型的政论文。这就要按照议论文的写作要求和结构来进行。写作要领和模式模具首先,必须编写详细的提纲。提纲编写程序如下: 一、拟制标题 要求自命题。这就要分析把握资料的重心。如材料: 一九五四年三月二十七日,爱因斯坦给一位美国自学成才的实习机械师回信,说:我认为你对我们社会的见解是颇有道理的。.你的来信还使我认识到,智慧并不产生于学历,而是来自于对知识的终生不懈的追求。重心是爱因斯坦对智慧、学历和追求的看法,而不是他的贡献。 有的材料会有两个以上的重要意义,这就要从不同角度分析。如: 香港回归前夕6月1日。

34、亚州第一飞人柯受良为了向祖国献上一份珍贵的厚礼,驾车成功地飞越了黄河壶口瀑布,完成了华夏儿女征服大自然的又一壮举。在飞黄前,他说,他要用自己成功的飞越向世界宣布,中国人不是懦夫。没有了灵魂,人生好比大海的波浪.爱拼才会赢。这是柯受良最喜欢唱的一首歌。 这个材料有两个评论对象,一是柯受良的拼搏精神(不是他的壮举),二是柯受良的爱国精神。考生写出了这样的题目:爱拼才会赢、贵在拼搏、小议拼搏精神和爱国,需要实干家。 二步,确定作文主题,即立意,也就是写一个判断句。主题是自己的一个鲜明的认识,当然要符合命题的要求,正确而又深刻。 如上述爱因斯坦的材料,可以写一个这样的主题:智慧来自于对知识的终生追求。

35、如上述柯受良的材料,除了小议拼搏精神外其它题目都又是主题。如什么是人生价值,可以写出主题人生价值是贡献。 标题类型给材料作文就要自定题目。这就是说,对作文的题目都要分清类别。以标题与主题的关系为主要标准,标题类型如下 1直接标明主题。标题是一个判断句,有主语(可以省略)、谓语和宾语。如做一个的 青年。又如天下无难事、不要畏惧困难。这类标题有.是(动词).和.要.的模式。 2指出内容范围。有论.或者.论标题模式。有的论文标题省去了论字。 3.设问、反问、感叹以显示主题倾向。如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 标题要求:1.确切。一要与内容符合,不能写跑题。二是含义大小与作文一致,谈困难不能写成谈人生。

36、三要与文体风格一致,如一般不能写成公文或者记叙文的标题。2.精练。特殊需要时标题才能长。3.醒目。一要形象,二要新颖。 二、 写主题句 主题在作文中具有核心的地位。如果说作文是一个精神生命,那么材料是血肉,结构是骨胳,语言是细胞,表达方式是皮肤,线索是脉络,而主题则是核心。 主题是考生在作文中通过全部材料所表达的基本认识,具体表现为一个逻辑判断句(10个字左右)。主题称作中心论点或者基本论点,作为一个判断句的形式来说是非常明晰的,并且往往在标题中直接表达出来。如论文标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又如反对本本主义等。 正如灵魂的高低决定着人的水平一样,主题句的高低也决定着作文的水平,也就是说主题

37、句具有层次性。作者一定要充分发挥主观性,让主题句达到更高的层次。我们不谈作者自身修养的提高问题,仅就作文主题句本身的提炼简要地谈一谈。 主题句最基本的层次应该是客观层次,即主题句准确反映了作文中心内容的本质真实。在议论文中,中心论点揭示了所论述事物的客观本质。主题句更高一层的认识是具有科学文化深度和广度的认识。这就要求作者的思想认识修养的提高。这样的主题句可以说达到了充满文化色彩的层次:他是当代毕升。 主题句再高一层是具有哲理意味的认识。哲理简单地说就是具有普遍性和永久性。例如:他是一个有永恒追求的人。 黑格尔认为,美学是哲学的高度发展,而哲学又是人类所有认识的精华。所谓美,其实就是促发人们积

38、极意义的高级生命及其自由创造的本质。据此,著者以为,主题句最高的层次应该是审美的生命认识。例如:他代表着新人类。 主题句是作文的核心,作为主导思想贯穿全文,指导全文。这是人尽皆知的。但是,究竟怎样主导就有一些人不甚了了,尤其是对主题句在作文中的位置更不能清醒地把握。著者以为,主题句在作文中的位置应是明晰的。仅就议论文和记叙文中的主题句位置作以解说是必要的。 议论文中主题句的位置: 标题一般写出主题句即中心论点这句话。 开头一般要在段尾写出主题句,或写出与主题句相关的论题。 中间主要采用分析法分出二三层来,说明主题为什么和怎么样,行文中兼用其它论证方法如列举事实的例证法。在中间部分的靠后处突出主

39、题句。 结论重申主题句,可以在字句上变化,或更深入一步。 作文不但要围绕着而且要穿插着主题句来写作,要有一个提出强调重申主题句的三段式过程。这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个切入点。 三、简述内容(包括关键词) 内容简述或者内容,在科学性作文中包括主题和层义以及要点,在文学性作文中可以写做过程、部分及要点。这就要有30字左右。注意:平时作文,可以练习写内容简述,考试时不必写出。 四、选择结构 1.并列式。一般写的是对象的横向的、静态的情况。各部分相互间无紧密联系,独立性强,但共同为说明主旨服务。能够省略某一部分。先后次序不那么固定。往往运用序码,如第一、第二、第三。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概括面广,条理性强。

40、 2.递进式。一般写的是对象的纵向的动态的过程或者事理。各部分层层递进,每一部分也不可缺少,前后顺序也不能颠倒。这种方法的好处是逻辑严密,能说明问题。 在一篇文章中,两种方法可以互相交叉,即以一种方法为主,在某一部分即层次中用另一种方法。 结构选择,所用字数一般只有几个。 五、标明层义 这一部分就叫做全文的纲。层义这一提纲的主要部分有两种写法。一是标题写法,结尾没有标点符号,几个至多十来个字,简明扼要。这种写法的长处是简洁清楚,易于把握(字数少,提纲短)。短处是别人不易看懂,自己也可能在一段时间后弄不明白。二是句子写法,是完整的一句话。这种写法的长处是具体明确,短处是易于冗长,不利于思考。最好

41、是两种方法交替,在简单明了的地方用标题写法,在复杂难记的地方用句子写法,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这样,层义具体表现在文章中有两种,一是居中排列的小题目,二是项目。 注意:自此以下,提纲就要运用序码。序码一般分为四层:一是汉字小写的一、二、三、四等,后面用顿号(小标题的层次顺序不用顿号,空一格);二是半圆括号和汉字,如(一);三是阿拉伯数字1、2、3、4等,后面用点号;四是半圆括号的阿拉伯数字,如(1)。以下还可以有第一,第二,第三等。要保持一致,不能混乱。 六,写出段义及要点 提纲举例如下: 标题:生日 主题句:生日应当过得有意义。 内容简介(考试不必写):反映了为孩子大操大办生日的社会现象,指出这

42、是关系到民族美德的思想问题,主张生日应当过得有意义。 结构:并列式。 正文:一、开头:论题即生日。二、中间:论证 1提出现象:为娃娃办生日的社会问题。引用俗语。 2分析论证: (1)关系着民族美德和思想腐化。(可以改作规范段的主句) (2)奢侈的效果和正确的途径。 三、结论:照应开头,突出论点;讲辩证。 编写后的提纲,还要修改。对提纲的修改是一个总分总的综合分析过程。先从总体上把握,去分析部分,再在分析部分时放在总体中把握。如果相反首先修改局部,就可能在不符合整体时删去,这就造成浪费。提纲编写应该适应考场特殊情况即详细和简明两种方式来编写。有时限于时间而不写草稿,则提纲应该详细编写,起到草稿的

43、作用。基础和要领议论是作者的判断。包括论点(判断句)、论据(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和论证。 论证方法主要有:1. 分析法,分为两个以上方面,说明原因即为什么。主要方法。 2. 例证法,举事实,如人物、事件、数据等。常见。 3. 引证法,引用名言、俗语等。常见。 4. 反证法,即从反面看。 还可以用打比方的喻证法。等等。 模式和模具议论文结构一般有论点、论证、结论三部分,通称三段式。 议论文要对某些事件或现象进行分析评论。选材要求大中取小,也就是从较大的社会政治和思想现象中选取最能反映事物或问题本质的一个侧面作为突破口,经过分析、开掘,揭示其普遍的、深刻的含义,获得小中见大的效果。 模式【开头】(

44、1)引用材料-大中取小。要有所强调,即突出与论点有关的部分。(2)引出论点判断句,有主语(可以省略)、谓语和宾语。 【中间】(1)分析法为主。围绕现象材料进行分析为什么。分为一条两均可。 (2)其它论证方法为辅,如例证法、引证法。 注意:以上方法常常仅取一二个(甚至只用一种),就可以写成全文。 (3)联系现实和自身,强调、突出和发挥中心论点小中见大。 【结尾】概括重申论点,发出感慨。 提 纲 模 具 标题:论点式或论题式 正文:一、总论 1.简述材料(说明) 2论点即中心思想 二、论证 1举例法 亦可先用分析法 2分析法: 为什么 引证法 为什么 3联系更广阔现实 三、结论 强调中心论点 发出

45、感慨 指出方向注意:(1)注意答题技巧,合理分配时间。考场上不要盲目求快。(2)概括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可行性方案时,注意限制字数,超过或不足的字数一般不低于要求字数的10%,否则,扣分,另外,回答问题时一定要简洁,答题要切中要点。申论应试方法申论考试是一种能力考试,要通过应考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考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全部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50分钟,满分100分。 申论应试方法理论认知:宏观分析一、申论的特点 (1)模拟国家行政机关工作的特点对材料、事件或问题有所说明,有所申述

46、,并发表见解、建议或对策,并进行论证考察对信息的筛选提炼、加工整理、综合分析和一定的文字表达等能力, (2)依照思维逻辑过程的标准来给分,而不是结论的正误 (3)给定材料往往是“半成品” 主题内容往往较明确 编排顺序、条理性较差 材料中观点可能并不一致 (4)主题具有热门性、易谈性、普遍性、非专业性、非政治性 来源广泛,多来自互联网、媒体 一般是近一年来的热门话题二、如何准备申论考试1. 主要平时的知识积累和对社会问题的浓厚兴趣 (1)了解公务员职业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的特点 (2)多学科、跨界的知识 (3)全面综合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分析历年的申论试题特点求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要扣住要求的能力考核点。(2)往年例题仅作参考,不必压题、猜题(3)体裁内容仅仅是考试载体3. 关注与政府工作有关的热门、热点话题 (1)多看报纸 (2)多上网 (3)多看新闻 (4)关注中观性的问题,如下:正确的政绩观(政绩问题)人才问题、就业问题弱势群体问题“三农”问题地区平衡发展问题社会公平问题大学生的消费观交通法规问题科学的发展观、五个“统筹”科学的人才观4. 了解政府机关工作的特点,特别是文字工作 (1)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休闲娱乐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