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_T 4514-2022 1:50000水文地质调查规范.docx

上传人:馒头 文档编号:94710772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99 大小:882.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7_T 4514-2022 1:50000水文地质调查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DB37_T 4514-2022 1:50000水文地质调查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B37_T 4514-2022 1:50000水文地质调查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7_T 4514-2022 1:50000水文地质调查规范.docx(9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07.060CCSD1437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T45142022150000水文地质调查规范Specificationforhydrogeologicalsurvey(150000)2022-06-08发布2022-07-08实施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37/T45142022目次前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总则.24.14.24.34.4目的任务.2调查基本准则.2调查区分类.3工作量定额.35设计书编审.45.15.25.35.4设计书编制原则.4设计书编写依据.1设计书内容要求.1设计书审批.16调查内容.16.1资料搜集与整理.16.2基

2、本调查内容.26.3不同类型区调查内容.37调查技术方法及要求.67.17.27.37.47.57.67.77.87.9遥感地质调查.6水文地质测绘.6地球物理勘探.8水文地质钻探.9水文地质试验.10水文地球化学调查.12地下水动态监测.13地下水水位统测.14测流.148综合评价.158.18.28.38.48.5评价原则.15评价内容.15地下水资源评价.16与地下水相关的地质环境问题评价.18保护区划分.189成果编制与验收.199.1空间数据库建设.199.2图件编制.199.3报告编制.20IDB37/T451420229.4质量检查与成果验收.209.5资料归档.20附录A(规范

3、性)设计书编写提纲.22附录B(规范性)150000水文地质调查表.24附录C(规范性)典型钻孔综合图表示例.68附录D(规范性)与地下水相关的地质环境问题评价方法.69D.1地下水污染评价方法.69D.2地面沉降现状和预测评价.69D.3海(咸)水入侵现状和预测评价.70D.4岩溶塌陷现状和预测评价.71D.5土壤盐渍化现状和预测评价.72D.6区域地下水超采降落漏斗现状和预测评价.73附录E(规范性)报告编写提纲.74E.1水文地质图说明书编写提纲.74E.2报告编写.74参考文献.76IIDB37/T45142022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

4、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山东省自然资源厅提出并组织实施。本文件由山东省自然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IIIDB37/T45142022150000水文地质调查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山东省150000水文地质调查目的任务、设计书编写与审批、调查内容、调查技术方法、工作定额、数据库建设、图件编制、报告编写、成果提交与验收等方面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150000水文地质调查全过程。其它比例尺水文地质调查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5、,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14158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比例尺150000)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5218地下水资源储量分类分级GB50027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DZ55城市环境水文地质工作规范DZ/T0133地下水动态监测规程DZ/T0148水文水井地质钻探规程DZ/T0151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150000)DZ/T0181水文测井工作规范DZ/T0282水文地质调查规范(150000)DZ/T028

6、6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0288区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规范HJ493水质采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HJ61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DD201404地下水动态调查评价技术要求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含水层aquifer能赋存、传输并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可渗透岩层(体)。3.2含水岩组water-bearingformation地层层序相连、含水特征相似、水力联系密切的可渗透岩层(体)组合。1DB37/T451420223.3含水层富水性aquiferproductivity含水层输导、汇聚、产出地下水的能力。注:通常用规定口径、规定降深的单井出水量或泉水溢流量来

7、表征。3.4水文地质点investigationpointforhydrogeology描述局部水文地质特征而设置的野外调查点。注:包括泉水、河流、湖泊、水库等地下水天然露头与地表水体,以及钻孔、机井、民井、坑道等地下水人工露头。3.5地质地貌点investigationpointforgeologyandlandforms描述控制地下水形成分布的地质地貌因素而设置的调查点。注:包括地层、构造、化石等地质露头,分水岭、河流阶地、冲洪积扇、扇间洼地等地形地貌,以及溶隙、溶孔、溶洞、落水洞等岩溶现象。3.6深层承压水可利用量allowablewithdrawofdeepconfinedground

8、water在不引起危害性地质环境问题条件下可供利用的深层地下水资源量。4总则4.1目的任务4.1.1目的查明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资源状况,揭示区域水文地质规律,查找与地下水有关的地质环境问题,研究含水层的分布特征及其时空变化规律,分析控制水量、水质、水位、水流及含水层变化的因素,评价地下水及含水层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区域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进行评价,结合当地规划定量预测不同开采方案下地下水动态及环境影响,为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地质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地下水资源支撑,提升水文地质工作服务民生、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4.1.2任务主要任务如下:a)调查含水层三维

9、空间结构、地下水赋存分布及其质量特征,掌握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b)调查地下水富水地段和蓄水构造的分布、埋藏、边界、补径排蓄等;c)调查地下水污染、岩溶塌陷、地面沉降、海(咸)水入侵等地下水环境问题分布现状、成因机理,定量预测其发展演化趋势;d)构建区域水文地质概念模型与地下水评价模型,评价环境约束条件下的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采量,提出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区划方案;e)建立水文地质空间数据库。4.2调查基本准则4.2.1以国民经济建设需求为导向,优先在缺水地区、地下水资源重点开发地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区和地下水资源开发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突出地区开展工作

10、。4.2.2按照地下水系统整体部署,以150000国际标准图幅开展调查,也可多图幅为调查单元。即:2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地区(I类)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地区(类)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区(III类)地貌类型单一;地层及地质构造简单;含水层空间分布比较稳定;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简单,水化学类型单一;水文地质条件变化不大,不存在突出与地下水相关的地质环境问题。地貌类型较多样;地层及地质构造较复杂;含水层层次多但具有一定规律;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水动力特征、水化学规律较复杂;水文地质条件发生较大变化,存在较突出的与地下水相关的地质环境问题。地貌类型多样;地层及地质构造复杂;含水层系统结构复杂、含水

11、层空间分布不稳定;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水动力特征、水化学规律复杂;水文地质条件发生很大变化,与地下水相关的地质环境问题突出。DB37/T45142022遵循以标准图幅为调查小单元、同一地下水系统为调查大单元、大单元内的图幅实行同步联测的调查原则,统筹部署同一地下水系统的调查工作,以准确计算评价同一地下水系统的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采量。4.2.3一个调查单元工作周期以2年为宜。范围较大、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地下水系统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延长。4.2.4宜使用125000地形图作为工作底图,如果工作区尚未有125000地形图,可采用150000地形图作为工作底图,配合使用遥感影像图。4.2.5应

12、以150000区域地质调查成果为基础,在未开展150000区域地质调查的地区,要求有针对性地补充区域地质调查工作。4.2.6调查工作一般划分为六个阶段:资料搜集与野外踏勘、设计编写与审查、野外调查与野外验收、综合研究、报告编写与审查、资料归档。4.2.7要充分重视已有资料的再开发利用,要充分收集调查区的气象、水文、土地利用、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水资源开发利用、社会经济现状和发展规划等有关资料,进行资料分析整理与综合研究,在此基础上部署调查工作。4.2.8在调查工作规划部署、项目立项、设计编审、组织实施、监督管理全过程中,贯彻生态环境保护优先理念,最大限度地减轻调查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工

13、作量部署应在充分利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区域控制,突出重点。4.2.9原则上要求按照标准图幅和地下水系统进行地下水资源和相关地质环境问题综合评价,在特殊地区根据具体水文地质条件和实际需求,也可按照重点区段或行政区进行评价。4.2.10以查明水文地质条件为主,兼顾查明有供水前景的富水地段。4.2.11调查控制深度原则上要求揭露主要含水层组,对于第四系厚度或覆盖层厚度很大的地区,控制深度可适当加深。覆盖型岩溶区、第四系平原区以调查研究地下水动态和地下水环境问题为重点,计算评价地下水环境问题(如:覆盖型岩溶区的岩溶塌陷、第四系平原区的盐渍化、地面沉降)约束条件下的已采水源地和有供水前景富水地段的地下水

14、资源可持续开采量。4.2.12按标准图幅提交水文地质图及说明书,按调查单元提交其他相关图件,并提交水文地质空间数据库;按地下水系统提交综合评价报告。4.2.13其他准则应按DZ/T0282、DZ55、GB/T14158要求执行。4.3调查区分类调查区按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分为三类(表1),当多个指标满足不同复杂情况时,优先将调查区划为复杂程度类别高的分区。表1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表4.4工作量定额3b)水文地质点应占观测点总数的50%以上,原则上均匀分布,每4km不少于1个点,地下水动DB37/T451420224.4.1调查主要技术定额按表2执行,补充水文地质钻探工作量不应低于表3定额。4.

15、4.2在编制项目设计工作量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a)已完成150000区域地质调查和已有高分辨率遥感解译的地区,可酌情加大调查路线间隔,但最大间隔不应超过2000m;2态监测点占水位统测点比例应不小于20%,具有水量资料或进行简易抽水的机、民井,应占机、民井的20%30%;c)山地丘陵区、岩溶地区和滨海地区的水位统测工作定额仅供参考,实际工作量安排应视具体情况而定;d)地球物理勘探剖面勘探点间距平原区不宜大于500m,山地丘陵和岩溶地区不宜大于50m;e)水文地质钻探工作量包括新投入的工作量和收集到的能满足要求的钻探工作量。新增水文地质钻孔控制深度原则上要求揭露主要含水层组,对于第四系厚度或

16、覆盖层厚度很大的地区,勘查控制深度可适当加深。对已有的水文地质钻孔应进行仔细甄别,对于具有水文地质钻孔综合成果资料(包括钻孔柱状图、井结构、测井资料、抽水试验综合成果图、水化学分析资料等)的钻孔可计入钻探工作量;但是对于使用以往多年前施工的钻孔资料,应重新进行单孔抽水试验工作,获取现状条件下的抽水试验数据;f)观测点观测内容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用浅钻或人工开挖揭露浅层地质水文地质条件;g)常规水质分析指简分析和多项分析,应根据需要适当部署93项水分析、污染分析、同位素分析等样品。水质分析样品布设原则如下:1)有机污染样:每百平方千米布设1件有机污染分析样品,优先选择具备系列分析资料、周围分布有

17、污染源的城市饮用水供水水源地监测井进行采样;2)同位素样:每百平方千米至少布设1件氢氧同位素和碳14及碳13(碳14测年、碳13校正)样品,同时分布有浅、中、深层地下水的地区,应分层取样,以确定不同深度地下水年龄及补给源的空间位置;3)地表水样:主要河流、湖泊、水库的上中下游至少一件控制样品;4)大气降水样:在采取同位素样、有机污染样的地区应同时布设控制性大气降水样品;5)地下水93项分析样:每百平方千米布设1件按GB/T14848中93项分析样品,控制主要的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兼顾大型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h)地表水测流断面应布设在地表水、地下水相互转化密切的地段,以控制地下水溢出(渗漏)量、

18、地表水渗漏量为主要目的。5设计书编审5.1设计书编制原则5.1.1设计书编制应根据任务书要求,充分收集、分析、研究已往的工作成果和资料,对每个标准幅的已知水文地质条件、存在问题、工作方向充分掌握,并进行现场踏勘后部署工作,重点是工作方法、采用手段和工作量的部署应有依据(特别是水文地质勘探工作量),不能机械的按规范规定在依据不足的情况下轻易地将工作量均匀布置。5.1.2设计书应做到内容完整、目标任务明确、依据充分、工作部署合理、技术方法先进、文字精炼、重点突出、经费预算合理、组织管理和质量保证措施有效可行,附图、附表清晰齐全。4地区类别观测路线间隔(km)观测点(个)水位统测点(个)水位长观点(

19、个)地表水测流断面(个)水文物探(点)抽水试验(组)水文地质钻孔(个)浅钻(个)水质分析(件)平原地区简单地区1.72.04055810占水位统测点比例应不小于20%30%24060352423610中等地区1.51.7556510122360804635351015复杂地区1.21.56570121624801206846571525丘陵山地区简单地区1.21.545558102203046351268中等地区0.91.2558010142330506861024815复杂地区0.60.9801201418245080810715461520岩溶地区简单地区1.21.540608102506

20、035241248中等地区0.91.2609010142380100573624812复杂地区0.60.99013014182412015071047461220滨海地区滨海平原1.02.02530342355012121348丘陵台地0.91.2354546234060232334812岛屿0.50.94050不定不定不定不定不定不定不定注1:表中为平均定额工作量,具体根据工作区已有水文地质资料情况进行酌情增减。注2:如投入地质遥感调查,观测点数量可在定额基础上减少30%。注3:浅钻深度在数值上等于包气带厚度。DB37/T45142022表2150000水文地质调查每百平方千米主要工作量定额

21、一览表1工作量地区类别平原地区丘陵山地区岩溶地区滨海地区简单地区中等地区复杂地区简单地区中等地区复杂地区简单地区中等地区复杂地区滨海平原丘陵台地岛屿钻孔(个)0.250.50.250.750.51.00.51.01.01.51.52.00.250.50.51.01.01.50.20.40.300.6不定注:补充水文地质钻探工作量每个标准图幅平均总进尺不少于1000m。DB37/T45142022表3150000水文地质调查每百平方千米新增钻探工作量定额一览表2DB37/T451420225.1.3设计的工作方法应按规范要求下,要考虑已有资料的详细程度和时间,进行“编”、“测”结合、路线检查,在

22、保证工作精度的要求下,加快工作进度,不应重复工作。5.1.4专题研究和专项工作,应单独编制专项工作设计书,作为总体设计书或年度工作方案的附件。5.2设计书编写依据5.2.1项目任务书。对确实不符合实际项目任务书,应与任务书来源方沟通,确保项目任务的合理性。5.2.2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以往研究程度。5.2.3本文件内容及其他相关规范、技术要求。5.3设计书内容要求设计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前言、以往工作程度、地质水文地质概况、工作部署、技术路线与工作方法、实物工作量、预期成果、组织机构及人员安排、经费预算、质量保障与安全措施、绿色勘查等部分。设计编写提纲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5.4设

23、计书审批设计书由项目主管单位组织审查,通过审查的设计书,由项目主管单位批准后组织实施。经审查批准的设计书,不应随意变更;因重要原因确需调整或变更的,应报请设计审查批准单位同意,并按要求办理变更手续。6调查内容6.1资料搜集与整理6.1.1社会经济应搜集所在行政区的社会经济现状、发展规划及其对水资源的需求。6.1.2气象水文主要搜集以下资料:a)区内所有气象站(或水文系统)多年月降水量、蒸发量、相对湿度、气温、年无霜期及冻结深度等资料,其时间系列长度应与评价工作年份相适应,若区内无气象资料,可引用邻区资料;b)水文资料包括水系分布、河流流域面积,水库、湖泊的位置、面积、容积、水质以及水库调蓄水位

24、,水文站月平均流量、水位、含沙量、水质等多年资料,引地表水灌区的分布范围、引灌水量,近岸海水最高、最低、平均水位,若无水文站资料,需在水文地质测绘工作中实测。6.1.3区域地质主要搜集以下资料:a)地层、岩相古地理、地质构造、岩浆岩资料,区域地质调查及地质研究成果;b)地貌图、地质图、第四系地质图、地质构造图、岩相古地理图、综合地层柱状图、区域重力和航磁等值线图(或异常图)等资料;c)岩矿鉴定成果、岩土化学分析成果、古生物鉴定成果及地层测年成果等;d)控制性地质钻孔、矿产勘探钻孔资料。1DB37/T451420226.1.4水文地质主要搜集以下资料:a)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成果、水源地勘查成果及有

25、关水文地质研究成果;b)水文地质图、地下水资源图、水文地质区划及开发利用图、地下水水化学图、地下水等水位(水压)线与埋藏深度图;c)水文地质钻孔、供水井、泉水资料及其它集水构筑物资料;d)地下水水质分析成果,水同位素测试成果;e)抽水试验、物探测井、地下水动态监测、地下水均衡试验资料。6.1.5遥感地质与地球物理勘探主要搜集以下资料:a)不同时期的航片与卫片及其解译成果,不同时期不同波段的遥感数据;b)电法、磁法、电磁法、重力、地震等物探方法所获得的地区相关地球物理参数及其解释成果资料。6.1.6地下水环境问题主要搜集以下资料:a)开发地下水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如地下水降落漏斗、地面沉降、岩溶

26、塌陷、地裂缝、海(咸)水入侵、水质恶化、泉水断流等;b)水库兴建、地表水不合理灌溉引起的地下水位上升、土壤盐渍化和沼泽化,地表水上游截流引起的地下水位下降、水资源衰减,以及湖泊、湿地、大泉断流等现状及其发展变化;c)地表水污染引起的地下水质恶化,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垃圾等引起的地下水污染等。6.1.7地下水开发利用主要搜集以下资料:a)地下水开发的历史及现状;b)开采井的数量、布局、取水层位、取水方式、开采量及用途,开采量动态变化;c)水资源供需矛盾、地下水开发与利用潜力等;d)矿山企业分布、类型,开采或疏干排泄地下水量,水质状况。6.1.8其他有关资料如在工作中,发现与工作有关,且以上条目未列的

27、资料,也应一并收集。6.2基本调查内容6.2.1包气带结构包气带的岩性、结构、厚度、入渗率、含水率、岩土化学特征及地表植被状况等。6.2.2含水层空间结构包括含水层物理形态、含水性能等:a)含水层和隔水(弱透水)层岩性、厚度、产状、分布范围、埋藏深度,各含水层之间的关系、水力联系等;b)表征含水层含水性能的参数:包括渗透系数、给水度、有效孔隙率、释水系数、富水性等;2DB37/T45142022c)地下水埋藏类型、水位、埋深、温度等。6.2.3地下水系统边界外部边界和内部边界的类型、性质与位置,人类活动对边界条件的影响。6.2.4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包括现状及动态变化等:a)地下水的补给

28、来源、补给方式或途径、补给区分布范围及补给量,地下水人工补给区的分布、补给方式和补给层位、补给水源类型、水质、水量、补给历史;b)地下水径流特征、流场形态及变化;c)地下水的排泄形式、排泄途径、排泄区(带)分布、排泄量;d)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和转化量。6.2.5地下水动态特征包括井及泉水位、水质、水温动态变化:a)地下水水位、水质、水温的年度、年际变化;b)泉流量、水质、水温的年度、年际变化;c)自流井、集水廊道等流量、水质、水温的年度、年际变化。6.2.6地下水化学特征包括地下水化学成分含量及空间变化:a)地下水物理性质、地下水化学成分和类型(按舒卡列夫分类)及其空间变化;b)

29、地下水环境同位素特征。6.2.7地下水开发利用包括井(泉)结构、数量、取水量、用途等:a)分散开采井的位置、深度、成井结构、含水层类型及位置、涌水量、降深、实际取水量、用途、井数、密度、开采总量、利用状况;b)集中供水水源地开采井数量、成井结构、单井开采量、开采总量及不同开采强度下的降深;c)泉的利用状况:包括取水量、用途等;d)其它地下水取水工程位置、取水方式、取水量、用途等。6.2.8地下水环境问题地下水污染、海(咸)水入侵、生态环境恶化(盐渍化、沼泽化等)、地下水降落漏斗、地方病、地面沉降、岩溶塌陷、地裂缝等地下水环境问题。6.2.9特殊类型地下水地下热水、矿泉水、卤水的分布特征和开发利用等。6.3不同类型区调查内容6.3.1基本要求不同类型区水文地质调查除执行第6.2条规定的内容外,尚应执行本条要求。3DB37/T451420226.3.2平原地区包括黄河冲积、山前冲洪积、冲(湖)积平原区:a)黄河冲积平原区:除了解一定深度内的第四纪地层时代、岩性结构、地下水水位及埋深、水化学特征、含水层特征及分布等外,应着重了解:1)古河道带分布、宽度、含水层岩性、水质、水量、古河道底板埋深;2)古河道间带分布、宽度、含水层岩性、水质、水量、古河道间带底板埋深;3)包气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行业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