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01_T 3136-2022 城市园林绿化 乔木栽植技术规程.docx

上传人:馒头 文档编号:94710546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05.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B6101_T 3136-2022 城市园林绿化 乔木栽植技术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DB6101_T 3136-2022 城市园林绿化 乔木栽植技术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B6101_T 3136-2022 城市园林绿化 乔木栽植技术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6101_T 3136-2022 城市园林绿化 乔木栽植技术规程.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65.020.20CCSP536101西安市地方标准DB6101/T31362022城市园林绿化乔木栽植技术规程2022-10-14发布2022-11-14实施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6101/T31362022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基本要求.2栽植原则.2栽植要求.2乔木质量.35栽前准备.3场地准备.3挖树穴.3选苗.3修剪.4起挖.4包扎.5吊装.6运输.66栽植作业.6进场检验.6修整树穴.7吊卸乔木.7扶直解拢.7回填压实.7乔木支撑.77栽后管理.8筑堰.8浇水与排涝.8施肥.9松土与除草.9整形与修剪.9更换补植.9防护措施.10

2、有害生物防治.10建立栽植档案.10附录A(资料性)常用常绿乔木名录.11附录B(资料性)常用落叶乔木名录.15参考文献.24IDB6101/T31362022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西安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西安市绿化管护中心、西安市园林研究所、西安市园林绿化总公司、西安市城乡园林设计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卫天星、景春娅、戴晓倩、王立峰、徐育红、张亚玲、王保文、郭平、曲良艳、高颖飞、张伟、王晓萍、李国雅、刘波、翁培晓、邵筱、郝梅。本文件由西安市绿化管护中心负责解释。本文件首次发布。本

3、文件在实施中如有疑问或建议,请将咨询或修改建议等信息反馈至下列单位:单位:西安市绿化管护中心电话:029-86783555地址:西安市未央区开成路18号邮编:710021IIDB6101/T31362022城市园林绿化乔木栽植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确立了城市园林绿化乔木栽植技术的基本要求、栽前准备、栽植作业以及栽后管理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城市建设用地内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广场用地、附属绿地的乔木栽植,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外区域绿地的乔木栽植可参照执行。本文件仅适用于栽植季节的栽植。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

4、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50142021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CJ/T24园林绿化木本苗CJ/T340绿化种植土壤CJJ82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T91风景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287园林绿化养护标准3术语和定义CJ/T24、CJ/T340、CJJ82、CJJ/T91、CJJ/T28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树穴arborplantinghole栽植乔木挖掘的圆形或方形的坑穴。种植土plantingsoil理化性状良好,结构疏松、通气、保水、保肥能力强,适宜于园林植物生长的自然土壤或人工配制土壤。胸径

5、diameteratbreastheight乔木主干距离地表面1.3m处的直径。1规格土层厚度检验方法胸径20150挖样洞,观察或尺量检查胸径20200DB6101/T31362022地径grounddiameter树木的树干贴近地表面0.1m处的直径。大树bigtree胸径大于20cm的落叶乔木和阔叶常绿乔木,株高大于6m或地径大于18cm的针叶常绿乔木。4基本要求栽植原则应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适时栽植、低维护易管理、整体协调、树形美观等原则,充分考虑项目的设计意图、场地的空间特点、植物的合理配植及施工养护管理的科学性。栽植要求4.2.1栽植成活率应98%。4.2.2栽植季节应在秋末至春

6、季,宜选择阴雨天,应避开冻土期及高温时段。4.2.3种植乔木新建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净宽度应大于1.5m,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规定的要求。4.2.4乔木栽植不应影响建(构)筑物、市政设施的结构和安全。乔木根茎中心至市政设施和构筑物外缘的最小水平距离应符合GB550142021第3.3.4条的规定。4.2.5乔木与架空电力线路导线之间应保持安全距离,其最小距离应符合GB550142021第8.0.3条的规定。4.2.6土壤应符合CJ/T340的要求,种植土有效土层厚度应符合表1的要求。种植土不应含有对环境、人和动植物安全有害的污染物和放射性物质。除有设施空间绿化等特殊隔离地带外,土壤有效土层下不应

7、有不透水层。种植地为混凝土、坚土、三七灰土、重黏土等不透气土壤或排水不良时,应清除换土,客土应符合CJ/T340的要求。表1乔木种植土壤有效土层厚度(cm)4.2.7边坡栽植应符合以下要求:a)乔木宜栽植于坡度较缓的下边坡;b)边坡坡度不应超过自然安息角,且安全稳定;c)浇水时不应冲刷边坡。4.2.8地下空间顶面、建筑屋顶和构筑物顶面的乔木栽植应符合以下要求:a)施工总荷载应满足设施和建(构)筑物的设计要求,不应损坏顶板结构和安全;b)地下空间顶面种植乔木区覆土深度应大于1.5m;2DB6101/T31362022c)应设安全有效的防水排灌系统,设施和建(构)筑物顶面防水层不应渗漏,且应设置一

8、道具有耐根穿刺性能的材料。乔木质量4.3.1应符合CJ/T24的有关要求。4.3.2乔木高度、胸径或地径、冠幅、主分枝数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4.3.3树干应笔直无明显弯曲(造型树除外),无机械损伤。4.3.4树冠完整丰满,垂直投影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之比不超过1.5:1。4.3.5主枝应分布均匀,一级分枝应为3枝以上,胸径和一级分枝基部直径之比应为5:15:2。4.3.6生长势旺盛,叶色正常,根系发育良好。4.3.7不应使用带有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乔木;不应使用非检疫对象的有害生物危害程度或危害痕迹大于树体4%的乔木。5栽前准备场地准备5.1.1栽植前应充分熟悉设计内容,结合设计图纸进行现场勘查核对

9、,组织技术交底和答疑。5.1.2对栽植地的环境、土质、地下水位、市政设施、建筑物及植物等相关影响因素作详细调查,编制施工组织设计。5.1.3施工范围内有市政设施、建(构)筑物等在建工程,且对栽植施工存在影响时,应在其完工验收合格后再进行栽植。5.1.4根据设计标高和现状标高应做好土方平衡,落实外购种植土来源。5.1.5地形高程控制应符合竖向设计的要求。地形整理后应平顺自然,满足排水要求。新堆地形应考虑自然沉降系数,边坡应安全稳定,不超过自然安息角。土方运输、回填、压实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5.1.6清除场地内粒径大于3cm的砖(石)块、水泥块、宿根性杂草、树根等杂物。挖树穴5.2.1定点放线应符

10、合设计要求,位置准确,标记明显。定点时应标明中心点位置。定点标志应标明树种名称(或代号)、规格。与市政设施和建(构)筑物有冲突时,应与相关单位联系,进行调整。5.2.2树穴应垂直下挖,上下直径相等并大于土球或裸根根幅30cm40cm,深度为穴径的3/44/5。挖出的表层土和底土应分别堆放。树穴底部遇有不透水层时,应挖除并回填种植土。选苗5.3.1品种、规格及技术参数等应符合设计要求。5.3.2应选用乡土树种和引种驯化后在当地适生的乔木。乔木应生长健壮、树形良好,优先选用本地苗,不宜选用山地苗、野生苗等。5.3.3不应选用检疫区的乔木,自外省市及国外引进的乔木应有植物检疫证。5.3.4嫁接乔木的

11、嫁接部位应愈合良好。容器乔木无徒长、退化现象,容器完整,根系基本不外露。乔木土球(土台)应完整无破损,包扎牢固。5.3.5常用常绿乔木、常用落叶乔木品种分别参见附录A、附录B。3DB6101/T31362022修剪5.4.1一般要求修剪应符合以下要求:a)整形修剪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保持原树形;b)栽植前修剪应以疏枝为主,剪除枯死枝、徒长枝,剪除或短截病虫枝、伤残枝;c)修剪枝条或树根,截面最小直径大于2cm时,截口面应涂抹防腐剂。5.4.2常绿乔木应及时剪除竞争枝,松树类剪除枝条时基部应留橛1cm2cm,具有圆头形、塔形等较规则形状的树冠宜疏剪,柏类乔木不宜修剪。5.4.3落叶乔

12、木应适度轻剪。剪除树冠的过密枝、树干的萌蘖枝;短截根系的劈裂根、病虫根、过长根等。5.4.4行道树应保持同条道路的树木外形骨架、分枝点高度基本一致,主、侧枝分布均匀。5.4.5大树起挖应适当对树冠进行疏剪或回缩处理,不应过度修剪或截干。落叶大树树冠修剪可剪去枝条数量的1/41/3,应保留3级及以上分枝。常绿大树树冠修剪采取不修剪或疏剪的方法,应保留完整的树冠和树形。5.4.6造型树修剪方式因树种及培育目的而定,以疏剪为主。修剪后应保持造型完整、冠幅丰满、干冠比例适宜。起挖5.5.1一般要求起挖应符合以下要求:a)起挖地土壤过湿时应提前开沟排水,过干时应提前1天3天浇水;b)起挖前应做好支撑或牵

13、引拢冠,防止树体不稳、倒伏;c)起挖前应随机选取3株5株作为样本,观察土壤土质及干湿程度,确保土球完整;d)样地土壤为沙壤土等不能带完整土球的选定为裸根移植乔木;e)起挖土球、土台前应先去除表层土,去除深度为3cm8cm,应接近表土根;f)土球直径2m时,应采用土球移栽;土球直径2m时,应采用土台移栽。土球、土台包装应牢固无松动。5.5.2常绿乔木常绿乔木应带土球。常绿阔叶乔木土球直径应为乔木胸径的8倍10倍,且不应小于30cm。常绿针叶乔木起苗土球直径,以乔木地径确定的,应为地径的9倍10倍,且不应小于30cm;以乔木高度确定的,应符合表2的要求。土球高度应为土球直径的4/5,土球底部直径不

14、应小于土球直径的1/3。4常绿针叶乔木高度(m)2.52.53.03.04.04.05.05.06.06.07.07.08.08.0土球直径(cm)507090110130150180200落叶或常绿阔叶大树胸径(cm)20303040405050606070土球直径(土台边长)(cm)120180240300360常绿针叶大树高度(m)6.0H7.07.0H8.08.0H10.010.0H15.015.0H20.0土球直径(土台边长)(cm)150180200250300DB6101/T31362022表2常绿针叶乔木土球直径要求5.5.3落叶乔木胸径8cm以上的落叶乔木应带土球栽植;胸径8

15、cm以下的落叶乔木在休眠期可采用裸根栽植,应保留护心土,非休眠期应采用土球栽植。土球规格应符合以下要求:土球直径应为胸径的6倍8倍,土球高度应为土球直径的2/3,土球底部直径不应小于土球直径的1/3。5.5.4大树树根应做断根处理,断口应平滑无劈裂,且与土球表面齐平。当土球直径1.5m时应作封底处理,移栽应带土球,常绿针叶大树土球直径(土台边长)应符合表3的要求,落叶或常绿阔叶大树土球直径(土台边长)应符合表4的要求;土台包装的箱板应设立支柱,稳定牢固。表3常绿针叶大树土球直径(土台边长)要求表4落叶或常绿阔叶大树土球直径(土台边长)要求5.5.5造型树土球规格应为同规格乔木土球的1.1倍1.

16、2倍。土球应捆绑包裹牢固,根系基本不外露。容器培植的造型树,应带盆起挖。包扎5.6.1一般要求5DB6101/T31362022包扎应符合以下要求:a)树干及主枝宜用浸湿的草袋、草绳等透气软质材料严密包裹,保温保湿,减少水分蒸发。b)包扎应在背风、庇荫处作业。c)包扎完成后应在树体上外挂标签,标签应注明树种、规格、树龄、编号和产地名称等内容。5.6.2土球包扎土球包扎应符合以下要求:a)土球直径50cm时,可采用草绳等其它材料简易包扎。b)50cm土球直径200cm时,可采用麻绳等较牢固的材料包扎。常用的包扎形式有井字式、五角式和橘子式等。c)土球包扎应牢固,底部封严不漏土。5.6.3土台包扎

17、土台用箱板包扎,应设立稳定牢固支柱,各箱板与支柱之间应钉装牢固无松动。5.6.4裸根包扎应保持根部水分,可采用苔藓、锯末、稻草等湿润物填充根部,也可用泥浆或水凝胶等物质蘸根;根部应包裹完整无外露;可选用麻袋、草帘、软布等透气材料包裹,再采用绳、扎带等材料绑扎牢固。吊装5.7.1吊装的机具、车辆的型号和吨位,应满足吊装的要求,并符合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5.7.2吊装前应仔细核对乔木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和检疫证等内容,并在车厢底板和侧板铺垫草袋等软质材料,防止碰伤土球及树体。5.7.3吊点位置应根据现场试吊确定,树干吊装绑缚处应用草绳等柔软物体包扎保护,防止树体损伤。5.7.4吊装应做到轻吊轻

18、放,不应损伤树体、土球或土台。5.7.5将树头垫实架稳,树梢不应拖地,必要时用绳子拢冠。运输5.8.1运输前应对树体采取防风遮阳、保持水分的措施。5.8.2运输过程中应谨慎慢行,防止树体及土球损伤,及时检查并处理草绳松散、树梢拖地等情况。5.8.3应缩短运输时间,中途停车应选择背风阴凉处,防止日晒风吹。6栽植作业进场检验进场检验应符合以下要求:a)用观察、测量的方法,检查品种、规格、数量、土球、土台、容器、姿态、生长势、有害生物等项目,应符合本规程、相关技术规范及设计要求;b)土球、土台、容器应完整,包装牢固无破损;c)进场时间和栽植时间宜紧密配合,做到随到随栽。6DB6101/T313620

19、22修整树穴6.2.1按照进场乔木土球、土台、容器规格修整树穴。6.2.2树穴直径应大于土球直径(土台边长)、容器直径各30cm40cm,或应大于裸根根幅10cm20cm。6.2.3树穴深度应符合以下要求:a)常绿阔叶乔木和落叶乔木树穴深度大于土球、土台高度15cm20cm;b)常绿针叶乔木树穴深度大于土球、土台高度10cm20cm;c)裸根乔木树穴深度大于裸根根长5cm10cm。6.2.4坑底回填底心土10cm15cm。吊卸乔木6.3.1按指定位置吊入相应品种、规格的乔木。应按照从上至下、由内向外的顺序进行,应轻拿轻放,严禁整车倾倒。6.3.2卸苗时应采取保护树体、土球、土台及容器的措施。6

20、.3.3人工抱抬乔木时应轻拿轻放,不应提拉树干。6.3.4吊装应做到轻吊轻放,吊装绑缚处应用柔软物体包扎保护。扶直解拢6.4.1扶直后应将土球平稳移至树穴中央。6.4.2按照原树冠方向或观赏面状况调整树体朝向,保持树干直立。6.4.3应解除并清理树冠的包裹物和覆盖物。回填压实6.5.1一般要求回填压实应符合以下要求:a)拆除树干夹板、土球包装物、土台箱板或容器物,并进行清理;b)先回填表层土,后填入底土,应按3层4层分层回填,逐层压实;c)收集出圃标签。6.5.2常绿乔木阔叶乔木土球上表面应低于种植土上表面5cm10cm,针叶乔木土球上表面应与种植土上表面基本齐平。6.5.3落叶乔木土球乔木保

21、持根部上表面应低于种植土上表面10cm15cm,裸根乔木根茎应与种植土上表面基本齐平。乔木支撑6.6.1一般要求乔木支撑应符合以下要求:7DB6101/T31362022a)栽植后应根据立地条件和树木品种、规格设立牢固的支撑,可做三角支撑、四角支撑、联排或软牵拉支撑;b)同树种、同规格、同区域的支撑牵拉物其长度、材料、支撑角度、固定形式应保持一致;c)支撑点应落在乔木主干上,连接处接触点应垫软质材料固定,支柱底脚应做稳固处理。影响车行、人行安全的应设置警示标志;d)树体出现倾斜应及时调整加固;e)支撑拆除时间应根据乔木的品种、习性、土壤、生长阶段、稳固状态等确定。6.6.2常绿乔木a)常绿针叶

22、乔木高度在2m3m之间的宜采用三角支撑;高度在3m8m之间的宜采用四角支撑;高度在8m以上的宜采取支撑与软牵拉相结合,支撑点的高度不低于乔木高度的1/3。b)常绿阔叶乔木的胸径在10cm以下宜采用三角支撑;胸径在10cm15cm之间的宜采用四角支撑;胸径在15cm以上的宜采取支撑与软牵拉相结合,支撑点的高度不低于乔木高度的1/31/2。6.6.3落叶乔木胸径在15cm以下宜采用三角支撑;胸径在15cm25cm之间的宜采用四角支撑;胸径在25cm以上的宜采取支撑与软牵拉相结合,支撑点应位于乔木高度的1/3处。7栽后管理筑堰7.1.1乔木栽植后应及时筑堰,筑堰分为填筑式和下沉式,下沉式适用于土球上

23、表面低于绿地表面的乔木。7.1.2填筑式树堰直径应大于树穴直径30cm40cm,底部宽度宜为15cm25cm;高度宜高出土层表面20cm25cm。7.1.3下沉式树堰直径应大于树穴直径10cm20cm,深度应低于土层表面8cm10cm。7.1.4树堰应压实、平整、美观,不应有缺口。7.1.5封堰时间应根据树木习性、栽植季节、土质、墒情、生长状况等确定。浇水与排涝7.2.1栽植后应适时浇3遍透水。第1遍水应在栽植完成后2小时内进行,应慢灌;48小时内浇第2遍水;一周内浇第3遍水。7.2.2浇3遍水后根据植物习性、降雨量和土壤墒情调整浇水时间与频次,可结合光照、气温对叶面、枝干采取喷淋措施。7.2

24、.3浇水后需及时扶正树木并培土。堰内无积水时,应及时疏松土壤,防风保墒。7.2.4栽后养护管理,早春浇春灌水;夏季应避开中午高温时段浇灌,宜在上午10点前、下午4点后浇灌;入冬前进行冬灌,一次浇透,且宜于晴天中午进行。7.2.5排涝可采用开沟、埋管、打孔、引流等措施。7.2.6出现积水时,应及时排水。常绿乔木积水时间不宜超过24小时,落叶乔木积水时间不宜超过36小时。8DB6101/T31362022施肥7.3.1一般要求施肥应符合以下要求:a)栽后第一个生长季宜施薄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其它复合肥或微肥为辅。萌发新叶后,结合浇水可加入复合肥,浓度为0.2%0.5%。并根据乔木特点、生长习性和季

25、节进行选择性施肥;b)施肥应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基肥宜选择有机肥、生物复合肥及缓释性长效肥,追肥可选择氮、磷、钾含量高的无机肥;c)施用有机肥时,胸径30cm的单株施肥量约8kg;胸径20cm30cm的单株施肥量约5kg;胸径10cm20cm的单株施肥量约4kg;胸径10cm的单株施肥量约3kg;d)根系分布较深较远的乔木,施肥范围宜大、宜深;根系浅的乔木,施肥范围宜小、宜浅;e)穴施、沟施、环施的位置应距根茎外20cm60cm,撒施应均匀施于树冠投影范围内,施肥后应覆盖或深翻并配合浇水;f)叶面喷施应充分雾化,应避开高温时段。7.3.2常绿乔木针叶树宜多施有机磷肥、钾肥,少施氮肥,少施或不

26、施无机肥。松土与除草7.4.1除草应坚持“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宜结合松土同时进行。7.4.2松土和除草宜在降雨、浇水次日或隔日进行,松土深度5cm10cm,碎土粒径2cm。7.4.3除草应连根清除,清除的杂草、杂物应及时收集外运。7.4.4松土除草时应保护树木根系,不应伤根和造成根系裸露。7.4.5不宜使用除草剂。整形与修剪7.5.1一般要求整形与修剪应符合以下要求:a)按照先整形后修剪的原则进行。整形时,应控制树冠大小,使枝条分布均匀,保持树体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生长势的平衡;b)修剪时,应先剪除或短截机械损伤枝,根据整体树冠的分布情况和枝条损伤部位进行修剪;c)枝条短截时应留外芽,剪口

27、应距留芽位置上方1cm,与芽口反方向呈45,剪口应平滑;d)生长季节树干抹芽,每10天15天应进行一次;e)成行或成片种植的同种乔木,应根据近旁树木的树冠大小进行整体矫正,保持树冠协调;f)观花乔木修剪时应避开花芽分化期,保留开花枝条。除观果乔木外,应及时清理残花。7.5.2落叶乔木落叶后至春季发芽前,应进行一次整形修剪。修剪应除去内膛枝、交叉枝、细弱枝、下垂枝等枝条。更换补植9DB6101/T31362022养护期内,对死亡乔木应连根挖除并分析死亡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后在栽植季节进行更换补植;补植的乔木在品种、规格和形态等方面应与原乔木相一致并重点进行养护。防护措施7.7.1春末夏初,易受高温

28、危害的树木应避免太阳直射,采取搭棚遮阴、主干缠绕软质透气材料、喷雾降温等措施预防日灼。遮阴设施及材料宜在秋初拆除。7.7.2秋末初冬,对易受低温侵害的乔木应采取搭设风障、主干包裹保温材料、根基部培土等防寒措施。保温设施及材料宜在开春后拆除。有害生物防治7.8.1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倡导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优先,多种防治方法相结合的综合防治策略,做到安全、经济、及时、有效。7.8.2防治应先辨别有害生物种类、数量、发生密度和发生历期,在了解其生活史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防治。7.8.3生物防治应充分使用生物制剂,保护和利用天敌。7.8.4物理防治应及时清除病源虫源,剪除病虫枝,并

29、集中销毁。7.8.5化学防治应选择对环境和有益生物影响小的农药,不同药剂交替使用,严禁使用明令禁止的农药。7.8.6生理性病害应进行专项防治,消除干旱、水涝、高温、冰冻、缺肥等不利因素。7.8.7有害动植物防治应及时清除鼠类、蜗牛、菟丝子类等有害动植物。7.8.8加强巡查,严格管控检疫性有害生物。建立栽植档案7.9.1收集进场验收记录、乔木出圃标签等资料。7.9.2登记树种、规格、树龄、编号、产地名称、栽植时间、栽植位置等内容。7.9.3记录日常养护日志、养护管理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及其处理结果。7.9.4收集栽植及养护过程中应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成果的单项技术资料。7.9.5将所有资料归档造册

30、,并逐年完善。10序号中文名拉丁学名科属形态特征生态习性栽植要点1女贞(大叶女贞)LigustrumlucidumAit.木犀科女贞属常绿乔木,高可达5m6m;树皮灰色,平滑;枝开展,无毛,具皮孔;叶革质;圆锥花序顶生,花白色,花期6月7月;核果www.bzfx长圆形,蓝黑色。喜光,稍耐阴;喜湿润,不耐干旱;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有毒气体有较强的抗性。适生于微酸性至微碱性湿润土壤,不耐贫瘠,忌积水;根系发达;耐修剪。2木樨(桂花)Osmanthusfragrans(Thunb.)Loureiro木犀科木犀属常绿小乔木,高可达12m;树皮灰色,不裂;叶革质,长椭圆形;花簇生叶腋或聚伞状,淡黄色,浓香

31、,花期9月10月;核果椭圆形,紫黑色。喜光,稍耐阴;喜温暖和通风良好的环境,不耐寒;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有一定的抗性。深根性,喜湿润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怕旱,忌积水。3石楠(红叶石楠)Photiniaserratifolia(Desfontaines)Kalkman蔷薇科石楠属常绿小乔木,高4m6m;叶互生,长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复伞状花序顶生,花白色,花期5月7月;果球形,红色或褐紫色。喜光,耐阴;耐寒耐旱,不耐水湿,生长较慢。根系较发达,喜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耐修剪。DB6101/T31362022AA附录A(资料性)常用常绿乔木名录常用常绿阔叶乔木名录见表A.1。表A.1常用常绿阔叶乔木表11序号中文名拉丁学名科属形态特征生态习性栽植要点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行业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