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粮大户闵中云先进事迹.docx

上传人:1868****340 文档编号:94665354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种粮大户闵中云先进事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种粮大户闵中云先进事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种粮大户闵中云先进事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粮大户闵中云先进事迹.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种粮大户闵中云先进事迹 篇:文档种粮大户闵中云先进事迹种粮大户闵中云先进事迹 闵中云男苗族1954年11月诞生于贵州省铜仁地区江口县坝盘乡挂扣村一般农夫家庭。初中文化全家5口人劳动力4个其中女劳动力2个。初中毕业后因家庭困难没有再上学始终在家务农。二OO一年闵中云起先从外出打工人员手中承包土地进行粮食专业生产到二OO四年共承包土地46.3亩收获粮食24464.40公斤人均生产粮食4889公斤人均纯收入6840元。他以市场为导向主动发展金桂7 25、优57等优质稻走生产、加工、销售相结合的路子领先进行订单生产取得了很好的效益提高了四周群众的种粮主动性。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多种粮种好粮让更多的人吃上他

2、生产的优质稻米。同时他也希望更多的农夫挚友像他一样通过种粮赚钱通过种粮发家致富。如今他已成为江口县典型的种粮大户。实现了他种粮能赚钱致富的心愿。 二OOO年江口县粮食市场疲软农户种粮主动性不高挂扣村外出打工青年农夫骤增。有的土地荒芜有的庄稼种后无劳动力管理严峻影响了挂扣村的粮食生产。闵中云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与土地打了20多年交道的闵中云盘算着这么好的地荒芜了多惋惜啊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农业的基础粮食市场的疲软应当是短暂的。古人曾说“逢俏莫赶逢疲莫懒”我何不把外出打工人员的土地承包过来既使 2 他们能安心地在外打工又能增加我的收入。他把这个想法告知了妻子、女儿、女婿。大家一样认为

3、全家4个劳动力光种自家的四亩责任地劳动力有多的适当承包点土地耕种是可以的。 二OO一年春节闵中云与外出打工回家过节的闵小平、闵学富、闵中和谈好以每年每亩200斤稻谷为租金签订了16亩土地5年的转包合同起先他专业生产粮食的征程。 在没有增加机械设备的状况下一家突然增加16亩土地耕种谈何简单。全家4个劳动力披星戴月不辞辛苦农忙时季请来亲朋好处帮忙请零工。一年下来收粮食8060公斤平均亩产453公斤。粮食增产了单产也不低但一算经济帐大吃一惊纯收入增加不到一千元不如一个劳动力做两个月的小工。粮食自己吃不完但短时间也卖不出去。亲朋好友埋怨他“你种粮我达到你受累”村民热嘲冷讽他“想种粮发财到头来是竹篮打水

4、一场空。”面对这一切闵中云深思“放弃粮食生产吧和乡亲们定的是五年转包合同自己违约。接着干下去得不偿失怎么办”闵中云再次拿起帐本算起了收入、支出帐发觉在支出中人工工资过多化肥、农药实施量过大。自己种植的水稻都是一些常规的杂交水稻价格偏低。心想要是能够削减工人工资削减一些化肥农药的投入种优质稻还是可以赚钱的。但要达到这一目的只有提高科学种田水平提高机械化程度。 3 二OO一年十二月的一天闵中云带着期盼带着期望来到了江口县农业局。农业局领导依据他提出的问题组织农技、土肥、植保、农经、农机技术人员与闵中云一起开了个座谈会。会上闵中云提出请各位技术人员为他想出一个削减水稻生产成本增加收入的法子。农业局各

5、专业的技术人员各抒己见提出合理化建议。一是建议种植优质杂交稻二是采纳抛秧三是实行平衡配方施肥四是实行病虫综合防治五是购买一台旋耕机六是采纳机械收割七是冬季种植绿肥八是实行订单生产。 闵中云带着农业局专业技术人员的合理化建议起先了二OO二年的备耕工作拿出家里仅有的5000元存款向亲朋好友借了3000元购买了一台旋耕机以及抛秧育秧盘与农机中心签订了机械收割合同与梵净山优质米加工厂签订了8000公斤优质稻生产合同。万事齐备只欠东风。 二OO二年三月农业局派出农技人员和农机技术人员为闵中云作技术指导各个环节根据技术规程办事。功夫不付苦心人二OO二年粮食产量达到10240公斤比上年增产14.6。纯收入比

6、上年增加4342元。尝到种粮甜头的闵中云渐渐扩大种粮面积二OO四年扩大到46.3亩总产24464.4公斤订单生产20000公斤人均纯收入达到6840元成为江口县典型的粮食生产和销售大户。 一诚意、热心、主动发展粮食生产。闵中云不是村长也不是村支书但他却不是村干部胜是村干部。每年农业局干 4 部下乡蹲点他都热忱欢迎。农技干部挨家挨户作宣扬发动推广先进适用栽培技术他必定从早到晚陪伴因为他心里想到的不仅是自己要科学种田更希望四周的农夫挚友也能搞好科学种田。农技干部召集村民开技术培训会他总是第一个到场坐在第一排的位置全神贯注地倾听。村民中有思想不通、不乐意接受新技术的他帮忙做动员工作有没领悟技术要点的

7、他用仔细听讲、勤奋实践得来的学问无私地帮助别人弄懂。在生产过程中他严格根据技术规程进行土、肥、水管理不偷懒不懈殆。坚持良种良法优质品种覆盖率达100。由于他的勤劳加才智获得粮食单产528.3公斤的好收成县农业局农机中心的领导也用免费帮助他机械收割水稻的方法来勉励他“学科技、用科技”争夺粮食高产优质的诚意和热心。 二无私、诚信带动周边农户科学种田闵中云虽然已经50岁了但他却比很多年轻人信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每年农业局支配在他那里的品比试验他都欣然接受在试验中有的品种因为适应性差或者不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栽培条件而导致减产农业干部按惯例要对他进行补偿的时候他都说“我不要你们补钱那样就见外了。我

8、把你们当作亲人让我和你们一起做点事筛选出哪些品种适合我们这个地方哪些品种好我们老百姓照着买买到放心的品种我只有兴奋的份哪儿会要你们的钱。”一席话说得农业干部们心里热乎乎的。还有农业局土肥站的同志想在他那里做点施肥试验旨在摸索出一套 5 科学、合理的施肥模式避开肥料投入增大后由于用得不好带来的奢侈和污染。他干脆地说“要得要得你们就象抓药一样拿个方子给我就行了我不用你们买肥料保证按你们的方法做不打折扣。”土肥站的同志觉得过意不去他又说“我信任你们你们也信任我嘛。这几年你们帮助我有了好收成收入增加了我就当是报答你们。看得起我呢就定下来了。”闵中云就是这样一个朴实、无私、诚信的人他良好的公德意识的确也

9、感染了一些村民大家纷纷消退成见乐意跟农技干部闲聊了乐意跟干部们接近学技术了。挂扣村的粮食生产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产量上去了被县里评为“粮食生产优质高产示范村”。 由于闵中云好学习意识新他在村里领先实行订单生产这样他一年就向订户出售粮食20000公斤保证了自己收入稳定增长用一个农夫的脚踏实地为社会作出了很大贡献。 中心一号文件贯彻实施后闵中云的干劲更足了他说“我是赶上了好时候。我现在恨不得一年多种几季粮食。让我们国家粮食吃都吃不完再卖到外国去。我明年还想种一些更好的品种现在我只能进行初加工我以后还希望有实力进行深加工生产出好的粮食产品卖个好价钱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我们祝福闵中云早日成为粮食生产大

10、户祝福他的生产、收入如芝麻开花节节高。二申报2023年粮食生产管理先进个人基本状况表 贵州省自治区、直辖区铜仁地市江口县市坝盘乡镇挂扣村 姓 名 闵中云 性 别 男 民 族 苗 诞生年月 1954年11月 政治面貌 文化程度 初中 家庭地址 贵州省铜仁地区江口县坝盘乡挂扣村 邮政编码 554400 电子邮箱 联系电话 08566742228 家庭人口 5人 家庭年收入万元 5.65 承包地面积亩 46.3 播种面积亩 46.3 粮食面积亩 46.3 粮食产量吨 24.46 粮食单产公斤/亩 528.3 粮食商品量吨 20.5 农机拥有量台 1 分品种粮食作物面积、产量亩、吨 水稻35.3亩19

11、.46吨玉米11亩5吨。 事迹简介 闵中云从二OO一年起先转包外出打工人员承包地进行粮食生产二OO一年种粮食面积20亩二OO二年种粮食面积20亩二OO三年种粮面积42.6亩二OO四年种粮面积46.3亩总产24464.4公斤订单销售优质稻20000公斤人均纯收入6840元。 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看法章 年 月 日 农业部审核看法章 年 月 日 三发展粮食生产大户审批表 申报单位贵州省区、市江口县市坝盘乡镇负责人签字 单位盖章1、户主姓名闵中云 家庭成员人数人52、2023年粮食播种面积亩46.3 2023年粮食播种面积亩42.6 不同粮食品种细分2023年水稻35.3亩玉米11亩2023年水

12、稻35.3亩 玉米7.3亩。3、2023年粮食总产量公斤24464.4公斤 2023年粮食总产量公斤21830.4公斤 不同粮食品种细分2023年水稻19464.4公斤、玉米5000公斤 2023年水稻18880.5公斤、玉米3217.6公斤。4、粮食单产公斤/亩2023年528.3 2023年512.55、本年度售粮数量公斤20500公斤 不同粮食品种细分稻谷18460公斤、玉米2040公斤6、所用品种名称及种植面积水稻金优725、两优363 玉米临奥1号、农大31387、家庭人均纯收入6840元8、新技术传播主要途径和效果自己首先采纳新品种、新技术带动周边农夫种植收到良好效果。第2篇:种粮

13、大户先进事迹马生科是一个农夫出身的回族汉子,引领一帮农夫共同发展马铃薯产业,让山区农夫种植的“土豆”走出家门,挤进城市,跨越国门,变成他们赖以脱贫致富的“金豆豆”。1、情系农村,务农爱农。固原市原州区位宁夏南部六盘山区,独特的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使马铃薯成为当地的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和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长期以来,受传统耕作方式的影响,马铃薯产业对农夫增收致富的带动作用仍不明显,农夫想靠种马铃薯发财只是个梦!带着这个问题,马生科没有缄默,他走南创北,进村入户,了解缘由,得出的结论只有一个,那就是当地马铃薯品种单一且老化,产量偏低,加之外运渠道不畅,商品率价值很低,导致种植户增产不增收。做了多年

14、小杂粮贩运生意的马生科深知,要想让马铃薯升值,成为当地经济发展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必需做好两个方面的文章:第一要提高马铃薯单产,提升品质;其次要疏通外运渠道,打开销售市场。就这样,这位饱经风霜的回族庄稼汉子,本着吃苦耐劳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带着一方百姓起先做马铃薯文章,继而为六盘山区农夫撑起了一方天地。2、科技支撑,典型带动。他在几年的组织运销中发觉,六盘山区马铃薯品种单一,性能老化,抗逆性差,产量普遍较低,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强,买不上好价钱。XX年,他领先从甘肃、青海等地引进了 “陇薯6号”、“青薯168”等马铃薯新品种,实行土地流转的方式,在原州区头营镇建立了千亩种薯繁育基地。当年繁育基

15、地喜获丰收,亩产量达到XX公斤,比传统种植提高了2倍,且品质优良。几年来,他先后引进适合当地耕种生产的中、晚熟马铃薯优良品种20多个,年均推广优良品种种植面积4万亩,亩均增产380公斤,增收912元;特殊是引进的航天育种“黑美人”马铃薯种薯,有了更大的市场空间和产值,目前市场价10-20元/公斤,而一般品种马铃薯市场价1-2元/公斤,是一般马铃薯价格的10倍。同时,他先后组织农夫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10余次,培训农夫5000多人次,发放技术培训资料17000多份,内容涉及脱毒良种选育推广、机械化播种节水浇灌、病虫害防治、收获保鲜贮运等一系列推广体系。通过科技培训推广,有效提高了薯农的耕种管理水平

16、为提升当地马铃薯产业升级增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带动促进农夫科学种植马铃薯,XX年,在原州区中河乡租赁土地XX亩,建设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当年产种植4000吨,为广西福建供应优质马铃薯籽种1200吨。XX年,担当实施了原州区“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三级体系建设”项目,在原州区流转土地8100亩、订单种植XX0亩,生产原种300吨、一级种薯5000吨,为当地三级种薯繁育起到了带头作用。XX年,在原州区中河乡中河村、丰堡村、高坡村流转土地4600亩,在彭堡镇闫堡村租用土地1000亩,自建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试验田及轮作倒茬用地;基地建设采纳全程机械化作业,节水浇灌,病虫害防治,测土培肥等进行田间

17、管理。XX年,在原州区中河乡流转土地8300亩建立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种植品种以青薯168、青薯9号、庄薯3号、宁薯12号等优良品种为主,全部实行标准化、机械化及规模化的现代农业种植模式,建成了集全程机械化作业、起垄化种植、配方化施肥、节水化浇灌、规范化管理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基地,生产马铃薯鲜薯总产量达到3320万斤(折主粮664万斤),平均亩产4000斤以上,粮食的商品率达到85%以上,优质专用良种覆盖率达到100%,机械化覆盖率达到100%。基地先后被国家、自治区确定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观摩点,XX年被中国科协和财政部命名为“全国科普示范基地”,XX年,该基地被确定为原州区第一家供港蔬菜基地,

18、也被确定为全国马铃薯产业大会观摩点之一,受到国内外专家一样确定和好评。3、开拓市场,助农增收。为畅通马铃薯销售渠道,创建外销网络,XX年,依据市场需求,他带头成立了固原市马铃薯外运协会,发展会员148家(人),其中,团体会员18家,经济人、种植大户130人;他多次前往国内外市场考察,接连建起了马铃薯销售窗口,XX年,通过铁路、马路,向全国10多个城市、100多家市场,组织外运马铃薯鲜薯22万吨;XX年,向广西、福建供种3000吨,国内购销马铃薯外运马铃薯6000吨,出口德国4.5吨,马来西亚的58吨。如今,马铃薯产品已走出国门并远销马来西亚、中东、欧洲等国际市场,累计完成外销出口量7000余吨

19、、实现创汇200多万美元。注册的“六盘山”牌马铃薯商标先后取得宁夏名牌产品证书和闻名商标;XX年获得“绿色食品”证书,XX年获中国国际第十一届粮油博览会金奖。“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艰辛的创业历程,使马生科变得更加成熟和老练;胜利的收获,使六盘山区的农夫得到了实惠,也使固原市马铃薯(农产品)外运协会名声大振。XX年,他被自治区粮食局评为全区订单农业“订单粮食先进个人”; XX年,被科技部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授予民营科技发展贡献奖;XX年,固原市人民政府授予“马铃薯销售大户”、被评比为“宁夏XX年度经济人物”;被宁夏回族自治区50大庆评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12月被评比为政协委员;XX年,被中国穆

20、斯林协会评为“中国杰出穆斯林企业家”、中国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授予“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固原市人民政府授予 “产业发展带头人”、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大户”。面对荣誉,马生科没有傲慢,而是静默地投入到他所酷爱的事业中。第3篇:种粮大户典型先进事迹*县2023年度种粮大户*先进事迹*,男,*族,1950年5月2日诞生,初中文化,曾任乡村团总支书记,于1978年至今始终务农,现在是*乡塔拉村村民。近几年来,他主动响应党的粮食平安生产号召,自2023年至今连续4年始终种植小麦,在他的的带领下,不仅自己跃上了种粮大户之列,而且带动全村15户,120人走上了种粮致富之路,涌现出了年播种150亩以上

21、的种粮大户10户,粮食生产在该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形成了抓规模种粮的新格局。2023年*一家靠种植小麦创下了家庭年收入达150000元的全村最高水平,450亩全部种植小麦,粮食总产高达202.5吨,均亩产450公斤。*一家共4口人,由于自己忙于村里的事务,妻子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是什么缘由促使他走上了种粮致富之路呢。其主要先进事迹表现如下:一、该同志遵纪遵守法律,诚恳守信,具备了一个种粮大户应有的基本素养。该同志将450亩全部耕地全部从事粮食生产,得到了县乡两级政府和村两委的大力支持,生产过程中村领导刚好帮助解决出现的问题。通过平常的接触,我们也了解到*同志始终是一个工作勤奋、诚恳牢靠、遵纪

22、遵守法律、特别注意自身修养的人,他深知良好的外部环境对搞好生产的重要性,遵循“与邻为伴,与人为善”的原则。他在生产上全部聘请当地农夫,工价公正合理,刚好兑付工钱,从没有欠过农夫一分钱,使当地农夫能得到一份不错的务工收入,近年来,*同志与当地农夫相处始终特别融洽,亲如一家。“大好人一个”-这是当地百姓对*的由衷赞美。由于各项工作表现突出,规模种植效益和辐射效应显著,*同志成为远近著名的种粮大户。*自1978年起先务农以来,近年来他清晰地看到,由于棉花等经济作物的经济效益明显较高于粮食种植,导致种粮面积不稳,农户种粮主动性不高,于是,他从自己做起主动发展粮食生产,将450亩耕地全部用于小麦种植,由

23、于科学管理,合理施肥,成本较低,近年来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从今以后,他坚决了种粮的信念和决心,至2023年种植面积450亩,粮食产量达202.5吨,除少部份用于自食外,其余大量卖给国家,仅今年销售给本乡粮站达180吨。二、精选良种,大力推广农业科学好用技术。种植面积确定后,最大限度追求产量是每一位种粮农户的心态。如何抓好粮食优质高产,*靠的是两点:一是选种;二是农技措施。历年来,他通过向县农业局技术员讨教,选用的小麦品种,均为优质高产品种,分别为新春6号、新春17号等优质高产良种,并大力推行小麦高产攻关栽培等先进的农艺措施。大大提高了小麦单产,较全县平均水平高出10%,同时,所产出的小麦质量

24、在全县处于上乘,市场畅销,实现小麦创收40余万元,赢得了各级领导的好评和赞誉。该村由于*的带头和示范作用,从而促进了该村农户种粮的主动性,稳定了粮食生产大局,为本地粮食生产平安做出应有的贡献。三、加大投入,实施粮食生产机械化田间作业,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张支书在小麦种植面积逐年增多的状况下,为主动解决小麦收割季节劳动力严峻匮乏和农机具惊慌的冲突,他主动找到农机部门联系,道出了规模种粮的苦衷,谈了自己想利用农机种粮的想法,农机部门的领导听后特别重视,马上派出技术人员到该村实地考察,举荐适合该村田间机械作作业的机具,*通过自筹资金,县农机部门补助,先后筹资38万多元购进了收割机2台,东方红1台,天托

25、804、404各一台等机具5台套,进行田间机械化作业,提高粮食生产效率,缓解了劳动力匮乏的冲突。探究出了适合农业生产田间机械化作业的新路子,机械化田间作业的推广运用,增加了该村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他把农户从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极大地调动了广阔农夫种粮的主动性,提高了生产经营水平,对助农增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四、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利用率。*重视粮食生产,更注意对土地的珍惜,每年除种小麦外,凡是能利用的麦田,还要种上冬菜和绿肥,不让土地闲臵。五、大力推行秸杆还田,削减化肥施用量,降低种粮成本。为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在农机部门的技术指导下,每年收获后留下的秸杆就

26、地粉碎还田,这样既疏松了土壤,避开耕地板结,同时腐烂的秸杆可提高土壤的有机含量,增加土壤肥力,从而降低化肥的施用量。他的这一举措,也获得了该村农户的主动响应,对提高粮食产量也起到了不行估量的作用。种粮大户*的先进事迹,让我们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中心历来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并相应出台了许很多多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实惠政策,今年初,针对如何增加农夫收入,稳定粮食生产,又出台了“一号”文件,其目的就是让广阔农夫像*那样走上致富之路。*乡人民政府 二0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第4篇:种粮大户先进个人事迹种粮大户先进个人事迹材料刘XX,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一个再朴实不过的名字,人如其名,一个忠厚、少言、皮肤乌黑

27、的一般农夫,却有着颠覆农业生产方式的非凡志向:“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且主要装中国自己的主粮;走出一条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服务社会的更大人生价值是他的志向写照。十年时间,从一个外出务工人员变身时髦家庭农场主,成为拥有2600亩流转土地的“大地主”,成立植保科技服务公司,无人机、大型自走式喷雾机等现代扮装备无奇不有,年产量达到3280吨,产值630万元。XX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种粮大户”;XX年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盟中心主席张宝文视察他的家庭农场并赐予确定和高度赞扬获;XX年荣获河北省农村青年拔尖人才。赶上国家好政策,土农夫变身农场主45岁的刘XX,诞生在有着“中国蔬菜之乡”美誉的河

28、北省邯郸市永年区广府镇史堤村,这个漂亮的村庄以耕种经济效益高的蔬菜为主,耳闻目睹,刘XX也对种菜很在行,为了把蔬菜种的更好,刘XX1999年外出到山东临清租赁大棚育苗种菜,干了几年,挣了点钱,也开阔了眼界,也更加关注国农业政策。连续五年农业成为“一号文件”,让刘XX隐隐感受到国家对农业的不断重视,加上得知随着种粮相对效益的降低,农夫外出务工人数的增加,很多土地被搁置无人耕种甚至出现弃地撂耕现象。他看到了机会,“作为农夫怎么能不跟土地打交道?怎么能让土地撂荒呢?那将来吃什么?他得地租我得粮,还可以为国家粮食生产做贡献,一举三得的好事,为什么不做呢?”正是怀着这样朴实的想法,XX年,毅然放弃外面的

29、事业回乡干了5年蔬菜育苗后感觉服务面窄小的刘XX,又起先上门给人谈条件租地,集中流转土地,并方连片,征求农业局技术人员看法,良种下地,最终将刘营乡的200余亩耕地流转过来进行了规模种植,手中有了200亩地,刘XX对种地这件事更是上心,吃完饭就到地里溜溜看看查苗情,看长势,就怕有大虫大灾,学管理,讲科学,就怕不能将耕种成本降到最低。正是这样一心扑在200亩的土地上,XX年总产粮食万公斤,XX年总产粮食万公斤,扣除租地、生产成本后纯收入10万余元。从规模种粮中尝到甜头的他,坚决了种粮的信念和决心,又把种粮赚到的钱投入到土地流转中,进一步扩大了种植规模,实现了良性循环。十八大召开后,中心出台激励土地

30、流转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刘XX瞄准机遇在永年县农业部门的帮助下,XX年种植面积突破1000亩,注册成立“永年县自博家庭农场”,粮食产量达1313吨,年纯收入万元。XX年耕地达到1300亩,产值340万元,XX年达到2600亩,产值达到630万元,这时的刘XX已然成为了人们口中的“大地主”、“刘大户”、“农场主”。一心只为粮丰产,创新管理成行家正可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饭碗稳稳的攥在了自己手里的刘XX,思想又起先活泛了。XX年底起先,如何走出一条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个问题在他脑海中萦绕不去?这个想法在家人看来有点不行思议,家人说:“你个农夫醇厚种地才是本分,想那么多干嘛?那些大

31、事让那些领导们去思索吧。”他听着只是一笑而过,而事实上,刘XX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他的大田里,如何才能让地块更高产?如何提高机械化作业效率而且不降低耕地地力?如何才能更加节约成本?一个个问题在他脑海中漂浮着。有了肯定的流转土地后,他就常常和挚友圈大户探讨如何丰产增收,还不停的跑去外县、外地借鉴他人的胜利阅历。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创新采纳了小麦无畦全密种植新模式,即全田不留垄沟和畦埂,比传统一家一户种植小麦提高土地利用率10%以上,这样就相当于增产10%,他深知要想使农业增产丰收,良法良法良肥一样都不能少,于是优种、高效低毒农药、优质化肥、移动式喷灌、秸秆还田等绿色新技术,在他的近三千亩地轮番上演,

32、不但节水节药节肥,还培肥地力,保证了农产品质量;在耕种收环节更是一律采纳机械化作业,提高劳动效率和降低人工成本。单就这一项他给我们算了一笔账:“规模种植地面平整地块大,降低了机械调头和空转次数,特别相宜大型机械作业,这样不但农机合作社都情愿为我服务,而且还收费低,机收、秸秆还田、耕地、播种等机械作业费比个户每亩节约167元,就这一项就省不少呢”。正所谓半路出家成行家,随着种粮规模的不断扩大,刘XX在生产中也遇到了难题。在粮食生产上植保社会化服务相对滞后,耕种收全部机械化后,唯独在病虫害防治上,还在沿用传统背负式喷雾器,须要人背手摇,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费用高,严峻制约了生产的发展,如何实现病虫

33、害防治现代化成为他的一块心病。为寻求解决方法,他自己尝试着改装三马车进行机动喷药,但防治效果和生产效率不太志向,后在植保站的帮扶下,多次外出考察后,领先引进了3台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农场5个人,统一配药、统一喷施,日喷药面积300亩,不但省工、省药,还大大提高防治效率和效果,获得了胜利。正是由于他迈出的创新一步,使永年植保从“人背机器”步入“机器背人”的新时代,实现了粮食生产方式的新跨越。周边的散户、合作社等看着老刘把良种良法良肥在他租种的黄土地上发挥的淋漓尽致,再加上他的乐于助人,刘XX成了大家眼里的行家,哪家大田生灾了该用什么药?今年玉米那个品种高产了?今年准备施什么肥好?大家有事就想起了刘

34、专家,不过对这个称号忠厚的刘XX有时候会说明一下说“我只不过经验的多,把我知道的告知大家,免得老农夫再走弯路,有事还得问农牧局专家呢”。瞄准市场转思想,拓展服务谋发展经过刘XX不断努力,他把种地当成了自己的事业。也由一名“须要社会供应服务”的种粮大户,转变成为了一个“我为社会供应服务”的“种粮+服务”型农业经营大户,实现了“农夫”由身份到职业的转型发展历程。记得XX年,随着国家对农业的不断重视,中心一号文件,连续关注三农,越来越多的农夫看好了农业前景,周边有志农业的农夫纷纷流转土地发展规模经营,家庭农场、农夫合作社等各种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数量和经营规模逐年增加。当然这些新型经营主体在扩

35、大经营规模的过程中,也同样遇到了防病治虫难等问题,迫切须要有阅历的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为他们供应植保专业化服务。农场周边的种粮大户和农夫纷纷向刘XX提出服务要求。刘XX在防治完自己农场的病虫害后,就在旁边为其他的大户和农夫开展防治服务。“植保有市场,我有阅历、技术和资金,为什么不开展市场化服务呢?”刘XX和农技人员探讨这个问题,他嗅到了植保市场的巨大潜力,于是在原有3台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基础上,筹资20余万元,又购进2台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和一台加农炮。从今,刘XX主动与农业部门对接,主动响应政府的号召,参加社会化服务的活动,为种粮大户开展植保服务,从最起先单一的小麦治虫扩大到秋季小麦除草、小麦中后期

36、吸浆虫防治、“一喷三防”、玉米除草和后期“一喷多效”;服务面积从几百亩,扩大到几千亩,甚至上万亩。随着服务机械、服务人员的增加,服务范围、面积的扩大,他乘势而上,又创办了“自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起了植保专业防治队伍,胜利实现了由种粮大户到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并重的转型发展。从XX年以来仅供应植保社会服务这一项累计作业面积22万亩次,获得经济效益50余万元。老天总是青睐有打算的人。这话不假,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国家的惠民补贴政策越来越,这个在把农业做的绘声绘色的土专家也渐渐引起大家的重视。XX年农牧局为支持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确定在粮食生产的薄弱环节,示范引进植保无人机推动植保现代化

37、。鉴于刘XX在植保社会化服务中的优异表现和引进植保新器械的主动性,政府特殊拿出10万元以民办公助的方式,支持刘XX引进2台植保无人机。从今,永年植保从“陆军”步入“空军”的新时代,推动了生产方式的又一步跨越。刘XX植保队伍武器也更精进一步,截止XX年底,拥有了无人机2台、四轮大型自走式喷杆喷雾机3台、三轮中型自走式喷杆喷雾机5台、机动喷雾器、电动喷雾器50余台,从业机手和服务人员60余人,日防治病虫害作业实力达到XX亩以上,年服务病虫草害防治面积12余万亩,经济效益20余万元。“老牛自知韶光短,无须扬鞭自奋蹄”。近年来,随着农业供应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刘XX心中盘算着,玉米价格下滑,效益降低,

38、农场必需要跟着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了,病虫害防治队还须要引进新设备和培训技术人员,下一步要联合周边大户和农夫成立“联合舰队”共同创建品牌,开发优质小米等特色产品,并建起自己的航空植保大队为“联合舰队”保驾护航第5篇:种粮大户科技兴农先进事迹材料二十多年前,*曾经发誓这辈子不当农夫。二十多年后的今日,被评为全国十大种粮标兵、全国劳动模范的*,不但安心当起了地地道道的农夫,还成为了远近著名的种粮大户。“上海模式” 激发觉代农业梦1986年,高考落榜的*回到家乡*县*镇洲头村。 *担心心于传统农耕生活,一心只想跳出“农门”,按他自己的话那一世小说网 来说就是“只要不当农夫,干什么都可以”。但偶然发生

39、的一件事让他重新产生了种田的想法。“那是1997年的夏天,我在上海做麻袋生意,有一次走进*区农村,看到那里全部实行机械化耕种、收割,根本不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情景。”*回忆道,“那壮丽的景象真是让我大开眼界,至今难忘。”这时,一个念头在他心中升起:把上海模式带回家,回家产农夫去!坚韧拼搏克服创业种种艰辛1998年,*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镇黄湖圩内五万亩农田遭灾。村民们纷纷离乡背井外出打工,村里留下了1018亩低洼田无人耕种,眼看就要抛荒。这一千亩撂荒的农田,就像一块巨大的石头压在*心里。1999年,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横下一条心,以每亩160元的价格一举承包下这些农田,下定决心要学一

40、学上海的现代农业模式,试试这条种田的新路子。说干就干,*注册了*实业有限公司,把前些年做生意积蓄的30多万元钱全都抖了出来,交了租金和押金之外,还购置了4台拖拉机和农具,雇了20个农夫当职工,由一个生意人轰轰烈烈地当起了农夫。崇尚科学当科技兴农急先锋农业历来是靠天吃饭的,要摆脱靠天吃饭局面,唯有加大投入,提升耕种和管理手段。*来到省气象部门,以一年500元的价格订制了专业气象服务,以便24小时电话查询天气状况,成为预定天气预报指导生产的“*农夫第一人”。记得1999年夏天,正是双抢季节,*从气象局得知将有持续10天的晴朗天气,立刻支配人员和农具进行收割,一天收割200多亩、10多万斤稻谷入库。

41、那场“双抢战”的壮丽景象,惊呆了四邻八舍的乡亲。大家惊羡:“原来田还可以这样种,农夫还可以这样当!”这一年,*除去各项开支,纯收益10多万元。尝到了科技甜头的他起先大规模投入,他大胆创新传统农作模式,引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特殊是由他探究出的“一田三用”种养新路子,将一亩地的纯收入足足提高了3倍。惠农政策成就示范龙头企业在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扶持下,*的现代农庄强壮成长。截至2023年,他承包的土地中,有水稻1.1万亩、水面1万亩、养鸭4000多亩,创建年总产值1.5亿元。“正是有科技为依靠,有惠农政策的扶持,种田十年,才成就了我的幻想。家乡的土地哺育了我,给了我一份蒸蒸而上的事业,让我再当五

42、十年农夫,我也情愿!”谈到将来的发展,*满怀信念地表示,2023年,他将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公司产业结构,提高科技含量,力争到2023年,将公司打造成“示范作用明显、辐射带动农夫致富面广、产业链条完整、品牌竞争力强”的现代化综合性农业龙头企业。黄龙真人新传 大唐 农奴翻身当地主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第6篇:种粮大户的先进事迹材料 陶功臣,男,1979年8月诞生,中学文化,中共党员。当涂县新市镇种粮大户。近年来,陶功臣主动响应国家号召,强抓发展机遇,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依靠科技,调整结构,把2000余亩的土地建成一个集种植、养殖、科技服务、农产品营销于一体的现代民营农场,目前

43、农场平均亩产已达650公斤,年生产稻谷约130万公斤,同时获国家无公害稻米认证和产地认定。如今的农场已今非昔比,设施完善,科技先进,机械化作业水平高,环境美丽,高产高效,成为全市发展高效规模农业的典范。2023年实现销售收入1880万元(含农场),净利润62.8万元,资产总计702万元。陶功臣主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成立了当涂县新市鑫绿臣粮油合作社,为农夫开展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统一植保、统一农机、统一订单收购等五统一社会化服务,进一步提高了农夫粮食生产组织化程度,带动农夫增收300余万元,深受农夫的欢迎。第7篇:种粮大户先进材料种粮大户薛会贤先进材料种粮大户薛会贤,现年42岁,中共党员,兰考

44、县三义寨乡蔡楼村人,现任村计生管理员、妇联主任。多年来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导下,经过艰苦创业、科学种田、辛勤耕耘,至2023年10月已创建了亩年产粮食1220公斤的高产田。2023年度为国家年产小麦、玉米707吨,为社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薛会贤同志2023年9月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绿色小康户”称号;2023年10月被国家农业部授予“种粮大户”称号;2023年2月被省委、省政府嘉奖为“种粮标兵”;2023年7月被市、县妇联举荐为“省女种粮能手“;2023年3月还发起创办了兰考县会贤种植业合作社。一、抓机遇、靠政策、学技术谋求农村种植大发展2023年秋,蔡楼村北有一连片的坑坑洼洼的村集体土地,临近黄

45、河大堤南侧,常年长着茂密的杂草,无人管理,薛会贤看到农村搞活新土地流转政策和中心1号文件对农村扶持的一系列政策后,觉得荒废着让人看了感到惋惜,就和爱人商议向村集体承包那一片土地。当她以每亩200元的价格承包了那里590亩地的时候,全村向炸了锅似的传开了,有的说:“她净瞎能,那地能会种出庄稼来?”也有挚友劝她趁早给村里说说把钱退了算了,不要折腾自己。开弓没有回头箭,听了那些闲言碎语,她暗下决心肯定要干出个样子让她们瞧瞧,说干就干。由于她爱人在几十里外的城关乡政府上班,许多活就她一个人张罗,近590亩地的杂草清理,她找亲戚挚友20多个人来帮忙,清理了一个多月。土地平整她找来大型机械,花了20多天,

46、用去现金近16万元,付出了她们半辈子的积蓄,而且还向信用社贷款12万多元。那段日子她真觉得自己有点支持不住了,有点动摇的念头,要让这590亩中低产田得到改造,产出高效益的粮食的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为此,她借助爱人在乡政府农业服务中心部门工作的优势,找到了一些科学种田的书籍,没日没夜的琢磨起来,弄不懂的她就骑着车到几十里地远的县农业局找技术人员求教。县农业局领导知道她这一状况后,也特别支持,局里在培训各乡镇农业技术人员时,都提前通知她,让她做旁听生。在她的记录本上,有关农作物技术管理的学问记得满满的,她承包的土地第一年复耕后,小麦的产量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但令她欣慰的是付出有所回报了。其次年,她

47、又找农业技术专家来这里进行测土配方,指导科学种田,这一年她承包的590亩地,当年产粮食450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赚回了投资的成本,她也成了全乡及至全县出名的种粮大户。尝到承包土地甜头的她,又动员爱人一鼓作气承包了村里100多亩的果园,“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随后两年她的收入增加了,腰包鼓了起来,成了村里的富户,而后她又购臵了11种农业机械,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她的干劲更加足了。二、依靠科技投入,实现高产稳产俗话说:“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做咱咋做”,可在薛会贤眼里可不是这个理,她始终坚信: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要想多打粮食,只有用科技,才能取得效益。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每当种植面

48、积确定后,薛会贤总是仔细上一年的阅历,请来专家指导培训,河南省农科院专家多次来兰考对她进行指导,薛会贤结合多年阅历和专家看法,总结出两点:一是选用优良品种:二是科学种植,细心管理。她还注意整地施肥技术,依据当地土壤水肥条件,深耕细耙,耕层都在20公分以上,实行精量半精量播种。在施肥上,变更过去的“一炮轰”的做法,重施底肥,氮肥后移,巧施返青肥。刚好综合防治病虫害,大大提高了小麦的单产。2023年薛会贤租种的耕地小麦的单产达到610公斤,较全县平均水平提高了25。同时,所产的小麦属于优质品种,市场畅销,价格比常规小麦高出10以上。2023年春天面对持续旱情,薛会贤和她的家人不等不靠、不畏天寒地冻

49、,在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快速掀起了抗旱保苗工作,从春节前到春节后,她的麦田已经连续浇灌两遍,看到墨绿健壮的麦苗,薛会贤欣慰的说:“我的麦田亩产超过千斤不成问题,今年还得是个好收成。”粮食再高产,投入是关键:不种梧桐树,引不出凤凰来。薛会贤在抓粮食生产中舍得投入那是远近著名的,为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实现粮食高产并颗粒归仓,薛会贤这几年来先后筹资40万元购进了收割机、旋耕机、多功能发电机、综合式播种机,喷灌机等农用机械11台,进行田间机械化管理,缓解了劳动力匮乏的冲突。2023年5月投资20万元架设了高压线路,进行了井井通配套,惠及周边2000亩地。薛会贤常说:“抓规模种粮,得靠农机帮忙”,这不仅把农夫从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还极大的调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