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期末复习题.doc

上传人:蓝**** 文档编号:94651633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期末复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期末复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期末复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期末复习题.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发展心理学 复习题(一)单选题 1.弗洛伊德根据( )把心理发展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A.力必多作用的部位不同 B.本能 C.无意识 D.潜意识 2.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中,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出现在( ) A.1218岁 B.6、712岁 C.1016岁 D.610岁 3.环境决定论者最早的代表人物是( ),认为一切行为都是训练的结果。 A.洛克 B.华生 C.斯金纳 D.巴普洛夫 4. 6岁儿童认为规则是由权威人物(如警察或父母)制定的,把这些规则看作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是处于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的哪个阶段( ) A.前道德阶段 B.道德实在论或他律道德阶段C.道德相对论或自律道德阶段

2、 D.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 5.( )的获得标志着儿童已把主客体分化开来。 A.表象性思维B.可逆性 C.客体永久性 D.守恒6.( )是新生儿身上最不成熟的感觉。 A.听觉B.嗅觉C.味觉D.视觉7.儿童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是( )。 A.3-4岁 B.2-3岁 C.2-4岁 D.3-5岁 8.( )是婴儿出生后最早表现出来的一种较为明显而稳定的个人特征。 A.性格 B.易怒性 C.气质D.活动水平9.伊扎德的研究表明,人类婴儿在出生时,就展示出5种不同的情绪:惊奇、伤心、厌恶、最初步的微笑和( ) A.愤怒B.悲伤 1 C.快乐 D.兴趣 10.整个幼儿阶段,词汇量的增长呈直线上升的趋势,其中,

3、( )是词汇量增长的高峰期。A.45岁 B. 34岁 C. 23岁 D. 56岁 11.以下哪个不是发展心理学的三个基本争论?() A.主动与被动 B.连续性与阶段性 C.遗传与环境 D.内因与外因 12.皮亚杰认为,个体的适应是通过同化和( )两种方式实现的。 A.平衡 B.图式 C.顺应 D.不平衡 13.最适合幼儿心理发展的活动方式是() A.学习 B.游戏 C.模仿 D.练习 14.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 ) A.皮亚杰 B.埃里克森 C.班杜拉 D.弗洛伊德 15.婴儿动作发展的基本趋势同样遵循( )原则和远近原则。 A.中心 B.上下 C.头尾 D.外围 16.儿童有了很强的规则

4、意识,他们开始认为规则是由权威人物(如警察或父母)制定的,他们把这些规则看作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说明他们处于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的哪个阶段?( ) A.前道德阶段 B.道德实在论或他律道德阶段 C.前习俗水平 D.习俗水平 17.下列哪个不是小学儿童内部言语发展的阶段?( ) A.出声思维阶段 B.过渡阶段 C.无声思维阶段 D.内在独白阶段 18.在游戏中,儿童不断重复已经习得的操作,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只是为了游戏而游戏。这是处于皮亚杰所说的哪种游戏类型?( ) A.象征游戏 B.规则游戏 C.练习游戏 D.单独游戏 19.人体衰老的主要表现有形态特征和( ) 2 A.认知特征 B.适应能力

5、下降 C.功能特征 D.代谢平衡失调 20.( )描述了临终前的五个基本反应阶段。 A.埃里克森 B.库布勒-罗斯 C.海弗利 D.卡特尔 (二)多选题 1.发展心理学的三个基本争论是( )。 A.主动与被动 B.遗传与环境 C.先天与教育 D.连续性与阶段性 2.皮亚杰认为适应通过( )两种形式实现。 A.同化 B.顺应 C.平衡 D.异化 3.采用陌生情景测验,研究者将婴儿的依恋划分为( )。 A.安全型依恋 B.抗拒型依恋 C.回避型依恋 D.混乱型依恋 4.影响婴儿生理发展的因素有( ) A.遗传 B.营养 C.情绪力压 D.关爱缺失 5.皮亚杰把人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包括感知运动和(

6、 ) A.具体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后形式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6.皮亚杰认为,幼儿的游戏发展水平与幼儿的认知发展相适应,在认知发展的不同阶段,游戏的类型不同,包括( ) A.练习游戏 B.象征游戏 C.想象游戏 D.规则游戏7.婴儿动作发展的基本趋势同样遵循( ) A.头尾原则 B.中心原则 C.远近原则 D.四周原则8.小学儿童的思维发展主要表现在概念的( )。 A.深刻性 B.丰富性 C.形象性 3 D.系统性 9.阿尔金德(1976)认为青少年的自我中心主义表现为两点( ) A.假想观众 B.外显性 C.独特感 D.个人神话 10.詹姆士认为,自我概念分为( ) A.物质

7、自我 B.社会自我 C.精神自我 D.纯粹自我 11.托马斯和切斯把婴儿的气质划分为() A.容易抚育型 B.抚育困难型 C.多血质 D.启动缓慢型 12.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有() A.成熟 B.社会性经验 C.练习和经验 D.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13.以下是形式运算阶段特点的是() A.假设演绎推理 B.类比推理 C.命题推理 D.综合推理 14.班杜拉将观察学习分为() A.注意过程 B. C.复制过程 D.动机过程 15.后习俗水平包括的阶段有() A.维护权威或秩序阶段 B.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 C.社会契约阶段 D.朴素的利已主义倾向16.婴儿注意的发展特点有() A.分散

8、注意增强 B.范围日益扩大 C.加工的速度越来越快 D.有意注意开始出现 17.幼儿个性的形成,表现为() A.自我的发展 B.侵犯行为的发展 C.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D.性别角色的发展 18.小学儿童的言语发展具体表现在( ) A.书面言语 B.口头言语 C.出声语言D.内部言语4 19.小学儿童写作能力的发展,大体上经过的阶段有() A.准备阶段 B.辅助阶段 C.过渡阶段 D.独立写作阶段 20.小学儿童内部言语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 ) A.出声思维阶段 B.过渡阶段 C.独白阶段 D.无声思维阶段 (三)判断题 1.出生后,个体生理发育的高峰期有3个。 2.青少年对友谊强调彼此共同的兴

9、趣。 3.本我人最原始的,本能的部分,是无意识的部分,遵循现实原则行事。 4.多数妇女的更年期发生在45-5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岁左右。 5.青少年总是将思想集中在自己的情感上,往往把自己描述为“与众不同的”,常常夸大自己的情绪感受,认为他的情绪体验是独一无二的。这是青少年自我中的心一种表现,即假想观众。 6.1900年,弗洛伊德出版了梦的解析一书。 7.小学儿童自我概念的显著变化是能概括地认识自我的理心特征,产生了心理自我。8.客体永久性的获得标志着儿童已把主客体分化开来。 9.儿童不仅认识到自己的身体是属于自己的,而且还认为,父母、兄弟、姐妹、玩具和小动物等也同样是属于自己的,即自我连

10、续性的意识。 10.德国心理学家格罗斯认为,游戏不是无目的的活动,而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无意识的、本能的准备。 11.走路早的婴儿将来更聪明。 12.格赛尔提出了会合论。 13.埃里克森的信任对怀疑阶段是0-2岁。 14.埃里克森的勤奋感对自卑感是6、712。 15.三山试验说明了儿童思维的不可逆性。 16.华生是行为主义的创始人。 17.新生儿要经历六种新生儿状态,或者称作六种觉醒水平:有规律睡眠、不规律睡眠、瞌睡、警觉性安静、警觉性活跃、啼哭。 18.对话言语带有情境性、简略性和应变19.青少年的自我具有矛盾性和波动性。 20.埃里克森认为老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自我整合对悲观绝望。 (四)

11、简答题 性,是最基本的言语形式。 1.简述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2.简述青少年自我发展的特点。 (五)材料分析题 1. 欧洲有个妇女身患一种特殊的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有一种药也许救得了她。这种药是本城一名药剂师最近发现的一种镭剂。该药造价昂贵,药剂师还以10倍于成本的价格出售。他花200美元买镭,而一小剂药却素价200美元。这位身患绝症的妇女的丈夫叫海因兹,他向每个相识的人借钱,但它只能筹到大约1000美元,只是药价的一半。海因兹告诉药剂师他的要子快要死了,并且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把要卖给他,或者允许他以后再付钱。可是,这位药剂师说:“不行,我发明这种药,我要靠它来赚钱。”海因兹非常绝

12、望,他半夜里打碎窗户为妻子偷了一剂药。海因兹应该去偷药吗?有孩子认为:嘿!药剂师并没有错,他只是想像其他人那样赚钱。做生意的目的就是赚钱。有的孩子认为:偷药并不是坏事他一开始是想付钱的。他既不会破坏其他东西也没偷走别5 的东西,他偷的药只值200美元,而不是2000元。 结合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分析这两个孩子处于道德发展的什么水平,处于什么阶段。 2.三座山分别以不同的颜色来区别,一座山上有间房屋,另一座山顶上有一个红的十字架,第三座山上覆盖着白雪,让儿童坐在桌子的一边,桌上放着这个模型,实验者把一个玩具娃娃放到桌子周围的不同位置,问被试“娃娃看到了什么?”幼儿很难回答。第二个实验中,向儿童

13、出示从不同角度拍摄的照片,让儿童挑出娃娃看到的那张照片。第三个试验中,给儿童三个硬纸板,要儿童按娃娃所见把三座山排好。结果, 8岁以下儿童一般不能成功,大多数6岁以下儿童选择的照片或搭建的模型,与他们个人的观察角度一致,而不是娃娃的。根据皮亚杰的思维发展阶段理论,三山试验说明儿童思维的什么特点? (六)论述题1.以任一个体发展阶段为例(如婴儿期或幼儿期),谈谈你对生理变化与心理变化之间关系的理解。 2.早熟和晚熟对青少年有何影响?请结合相关理论谈谈你的看法。 五、参考答案(一)单选1-5 AABBC 6-10 DCCDB 11-15 DCBDC 16-20 BDCCB (二)多选题题1-5 A

14、BD、AB、ABCD、ABCD、ABD 6-10 ABD、AC、ABD、AD、ABCD 11-15 ABD、ABCD、ACD、ABCD、BC 16-20 BCD 、ABCD、ABD、ACD、ABD (三)判断题1-5 错误、错误、错误、正确、错误 6-10 正确、正确、正确、错误、正确11-15 错误、错误、错误、正确、错误 16-20 正确、正确、正确、正确、正确(四)简答题1.答案要点: 弗洛伊德把心理发展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1)口唇期(018个月),力必多作用的部位是口、唇和舌。(2)肛门期(8 个月岁),这一阶段的性感区域转变为肛门,直肠和膀胱,大小便的排泄给儿童带来快感。(3)前生殖

15、器期(),这一阶段的性感区域转变为生殖器,冲突来源中男孩的“恋母情结”和女孩的“恋父情结”。(4)潜伏期(),这一阶段儿童的性冲动处于潜伏状态。(5)青春期(或岁开始),这一时期,个体表现为乐于接受他人,寻求与他人建立长期的异性关系。课件中时间段划分应该为:口唇期(0-1岁左右),肛门期(1-3岁),青春期(11岁开始)2.答案要点: 青少年期个体在生理、心理以及社会角色等方面所发生的变化,以及这些因素的交互作用使得青少年期的自我表现出了一定的独特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点:(1)由对外部世界转向内部世界。 (2)自我逐渐分化。 (3)自我呈现出一定的矛盾性。 (4)自我呈现一定的波动性。 (五)

16、材料分析题1.答案要点:柯尔伯格把个体的道德发展分为三个水平,每个水平又分为两个阶段,构成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题目中的两个孩子处于道德发展水平的前习俗水平。这一水平上的儿童已具备关于是非善恶的社会准则和道德要求,但他们是从行动的结果及与自身的6 利害关系来判但他们是从行动的结果及与自身的利害关系来判断是非的。规则真实地存在于自身以外,它不是内化的。儿童遵守权威人物制定的规则的目的是避免惩罚或者获得个人报偿。前习俗水平又分为两个阶段: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和朴素的利已主义倾向。 第一个孩子处于朴素的利已主义倾向。这一阶段儿童会为了获得奖赏或达到个人目的而遵守规则。对自己有

17、利的就好,不利的就不好。儿童常把人际关系看成是一种交易的关系。 第二个孩子处于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认为一种行为的好或坏取决于它的后果。道德判断的理由是根据是否受到惩罚或服从权力,而不考虑惩罚或权威背后的道德准则。2. 要点:三山试验说明幼儿在对事物进行判断时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能采纳别人的意见。认为其他的所有人都跟自己对事物,对人有相同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他们的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只能注意到自己的观点,无法接受别人的观点,也不能将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的观点调;泛灵论:他们还不能很好地把自己与外部世界区分开来,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的感受,即他不能站在别人的角度和立场上来看问题,(三山试验协命的。 (六)论述题1 要点: (1)选取某一发展阶段,如婴儿期、幼儿期、小学期和青少年期。 (2)简述该阶段个体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状况。 (3)论述生理发展(尤其是神经系统和脑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基础。 2 要点(1)简述早熟和晚熟对男女青少年的不同影响,各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2)结合三个理论(“偏离假设”、“文化偏爱”和“发展性准备”)谈看法。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初中题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