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制动盘(T-ZZB 2612—2022).pdf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94464639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制动盘(T-ZZB 2612—2022).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制动盘(T-ZZB 2612—2022).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制动盘(T-ZZB 2612—202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制动盘(T-ZZB 2612—2022).pdf(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ICS 43.140 CCS T 82 T/ZZB 26122022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制动盘 Braking disc for motorcycles and mopeds 2022-03-25 发布 2022-04-25 实施 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 发 布 团体标准 T/ZZB 26122022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分类.1 5 基本要求.2 6 技术要求.3 7 试验方法.5 8 检验规则.6 9 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6 10 质量承诺.7 T/ZZB 26122022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

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提出并归口管理。本文件由台州市标准化研究院牵头组织制定。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浙江隆中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本文件参与起草单位(排名不分先后):台州市标准化研究院、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万赛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温州力邦企业有限公司、浙江凌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长江机械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金可良、吴思德、张鹏、林高明、谭红军、陈璋、周波、赵永红、赵易濂、陈勇锦、徐可、王植彬 本文件评审专家组长:程力。本文件由

3、台州市标准化研究院负责解释。T/ZZB 26122022 1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制动盘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制动盘(以下简称制动盘)的分类、基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和质量承诺。本文件适用于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用冲压或激光切割成形的制动盘。其他形式的制动盘可参照执行。本文件不适用于竞赛或特殊用途的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91 包装储

4、运图示标志 GB/T 1771 色漆和清漆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 GB/T 1804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T 18652009 色漆和清漆 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暴露 滤过的氩弧辐射 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3280 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 GB/T 4237 不锈钢热轧钢板和钢带 GB/T 6388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 6461 金属基体上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 经腐蚀试验后的试样和试件的评级 GB/T 6739 色漆和清漆 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 GB/T 9286 色漆和清漆 漆

5、膜的划格试验 GB/T 10125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 盐雾试验 GB/T 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 15055 冲压件未注公差尺寸极限偏差 GB/T 305122014 汽车禁用物质要求 QC/T 6552005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制动器技术条件 QC/T 781200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制动盘 3 术语和定义 QC/T 7812007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 分类 T/ZZB 26122022 2 制动盘按结构分为以下三种类型:a)整体平板式:结构如图 1;b)整体碟式:结构如图 2;c)浮动式:安装面与工作面部分由弹簧垫片和铆钉进行铆接或通过其他方式连接而成

6、,安装面部分与工作面部分有少量轴向浮动,结构如图 3。图1 整体平板式结构 图2 整体蝶式结构 图3 浮动式结构 注:D0表示制动盘外圆直径,D 1表示制动盘安装孔分布圆直径,D 2表示制动盘内孔直径,D 3表示制动盘安装孔直径。5 基本要求 5.1 设计研发 5.1.1 应具有产品设计、工艺设计自主开发能力,优化产品性能。5.1.2 应采用计算机辅助软件(如 CAD、PRO-E、UG 等)对制动盘产品的模具开发设计。5.1.3 应采用计算机辅助软件(如 PRO-E、ANSYS 等)对产品的外观、结构和性能进行模拟仿真。5.2 原材料 5.2.1 制动盘如用 12Crl3、20Cr13 或 3

7、0Cr13 制造,材料的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应符合 GB/T 4237 或GB/T 3280 的规定。T/ZZB 26122022 3 5.2.2 制动盘如用 OCr13Mn,材料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 1 的要求,材料的屈服强度应不小于 205 MPa,抗拉强度应不小于 410 MPa,伸长率应不小于 20%。表1 化学成分 单位为%材料 C+N Si Mn P S Cr Ni OCr13Mn 0.040.10 0.80 1.002.50 0.035 0.030 11.5014.00 0.60 5.3 工艺装备 5.3.1 冲压过程中应配备卷料偏摆下料自动线和制动盘全工序冲压生产线,宜采用大功率激

8、光切割工艺。5.3.2 应具备热处理自动化生产设备。5.3.3 机加工过程中应配备数控加工中心。5.3.4 应配备浮动盘数控自动铆接设备。5.3.5 涂装过程中应采用在线监控系统。5.3.6 包装过程中应采用自动包装流水线。5.4 检验检测 5.4.1 应配备光谱试验仪、数字影像仪、激光检测机、盐雾试验箱、浮动盘间隙及簧力自动检测机、台架试验机等设备。5.4.2 应对制动盘原材料开展抗拉强度、硬度等力学性能的检测。5.4.3 应对制动盘半成品开展制动盘外观和结构的检测。5.4.4 应对制动盘成品开展螺栓孔残余变形量、轴向变形量、安装孔孔径、两工作面厚薄差、工作面端面对安装面圆跳动、浮动盘浮动量

9、、工作面粗糙度、盐雾试验等项目的检测。6 技术要求 6.1 外观 6.1.1 制动盘表面应无锈蚀、夹层和明显划伤等缺陷。制动盘表面涂层应完好,应无起泡、剥落等缺陷。6.1.2 冲压塌边应不大于 1.5 mm。6.2 几何精度 6.2.1 尺寸公差:制动盘各部位的尺寸公差按表2的规定,其中内孔直径D 2的下偏差应不小于+0.05 mm。6.2.2 浮动盘:轴向浮动间隙 0.3 mm0.6 mm,单盘各铆接点浮动间隙误差应不大于 0.1 mm。表2 尺寸公差 单位为毫米 项目 D 0 D 2 D 3 H h 其他尺寸 线性尺寸 角度尺寸 偏差 0.2 H10+0.1+0.2 0.2 0.2 GB/

10、T 15055的f级 GB/T 1804的m级 注:表中符号D 0、D 2、D 3、H、h见图1、图2和图3。T/ZZB 26122022 4 6.2.3 制动盘的形状和位置公差按表 3 的规定。表3 形状和位置公差 单位为毫米 项目 整体盘公差 D 0对D 2(以安装面为第1基准面)的同轴度 0.25 D 3对D 2的位置度 0.25 工作面端面对安装面的圆跳动 0.10 工作面半径方向对安装面的平行度 D 0280 0.10 D 0280 0.15 6.2.4 制动盘的表面粗糙度应按表 4 的规定。表4 表面粗糙度 单位为微米 部位 安装面 工作面 D 2 其余 表面粗糙度Ra 3.2 0

11、.8 12.5 6.3 6.3 涂层厚度及理化性能 6.3.1 涂层厚度:制动盘表面如涂一层,涂层厚度应在 15 m35 m。如涂两层,涂层厚度应在 20 m40 m。6.3.2 涂层附着力:制动盘涂层附着力应不低于 GB/T 9286 中 8.3 规定的 1 级。6.3.3 涂层硬度:制动盘涂层硬度应不低于 GB/T 6739 中规定的 2H。6.3.4 涂层耐盐雾性:制动盘涂层经 GB/T 1771 规定的 48 h 耐中性盐雾性能(打叉法)测定,应无起泡现象,刻线处单边脱落应不大于 2 mm。6.3.5 涂层耐酸性:制动盘涂层经 0.1 N 硫酸溶液滴试,应无色斑,起泡。6.3.6 涂层

12、耐碱性:制动盘涂层经 0.1 N 氢氧化钠溶液滴试,应无色斑、起泡。6.3.7 涂层耐油性:制动盘涂层经汽油,润滑油或机油擦拭,应无起泡、变色、变软。6.3.8 涂层耐水耐湿性:制动盘在(502),湿度(982)%环境下放置 48 h,涂层应无起泡、脱落、软化,附着力仍应不低于 GB/T 9286 中 8.3 规定的 1 级。6.3.9 涂层耐热性:制动盘在(1502)环境下放置 5 h,涂层应无气泡,裂纹、膨胀、剥落,光泽、颜色应无变化。6.3.10 涂层耐候性:制动盘经室外暴露 18 个月或按 GB/T 18652009 规定的 400 h 人工加速老化试验,涂层应完好,应无明显褪色、光泽

13、变化、粉化、剥落。6.4 工作面质量 6.4.1 工作面硬度:制动盘工作面的硬度应在(363)HRC 范围内(其余部位的硬度应不大于 39 HRC)。6.4.2 工作面厚度误差:制动盘两工作面之间同一直径上厚度的实际局部尺寸相差应不大于 0.02 mm,同一圆周上的实际局部尺寸相差应不大于 0.02 mm。6.4.3 工作面耐腐蚀性能:制动盘工作面经 GB/T 10125 规定的 48 h 中性盐雾试验(NSS 试验),或者8 h 铜加速乙酸盐雾试验(CASS 试验),其耐腐蚀性能应符合表 5 所列 GB/T 6461 的腐蚀等级。T/ZZB 26122022 5 表5 工作面耐腐蚀性能 制动

14、盘材料 腐蚀等级 OCr13Mn 46 12Crl3 35 20Cr13 24 30Cr13 04 6.5 强度 6.5.1 周向强度:为保证制动盘有足够的强度,D 0/D 1一般不大于 4;进行周向强度试验,螺栓孔(D 3)的残余变形应不大于 0.3 mm。6.5.2 轴向强度:进行轴向强度试验,制动盘工作面最大直径处的轴向变形应不大于 0.2 mm。6.5.3 经 1.5 万次试验后,垫片无裂纹并高度应不低于设计高度 90%。6.6 制动性能 使用该制动盘的制动器应能满足QC/T 6552005中4.2.3.5规定的制动性能要求。6.7 有害物质限量 有害物质限量应符合GB/T 30512

15、2014的4.2要求。7 试验方法 7.1 外观检验 按QC/T 7812007中6.2的规定进行检测。7.2 几何精度检验 按QC/T 7812007中6.3的规定进行检测。7.3 涂层厚度及理化性能 按QC/T 7812007中6.4的规定进行检测。7.4 工作面质量 按QC/T 7812007中6.5的规定进行检测。7.5 强度 7.5.1 浮动盘弹簧垫片疲劳性能应以(602)次/分钟的频次,弹簧垫片下压至与平面间隙(0.20.1)mm,对弹簧垫片反复下压 1.5 万次,检查垫片外观,测量垫片高度H。7.5.2 周向强度与轴向强度按 QC/T 7812007 中 6.6 的规定进行检测。

16、7.6 制动性能 按QC/T 7812007中6.7的规定进行检测。7.7 有害物质限量 T/ZZB 26122022 6 按GB/T 305122014中5的规定进行检测。8 检验规则 8.1 检验分类 检验可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8.2 出厂检验 8.2.1 同炉号同工艺的制动盘为一批次,单批次数量不超过 20 000 个。8.2.2 按 GB/T 2828.1 规定的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进行出厂检验。检查项目见表 6。表6 检验项目 序号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出厂检验 型式试验 1 外观 6.1 7.1 2 几何精度 6.2 7.2 3 涂层厚度及理化性能 6.3 7.3 4

17、 工作面质量 6.4 7.4 5 强度 6.5 7.5-6 制动性能 6.6 7.6-7 有害物质限量 6.7 7.7-注:“”为必检项目,“”为非必检项目。8.2.3 出厂检验若检验不合格,可以二次取样复检,复检结果合格则该批合格,若复检结果不合格,则该批不合格。8.3 型式检验 8.3.1 型式检验项目见表 6,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产品型式检验。a)产品定型生产;b)材料或生产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c)连续停产 12 个月后恢复生产;d)正常生产时每 3 年检验一次。8.3.2 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批中随机抽取样品 6 件做型式检验。全部合格则判定该产品型式检验合格,如有

18、任一项不合格,则判定该产品型式检验不合格。9 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9.1 标志 9.1.1 产品标志:产品上应有商标、最小磨损极限及生产批号等标志。9.1.2 包装标志:包装上应有产品名称,商标以及符合 GB/T 191 规定的“向上”、“怕湿”、“小心轻放”和“堆码数量极限”等图示标志和符合 GB/T 6388 规定的收发货标志。T/ZZB 26122022 7 9.2 包装 9.2.1 产品包装应符合 GB/T 13384 的规定。包装前产品需经防锈处理。每箱总质量应不大于 25 kg。9.2.2 产品应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合格证应包括以下内容:产品名称、商标、型号、执行标准代号、制造单位名称,检验员签章、检验日期等。9.3 运输和贮存 9.3.1 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应轻装、轻卸,避免重压,雨雪浸淋曝晒或机械损伤。9.3.2 产品应储存在干燥,通风良好的仓库内,不得与腐蚀性和易燃物品混放。10 质量承诺 10.1 制造厂应保证,在正常贮存条件下,产品自出厂之日起 1 年内金属件不发生锈蚀、非金属件不老化失效。10.2 在用户遵守运输、贮藏和正常的使用情况下(特殊路况除外),保证投入运行后行驶 5 000 公里或半年(以先到为准)的使用寿命。10.3 客户有诉求时,应在 12 小时内做出响应,48 小时内提出解决方案。10.4 制动盘的非工作面上应有产品可追溯批号。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行业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