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最新古诗七十五首古诗三百首300首(篇).docx

上传人:1319****208 文档编号:94373266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44.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最新古诗七十五首古诗三百首300首(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2023年最新古诗七十五首古诗三百首300首(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最新古诗七十五首古诗三百首300首(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最新古诗七十五首古诗三百首300首(篇).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最新古诗七十五首古诗三百首300首(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确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识吧。信任很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古诗七十五首 古诗三百首300首篇一 一路上四野广阔而无边际,春风吹摇枯萎的野草。 眼前一切都是生疏无故物,像草之荣生,人又何尝不很快地由少而老呢? 百草和人生的短长虽各有不同,但由盛而衰皆相同,既然如此处世立业就必需刚好把握。 人不如金石般的坚实,人的生命是脆弱的,即使长寿也有尽期,岂能许久下去。 生命很快而急遽地苍老死亡,应立即进取获得声名与荣禄。 这首诗从客观景物的更新,联想到人生寿

2、命的短暂,因而发出“立身不早”,沉沦失意的慨叹。“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这里所说的“荣名”,已超越了以爵禄为标记的事功,而是追求精神的不朽。尽管这种不朽在当时尚乏详细内涵,却预示了诗人企望功业不朽、文章不朽的建安时代即将到来。 今日良宴会 今日良宴会,快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贫贱,轲常苦辛。 良宴会:犹言喧闹的宴会。良,善也。难具陈:犹言难以一一述说。具,备也。陈,列也。筝:乐器。奋逸:不同凡俗的音响。新声:指当时最流

3、行的曲调,指西北邻族传来的胡乐。妙入神:赞扬乐调旋律达到高度的完备调和。令德:有令德的人,就是指知音者。令,善也。唱高言:犹言发高论。唱,古作“倡”,这里泛用于言谈。真:谓曲中真意。指知音的人不仅观赏音乐的悦耳,而且能用体会所得发为高论。齐心同所愿:这里是说对于听曲的感慨是人人心中全部,内容大致也差不多的。同,一样的意思。申:表达出来。意思是说,大家的这种一样的感慨,都没有把它说出来。奄忽:急遽。飙尘:指狂风里被卷起来的尘土。用此比方人生,言其短促、空虚。策高足:就是捷足先登的意思。据要路津:是说占住重要的位置。路,路口。津,渡口。要想“先据要路津”,就必需“策高足”。无为守贫贱:这句意思是不

4、要守贫贱,是劝诫的语气。和“何不策高足”的反诘语气相称应,表示一种迫切的心情。守,本义是官吏的职责、职守,此为坚守。 今日这么好的宴会真是美极了,这种快乐的场面简直说不完。 这场弹筝的声调多么的飘逸,这是最时髦的乐曲出神又妙化。 有美德的人通过乐曲发表高论,懂得音乐者便能听出其真意。 音乐的真意是大家的共同心愿,只是谁都不情愿真诚说出来。 人生像寄旅一样只有一世如同尘土,刹那间便被那疾风吹散。 为什么不想方法捷足先登,先高居要位而安乐享富贵荣华呢? 不要因贫贱而常忧愁失意,不要因不得志而辛苦地煎熬自己。 这首诗所歌咏的是听曲感心。写宴客中对酒听歌的感慨,托为阐明曲中的真意,发了一番争论。表现出

5、“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的愤激心情。 在“官本位”的封建社会,做官几乎是读书人谋求富贵,变更个人命运的唯一途径。但在东汉末年,一切权力集中在豪门贵族手中,一般士人只能望而兴叹。因此极易激起他们对现实的不满。诗的后六句所表现的,正是这一思想内容。人生一世,疾速如卷在暴风中的尘埃,作者为生命的短暂和渺小而难过。正如沈得潜所说:“据要津乃诡词也。古人感愤,每有此种。”(古诗源卷四)主见刚好行乐是十九首中的一个消极主题。然而,这一消极主题却来自作者对生命的酷爱,来自其志向与现实相冲突的愤慨,因此作品于消极之中多少也含有主动的内容。事实上,刚好行乐并未使他们解脱,即使在最快乐的时刻,他们的心情也是极为沉重的

6、。这首诗就很能说明这一点。 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庭:本义指厅堂,引申为堂阶前的地坪。奇树:犹言美树。华:指花。滋:繁盛。荣:即上句的“华”,木本植物开的叫做华,草本植物开的叫做荣,但可通。盈:充盈、充积。路远莫致之:这句的意思是说路远而无人为之送达。致,送达。贵:宝贵。 庭院里一株佳美的树,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了茂密的花朵,显得特别生气勃勃,春意盎然。 我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树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花的香气染满了我的衣襟和衣袖,天遥地远,花不行能送到亲人的手中。 这花有什么宝贵呢?

7、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这是一首描写思妇折芳寄远思怀游子的诗。它和涉江采芙蓉在内容上大致相同,都是折芳寄远。所不同的是折芳寄远的主角,一为游子,一为思妇。 全诗八句,可分作两个层次。 前四句为第一层。描写在春天的庭院里,女主子公攀折花枝,想把它送给自已所思念的亲人。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首起两句是对思妇居处环境景物的描写。春天来了,庭院中一棵奇异宝贵漂亮的花树,在雨水阳光的滋润下生长得花繁叶茂,充溢着无限的朝气和活力。“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这两句主要描写女主子望见庭院中漂亮的花树,引发对远客他乡的游子的思念,于是折下一枝花开最盛最美的花枝,想送给自已日夜思

8、念的亲人。 古代妇女大多长年生活在与外界隔绝的环境之中,平淡、孤独寡于改变。因而她们对时令节序、居处环境这类的改变特别敏感。这些改变往往会引发她们思绪情怀的改变。诗中的女主子公,望见庭院中漂亮的花树,一时触动了她思念亲人的情怀,于是引发了折花送人的想法和行为。女主子公这一动作,充分表现了她对游子思念之情之深之切。 后四句为其次层。描写女主子公内心的感慨。 “馨香盈怀袖”句,是承前对首句“庭中有奇树”的详细描写。这株花树果真非同寻常,女主子公刚攀折一枝在手,便忽然感到花的芳香充盈浸染了自已的衣襟和衣袖。花是这样的漂亮和宝贵,但缺憾的是自已所思念的人与自已相距是太遥远了,是根本无法送到亲人手中的。

9、 假如说女主子公她“攀条折其荣”,是因为思绪久积,不由自主的行动,可待到折下花来,才猛然想到天遥地远,这花无论如何也不行能送到自已思念的亲人手中,可以说这一残酷的现实赐予了痴情的女主子公无情的一击。我们可以想象,此时诗中的女主子公只能是痴痴地手执着花儿,久久地站在树下,听任香气充盈怀袖而无可奈何。这是一幅多么令人伤感的画面啊! 从前面六句来看,诗人对于庭院中这种奇树及其所开的珍奇漂亮的花,原来是极力赞扬的。可是最终,突然又说“此物何足贵”,未免使人有点惊疑。其实,诗人是借女主子公之口对花落下先抑的一笔,正是为了后扬“但感别经时”这一相思怀念的主题。无论说花的珍贵还是不足稀奇,都是为了表达同样的

10、思想感情。但这一抑一扬,诗的感情增加了,最终结句也显得特别突出。诗写到这里,算结束了。然而题外之意,仍旧耐人寻味:主子公折花,原本是为了解脱相思的苦痛,从中得到一点安慰;而偏偏所思在天际,花儿无法送达,反而平白又添了一层苦恼;相思怀念之情更加无法解脱。 凛凛岁云暮 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 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 锦衾遗洛浦,同袍与我违。 独宿累长夜,幻想见容辉。 良人惟古欢,枉驾惠前绥, 愿得常巧笑,携手同车归。 既来不须臾,又不处重闱; 亮无晨风翼,焉能凌风飞? 眄睐以适意,引领遥相睎。 徙倚怀感伤,垂涕沾双扉。 凛凛:言寒气之甚。蝼蛄:害虫,夜喜就灯光飞鸣。率:也许的意思。厉:猛烈。“

11、独宿”两句:由于长期的独宿,所以格外感到夜长。累,积累,增加。容辉,犹言容颜,指下句的“良人”。良人:古代妇女对丈夫的尊称。惟古欢:犹言念旧情。惟,思也。古,故也。欢,指欢爱的情感。枉驾:是说不惜委屈自己驾车而来。枉,屈也。惠:赐予的意思。绥:挽人上车的绳索。常:一作“长”。巧笑:是妇女美的一种姿态,出自诗经卫风,这里是对丈夫亲昵的表示。来:指“良人”的入梦。不须臾:没有一会儿。须臾,极短的时间。叙梦境的短暂。重闱:犹言深闺。闱,闺门。写醒后的悲伤,仍旧是单身独宿,“良人”并不在“重闱”之中。亮:信也。晨风:鸟名,飞得最为迅疾,最初见于毛诗,而十九首亦屡见。眄睐(min li):斜视,斜睨。适

12、意:犹言遗怀。适,宽慰的意思。引领遥相睎:既然没有晨风的健翮,飞到她所思念的人的身旁,在无可奈何的心情中,只有远望寄意,聊以自遣。引领,伸长颈项,凝神远望的形象。徙倚:低回也。当然是倚门而立,低回而无所见,内心感伤。沾:濡湿。扉:门扇。斜倚门扉望不到惦念的人,“垂涕”自然就“沾双扉”了。 寒冷的岁末,百虫非死即藏,那蝼蛄彻夜鸣叫而悲声不断。 冷风皆已吹得凛厉刺人,遥想那游子居旅外地而无寒衣。 结婚定情后不久,良人便经商求仕远离家乡。 独宿而长夜漫漫,幻想见到敬爱的容颜。 梦中的夫君还是殷殷眷恋着往日的欢爱,梦中见到他依稀还是初来迎娶的样子。 但愿此后长远过着快乐的日子,生生世世携手共度此生。

13、好梦不长,良人归来既没有停留多久,更未在深闺中同自己亲热一番,一刹那便失其所在。 只恨自己没有晨风一样的双翼,不能凌风飞去,飞到良人的身边。 在无可奈何的心情中,只有伸长颈项远望寄意,聊以自遣。 只有依门而倚立,低回而无所见,内心的感伤,不禁得垂泪而流满双颊了。 这首诗,是寒冬深夜里梦境的描写,反映出一种因相思而坠入迷离恍惚中的怅惘心情。 诗中最大问题在于:一、“游子”与“良人”是一是二?二、诗中抒情主子公,即“同袍与我违”的“我”,原委是男是女?三、这是否是一首怨诗?答曰:一、上文的“游子”即下文之“良人”,古今论者殆无异辞,自是一而非二。二、从全诗口吻看,抒情主子公显为闺中思妇,是女性无疑

14、。但第三个问题却有待斟酌。盖从“游子无寒衣”句看,主子公对“游子”是怜悯的;因“思”极而成“梦”,更多的是“感伤”之情。当然,怨与伤相去不远,伤极亦即成怨。汉代文人诗已接受“诗都”熏陶,此诗尤得温顺敦厚之旨,故以为诗意虽悲伤之至而终不及于怨。这在古诗十九首中确是出类拔萃之作。 驱车上东门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 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 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 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万岁更相迭,圣贤莫能度。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驱:奔驰;疾行。东门:洛阳东城三门中最近北的城门,东有三门,最北头是上东门。

15、郭北墓:指洛阳城北的北邙山。城阳恭王刘祗死,葬于北邙,其后王侯卿相亦多葬此,遂成闻名的公墓地带。白杨:墓地上的树木。古代墓地,多种树木,用以坚实墓茔的土壤,并作为标记,便于子孙祭扫。萧萧:木叶鸣风的悲声。只要有点微风,白杨叶就会抖动,发出一种萧萧的声音,使人感到悲伤。广路:指墓道。北邙山是富贵人的墓地,墓门前有宽敞的墓道。陈死人:久死之人。陈,久也。杳杳:幽暗也。杳,本义为昏暗。即:就也。长暮:犹言长夜。夜是暗黑的,人死一入坟墓,就看不到光明,犹如在长夜之中。黄泉:指深到有泉水的地下。浩浩:水流无穷无尽的样子。年命:犹言寿命。朝露:早晨的露水,太阳一晒就干。是说生命如露水一样短促。寄:本义为借

16、居,此处引申为寓居,言不久即归。万岁:犹言自古。更相迭:是说生死更迭,一代送一代,永无了时。莫能度:指不能超越这一客观规律。度,通“渡”,超越的意思。服食:指服用道家所炼丹药以求长生不老。纨、素:都是白色的丝织品,就是绢。 古诗七十五首 古诗三百首300首篇二 驱车出了上东门,回头遥望城北,望见邙山墓地。 邙山墓地的白杨树,长风摇荡着枝条,万叶翻动发出萧萧的声响,松柏树长满墓路的两边。 陵墓的下面,是早已死去的先人,人死去就像堕入漫漫长夜。 寄身于永恒的黑暗中,沉睡于黄泉之下,千年万年,再也无法醒来。 春夏秋冬,流转无穷,而人的一生,却像早晨的露水,太阳一晒就消逝了。 人生似乎旅客寄宿,匆忙一

17、夜,就走出店门,一去不返。人的寿命,并不像金子石头那样坚牢,经不起多少跌撞。 岁去年来,千岁万岁,往复不已;即便是圣人贤人,也无法超越,长生不老。 神仙是不死的,然而服药求神仙,又经常被药毒死贻误此生。 还不如喝点好酒,穿些好衣服,只图眼前愉快吧! 这首诗,是流荡在洛阳的游子,因为看到北邙山的坟墓而触发的人生慨叹。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个体生命面对滔滔的时间长河,既弥足宝贵,又卑微渺小。诗人力求超越旧有的价值观念,作出新的人生选择。 无论是露骨宣称为摆脱贫贱而猎取功名,还是公开声言要把握短暂人生而刚好行乐,总之是丢失了屈原式的执著。在旧的理性规范解除之后表现出来

18、的生命冲动,由于受到历史传统、客观环境和自身文化积淀的束缚,很难获得健康、乐观的内容和形式。 但值得留意的是,诗人在感叹短暂的人生时,虽出言愤激,却也并非真是甘心颓废,有人仍在明哲保身,寻找精神上的永恒。 这首诗表达主子公对人生如寄的悲叹,当然也隐含着对生命的酷爱,然而对生命的酷爱最终以只图眼前愉快的形式表现出来,却是消极颓废的。 去者日以疏 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去者、来者:指客观现象中的一切事物。来,一作“生”。“生者”,犹言新生的事物,与“来”同义。疏:疏远。日以亲:犹言一天比一天

19、亲近。亲,亲近。以,古“以”、“已”通用,义同。郭门:城外曰郭,“郭门”就是外城的城门。“古墓”两句:上句是说,古墓已平,被人犁成田地;下句是说,墓上的柏树,被人砍断,当做柴烧。犁,农具,这里作动词用,就是耕的意思。摧,折断。白杨:也是种在丘墓间的树木。故里闾:犹言故居。里,古代五家为邻,二十五家为里,后来泛指居所,凡是人户聚居的地方通称做“里”。闾,本义为里巷的大门。因:由也。 死去的人岁月长了,印象不免由模糊而转为空虚、幻灭。新生下来的一辈,原来自己不熟识他们,可经过一次次接触,就会印象加深而更加亲切。 走出郭门,看到遍野古墓,油然怆恻,萌起了生死攸关之痛。 他们的墓被平成耕地了,墓边的松

20、柏也被摧毁而化为禾薪。 白杨为劲风所吹,发出萧萧的哀鸣,肃杀的秋意愁煞了人们的心。 人生如寄,岁月消逝得如此快速,长期在外的游子,怎不骇人动目。只有及早返回家乡,以期享受乱离中的骨肉团聚之乐。 想要归返故里,找寻过去的亲情,就是这个缘由了。 本诗从题材范围、艺术境界以至语言风格看来,有些近似驱车上东门,明显是游子所作。由于路出城郊,看到墟墓,有感于世路艰难、人生如寄,在死生大限的问题上,愤激地抒发了世乱怀归而不行得的怆痛之感。 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季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21、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皎夜光:犹言明夜光。促织鸣东壁:这句是表明气候已经进入慢慢寒冷的深秋。促织,蟋蟀的别名,一作“趣织”,“趣”是“促”的古字。蟋蟀的鸣声标记着秋天的到来,是妇女们忙着织寒衣的时候了。玉衡指孟冬:是从星空的流转说明秋夜已深。玉衡,北斗七星之一。历历:就是逐个的意思,众星行列分明的样子。白露沾野草:是带有季节特征的秋天景象。忽:本义为不重视、忽视,这里用引申义,急速、突然的意思。同门友:同在师门受学的挚友。翮(h):本义为羽毛中间的硬管,指尾羽或翼羽中那些大而硬的角质空心的羽轴。这里泛指鸟的翅膀。携手好:指共患难的交谊。“南箕”两句:这两句取诗经之

22、语,加以改变,用来比方“同门友”空有“同门”之名而无真实友情。良:的确。盘:大石,用以象征坚决不移的感情。 皎洁的明月照亮了仲秋的夜色,在东壁的蟋蟀低吟清唱着。 夜空北斗横转,那由玉衡、开阳、摇光三星组成的斗杓,正指向天象十二方位中的孟冬,闪耀的星辰,更如镶嵌天幕的明珠,把仲秋的夜空辉映得一片绚烂! 深秋,朦胧的草叶上,竟已沾满晶莹的露珠,深秋已在不知不觉中到来。时间之流转有多疾速啊! 而从那枝叶婆娑的树影间,又听到了断续的秋蝉流鸣。怪不得往日的鸿雁(玄鸟)都不见了,原来已是秋雁南归的季节了。 京华求官的蹉跎岁月中,携手同游的同门好友,先就举翅高飞,腾达青云了。 今却成了相见不相识的陌路人。在

23、一步登天之际,把我留置身后而不屑一顾了! 遥望星空那“箕星”、“斗星”、“牵牛”的星座,它们既不能颠扬、斟酌和拉车,为什么还要取这样的名称。 想到当年友人怎样信誓旦旦,声称著同门之谊的“坚如磐石”;而今“同门”虚名犹存,磐石友情安在?叹息和感慨世态炎凉、虚名又有何用呢? 本诗是描述一位失意者埋怨显贵挚友之不念旧谊而不相援引。其怨情系在秋夜独处之时,由眼前凄清之景物引触而来。诗分三部:前八句写景,中四句敘事,末四句感慨。由景生情,前后呼应,情景交融。 前八句以眼见今夜月色皎洁光明,早闻蟀在东墙角鸣叫。秋夜独处,凄清景物,令人悲郁不能寐。仰观于天,望见北斗斗柄之玉衡星已经指向孟冬亥宫之方向西北方,

24、时已过夜半,天空之星星皎洁熠熠,天就将亮。低头俯察,草上露水晶白,秋亦已深。令人感到季节变换何等之快速。此时又若似听到秋蝉凄切之鸣叫,望见燕鸟奋翼之飞逝。 中四句承前两句,联想挚友之贵而弃我说,以前同窗共学之老友,皆飞黄腾达,像鸿鹄之奋翅高飞,如今已遗忘从前携手同游,同甘共苦之好友,将我丢开如抛弃一串走过之踪迹。 末四句兴感友情不固,徒知己之虚名复何用。以天空之星,南有箕星,北有斗星。但箕星不能盛物,斗星不能酌浆,牵牛星更是不能负轭,徒有其名而无其实,故人间友情若无盘石之坚实,徒有同门友之虚名,又有何用?借南箕、北斗、牵牛之出名无实,比方交道之不终。 综观诗篇,叹时物之变异,感节序之流易,因思

25、昔者同门之友,高举自奋,乃不念平生久要之好,竟弃我如遗迹然。如南箕不行以簸扬,北斗不行以挹浆,牵牛不行以驾车,是以虚有其名,而不适于用。以兴为挚友者毫无贞固之心,而徒事虚名是无益也。先写景后抒情,由景而生情,转换自然,前后呼应,浑然而成。 东城高且长 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 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 四时更改变,岁暮一何速! 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 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 音响一何悲!弦急知柱促。 驰情整中带,沉吟聊踯躅。 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逶迤:曲折而绵长的样子。回风:空旷地方自下而上吹起的旋风。动地起:言风力之劲。已:一作“

26、以”。萋已绿:犹言“绿已萋”,是说在秋风摇落之中,草的绿意已凄然向尽。萋,通“凄”。绿,是草的生命力的表现。更改变:谓相互更替改变。更,替。晨风:鸟名,一种健飞的鸟。怀苦心:即“忧心钦钦”之意。蟋蟀:承上文“岁暮”而言。局促:不开展也,“蟋蟀在堂”就是“局促”的意思。荡涤:犹言洗涤,指扫除一切忧虑。放情志:谓展胸怀。自结束:指自己在思想上拘束自己。结束,犹言拘束。燕赵:今河北一带是古燕赵之地。如玉:形容肤色雪白。被服:犹言穿着。被,披也。理:指“乐理”,当时艺人练习音乐歌颂叫做“乐理”。弦急、柱促:是一个现象的两面,都是表明弹者情感的激烈。驰情:犹言遐想、深思。中带:内衣的带子。一作“衣带”。

27、沉吟:深思吟咏。聊:姑且。踯躅:驻足,且前且退貌,是一种极端悲伤的情感的表现。思为双飞燕:愿与歌者成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意指同居。君,指歌者。 洛阳城东面高高的城墙,曲折绵长,从鳞次栉比的楼宇、房舍外绕过一圈,又回到原处。 转瞬又有秋风在大地上激荡而起,空旷地方自下而上吹起的旋风,如同动地般地吹起,使往昔葱绿的草野霎时变得凄凄苍苍。 四季轮回,转瞬一年又过去了! 在怅然失意的心境中,就是听那天地间的鸟啭虫鸣,也会让人苦闷。晨风在风中苦涩地啼叫,蟋蟀也因寒秋驾临而难过哀鸣。不但是人生,自然界的一切生命,都感到了时间的消逝与短暂。 何不早些涤除烦忧,放开情怀,去寻求生活的乐趣呢! 那燕赵之地

28、原来就有许多的美女,美女容颜如玉般的雪白秀美。 穿着罗裳薄衣随风飘逸拂动,仪态雍容端坐正习练着清商之曲。 因为琴瑟之柱调得太紧促,那琴间竟似骤雨急风,听来格外悲婉动人。 体会曲中的含义,手在弄着衣带,无以自遣怅惘的心情,沉吟之余双足为之踯躅不前。 被佳人深厚的音响感动,心里遥想着与佳人成为“双飞燕”,衔泥筑巢永结爱侣。 这首诗通过客中生活的一个偶然现象,反映出诗人空虚而无着落的现实苦闷和悲伤,与西北有高楼意境相像。 这首诗不仅描述着诗人目睹的景象,其中还隐隐透露着诗人内心的苦痛骚动。生活竟如此重复,单调改变的只有匆忙逝去的无情时间。想到人的生命,就如这风中的绿草一般,繁茂的春夏一过,便又步入凄

29、凄的衰秋,不但是人生,自然界的一切生命,不都受到了时间消逝的迟暮之悲?这一切好像都从相反方面,加强着诗人对人生的一种思索和意念:与其到处自我约束,等到迟暮之际再悲鸣哀叹,不如早些涤除烦忧、放开情怀,去寻求生活的乐趣。 孟冬寒气至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慄。 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 三五明月满,四五詹兔缺。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 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 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 孟冬:冬季的第一个月,即十月。孟,长也。妾媵生的长子称“孟”,正妻生的长子称“伯”,后来统称长子。惨:残酷、狠毒,或指哀思、难过、心情不安逸。慄:冷得颤抖,这一词是兼指心理上和生理上的感受

30、。愁多知夜长:时入孟冬,主子公不仅感觉到“寒气”,同时感到“夜长”。列:割、分,“裂”的古字,这里是排列的意思。三五:阴历十五。四五:阴历二十。詹兔:即“蟾兔”,民间把月中的黑影叫做“蟾兔”,后来就成为月的代称。遗:赐予、馈赠。书札:引申为书信。札,古代用来写字的小木片。上:谓书札的开头。言:本义为说、说话,这里指信中所写。下:谓书札的结尾。这里是以“上”、“下”概括全书的主要内容。灭:本义指歼灭、灭亡、磨灭。区区:犹拳拳,恳切而坚决。察:本义是视察、细致看,这里引申为明察、知晓的意思。 古诗七十五首 古诗三百首300首篇三 农历十月,寒气逼人,咆哮而来的北风多么凛冽,一片肃杀之气。 满怀愁思

31、,夜晚更觉漫长,抬头仰视天上排列的星星。 十五月圆,二十月缺。 有客人从远地来,带给我一封信函。 信中先说他经常惦念着我,后面又说已经分别得太久了。 信保藏在怀袖里,至今已过三年字迹仍不曾磨灭。 我一心一意爱着你,只怕你不知道这一切。 这是妻子思念丈夫的诗。丈夫久别,凄然独处,对于季节的迁移和气候的改变异样敏感;因而先从季节、气候写起。全诗都是以“我”自诉衷曲的形式写出的。诗中到处有“我”,“我”之所在,即情之所在、景之所在、事之所在。景与事,皆化入“我”的心态,融入“我”的心情。 客从远方来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 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 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 着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32、。 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遗:赐予、馈赠的意思,指客替故人带来赠品。绮:绫罗一类的丝织品。织成彩色花纹的叫“锦”,织成素色花纹的叫做“绮”。一端:即半匹,长二丈。故人:后世习用于挚友,指过去有交谊的友人。这里是指远离久别的丈夫。尚:犹也。尔:如此。指思旧之情。文彩:指绮上面所织的花纹。合欢被:是指把绮裁成表里两面合起来的被,所以有合欢之义,象征夫妇同居的愿望。合欢,原是植物名,汉朝凡是两面合来的物件都称为“合欢”。着:被的装进绵,叫做“着”。缘:被的四边缀以丝缕,叫做“缘”。“以胶”两句:这两句说胶漆在一起,就混合坚牢而无法分解,这里用以比方两情的融洽无间。投,本义为投掷,这里是加入混合的

33、意思。 客人风尘仆仆,从远方送来了一端织有文彩的素缎。 它从万里之外的夫君处捎来,这丝丝缕缕,该包含着夫君对我的无尽关切和惦念之情! 绮缎上面织有文彩的鸳鸯双栖,我要将它做条暖和的合欢被。 床被内须充溢以丝绵,被缘边要以丝缕缀。丝绵再长,终究有穷尽之时,缘结不解,终究有松散之日。 唯有胶和漆,黏合固结,再难分别。那么,就让我与夫君像胶和漆一样投合、固结吧,看谁还能将我们分隔? 这首诗极有章法。它既不写独守空闺的孤苦,也不写对“故人”的痴念,而是奇妙地截取了“客来遗绮”这一生活片断来描写思妇的心理活动。全诗以“端绮”为生发点,以“故人心尚尔”为情感的策源,以思妇的情感改变为线索,以物写情,以事写

34、入,一气流走,首尾贯穿,结构严谨,略无松懈。 此诗的立意很有特色。它不写相思的悲苦,却充分抒写“客来遗绮”的快乐,把这一短暂的快乐反复渲染,编织成对重逢的热切期盼,以此来扫荡离愁别绪的阴霾。然而,“客来遗绮”所激起的惊喜之光是不行能长久的,这一小朵喜悦的火花很快会在“相去万余里”的现实面前熄灭。其情之悲之苦,自由不言之中了。 这首诗奇妙地运用了谐音、双关及比方等手法来表达思妇的感情。比如,利用“思”与“丝”谐音,把源源不断的相思比作绵长的蚕丝;又如用缝被所结的“死结”来象征夫妻不行分别。篇末“以胶投漆中”的比方具有以一当十之妙。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35、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皎:本义为雪白光明。此处是引申义,为光照射的意思。罗床帏:指用罗制成的床帐。寐:睡着。揽:本义指执、持,引申为提、撩起。这里的揽衣犹言披衣。客:本义为借居、旅居,住在他乡。这里指诗人自己,目的在于点出身处异地他乡的漂泊感。旋:返回或归来。彷徨:徘徊的意思。告:本义为报告、上报。此处用为引申义,指把话说给别人听。引领:伸着颈项远望。裳衣:一作衣裳。裳,本义为下衣,指古人穿的遮挡下体的衣裙,男女都穿,是裙的一种,不是裤子。泪下:一作下泪。 明月为何这般的皎洁光亮,照着我这罗制的床帐。 在这个不眠之夜,月光惹动了游子的愁肠

36、。他披衣而起,心事重重地在空房中徘徊。 游子自忖道:外面当然再好,怎比得上家里呢? 在怅惘中,他打开房门走到外面,四下顾望,只见月光满地,夜凉如水。满怀愁绪又向谁倾诉呢? 他神色凄然地回到房里,独自落下泪来。 本诗为思妇之作,以其夫客行不归,忧愁而望思之也。或谓系游子久客思归之作;或以为系商贾、仕宧、独醒之人,感慨不得意,抚时兴悲,托辞思归之作。全诗共分三部分:首四句即月夜而起空闺之愁。以夜深人静,光明之月光,照在我罗绮之床帐,令人更感空闺之孤寂,忧愁忽从中来,不能成寐,于是揽衣起床,在闺房中徘徊。中两句揣测不归之因并申己之望归来,以客居在外虽然可乐之处,但总比不在家好,所以不如早日旋归。末四

37、句就出户入房,彷徨泪下,写出相思之苦。以由屋中徘徊而步出屋门,彷徨不定,其愁苦心思无从相诉,因延颈企踵远望,期盼丈夫之归来,却不见人影,只得再入房中,悲观难过之余,眼泪不觉沾湿衣裳。综观诗篇以月明夜静,对影寂寥,忧愁之感,忽从中来,始而揽衣徘徊,既而出户彷徨,终而入房泣涕,情景如画,意味深远,沁人肺腑,百读不厌。 古诗七十五首 古诗三百首300首篇四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归。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赏析: 多情自古伤离别。中国人多少怀有一种离别的心情

38、,并用诗文 表现他们的悱恻缠绵。为了某种缘由,有情人不得不天各一方,纵 有万般情愫,也难相厮守,思妇空闺相守,去难得游子返家一顾, 浓浓的思恋这情背后,泛出一份怨怼之情,。就算远在天际,只要 你有心,也会稍慰我孤独的心灵;即使是近在咫尺,君若无心,你 我又何异远隔天际?你在茫茫天际中漂泊,我在苦海无边中等待, 低可知“思君令人老”啊! 古诗七十五首 古诗三百首300首篇五 古诗十九首全文 古诗十九首,组诗名,五言诗。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记。到处表现了道家与儒家的哲学意境。为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昭明文选(又称文选)而成。古诗十九首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

39、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苦痛。艺术上语言朴实自然,描写生动真实,具有自然浑成的艺术风格。同时,古诗十九首所抒发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令古往今来的读者常读常新。刘勰的文心雕龙称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的诗品赞颂它“完美无缺,一字千金”。 行行重行行之一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也可写作“行行复行行”。) 青青河畔草之二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昔为倡家女,今

40、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青青陵上柏之三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斗酒相消遣,聊厚不为薄。驱车策驽马,嬉戏宛与洛。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极宴娱心愿,戚戚何所迫。 今日良宴会之四 今日良宴会,快乐难具陈。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守穷贱,轗轲长苦辛。 西北有高楼之五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一再叹,慷慨有余哀。不惜歌者

41、苦,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涉江采芙蓉之六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悲伤以终老。 明月皎夜光之七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白露沾野草,季节忽复易。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良无磐石固,虚名复何益。 冉冉孤生竹之八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兔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 庭中有奇树之九 庭中有奇

42、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迢迢牵牛星之十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回车驾言迈之十一 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东城高且长之十二 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四时更改变,岁暮一何速!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音响一何悲!弦急知柱促

43、。驰情整巾带,沈吟聊踯躅。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驱车上东门之十三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去者日以疏之十四 去者日以疏,生者日已亲。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生年不满百之十五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刚好,何能待来兹。愚者疼惜费,但为后世嗤。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凛凛岁云暮之十六 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锦衾遗洛浦,同袍与我违。独宿累长夜,幻想见容辉。良人惟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