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语文备考之文言文阅读:断句题答题技巧.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4321400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高考语文备考之文言文阅读:断句题答题技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3年高考语文备考之文言文阅读:断句题答题技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高考语文备考之文言文阅读:断句题答题技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考语文备考之文言文阅读:断句题答题技巧.docx(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言阅读断句题应试对策断句,是近几年全国卷的必考题,今年也应会考到。断句,即古之“句读”, 古文需要停顿的地方称为句或读(dbu)。句子语意完整要停顿,叫“句”; 句中语意未完却需要停顿,叫“读”。古文献是没有标点的,标点是近代人 加上去的。所以读懂古文,断句是个前提。高考题型历年高考的断句题大致有两种考查方式。一种是客观选择题,全国卷一直采 用此种形式。如22年全国新高考I卷: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今赵不救魏/魏欧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B.今赵不救魏/魏秋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

2、矣/ 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C.今赵不救魏/魏秋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 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D.今赵不救魏/魏秋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 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另一种是主观题,北京、上海、浙江等省多采用此种考查方式。如21年浙江 卷:17.用“/”给文的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今虽谆谆其词非求胜于景山盖陈己之所守抑未知景山以为非是也诚以为非是幸亦语焉襄不敢惮烦于屡告也方法指津断句方法:先大后小,先易后难,结合标志,比照选择。(1)先大后小。考虑句子结构的完整性,先断句意完整的“句”;再断“句”内的小层次停顿,也就是“读”的停顿

3、。(2)先易后难。根据自己对句意的理解,先把确定要断的地方(也即容易的地方)先断开;再作进一步的思考,断开其它需断的地方。(3)结合标志。要根据语境,参照断句的“标志”,恰当断句。(4)比照选择。若不能确定断点,就将几种断法对照比较,以作出最佳选择。技巧点拨(1)句意完整、句子结构完备必须断开。如:今赵 不救 魏/(22年全国新高考I卷)主谓宾齐备,句意完整(如果赵国不援救魏国),肯定要断开(/) O(2)表时间的词或短语作状语,提前到句首,一般应断开。如:九月/契丹大举入寇(21年全国甲卷)又如: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21年全国新高考I卷)(3)主语或陈述对象较长,主谓部分之间常需断开,

4、以舒缓语气。如: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送之(荆轲刺秦)又如: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封王(4)主语或陈述对象虽短,但有强调意味,也常需断开。如: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5)主谓倒装句,在谓语与主语间需断开。如:甚矣/汝之不惠!(6)对话提示语“日” “云” “言”等词后,常常需断开。如:周公日/使各居其宅(22年全国乙卷)(7)句首有虚词(包括发语词、连词、副词等),一般在虚词前断开。如:/盖陈己之所守/抑未知景山以为非是也(21年浙江卷)又如:/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8)句末语气词(包括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有标示句子结束作用, 故在句末语气词后要断

5、开。如:是赵与强秦为界也/ (22年全国新高考I卷)又如:于此皆可以无忧其无闻焉/ (22年浙江卷)再如: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21年全国新高考I卷)(9)独立的感叹词表示强烈的语气。就单独成句,故在其前后均要断开。如:而使后人嗟叹痛惜之不已/呜呼/贤人君子之功烈(22年浙江卷)(10)古文特有的固定结构,应保持相对完整,前后均要断开。如:/顾不如蜀彼之僧哉/ (为学)又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再如: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11)古文里有整句(对偶、排比等),根据对仗原则,整句间应断开。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又如: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21年浙江卷)(

6、12)文句中有并列的词(如地名、人名等),中间需停顿,类似顿号作用,要断开。如:晋侯/秦伯围郑(烛之武退秦师)又如:许君焦/瑕/朝济而高版焉(同上)小试牛刀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5分)世之治也行善者获福为恶者得祸及其乱行也行善者不获福为恶者不得祸变数也知者不以变数疑常道故循福之所自来防祸之所由至也遇不遇我也其时也夫施吉报凶谓之命施凶报吉谓之幸守其所志而已矣(取材于中论修本)答案:世之治也/行善者获福/为恶者得祸/及其乱行/也行善者不获福/为恶者不得祸/变数也/知者不以变数疑常道/故循福之所自来/防祸之所由至也/遇不遇/ 非我也/其时也/夫施吉报凶谓之命/施凶报吉谓之幸/守其所志而已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