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永城市小麦主推品种与主推技术推广情况.docx

上传人:麒*** 文档编号:94286894 上传时间:2023-07-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永城市小麦主推品种与主推技术推广情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3年永城市小麦主推品种与主推技术推广情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永城市小麦主推品种与主推技术推广情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永城市小麦主推品种与主推技术推广情况.docx(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3年永城市小麦主推品种与主推技术推广情况 1 小麦生产状况与特点 2013年全市小麦播种面积11.67万hm2,较2012年增加0.2万hm2。通过5月中下旬对全市29个乡镇小麦测产调查,结合室内考种:全市小麦平均 42.84 万穗/667m2,31.40粒/穗,41.60g/千粒重,85%折实产475.65kg,总产达8.32亿kg。全市小麦生产有以下4大特点: 1.1 成产 3 要素 2 减 1 增 从测产结果看,小麦成产3要素比较协调,与2012年相比2减1增,即667m2穗数、穗粒数削减,粒重增加。667m2穗数较 2012 年 43.58 万削减0.74万穗,削减1.7%;穗粒

2、数较2012年33.40粒/穗削减 2 粒;千粒重较 2012 年 40.67g 增加 0.93g,增幅2.29%。 1.2 单产削减 全市11.67万hm2小麦平均475.65kg/667m2,比2012年503.18kg削减27.55kg。 1.3 病虫害草中度偏轻发生 由于长期干旱,麦田病虫草害发生程度低于近年同期,对产量影响小。 1.4 气象因素对小麦生长发育利弊各半 小麦全生育期(10 月 上 旬 至 5 月 下 旬)总 积 温 2 475.5(2012 年3175),较 2012 年低 699.5;降雨 296.6mm 较 2012 年282.5mm增加14.1mm,较常年217.

3、5增加79mm。但分布不均,前少后多,播种期、中期偏少,灌浆后期偏多,仅5月下旬降雨149mm,占降雨总量的50.2%。日照1 225.2h,较2012年974.9h,增加250.3h,光照充分。 气象因素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1)干旱延误播期,市南越冬群体偏小。播种期干旱,市南小麦播种期较2011年晚715d,加之冬前低温来临偏早,导致年前群体小,生长量不足;(2)春季气温回升慢,穗分化时间长,利于成大穗;(3)2月下旬至3月下旬3次降雨利于苗情转化,增加成穗数;(4)4月份倒春寒导致成穗数,穗粒数削减。4月7日、10日、11日、21日消逝4次低温冷害,尤其是4月11日最低温度达-1.8C

4、,造成全市90%的麦田受到不同程度的冻、冷害,部分麦田小麦幼穗受冻,成穗率和穗粒下降;22日低温则导致部分小花不育或败育,穗粒数削减。(5)5月上中旬温度、雨量适宜,利于小麦籽粒形成和灌浆,但5月下旬降雨偏多,不利于灌浆期的延长。(6)冬前与春季低温、干旱不利于病虫草害的发生。 2 主推品种与主推技术推广状况 2.1 优良品种推广面积大 2012年8月农业局组织农业专家组,认真总结近几年小麦生产技术阅历,综合评价各品种在我市的表现,确定本年度的小麦主推品种为周麦22、周麦16、周麦18、众麦1号、矮抗58,示范品种为郑麦7698、平安8号、豫教5号。据调查2012-2013年度全市良种掩盖率

5、95以上,其中小麦主推品种种植面积7.67万hm2,占全市麦播面积的65.71%。实践证明主推品种对干旱、倒春寒有较强的抵抗力气,在灾年表现稳产、增产:平均产量481.6kg/667m2,其中周麦22种植面积4.33万hm2,占全市小麦面积的37.1%,平均产量492.4kg/667m2,最高产656kg/667m2。 2.2 测土施肥,节本增效收益大 参考配方施肥项目化验结果,结合创建目标,拟定高产田667m2施纯氮14kg、纯磷8kg、纯钾56kg。要求农户依据所选肥料品种的氮、磷、钾养分含量,精确折算用量。磷、钾肥于耕前、旋耕前(或播前)分层分期施入;氮肥 60%用做底肥、40%用做拔节

6、追肥。2013 年,我市共印发测土施肥技术资料2万余份,为小麦高产与夏粮创高产起到了乐观作用。据农技人员 2013 年 6 月 1015 日通过对黄口、新桥、马桥、王集、双桥、酇阳、城厢、茴村、陈集、蒋口等10个乡镇的140户农夫,按高、中、低三水平进行调查,140 户小麦种植面积 47.53hm2,全部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其中施用配方肥面积 35.65hm2,占小麦面积的75.0%,比往年增加1.2%,小麦平均495.4kg/667m2,较农夫习惯施肥增46.6kg/667m2。据此推算2012-2013年全市 11.67 万 hm2小麦,施用配方肥面积为 8.75 万 hm2,总增产6 11

7、6.25万kg。 2.3 高产创建示范带动,成效显着 为促进我市粮食持续增产,确保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地位不动摇,依据农业部的要求,2013年我市连续实施粮食高产创建带动战略。结合整建制推动,全市小麦高产创建面积2万 hm2。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从土地流转、深耕、良种、播种、施肥、统防统治到统一收获,全程实现了 9 统一,确保了创建方内小麦稳健生长。5月2225日,永城市农业局组织科技人员对创建方小麦进行抽样测产:2万hm2高产创建示范区平均穗数 44.6 万/667m2,穗粒数 34.8 粒,千粒重 45.5g,折实产600.26kg/667m2,较对比田 504.3kg 增

8、产 95.96kg,增幅19.02%。千亩核心区平均 612.3kg/667m2,较对比田504.3kg 增产 108kg,增幅 21.4%。百亩攻关田平均630.96kg/667m2,较对比田增产 126.66kg,增幅 25.1%。 高产创建模式的创新,为我市粮食作物持续增产树立了样板。麦收后,农业局组织人员到项目区进行实产回访,10户2.17hm2,平均产量610kg/667m2,与测产数字基本吻合。呈现出了在目前生产条件下,我市小麦生产的增产潜力。高产创建模式的创新,为我市粮食作物持续增产树立了样板。 2.4 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成效大 据市植保站统计,2013年我市小麦病虫草害发生总面积

9、43.18万hm2次,防治面积42.11万hm2,挽回损失9 095.0万kg。具体技术措施:在推广种子包衣基础上,大力推广土壤处理和药剂拌种,全市无一白籽下地,有效把握了苗期病虫害的发生;返青起身期准时防治田间杂草、小麦纹枯病和红蜘蛛;齐穗至扬花期接受杀菌剂+杀虫剂+磷酸二氢钾或芸苔素内酯等全面实施一喷三防。特别是扬花期灌浆期结合药肥补贴工作,张贴药肥补贴公告5 000张,印发技术明白纸5万份,全市抽出58名技术人员分乡包村指导防治,有效把握了主要病虫危害。 2.5 应变技术推广指导到位,增效显着 一是抗旱保播种面积大。据统计市南抗旱播种面积5万hm2,占麦播面积的70%以上,为壮苗越冬打下

10、基础。二是春季追肥促苗转化增穗数。针对冬前小麦苗情生长量不足,春季实施早追肥提苗增群体。全市春季小麦追肥面积在6.67万hm2以上,有效促进了苗情转化升级,对提高成穗数、增加穗粒数特殊关键。三是抗旱防冻保粒数。在4月份倒春寒来临前后,准时开展电视讲座,入村技术指导,开展浇水、施肥等防备措施,把灾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据在酇城镇胡楼村、双桥乡徐楼村调查,4月中旬浇水增产作用明显,在同样条件下,浇水田667m2产小麦在550kg以上,不浇水麦田产量不足425kg。四是一喷三防增粒重。小麦抽穗后乐观结合小麦药肥补贴,全市开展一喷三防,有效预防了后期病虫危害。 3 存在问题与建议 3.1 存在问题 (

11、1)是整地和播种质量有待提高。(2)玉米秸秆还田时秸秆过长,影响小麦的出苗和幼苗生长。(3)部分麦田耕层浅、整地质量差。(4)播量不适,播种偏深,导致出苗不匀,个体偏弱。(5)关键技术应用不到位。从事小麦生产的人员多为老人和留守妇女,影响先进有用技术的推广和落实。如:一些地块照旧存在播种量大、施肥一炮轰、追肥撒施、重虫轻病等现象,投入大产量低,并对土壤和环境造成污染。(6)农田基本建设基础薄弱,抗灾减灾效能相对低。特别对小麦中后期抗灾减灾乏力,农田水利设施需进一步完善。(7)土壤有机质含量亟待提高。土壤有机质是提高农作物抗逆力气,改善农产品品质,实现农业持续增产的基础。 3.2 建议 (1)建

12、议小麦良种补贴实行统一供种,并加大补贴力度,能全补为最好。(2)加快土地流转步伐,促进土地合理规模经营。通过土地流转把土地适量集中到种粮大户或种植专业合作社,解决农村劳动力缺乏,管理粗放等问题。(3)推动农作物病虫草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农业机械化中目前最难解决的是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的机械化,尤其是小麦拔节后的病虫防治是实现农业机械全程化的一个瓶颈,也是解决和减轻农夫耕作劳苦的一个重要节点,因此,要推广先进、高效并且有用的植保机械,实现病虫统防统治的全掩盖。(4)扩大小麦高产创建面积,推广创建成果。在争取国家粮食高产创建资金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地方财政对小麦高产创建投入力度。有条件的乡镇要实行整建制创建。(5)加大农田基本建设投入,提高抗御自然灾难的效能。真正实现旱能浇,涝能排。(6)提高秸秆还田技术,增加土壤有机质。从农机、农艺结合技术着手,转变烧麦茬的现状,全面实现秸秆还田。同时增施有机肥,加深耕层,改善土壤结构,增加有机质含量。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试题库答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