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上语文《习作:写观察日记》优质课堂教学教案.doc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94218519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四年级上语文《习作:写观察日记》优质课堂教学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统编版四年级上语文《习作:写观察日记》优质课堂教学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编版四年级上语文《习作:写观察日记》优质课堂教学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四年级上语文《习作:写观察日记》优质课堂教学教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习作:写观察日记【教学目标】1.能进行连续观察,用观察日记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2.能在小组内分享观察日记,并进行评价。【教学重点】能进行连续观察,用观察日记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教学难点】能进行连续观察,用观察日记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课前准备】课件【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能进行连续观察,用观察日记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2.能在小组内分享观察日记,并进行评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轻松导入1.(出示课件2-5)引导学生观看植物生长的动态图,说一说自己有什么感受。(依次出示仙人球开花过程、大豆生长过程、蘑菇生长过程的动态图片,指名学生自由交流自己的感受。)2.(出示课件6

2、)引入话题,教师适时板书课题。(设计意图:直击主题,简单明了地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内容。)二、审题指导(出示课件7-10)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部分,明确本次习作任务:进行连续观察,用观察日记记录自己的收获。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二部分四位学习伙伴的话,了解他们连续观察的对象,参考选题。3.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三部分,了解写作要求。明确日记的主要内容: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可以写下观察的过程、观察者的想法和心情,鼓励学生附上图画或照片,让日记的内容更加丰富。(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审题,培养学生在写作中养成审题的好习惯,让他们有所思、有所想。)三、习作指导1.选定观察对象。(出示课件11-15)(1)

3、引发思考:我们观察的对象是什么呢?我们还可以选择什么对象?让我们先来交流一下!(2)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引导分析教材第二部分四位学习伙伴的话,了解可以选择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的变化过程、自然现象、家养动物等作为连续观察的对象。联系生活,打开思路。比如,观察植物我们可以观察植物种子发芽、植物过时发芽、扦插植物生长、植物的变化;观察动物我们可以观察动物生长、动物哺育、动物生活;观察动物我们可以观察河上结冰或化冰的过程、月亮圆缺的变化、下雨或下雪的过程、海水涨潮退潮的过程。2.做好观察记录。(出示课件16-19)(1)引发思考:在观察的时候我们要做好记录,这样便于以后整理成观察日记。该如何进

4、行记录呢?(2)学生交流反馈,教师相机指导。以绿豆发芽的观察记录为例,教师讲解做好记录的注意事项:确定表格栏目;除了日期、状态、最后一栏可以根据观察内容灵活添加;日期要连续;要把观察对象的状态描述清楚。绿豆发芽的观察记录日期状态颜色3月27日将绿豆泡在杯子里,用潮湿的纱布盖住。绿豆的外壳是绿色的。3月28日绿豆没有动静。3月29日绿豆没有动静。3月30日绿豆开始膨胀。外壳颜色变浅。3月31日绿豆破皮,露出小芽。小芽是乳白色的。4月1日小芽长到了一厘米左右。芽瓣是嫩黄色的。4月2日小芽又长长了约三厘米。豆瓣的颜色变成黄绿色(3)过渡:我们尝试自己写一个记录表。预设:河水结冰的观察记录日期状态冰片

5、大小12月27日河水变冷,无冰块。12月28日河岸有一些透明冰片10厘米,透明12月29日河岸冰片变大变厚15厘米,变厚发白12月30日河岸冰片继续变大变厚30厘米,沿岸变白12月31日河中央出现冰片较薄冰色透明1月1日河中央冰片变厚冰厚大约5厘米1月2日河面基本结冰沿岸厚中间薄(4)提问:在写作中,我们该如何选取使用这些记录呢?请学生通读绿豆发芽的观察记录,勾画出重复部分或没有明显变化的地方。明确:写作时,我们可以去除无变化或变化较小的内容。标注出感兴趣或变化大的地方,明确:写作时,我们要选取有显著重要变化的内容,这是观察日记的重点内容。3.回顾观察日记的写法。(出示课件20、21)(1)教

6、师提问:观察日记的写法是怎么样的呢?(2)借助燕子窝引导学生回顾观察日记的写法:一是格式上注意在正文前要写清楚观察的时间,二是形式上可以是两篇或多篇,三是内容上主要是记录事物的变化或一段时间的观察所得。4.学会描述观察的事物。(出示课件22-24)(1)引导思考:找到了观察对象,又找到了观察日记的结构。那么我们如何描述自己观察的事物呢?(2)回顾课文,学习写法。出示爬山虎的脚第4自然段: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7、。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叶圣陶对爬山虎的这段描写,学习其中的写法:写明数量、写清形状、突出变化、写清科学原理、形象说明。(3)模仿课文,写片段。过渡:下面让我们模仿着为自己的观察写一段:预设:早上起床,我迫不及待就去观察这些小绿豆,急着想知道经过了一晚,它们又长成什么样了。我看到,它们的“小手”长得更长更粗了,就像伸出了又长又白的手臂在向我招手,跟我说:“谢谢你这三天来对我们的经心照料。”有些绿豆没处伸“手”,急得把“手”伸出塑料篓底来跟我打招呼致谢呢。有些味口好营养好的绿豆,在两个豆瓣间长出了两片黄绿色的“小嘴”,对着我不停地叽叽喳喳地唱着赞歌。有些不好意思开口的,急得脸都涨成粉紫色了。5.交流习

8、作的想法。(出示课件25、26)教师提问:对于这次习作,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预设1:写作时除了日记时间外,还要用“一天后”等时间词语,准确表达时间和过程。预设2:写作时要抓住一个重点,比如“发芽的过程”不能什么都写,没有重点。预设3:观察日记不但要写得准确,也要写得生动形象做到这两点就是好作文。四、写作提纲(出示课件27、28)引导:你想好自己的内容了吗?不要急于下笔,先好好构思,编写好写作提纲。(出示课件29)明确本次习作提纲要求。观察事物变化经过,挑选重点写成观察日记。1.你打算观察什么事物?2.它有哪些明显的变化?3.你打算分几个阶段写出变化?4.每个阶段你重点写些什么变化?使用什么方

9、法来写?5.你是否已经储备好了相关知识?6.你打算拟个什么题目?(出示课件30-32)展示三个提纲范例。五、学生习作,同桌互评1.(出示课件33)请学生在课堂内完成习作。2.(出示课件34)写完习作,和同桌交换一下,看看谁写的最好。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能在小组内分享观察日记,并进行评价。【教学准备】课件、学生在第一课时的习作。【教学过程】一、例文评析,借鉴优点1.(出示课件35-42)集体欣赏例文。蚕宝宝观察日记2016年3月21日 星期三 晴今天上科学课时,老师给我们每人发四条蚕宝宝和1袋桑叶,让我们自己动手养蚕、观察蚕,同学们开心极了。一到家,我就忙了起来。我找一个大的塑料水瓶,把上面截掉

10、,把几片桑叶铺在瓶底,小心地把蚕宝宝放了进去。一见桑叶,蚕宝宝活跃起来了。它们在桑叶上边吃边爬,有一条吃饱了,趴在瓶口欣赏风景呢!蚕宝宝很喜欢这个宽敞明亮的家。蚕宝宝白白的,胖胖的,肉乎乎的。刚开始时我还不敢摸它们,总觉得它们像一条条胖乎乎的大虫子,我好不容易鼓起勇气用手捏了一下它的身体,感觉软软的,我用手指把它拔了一个底朝天,但它对我的举动却不理不睬,翻过身就急不可待地爬到一片桑叶上,津津有味地吃起来。真可爱!像一个贪吃的小宝宝!现在我不怕它了,我小心地把一只蚕宝宝放到一片桑叶上观察起来,蚕宝宝的身体上有一节一节的横纹,我数了数,从头到尾一共有9截。蚕有很多足,我上网查了查,有6只胸足,八只

11、腹足,还有一只尾足。它的身体两侧还有气门,身体两端一般粗,如果你不仔细看的话,就分不清它哪端是头,哪端是尾。2016年3月26日 星期一 晴放学回家,我放下书包就马上去看蚕宝宝,发现早晨放进去的叶子快被吃完了,瓶子底上到处散落着一颗一颗黑黑的东西,妈妈说是蚕宝宝排出的粪便。我把蚕宝宝转移到一个盒子里,捂着鼻子把这些黑乎乎的粪便清理掉,把瓶子刷得干干净净,又放了一些新鲜的桑叶进去,再把蚕宝宝转移回来。回到干净明亮的家,蚕宝宝似乎很开心,吃得更欢了!2016年4月11日 星期三 晴蚕宝宝长得越来越大了。今天中午,我去喂蚕宝宝时,发现最大的那一条蚕宝宝的胃口越来越差了,早晨放进去的叶子它几乎动也没动

12、,它总是独自趴在瓶底子的角落里一动不动,显得很没精神。难道它生病了?妈妈说它要吐丝结茧了。通过仔细观察,我发现它身体的颜色变得有点黄了,在它的周围,叶子上、瓶底的角落里都粘有一些细细的银丝,蚕真的吐丝啦!好期待蚕结茧哦!2016年4月13日 星期五 晴一大早我就起床了,奔到养蚕的瓶子旁一看,发现蚕宝宝在瓶子的一个角里已经结好茧了,可能是在我睡觉的时候结的,没能亲眼看到结茧的全过程真的好遗憾啊!剩下的三条蚕再有要结茧的,我一定要好好观察,然后把我的发现写下来告诉你!通过养蚕,我对蚕的一生发生了兴趣,我还专门上网查了资料呢!喏,下面的图片就是,你感兴趣的话赶紧看看吧!引导学生关注例文中的重点语句,

13、适时出示旁批,带领学生欣赏例文的写法。教师相机展示另外两篇例文。2.(出示课件43)借鉴例文的优点。引导学生借鉴例文的三个优点:1.观察科学细致;2.描写准确生动;3.格式正确规范。二、同桌互评,总结技巧1.(出示课件44)请学生和同桌交换作文,根据“评分标准”相互批改。提示:要使用作文评改符号,最后得出总分,并写出评价。2.(出示课件45)明确评价标准,同桌之间互评。3.评改范例。(1)(出示课件46)分析范例的问题。预设: 2017年8月28日 星期天 晴过了一个晚上,我发现绿豆长胖了,外面的绿皮也撑开了,水面上还浮着些小泡泡。有些绿豆已经露了短短的白根,就像个小小的顿号。问题分析:这段话

14、的叙述还是很清晰的,但是缺少一些生动性,可以适当加一些比喻和拟人。(2)(出示课件47)修改后的段落和原段落对比一下。修改后段落:2017年8月28日 星期天 晴过了一个晚上,我发现绿豆长胖了,它们撑破了“绿衣裳”露出了白白的“小肚皮”,水面上还浮着些小泡泡。少数几个性子急的绿豆已经露了短短的白根,就像个小小的顿号。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样修改的原因:修改后的文字用了拟人和比喻的手法,将小豆子的变化写得活灵活现,生动有趣。4.回顾习作内容,总结技巧。(出示课件48)技巧总结n 要写出事物的变化过程。n 要突显细节,这样显示观察仔细。n 要以时间顺序来安排文章。n 表述要准确,也要生动形象。5.学生

15、自评自改,补充细节。(设计意图:分析优秀例文,让学生借鉴其优点。通过评改,让学生找到自己作文的问题所在,优化习作。)【教学反思】本单元习作是写观察日记。要求围绕观察对象进行连续观察,用观察日记记录自己的收获。三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本次习作是在此要求上的进一步提升。教学中,围绕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过程:(1)激发学生对周围事物进行连续观察的兴趣;(2)引导学生读题审题,明确习作内容;(3)进行习作指导,唤醒学生的生活记忆,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指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回顾课文及课后“资料袋”“阅读链接”的学习,学会观察日记的写法;(4)构思自己的写作提纲;(5)学生自由习作;(6)作文评改,完善自己的观察日记。通过本次习作,学生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同学之间互评作文的能力。但是,有些学生在习作时还是没有自信,在今后的习作教学中,我将会加强对学生的鼓励,激发他们的积极性。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