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层卫生技能竞赛题库(基本公卫部分)传染病监测.doc

上传人:资**** 文档编号:94208209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基层卫生技能竞赛题库(基本公卫部分)传染病监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全国基层卫生技能竞赛题库(基本公卫部分)传染病监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基层卫生技能竞赛题库(基本公卫部分)传染病监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基层卫生技能竞赛题库(基本公卫部分)传染病监测.doc(1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题库传染病监测一、单选题1、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开始实施日期。( B )A、1989年2月21日 B2004年12月1日C1989年3月21日 D. 2004年1月1日2、甲类传染病是指( D )A. 鼠疫、炭疽 B. 鼠疫 、艾滋病 C. 霍乱、炭疽 D. 鼠疫 、霍乱3、下列传染病中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的病种是:( C )A. 艾滋病 B. 白喉 C. 肺炭疽 D. 伤寒和副伤寒4、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为传染病疫情( C )报告人。A. 重要 B. 兼职 C. 责任 D. 义务5、执行职务的医疗卫生人员瞒报、缓报、谎报传

2、染病疫情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责令暂停( C )执业活动,或者吊销其执业证书。A.2个月 B.5个月 C.6个月以上1年以下 D.1年以上2年以下 6、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有瞒报、缓报、谎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情况时,应向当地( B )报告。A. 政府部门 B. 卫生行政部门 C. 疾控中心 D. 公安机关7、在我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 A )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 检验. 采集样本. 隔离治疗等预防. 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A必须 B. 自愿 C. 特定情况下 D. 可以拒绝8、甲类和按甲类传

3、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的报告时限是( D )A城镇2小时. 农村6小时 B. 城镇2小时. 农村12小时C城镇6小时. 农村12小时 D. 城镇农村均2小时9、除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 C )内进行网络报告。A.6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2小时 10、发现甲类传染病及按甲类管理传染病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应在多少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 ( A ) A. 2小时 B. 6小时 C. 12小时 D. 24小时 11、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

4、,在指定场所进行 ( B ) 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A. 隔离检查 B. 医学观察 C. 隔离观察 D. 医学检查12、责任报告单位发现本年度内漏报的传染病病例时,应该如何处理。( C )A. 下年度补报 B. 年末集中补报 C. 及时补报 D. 不需报告13、一个病人同时发生3种法定传染病时,应填写几张传染病报告卡。( C )A. 1张 B. 2张 C. 3张 D. 4张14、目前我国传染病疫情信息主要通过(A)进行报告。A. 网络直报 B. 电话报告C. 逐级上报 D. 定期报告15、外省某公司职员,因公到我省某市出差,住宿在宾馆,突然发生疾病,到当地医院就诊后诊断为感染性腹泻,在填

5、写传染病报告卡时,病例现住址应选择( C )A职员家庭住址 B职员单位地址 C出差住宿宾馆地址 D就诊医院地址16、传染病报告卡填写时,病人发病时间不明确时,可填( C )。A. 发病日期 B. 诊断日期C. 就诊日期 D. 检验日期17、传染病报告卡上现住地址是指病例 ( D ) 地址,应详细填写到村民组(门牌号)。A. 户籍地址 B. 医院地址C. 工作地址 D. 发病时实际居住地址18、一位晚期胃癌病人,继发性贫血,结核杆菌阳性,检查乙型表面抗原阳性,肝功能正常,应填报几张传染病报告卡?( D ) A. 四张 B. 三张 C. 两张 D. 一张 19、患传染病但因意外或因非传染病死亡时,

6、需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订正其死亡时间吗?( B )A. 需要 B. 不需要C. 可填写,也可不填 D. 根据不同病种而定。20、在外打工的员工回到本省后发现在外感染输入性传染病,传染病报告卡需如何填报( A )A在备注栏中标明输入病例 B. 在病例属于中选择外省病例C. 在病例属于中选择外籍病例 D. 在现住址中填写输入地地址21、乙丙类传染病报告卡未及时报告数,指报告卡生成时间与诊断日期之差大于 ( D )小时的报告卡数A. 2小时 B. 6小时C. 12小时 D. 24小时 22、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必须经省、市、县疾控机构三级审核,三级审核的及时审核时间如何计算( D )A. 县级审

7、核时间到省级审核时间小于 2小时 B. 地市级审核时间到省级审核时间小于 2小时C. 省、市、县每一级审核时间小于2小时 D. 报告卡生成时间到省级审核时间小于2小时23、疫情管理人员应每日至少( C )次对辖区传染病报告卡进行审核工作。A. 1次 B. 2次 C. 4次 D. 8次24、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A)对报告信息进行查重,对重复报告信息进行删除。A. 每日 B. 每周 C. 每月 D. 每季25、传染病异常信息不包括( C )A. 发现甲类传染病 B. 可能的传染病暴发疫情C. 疫苗接种副反应 D. 不明原因肺炎26、军队所属医疗卫生机构发现地方就诊的传染病

8、病人. 病原携带者. 疑似传染病病人是,应向( C )报告。A. 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 B.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C. 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D. 以上都可以27、军队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军人中的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根据有关规定向( B )报告A. 国务院 B. 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C. 驻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D. 驻地人民政府28、对重点涉外机构或单位发生的疫情,由( C )进行报告管理和检查指导。A.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B.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C. 省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D. 市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9、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

9、任报告人,应当在( A )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要同时进行网络直报。A. 2小时内 B. 6小时内 C. 24小时内 D. 12小时内30、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的专业机构,应对信息进行审核,确定真实性,( B )内进行网络直报。A.6小时 B.2小时 C.24小时 D.12小时31、某市X镇发生1例霍乱病例,该事件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时级别属于( D )A. 级 B. 未分级C. 级 D. 级32、某市报告1例手足口死亡病例,该事件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时级别为( D )A. 级 B. 级C. 级 D. 未分级33、下列事

10、件不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是: ( A )A张某吃了不洁食物造成的食物中毒事件 B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C某工厂发生的苯中毒事件 D某医院的放射源丢失事件34、某村村民因乔迁新居,在家宴请亲朋好友,因误将酒精当做白酒添加给客人饮用,导致15人发病,4人死亡,该事件属于以下哪一类事件( B )A. 职业中毒事件 B. 食物中毒事件C. 其它中毒事件 D. 其它公共卫生事件35、以上事件应属于哪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C )A. 级 B. 未分级C. 级 D. 级36、某乡村3名茶农近期相继发病,具有相同临床表现的疾病,发病前都上山采茶,其中1例已死亡,经县医院组织专家会诊,仍不能明确诊断,该事件属于

11、以下哪类事件( A )A.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B. 职业中毒事件C. 其它中毒事件 D. 其它公共卫生事件37、某乡村3人近期相继发病并具有相同临床表现的疾病,其中1例已死亡,经县医院组织专家会诊仍不能明确病因,这起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属于哪级事件( C ) A. 级 B. 级C. 级 D. 级38、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及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分为几级(C)A. 五级 B. 三级 C. 四级 D. 两级39、达到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标准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束后,在多长时间内进行评估报告( C )A确认事件终止后5天内 B. 确认事件终止后1 周内C. 确认事件终止后2 周内 D. 确

12、认事件终止后3 周内4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案后,哪级能修订报告信息( A )A国家级 B. 省级及以上C. 市级及以上 D. 县级及以上 4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系统中,事件类型只要为传染病,都要与疾病监测系统中传染病个案进行连通,关联方式有哪些( C )A.疾病监测系统与事件相关的个案关联,归并个案B.在突发系统中新增个案C.以上两种方式均可D.以上两种方式均错42、某县级疾控机构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上报告了一起食物中毒事件,报告病例35例,死亡1例,这起事件定为哪级,需要谁审核( B )A. 级 市级疾控机构审核 B. 级 市级疾控机构审核C. 级 市、省级疾控机构审核 C. 级

13、县级疾控机构报告默认审核43、某县级疾控机构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上报告了一起疑似非典疫情,报告疑似病例1例,这起事件定为哪级,需要谁审核( A )A. 级 省级疾控机构审核 B. 级 市级疾控机构审核C. 级 市、省级疾控机构审核 C. 级 县级疾控机构报告默认审核44、2011年用户认证与授权管理系统里新增的用户类型是( B )A. 系统管理员 B. 业务管理员 C. 本级用户 D. 直报用户45、以下哪种用户类型用户,省、市、县各级疾控机构只有一个( A )A. 系统管理员 B. 业务管理员 C. 本级用户 D. 直报用户46、以下哪类用户负责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帐号的管理与分配 (

14、 A )A. 系统管理员 B. 业务管理员 C. 本级用户 D. 直报用户47、本级用户和直报用户如发现自己权限有误,立即向( B )报告。A. 本级系统管理员 B. 本级业务管理员C. 本单位领导 D. 上级业务管理员48、县级系统管理员调离岗位时,需立即报告( B )。A. 市级疾控机构业务管理员 B. 市级疾控机构系统管理员 C. 本级业务管理员 D. 本级用户49、在进行疫情信息分析时,统计报表中传染病卡片个案信息按照以下哪种方式统计( A )A. 现住地址浏览 B. 报告地区浏览 C. 外地报告本地病例 C.本地报告外地病例50、年内阶段性的传染病疫情分析,统计报表数据采用( B )

15、进行统计。A. 发病日期 B. 审核日期C. 诊断日期 D. 报告卡生成日期51、传染病监测年分析中,统计报表数据按照病例的( A )进行统计。A. 发病日期 B. 审核日期 C. 诊断日期 D. 以上都可以52、在疫情分析中,计算辖区报告发病数与去年相比上升或下降的百分比,下列哪个计算是正确的( A ) A. (本期发病数-去年同期发病数)/去年同期发病数100%B. (本期发病数-去年同期发病数)/本期发病数100%C. 本期发病数/去年同期发病数100%D. 去年同期发病数/本期发病数100%53、目前通过直报系统数据评价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的指标是( A )。A. 及时报告率、正常运

16、行率 B. 及时报告率、重卡率C. 及时报告率、县区零缺报率 D. 网络报告率、重卡率54、每年1-3月卡片查重时间范围应设定为(A)来进行查重A.按卡片报告时间往前推3个月 B. 从2004年1月1日至今C. 本年1月1日至今 D. 上年1月1日至今55、疾控机构需获取相邻地区的传染病监测信息时,可书面申请( D )批准,给予信息共享。A.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B. 本级卫生行政部门 C. 相邻地区卫生行政部门 D. 上一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56、非网络直报的医疗单位或个人若查询网络直报信息资料时,应经( C )批准。A. 国家卫生行政部门 B. 当地政府 C.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D. 当地疾控

17、中心57、实行网络直报的单位若查询权限外的网络直报统计结果时,应经( A )批准。A. 本级卫生行政部门 B. 当地政府 C.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D. 当地疾控中心58、定期公布全国传染病疫情信息的部门是:( C )A. 国务院 B.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D. 省政府卫生行政部门59、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各级疾控中心和医疗机构是否可以对外发布传染病信息(B)A. 可以 B. 不可以C. 有时可以 D. 看情况60、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授权( D )在本行政区域内发生传染病疫情和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可发布辖区内的法定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A. 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18、 B.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C.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D. 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61、( A )可以向社会发布本行政区域的突发事件的信息。A. 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B. 省级以上疾控中心 C. 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D.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62、新生儿破伤风是(B)类传染病。A. 甲类 B. 乙类C. 丙类 D. 非法定传染病63、艾滋病病毒病人在网络报告选择: ( A )A. 实验室诊断病例 B. 病原携带者 C. 临床诊断病例 D. 疑似病例64、在网络直报中传染病报告卡的卡片编号,由什么生成?( D )A. 填报人编写 B. 病案号产生 C. 门诊号生成 D. 系统自动生成

19、65、下列哪组传染病须分急性或慢性。( C )A. 肺结核、乙肝、丙肝 B. 乙肝、痢疾、戊肝 C. 乙肝、丙肝、血吸虫病 D. 血吸虫病、肺结核、戊肝二. 多选题1、国家规定传染病诊断后需2小时内报告的有:( ABC )A. 脊髓灰质炎 B.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C. 肺炭疽 D. 艾滋病2、下列传染病属于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有( BC )A. 皮肤炭疽 B.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C. 肺炭疽 D. 白喉3、均属于乙类传染病有( CD )A. 麻风病、麻疹 B. 麻疹、风疹 C.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 D. 麻疹、血吸虫病4、属于丙类传染病的是( ABD )A. 流行性感冒 B. 急性出血性

20、结膜炎 C. 水痘 D. 麻风病 5、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对( ABC)予以隔离治疗。A. 病人B. 疑似病人C. 病原携带者D. 密切接触者6、以下哪些机构要履行传染病报告职责( ABCD )A. 医疗机构 B.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C. 采供血机构 D. 卫生检疫机构7、传染病报告卡中的病例的现住址可以是(ACD)A. 发病时实际居住的地址B. 就诊医院地址C. 发病时寄宿地址或宾馆、旅店、医院D. 患病期间能随访到的住址8、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时,以下哪些要求是正确的( BCD )A. 学校、托幼机构学生的工作单位一栏不需填写B.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统一用A4纸印刷,使用钢

21、笔或圆珠笔填写C. 病人同时患两种或两种以上传染病时应分别报卡D. 14岁以下的患儿要求填写患者家长姓名9、 湖北省常见的输入性传染病包括:(A. C)A. 恶性疟 B. 钩体病C. 登革热 D. 霍乱10、发现输入性传染病必须在传染病报告卡备注栏中填写哪些信息( AB )A. 标明病例输入地 B. 注明输入病例C. 病例发病时间 D. 是否治愈11、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哪些措施( ABD ) A. 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B. 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C. 组织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D. 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

22、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12、医疗机构对需要转送的传染病病人应当按照规定将( AB )转送至接诊的或者指定的医疗机构。A. 病人 B. 病历记录复印件 C. 病人家属 D. 以上都是13、在监控传染病直报系统时,发现以下情况时须立即对报告信息进一步核实( ABCD )A. 甲类传染病B. 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C. 发现聚集性病例D. 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1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 ABCD )A. 重大传染病疫情 B.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C. 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 D

23、. 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5、目前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质量综合评价的指标包括 ( ABCD )A. 正常运行率 B. 及时报告率C. 及时审核率 D. 重卡率16、( AB )可依法发布传染病监测信息。A. 国家级卫生行政部门 B.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C. 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被告人 D. 传染病防治相关人员17、哪一级卫生行政部门需建立疫情定期发布制度 ( AB )A. 国家 B. 省级 C. 市(州) D. 县级18、在传染病报告质量督导检查中,以下哪些传染病病例与直报系统中传染病报告卡片进行核对,如在网络直报系统中无该病例的报告卡片者则视为漏报( AB )A. 门诊日志中查到的传染病病

24、例B出入院登记本中查到的传染病病例C传染病登记本中的传染病病例D被检查单位填报的传染病报告卡三. 填空题 1、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自 2004 年12月1日 起施行。2、传染病疫情报告应当遵循 属地管理 原则。3、我国现行法定传染病共 3 类 39 种。4、修订后的传染病防治法共有 9 章 80 条。5、单位和个人违反传染病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 民事 责任。6、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是指: 鼠疫、 霍乱 。7、 丙类传染病有 11 种,其中2008年5月2日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的是 手足口病 。8、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有

25、肺炭疽、 传染病非典型肺炎。9、2013年11月1日列入乙类法定传染病的是 人感染H7N9禽流感 。10、传染病报告实行 首诊医生 负责制,谁接诊,谁报告。11、同一患者同时患2种传染病需要报 2 张传染病报告卡。12、新生儿破伤风指日龄为 0-28天 患破伤风的病例。13、军队所属医疗卫生机构发现地方就诊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向 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报告。14、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突发事件,不得隐瞒、缓报、 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15、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别可划分为特别重大(级). 重大(级). 较大(级)和一般(级)。1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发展、控制过程信息分为初次报告、 进程报告、 结案报告。17、省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按照月报、年报的要求定期发布本辖区内法定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体信息。18、省级及以上 卫生行政部门建立疫情定期发布制度。19、丙类传染病有 11 种,其中2008年5月2日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的是 手足口病 。20、病例如有一处以上地址时,应填写患病期间 能随访到的地址 。21、系统默认的查重条件是指按照 患者姓名、 性别、年龄、 职业 、 病种、 现住址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材料 > 医药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