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箱板钢结构装配式住宅技术标准.docx

上传人:老朋 文档编号:94198436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箱板钢结构装配式住宅技术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2023箱板钢结构装配式住宅技术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箱板钢结构装配式住宅技术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箱板钢结构装配式住宅技术标准.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箱板钢结构装配式住宅技术标准 目次总则1术语2基本规定63.1 一般规定63.2 材料和部品73.3 建筑性能7建筑集成设计94.1 一般规定94.2 模数协调与轴线定位104.3 标准化设计114.4 建筑平面与空间124.5 外围护系统134.6 内装系统154.7 设备和管线系统164.8 建筑防火174.9 细部设计17结构设计205.1 一般规定205.2 结构分析215.3 围壁墙板设计235.4 加劲楼板设计265.5 连接和节点设计285.6 结构防腐设计31生产、运输及安装336.1 一般规定336.2 生产制造346.3 包装及运输356.4安装35质量验收387.1 一

2、般规定387.2 工厂质量检验387.3 现场安装分部质量验收387.4 整体竣工验收39运营维护408.1 一般规定408.2 使用、维护40附录 A 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模块单元抗侧承载力计算42附录 B 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精度要求44附录 C 焊缝外观质量标准及尺寸允许偏差47附录 D 钢构件安装的允许偏差49附录 E 基础相关允许偏差53附录 F 质量验收表格54本规程用词说明60引用标准名录61条文说明63 Contents1 General Provisions12 Terms23 General Requirements64 Integrated Building Design

3、95 Sructure Design206 Production, Transportation and Installation337 Quality Acceptance388 Operation Maintenance40Appendix A42Appendix B44Appendix C47Appendix D49Appendix E53Appendix F54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peficication60Bibliography61Commentary63总则1.0.1 为规范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的应用,按照安全、适用、经济、绿色

4、、美观的建筑方针,制定本标准。【目的】 【条文说明】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型建筑体系,与其他现有的装配式建筑不同,其原型借鉴了船舶的上层建筑。箱板钢结构采用带肋钢板做为基本的结构构件, 可用作竖向结构构件和水平结构构件,形成整体受力的箱式结构系统,具有优良的抗震性能,并能提供较大跨度(712m)的无柱无墙结构空间。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建造方式,与船舶制造类似,采用分片分段的方式,将钢构件与附着的建筑防火、保温、隔声、防水等构造、部分管线及支架,按照相似性原理,在工厂内进行高效率地集成制造, 形成组件和模块;在施工现场将组件、模块和部件进行整体装配。这种新型建造方式, 将工厂生产与现场建

5、造紧密结合,能够极大提高建筑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具有自重轻、抗震性好、跨度大、空间使用效率高、材料可回收利用的特点,是一种可全部实现一体化集成设计、工厂化制造、装配化安装的装配式建筑。 1.0.2 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应遵循技术配置合理、一体化集成设计、工厂集成制造、现场高效装配、全寿命周期维护、高品质使用的原则。【原则】 1.0.3 本标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不超过 9 度、房屋高度不超过 60m、主体结构采用箱板钢结构的装配式建筑的集成设计、生产运输、施工安装、质量验收、使用维护和管理。【适用范围】 1.0.4 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技术除符合

6、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与其他标准规范的关系】 59术语2.0.1 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 prefabricated box-plate steel structure buildings 主体结构采用箱板钢结构,其结构构件与外围护系统、内装系统、设备和管线系统的部品部件在工厂进行集成制造,在现场进行整体装配而成的装配式建筑。 2.0.2 箱板钢结构 box-plate steel structure 由围壁墙板和加劲楼板围合而成的模块单元组成,共同承担建筑的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的结构系统。 1-钢板 2-T 型加劲肋 3-L 型加劲肋 4-I 型加劲肋 5-洞口图 2.1.

7、2 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结构系统 【条文说明】箱板钢结构体系,借鉴大型船舶上层建筑的结构形式,采用钢板和 L 型、T 型等加劲肋共同组成的受力构件,围合而成箱型钢结构体系,共同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是一种新型装配式钢结构体系,有别于传统的框架、框剪或钢板剪力墙结构体系,可采用模块化的建造方式实施。 2.0.3 围壁墙板 casing wallboard 由钢板、加劲肋组成的承受水平及竖向荷载的竖向结构构件。 2.0.4 加劲楼板 stiffening floorslab 由钢板、加劲肋组成的承受竖向荷载的水平结构构件。 2.0.5 主加劲肋 main rib stiffener 支撑钢板并与钢板

8、一起承受水平及竖向荷载的结构主要受力构件,断面一般为 T 型、U 型、 型等。 2.0.6 次加劲肋 secondary rib stiffener 支撑钢板并与钢板一起承受水平及竖向荷载的结构次要受力构件,断面一般为 L 型、I 型等。 2.0.7 外围壁墙组件 outer casing wall unit 由外围壁墙板、防火构造、保温构造、防水构造、内装和外装支撑构造、设备和管线等组合而成,满足结构和外围护墙性能要求,通过集成设计、实现工厂化制造、装配式施工的一体化墙体模块。 【条文说明】外围壁墙组件构造示意图见图 2.0.7. 1-外围壁墙板 2-L 型加劲肋 3-防火构造 4-设备和管

9、线 5-保温隔声构造6-横龙骨 7-外保温构造 8-防水构造 9-外饰面板图 2.0.7 外围壁墙组件构造示意图 2.0.8 内围壁墙组件 neighboring wall unit 由内围壁墙板、防火构造、隔声构造、设备和管线等组合而成的,通过集成设计, 实现工厂化制造、装配式施工的一体化墙体模块。 【条文说明】内围壁墙组件构造示意图见图 2.0.8. 1-内围壁墙板 2-L 型加劲肋 3-防火构造 4-设备和管线 5-保温隔声构造 6-横龙骨 7-内饰面板图 2.0.8 内围壁墙组件构造示意图 2.0.9 加劲楼板组件 stiffened floorslab unit 由加劲楼板、防火构造

10、、隔声构造、防水构造、设备及管线等组合而成,满足结构和建筑的功能要求,通过集成设计、实现工厂化制造、装配式施工的一体化楼板模块。 【条文说明】加劲楼板组件图示见图 2.0.9. 1-钢板 2-T 型加劲肋 3-L 型加劲肋 4-防火构造 5-隔声构造 6-设备及管线7-架空地面模块 8-吊顶饰面 9-龙骨图 2.0.9 加劲楼板组件剖切面示意图 2.0.10 组合管线模块 将多根管线进行组合,通过集成设计,在工厂将管线和配件制作成标准构件,在现场进行整体安装的一组管线。 2.0.11 集成制造 integrated manufacture 将围壁墙和加劲楼板等钢结构分片分段与保温、防水、防火等

11、构造、部分管线及管线支架,依据设计要求,在工厂进行流水化、集约化、一体化制造的过程。 2.0.12 吊装单元 lifting unit 为减少吊装次数及高空作业,将相关组件、构件和部品部件在施工现场先行组装, 再进行整体吊装的最小安装单元。 2.0.13 整体装配 parts assembling 在吊装单元、组件或构件安装就位后,进行构件连接、收口处理、设备管线连接和安装、以及内装饰面部品装配完成的过程。 基本规定3.1 一般规定 3.1.1 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宜采用工程总承包(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的方式进行一体化建造。【一体化建造方式】 3.1.2 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应由建筑师统筹

12、集成设计、工厂化制造、装配化施工、质量验收和使用维护,实现全过程协同。【协同设计】 【条文说明】落实建筑师责任制,体现全过程质量追溯机制。 3.1.3 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应进行技术策划,评估项目的技术经济可行性,结合建筑功能布局、建筑造型、结构布置、内装标准、运维管理等要求确定技术实施方案,并选择可行的建造方案。【技术策划】 3.1.4 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应按照模数化、通用化、标准化的要求,以少规格、多组合的原则,实现系列化和多样化。【标准化】 3.1.5 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应采用管线与主体结构分离的方式进行设计和建造,管线更换或检修时不应影响结构性能。【管线分离】 3.1.6 箱板钢结

13、构装配式建筑的部品部件应采用工业化、数字化的方式进行集成制造, 并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体系。【工厂化生产】 【条文说明】围壁墙和加劲楼板与装饰、保温、防火、防水、隔声等构造层宜在工厂进行一体化集成制造,将原来需要在现场安装和装修的部分工作转移到工厂内进行, 从而提高质量和效率;一些设备管线可以根据设计进行组合,进行集成设计、成组生产; 部分电气和水暖管线、一些较大的设备和管线的支架可以与围壁墙和加劲楼板结合,做为组件的一部分在工厂进行一体化生产,现场进行快速连接。组件、组合管线、钢构件及其他部品部件的工厂生产过程宜按照集约化、成组化的原则进行托盘化集配和制造。 3.1.7 箱板式钢结构装配式建筑

14、应建立通用结构构件库,主要的围壁墙板、加劲楼板应从通用构件库中选择,特殊构件进行定制设计和加工。【通用构件库】 3.1.8 外围壁墙组件、内围壁墙组件和楼板组件的运输应采用专用装具,做好防护, 防止变形超过要求或损坏。【部件运输】 【条文说明】由于片状的钢构件(围壁墙和加劲楼板)的面刚度比较小,在运输过程中易产生较大的变形,使得集成在钢结构上的装饰、保温、防火等构造层容易开裂或脱落,因此,集成制造的组件在生产运输过程中应采用专用装具,并对组件做好防护, 防止带防火、保温、装饰构造的结构构件变形超过要求。 3.1.9 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应综合协调建筑、结构、设备电气和内装等专业,协调工厂生产和

15、现场安装,制定相互协同的施工组织方案,并应在地面组装成吊装单元、整体装配施工,保证工程质量,提高劳动效率。【施工安装】 3.1.10 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应采用装配式装修,内装部品部件、设备和管线宜与内外围壁墙组件、楼板组件进行一体化集成设计与制造,实现装配化施工,并应充分考虑建筑全生命周期检修更换的要求。【全装修/装配式装修】 3.1.11 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应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进行集成设计、集成制造、整体装配、质量验收、运营维护等全过程数字化协同与追溯。【信息化】 3.1.12 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宜采用智能化技术,提升建筑使用的安全、便利、舒适和环保等性能。【智能化】 3

16、.1.13 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宜根据工厂制造、现场安装的过程进行分区、分段验收, 并应根据设计要求对工厂生产的组件、构件和部品部件进行厂内制造过程见证、厂内质量检验、场内分部工程验收、总体装配验收。【验收】 3.1.14 在设计、生产、安装过程中应统筹考虑材料、工艺、温度、安装等产生的偏差, 确定箱板钢结构构件公差及配合要求。【公差】 3.1.15 箱板钢结构建筑应按照全寿命期的要求进行设计与运营维护。【运营维护】 【条文说明】设计时应在公共区域适当部位预留 20 年钢结构及防火构造使用状态观察口。管理单位应制定全寿命期的运维检查计划,建设过程中应按设计要求预留检查检测口。 3.1.16 箱

17、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中有关防火、防水、防腐、保温、隔热及隔声等要求。【防火、防水、防腐、保温、隔热、隔声要求】 【条文说明】防火、防水、防腐、保温、隔热及隔声对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性能,除必须满足国家现行标准中的相关规定外,在装配式钢结构的设计、生产运输、施工安装以及使用维护过程中均要考虑可靠性、安全性和耐久性的要求。 3.2 材料和部品 3.2.1 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应采用绿色、环保、节能的材料和部品。【绿色环保】 3.2.2 主体结构宜采用耐候钢,钢材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1591 和建筑结构用钢板

18、GB/T 19879 的规定。【结构钢材】 3.2.3 主体结构可采用防火板、防火涂料、柔性毡状隔热材料、发泡混凝土等材料进行防火保护,也可采用多种材料复合的防火保护措施。采用防火涂料时,防火涂料与防腐涂料应相容、匹配。应满足钢结构防火涂料GB14907 的规定。【防火材料】 3.2.4 外墙表面装饰材料宜采用高耐久性无机材料,宜采用成品板材。【外装材料】 3.2.5 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内装的墙饰面板、地饰面板、顶饰面板等饰面及其支撑构造的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内装材料】 1 环保等级为 E0 级; 2 厨房材料防火等级应为 A 级,其他房间材料防火等级不低于 B1 级; 3 吸水率

19、在 3%以下; 4 防腐、防霉、可降解。 3.3 建筑性能 3.3.1 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对建筑使用性能、安全性能、环境性能、经济性能、耐久性能等综合规定。 3.3.2 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应不低于绿色建筑 2 星级标准。【绿建星级】 3.3.3 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应不低于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51129 的 AA 级标准。【装配等级】 3.3.4 建筑的耐火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和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GB41249 的有关规定。【防火】 3.3.5 钢构件应根据环境条件、材质、部位、结构性能、使用要求、施工条件和维护管理条件等进行

20、防腐蚀设计,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钢结构防腐蚀技术规程JGJ/T 251 的有关规定。【钢结构防腐】 3.3.6 应根据功能部位、使用要求等进行隔声设计,在易形成声桥的部位应采用柔性连接或间接连接等措施,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 的有关规定。【建筑隔声】 3.3.7 热工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26、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34 和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75 的有关规定。【热工性能】 3.3.8 内装修所用材料的有害物质限量应符合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

21、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 等相关标准的规定。【污染排放】 3.3.9 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设计合理使用年限和检查频次应符合表 3.3.9 的要求。【耐久年限及检查频次】 表 3.3.9 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设计年限及检查频次序号部位设计合理使用年限(年)检查频次(次/N 年)1主体结构501 次/50 年2主干管线301 次/10 年3分支管线151 次/5 年4内装修支撑构造内装修填充构造内装修防水构造内装修饰面构造30201515-5外围护墙面301 次/5 年6外门窗301 次/5 年7屋面151 次/5 年8防火材料及措施501 次/10 年9防腐材料及措施501 次/10 年

22、 建筑集成设计4.1 一般规定 4.1.1 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设计应采用标准化、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对外围护系统、结构系统、内装系统、设备和管线系统进行一体化集成设计,满足工厂化制造、装配化施工的要求。【系统集成】 【条文说明】装配式建筑是系统性工程,也是完整的建筑产品,因此,必须进行集成设计。设计时应对结构、外围护、内装、设备和管线四个系统进行一体化设计,这就要求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空调、电气、智能化、燃气、室内、经济等全专业进行协同设计;同时,也要对生产、运输、施工的需求进行综合考虑,从而提高系统和部品的集成度,提升施工精度和装配效率。 箱板钢结构建筑是一种高度工业化的装配式建筑,借鉴

23、造船业的做法,将各系统的部品部件在工厂进行集成制造,减少工地现场的作业量,使整体建筑的建造更为高效。箱板钢结构建筑的主要部品部件包括围壁墙组件、加劲楼板组件和组合管线模块等,这些部品部件不是单一功能或单一系统,而集成了不同系统的复合功能模块,因此,工厂生产的作用更为重要,集成制造的集约化程度更高,因此,分专业、分系统、分功能的设计方法也必须进行调整,以适应这种高度集约的工业化生产方式。从这个角度讲,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对集成设计的需求比任何其他类型的装配式建筑更高。 标准化设计是工业化生产的基本要求,模块化设计是实现箱板钢结构建筑全程高效生产建造的基本方法。 4.1.2 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设

24、计应统筹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空调、电气、智能化、室内、经济等专业,进行各专业间的一体化协同设计。【全专业一体化协同】 4.1.3 建筑集成设计应统筹考虑材料性能、加工工艺、运输限制、吊装能力的要求, 进行全阶段的一体化集成设计。【全阶段设计】 4.1.4 建筑集成设计应满足建筑全生命期的使用功能可变性和易维护的要求,并应在公共区域预留观察窗、检修口。【全生命期可变性与易维护】 【条文说明】建筑全生命周期一般分为前期立项、规划设计、施工安装、运营维护四个阶段。在设计阶段应考虑使用运维的要求,通过大空间的结构布置方式,满足使用功能灵活可变的可能。一般情况下,箱板钢结构的跨度可以达到 12 米,

25、对住宅建筑而言, 这样的结构布置可以实现套内没有竖向结构构件,为居住功能空间的灵活布置创造条件。另外在设计中,采用管线分离的方式,可以使建筑使用过程中进行功能空间的调整变得十分方便,也易于管线的维修和更换。 4.1.5 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设计宜按照技术策划、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深化设计五个阶段进行。【设计流程】 【条文说明】根据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筑工程一般应分为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同时针对装配式建筑设计需增加技术策划和深化设计阶段。 在建筑设计前期,应结合当地的政策法规、用地条件、项目定位进行技术策划。技术策划应包括设计策划、部品部件生产与运输策

26、划、施工安装策划和经济成本策划。 深化设计是在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结构施工图基础上,综合考虑建筑、设备、装修等各专业以及生产、运输、安装等各环节对预制构件的要求,进行构件加工图、装配图、安装图设计以及生产、运输和安装方案编制。 4.1.6 施工图设计应包括箱板钢结构分片分段划分设计,并有组装示意图、主要连接部位的构造详图。【分片分段】 【条文说明】目前在船舶领域,在满足运输吊装基础上,分段划分正朝“大尺寸、多层高”的方向发展。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体系来源于船舶上层建筑,设计理论依托于带肋的板壳理论,充分发挥了钢材的受力优势。施工图设计需在综合考虑结构稳定性、生产、运输和施工条件基础上,进行分

27、片分段划分设计,分段高度可按照层高划分,也可以跨层进行纵向划分,当长度较大时,可在横向划分为若干段。 4.1.7 围壁墙、加劲楼板及其组件的加工深化设计应依据建筑、结构、设备、室内装修等专业的施工图进行,应满足工厂生产和装配化安装的要求。组件的深化设计应包含建筑填充构造及材料、预留管线和支架等内容,划片位置(连接部位)应考虑结构强度及稳定性要求。【深化设计】 【条文说明】深化设计应考虑外围护构造、设备及管线布置、装修构造及部品部件布置等内容,并提供以下技术内容:1.预制构件上与设备相关的预留孔洞、预埋管线或预埋件的型号及定位等技术内容;2.管线分离有关的技术内容;3.与装修一体化相关的技术内容

28、;4.采用的集成厨房或集成卫生间相关技术内容。参考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筑技术标准JGJT469-2019。 4.1.8 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设备及管线系统应与结构系统分离,应方便检查、维修、更换,维修更换时不应影响结构安全。【管线分离】 【条文说明】竖向管线宜集中布置于管井中,并可通过一体化集成设计形成组合管线模块。水平管线可以覆设在吊顶上方、架空地面下部、装配式内隔墙的空腔内。为减少对建筑竖向空间的占用,设备管线可以穿加劲肋,但预留孔洞的位置及尺寸不得影响结构受力,预留孔洞应在施工图深化设计中体现,并在工厂加工完成。当设备管道穿越有防火要求的钢围壁墙及加劲楼板时,应对钢构件上的预留孔洞空隙处

29、采用不燃柔性材料封堵。 4.1.9 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内装系统应采用装配式装修,并宜选用具有通用性和互换性的内装部品。【装配式内装的要求-与箱板钢结构的连接、一体化】 【条文说明】工业化生产方式的装配式装修是推动我国装配式建筑内装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装配式建筑应采用装配式装修建造方法。装配式装修应遵循集成化、通用化、一体化的原则: 1 集成化原则:部品体系宜实现以集成化为特征的成套供应及规模生产,实现内装部品、厨卫部品和设备部品等的产业化集成。 2 通用化原则:内装部品体系应符合模数化的工艺设计,执行优化参数、公差配合和接口技术等有关规定,以提高其互换性和通用性。 3 一体化原则:应遵循建

30、筑、内装、部品一体化的设计原则,推行内装设计标准化。 4.2 模数协调与轴线定位 4.2.1 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 50002 的有关规定。【模数协调】 【条文说明】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 50002 的有关规定。模数协调是建筑部品部件实现通用性和互换性的基本原则,使规格化、通用化的部件适用于常规的各类建筑,满足各种要求。 4.2.2 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开间、进深、层高、洞口等的尺寸应优先根据建筑需求、板材加工尺寸、部品部件生产与装配要求等确定。【尺寸协调】 【条文说明】结构构件采用扩大模数系列,可优化和

31、减少预制构件种类,形成通用性强、系列化尺寸的开间、进深和层高等结构构件尺寸。建筑内装系统中的整体收纳空间和管道井等单元模块化部品宜采用基本模数,也可插入分模数数列 n𝑀2或 n𝑀5进行调整。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模数可采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2-2016 中对开间、进深、层高、洞口尺寸的模数规定。 4.2.3 部品部件尺寸及安装位置的公差协调应根据生产装配要求、主体结构层间变形、密封材料变形能力、材料干缩、温差变形、施工误差等确定。【公差】 【条文说明】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应严格控制钢构件与其他部品部件之间的建筑公差。接缝的宽度应满足主体结构层

32、间变形、密封材料变形能力、施工误差、温差引起变形等的要求,防止接缝漏水等质量事故发生。 4.2.4 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轴线定位应以结构钢板内边缘线为基准。【轴线定位】 (a) 剖面示意图(b) 平面示意图图 4.2.4 轴线定位示意图 4.3 标准化设计 4.3.1 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应在模数协调的基础上,采用标准化设计,提高部品部件和组件的通用性。 【条文说明】装配式建筑既要符合建筑设计功能、技术性能(安全、防火、节能、防水、隔声、采光等)的要求,又要重点突出装配式建筑的标准化;通过采用模块化、标准化的设计方法,实现尺寸模数化、部品部件标准化、设备集成化、装修一体化。装配式建筑只有通过

33、标准化设计,才能实现批量化的生产和建造。 4.3.2 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宜采用模块及模块组合的设计方法,遵循“少规格、多组合”的原则。 【条文说明】模块化是标准化设计的一种方法。模块化设计应满足模数协调的要求, 通过模数化和模块化的设计为工厂化生产和装配化施工创造条件。模块应进行精细化、系列化设计,关联模块间应具备一定的逻辑及衍生关系,并预留统一的接口,实现多种不同模块的多样化组合。 4.3.3 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宜按照建筑单元模块、建筑功能模块、建筑部品部件模块或组件进行划分与组合,并进行标准化设计。 【条文说明】建筑的模块可按照大小分为建筑单元模块、建筑功能模块和部品部件模块。在居住建

34、筑中,可以把户型单元划分为建筑单元模块,在公共建筑中,可以把建筑中相同功能和尺寸的部分划分为单元模块,如学校中的教学楼、宿舍、医院中的病房楼、养老院中的居住单元等;建筑功能模块主要指的是楼电梯、公共管井、集成式厨房、集成式卫生间等,这些模块由于具有高度相似性,可以进行模块化设计;建筑部品部件模块主要指的是围壁墙组件、加劲楼板组件以及组合管线模块,这些模块或组件适合在工厂进行流水化生产,因此应尽可能实现标准化。 模块化设计应遵循“少规格、多组合”的原则,减少模块或组件的种类、提高同类模块或组件的重复次数,对提高质量、减少生产与施工的管理成本和难度,降低出错机率、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4.3.4

35、 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模块或组件、部品部件之间应采用标准化、通用化接口,满足全生命周期内部品的可更换性。 4.3.5 围壁墙板、加劲楼板进行分片分段划分时,应根据钢板的尺度,减少对接缝,提高钢材利用率。分片分段位置需要考虑结构的强度及稳定性,保证在运输、吊装过程中具备足够的刚性。接口需考虑装配和焊接的方便性及防水、保温及隔热等要求。【分片分段】 【条文说明】借鉴船舶上层建筑分片分段划分的经验,为了充分利用钢材,分片分段的长度、宽度要尽可能地与钢材、特别是钢板的尺寸匹配。分片分段要保证在运输、起吊、翻身过程中有足够的刚度,如强度得不到满足,要采用临时补强,或适当减少分片分段的尺寸。 要注意分段

36、的重心位置,确保在装配、运输、起吊及翻身等过程不会有倾覆的危险。 4.4 建筑平面与空间 4.4.1 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平面与空间设计应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兼顾结构构件布置、立面基本元素组合及可实施性等要求。 【条文说明】箱板钢结构的平面布置与其他类型的钢结构不同,可以提供较大跨度内无柱、无墙空间,特别适合居住类建筑对室内空间灵活可变的要求;同时箱板钢结构的布置也有其特点,即钢围壁要形成连续的盒式结构空间。因此,建筑的平面和空间设计要适当箱板钢结构的特点。另外由于围壁墙是由钢板和型材肋组合而成,肋的间距、形式均会对平面、立面的设计会产生限制,而加劲楼板出挑的尺寸较一般混凝土建筑大, 建

37、筑立面的灵活性也较高。因此建筑平面、立面设计要充分考虑并利用好箱板钢结构的特点。 4.4.2 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居住建筑的户型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住宅户型应采用大跨度结构空间设计,外墙、分户墙宜采用内外围壁墙组件,户内隔墙应采用轻质隔墙系统,满足户型的可变性和多样性要求。 2 建筑保温、防火、防水、隔声等内、外装填充系统、设备及管线系统的布置应与主加劲肋、次加劲肋的空间布置综合考虑,确保空间有效利用,提高空间使用率。 4.4.3 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立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外饰面宜采用轻型装饰挂板或装配式幕墙系统。 2 立面设计宜简洁、大方,突出韵律感,通过建筑体量、材质肌理、色彩

38、等方面的变化,提升多样性,体现装配式建筑的美学特征。 【条文说明】箱板钢结构建筑的外墙大部分是由钢板组成,为了减少能量损失,也避免夏天太阳辐射得热,应在钢板外侧设置保温层和隔热层,从而提高建筑的舒适性和节能效果。采用外保温做法,能够最大限度减少冷桥,同时避免在外墙钢板表面产生冷凝水、损害保温层和防腐涂层性能。由于箱板钢结构的弹性变形比混凝土结构要大得多, 表面材料的变形必须能够与结构变形相适主。综合考虑,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立面不应采用粘贴保温薄抹灰的做法,外饰面宜采用轻型装饰挂板或装配式幕墙系统。 箱板钢结构建筑的立面设计,宜优先选用规则的形体,采取标准化与多样性相结合的方法,可以通过建筑体

39、量、材质肌理、色彩等方面的变化,形成丰富多样的立面效果。 4.4.4 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应根据建筑类型、主体结构、设备管线及装修等要求, 确定合理的层高及净高尺寸。 4.4.5 建筑平面设计中,加劲肋布置应与功能空间布局、隔墙布置及门窗洞口协调, 应避免主加劲肋被门窗洞口断开。【加劲肋布置】 【条文说明】T 型和 L 型加劲肋作为支撑钢板并与钢板一起承受水平及竖向荷载的结构受力构件,在功能空间及门窗布局时要考虑其设置,避免影响整体空间的舒适性。 4.4.6 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门窗洞口设计应按模数化、标准化设计,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门窗洞口尺寸系列GB/T 5824、建筑门窗洞口尺寸协调要

40、求GB/T 30591 的相关要求。【门窗洞口】 【条文说明】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设计时应贯彻模数协调原则,在同一地区、同一建筑物内,优先选用现行国家标准中门窗洞口尺寸系列的基本规格,其次选用辅助规格,并减少规格数量,使其相对集中。 4.4.7 楼梯、电梯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楼梯应采用预制装配式钢楼梯或钢筋混凝土楼梯,楼梯与主体结构宜采用不传递水平作用的连接形式。 2 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的尽端或转角处。 【条文说明】楼梯间墙体缺少各层楼板的侧向支承,有时还因为楼梯踏步削弱楼梯间的墙体,尤其是楼梯间顶层,墙体有一层半楼层的高度,震害加重。因此,在建筑布置时尽量不设在尽端,或对尽端开间采取

41、专门的加强措施。 3 楼梯宜采用横向布置,突出屋面的楼梯间和水箱间的外墙宜为下部墙体的延续, 否则要采取措施加强联结。【连续性】 4 电梯宜成组集中布置。【电梯布置原则】 4.5 外围护系统 4.5.1 外围护系统的设计应加强外围壁墙和屋面的保温、防水、防火设计,外围护系统的设计使用年限应与主体结构相协调,并满足 3.3.10 条的要求。【耐久年限】 【条文说明】外围护系统的设计使用年限是确定外围护系统性能要求、构造、连接的关键,设计时应明确。建筑外围护系统的设计使用年限应与主体结构相协调,主要是指建筑中外围护系统的基层板、骨架系统、连接配件的设计使用年限应与建筑物主体结构一致;为满足使用要求

42、,外围护系统应定期维护,接缝胶、涂装层、保温材料应根据材料特性,明确使用年限,并应注明维护要求。 4.5.2 外围护系统的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外围护系统的性能要求和计算。 2 外围壁墙及屋面板的模数协调要求。 3 屋面结构支承构造节点。 4 外围壁墙板连接、接缝及外门窗洞口等构造节点。 5 阳台、空调板、装饰部件等连接构造节点。 【条文说明】 1 外围护系统性能要求,主要为安全性、功能性和耐久性等。 2 外墙板及屋面板的模数协调包括:尺寸规格、轴线分布、门窗位置和洞口尺寸等, 设计应标准化,兼顾其经济性,同时还应考虑外墙板及屋面板的制作工艺、运输及施工安装的可行性。 3 屋面围护系统与主

43、体结构、屋架与屋面板的支承要求,以及屋面上放置重物的加强措施。 4 外墙围护系统的连接、接缝及系统中外门窗洞口等部位的构造节点是影响外墙围护系统整体性能的关键点。 5 空调室外及室内机、遮阳装置、空调板太阳能设施、雨水收集装置及绿化设施等重要附属设施的连接节点。 4.5.3 外墙系统集成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外围壁墙钢板外侧的保温材料应采用 A 级防火材料。【材料】 2 内外保温层的厚度设计应满足节能计算要求,同时应进行露点验算,确保围壁墙处于露点内侧。【防结露】 3 凸出外墙面的阳台、空调板或其他钢质构件不应裸露,应做好保温,宜采取断桥材料或断桥构造。【防止冷热桥】 4 外墙应做好防排水

44、设计,采用构造防水、材料防水相结合的方式,并重点处理好阳台、空调板、门窗和穿墙洞口的防排水构造。【外墙防排水】 5 如需设置气密层时,应设置在外围壁墙内侧,通过钢围壁、防火涂料、密封胶带、密封垫圈等形成气密层,外墙内侧设置的开关、插座、穿墙洞口应进行密封处理,保证气密性应达到设计要求。【气密性】 【条文说明】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由钢围壁围合形成建筑空间,具有很好的密闭性。超低能耗建筑对建筑的气密性要求很高,因此,可以充分利用钢围壁密闭性强的特点,在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实施超低能耗建筑技术。 4.5.4 外围壁墙组件的设计应符合模数协调和标准化要求,并应满足建筑立面效果、制作工艺、运输及施工安装

45、的条件。 【条文说明】外围壁墙组件主要包含外墙装饰部品、保温构造、防火构造、防水构造、隔声构造、门窗及其他装饰部品等,均应满足模数协调及标准化原则。 4.5.5 外围壁墙组件的构造由内向外依次为内装饰面层、内装支撑构造、防火(保温、隔声)层、外围壁板、外保温层、防水透气层、外装饰面层。外围壁墙组件宜采用轻质材料,并应采用干式工法。【外墙构造】 【条文说明】为避免运输和吊装损耗,并预留组件拼装时焊接操作空间,内装修和外装饰面层都不在工厂与组件集成,都在现场总体装配环节安装内外饰面板。 4.5.6 外墙装饰面层可采用 ECP 板、金邦板、GRC 板、增强纤维水泥压力板等轻型人造无机板材,也可采用金

46、属板材、天然石材或玻璃,不宜采用涂料等湿法作业,表面的颜色与质感宜体现材料本身特点。【外装饰面层】 4.5.7 外围壁墙组件上应预留孔位或连接件,用于安装运输专用工装、装饰墙板连接件等附件。【连接件】 4.5.8 外围壁墙组件上应预设外门窗安装固定件,门窗与钢围壁连接应采取断桥措施, 并在门窗与围壁之间设置气密和水密的密封构造。【外门窗】 4.5.9 外围壁墙组件应在工厂一次性加工完成,在现场进行组装,整体安装。【外墙集成】 4.5.10 屋面集成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 1 屋面的保温、防水、隔热等性能应满足建筑的使用要求,并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要求。屋面维护系统的材料选用、系统构造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5 和坡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 50693 的规定。【屋面保温、防水、隔热性能】 2 平屋面主加劲肋和次加劲肋不宜反置在钢板上,坡屋面可将加劲肋置于钢板上。【防水、保温处理难度】 3 女儿墙应做好防火和保温包覆。防水卷材应卷过女儿墙顶,在侧面固定,延过女儿墙的长度不小于 200 。女儿墙顶端应设置盖板,防止漏水;金属盖板与女儿墙相连应采取断桥措施。【女儿墙】 4 屋面应采用外保温方式。保温材料应符合防火要求,宜采用 A 级保温材料。【保温】 5 屋面宜采用坡屋面排水,如采用平屋面排水,排水坡度不应小于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