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养护【环境保护及应急保证措施】.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4139969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化养护【环境保护及应急保证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绿化养护【环境保护及应急保证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绿化养护【环境保护及应急保证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化养护【环境保护及应急保证措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环境保护及应急保证措施一、环境设施的维护管理及措施(一)管理体系构成项目经理园林技师养护专员(二)地上、地下设施的保护与解决方案1、概述:地上、地下设施的保护,主要指在养护区域内所遇到的各 种设施。如地上的各种电杆一一动力照明电杆、电讯杆等;地下的各 种 管道一一给水管、排水(雨水、污水)管、煤气管等,以及各种电线电 缆 电话线、电灯线、电力线、通讯电缆电线等。这些设施是城市 建 设和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工程养护中,如 何 保护好各种公用设施的完好和正常使用,是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也 是保证项目安全和施工顺利进行所要求的。2、进场前首先要作好地下设施情况的落实和调查了解

2、,其方法 是:1)参照图纸对地下设施进行对照标注,逐一落实,并在项目现场 做出明显的标记。2)召开沿线有关单位参加的协作会议,了解未标明的地下设施情 况。3)根据落实了解的情况来估计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制定出切实可 行的养护方案、保护措施和施工安全要求。4)在养护过程中不仅有调查、了解和落实地下设施的位置,而且 要 探明其深度,并对养护人员进行细致的交底,提出具体的防护要求。施 工中派专人指挥,并在现场用竖杆做出明显标记或设置围护措施,以 保证施工安全。3、保护方法1)施工时,如涉及地上设施和挖掘到地下设施时,需同有关部门 取得联系,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预先制定出保护的方案和具体措施,然 后进行

3、保护和采取加固措施。2)地上设施的保护与加固,这些设施凡要求保留在原地的均采取 保护或加固措施。对各种井口(检查井、给水井、排水井等)及消防栓等 的保护方法是设置防护栏和警示标志,以免土埋和损坏。对各种距槽 (坑)边较近的电杆则预先采取加固措施,以保证施工和设施安全。3)各种电杆(照明动力杆、变压器杆、通讯线杆等)的加固方法 有:剪刀撑加固、单杆支撑加固,普通拉线和“Y”型拉线以及夹杆法 加 固等。(三)环保防治措施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防治大气污染的重点是控制机械车辆尾气污染、扬尘污染以及煤烟 污染。1、控制机械车辆尾气污染选用符合国家卫生防护标准的施工机械设备和运输工具,确保其废 气排放符合国

4、家有关标准,保证上路行驶的机动车尾气完全达标。施工 运输避开交通高峰时段,大件或突击运输选择夜间进行,减少污染。2、控制扬尘污染(1)对易产生扬尘的材料,进行遮盖或适当洒水,淘汰落后工 艺,降低粉尘排放。(2)施工、生活区道路要定期洒水降尘。集中作业场地,未铺装 的 施工便道在无雨日、大风条件下极易起尘,因此应在早、中、晚来回96 洒水,缩短扬尘污染的时段和污染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起尘量。同时 对 施工便道进行定期养护、清扫,保证其良好的路况。3、施工过程中受大气污染最为严重的是施工人员,对于施工人 员,我们采取防护和劳动保护措施,减轻其危害。水污染的防治措施1、施工机械运转中产生的油污水,采

5、取沉淀池沉淀措施处理,不 得 超标排放。2、施工污水,须进行过滤沉淀后排放。3、修建可冲洗厕所并设化粪池,厕所污水及其他生活污水排入 “动力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进行二级处理,达到国家废水一级排 放标准后排放。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合理安排施工,尽可能减少机械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机械噪音。1、有噪声的施工尽量避开夜间施工。2、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如有必要加设隔声屏障,使用隔声材料或 结 构来阻挡噪声传播。3、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采取禁(限)鸣措施,减少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的处置措施1、建立严格的固体废弃物管理制度,废弃物设专用场地堆放,集中 管理。2、生活区设置若干垃圾桶,集中贮放生活垃圾,定期由运至

6、指定 的 垃圾场处理或进行深埋。3、施工过程中的废弃物、边角料、包装袋等及时收集、清理,运至 垃圾场掩埋。4、对机械设备废弃物的管理,加强废弃物的回收管理制度。在维97 修或保养机械的过程中严格执行废弃物回收制度,对维修或保养机械过 程中产生的废零件、废手套、废棉纱等废弃物,指定专人负责回收,并设 立收集废弃物的专门容器。能源控制措施减少自然资源浪费,加强材料管理,专人负责对节约用水、节约用 电 的管理,杜绝“长流水、长明灯”,同时控制纸张使用数量。二、应急保证措施为了保证我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实处,认真贯彻落实安全 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消防法等法律、法 规 和标准,根据有

7、关政策规定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事故预防及 应急救援预案。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是快速、有序、高效地控制紧急事件的发 展,将事故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应急预案应立足于安全事故的救援,立足于工程项目自援自救,立 足于工程所在地政府和当地社会资源的救助。1、应急组织的设置和职责1)组织机构设置:应急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为该小组组长,养护 组 组长、安全、负责人为副组长。2)工程项目部现场应急领导小组职责:(1)负责事故现场应急的指挥工作,进行应急任务分配和人员调 度,有效利用各种应急资源,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对事故现场的应急 行动。(2)工地现场发生重大事故后,应立即组织人员抢救,同时以最 快的

8、方式报告公司应急救援机构,如发生人员伤亡或火警等,应分别第 一时间直接打电话报120急救中心或119报火警救助。98(3)现场应急领导小组立即组织人员展开抢救伤员和排除险情, 防止事故的扩大和蔓延,力求将损失减少至最低程度。同时注意安排做 好保护好事故现场。(4)负责指挥调动工地现场的一切所需的应急救援排险物资和 人员参与抢救。(5)协助公司和上级部门开展事故调查,接受公司及政府有关部 门对事故的调查处理。(6)协助公司及上级有关部门分析事故原因和性质,吸取事故教 训“举一反三”地制定并落实相应的预防措施,切实防止类似的事故重 复发生。(7)负责安排专人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使各级人员都受到

9、 安全教育,在切实做好预防措施和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上报有关上级部 门,争取尽快批准恢复工地的正常生产。3)现场抢救组职责:采取紧急措施,尽一切可能抢救伤员及被困 人员,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4)医疗救治组职责:对抢救出的伤员,视情况采取急救处置措 施,尽快送医院抢救。5)后勤服务组职责:负责交通车辆的调配,紧急救援物资的征集 及人员的餐饮供应。6)保安组职责:负责工地的安全保卫,支援其他抢救组的工作,保 护现场。2、救援器材1)医疗器材:担架、氧气袋、塑料袋、小药箱;2)抢救工具:一般工地常备工具即基本满足使用;3)照明器材:手电筒、应急灯36V以下安全线路、灯具;994)通讯器材:电话、手机、

10、对讲机、报警器;5)交通工具:工地常备一辆值班面包车,该车轮值班时不应跑长 途;6)灭火器材:灭火器日常按要求就位,紧急情况下集中使用。3、应急准备中应遵循的原则:1)设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建立群众性义务消防组织,加强业务学习 和训练,增强自防自救能力;对应急场所工作人员应进行岗位教育和防 火、灭火知识的培训。2)工程开工前应制定本项目的保卫、消防方案,内容包括:防止 发 生事故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可能发生事故现场应配备的器材;发生事故 时的应急对策及信息传递。3)根据作业场所、储存、运输物品的数量、品种的不同,配备足 够 数量、种类的应急器材。应急器材要定时检查,做好标识、防止失效, 检查要有检

11、查记录。4、应急响应中必须遵循的原则:1)紧急事故发生后,发现人应立即报警。2)项目在接到报警后,应立即组织自救队伍,按事先制定的应急 方 案立即自救;若事态情况严重,难以控制和处理,应立即在自救的同时 向专业救援队伍求救,并密切配合救援队伍。3)疏通事故发生现场道路,保证救援工作顺利进行;疏散人群到 安全地带。4)在急救过程中,遇到威胁人身安全情况时,应首先确保人身安 全,迅速组织脱离危险区域或场所后,再采取急救措施。5)截断电源、可燃气体(液体)的输送,防止事态扩大。6)项目设紧急联络员一名,负责紧急事物的联络工作,明确联络100地址和电话。7)紧急事故处理结束后,部门负责人应填写记录,并

12、召集 相关人员研究防止事故再次发生的对策。5、重大事故报告及报警原则1)工地现场任何人发现发生重大事故的,必须立即报告工地 负责人;工地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通知公司总部,并组织现场 应急救援小组开展现场抢救工作。如发生人员伤亡或火警等,应 分别第一时间直接打电话报120急救中心或H9报火警救助,同时 以最快的方式报告公司工程总部及公司领导。2)公司领导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组织公司应急救援组 赶赴施 工现场,组织指挥现场抢救工作,同时将事故的概况(包 括伤亡人员、发生事故时间、地点、原因等)分别用电话和快报 的办法报告上级主管部门以及政府有关部门。3)事故报告程序:工地发生安全事故后,企业、项目部除立 即组织抢救伤员,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保护事故现场,做 好善后工作外,还应按下列规定报告有关部门:(1)轻伤事故:应由项目部在24小时内报告企业领导、生 产办公 室和企业工会;(2)重伤事故:企业应在接到项目部报告后24小时内报告 上级主 管单位,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工会组织;(3)急性中毒、中暑事故:应同时报告当地卫生部门;(4)易爆物品爆炸和火灾事故:应同时报告当地公安部门。4)员工受伤后,轻伤的送工地现场医务室医治,重伤、中 毒的送医院救治。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的,企业应在8小时内通知 劳动行政部门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