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灰狼腹针处方.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4137994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54.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灰狼腹针处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大灰狼腹针处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灰狼腹针处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灰狼腹针处方.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灰狼腹针处方1、 耳鸣引气归元、腹四关、大横双2、 失眠主穴:引气归元穴(中腕、下皖、气海、关元四穴组成)。配穴:商曲(双)、滑肉门(双)、下风湿点(双)、气旁(双)。操作方法:患者平卧位,带上眼罩,暴露腹部,上述输穴的皮肤进行常规消毒,避开 毛孔及血管,将0.25mmx40mm规格的毫针通过针管快速进入输穴皮下,针尖抵达估 计的深度后,留针20分钟。结论本争论表明腹针治疗妇女失眠症近期疗效较药物满足。3、 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取腹穴中皖、下皖、双上风湿点,高热(体温39)时加气海、关元针刺,病例均留针 30-60分钟,留针期间可采纳轻捻转、徐提插或轻捻转、慢提插的方法,针毕按进针挨

2、次依次出针,起针过程中不提插不捻转;提示腹针组退热效果优于中药组与西药组相当。结论腹针疗法对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处方:引气归元(中皖、下皖、气海、关元四穴组成)。腹四关(滑肉门、外陵左右4个 穴位组成)。商曲、阴都、气穴、上下风湿点,可依据偏瘫的类型随证加减。结论:以腹针治疗小儿脑瘫疗效好,操作简便,苦痛小。25、中风偏瘫水肿上肢远端水肿为主:取引气归元的中皖、下皖、气海、关元,针刺到地部:取双侧 滑肉门、双侧外陵、对侧商曲、水分针刺到人部。上风湿点(滑肉门外上0.5分)上风湿外 点(滑肉们旁开1寸)针刺到天部。在上风湿点及上风湿外点,可加用三角针、三星针针法, 以加强局部调整。下肢患侧远端水肿

3、为主的:引气归元的中脱、下皖、气海、关元,针刺到地部:双侧 滑肉门、外陵、水分中刺到人部;患肢对侧气旁(气海旁开0 . 5分)、气穴(关元旁开0.5 分)中刺到人部地部之间、下风湿点(气海旁开2寸半,外陵下外5分)、下风湿下点(下风湿 点下外5分)浅刺到天部;在下风湿点及下风湿下点加用三角针、三连针等。针刺后以神阙穴为中心施以温灸器灸40分钟;每日针灸一次;每周五次连续十五次。结果3周1个疗程后30例患者痊愈12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 结论脑卒中的恢复期病人多为气血不足脾肾亏损,以气虚多见。患侧肢体远端的肿胀为气 虚不能运化水湿水饮流注于肢节或瘀痰阻络而成。用腹针来调理脏腑

4、气血、从而更有效的 疏通局部经络,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辅以温灸温通经脉助气血运行,疗效准确。基本穴位:中皖,水分,气海,关元,天枢,神阙。随症配穴:口眼抽动者加中皖梅花刺,阴都。手足抽动者加外陵,滑肉门,上下风湿 点。躯干抽动者加建里,石关,阴交。任脉上的穴位宜深刺,神阙用艾条悬灸,肾经上的穴位宜中刺,外陵、滑肉门浅刺。 以上治疗法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连续治疗一个月为一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一周。结果6患儿治愈4 ,显效1 ,好转1 ,随防无复发。结论腹针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疗 效准确,是一种较为抱负的治疗方法。27、慢性胃肠炎治疗方法:主穴:中月完、下皖、气海、关元、天枢。大横、三里。方法

5、:常规消毒,依据病人腹壁脂肪及体型胖瘦分别选用40.60毫米长的毫针,对准穴位直刺。快速破皮,后渐渐进针,有得气感为好。不行手法每过分钟催气一次。患者肤部有沉感,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10为一个疗程,治疗2-3个疗程。结果22例痊愈19例,好转3例。治愈率为85%。好转率为100%。结论腹针对治 疗慢性胃肠炎有较好的疗效。28、偏头痛取穴:中腕、气海、关元、阴都(取同侧)、滑肉门(双)2 . 2方法:针刺前首先检查肝、脾脏器的大小与否,若确诊肝脾脏器大小正常,然后 局部常规消毒,采纳40-60mm长度毫针,依据病人的腹壁脂肪而针刺不同的深度,剌 入穴位后,只捻转不提插,或轻捻转、慢提插。首先

6、候气:进针后停留3 5分钟,然后 行气,候气后再捻转提插使局部产生针感,最终崔气:候气后5分钟行针1次,目的是为 了加强针感。而后在神阙穴施以灸法。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 休息2天。治疗2疗程统计疗效。29、腰椎间盘突出症取穴:主穴取水分、气海、关元,配穴辩证加减如下:急性腰椎间盘突出加人中、印,陈旧性腰椎间盘突出加中皖、气穴;以腰痛为主加外陵(双),四满(双),气穴(双);合 并坐骨神经痛加气旁(对侧)、外陵(患侧)、下风湿点(患侧)、下风湿下点(患侧),若腰痛随 气候变化而变化加上风湿点(双)、下风湿点(双)。2 . 2操作方法:患者仰卧,露腹。针刺部位用75% ,

7、酒精常规清毒,用32#的套管 针依据挨次及深度依次进针后候气,再行气继之催气,一般留针30分钟。2 . 3疗程制定:治疗10次为一个疗程,急性腰椎间盘突出者,前两天每天两次,后 三天一天次,后5次隔天1次;慢性腰椎间盘突出者,前5天1次/日,后5次隔天1次。采纳腹针引气归元针法,天地针法,中皖梅花刺法,均深刺:另灸神阙,关元各30 分,每日1次,60天为1疗程,共治3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5天。结论:腹针对于抑郁症有较好的疗效。31、 脑出血、脑外伤术后昏迷的促醒康复治疗方法腹针引气归元,腹四关(滑肉门双侧),外陵,此外协作水沟、百会,血压不 高者在神阙穴位置自神阙散适量,加温灸器艾灸。以上穴位

8、依据病情加减。患者平卧,定 位取穴,常规消毒,快进针,只捻转,不提插,视病程长短、身体强弱在天、人、地3个 深度(表浅、中度、深度)施术治疗,留针30 一 60分钟,10次为1疗程。结论腹针治疗脑出血穷术后昏迷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32、 椎动脉型颈椎病主穴:中皖、关元,深刺。配穴:双商曲、双滑肉门中刺,下院上5分、建里、建里与双侧商曲连线的中点浅刺, 病程长者配气穴(双)浅刺。方法:治疗前先检查肝脾大小,确无阳性体征即可施治。常规消毒后,选用32号 40-60mm长度的毫针,进针时首先避开毛孔血管,施术要缓,在针尖抵至预定深度后, 采纳只捻转不提插或轻捻转慢提插的手法。施术过程分三步进行,即侯

9、气、行气、催气。 进行后停留3-5分钟称之侯气;3-5分钟后再捻转使局部产生针感,称之行气;再隔5 分钟行针1次加强针感使之向四周或远处集中称之催气。如无高血压可同时将灸架置于神 阙穴上施灸法。留针30分钟,每日1次,7次为1疗程。33、 黄褐斑腹针疗法:选穴:中皖、下皖、水分、滑肉门(双)、上风湿点(双)治疗方法:采纳腹针疗法。依据腹壁脂肪及体形的胖瘦分别选用0.22x40mm的毫针, 对准穴位直刺,不捻转或轻捻转慢提插手法,均用深刺留针,30分钟后起针,每周3次, 10次为一疗程。加减:肝气郁结:外陵(双);脾土亏虚:气海、关元、气穴、气旁;肾水不足:气海、 关元;胃中瘀热:商曲;(2)梅

10、花针叩刺:沿黄褐斑中心部位开头,向四周一圈圈叩刺L使皮肤潮红,每周3次, 10次为一疗程。34、 头痛治疗方法主穴取中院、阴都(患侧)或中皖梅花刺、阴都三星刺;并依据头痛的中医分型进行辩 证加减,外感头痛加体针针刺曲池(双)或十二井放血,血虚头痛加刺气海、天枢(双),瘀血 头痛加刺气海、关元、滑肉门(双);进针后留针20 一 30分钟,针毕按进针挨次依次起针, 留针期间可行徐捻转、慢提插的手法运针。结论腹针疗法对头痛有较好的止痛效果。35、 腹针治疗月经不调78例主穴:中极、关元、中院次穴:气门、外四满、经中辩证加减:血虚者:加血海、三阴交气虚者:加足三里、脾胸血寒者:加命门、归来、三阴交血热

11、者:加行间、太溪吁气滞者:加中皖、期门、内关肾虚者:加肾胸、水泉选用华佗牌一次性针灸针,规格为32#1. 5寸毫针,按腹针的标准化取穴,刺主穴时 将针进入地部,病人可无针刺反应或略有胀感,次穴将针刺入人部。虚证、寒证者可在主 穴温针灸,或在神阙穴艾箱灸。36、围绝经期综合征治疗方法2 . 1取穴主穴取引气归元(中皖、下皖、气海、关元)、开四关(双侧滑肉门、外陵)大 横、气穴、关元下。3 .2操作方法针刺前先检查肝脾的大小及有无包块、触痛等,无阳性体征者方可施治。 常规皮肤消毒,上述腕穴用0 . 25m mx40m m规格的毫针快速刺入皮下,不用提插捻转 等其它针刺手法,照耀TDP。留针30mi

12、n , 1周3次,1 0次1疗程疗程中间休息2d ,观 看治疗3疗程。结论腹针对于围绝经期综合征具有较好的疗效。37、 四周性面瘫治疗方法急性期针刺法:取中皖、水分、双上风湿点,中皖穴浅刺并在其患侧半径用梅花针轻 叩至皮肤潮红,水分、双上风湿点均按腹针取穴标准刺至中等深度。恢复期针刺法:取穴中皖、下皖、气海、关元、滑肉门(双)、大横(双)。中皖、下皖、 气海、关元深刺,滑肉门中刺,大横中刺。均留针30分钟,有面部水肿或苦痛者中院部位加灸罐,每天一次10次一疗程,疗程 间隔2天。3疗效观看结论腹针疗法不直接刺激面部,从而避开了因刺激过度引起的面肌痉挛等后遗症,值 得临床推广、38、 腹针协作推拿

13、手法治疗脊柱错位引起的多汗症治疗方法:颈椎关节错位采纳广州军区总医院龙层花老师的颈椎错位的手法进行治疗Q)放松 手法,(2)仰头摇正,侧头摇正,侧向搬按法牵引正骨法订正错位的颈椎关节。胸椎关节错位采纳(1)俯卧位冲压法和捶正式进行治疗.薄氏腹针治疗:采纳中皖、下皖、气海、关元、商曲、阴都(双)、气穴(双)、外陵(双)、 滑肉门(双),患者取仰卧位,使用腹针专用0.22mm*40mm毫针,均用平补平泻手法为 主,架灸神阙穴,留针30分钟,以上两种治疗每天1次,10天为I疗程。结论脊柱关节错位可刺激不同节段的交感神经节采纳推拿可调整脊椎错位,协作腹针 可治疗多汗症。39、 小儿脑瘫处方:引气归元(

14、中皖、下月完、气海、关元四穴组成)。腹四关(滑肉门、外陵左右4个 穴位组成)。商曲、阴都、气穴、上下风湿点,可依据偏瘫的类型随证加减。结论:以腹针治疗小儿脑瘫疗效好,操作简便,苦痛小。40、 月经不调主穴:中极、关元、中皖次穴:气门、外四满、经中辩证加减:血虚者:加血海、三阴交气虚者:加足三里、脾脸血寒者:加命门、归来、三阴交血热者:力口行间、太溪H拜B气滞者:加中皖、期门、内关肾虚者:加肾胸、水泉选用华佗牌一次性针灸针,规格为32#1. 5寸毫针,按腹针的标准化取穴,刺主穴时 将针进入地部,病人可无针刺反应或略有胀感,次穴将针刺入人部。虚证、寒证者可在主 穴温针灸,或在神阙穴艾箱灸。41、中

15、老年尿频腹针处方主穴:中皖、下皖、气海、关元、中极。配穴:天枢(双1水道(双),病史久者加气穴(双X神阙加灸。2 . 2方法治疗前先检查肝脾大小,确无阳性体征即可施术。为避开针刺意外的发生,便于掌握 进针深度,腹针治疗时对每一个病人通常采纳同一长度的针具来进行治疗。常规皮肤消毒 后选用30 60mm长度32号毫针,进针时应避开毛孔、血管及瘢痕,施术要轻、缓,针 尖刺至所需深度后T殳采纳只捻转不提插或轻捻转慢提插的手法。施术过程分三步进行,即候气、彳亍气、催气。进针后停留3 5分钟称之候气;3 5 分钟后再轻捻转,使局部产生针感称之行气:再隔5分钟行气一次加强针感,使之向远端 集中称之催气。一般

16、前5次每日治疗1次,后5次隔日治疗1次,每次留针30分钟,治 疗10次为一个疗程42、 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方法主穴:中皖、关兀,深刺。感染发热具有良好的退热效果,退热作用平稳而缓和。4、 慢性尊麻疹取穴:以腹针引气归元方(中皖、下皖、气海、关元)为主穴;配穴:腹四关(双侧滑肉 门、外陵),调脾气(双侧大横穴).方法:先测准腹针穴位,以确保疗效,然后常规消毒,用薄氏腹针专用针S4x40(34 号)毫针快速刺入皮下,然后缓慢进针到地部,进针时首先应避开毛孔、血管及疤痕,然后 施术要轻、缓。如针尖抵达估计深度时,一般采纳只捻转不提插或轻捻转、慢提插的手法, 使腹腔内大网膜有足够的时间游离。施术分3步

17、进行,即候气、行气、催气。进针后停留 3 5分钟为候气;3 5分钟后再捻转,使局部产生针感为行气;再隔5分钟行针1次, 使之向远端传导为催气。留针30分钟。其间在神阙加灸架灸。每日1次,每周5次(周六、 周日休息),4周为1疗程。结论薄氏腹针治疗慢性尊麻疹近期疗效与西替利嗪相当,但无抗组胺药物的不良反应, 较为平安,是治疗慢性尊麻疹的抱负方法之一。5、 膝关节术后苦痛薄氏镇痛处方:水分(M)、气旁(M、健侧)、关元(D)、外陵(M、患侧)、下风湿点(S、患侧)。依据切口 的位置加穴:膝关节内侧下风湿内点、膝关节夕下风湿点、膝关节中间一下内与下 风湿连线上。配穴:双商曲、双滑肉门中刺,下皖上5分

18、、建里、建里与双侧商曲连线的中点浅刺, 病程长者配气穴(双)浅刺。方法:治疗前先检查肝脾大小,确无阳性体征即可施治。常规消毒后,选用32号 4060mm长度的毫针,进针时首先避开毛孔血管,施术要缓,在针尖抵至预定深度后, 采纳只捻转不提插或轻捻转慢提插的手法。施术过程分三步进行,即侯气、彳亍气、催气。 进行后停留3-5分钟称之侯气;3-5分钟后再捻转使局部产生针感,称之行气;再隔5 分钟行针1次加强针感使之向四周或远处集中称之催气。如无高血压可同时将灸架置于神 阙穴上施灸法。留针30分钟,每日1次,7次为1疗程。每疗程间隔2天,2疗程后观看 疗效。43、 SARS引起的股骨头坏死处方:主穴:中

19、院(深刺)、气海(深刺)、关元(深刺)辅穴:水分(深刺)、双侧气穴(中刺)、患侧外陵(中刺)。患侧下风湿点(浅刺)。加减:依据患者的苦痛部位的不同在腹部的全息相关部位及中医辨证分型进行辨证配 穴。风寒湿痹型配双侧大横(中刺)、痰湿型配双侧天枢(中刺)、气血虚弱配气旁双侧(中 刺)、肝肾不足型配下皖(深刺)手法:针刺用补法,针刺得气后,留针30min疗程:每日一次,连续治疗五次后,隔天治疗一次,十次为一疗程。第一疗程结束后, 停止治疗七天,进行下一疗程治疗。结论腹针健脾益肾法治疗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有明显的疗效。腹针因具有治疗方法 简洁、见效快、无副作用、经济、疗效显著等特点,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

20、值。44、 特发性眼睑痉挛针刺双侧太阳、球后、白会、中脱、下皖、气海、关元穴。同侧太阳、球后连一对电 极,选连续波,以患者感到舒适为度,留针3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45、 单纯性肥胖治疗方法主穴:府舍、腹结、腹哀、大横、大巨、天枢、滑肉门、梁门、石门、关门、中皖、 关元、水道、水分、足三里。配穴:胃肠实热型加支沟、曲池、上巨虚、梁丘脾虚湿阻型加脾俞、丰隆、阴陵腺脾肾阳虚型加脾俞、肾俞、太溪、复溜针刺时选用直径0 . 25mm长25 - 60mm毫针针刺。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每 次留针30分钟,其间行针一次。隔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两疗程之间隔7 -10天。临床治愈3例,有效19例,无效

21、1例,总有效率为95 . 6%。46、 老年腰脱引气归元、治疗:主方加关元下、四满(双)、气穴(双)、外陵(双)、下风湿点(双)留针 30分钟,每日一次47、 老年性便秘引气归元、主方加天枢(双)、大横(双)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治疗一次后患者大便 畅通,治疗两次后患者无便感,一夜未醒,睡眠好,巩固一次共三次痊愈,大便恢复正常。48、 慢性胃炎引气归元、主方加开四关(滑肉门、外陵)、大横。共针2疗程,患者能吃饭,肉类, 吃饱,夜间腹不胀,晨起不反酸,胃适49、 快速治疗呃逆中院(浅刺)、下皖(浅刺)、气海(深刺)、关元(深刺)、阴都(双侧)(浅刺)、滑肉门(双侧)(中 刺),除双侧阴都强刺激

22、外,均为轻刺激。进针约10分钟后呃逆停止,20分后出针。患者 回家后未再有呃逆发作,觉得腹针奇妙,来电话感谢。50、 眼底病老年黄斑变性中皖、下皖、气海、关元、商曲(双)、滑肉门(双)大横(右)操作:中皖穴双刺法,一针向下针刺,另一针向上平刺。余穴同常规针法。“引气归元四穴用补法。余穴用泻法。隔日治疗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治疗效果:经过5个疗程(50次),在原医院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5+ ,左眼0.1 ;眼 底:右黄斑陈旧渗出,出血基本汲取。中心凹反射(一)。左黄斑大片陈旧出血,有少量残 余出血,中心凹反射消逝51、 眼底病青光眼案例:希厚某,男.64岁,某公司高级顾问。初诊2001.11

23、 . 26 ,自诉:患开角型 青光眼20余年,眼压高,左眼已手术。眼压:右27、左250曾在德国经中西医治疗和上 海中医药高校附属龙华医院诊疗过。查裸视:右0.3,左0.8,舌红,苔薄黄脉弦细。辨证:青光眼之病因、病机主要是气滞血瘀、堵塞脉络。房水流通受阻,眼压上升。又视盘缺血、缺氧,导致视野缩小,视力下降。治法:疏肝、活血、补气血。腹针治疗:取穴中皖、下皖、气海、关元、商曲(双)、滑肉门(双)、大横(右)、水分、水道(左)操作:引气归元直刺地部,补法。商曲向上斜刺,水分、水道向下斜刺,大横先泻后补。隔日治疗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52、 静脉曲张:弓I气归元、滑肉门(双)、上风湿点(右)上风

24、湿上点三角、大横(左)、下风湿点(左)针刺到第3次时右上肢胀疼明显减轻,6次基本痊愈。53、 带状疱疹“引气归元;滑肉门(双),右上风湿点(左)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治疗3次后隐痛缓解,但时而仍有灼热感,第四天用拉罐 从大椎拉至尾椎,拔罐后又连续作腹针,做3次后又再次拉罐,经10次腹针,两次拉 罐后,自觉症状渐渐消逝。54、 贵门失迟缓症呕吐腹针:D中皖、下皖、气海、关元M梁门(右)膻中、内关(双)2、艾灸:中院、神阙、关元3、埋针:耳穴:胃、贲门、膈;体穴:膈俞(右)、胃俞(左)留针三天。55、 产后风取穴:中皖、下皖、气海、关元、气旁(气海旁开5分)、气穴、滑肉门c双,下风湿 点(气海旁

25、开2 . 5寸)、下风湿下点(石门旁开3寸,下0.5寸)、大巨。双人上肢疾患加 上风湿点(滑肉门旁开5分上5分)、上风湿上点(下院旁开3寸)、上风湿外点(滑肉门外开 1寸)、遗精穴(关元旁开1寸)。2针刺方法:中皖、下皖、气海、关元针刺地部、遗精穴用3寸至4寸毫针刺入2 . 5 寸至3寸,使针感到达外生殖器,有的可达到后腰部;腰舐部,其余针刺人部。并加艾灸 神阙穴30分钟。10次为一疗程,一个疗程后视身体状况可间隔2 3天再进行下一疗程。按上述方法治疗后该四例患者均已治愈,半年后追访无复发。四例患者中最少的治疗 26次,最多的治疗84次;平均治疗44.8次。56、 前列腺肥大湿热取穴:中皖、下

26、皖、气海、关元皆深刺、外陵、大横皆中刺、关元下、旁O . 5寸浅 刺。操作方法:用0.30ramx40mm毫针刺入皮下分别到达所需深度要求。深刺不能刺入 腹腔,觉针下有抵触感即可;浅刺刺入皮下、皮内即可。不要求针感。每次留针30分钟, 每日一次。每次针刺时患者都自觉自左肩至手有酸、麻、胀感,取针后此感觉即消逝。针 刺2次后,患者夜尿次数开头削减,10次后削减到23次每夜。15次后1次每晚.57、 神经性耳菅中皖、建里、双滑肉门、气海、关元、双外陵加灸神阙26次58、 视神经萎缩失明先引气归元、腹四关,针刺20次,一日两次,后刺背部脊柱两侧各穴18次。经中医诊断:肝火旺,脾肾两虚,气穴两亏,问诊

27、:孩子讲常常上网看小说,在被窝 里用手电看,久视伤血、伤神,日久伤五脏六腑,久病及里,最终伤眼,导致眼失调。59、 多寐何X X女73岁农夫2004年9月10日来诊,患者三月前觉睡眠增多,渐渐加重,每 晚睡眠13个小时以上,白天亦睡,睡时唤能醒。患者困倦态,懒言少语,面色苍白无华, 消瘦,食少便;唐。30年前因与家人生气患此症,治愈后又多次复发,但此次较重,服药无 效来诊。诊断:多寐。辨证:肝气郁结。脾失健运。治贝I:疏月刊建脾。治疗:引气归元(中皖、下皖、气海、关元)开四关(滑肉门、大陵),大敦,留针30分 钟,每日一次,二诊患者述早晨已能自己醒来,继针一次,患者睡眠恢复正常,无困倦感, 精

28、神足,三次痊愈。60、 腓神经麻痹刘x x女75岁农夫2004年9月24日来诊患者五个月前觉右小腿以下麻木,踝关节 不能伸屈,到医院做CT否定脑血栓,经针灸治疗好转。昨日左踝关节不能伸屈由家属搀 扶来诊。患者走路足尖先着地,足下垂内翻,双下肢无力,腓骨以下感觉障碍,左踝关节 不能动,右踝关节能背伸50 ,右拇趾屈50 ,面浮无华,食少,便澹,睡月民差。诊断:腓神经麻痹(足癖)辨证:脾胃虚弱,筋脉失养。治则:健脾益气滋养肝肾。治疗:处方一:腹针:引气归元(中皖、下皖、气海、关元),开四关(滑肉门、外陵), 下风湿点,下风湿下点。处方二,体针:阳陵泉、足三里、悬钟解溪、太溪、照海、足临泣。上方每次

29、一组, 留针30分交替使用,隔日一次,10次一疗程,休息三日连续下疗程,第一次治疗起针后 患者右踝关节能背伸100 ,右拇趾能背伸100 ,跖屈50 ,左拇趾屈50。治疗两次后患者 觉腿部有温热感,蚁走感、麻串,治疗一疗程后,患者右踝关节活动如常,左踝关节背伸 150 ,跖屈200 ,睡眠好,有食欲,大便正常。继针一疗程后患者双腿活动自如,已无麻 木感,能独自行走400米尚无疲惫感而愈。分析:本症因患者年老气衰。肝肾精血亏虚,不能濡养筋骨,致骨弱筋软无力;脾胃 虚弱,运化不健,气血生化不足,肌肉筋脉失于濡养,以致肢体痿软无力。素问• : 痿论篇提出治痿独取阳明。阳明助胃,治疗应注意调

30、脾胃,引气归元调脾胃, 养肝肾,强筋骨。“四关穴系足阳明胃经穴,健脾胃,通调气血,疏理经气。下风湿点、 下风湿下点为薄氏阅历穴,治疗下肢无力,活动困难、麻木等症。局部取八会穴之筋会阳 陵泉,舒筋活络;八会之髓会悬钟,通经活络,坚筋壮骨;骨经穴解溪健脾化湿,为治踝 关节疾病之效穴:足三里调理脾胃,扶正培元,通经活络;治疗重调脾胃,兼调肝肾。诸 穴合用使内脏与局部同时得到调整,病症得愈。61、 幼儿颅脑损伤引气归元(中皖、下皖、气海、天元四穴)等。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共治疗3 个疗程。2 .电针(上海医疗器械厂产G6805电麻仪)针刺穴位:主穴肩隅、曲池、外关、合谷、 中渚、脾关、阳陵、足

31、三里、悬钟、解溪、太冲、配穴随证加减,通电15-20分钟,通 电强度及波形连续波,每日1次,每15次一疗程,针刺4个疗程共67次。62、 盆腔炎腹针疗法:选穴:引气归元(中皖、下皖、气海、关元)、天枢、水分、气海下、下风湿点。治疗方法:选用夏普牌薄氏腹氏专用针,用管筒进针法快速刺入皮下,引气归元四穴 用深刺激,天枢、水分、气海下用中刺激,下风湿点用浅刺激。进针后停留3 5分钟为 候气;3 5分钟后再捻转,使局部产生针感为行气;再隔5分钟行针1次,使之向远端传 导为催气。留针30min,每日1次。63、 脑病1、临床资料:三名患者,两名为男性,年龄分别为45及83岁,一名女性年龄为38岁,患脑病

32、病 程介于2-26月间,D . G .,男性,45岁,2004年8月发病,诊断为非外伤性脑部血W ,引致左侧偏瘫 及构音障碍。I . F .,男性,83岁,2003年发病,因心源性栓塞导致左侧肢体偏瘫。I . V .,女性,38岁,2002年8月因交通意外脑挫伤导致昏迷、脑水肿。2、方法及处方:穴位处方:中皖,下皖,气海,关元,滑肉门,外陵;进针深度为深、 中度;留针30分钟左右;无须运针;针灸针使用华陀牌O . 25x40mm规格针灸针;疗程:共 进行10次针灸治疗,前三次每日一次,其余为隔天进行。3、疗效评价标准:6、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主要处方为:引气归元;滑肉门(患)和上风湿点(患),另

33、取病变区相应点,若干穴位.前 者深刺(D),中者中刺(M),后者浅刺.同时采纳浮针治疗,主要在患者病区取点.结论采纳腹针和浮针并用时,对该种病症止痛效果很好,并且治疗方法无痛,易于患 者接受,患者康复快,无副作用。64、 无先兆偏头痛处方:中皖、阴都或中皖梅花刺、阴都三角刺。辩证加减:血虚头痛加气海、天枢(双)。 瘀血头痛加气海、关元、滑肉门(双)。针刺前首先明确无肝脾肿大等阳性体征再施治,患 者取仰卧位,选用40 60mm长度的毫针,避开毛孔及血管、疤痕,施术分三步进行,即候气、彳亍气、催气。进针后停留3 5分钟为候气:3 5分钟后再捻转,使局部产生针 感为行气:再隔5分钟行针1次,使之向四

34、周或远端传导为催气。针法:直刺,快进针, 只捻转不提插或轻捻转、慢提插的手法,隔5min行针1次,留针30min , 1次/ d , 10d /疗程,共2个疗程。结论腹针加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有较好的疗效。结论腹针加火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明显优于电针。65、 腹针结合火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争论火针治疗:在患者腰椎椎旁及下肢找到压痛最明显部位,施以火针后拔罐(常见有淤血 排出)每次取35穴,隔卜2日治疗一次,5次为一疗程。1级:言语清楚,上下肢运动功能正常,行走良好。2级:言语近乎清楚,下肢近乎正常,上肢可部分抬举,但肌张力较高,患者基本可 以自理。3级:患者在言语及运动功能上有中等程度的

35、好转,不能完全自理。4级:无临床改善。4、治疗结果:D.G.患者达到1级疗效等级,临床痊愈。I . F .患者达到3级疗效等级,左下肢曲伸 功能可达到3级,左上肢肌痉挛状况得到改善,可进行直立动作。I . v .患者达到3级疗 效等级,舌头回复正常位置,吞咽功能正常,牙关紧闭改善,右上下肢肌力达到3级,左 侧肌痉挛改善,可直立。5、争论:因病例数量过少,无法进行统计学分析,但仍可得到以下结论:腹针对于脑病患者确 有临床实效,且病程愈短,疗效愈明显。66、 神经痛及神经炎“补元气处方:中皖,下皖,气海,关元,辅穴:滑肉门。针灸针规格:2 . 5 x 40 mm ,留针时间:25-30分钟;每位患

36、者均先接受连续针灸三天,每天一次,再接受连续 六周针灸,每周一次。3、临床病例:男性患者,68岁,患有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年,苦痛间或猛烈发作,发作时常规药 物处理无效,除苦痛外,他还感到在下颌处有烧灼感,吞咽唾液的动作即可诱发,使之畏 惧进食。患者同样畏惧出外,因室外寒风可使诱发苦痛加剧。患者亦难入眠。病人先接受 连续三天的腹针治疗,每天一次,再接受六周的腹针治疗,每周一次。在第一次治疗后, 患者的苦痛减轻80%左右,三次治疗后,患者诉各种不适完全消逝,饮食睡眠如常,亦不 再畏惧室外寒风,皮肤感觉特别现象亦恢复正常。67、 眼带状疱疹后遗痛1、临床病例:女性患者,71岁,3年前,病人患带状疱

37、疹,累及眼神经,患者在眼科医院住院诊治, 约8-10天后,患者开头感到在额部、颍部深处消失神经苦痛,并被马上赐予以下麻醉镇 痛药物治疗:扑热息痛、可待因等,但并无疗效。以后苦痛不断加剧,并且患者自觉眼部 有干涩感及皮肤烧灼感,主治医师赐予gabapentin治疗,但因消失以下副作用而停止: 眩晕、短暂性方向知觉的丢失、智能混乱。神经科医生提出注射酒精以进行神经节毁损术, 但患者拒绝。诊断:带状疱疹后遗眼神经痛。2、腹针处方:中皖,下皖,气海,关元,气穴,阴都,滑肉门留针30分钟每周治疗三次使用0.26x40mm 一次性针灸针3、结果:经第一次治疗后,患者自觉苦痛减轻,VAS得分由10减至7 ,

38、尤其眼部干涩感完全消 逝,皮肤烧灼感也明显减轻,经连续治疗,症状连续好转,VAS得分减至4。4、结论:神经苦痛(尤其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是很困难的,尤其对于慢性神经苦痛更是 如此。麻醉镇痛药物有时能够起效,但是对于本病例药物因消失严峻的副作用而停用。运 用腹针却使该病例的苦痛下降了超过60% ,由此我们可以认为该疗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尤其考虑到此病例是治疗的难度,就更可坚信以上的结论。68、 中风偏瘫主穴:中皖,下皖,气海,关元,气穴,滑肉门,外陵,上风湿点,下风湿点,辅穴: 水分,神阙,大横,阴都。69、 慢性腹泻治疗方法:引气归元(中皖、下腹、气海、关元4穴组成)、腹四关(滑肉门、

39、外陵左右共4穴组成)。留针1小时,神阙加薄氏神阙散,10天为1疗程。73、慢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是女性盆腔内生殖器及四周组织受细茵感染引起的慢性炎症;常由急性盆 腔炎反复发作所致。临床表现常有耻区隐痛,腰酸,月经紊乱,白带增多等症状。1 .临床资料18例患者中发病年龄最小的24岁最大的45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的12年。2 .治疗方法3 . 1取穴水分、气海、关元、曲骨刺地部,气旁(双)、气穴(双)、下风湿点(双)刺人部4 . 2操作及疗程患者平卧位,定位取穴,局部常规消毒,在神阙穴加用薄氏神阙散并艾灸。留针40 分钟,5天一疗程,休息2天在行其次疗程,18例中治愈12人,好转6例,无效0例。

40、 总有效率为100%68、 腹针治疗头痛引气归元,商曲(双),浅刺74、腹针治疗肩周炎的体会取穴:下皖、商曲(健侧)、滑肉门三角(患)、患侧上风湿点、双大横69、 腹针治疗面神经炎体会腹针选穴:中皖、中皖旁、上风湿点(右)、商曲(左)、下皖。针刺当时觉左侧面部肌肉 活动较前敏捷,左眼睑闭合改善,守方治疗,1周后左眼睑可闭合,再行治疗I周,症状完 全消逝。腹针的一些处方1、头痛处方:中院、阴都或中皖梅花刺、阴都三星刺。辨证加减外感头痛:曲池(双)或十二井放血;血虚头痛:气海、天枢(天枢);瘀血头痛:气 海、关元、滑肉门(双)2、制无处方:中皖、商曲(患),滑肉门(患)辨证加减颈项双侧苦痛:商曲(

41、双),滑肉门(双);颈项后正中苦痛:下皖,商曲(双I3、肩凝症处方:中皖、商曲(健1滑肉门三角(患)辨证加减肩部苦痛的范围较大时以滑肉门为顶点的三角距离略长。肩部苦痛的范围较局限时以滑肉门为顶点的三角取穴距离缩短。4、肘、腕痛处方:中皖、滑肉门(患入上风湿点(患、商曲(健)辨证加减肘部苦痛较猛烈:上风湿点三角(患)腕部拇指侧苦痛:列缺(患)5、颈椎病处方:天地针(中皖、关元1商曲(双I滑肉门(双)辨证加减神经根型:石关(双、取石关时依颈项部苦痛的部位而变动,如在两侧项肌的夕M则时 取穴离腹白线稍宽,如在两侧项肌的内侧时取穴离腹白线略窄。椎动脉型:下皖上,取穴时依据骨质增生的部位凹凸不同而上下移

42、动,如颈7增生取 下院穴,颈45增生取下皖上5分,依此类推。上肢麻木、苦痛:患侧滑肉门三角,取穴方法参照治疗肩痛、肘痛。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气穴(双)耳鸣、眼花:气旁(双)6、腰背痛处方:中皖、气海、关元、大横(双)辨证加减腰背痛背痛较甚:滑肉门(双) 太乙(双、石关(双I上风湿点(双X腰背俱痛:商曲(双入天枢(双)腰背痛腰痛较甚:外陵(双),金河(双1寒湿性:上风湿点(双下风湿点(双)劳损性:商曲(双1四满(双工气穴(双力肾虚性:下风湿点(双、水道(双工附:腰椎间盘突出症处方:水分、气海、关元。辨证加减急性腰椎间盘突出:人中、印堂陈旧性腰椎间盘突出:气穴(双)以腰痛为主:外陵(双1气穴(

43、双1四满(双)7、膝关节炎处方:滑肉门(患侧1外陵(患侧Y气旁(健侧X下风湿点(患侧)辨证加减:膝关节扭挫伤:内侧损伤:下风湿内点三角(患侧外侧扭伤:下风湿下点三角膝关节骨质增生:天地针、气外(患侧)膝关节炎:调脾气(大横)8、眩晕处方:引气归元、商曲、气穴(双)辨证加减实证:刺激略强,或可每隔5分钟行针1次,以泻其实。虚证:刺激稍弱,神阙穴艾架灸胃部胀满,呕吐:梁门(右)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滑肉门(双)肝阳上亢与痰浊中阻:调脾气9、中风处方:引气归元、滑肉门(患)、上风湿点(患1外陵(患)下风湿点(患)辨证加减头痛、头晕:阴都(患 商曲(双)语言不利:中院上面瘫:阴都(患1商曲(健)肩痛:商

44、曲(健),滑肉门三角(患)手功能障碍:上风湿点(患1上风湿外点(患)下肢无力:大巨(患),气旁(健)足内翻:下风湿内点(患),气旁(健)踝关节不利:下风湿下点(患大巨(患)上半身功能障碍较重:滑肉门(健)下半身功能障碍较重:大横(健)病程较久:气穴(双)(为保存资料而发)腹针最新体会最新创造制造腹针治疗:主穴取水分、气海、关元。配穴: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加水沟、印堂,病 程长者加气穴;以腰痛为主者加气旁、四满;伴有下肢症状者加患侧外陵、下风湿点(外陵 下5格外5分)、下风湿下点(石门旁开3寸)得气后平补平泻,每次留针半小时,隔日针一 次,6次为一疗程。9、 肩周炎腹针疗法。依据腹壁脂肪及体形的胖

45、瘦分别选用。.22x40mm的毫针,对准穴位直 刺,选穴:中院(深刺)、商曲(中刺)、滑肉门(中刺),依据痛点在滑肉门四周加针以浅刺, 不捻转或轻捻转慢提插手法。留针30分钟起针,每日1次,每周5次10、 强直性脊柱炎取穴:君(主穴):引气归元(即中皖,脐上4寸。下皖,脐上2寸。气海,脐下1 . 5 寸。关元穴,脐下3寸);臣(次穴):中极(脐下4寸):大横(脐旁3 . 5寸双)佐:气穴(关元 穴旁0.5寸,双穴)。腹四关(滑肉门,水分穴旁开2寸,双穴;水分穴脐上1寸取之。外 陵,阴交穴旁开2寸,双穴;阴交穴脐下卜寸取之。左右共四个穴位组成);寒湿阻络型加 神阙灸。湿热阻络型加水分。针刺后不行

46、针,每日1次,约30分钟。并予中药口服加英 太青50mg,每日2次,柳氮磺口比碇0.53/日开头,每周每次加O . 25至23 /日口 服。结迨与药物组比较,腹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是平安有效的。11、原发性面肌痉挛腹针在临床上效佳,人所共知。但是对于一些苦痛病的治疗上对应点的取穴较难精确 。大灰狼最近在临床采用苦痛部位在腹部的相对点找反应点针刺,效果很好。反应点:就是和正常皮肤颜色不同的点。有各种颜色,褐色较多。针刺方法:(1)直刺浅刺;(2 )沿皮刺(反应点多的状况下应用X病例1 :老年妇女,双侧手指痛。腹针引气归元,腹四关(老年人多气血虚弱,此方 可快速转变身体状况,提高机体的功能。X在双侧

47、手指对应处都有成片的褐色反应,差不 多对应的位置是上风湿外点和上风湿上点。针刺后,双侧手指痛马上减轻装扮,起针时痛 基本消逝。针刺两次,痊愈。体会:平日,我们找苦痛对应点要用尺测量,由于许多人身材或肥胖,难测量精 确 ,而且麻烦。用腹部反应点便利快捷效佳。病例2 :老年男性,双侧膝盖痛。腹针引气归元,腹四关,双侧膝盖处褐色反应点 浅刺,痛止。最近一个月,采用通点对应的腹部反应点针刺,便利效佳。贴出供用腹针的同仁 借鉴。反应点针刺治疗各种疾病都往往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值得应用。腹针清热解毒方中月完s、下皖s、上风湿点&发热加气海d、关元d。咽部苦痛加下脱下s。注:s :浅刺;m :中刺:d :深刺。此方在腹针处方中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这些部位的病 毒性或细菌性感染,此方每每用于临床伤风、感冒效佳。大部分都是在用过输液1周后病情严峻后来针灸 的,针后马上缓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