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4134789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9.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docx(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据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发放的关于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有关名词 术语的说明介绍,经过面对社会广泛征集及争论争论,新时期广东精神被概括 为“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厚于德”侧重于对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是广 东精神的来源和基础;“诚于信侧重于对以诚信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市场经济伦理 的融合和坚守,是广东精神的时代要求;“敏于行侧重于对敏行、敢为、实干的 当代广东鲜亮特色精神的彰显,是广东精神不断进展并永葆生气的内在动力。又 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义相同。意为做事勤奋灵敏,说话却 谨慎。厚于德。“厚德”出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 子以厚德载物”。“厚于德、即具有

2、像大地一样宽厚的美德,容载万物,仁爱奉献。 “厚于德”既是中华民族美德的一种概括,也代表了广东人的道德情怀和价值追 求。一是体现了源远流长的岭南历史文化传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二是体现 了广东人的现代道德情怀,呈现了广东人尚德、乐善、好施的精神品行。三是体 现了广东将来的价值追求,有利于推动全体社会成员树立做人德为上、做事德为 先的道德理念,使广东人既富于物、又厚于德。诚于信。“诚信”出自逸周书:“成年不尝,信诚匡助,以辅殖财诚 于信”就是要严格地遵守待人处事的信誉和信用,乐观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做到真诚、有信、无欺,它是为人处世之根本、企业生存之基础、社会和谐之基 石。“诚于信”植根于

3、广东人悠久的商业文化传统,呈现出广东人“诚待四方、信义 天下”的精神风范和讲诚信、守规章、善合作的精神特质诚于信也成就了广东 改革开放的辉煌,正是“诚于信”的文化精神,使得广东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能够 吸引、汇聚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资源推动经济社会进展。当前,广东要坚持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必需进一步弘扬诚信精神,深化开展“三打两建活动, 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营造重信誉、守信用、讲信义的良好社会环境,促进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敏于行。“敏于行”出自论语:“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即要注意 实干,敏动善行。“敏于行是广东引以骄傲的地域精神特质,主要包括三层涵义: 一是敢为人先,

4、勇于探究,先行先试。二是擅长把握进展先机,把先进的思想准 时转化落实到行动上,注意实干、敏于行动、务实不张扬。三是擅长应变、敏捷 变通。每当面临重大的历史转折,广东人总能准时把握和顺应时代潮流,解放思 想,更新观念,大胆创新,解决进展难题。包涵,字面的意思是宽容、容纳。“草木有情皆长养,乾坤无地不包涵。”这是说大自 然的包涵。可见,包涵无处不在,包涵必不行少。对于人们而言。我想,应当理解其实质。 一,包涵就是“仁、就是爱人,就是要专心去爱每一个人,这是大爱,也是孔老夫子的传家 宝,但是有不少人都忘了,被金钱冲昏了头,只想到了自己,学会了与人计较,自然就埋没 了包涵。这是可怕的。而包涵就是和谐,就是与万物同生长,这需要更宽大的心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