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4110997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调研报告.docx(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调研报告小编寄语:下面是我们第一公文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调研报告, 请大家参阅!为加快我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进程,如期全面实现脱贫目标,前一段时间,我们深化 *县部分乡镇及贫困村、贫困户,实地调研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状况,并形成如下调研报告:一、基本状况我市共有贫困人口 2285户7300人,其中*县1579户5200人,*区706户2100人。 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县沿祁连山浅山区7个乡镇32个村,15个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和17 个相对贫困村全部在*县。经过前两年集中攻坚,2015年全市共削减贫困人口 1874户5900 人,贫困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县达

2、到“插花型贫困县摘帽条件,15个建档立卡 贫困村退出13个,*年安排将剩余的411户1400人全部脱贫。目前,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人 口 252户847人,其中:上年未脱贫163户545人、须要巩固提高89户302人;一般贫困 户【84户633人、低保户68户214人。二、主要做法和成效通过调研,在省上“1 + 17”及市上“1+9”精准扶贫方案的统领下,各级帮扶单位、驻村 工作队及帮扶干部倾心倾力谋划思路,整合资源精准帮扶,综合施策破解难题,重点在产业 支撑、项目带动、资金支持、功能配套上精准发力,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仔细开展扶贫对象识别,基础工作扎实有力。通过开展全市精准扶贫大调研,根

3、据“脱 贫出、返贫进”的动态管理原则,扎实开展建档立卡工作,精准识别扶贫对象,深化分析致 贫缘由,科学区分贫困类别,加快推动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建设,完善规范建档立卡资料, 提高了帮扶工作的精准性和实效性。深化实施“853”挂图作业,根据省市的统一标准要求, 各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设立了精准扶贫挂图作战室,制作了平台建设“八个准”、村级作战“五 张图”和贫困农户“三本账”的脱贫攻坚“853”挂图,逐项明确了扶贫攻坚的任务书、时辰表和 路途图,既达到了阳光工作、公开透亮、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的目的,又做到了各项工作任 务一目了然、推动不拖延、落实见成效。大力培育富民多元产业,增收途径各具特色。各贫困村

4、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贫困群众 稳定增收脱贫的重要途径,因地因村制宜确定脱贫致富思路,初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多元增收 产业。是特色高效产业带动脱贫。在浅山冷凉灌区重点连片发展食用菌产业,在井河混灌 区域重点连片发展日光温室,并扶持贫困村、贫困户大力发展舍饲养殖,建成了以山头庄村、 何家湾村为代表的设施农业基地和头坝村、西湾村肉羊养殖为代表的设施养殖基地,较好地 实现了以产业连片开发带动区域贫困农户整体脱贫。二是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脱贫。在集中连 片发展设施农业等特色高效农业的基础上,大力培育发展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组 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形成了以毛家庄村、七坝村“入股分红+土地流转收益+务工收入”为

5、代表 的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农户增收脱贫模式,稳定增加了农夫群众的财产性收入。三是发展 乡村旅游带动脱贫。实施生态旅游扶贫建设项目,改善乡村旅游休闲基础设施,优先吸纳贫 困户参与项目建设与经营,建成了*东村、毛家庄村、永安村等以乡村客栈、农家乐和休闲 观光为主的乡村旅游景点,使乡村休闲旅游成为惠农富农的新兴产业。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条件不断改善。坚持把夯实农村基础作为重中之重,主 动回应贫困群众需求,整合项目资金,集中力气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推动贫困村水、 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新改建、修理渠道717公里,推广滴灌、管灌等先进节水技术万亩, 建设高标准农田万亩;铺设农村道路152公

6、里;新建集中居住点20个,改造农村危旧房3660 户。主动稳妥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完成了焦家庄乡骊鼾村104户、328人整村搬迁工作;编 制完成*县红光园艺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总体规划,逐年对新城子、红山窑等乡镇的541 户1832人贫困人口实施搬迁,目前已向省财政厅上缴红光园艺场先期出让金1000万元,前 期工作进展顺当。强化财政金融政策支持,融资难题有效破解。坚持把金融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手 段,想方设法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一是创新融资扶持。创新财政投入方式,市、县财政出资 3500万元,组建成立了*县扶贫开发担保有限公司,累计为3408户贫困户担保发放贷款亿 元,市级财政每年列支1000万元

7、双联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贫困村产业发展和公益性基础设 施建设,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加大市级财政贴息额度,将精准扶贫专项 贷款每户5万元标准提高到8万元,并建立贫困户贷款风险补偿基金,为贫困户供应免抵押、 免担保、8万元以下、3年以内的政府贴息小额信用贷款,共发放精准扶贫专项贷款万元。 二是整合资金扶持。统筹整合市级财政每年列支的双联、菜篮子、草食畜、农业产业化等专 项资金6600万元,打包重点投向*县,支持贫困乡村加快发展。同时,整合各部门涉农项 目资金亿元,实施了涉及种养业、乡村道路、危房改造等方面的扶贫项目200多个,贫困村 自我发展实力明显增加。三是建立基金扶持。分层次建立

8、了乡镇双联帮扶基金和村级双联救 助基金,重点用于支持农村项目建设和救助生活困难群众。目前,双联帮扶基金累计注资达 到1194万元,实施双联强村富民项目52个,救助基金累计注资达到577万元,救助困难群 众1062户。不断完善民生服务保障,社会事业稳步推动。以满意贫困农夫基本需求为落脚点,加 大贫困村社会事业投入力度,扎实推动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大力实施综合文化站、农家书 屋、农夫体育健身等文体惠民工程,着力提高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新建包括贫困村在内的“一 村一场”40个、“乡村舞台”51个、农村互助老人华蜜院20个,其中投资180万元建成新型 农村互助老人华蜜院6所,每个新型互助老人华蜜院落实运

9、行经费3万元,并配备公益性服 务岗位1个,有效解决了贫困村独居、空巢、高龄老人养老难的问题。全部行政村实现城乡 低保一体化,人均补助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月129元提高到现在的每人每月343元。健全完善帮扶工作机制,帮扶合力效应显著。实行了领导干部包抓责任制、驻村工作 帮扶机制、联合党组织工作协调机制,并主动探究创新社会帮扶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主 动性和创建性,以强大的全力助推精准扶贫。全市有8466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10107户困 难农户,15个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长年驻村帮扶,先后选派69名后备干部到贫困村挂职 熬炼,协调45家非公企业与贫困村结对帮扶,今年以来,全市联户干部累计进村入户48

10、873 人,解决群众急事、难事914件;开展义诊3896人,化解冲突纠纷794起。三、存在的问题调研中,基层干部群众反映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贫困人口思想观念落后。随着各项帮扶政策的落实,贫困人U切实享受到了实物 和资金帮扶的实惠,但也助长了一部分人“等、靠、要的思想,不愿参与致富技能培训,不 敢创业发展产业,不想借助帮扶力气自我发展,一味靠政府接济,“扶不富的穷人”这一群体 在各贫困村都有相当数量,“扶志”任务非常紧迫。二是脱贫人口二次返贫现象不容忽视。经过帮扶和自我努力实现脱贫的人口,由于基 础不够坚固,贫困人口脱贫抗风险实力弱,很简洁出现因病、因灾、因学、因婚丧嫁娶等导 致的再次

11、返贫。三是贫困人口自我发展实力较弱。贫困人口中留守老人、肢残智残、重大疾病患者等 失能人口居多,脱贫难度较大;有劳动实力的贫困人口则因受教化程度普遍偏低,科技意识 不强,生产经营实力较低,缺乏致富实力。这些人群的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假如没有 针对性很强的扶贫措施,难以实现脱贫目标。四是贫困户贷款渠道不畅。承贷金融机构在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发放过程中执行扶贫政 策不到位,贫困户贷款被要求供应各种抵押和担保,手续繁琐,门槛较高,贷款困难。五是易地扶贫搬迁扶持力度不够。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只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 对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同居住地须要同步整体搬迁的非建档立卡户没有扶持政策,贫困村中建 档立

12、卡户与非建档立卡户之间冲突突出。目前,*县须要通过易地搬迁实现脱贫的农户有 541户183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只有95户321人,占搬迁户数和人数的和%。六是精准帮扶的视野不够宽。一些帮扶单位在帮助贫困村发展方面,对路、水、电、 房等群众看得见、能见效的硬件建设帮扶力度较大,但对如何发展支撑群众持续增收的特色 优势产业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存在简洁化、片面化的倾向。四、对策建议根据我市提出的“到*年底消退肯定贫困人口,确保贫困群众2018年与全市同步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今后一个时期精准扶贫的重点是巩固和扩大脱贫成果,实现全面脱 贫、全面小康。要坚持把到村到户到人扶贫措施与县域经济社会

13、发展统筹起来、把当前脱贫 与长远致富统筹起来、把增加即期收入与提高可持续创业就业实力统筹起来、把内生动力激 活与外部有效帮扶统筹起来的“四个统筹”,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着力提升农夫持续增收水平。稳定脱贫和加快致富,关键要靠富民产业的发展。 通过加快“一村一品”产业培育,做大做强特色农牧业,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业,主动向上争 取扶贫开发项目,集中扶持贫困户发展以日光温室、食用菌棚、肉羊舍饲养殖为主的高效节 水设施农业。加快推动土地流转,着力扶持发展专业合作社、专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 型经营主体,培育壮大具有比较优势的增收产业,带动农夫收入较快增长。加快发展旅游扶 贫、电商扶贫、家庭

14、手工业扶贫等扶贫新业态,主动探究建立促进扶贫对象可持续稳定增收 的门路渠道和长效机制,不断增加贫困户的资产性收益,根治贫困人口的脆弱性返贫问题。二是着力提高自我发展实力。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是增加贫困对象的造血功能。要教 化培育贫困群众坚决战胜贫困、变更落后面貌的信念和决心,克服“等靠要”依靠思想,充分 调动他们自我脱贫致富的主动性、主动性和创建性,有效激活自我发展内生动力。要统筹考 虑健康、教化、技能等层面的长期治本措施,使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实力和可持续发展实力 明显提高,最终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制定和实施有针对性的就业脱贫和创业脱贫安排,要 着力扶技扶智,深化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安排”乡

15、村旅游创业、农村电子务商等培训项 目,提高贫困人口致富实力,力争使每户有劳动实力的家庭都能驾驭一项以上的就业技能。三是着力夯实农村发展基础。根据合理布局、协调推动的原则,有步骤、有安排地改 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构建功能配套的基础设施体系。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 创新资金运管机制,建立逐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长机制,进一步完善规范扶贫开发互助资 金管理制度,综合运用多种政策主动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向贫困村、贫困人口倾斜。集 中人力、物力、财力,统筹各类资源,优先解决贫困村道路不畅通、农田水利设施老化、信 息化落后等突出问题,仔细谋划实施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等重点项目,接着实施新

16、农村居民点规划建设和改造整治,统筹抓好水、路、房建设,配套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大力 推动农村危旧房改造和村容村貌整治工作,进一步改善农夫群众居住环境。仔细落实省上易 地扶贫搬迁实施规划,有安排有步骤实施移民扶贫搬迁;主动探究政府引导、企业运作、 农户参与、金融支持的扶贫开发模式,以产业项目为载体,促进易地扶贫搬迁。四是着力提升贫困乡村公共服务水平。完善贫困村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教化、医疗、 文化、体育扶贫工程,加快贫困村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长、向贫困村 覆盖,切实织好、兜住底、促公正。加快实施贫困乡镇农村寄宿制学校、乡镇中心幼儿园标 准化建设和贫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

17、抓好贫困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 源共享、农家书屋、农夫体育健身等文体惠民工程。加快推动城乡低保提标扩面工作,使符 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都能纳入低保范围,实现政策性脱贫。建立健全覆盖贫困人口的自 然灾难应急救助体系、临时救助制度和外出就业农夫的社会保障跟进机制。五是着力破解农村发展融资难题。大力推动金融扶贫,建立贫困户个人信用档案,建 立健全风险补偿和担保金机制,简化审批程序,确保有贷款需求的贫困户实现“8万元以内、 三年期限、无抵押、无担保、全贴息”的贷款全覆盖,切实解决贫困农户缺资金、贷款难问 题。加快推行农村房产权、林权、设施农牧业产权、集体资产收益安排权、土地流转及承包 经营权抵押

18、融资。健全完善扶贫开发担保融资机制。深化银政合作,强化政策支持,激励和 支持金融机构在贫困乡村延长服务点,设立“三农服务终端”。引导和支持金融机构丰富和创 新金融产品,主动稳妥地扩大涉农信贷产品规模,解决贫困农户贷款难题。六是着力健全完善工作保障机制。加强村级班子建设,让战斗堡垒“强”起来,让村“两 委”成为引领群众加快发展的主心骨和领头羊。进一步健全驻村帮扶机制,充分发挥驻村工 作队和帮扶单位作用,集中力气,形成帮扶合力,打造一支永不撤走的工作队。主动探究有 利于财政涉农资金整合的体制、机制和制度,着力打造新的资金整合平台,统筹协调各项涉 农资金的安排和运用,促进各类涉农资金之间的有效连接。健全完善扶贫开发与贫困监测制 度,刚好驾驭贫困动态,仔细落实帮扶到户要求。完善扶贫资金投入监管机制,加强对扶贫 资金管理运用的跟踪监督,坚决杜绝截留、挤占、挪用扶贫资金,确保扶贫开发项目资金专 款专用,真正用到实处。建立健全督查考核机制,完善考核方法,确保扶贫开发各项任务落 到实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