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课外阅读(含答案).doc

上传人:侯** 文档编号:94031617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课外阅读(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课外阅读(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课外阅读(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课外阅读(含答案).doc(1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外阅读训练(部编版六年级下册)(一)除夕夜的年夜饭守岁酒(节选)除夕的夜饭,既是一年辛苦忙碌、辞别旧岁的重要时刻,又是具有祈望将来,迎接新年的特殊意义,当全家老少合欢团聚,共进年夜饭的时候,其乐融融,洋洋得意,自不必细说。在上海的风俗中,年夜饭这顿丰宴,同样很隆重。 年夜饭的莱肴,上海人很讲究好名堂。一般人家年夜饭席上,发芽豆和黄豆芽总是有的,因为这象征着升和发,十分吉祥如意。果类中的柑子,是除夕不可缺少的食物,俗语说:“除夕吃红柑,一年四季保平安。”还要吃些芋头即芋艿,上海人有谚语说是:“除夕吃芋头;一年四季不犯愁。”另外,吃豌豆,因为豌 豆又名安乐菜,和长生果之类,同样都是很吉利的名称。

2、至于上海旧俗说是除夕吃饭时不宜淘汤,传说淘了汤吃饭的话,第二年外出办事或旅行,会要遭到雨淋的,这当然是无稽之谈了。 除夕之夜的吃,在年夜饭之后,饭莱虽撤去,但守岁酒和果品之类却是一直要吃到第二年的。关于守岁酒,唐人诗中有首守岁,表达了一年又将伊始的辞旧迎新之情:“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冰消出镜水,梅散入风香。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 旧俗在除夕子夜时分,上海人各家要“接灶君”。接灶就是把灶神从天上接回家来。届时,家里男主人换衣服,上供物,焚香燃烛于灶前。接灶完毕,家中主人亲自关上大门,门上贴有“封门大吉”的红纸。这时实际上已是年夜结束了。待到拂晓鸡鸣时,换贴“开门大

3、吉”红纸,家家赶紧燃放起爆竹,“蓬啪!”“劈里啪刺,劈里啪刺”响声此起彼伏,连续不断,宣告新的一年开始了!1.选文按顺序先后介绍了上海人家年夜习俗,包括 、 、 、 、 等。其中,对 的介绍最详细,列举了 、 、 、 等。选文还引用了两句俗谚。民间俗谚生动形象,我也知道一些,课外我也积累两句: 。2.读划线部分,理解成语“无稽之谈”: 。 3.不一样的节日,不一样的习俗,你还知道下列传统节日的哪些习俗呢?(至少列举两个)元宵节: 。 清明节: 。 4.关于“守岁酒”,文中引用了唐诗守岁。有关新年(或其它节日)的诗词,我也积累了一些。这是其中一首: 。 【参考答案】1.年夜饭 守岁酒 接灶君 贴

4、“封门大吉” 换贴“开门大吉”年夜饭 发芽豆和黄豆芽 柑子 芋头 豌豆 列举略2.没有根据的说法。(合理即可)3.示例:吃元宵 猜灯谜 祭祖 插柳 4.略。(二)傣家竹楼如果你到傣家做客,走进竹篱,登上梯子,便来到屋外的走廊。进门是一间宽大的堂屋,中间铺着一大块竹席,这是全家人活动的中心,也是招待客人的地方。两侧是用木板或竹篾隔成的卧室,外人是不能入内的。傣家竹楼建筑结构一般比较简单,但十分宽敞,别致美观。室内通风也很好,坐在室内,只觉清风徐来,花果飘香。 建造竹楼,是傣家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按照传统习俗,先要选好地方,打好地基,再立柱架梁。一幢竹楼最主要的是中柱。中柱一般是8根。选择中柱是件严

5、肃而隆重的事情。中柱从山上运进村寨时,大家都前去迎接,并泼水祝福。傣族还有个风俗:一家盖房,全村帮忙。新楼落成时,还要举行“架竹楼”仪式。这时候,全寨子的人蜂拥而至,喜气洋洋,像过节一般热闹。同时还要请“赞哈”唱“贺新房”的曲子,据说这样才能吉祥、平安,家道兴旺。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别致 祝福 蜂拥而至 2.傣家竹楼的特点是什么? _3.建造竹楼有哪些风俗?_4.从建造竹楼的风俗中,你感受到傣家族是一个怎样的民族?( )A互帮互助,团结友爱。 B热情好客,多才多艺。【参考答案】1.示例:新颖 祝愿 一拥而入 2.傣家竹楼建筑结构一般比较简单,但十分宽敞,别致美观。 3.中柱进村全村迎接,

6、泼水祝福;一家盖房,全村帮忙;新楼落成,架竹 楼仪式,请“赞哈”唱“贺新房”的曲子4.A (三) 粽子里的乡愁(节选)琦君异乡客地,越是没有年节的气氛,越是怀念旧时代的年节情景。 端阳是个大节,也是母亲大忙特忙、大显身手的时刻。想到她灵活的双手,裹着四角玲珑的粽子,就好像马上闻到那股子粽香了。 母亲的粽子,种类很多,莲子红枣粽只包少许几个,是专为供佛的素粽。荤的豆沙粽、猪肉粽、火腿粽可以供祖先,供过以后称谓“子孙粽”。吃了将会保佑后代儿孙绵延。包得最多的是红豆粽、白米粽和灰汤粽。一家人享受以外,还要布施乞丐。母亲总是为乞丐大量地准备一些,美其名曰“富贵粽”。 我最最喜欢吃的是灰汤粽。那是用旱稻

7、草烧成灰,铺在白布上,拿开水一冲。滴下的热汤呈深褐色,内含大量的碱。把包好的白米粽浸泡在灰汤中一段时间(大约一夜吧),提出来煮熟,就是浅咖啡色带碱味的灰汤粽。那股子特别的清香,是其他粽子所不及的。我一口气可以吃两个,因为灰汤粽不但不碍胃,反而有帮助消化之功。过节时若吃得过饱,母亲就用灰汤粽焙成灰,叫我用开水送服,胃就舒服了。完全是自然食物的自然治疗法。母亲常说我是从灰汤粽里长大的。几十年来 ,一想起灰汤粽的香味,就神往童年与故乡的快乐时光。但在今天到哪里去找旱稻草烧出灰来冲灰汤呢? 端午节那天,乞丐一早就来讨粽子,真个是门庭若市。我帮着长工阿荣提着富贵粽,一个个地分,忙得不亦乐乎。乞丐常常高声

8、地喊:“太太,高升点(意谓多给点)。明里去了暗里来,积福积德,保佑你大富大贵啊!”母亲总是从厨房里出来,连声说:“大家有福,大家有福。” 乞丐去后,我问母亲:“他们讨饭吃,有什么福呢?”母亲正色道:“不要这样讲,谁能保证一生一世享福?谁又能保证下一世有福还是没福?福要靠自己修的。时时刻刻要存好心,要惜福最要紧。他们做乞丐的,并不是一个个都是好吃懒做的,有的是一时做错了事,败了家业。有的是上一代没积福,害了他们。你看那些孩子,跟着爹娘日晒夜露地讨饭,他们做错了什么,有什么罪过呢?” 如今,每年的端午节来临时,我很少吃粽子,更无从吃到清香的灰汤粽。母亲细嫩的手艺,和琐琐屑屑的事,都只能在不尽的怀念

9、中追寻了。1.端午节是在我国农历的_月_,除了吃粽子的习俗,还有_、_、_等,为节日赋诗也是我国的文化传统,下面描写端午节的诗句是( )A.春风送暖入屠苏 B.碧艾香蒲处处忙 C.玉颗珊珊下月轮2.选文写了家乡端阳节时的哪些风俗?_3.选文中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_ 4.小学阶段,我们学过的台湾女作家琦君的作品还有_,和这篇短文一样,表达了_。5.读了母亲教育“我”要用心看待乞丐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请联系生活谈一谈。_【参考答案】1.五月 初五 挂艾叶 赛龙舟2.包粽子、吃粽子、用粽子供祖先、布施乞丐。3.心灵手巧、勤劳能干、心地善良又有点封建迷信的妇女。4.桂花雨 对家乡、对母亲、对童年的

10、怀念之情。5.略(四)贝多芬被这些话语深深地打动了。他留下来了。1824年5月7日,在维也纳举行了D大调弥散曲和第九交响曲的首场演出。非常成功,几乎是盛况空前。当贝多芬出现时,观众们掌声不息,连续了五次;在这礼仪之邦,即使皇族驾临,习惯上也只是鼓三次掌。演出之狂热竟惊动了警察。交响曲引起了一阵狂热的骚动。有许多人哭了起来。音乐会后,贝多芬因过于激动而晕了过去;他被抬到辛德勒家;他昏昏沉沉地和衣躺着,整夜未喝,直到次日早晨。但胜利只是短暂一瞬,贝多芬分文未得,音乐会没有给他带回一个子儿。物质生活的窘迫毫无改观。他贫病交加,孤立无援,但他却是一个战胜者:人类平庸的战胜者,他自己命运的战胜者,他的苦

11、痛的战胜者。1.本片段节选自名人传贝多芬传,作者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该书的另外两个传主分别是_和_。2.根据你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回答下面的问题。(1)“有许多人哭了起来。”想一想这些观众为什么会哭呢? _(2)怎样理解选文中划横线句的含义? _ _3.罗曼罗兰描写了名人们相貌丑陋、体弱多病、与家庭关系紧张、与同事不和等缺陷和不足之处,这是否会影响你对他们的崇拜或尊敬?这种兼顾人物优点和缺点的写法,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发? _【参考答案】1.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2.(1)也许是被贝多芬作品中美妙的旋律所感动,或是被贝多芬伟大的人格魅力所打动,人们才流泪的。 (2)作为作曲家、音乐家的他,却遭受了失聪

12、的厄运,但是他没有被灾难打倒,而是扼住命运的咽喉,向命运挑战,克服困难,执着于自己的音乐梦想,最终获得了重大的艺术成就,一个孤独、痛苦的人,竟创造了欢乐并把它带给人间,“用痛苦换来快乐”。因此他是“自己命运的战胜者,他的苦痛的战胜者”,他是一位音乐巨人。 3.不会影响。人无完人,作家在表现名人们的伟大的同时,也表现了他们的缺点,使人物形象更贴近生活真实,有血有肉,个性鲜明。启示:写作时应注意真实感,过份拔高反而使人物形象变得干瘪。(其他说法只要言之成理就行。)(五)傅雷家书(节选)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13、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顾的;我们噜哩噜嗦的抖出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 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甜,尽管我没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谢谢上帝了!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尽管将来你

14、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_。 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这儿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到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你走后第二天,妈妈哭了,眼睛肿了两天;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泪。我们可以不用怕羞的这样告诉你。也可以不担心你憎厌而这样告诉你。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也不是可耻的事。何况母亲的

15、眼泪永远是圣洁的,慈爱的!(1954年1月30日晚)1.第自然段中加点的“这一类的话”指什么?(用原文回答) _2.“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作者说这话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10字以内)_3.从本文语言特色考虑,填入第自然段横线上的应是下面哪一句?( )现实却给你证明,我是对的。 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4.家书反映出傅雷对两代人如何相处的一些看法。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1) 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青年人应持有怎样的态度? _(2) 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长辈应克服自身哪些弱点? _(3)傅雷希望两代人建立怎样的关系? _5.读完本文后,结合对本文主旨的理

16、解,写出你此时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参考答案】1.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不得分)。2.回忆儿子的往事这件事(“儿子的往事”不得分)。3.4.示例:(1)青年人应该理解长辈的情感,尊重老人的意见。(2)长辈应克服落伍、迂腐、不够耐心、不太讲就说话技巧等弱点。(3)建立和谐融洽、没有隔膜的朋友般的关系。5.略(六)师旷论学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1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晋平公问于师旷曰 _(2)何不炳烛乎? _ (3)臣闻之 _ (4)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_ 2.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臣闻之 B.如日出之阳 C.驱之别院 D.学而时习之3.翻译句子。(1)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_(2)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_ 4.这则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_【参考答案】1.(1)向 (2)点燃 (3)听说 (4)怎么 2.B3.(1)少年好学,就像初升的太阳一样。(2)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开玩笑的呢?4活到老,学到老。告诫人们学无止境,什么时候都应该抓紧学习。(意对即可)(七)薛谭学讴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

18、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未穷青之技 _ (2)自谓尽之 _ (3)秦青弗止 _ (4)薛谭乃谢求反 _ 2.翻译句子。(1)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_(2)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_3.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_4.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_【参考答案】1.(1)学完 (2)以为 (3)没有 (4)返回2.(1)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 (2) 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3.示例: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千万不可稍有成绩就

19、骄傲自满。 4.有;是他那知错就改,变骄傲为虚心的态度。(八) 韩康伯数岁,家酷贫,至大寒,止得襦,母殷夫人自成之,令康伯捉熨斗。谓康伯曰:“且著孺,寻作复褌。”儿曰: 已足,不须复褌。”母问其故,答曰:“火在熨斗中而柄热,今既著襦,下亦当暖,故不须耳。”母甚异之,知为国器。注释:襦:短袄。 复褌:夹裤。 国器: 治国之才。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家酷贫 _ (2)止得襦 _ (3)已足 _ (4)知为国器 _ 2.下列每组加点词语意思都不同的一项是( )寻作复褌 不须复褌也 母问其故 故不须耳 止得襦 今既著襦A. B. C.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_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20、是( )A.韩康伯告诉母亲自己可以用熨斗取暖,不再需要夹裤。B.韩康伯的母亲给自己做了短袄,让儿子帮她熨烫。C.韩康伯的母亲通过儿子的语言发现了他的智慧,认定他将会成就一番大业。D.韩康伯孝顺母亲,懂得节俭,因此成为治国之才。【参考答案】1.(1)非常 (2)只是,仅仅 (3)足够 (4)成为2.A3.火在熨斗里面,熨斗的柄也热了,现在已经穿上短袄,下身也应当是暖和的,所以不需要再做夹裤了。4.C (九) 孟母三迁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 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傍。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

21、。孟母曰:“真可以处居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1.文中的孟子是_思想的代表人物,他被后人尊奉为“_”。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舍市旁 _ (2)复徙居学宫之旁 _ (3)遂居 _ (4)及孟子长,学六艺 _ 3.翻译句子。(1)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_(2)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_4.上文的故事内容,用三字经小红的句子来概括,就是“昔孟母,_。”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_【参考答案】1. 儒 亚圣 2.(1)安家 (2)搬到 (3)于是 (4)等到3.(1)孟母见了说到:“这里不该是我带着孩子住的地方。(2)等到孟子

22、长大成人,学精六艺,终于成为有名的大儒。 4.择邻处 示例:在好的环境中,跟好的人相处,那么我们才会得到好的教育。正所谓:近朱则赤,近墨则黑。(十)烧炭工和绅士亚米契斯 诺比斯的父亲是当地有钱的绅士,因此诺比斯便趾高气扬,目中无人。他父亲身材魁梧,蓄着浓密的黑胡子,表情十分严肃,几乎每天送儿子上学,接儿子放学。昨天上午,诺比斯跟班里最小的一个孩子烧炭工的儿子倍梯吵架。诺比斯自知理亏,无法辩解,就冲着倍梯气急败坏地说:“你父亲是个乞丐!”倍梯委屈得要命,顿时面红耳赤,默不作声,热泪夺眶而出,回到家里,便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父亲。午饭过后,全身黑糊糊、个子矮小的烧炭工领着孩子来到学校,向老师抱怨

23、。大家都不吱声,只是静悄悄地、全神贯注地听着。跟往常一样,诺比斯的父亲正在门口给儿子脱外衣,他听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便走进教室,问是怎么回事。 “是这位先生在抱怨您儿子。您儿子对他儿子说:你父亲是个乞丐!”老师回答。 诺比斯的父亲听后,皱皱眉头,羞愧得有点儿脸红,于是询问儿子:“你说那句话了吗?”诺比斯站在教室中间,当着倍梯的面,低着头不言不语。父亲紧紧抓着儿子的胳臂,把他拉到倍梯的面前说:“快道声对不起。”烧炭工以和事佬的口吻连声说:“算了吧,算了吧。”可绅士不理睬他,依然谆谆劝导儿子说:“照我的话这样说:我说了愚昧无知的话,侮辱了你的父亲,请你原谅。如果我的父亲能紧握你父亲的手,那将是非常

24、荣幸的!” 烧炭工做了个果断的手势,好像在说:“我不愿意。”绅士不听他的话,逼儿子照他说的办。他的儿子头也不抬,轻声细气而断断续续地说:“我说了愚昧无知的话,侮辱了你的父亲,请你原谅。如果我父亲能紧握你父亲的手,那那将是非常荣幸的!” 绅士向烧炭工伸过手,烧炭工用力紧握着。然后,烧炭工推了儿子一把,儿子心领神会,扑到诺比斯怀里,两人紧紧拥抱。 “老师,请您帮个忙,让他俩坐在一起好吗?”绅士问老师。于是,老师把倍梯安排到诺比斯旁边坐下。待他俩坐好后,诺比斯的父亲打了个招呼告辞了。 烧炭工若有所思地站了片刻,全神贯注地凝视着靠近坐好的两个孩子,然后,来到课桌前,带着爱怜和歉意的表情端详着诺比斯,仿

25、佛想说些什么,可什么也没说出来。他伸手想慈爱地跟他亲热一下,似乎又没有这个胆量,只是用他那粗大的手指轻轻地碰了一下诺比斯的额头。他走到教室门口,回头瞥了诺比斯一眼,才迈着慢慢的步子走开了。 “孩子们,你们要牢牢记住今天看到的事情。”老师语重心长地说,“这是本学年最精彩的一课了!”1.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2.结合上下文,品析加线词或短语的含义,指出其表达效果。 (1)诺比斯的父亲听后,皱皱眉头,羞愧得有点儿脸红。_(2)绅士向烧炭工伸过手,烧炭工用力紧握着。_3.第自然段中说:”(烧炭工)仿佛想说些什么,可什么也没说出来。”请揣摩烧炭工当时的心理活动,用第一人称把它表述出来。

26、_4.结合全文,分析文中绅士的形象。 5.小说的结尾,老师语重心长地说:这是本学年最精彩的一课了!你认为精彩在哪里?_【参考答案】1.绅士的儿子羞辱了烧炭工的儿子,绅士要儿子道歉。2.(1)皱皱眉头,说明心事大,难处理。这里,包含了多层意思:既有为自己的儿子侮辱同学感到意外、吃惊,也有为自己没能教育好儿子感到的羞愧,同时还有为妥善处理好这件事而产生的担忧。(2)“用力”一词一方面写出了烧炭工对这位绅士教子有方的感动;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绅士没有贫贱观念、平等待人的崇敬心理。3.示例1:孩子,对不起,我难为你了。你知错 能改,好可爱。 示例2:我真为你的勇敢高兴,更为你的爸爸感动。孩子,委屈你了

27、!4.他是一位严于教子、有错必纠、平等待人、尊重弱势群体的绅士。5.教育学生不能嫌贫爱富;做了错事,要敢于承认并主动道歉;从人格上说,人人都是平等的。(十一)欣赏是一种善良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猎时无意间捡到一本皱巴巴的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题为的小说所吸引。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但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钟爱有加。他四处打听作者的住处,最后得知作者是姑母一手抚养照顾长大的,于是,屠格涅夫几经周折,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达他对作者的欣赏与肯定。姑母很快就写信告诉自己的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在瓦列里扬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大名鼎鼎、写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就称赞你。他说:“这位青年人如

28、果能继续写下去,他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后(眉飞色舞 惊喜若狂),他本是因为生活的苦闷而信笔涂鸦打发心中寂寥的,由于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赏,竟一下子点燃了青年人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价值,于是一发而不可收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享誉世界的文学家、思想家。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渴望 妄想)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去欣赏别人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力量之源,欣赏者必具有愉悦之心,仁爱之怀,成人之美之善念;被欣赏者必产生自尊之心,奋进之力,向上之志因此,学会欣赏应该是一种做人的美德。 台湾作家林清玄青年时代做记者时,曾报道过一个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细

29、腻,犯案上千起。文章的最后,他情不自禁感叹:“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的吧!”林清玄不曾想到,他20年前无心写下的这几句话,竟影响了一个青年的一生。如今,当年的小偷已经是台湾几家羊肉炉的大老板了!在一次邂逅中,这位老板诚挚地对林清玄说:“林先生写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点,使我想,为什么除了做小偷,我没有想过做正当的事呢?”从此,他脱胎换骨,重新做人。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让我们在生活中多一些欣赏。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馨香,一种沟通与理解,一种依赖与祝福。1.在文中括号内选出最恰

30、当的词语,打“”。2.“信”在字典里的解释有:诚实,不欺骗;信任,不怀疑;消息;书信; 随便。下列词语或短语中的“信”应选哪个解释?请把最恰当解释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姑母写信( ) 信笔涂鸦( ) 找回了自信(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钟爱有加:_脱胎换骨:_4.用“_”画出文中的过渡句。5.文中提到的四位名人,他们分别是_、_、_和_。你最欣赏他们中的哪一位?并说说你欣赏的理由。 _6.这篇短文通过_和_这两件事,告诉我们欣赏是_,在生活中要_。【参考答案】1.惊喜若狂 渴望 2. 3.(1)非常喜爱。 (2)改变从前的不足,重新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4.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

31、别人的欣赏,同样,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欣赏别人。5.屠格涅夫列夫托尔斯泰林清玄培根 (理由言之有理即可)6.屠格涅夫欣赏列夫托尔斯泰 林清玄欣赏小偷 一种给予,一种馨香,一种沟通与理解,一种依赖于祝福 多一些欣赏。(十二)神奇的电子书包提起书包,没有一个人会不动心,因为它曾经伴随我们度过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令人遗憾的是,眼下孩子对书包有一种畏惧感。据说有人称过中学生的书包,大都在10公斤到20公斤左右。沉重的书包压弯了学生的背脊,也压痛了父母的心。有没有解决的办法?据了解,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在调试一种电子书包。这种书包相当于16开书本大小,厚度约1厘米,重量仅700克,却可以存很多内容。第一批准备试用的200台电子书包,分4个班,将分别在北京、上海、大连和深圳4个城市试用。 这些书包如果做得秀气些,它完全可以放在口袋里。虽然不起眼,却可以从小学用到大学毕业,读研、读博都可以用,一用就是几十年。课堂上再也看不到堆积如山的课本、作业本,连铅笔、钢笔等文具都不用带了,一本16开本的电子书包将代替这一切。 在新加坡,电子书包的发展要更快一些。它实际上是一个储存、记载和阅读信息、资料的电子装置,上面设有若干电子卡插槽,学生可以插入课本卡、作业卡和字典卡等,还能与互联网连接收发电子邮件,可以和地球上任何一个地区的学生交流学习心得。显然,电子书包的出现,预示着一场全球性的教育革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