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导儿童读经心得报告.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9402730 上传时间:2022-04-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导儿童读经心得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导儿童读经心得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导儿童读经心得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导儿童读经心得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导儿童读经心得报告教育儿童读经心得报告 本文关键词:读经,教育,心得,儿童,报告教育儿童读经心得报告 本文简介:教育儿童读经心得报告(一)儿童读经的深远好处古人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在儿童天性未染污前,善言易入,先入为主,待其长大而不易变,故人之善心、信念和优秀品性须在幼小时培育。凡为人父母者,在子女幼小时,即当教以读诵经典,以培育其根本才智和定力,更晓以因果道德,敦伦尽分之理;若幼时不教,待其长大教育儿童读经心得报告 本文内容:教育儿童读经心得报告(一)儿童读经的深远好处古人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在儿童天性未染污前,善言易入,先入为主,待其长大而不易变,故人之善心、信念

2、和优秀品性须在幼小时培育。凡为人父母者,在子女幼小时,即当教以读诵经典,以培育其根本才智和定力,更晓以因果道德,敦伦尽分之理;若幼时不教,待其长大,则习气已成,难以修正,悔之晚矣。儿童所读的经并不是指佛经或宗教的经典。凡是圣贤的典藉,可以历久弥新的,可以规范我们立身行事的,皆称为经典。借由以下几个问题的回答,我们可以对儿童读经的深远好处有所了解:心定功夫是如何培育的?读经时,讲求语速、语调:要求语速不急不徐,语调抑扬顿挫。现在一般人一切都讲求快速,有的人听到读经读得这么慢,就提不起精神,其实读经就是让我们的心能静下来。一个人能定得下来,才有实力思索,面对问题,才不至于惊慌、忙乱。心定功夫的培育

3、,就是由平素来训练的。训练的最好方法莫过于读经。读经既简便易行又不用花钱,每一个家长在家里就可以辅导孩子培育这种心定的功夫,也就是现代常说的训练沉稳、从容的心理素养。为什么要读古人的圣贤经典?有许多老师、家长质疑,古人的东西、旧有的东西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对于这种疑问,我们要冷静思索这种质疑有没有道理?回顾我们过去推动文化经典的时候,往往实行比较强硬的手段,硬要孩子背下来。孩子背了,但不懂得意思,家长就会想既然不懂得意思又何必背呢?就以为读古人的东西、旧有的东西是没有用处的。我们想一想,人从诞生到老死,可以说无时无刻不在学习,每一个年龄阶段都有每一个年龄层面的思索。随着人生的发展,对人生的历练都

4、有更进一步的体会和思索。尤其是步入中年以后再回头看看过去,由于自己的无知,奢侈了很多珍贵的时间。等到我们年龄大了,再来学习,往往感到我们的体力、脑力的确是力不从心,因为我们已经没有那么多精力和时间来学习了。等到我们了解、已经看透以后再来学习,为时已晚。古人言:幼无学,老何为?幼儿的学习就是扎根教化。人要有底子,最好的底子无过于圣贤的智能阅历,这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础。比如说一年级的读经小挚友在爷爷被选上了孝悌楷模后说出:“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的话,我们可以想象她在背诵这一句的时候,可能完全不知道它的意思。熟读、背下来后,看到爷爷选上孝悌楷模,她就明白原来爷爷是一个孝顺的人,还为此获得政府的奖

5、赏,因而她就能有所体会,讲出了孝悌是为人的根本。所以要预先垫底,有了基础以后,才能运用。就像盖一座大楼,没有基础肯定不能盖起来。以圣贤经典为地基的扎根教化就特别重要。把圣贤的经典融入到自己的脑海中变成自己的经典,有哪些好处呢?简洁举例说:遇到困难时,你会想到古人说“遇到困难应当愈挫愈勇”你就会勉励自己不要灰心,不要难受。孟子说道:“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你要记起这样的话就会认为自己是有用的人,肯定不会自暴自弃,还会勇于担当一切困难和艰辛。我们纵观历史上的圣贤、伟人的成长历程:孔老夫子自幼失去父亲,由母亲含辛茹苦将他教化成人,最终成为至圣先师。孟子也是

6、自幼父亲就过世了,“孟母三迁”,专心良苦地教化孩子,终使孟子成为中国历史上的贤人。范仲淹靠苦学,经验了种种的艰辛,最终成为国家的宰相、国家的栋梁。他廉洁奉公的品德流传至今。历史上全部成圣成贤的人哪一个不是历尽艰辛,经验种种考验最终成为圣贤之人的?我们想一想,假如读了圣贤的书,存于脑海,虽然没有方法一下子用出来,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对人生的看法,对人际关系的处理,借由圣贤典籍的训诲,我们可以做到最合理的应对。最至少我们在人生旅途中,懂得如何把握方向和驾驭目标。比如我们读到孔夫子说:“四十而不惑”,到四十岁以后我们对人生的看法是不是更进了一层呢?假如我们越活越倒退,就说明对于圣贤典籍,我们未曾读

7、过或没有读进去。假如我们从小就接受经典的熏陶,圣贤就可以常相左右,当我们遇到任何的问题,信手拈来圣贤的训诲就会发觉圣贤典籍原来就是我们人生导航,可以带领我们走向光明。最至少在面临挫折时,我们有实力勇于接受,不至于在挫折来临时,手足无措。可见圣贤典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可以运用得到,只是一般人不知道如何运用,也就不能了解圣贤文化何以能承传五千年,又为何五千年来他始终是中国各朝各代的立国之本。综观历史,我们可以发觉,社会安定的维系都有赖于这些圣贤遗留下来的智能和阅历。缺乏圣贤教化会出现哪些问题?(1)全社会不重视圣贤教化的结果是什么?现前,我们面对高科技的文明社会,虽然物质水平都提升了,具有极高的日

8、常物质供需享受和便利,可是我们冷静视察,现今社会人们的内在精神并没有提升,社会混乱,道德沦丧,人们内心缺乏平安感,就是由于现代人从小没有接受过德教(“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八德教化,另外一说是“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八德教化),没有接受过圣贤的训诲,因此就不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处事。当今的学校教化,也普遍着重在学问、科技教化,并没有把人文教化做很好的教育。其后果之一就是不知道人与人之间应当如何相处,不知道如何敬重对方。人与人相处时就很易起冲突,夫妻不和比比皆是,夫子相告在今日也屡见不鲜(2)圣贤教化的重要一环家庭教化是不是断了?家庭中父母得不到敬重,父母和子女两代都受西方

9、化的教化,父母和子女之间就像是挚友。至亲父母的尊长地位降为挚友,而挚友又是可有可无的,家庭的伦理随之丢失了,出现了父不父,子不子;夫妻之间不懂应当如何相互敬重;子女之间也不懂如何友爱所以我们不得不说是“上梁不正,下梁歪”。现在单亲家庭增多,子女更难以接受良好的家庭教化。在缺乏以圣贤教化为核心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我们会觉得他们好象特别的冷漠,暂且不要说有伦理,有道德,连最至少应当尽的责任都不清晰,想到的只是自己的利害与得失。在以往农业社会,靠家庭教化,人们也知道人有尊卑,要敬重长上,懂得敬畏天地过去,学校的老师因学生犯错误惩罚孩子,家长会感到很兴奋,因为孩子得到仔细的关照,在出问题时,老师特

10、殊地付出教育。家长会报着感恩的心向老师致谢。而现在的状况呢?一个家庭大多只有一个孩子,儿子像皇帝,女儿像皇太后,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弟子规有言“父母呼,应勿缓”,是父母呼喊,子女应对。而现在,小皇帝一呼,爸爸、妈妈甚至爷爷奶奶一起应。家庭的结构关系完全颠倒了。孩子是千般宠爱于一身,从小没有被骂过,被雕塑过。到学校后,假如犯一些过失,老师难免会严词责怪或惩罚。孩子现在都是父母的心肝珍宝,孩子回家一告状:“老师今日骂我,责怪我”,父母就会感到难受,甚至到学校告状。正是由于家长的这种溺爱逼得老师无所适从,也不敢倾全力来教育,尤其是品德方面几乎没有方法来指导。因而这些幼苗从小就很高傲,自大,自古以来老

11、祖宗就训诫我们:“满招损,谦受益”,将来长大肯定会遇到许多的挫折。很多孩子在青少年时期就无法忍受一些外来的冲击,包括课业方面或人际方面。因为没有幼小时期的挫熬煎练,到青少年时期就往往想不开,甚至走向极端。我们冷静想一想是谁造成孩子如此的?是父母,是失去的以圣贤训诲为核心的家庭教化。我们不能怪学校和老师。真正贤明的父母,应当懂得在孩子幼儿心性特别纯净的时候,假如一味地纵容、宠爱、听从是在害他。谚语道:“棒头出孝子,箸头出杵逆”,我们不得不重视这个问题。孩子小时候就像一棵小树,枝干很嫩,我们怎样雕塑,他就会成为怎样的形态。所以我们要把握好这可塑性最强,记忆力最好的年龄段,给他圣贤的经典,让他在幼小

12、的成长阶段就培育许多圣贤的智能和德能,那么他将来的人生道路就可以走入阳关大道。有道是:“祖宗虽远,祭祀不行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行不读。”有慧眼者,当见于此。(二)如何教育儿童读经近年来,教育儿童读经已经在全世界各地蔚为一股风潮,有很多老师和家长,在得知读经的好处后,纷纷教化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或者在社区亦可见到热情开展的读经活动。如何正确地引导和带领孩子读经,就成为很重要的课题。教育儿童读经本身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但是作为一个老师,首先必需要熟读经文,而且不行以读错。至于速度应当如何,我们要视孩子的年龄而定。高年级的,速度可以快一点,而学龄前的,速度不宜过快。因为读经时,最主要是让他们的心定下

13、来,读快读急反而会导致他们内心的急躁。多年的教学阅历表明,读经应当不急不徐。老师在带读之前,内心的打算也是很重要的,最好能把心情缓和稳定下来,声调不宜急促、不宜过高。对所要教读的内容在上课之前要做好充分的打算。为什么要这样?因为老师有自信,学生自然有信念。老师假如能把经文读熟,甚至可以背下来,学生听到老师流畅的读诵和抑扬顿挫的音声,学习的兴致自然就很高。老师假如没有做好打算,不但心慌,又简单断句错误,学生就无法读得通畅,难免他们会心生怀疑:“老师读得水平是这样还来教我们?”假如有家长陪伴,也会质疑老师的学问究竟有多少?所以作为一个导读的老师在课前应当调适好自己的心理,并做好充裕的课程打算,上课

14、才能收放自如,学生自然会随之高兴地学习。老师应有的课堂表现1.首先声音要嘹亮,要有精神,学生自然能精神奕奕,不会懒散。2.千万不要有断句错误,否则会误导学生。所以要注意自我进修。3.读经可以有抑扬顿挫的表现,随着声韵的凹凸起伏而自然晃动,不知不觉地,就会沉醉在读经的乐趣中。4.语速不宜过快。读得慢,让学生吐字分明清楚,有助于心定,再透过抑扬顿挫的经典诵读,还可以渐渐地体会个中的道理。因为我们知道“读书一百零一遍其义自现”的道理。末学教的一个一年级的小挚友,爷爷被选上了孝悌楷模,全家聚餐庆贺时,这个小挚友就在餐桌上面抑扬顿挫地大声说道:“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在座的大人都感到惊讶:这么小的孩

15、子就懂得孝悌是做人的根本,而且话是在获得孝悌颁奖后讲出来的。因而我们不能轻视周遭小挚友的领悟实力。我们读得很慢的时候就很简单随文入观。什幺是随文入观?是指随着文章文词的意境,我们能契入了解字义。所以读慢有它的好处,尤其是3至7岁的小挚友更须要慢读教育。弟子规讲道:“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因此教育小孩读经,自幼应当教他读得清晰明白,同时也奠定他言语清楚的基础。至于验收学生背诵时,速度可以快一点。用此种方法教学,有很多家长、老师反映:孩子透过读经之后,在学校的表现特殊的优秀。比如,过去孩子没有胆识,胆识特小,当老师要他起来读书时,不但没有自信,加上颤抖的声音,语音就更不清晰了;透过读经

16、的训练,孩子上课被叫起朗诵时,就特别地有自信,每一个字都读得铿锵有力。故经典诵读的确可以培育孩子的耐性、训练孩子的胆识,尤其是胆小的小挚友,他的自信念也会相对提高。(语速和断句的示范请听如何教育儿童读经的音声版MP3)总之,语速的快慢要依据学生的年龄和接受状况,才能拿捏精确,驾驭因材施教才是最好的方法。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其实是最大的收获者,也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尤其是体会个中的道理后,会深切憧憬圣人的大智大德,许多的句子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诚如朱子所言:我们读圣贤书,绽开典籍,就要能察觉到自己的言行举止、起心动念与圣贤的训诲是否有所不同,如有不同,就要即刻改正。故当一个好的导读

17、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个人修养的提升是成效显著的。老师的课前练习打算自己先读一读,听一听自己的朗读效果,读得很熟稔,经义就会渐渐契入到心海里。教出来时就会觉得特殊的开心。假如能熟读历史上的八德故事(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穿插在课堂中讲解,效果会更好。透过自己充分的学习,你周遭的人,包括家长就会觉得你的气质和言行以及你的看法无形中都在提升。所以读经,自己可以得到很大的好处。经典的选取作为童蒙养正的基础,最好的莫过于弟子规,如将其每一句都落实在日常生活中,就打好了圣学做人的根基,而后再读其他的圣贤典籍:如三字经、孝经、高校、论语、中庸、孟子、老子、庄子、礼记、易经等。读经要不要背?我们来

18、思索一下,凡事假如有求,就会感到很苦痛,不论大人或小孩,设立某种目标后就要特别尽力,要特殊经过训练才能达到。往往觉得学习是一种困难和压力,那么我们读经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削减学生的挫折和排斥呢?要常常地读诵、熟读,透过这样的方法,经义、经文就可以顺畅而自然地汲取和背诵下来。这是因为人的耳朵最利。举例来说,听一首歌10遍以后就耳熟能详了。假如每天读经10遍,一周能读73遍,73遍后就会很自然地登记来,即使记不下来,也可以朗朗上口。所以读经要激励学生每天读,假如父母亲子一起共读,那是最好不过了。家庭的有效协作读经不应当只有小挚友读,应当是全家一起来读。假如家里的成员由父母带领在饭后拨出30-60分钟

19、共同读诵,一年的时间可以把论语完全背下来。谚云:“半部论语治天下”,父母读后若能深化义理,无论处事还是待人都会更加练达,对于日常生活和工作的进行都有很大提升作用。由于现在的小挚友受到电视、电脑的污染相当的严峻,我们对抗这两种传媒的污染,可以主动地实行全家一起读经的方法来防范,不但意义非凡,而且陶冶性情就在读经中。借着潜移默化,自己的言行举止也会透过经典、义理的熏陶而渐渐改变气质,诚如古人所言:“读书无非在改变气质而已”。父母领先以身作则,则子女焉有不效仿之理?所以这是最好的修学方法,也是奠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第11页 共11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