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会考生物试题(解析版).pdf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93960577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619.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会考生物试题(解析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21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会考生物试题(解析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会考生物试题(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会考生物试题(解析版).pdf(2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 年呼和浩特市初二年级生物结业考试试题年呼和浩特市初二年级生物结业考试试题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物学观点,下列与此观点相符的是()A.蓝藻细胞内的线粒体是其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B.秀丽隐杆线虫约 1.5mm 长,有环带有利于生殖C.爬行动物体表有角质鳞片和甲,对生物体有保护作用D.哺乳动物牙齿分化,既提高了摄食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答案】D【解析】【分析】1蓝藻属于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2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3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休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心脏只有三个腔,

2、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爬行类的生殖以及幼体的发育都脱离了水的限制,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4哺乳动物的牙齿分化为门齿、犬齿和臼齿,其中草食性哺乳动物具有门齿、臼齿,无犬齿;肉食性哺乳动物具有门齿、臼齿和发达锐利的犬齿。【详解】A蓝藻细胞属于原核细胞,细胞内没有线粒体,在蓝藻细胞的细胞质内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A错误。B秀丽隐杆线虫属于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但是没有环带,B 错误。C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既可以保护身体,又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从而更好的适应陆地生活,C 错误。D哺乳动物的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其中门齿用于切

3、断食物,臼齿用于磨碎食物,犬齿用于撕裂食物,所以牙齿的作用为切断、撕裂和磨碎食物,肉食性动物如狼等的犬齿发达,适于撕裂肉食,而草食性动物没有犬齿。哺乳动物牙齿的分化,适应复杂的环境,吃不同的食物,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功能。因此,哺乳动物的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牙齿分化,既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D 正确。故选 D。【点睛】理解各种动物的身体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2.下列有关动物运动与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狗怕弯腰,狼怕摸刀”,这种行为属于条件反射且该行为的形成与遗传有关B.暴雨前,蚁群叼着卵茧、食物等有序的往高处转移,说明蚂蚁具有社会行为C.一般

4、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环境的能力也越强D.小动物闻到老虎的气味纷纷逃跑,这属于动物之间的信息交流【答案】D【解析】【分析】1动物的行为: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称为动物的行为。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2动物的运动:运动系统主要有骨、关节和肌肉组成。骨与骨之间通过关节等方式相连形成骨骼,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称为骨骼肌。人体能产生运动,是因为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而收缩,再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收缩产生动力。【详解】A“狗怕弯腰,狼怕摸刀”,这种行为并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出生后建

5、立的,属于条件反射,是学习行为,该行为的形成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A 正确。B暴雨前,蚁群叼着卵茧、食物等有序的往高处转移,说明蚂蚁的行为是有组织、有分工的,这属于社会行为,B 正确。C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也越强,C 正确。D信息交流指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小动物闻到老虎的气味纷纷逃跑,这属于动物的防御行为,D 错误。故选 D。【点睛】掌握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是解题关键。3.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请根据下图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专门寄生在活细胞内;不含叶绿素,

6、进行腐生生活,它在无氧条件下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同时释放出较少的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B.和用孢子繁殖,在环境适宜时进行孢子生殖,采取分裂方式增殖C.由单个细胞构成的是,由多细胞构成的是,没有细胞结构的是D.的地上部分像一把展开的雨伞,叫子实体,子实体是营养器官【答案】A【解析】【分析】1图中是病毒,是蘑菇,是细菌,是青霉,是酵母菌。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3细菌是单细胞生物,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等结构,没有成形的细胞核。4真菌有单细胞的,如酵母菌;也有多细胞的,如霉菌等,其中霉菌

7、和蘑菇菌等大多是由大量的菌丝组成的,菌丝上面能产生大量的孢子,孢子可以发育成新个体,多细胞真菌靠孢子来繁殖后代的。【详解】A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生活,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酵母菌是单细胞生物,不含叶绿体,进行腐生生活,它在无氧条件下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同时释放出较少的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A 正确。B蘑菇和青霉菌属于多细胞真菌,是由大量的菌丝组成的,菌丝上面能产生大量的孢子,孢子可以发育成新个体,靠孢子来繁殖后代的;酵母菌在环境适宜时进行出芽生殖;细菌进行分裂生殖,一个细菌横向分裂为二个细菌,B 错误。

8、C细菌和酵母菌是单细胞生物;蘑菇和青霉属于多细胞真菌;病毒没有细胞结构,C 错误。D蘑菇是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菌丝体是营养器官,子实体是繁殖器官。子实体是蘑菇长出地面的地上部分,样子很象插在地里的一把伞。地下还有白色丝状,到处蔓延的菌丝体,这是蘑菇的营养体部分,吸水分和有机物,D 错误。故选 A。【点睛】熟练掌握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营养方式、生殖方式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灵活解答。4.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化成各种细胞的未分化细胞,因为它能够产生物体需要的所有类型的细胞,因此被医学界称为“万能细胞”。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骨髓移植能治疗白血病,健康人的骨

9、髓中含有大量的造血干细胞,可不断产生新类型的血细胞,它们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分化B.细胞分化产生了组织,它们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似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C.受精卵被称为“全能干细胞”,主要原因是它能产生生物体需要的所有类型的细胞D.在寒冷环境中,我们会不自主打哆嗦,“哆嗦”与神经组织的功能有关【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在不断分裂的过程中,分裂后的细胞不断的生长,再不断的分裂,而一部分生长后的细胞停止了分裂,在形态、结构、功能上发生了变化,即结构、功能、形态相似的聚集在一块形成细胞群,所以组织就是指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群。【详解】A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

10、细胞连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是组织,因此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了组织。造血干细胞是指骨髓中的干细胞,具有分化为各种血细胞前体细胞,最终生成各种血细胞成分,例如:红细胞,正确。B细胞在不断分裂的过程中,分裂后的细胞不断的生长,再不断的分裂,而一部分生长后的细胞停止了分裂,在形态、结构、功能上发生了变化,即结构、功能、形态相似的聚集在一块形成细胞群。所以组织就是指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群,正确。C受精卵在形成胚胎之前的细胞是全能干细胞。具有发展成独立个体的能力,能产生生物体需要的所有类型的细胞,正确。D当人处于寒冷环境中时,寒冷刺激了皮肤里的冷觉感受器,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入下

11、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中枢的分析、综合,再使交感神经兴奋,进而引起皮肤血管收缩,减少血管流血量,从而使皮肤散热量减少。与此同时,皮肤的立毛肌收缩,骨骼肌也产生不由自主地战栗,使产热量增加以保持体温的稳定。因此,在寒冷环境中,我们会不自主打哆嗦,“哆嗦”与肌肉组织的功能有关,错误。故选 D。【点睛】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细胞的分化的概念。5.下列有关绿色植物类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藻类植物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大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B.蕨类植物体内具有输导组织,可为植株向高处生长提供物质运输C.银杏所结“白果”由子房发育而来,内部没有胚珠发育成的种子D.桃树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具有双受精特征,对

12、环境的适应性很强【答案】C【解析】【分析】藻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用孢子繁殖后代。根据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把植物分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详解】A藻类植物无根、茎和叶的分化,细胞内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藻类植物在所有的植物中占得比例最大,藻类植物每年能制造 360 亿吨氧气,占地球氧气的 70%,是大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故 A 正确。B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利用,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能适应

13、陆地生活,故 B 正确。C银杏属于裸子植物,银杏树上结的“白果”是种子,外面肉质的部分是种皮,其种子无果皮包被着,裸露,不能形成果实,所以银杏所结“白果”属于种子,由胚珠发育来而的,故 C 错误。D桃树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具有双受精特征,受精过程摆脱了对水的依赖,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故 D 正确。故选 C。【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不同植物类群的特征。6.“劳动是一切知识的源泉”,很多生活生产经验都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生长期要水肥充足,施肥的作用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有机物B.播种后地膜覆盖主要作用是保持水分,利于种子萌发C.对农作物“干透浇足”,是依据了

14、根生长的向水性特点D.对棉花摘心可以提高产量,是因为促进了植物的顶端优势【答案】C【解析】【分析】1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2种子萌发的外界环境条件是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水分。3植物的根系在生长过程中具有向地性、向水性、向肥性的特点。4顶端优势是指一个枝条上,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抑制的现象。【详解】A植株的生长需要无机盐,植物生长期要水肥充足,施肥的作用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盐,A错误。B播种后用地膜覆盖,主要是为了保持温度,还可以保持水分,为种子的萌发提供适宜的条件,有利于种子提早萌发,B 错误。C大多数陆生植物的根在地下分布深而

15、广,形成庞大的根系,比地上的枝叶系统还发达。可谓“根深叶茂”,可见根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根系在生长过程中,根向水多的地方生长,使根的生长具有向水性,对农作物“干透浇足”,这样做是为了,利用根的向水性促进根向土壤深处(水分较多)生长,C 正确。D对棉花摘心可以提高产量,是利用的顶端优势的原理,去掉顶芽,可以促进侧芽的生长,提高产量,抑制了顶端优势,D 错误。故选 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在复习时,要做到知识的系统性,灵活性。7.草莓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水果,但草莓生长对水肥条件要求较高,常发生连作障碍,因而近 些年采用立体栽培技术种植草莓受到人们的欢迎。下列相关叙

16、述不正确的是A.草莓立体栽培技术的优点是离开土壤,用无土栽培来解决土质病害问题B.若想促进草莓多长匍匐茎分株,在日常管理中应多施氮肥,它的作用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C.草莓上的小黑点应是草莓的种子,它由胚珠发育而成D.某同学制作了草莓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观察到叶片结构如图,能向 叶片运送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位于结构C中【答案】C【解析】【分析】无土栽培指的是不用土壤,而是依据植物生活所需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少,将无机盐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成营养液,用营养液来培养植物。植物生活中最多的无机盐是氮、磷、钾。一朵完整的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后,只有子房继续发育,发育情况为:【详解】A无土栽培指的

17、是不用土壤,而是依据植物生活所需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少,将无机盐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成营养液,用营养液来培养植物。无土栽培可以更合理的满足植物对各类无机盐的需要,具有产量高、不受季节限制、节约水肥、清洁无污染等优点,所以草莓立体栽培技术的优点是离开土壤,用无土栽培来解决土质病害问题,故 A 正确。B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若想促进草莓多长匍匐茎分株,在日常管理中应多施氮肥,它的作用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故 B 正确。C草莓上的小黑点应是草莓的果实

18、,它由子房发育而成,故 C 错误。D叶片的结构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叶脉内有导管和筛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某同学制作了草莓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观察到叶片结构如图,能向 叶片运送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位于结构C叶脉中,故 D 正确。故选 C。【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植物的生活需要无机盐,叶片的结构,果实和种子的形成。8.居里夫人曾经说过: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伟大的魔术。人类对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见证了一 代代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科学品质和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到目前为止,共有 8 次诺贝尔奖的桂冠被从事光合作用研究的 12 名科学家摘取。下列相关经典实验分析不 正确的是A

19、.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的实验中,泥土的重量减少了 90 克,主要是由于土壤中的无机盐 被植物吸收利用了的缘故B.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的实验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绿色植物可以更新因为动物呼吸变得 污浊了的空气C.德国科学家萨克斯的实验证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而光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D.在上述的相关实验中,可以通过测定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氧气的释放量以及有机物的积累量来表示植物实际光合作用的强度【答案】D【解析】【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详解】A实验中泥土的重量减少了,说明土壤中的部分物质被

20、柳树吸收并利用了,而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除了水还有可溶性无机盐,A 正确。B从图中看出,由于小白鼠呼吸需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很快钟置内的氧气就被消耗殆尽,小白鼠因缺氧无法呼吸而窒息死亡。如果将小白鼠和绿色植物同时放在密封的钟置内,绿色植物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供给小白鼠呼吸,小白鼠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小白鼠和绿色植物就能够存活较长时间。因此,从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绿色植物可以更新因为动物呼吸变得浑浊的空气,B 正确。C叶片的见光(未遮盖)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说明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淀粉,进而说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叶片的遮光

21、部分遇碘没有变蓝,说明遮光的部分没有产生淀粉。叶片见光部分产生了淀粉,遮光部分没有产生淀粉,说明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C 正确。D在上述的相关实验中,不可以测定出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氧气的释放量以及有机物的积累量,也就不能表示植物实际光合作用的强度,D 错误。故选 D。【点睛】理解光合作用的实质是解题的关键。9.学习科学时我们经常会用图象来建模,下列对图象的分析错误的是()A.甲图中饭后 1 小时(BC 段)血糖含量出现大幅上升的原因是糖类被消化吸收B.某人每次呼吸肺内气压变化的曲线可以用图乙表示C.图丙表示血液流经肾单位时某些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曲线 A 代

22、表的物质是尿素D.图丁中脂肪在器官 d 中最终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答案】B【解析】【分析】1正常人的血糖浓度总是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这是因为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能调节体内糖的代谢。2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3构成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由肾小管和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尿的形成主要有两个过程,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4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图中 a 是口腔,b 咽和食道,c 是胃,d 是小肠、e 大肠。【详解】A由分析可知,正常人的血糖

23、浓度总是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饭后,糖类在人体的小肠内最终被消化成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并加入血液,所以 BC 段血糖含量明显上升,A 正确。B从图中可以看出,0-2.5 秒内,人体呼气,2.5-5 秒内,人体处于吸气状态。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即气压值低于 0,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相反呼气与之过程大致相反。呼吸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从图中可以看出:0-1 秒,肺内压高于 0,则表示呼气,1-2.5 秒,肺内气压

24、低于 0,则表示吸气。2.5-4 秒,肺内压低于0,则表示吸气。4-5.0 秒,肺内气压大于 0,表示呼气,图中曲线与呼吸运动中的肺内压不相符,B 错误。C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肾小蠹中的液体称为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这些被重新吸收的物质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结合图示,曲线 A 表示的物质在流经肾小管时浓度迅速增高,应该是尿素;曲线 B 表示的物质在流经肾小管时含量减少,

25、直至为零,应该是葡萄糖,C正确。D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在胆汁的乳化作用下,变成脂肪微粒,然后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图中 d 是小肠,脂肪在器官 d 小肠中最终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D 正确。故选 B。【点睛】题目有一定的难度,要学会分析图片,运用相关知识灵活答题。10.脑内 X 区域是体温调节中枢的一部分。研究者测量了不同环境条件下,自由活动的小鼠 X 区域被激活的神经元的比例,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环境温度下降时,X 区域神经元活性上升B.小鼠的体温调节是通过 X 区域独立完成的C.环境温度保持稳定时,X 区域被激活的神经元比例基本不变D.脑内 X 区域

26、不能接收外界温度上升的信息【答案】B【解析】【分析】体温调节是温度感受器接受体内、外环境温度的刺激,通过体温调节中枢的活动,相应地引起内分泌腺、骨骼肌、皮肤血管和汗腺等组织器官活动的改变,从而调整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水平。【详解】A通过分析图 1 可知,环境温度下降时,X 区域神经元活性上升,增加产热量,从而维持体温恒定,A 正确。B体温调节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如寒冷条件下,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含量会增加,促进代谢,所以小鼠的体温调节并不只是通过 X 区域独立完成的,B 错误。C观察图可知,环境温度保持稳定时,X 区域被激活的神经元比例基本不变,C 正确。D分

27、析图 2 可知,随外界环温度的上升,而脑内 X 区域内的神经元活性并不上升,即不能被激活,不能接收外界温度上升的信息,从而维持人体内的体温恒定,D 正确。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体温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11.查尔斯-达尔文于 1859 年出版了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的两大学说:共同由来学说 和自然选择学说。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且随着生物科学的 发展,形成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有关阐述,不合理的是()A.田鼠打洞和夜间活动的行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人体免疫的第一、二道防线

28、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的天然防御屏障C.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个体的基因型D.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能科学地解释生物多样性的成因【答案】C【解析】【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源于达尔文于 1859 年发表物种起源,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它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如白细胞,具有溶解、吞噬和

29、消灭病原体的作用。【详解】A达尔文认为,“田鼠的打洞和夜间活动”是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的结果,故不符合题意。B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它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如白细胞,具有溶解、吞噬和消灭病原体的作用。这种免疫能力是人一出生就有的,人人都有,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正确。C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个体的表现型,错误。D在生存斗争中,能够适应环境变化的有利的可遗传的变异个体可能生存下来并产生后代,由于生存斗争的不断进行,自然选择也在不断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

30、活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的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面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由于生物所处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经过自然选择也就形成了生物的多样性,正确。故选 C。【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自然选择是自然界对生物的选择作用,使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生物与环境的适应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12.生物个体的寿命是有限的,生物的种族却是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这是因为生物都能以一 定的方式繁衍后代。自然界中生物生殖和发育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水螅、海绵动物、吊兰、变形虫都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B.夹竹桃、桂花利用扦插比利用压条更容易

31、成活C.子叶为菜豆萌发提供营养,胚不储存营养,家鸽在卵黄和卵白里为胚胎储备营养D.依赖季节的生殖方式的生物可以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多后代【答案】D【解析】【分析】(1)孟德尔的遗传定律适用范围:1有性生殖生物的性状遗传;2真核生物的性状遗传;3细胞核遗传。(2)压条是把枝条中部的树皮剥去半圈,埋进土壤并固定,让枝条的顶瑞露出地面。等埋入土壤中的枝条长出不定根和新芽后,再与母体分离,形成新植株的方法,又称压枝。一般扞插不易成活的植物可用此方法繁殖。如桂花、石榴、藏报春等。扞插:一般是指是剪取一段带有芽的枝条,将其下部插入湿润的土壤中。然后枝条可以生根发芽,长出一个新的植株。如杨树、柳树、菊花、葡萄、

32、月季、蔷薇等。【详解】A水螅、吊兰、变形虫都有细胞核,都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海绵动物属于原核生物,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错误。B扞插一般是指把植物的茎进行切断,经过处理之后,插在土壤中,然后每一段枝条都可以生根发芽,长出一个新的植株。月季、柳树、杨树、甘薯、葡萄、菊花等植物适合用茎进行扞插繁殖。夹竹桃、桂花、石榴一般用压条繁殖,更易成活,错误。C菜豆属于双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菜豆萌发时,子叶提供营养;子叶属于胚的一部分,故胚储存营养,错误。D依赖季节的生殖方式的生物可以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多后代,增加后代的存活率,正确。故选 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关知识,尤其要注意遗传定律

33、的运用。13.免疫是人体的一项重要调节机制,以下是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某人被确诊为自身免疫病,这与该患者的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异常有关B.母乳含有某些抗体,婴儿食用母乳而获得的免疫途径属于自然免疫,这一事实也说明婴儿的消化道具有直接吸收某些蛋白质分子的能力C.疫苗进入人体后就不会再发生非特异性免疫D.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体、淋巴因子和溶菌酶等,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答案】B【解析】【分析】免疫系统的功能:(1)免疫防御是机体排除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防御性保护作用;(2)免疫自稳指机体清除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3)免疫监视指机体清除和识别突变的细胞。【详解】A自身免疫疾病是指机体

34、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的疾病,与免疫系统维持自身稳定功能异常有关。免疫监视是免疫系统具有监视、识别和消除体内异常细胞,防止肿瘤的发生的功能,A 错误。B抗体是一种特殊的小分子蛋白质,能够抵挡抗原的,母乳中含有某些抗体,婴儿食用母乳而获得的免疫途径属于自然途径,小分子蛋白质可直接进入血液,B 正确。C疫苗进入人体后成为抗原,先被吞噬细胞吞噬,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 错误。D免疫活性物质是指由免疫细胞或其它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主要包括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机体大多数细胞都能产生溶菌酶,而不仅仅是免疫细胞,D 错误。故选 B。【点睛】关键是把握免疫的相关知识。14.水稻

35、体细胞有 24 条染色体,非糯性和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非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而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下列有关水稻的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遗传定律发生在水稻花粉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中B.若含有 a 基因的花粉 50%的死亡,则非糯性水稻(Aa)自交后代基因型比例是 2:3:1C.用纯种非糯性水稻(AA)和糯性水稻(aa)杂交获得 F1,F1 再自交获得 F2,取 F2 花粉加碘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蓝黑色花粉粒占 3/4D.让 F1 植株与糯性植株杂交,产生的种子遇碘 2/3 变蓝色,1/3 变橙色【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有显性

36、和隐性之分,其中控制生物显性性状的基因称为显性基因(用大写英文字母如 A 表示),控制生物隐性性状的基因称为隐性基因(用小写英文字母如 a 表示)。当生物的性状由一对显性基因(如AA)控制时,它表现为显性性状;当生物的性状由一个显性基因和一个隐性基因(如 Aa)控制时,它表现为显性性状;当生物的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如 aa)控制时,表现为隐性性状。【详解】A 孟德尔遗传定律发生在产生精子和卵细胞的过程中,A 错误。B 若含有 a 基因的花粉 50%的死亡,花粉中含 A 和含 a 的比例是 2:1,卵细胞中含 A 和含 a 的比例是1:1,则非糯性水稻(Aa)自交后代为 AA、Aa、aa,比例是

37、(2x1):(2x1+1x1):(1x1)=2:3:1,B 正确。C 用纯种非糯性水稻(AA)和糯性水稻(aa)杂交获得 F1,F1 再自交获得 F2,F2 有 AA、Aa、aa 三种基因型,且比例为 1:2:1,产生的花粉中 A:a=(1x2+2x1):(2x1+1x2)=1:1,因此取 F2 花粉加碘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蓝黑色花粉粒占 1/2,C 错误。D让 F1 植株(Aa)与糯性植株(aa)杂交,产生的种子为 Aa(非糯性)和 aa(糯性),比例是 1:1,因此遇碘 1/2 变蓝色,1/2 变橙色,D 错误。【点睛】掌握基因的显性和隐性、遗传规律是解题关键。15.科学家对生活在澳大利

38、亚沙漠中的一种哺乳动物大袋鼠进行观察,下面是观察所得到的资料和数据:(1)在一年的不同季节里,捕捉大袋鼠并检测其体内组织的含水量,结果都是稳定在 65%;(2)在干燥的环境中饲养大袋鼠,并以干燥的麦子喂养,检查其体内组织的含水量,结果仍显示为 65%;(3)检测大袋鼠尿,发现尿中的尿素和盐的含量很高,其中尿素是人的 4 倍,盐是人的 2 倍左右。根据上述资料和数据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大袋鼠排出的尿液中,尿素的质量分数大于盐B.大袋鼠产生这种浓缩的尿液,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C.摄入同样多的水分时,大袋鼠比人能排出更多的尿素和盐D.如果给大袋鼠喂食含水量高的饲料,则其尿液中盐和尿素的质量

39、分数将减小【答案】A【解析】【分析】任何袋鼠季节体内组织含水量都稳定在 65%,袋鼠组织内含水量是不随袋鼠喝多少水,吃什么食物而改变;袋鼠尿液中的尿素和盐两种物质的浓度都比人的含量高。【详解】A因为只拿这两种物质和人的尿液中含量进行比较,而题中并没有说袋鼠或者人的尿中尿素含量比盐高,从已知中我们推断不出来大袋鼠排出的尿液中,尿素的质量分数大于盐,A 错误。B在沙漠中,气候恶劣,袋鼠这种生理现象确实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也就是说,排除等量的废物,袋鼠比我们用的水要少,这对在沙漠生活的动物是一种优势,大袋鼠产生这种浓缩的尿液,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B 正确。C因为袋鼠尿液中的尿素和盐两种物质的浓度

40、都比人的含量高。摄入同样多的水分时,大袋鼠比人能排出更多的尿素和盐,C 正确。D水喂得多了,但是袋鼠还是保持体内组织 65%的水分含量不变,那么排出的水必然会增多,这样必将稀释尿液,尿液中盐和尿素的质量分数将减小,D 正确。故选 A。【点睛】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能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16.“做好垃圾分类,推动社会发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是破解“垃圾围城”推动资源再循环利 用的必然举措,需要人人行动起来。呼和浩特市从营造社会宣传氛围、入户宣传宣讲、合并 投放点到设置集中分类箱房,最终实现居民分类精准投放。(1)请将下列四种垃圾从左至右放入上图中的垃圾桶中,排序为_。过期药

41、品;剩菜剩饭;尘土;矿泉水瓶(2)厨余垃圾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 0.60.7 吨有机肥料。从光合作用影响 因素的角度分析,有机肥料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好处是_。(3)垃圾分类可增加垃圾的回收利用,如金属元素提取和生物质发电等。从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分析,其目的是实现_。(4)为探究合理处理餐厨垃圾的方式,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以某食堂提供的午餐、晚餐残余混合物为材料,制成 4 种不同浓度的发酵液。将取自某污水处理厂的菌种加入发酵罐中,间隔不同时间分别加入_,在厌氧条件下进行发酵。35下发酵并测定甲烷的产率,结果如图:据图分析,你认为对餐厨垃圾较为恰当的处理方式 及依据是_。(g-VS

42、/L:每升发酵液含有的挥发性固体垃圾量;mL/g-VS:每克发挥性固体垃圾产生的气体毫升量)【答案】.有机物经微生物分解后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提供矿质元素离子.物质循环利用和能量多级利用.等量不同浓度的发酵液.隔一天加样,加入的发酵液浓度为8g-VS/L 时,能处理最多的垃圾,且甲烷产率高 隔两天加样,加入的发酵液浓度为 4g-VS/L 时,垃圾用量最少,但甲烷的产率高【解析】【分析】垃圾分类,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如今我国的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

43、、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可回收物,是指生活产生的适宜回收和可循环再利用的物品。主要类别包括废纸类、废塑料、废玻璃、废金属、废织物、废旧木材等。餐厨垃圾,是指生活中产生的易腐烂、易变质发臭的废弃物。主要类别包括菜头菜尾、肉蛋食品、瓜果皮核、剩菜剩饭、碎骨汤渣、糖果糕点、宠物饲料、水培植物等。有害垃圾,是指生活中产生的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物质。主要类别包括废电池类、废灯管类、废药品类、废化学品类、废水银类、废胶片及废纸类。其他垃圾,是指居民家庭生活中产生的除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之外的生活垃圾。主要包括混杂、污损、易混淆的纸类、塑料、废旧衣服及其他纺织品、废弃日用品、清扫

44、渣土、骨头壳、水果硬壳、坚果果壳、玉米棒、陶瓷制品等生活垃圾。【详解】(1)过期药品属于有害垃圾;剩菜剩饭属于餐厨垃圾;尘土属于其他垃圾;矿泉水瓶属于可回收物,所以排列顺序为:。(2)有机肥料可被微生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无机盐,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好处是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提供矿质元素离子。(3)生态系统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垃圾分类可增加垃圾的回收利用,如金属元素提取和生物质发电等。从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分析,其目的是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4)本实验的变量是不同浓度的发酵液,将菌种加入发酵罐后,间隔不同时间分别加入等量 4 种不同浓度的发酵液作为菌种发酵的培养基,在厌氧条件下进

45、行发酵。此小题主要考察获取信息的能力,两幅图的不同浓度发酵液下甲烷产率不同,所以应该分情况讨论回答:隔一天加样,加入的发酵液浓度为 8g-VS/L 时,能处理最多的垃圾,且甲烷产率高;隔两天加样,加入的发酵液浓度为 4g-VS/L 时,垃圾用量最少,但甲烷的产率高。【点睛】掌握垃圾的分类和回收、科学探究实验的基本方法是解题关键。17.农业生产中的一些栽培措施可以影响作物的生理活动,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达到增加产量的目的。请回答下列问题:(1)轮作是指在同一田块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或年度间轮换种植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农民通常将玉米和大豆按不同的年份进行轮作。玉米对土壤中氮和硅的吸收量较多,而对钙的

46、吸收量较少;豆科植物吸收大量的钙,而吸收硅的数量极少。根据题意可知,将玉米和大豆轮作的好处是_。(2)间作是指同一生长期内在同一田块上间隔种植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中国有五千年的茶文化历史,研究发现,氨基酸总含量高的鲜叶更适合制作优质绿茶。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相关知识以后,对单作、间作两种种植方式影响茶叶品质的光合作用生理机制进行了如下研究。步骤一:实验分组甲组(单作):只种植茶树(1 米左右);乙组(间作):桂花树(高 56 米)、含笑树(高 1012 米)分别与茶树间 行种植。步骤二:在同一个茶厂,试验地坡势平缓度、土壤肥力基本一致,分别于春茶、夏茶生长季节进行测定。选择天气晴好的日期,从

47、8:0018:00 时每隔 2 h 测定一 次茶树的相关数据。结果如图所示。表:两种种植条件下不同季节对茶叶氨基酸总量、茶多酚的影响指标处理春茶夏茶氦基酸总含量(%)甲组2.381.49乙组2.96.2.00茶多酚含量(%)甲组15.1717.81乙组14.8316.15图 1 中,导致 8:0012:00 期间甲、乙两组净光合速率均增加的环境因素是_。图 2 中,与甲组相比,乙组在 10:0012:00 期间净光合速率继续增加的原因是_。两组种植中,更适合制作优质绿茶的采摘季节和种植方式是_。(3)如图 3 表示夏季玉米地里距地面高度不同处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实线表示 10 时的测定结果,虚

48、线表示 22 时的测定结果。10 时与 22 时植物在 a 点高度固定二氧化碳是否相同?_(答“是”,“否”或“不一定”)。在富含有机肥的农田中,分别说明图 3 中 c 点会_移动,与其主要原因_。【答案】.防止土壤养分失衡.光照强度增加和温度升高.其他树木的遮阴作用,温度适宜.春季、间作.否.向右.富含有机肥的农田中,由于微生物分解作用,会释放出二氧化碳【解析】【分析】(1)在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能够固氮的根瘤菌与植物共生,植物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而根瘤菌则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够吸收的含氮物质,从而使得植物生长良好。(2)据题意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单作和间作,春茶和夏茶,因变量是净光合

49、速率、氨基酸总含量。图1 可知春茶单作净光合速率大于间作;图 2 可知,夏茶单作有午休现象,间作没有午休现象。【详解】(1)玉米和大豆的根系吸收元素时,具有差异的直接原因是不同植物根系细胞膜上吸收离子的载体的种类和数量存在差异。玉米根系细胞膜上运输氮和硅的载体蛋白较多,而运输钙的载体蛋白较少;豆科植物根系细胞膜上运输钙的载体蛋白较多,而运输硅的载体蛋白数量极少。根据题意可知,大豆和玉米吸收矿质元素的种类和数量有差别,若将玉米和大豆轮作,可以防止土壤养分失衡。(2)图 1 中,8:0012:00 期间光照强度增加和温度升高导致甲、乙两组净光合速率均增加。图 2 中,与甲组相比,乙组在 10:00

50、12:00 期间净光合速率继续增加的原因是其他树木的遮阴作用,温度适宜(或间作使光照强度、温度适宜)图 1 中,8:0012:00 期间光照强度增加和温度升高导致甲、乙两组净光合速率均增加。图 2 中,与甲组相比,乙组在 10:0012:00 期间净光合速率继续增加的原因是其他树木的遮阴作用,温度适宜(或间作使光照强度、温度适宜)。(3)夜晚无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固定二氧化碳,所以 10 时与 22 时植物在 a 点高度固定二氧化碳不相同。富含有机肥的农田中,由于微生物分解作用,会释放出二氧化碳,故 c 点将会右移。【点睛】解题关键是能理解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的有关知识,能理论联系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升学试题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