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诗歌鉴赏复习:如何读懂诗歌(第1课时)课件.pdf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3958467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PDF 页数:50 大小:8.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届高考诗歌鉴赏复习:如何读懂诗歌(第1课时)课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2023届高考诗歌鉴赏复习:如何读懂诗歌(第1课时)课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届高考诗歌鉴赏复习:如何读懂诗歌(第1课时)课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高考诗歌鉴赏复习:如何读懂诗歌(第1课时)课件.pdf(5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何读懂诗歌2023高考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题第1课时复习安排 第1讲如何读懂诗歌 第2讲诗歌的十大题材 第3讲诗歌的三大形象 第4讲诗歌的典型意象 第5讲诗歌的语言 第6讲诗歌的表达技巧 第7讲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一.了解诗歌的特点01 诗歌的体裁和题材02 诗歌的结构特点03 诗歌的语言特点(一)诗歌的体裁和题材古体诗(古风)越人歌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皆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与句系限押 而a由牛仄系相对仗的意近 体 诗(今体诗或格律诗)绝句一登鹳雀楼123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四 句儒

2、 句 押 确年 究 率 仄近 体 诗(今体诗或格律诗)律诗 过零丁洋首联123颔联颈联456尾联78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田取丹心照汗青。,句四联绿罪孤梨对址儒句抻物耕究牛仄词(诗余、长短句)酒泉子 长忆观潮【北宋】潘间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势嗡祠牌,可有敢目蠲 嗜 定 器句 嗜 定 照上 看 下 情讲 究 过 片词(诗余、长短句)【明】唐寅雨打梨花深闭门,孤负青春,虚负青春。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愁

3、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赤嗡祠牌,可嗡驳可蠲嗜足器句嗜定皴上看下情讲究过片曲(词余)双 调 折桂令春情【元】徐再思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以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官 碉 曲 牌 眼 目用错系理僧俗句中可附容押 物 对&a由牛仄要求科格古诗十大题材山水田园诗送别怀人诗羁旅思乡诗咏史怀古诗即 事(景)抒怀诗题(咏)画抒怀诗干谒言志诗(二)诗歌的结构特点1.诗歌的一般结构近体诗绝句前两句写景(次),后两句抒情议论(第四句最重要)一般结构:起承转合两句铺陈,两句议论或抒

4、情前二句铺陈,第四句褐不中心律诗前四句写景(次),后四句抒情议论(主)四分法:起承转合二分法:前两联为第一层,后两联为第二层三分法:首联为第一层,中间两联为第二层,尾联为第三层(二)诗歌的结构特点词上阕(片)首句渲染气氛主句写景写景(次)尾句过渡下阕(片)承接上阕(片),表达主旨抒情住)2.起承转合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为例起即起句。紧承诗题,引出所叙、所描之事、物。城阙辅二秦,风烟望五津。承是承接上一层而展开,包括顺接、反接和以类连比。是起的延伸.拓展。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转是接承而来,在内容上推进一层,转出他意表明诗意的转折变换。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合是诗文的结尾,往往是针对

5、上面描述的内容作集中的表现,或议论,或抒情,或寓情于景等。往往是诗歌主旨或诗人感情的凝聚之处。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3.律诗中间两联对仗(对偶)正对是指上下句从两个不同角度来说明同一个道理。如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中 的“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从对仗反对是指上下两句意义上互为对立。如高适 燕歌行中 的“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把军中战串对是指构成对偶的上下两句在语意上有承接.因果假设等各种语法关系的一种对偶形式,亦 称“流水对”或“走马对”。如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说的是从四川出三峡而北上的行程,前后一贯,又有次序。古诗词特点凝练含蓄

6、言简义丰诗 歌 的 短 小 凝 练 常 会 省 略 很 多 信 息。诗 歌 由 于 声 律 要 求 和 出 于 修 群 上 的 特 殊需 要,常 会 打 矍 语 序。16(三)诗歌的语言特点1 .词类活用找出下面活用的词:京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睛却有睛。(2)沆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森。(3)无意怜幽草,人间重晚踮。(4)风老莺雏,雨肥梅子答 聚:。)雨,名词活用作动词,下雨。(2)春,名词活用作形衮词,茂盛的。(3)重,意动用法,以.为f A 人r o 4艮fL*.(三)诗歌的语言特点2 .语序倒装(1)(3)(4)(6)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柳色春山映,梨花

7、夕鸟藏。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归,莲动渔舟下。春山映柳色,夕遥望孤城玉门关。千古江山,无觅英雄孙仲谋处。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三)诗歌的语言特点3.空白省略当文言文读意象组合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对话省略如:“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省略主语如“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二省略介词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二(三)诗歌的语言特点4 .互文见义(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2)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3)烟笼

8、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4)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5)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鞘,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6)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7)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8)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产二、读懂诗歌八必看h必看标题)h必看作者k)h必看注释_)(-AA 必看意象)必看关键字词/必看典故、)h必看尾句):必看选项)1 .必看标题一看标题揭示的写作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二看标题交代的写作缘由或目的三看标题暗含的情感或奠定的作品感情基调四看标题揭示的作品线索五看标题表明的诗歌题材六看标题暗示的诗歌表达技巧请说说下面诗歌标题的作用。吉祥寺赏牡丹【北宋】苏轼人老簪花不自羞

9、,花应羞上老人头。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半上钩。题目交代了地点、事件。请说说下面诗歌标题的作用0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白居易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邯 郸 冬 至 夜 思 家 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征 人 怨 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请说说下面诗歌标题的作用O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白居易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鹅 赠 鹤 白居易君因风送入青云,我被人驱向鸭群

10、。雪颈霜毛红网掌,请看何处不如君?请说说下面诗歌标题的作用。览卢子蒙侍御旧诗多与微之唱和感今伤昔因赠子蒙题于卷后白居易昔闻元九咏君诗,恨与卢君相识迟。今日逢君开旧卷,卷中多道赠微之。相看泪眼情难说,别有伤心事岂知?闻道咸阳坟上树,已抽三丈白杨枝。2.必看作者要真正读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就是要了解诗人的思想性格、生活经历、风格流派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目的等。读诗时,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境况,注意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朝政等方面的问题。知道了“人”与“世”,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有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属于名家名篇的则不再加注,“知人论世”请注意诗人不同,诗风各异。李白豪

11、放飘逸(壮美、丰富多彩、变化万千、雄伟瑰丽、奔放豪迈),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杜甫沉郁顿挫(情感的深厚、浓郁、忧愤、蕴藉;语意的顿挫),如“艰难苦恨繁霜羹,潦倒新停浊酒杯”。境遇不同,诗情有别。李清照前期与后期作品的诗情就不同,如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和 声声慢(寻寻觅觅)所表达的情感明显不同O时代不同,精神迥异。同为边塞诗,唐朝的与宋朝的就不同。王昌龄 的 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传达出的是豪迈和勇敢,范仲淹的 渔家傲 秋思传达出的是凄凉悲壮。F7请概括这首词的情感。剔银灯 与欧阳公席上分题北 宋 范 仲 淹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

12、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人世都无百岁。少痴,酷、老成厄悴。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情 感:宣泄了词人的愤懑,折射出词人内心时不我待的焦灼,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3.必看注释诗歌注释蕴含的信息是多方面的:介绍写作背景,暗示本诗的思想主旨;介绍作者,暗示本诗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介绍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读懂诗句;介绍相关诗句,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提供与“此诗作于作者贬官(或流放)之际”类似的注解,暗示诗人仕途失意、对现实不满,或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愤懑孤寂等情感。(2017全国卷口)阅读下面这首诗及诗下注释,根据提示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文字。送子

13、由使契丹苏 轼云海相望寄此身,不辞驿骑凌风雪,沙漠回看清禁月,那因远运更沾巾。要使天骄识凤麟。湖山应梦武林春。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注】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7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14.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 是(5分)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信第一。C

14、.从李揆的故事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D.苏轼告诫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解 析:诗歌首联点题,写兄弟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这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苏辙此去,虽为远别,但暂作分离,那因远适更沾巾化用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句意,表达了诗人乐观旷达的性格。答 案:诗歌的首联表达了诗人旷达乐观的性格。苏轼兄弟情义深重,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

15、态,悲伤落泪。4.必看意象“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象”,就是物象、形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通过意象可以把握诗人情感O请从颔联推测陆鸿渐的身份。寻陆鸿渐不遇唐代 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答 案:陆鸿渐是个不问尘世、寄情山水、超脱世俗、潇洒自适的隐士o陶渊明有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的诗句,后世就用菊花用作隐士的象征,而陆鸿渐居处也种植了菊花。5.必看关键字词诗歌中有一些能够帮助我们把握作品思想内容的字眼,我们都称为“情感关键字”。阅读时准确抓住情感关键字,

16、无疑对正确理解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有重要的作用。如 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又如 钱塘湖春行:最爱湖东行不足,.请说说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唐 韦 庄满耳笙歌满眼花,满楼珠翠胜吴娃。因知海上神仙窟,只似人间富贵家。绣户夜攒红烛市,舞衣晴曳碧天霞。却愁宴罢青娥散,扬子江头月半斜。愁情。一愁黄巢兵乱国势颓废(为国家的安危而愁);二愁家人离散,自己身陷病痛无力自保;三愁当权者纸醉金迷,不顾时局动荡;四愁百姓饱受战乱,陷于水深火热之中。6.必看典故古诗很讲究用典,典故是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用典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

17、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典故有正用和反用两种,正用就是取典故的原来意义入诗文;反用则在诗文中反用原典的意义。请说说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泪唐 代 李 商 隐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湘江竹上痕无限,觇首碑前洒几多。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朝来濡水桥边过,未抵青袍送玉珂。【注】永巷即冷宫,是皇宫中幽闭失宠女子的地方。汉武帝的第一任皇后陈阿娇就被幽闭在长门宫,所以也称这类怨恨为长门怨。写舜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思念舜,泪洒斑竹的故事。晋朝羊祜实行仁政,他死后,百姓在觇山建碑,洒泪怀念他的故事。写昭君在秋风中去国产离家的故事。写项羽兵败垓下,

18、听到四面楚歌的故事。解 析:第一句写宫怨之泪,第二句写离人之泪,第三句写伤逝之泪,第四句写怀德之泪,第五句写思国之泪,第六句写兵败之泪。前六句写 泪,是为写寒士之泪做铺垫。他们的痛苦哪里比得上贫寒之士忍辱饮恨、陪送贵人的痛苦啊!因为迎送贵人,必得强颜欢笑,这对才志之士是一种难堪的痛苦,而且这种痛苦的泪水只能往肚里流淌,这不更甚于以上六种泪吗?答 案:表达了作者作为贫寒之士送别达官贵人的屈辱、痛苦。7,必看尾句诗歌往往先写景叙事,后抒情明志,因而把握诗歌的尾联,有利于把握诗歌的主旨。诗歌的结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或以景结句、或以情结句、或以理结句、或以问结句。不论以什么形式结尾,诗人都喜欢在结尾这

19、个地方用点心机,因为结尾在全诗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如:马 致 远 的 天 净 沙 秋 思 结 尾“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又如:文 天 祥 的 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试概括本首诗的情感。归燕诗唐代 张九龄海燕虽微渺,乘春亦暂来。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解析:诗人以海燕自比,海 燕“微渺”比喻自己出身贫贱,“春”比喻清明的时代,“暂来”表明自己在朝廷不会久留。“玉堂”“绣户”“华堂”都隐喻朝廷。“时双入”“日几回”写出了诗人工作之辛劳。“鹰隼”比喻李林甫之流,诗人希望他们不必猜忌中伤。表达了自己不辞辛苦、不争名利、报效国

20、家的一片忠心;流露出对方 遭 受权臣排挤的牢骚与不满。8.必看选项诗歌鉴赏选择题选项具有以下特点:选项是按照诗歌顺序对诗歌的逐一解读;选项信息量大,囊括了对形象、情感、主旨、语言、手法等的赏析;选项中只有一个错误选项(4选1的题目),并且错误也只是细节上的设误。故在诗歌阅读中,要 做 到“借题解诗”。8.必看选项(202。全国卷I)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陆龟蒙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注】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裁诗:作诗。

21、楚 辞 离骚:“余既滋兰之九蜿兮,又树蕙之百亩。”比喻培养人才。商崖:这里泛指山崖。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C.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D.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 借题巧读第一步:通览四个选项。从选项可以看出:A项立足整体鉴赏,主要是对题目的解释,B项对首联进行鉴赏,C项对颔联、颈联进行鉴赏,D项对尾联进行鉴赏。第二步:

22、借题读诗。仔细对照品味选项与原诗,将不确定的地方标出,并将基本确定的部分文字作为读诗的辅助信息。A项:主要是对题目的解释,前面的表述正确,“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说法值得商榷。B项:诗歌的首联交代与友人春季欢饮的约定未能实现,因此,描写春色的诗篇也没能完成,诗句中透露出愿望未能达成的遗憾之情,表述有助于读诗。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项:颔联化用屈原的诗句,用兰花、蕙草为喻,说明自己辛勤教学,培养了许多贤才,但也渴望到山间去领略美好的春色,表述有助于读诗。D项:尾联借沈约重瞳之典,鼓励友人战胜眼疾,而最末句更是用“不怕江花不满枝”的灿烂图景来鼓励友人要对未来美好生活充满信心,表述有助于读诗。解析:选A。A项,“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说法错误。“见寄”的意思是“寄给我”,这说明皮日休与作者有诗文往来,并 非“与外界不通音讯”o课堂小结诗歌的体裁和题材前半景,后半情了解诗歌的特点如何读懂诗歌读懂诗歌八必看诗 歌 的 结 构 特 点,-起承转合、对偶词类活用、语序倒装诗歌的语言特点/-空白省略、互文见义必看标题、作者必看注释、意象必看关键字词、典故必看尾句、选项超级感谢您的耐心倾听!T h a n k y o u f o r y o u r p a t i e n c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