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庐山实习报告实习报告.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9391531 上传时间:2022-04-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庐山实习报告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2年庐山实习报告实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庐山实习报告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庐山实习报告实习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庐山实习报告实习报告 庐山实习报告实习报告 1、红壤: 广泛分布于海拔4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带,植被为常绿阔叶林,马尾松以及灌丛草本。成土母质主要为花岗岩、片麻岩、石英砂岩等残积和残积坡积物。从红壤的颗粒组成来看,各层次间质地相当匀称,说明成土过程中有红壤化的性质。 2、黄壤: 黄壤分布于山麓地形比较低平的部位,或发育在粘重而排水不良的母质上,山地黄壤分布在900或800米以下的地带,局部地区可达1010米左右。二者母质大都为花岗岩、砂岩、混合岩及第四纪风积物。 3、山地黄棕壤: 分布于海拔8001200米地带的各种母质上,植被为常绿、落叶混交林,或灌木、草本,现以三宝树简易马路5

2、00米,海拔1010米和三宝树简易马路101米,海拔930米这两处的土壤剖面为例。 野外土壤 调查 记录表3 日期:xx年8月3日 调查人:土坑编号:00-3 土坑类型:比照剖面 土坑地点:三宝树简易马路101米海拔930米 地形部位:山麓 土壤名称:山地黄棕壤 地下水位:低 母质:冲积物+砂岩 指示动植物:毛竹子、灌丛、草木 排灌 状况 :良好 土壤剖面所在地示意图: 土壤利用状况:肯定自然爱护区 土壤剖面图Ao枯枝落叶层Ah有机质层 发 生层 剖面深度 采样深度 颜色 质地 结构 干湿度 松紧度 孔隙 植物根系 新生体 侵入体 PH值 AoAhB1B2B3Bc 0-77-4141-7373

3、-9191-140>140 5YR4/25YR5/47.5YR5/67.5YR6/85.5YR5/8 暗灰棕紫棕淡棕暗黄橙淡棕红 中粘中重粘中粘轻粘中重粘 团粒块状块状块状棱柱状 润润潮润潮润潮潮 松紧紧紧很紧 许多多少无无 多多少无无 无 无 5.15.45.15.15.4 野外土壤调查记录表4 日期:xx年7月3日 调查人:胡承 土坑编号:00-4 土坑类型:比照剖面 土坑地点:三宝树简易马路500米海拔1010米 地形部位:山麓 土壤名称:山地黄棕壤 地下水位:低 母质:坡积物 指示动植物:纯柳杉林 排灌状况:良好 土壤剖面所在地示意图: 土壤利用状况:肯定自然爱护区 土壤剖面图A

4、o1Ao2AhABB1B2B3 发 生层 剖面深度 采样深度 颜色 质地 结构 干湿度 松紧度 孔隙 植物根系 新生体 侵入体 PH值 Ao1Ao2AhABB1B2B3 0-33-77-2323-3838-5353-73>73 7.5YR4/47.5YR3/47.5YR5/610YR5/82.5YR6/6 暗棕棕淡棕黄棕淡黄棕 较粘较中粘较中粘中粘重粘 团粒小团块小团块小团块团块 湿潮潮潮潮潮湿 松松松松紧 多多多多多 许多多多多多 无 无 5.45.55.65.75.8 由表3和表4可知,山地黄棕壤全剖面呈较强的酸性反应。有机质全氮量含量较高。这说明,山地黄棕壤,随气候的冷湿,生物小循

5、环的速度减缓,水解性酸随深度的增加而削减,代换性酸明显降低,代换量不高,汲取性复合体不饱和度达80%以上。土壤酸度以活性铝为主。 4、山地棕壤 分布于海拔1200米以上的山地,植被为落叶阔叶林,由于森林植被遭遇破坏,目前大都成为灌丛草类,母质主要为砂岩,板岩的坡积物,局部地区以风积物为主。现以大月山去五老峰小路旁的土壤剖面为例。 野外土壤调查记录表5 日期:xx年7月3日 调查人:胡承 土坑编号:00-5 土坑类型:主要剖面 土坑地点:大月山去五老峰小路旁50米,海拔200米处 地形部位:山麓 土壤名称:山地棕壤 地下水位:低 母质:坡积物 指示动植物:黄山松、灌木、草本 排灌状况:良好 土壤

6、剖面所在地示意图: 土壤利用状况:肯定自然爱护区 土壤剖面图AoAhB1B2 发 生层 剖面深度 采样深度 颜色 质地 结构 干湿度 松紧度 孔隙 植物根系 新生体 侵入体 PH值 AoAhB1B2 0-77-2828-68>68 7.5YR2/27.5YR5/610YR5/8 黑棕淡棕黄棕 中粘中重粘重粘 团粒小团块团块 潮潮湿湿 松紧紧 多少少 许多少很少 无 无 5.55.35.3 由表5可知,山地棕壤的特点是:有机质含量较高;粘粒下移现象不甚明显;由于山地降水较多,物质有肯定的淋溶,土壤呈微酸性反应,土壤代换量不高,汲取复合体不饱合;代换性酸比前述土壤均低;汲取性钙的含量远比前述

7、土壤为多。 、非地带性土壤 1、山地草甸土 这类土壤分布于山地比较平缓地段,植被为茂密的山地草甸群落。在生长季节中,土温并不过低,草本植物生长高大而旺盛,不论地表或地下,都积累了大量的有机质,因此,土壤形成的生草过程旺盛,但由于暖湿的生长季节不长,土壤常常保持潮湿,有机质分解缓慢,较深的土层,积聚了大量的有机质,形成暗黑色或灰色的腐殖质层。现以大月山水库下游海拔1101米处的土壤剖面为例。 野外土壤调查记录表6 日期:xx年7月3日 调查人:胡承 土坑编号:00-6 土坑类型:主要剖面 土坑地点:大月山去五老峰小路旁50米,海拔200米处 地形部位:水库下游 土壤名称:山地草甸土 地下水位:高

8、 母质:坡积物 指示动植物:灌木、莎草、箭竹 排灌状况:周期性滞水 土壤剖面所在地示意图: 土壤利用状况:肯定自然爱护区 土壤剖面图AoAhAh1J 发 生层 剖面深度 采样深度 颜色 质地 结构 干湿度 松紧度 孔隙 植物根系 新生体 侵入体 PH值 AoAhAh1J 0-66-2929-61>61 7.5YR4/47.5YR2/210YR5/2 棕黑棕灰黄棕 轻粘中重粘中重粘 团粒小团块块状-棱柱状 潮潮湿湿 很松稍松紧 许多多中少 许多多少 无无锈斑 无无无 5.25.65.5 由表6可知,山地草甸土的粉砂粒和粘粒含量均较高,特殊是表层,随深度增加,粘粒下降,这可能由于表中矿物粘化

9、过程相当快,但小于1微米的粘粒含量,除表屋外,均较 其它 土壤偏低。 2、山地沼泽土 该土类分布于地势平坦、低洼,简单积水之处,其有机质含量较高,粉砂粒含量也较高,粘粒也有肯定的含量,心土常年或一年中有一段时期积水,土壤有机质分解程度较强,呈酸性反应;水解性酸较高,且随深度的增加而削减。 3、古红土 古红土在我们8月2号实习的那个点上有出现,它分布在海拔1088米处,植被为针阔混交林和灌木草丛。它形成的主要缘由是庐山地壳运动抬升的结果。第三世纪来,庐山气候湿热,风化壳粘粒含量高,较粘重,挡水效果明显,水只能从土壤裂隙、植物根系流淌,形成还原环境,氧化铁还原,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二价铁溶解性强,

10、二价铁流去,颜色变淡,初步的网纹层为白色。另外,在1010多米还有网纹层,说明这是庐山在抬升过程中形成的。 野外土壤调查记录表I 日期:xx年8月2日 调查人:张雅芸 土坑编号:00-I 土坑类型:主要剖面 土坑地点:大月山简易马路去植物园小路50米海拔1088米处。 地形部位:山麓 土壤名称:棕壤+埋藏古红土 地下水位:低 母质:坡积物+古红土 指示动植物:松木、灌木、草本 排灌状况:良好 土壤剖面所在地示意图: 土壤利用状况:肯定自然爱护区 土壤剖面图AhABBB1B2 发 生层 剖面深度 采样深度 颜色 质地 结构 干湿度 松紧度 孔隙 植物根系 新生体 侵入体 PH值 AhABBB1B

11、2 5-2525-4343-7878-95>95 5YR5/25YR4/65YR5/85YR6/82.5YR5/8 灰棕红棕淡红棕暗黄橙淡棕红 轻粘中粘中重粘中重粘重粘 团粒小团块团块块状大块状 润润潮潮湿潮润潮润 很松稍松稍松很紧很紧 多多中少少 许多多中中少无 无 无 5.25.55.35.55.4 由表I可知古红土的典型特征是有网纹层。 三、土壤的垂直分布规律 庐山在“中国土壤区划”中,属于中国红壤及黄壤带中的华中山地红壤、山地黄壤和山地棕色森林地区。400米以下山麓及山麓以外的丘陵和沉积阶地为红壤和黄壤分布区域;400-1200米之间山坡地带,为黄壤和棕壤的分布区域;在1010米

12、以上的山地,为山地棕壤和亚高山草甸土分布区域。 庐山地貌实习报告 1、实习时间:xx年6月29日至xx年7月4日 2、实习内容:庐山地貌状况;庐山构造地貌类型;庐山谷地地貌类型;庐山河流袭夺状况。 3、实习路途:7月4日:牯岭汉口峡大校场芦林盆地;地貌实习。8月5日上午:牯岭西谷锦绣谷仙人洞黄龙潭;地貌实习。7月1日:大月山五老峰;地貌实习。8月7日:三叠泉;地貌实习。 一、地貌概况: 庐山是由北东南西向断裂作用上升而成的断块山,平面形态呈肾形,中部宽而向东北和西南渐渐收窄,长20多公里,最宽10多公里,最高峰为汉阳峰,高1474米。山体内的褶皱。断层和单斜构造地貌都很明显。此外,还有尚在争辩

13、中的第四纪山岳冰川地貌。六十多年前,地质学家李四光经过反复考察和探讨,认定庐山第四纪时发生多次冰川,并命名为:鄱阳冰期、鄱阳大姑间冰期、大姑冰期、大姑庐山间冰期、庐山冰期,为中国第四纪冰川地质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构造地貌类型: 由构造所限制的山脊主要有五列,由南向北,高度渐渐降低,山脊之间为谷地,主要有四列。山脊和谷地平行排列,而且均作北东南西走向。 、褶皱构造地貌分述如下: 1、大月山五老峰,进行地貌实习。五老峰单面山:它由五老峰背斜的北翼所成,其南翼因断层陷落于山南。 2、青莲寺七里冲向斜谷:位于大月山与五老峰之间,发育在三叠泉向斜构造之上。 3、大月山背斜山:大月山背斜山受大月山背

14、斜构造限制,走向北东南西,主要由石英砂岩组成。 4、牯岭汉口峡大校场芦林盆地,进行地貌实习。大校场及西谷次成谷:前者在大月山与女儿城之间,后者位于虎背岭与牯岭之间,成因是牯岭向斜两翼的懦弱岩层受外力的剧烈侵蚀,破坏而成,地貌特殊低下,故成为谷地。 5、女儿城及牯岭次成山:位于莲谷东谷的两侧,是牯岭向斜的两翼,由于岩石坚硬未被侵蚀而成为低矮的山岭。故称为次成山,山岭的相对高度不大。 6、东谷:莲谷向斜谷:受牯岭向斜限制,位于女儿城北侧。两谷地原来向同一方向延长,但因受剪刀峡断层的错动影响,故使莲谷向东北倾斜。 7、虎背岭单面山:它是虎背岭倒转背斜北翼断陷后残留的南翼,成为单斜层及单面山。 、断层

15、构造主要地貌如下: 1、虎背岭断层崖地貌:它是因虎背岭北侧的莲花洞大断层把虎背岭错开,使其北翼断落而成,该断层崖在石门涧和莲花洞一带高达1010米,向东北方和西南方降低,断层崖呈阶梯状,如英雄坡一带呈二级阶梯。 2、五老峰断层崖地貌:因庐山垄正断层切过五老峰背斜南翼而成,它在秀峰、海会一带崖高达1010米,向东北方递降,断层崖亦分23级,断崖受流水下切和溯源侵蚀,形成很多垭口,所谓五老峰就是五大垭口之间的山峰。 三、谷地地貌类型: 、成因:发源于庐山的河流,主要是循懦弱岩层和地质构造发育,其流向主要是北东南西,其次是横切构造的而较新发育的河流。它们流向大都与上述流向垂直。 、形态:河谷的形态非

16、常特别,这就是上游为宽谷,下游为峡谷,两者之间出现裂点和瀑布。 1、宽谷:多发育在懦弱岩层之上,与地质构造相适应,且与岩层走向一样,谷宽而浅,谷地内覆盖着第四纪积累物。 2、峡谷:表示第四纪地壳上升,河流剧烈下切而成。峡谷谷坡陡峭或阶梯状,纵比降大,多裂点和瀑布,表示幼年期河谷特征。 、宽谷和峡谷的比较 1、宽谷是早期发育的老河谷,发育时间较长,它是在地壳稳定、地势低矮的条件下形成,说明宽谷形成之时的当日庐山,高度比现在低矮得多。说明宽谷生成之后,庐山曾经发生剧烈上升。 2、峡谷是年轻河谷。是在地壳剧烈上升和河流复活下切而成的,说明宽谷生成之后,庐山曾经发生剧烈上升。 3、从宽谷的高度和峡谷的

17、下切深度表明,庐山上升量由中部向东北部递减。 4、庐山之北的平原地带,由于地壳下沉,河流下切成为沉溺河谷,有的河段被长江的河漫滩或自然堤隔开而成为湖泊,如九江旁边的八里湖、甘棠湖、白水湖等。 5、庐山河流带出的物质出山后,在出口外围积累成扇形地,这些古扇形地受切割后,成为阶地状,约有3级。 三、河流袭夺 1、牯岭西谷锦绣谷仙人洞黄龙潭;地貌实习。锦秀谷袭夺河:西谷原来由虎背岭南侧向南西流入石门涧,但在天桥旁边被向北西流的锦秀谷袭夺,证据: 、花径风口:风口段河谷是西谷自然延长部分,谷内积累物又与西谷相像,保持着棕红色棕黄色砂砾层及棕红色网纹红土风化壳。 、天桥袭夺湾及裂点:在裂点以上为宽谷,以

18、下为峡谷。 袭夺时代为晚更新世之后,理由是裂点上溯不远,西谷内由晚更新统棕黄色积累物所覆盖的谷底未受明显的破坏。 2、:三叠泉;地貌实习。三叠泉袭夺河:原来的青莲寺河向北东流,在三叠泉旁边被向南流的河流溯源侵蚀,袭夺了青莲寺谷,河流成直角拐弯,河流袭夺后,裂点向青莲寺谷上溯2公里之远,河流下切深度达150300多米,可见袭夺时间应早于锦秀谷。 3、牯岭汉口峡大校场芦林盆地,地貌实习。东谷支流袭夺河:该小河切穿插女儿城山岭,袭夺了大校场河上游,使大校场河上游原来向南西流入芦林盆地的,现向北西流入东谷,造成汉口峡。 河流袭夺缘由 分析 :庐山上升之前,山体内的河流已发育为成熟的老河谷阶段,即河流循

19、懦弱岩层发育和沿岩层走向流淌。当山体上升后,新出现的北西向或南东向河流溯源侵蚀,由于它的流程短和纵比降大,故袭夺了北东南西流向的河流。 庐山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外险内秀。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种地貌。主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庐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3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很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闻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庐山奇妙奇丽的山水景观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欣赏价值。 三、结束语: 庐山的自然美景,孕育滋养了庐山丰富的历史文化,二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充分体现了庐山作为天下名山的独特的魅力。正如 _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庐山的世界性价值赐予的评价:“庐山的历史遗迹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与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生活紧密相联的文化景观!”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第11页 共11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