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给水管网设计与计算2.ppt

上传人:s****8 文档编号:93910420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7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 给水管网设计与计算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第六章 给水管网设计与计算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章 给水管网设计与计算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 给水管网设计与计算2.ppt(6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章 给水管网设计与计算(2)管网计算步骤1、求沿线流量和节点流量;2、求管段计算流量;3、确定各管段的管径和水头损失;4、进行管网水力计算和技术经济计算;5、确定水塔高度和水泵扬程。4.2 设计流量分配与管径设计用水流量分配 为进行给水管网的细部设计,必须将总流量分配到系统中去,也就是将最高日用水流量分配到每条管段和各个节点上去。集中流量:从一个点取得用水,用水量较大的用户。分散流量:沿线众多小用户用水,情况复杂。4.2.1 节点设计流量分配计算集中流量:qni 各集中用水户的集中流量,L/s;Qdi各集中用水户最高日用水量,m3/d;Khi时变化系数。根据实际管网流量变化情况设计管网非常

2、复杂,加以简化。提出比流量,沿线流量,节点流量的概念。比流量:为简化计算而将除去大用户集中流量以外的用水量均匀地分配在全部有效干管长度上,由此计算出的单位长度干管承担的供水量。长度比流量:面积比流量:沿线流量:干管有效长度与比流量的乘积。l:管段配水长度,不一定等于实际管长。无配水的输水管,配水长度为零;单侧配水,为实际管长的一半。公园 街坊街坊街坊街坊 街坊街坊 街坊 街坊节点流量:从沿线流量计算得出的并且假设是在节点集中流出的流量。按 照 水 力 等 效 的 原 则,将 沿 线 流 量 一 分 为 二,分别加在管段两端的节点上;集中流量可以直接加在所处的节点上;供 水 泵 站 或 水 塔

3、的 供 水 流 量 也 应 从 节 点 处 进 入管网系统例5-1 图5-6 所示管网,给水区的范围如虚线所示,比流量为qs,求各节点的流量。因管段8-9单侧供水,求节点流量时,将管段配水长度按一半计算。解:以节点3、5、8、9为例,节点流量如下:例:某城镇给水环状网布置如图所示,全城最高日最高时总用水量315m3/h,其中包括工厂用水量50m3/h,管段68和89均只在单侧有用户。计算最高日最高时单位管长比流量、沿线流量和节点流量。14295水厂7863工厂880640710540520620520560580920890解:工厂的集中流量作为在其附近的节点4配出。管段68和89均只在单侧有

4、用户。各管段配水长度如表所示。全部配水干管总计算长度为6690m,该管网最高日最高时的总用水量为:Q-q=(315-50)1000/3600=73.6(L/s)管长比流量qs为:Qs=73.6/6690=0.011(L/s.m)表5-1 某城镇管网各管段最高日最高时沿线流量管段编号 管段长度(m)管段计算长度(m)沿线流量(L/s)水厂3 620 1-2 490 490 5.391-4 880 880 9.682-5 890 890 9.794-5 520 520 5.722-3 530 530 5.833-6 920 920 10.135-6 540 540 5.944-7 640 640

5、7.046-8 580 5800.5 3.197-8 710 710 7.818-9 560 5600.5 3.08合计6690 73.60节点编号 连接管段编号 连接管段沿线流量之和(L/s)节点流量(L/s)1 1-2,1-4 5.39+9.68=15.07 7.542 1-2,2-3,2-5 5.39+5.83+9.79=21.01 10.513 2-3,3-6,水厂-3 5.83+10.13+0=15.96 7.984 1-4,4-5,4-7 9.68+5.72+7.04=22.44 11.2213.89表5-2 某城镇管网最高日最高时各节点流量1427.5495水厂7863工厂(13

6、.89)10.7210.517.989.6311.227.421.54880640710540520620520560580920890例6.3 p128管段设计流量分配计算 管段设计流量是确定管段直径的主要依据。求得节点流量后,就可以进行管网的流量分配,分配到各管段的流量已经包括了沿线流量和转输流量。1、单水源树状网树状管网的管段流量具有唯一性,每一管段的计算流量等于该管段后面各节点流量和大用户集中用水量之和。泵站56385646273545286142733341217726234775 环状管网满足连续性条件的流量分配方案可以有无数多种。1510131218161714197612527

7、148581912335913460 2495 11135730 1024 982、环状网流量分配遵循原则:(1)从水源或多个水源出发进行管段设计流量计算,按水流沿最短线路流向节点的原则拟定水流方向;(2)当向两个或两个以上方向分配设计流量时,要向主要供水方向或大用户用水分配较大的流量,向次要用户分配较少的流量;(3)顺主要供水方向延伸的几条平行干管所分配的计算流量应大致接近;(4)每一节点满足进、出流量平衡。例6.4 p132管段直径设计管径和设计流量的关系:D管段直径,m;q 管段流量,m3/s;v 流速,m/s;A 水管断面积,m3。确定管径必须先选定设计流速。设计流速的确定技术上:为防

8、止水锤现象,Vmax0.6m/s。经济上:设计流速小,管径大,管网造价增加;水头损失减小,水泵扬程降低,电费降低。一般设计流速采用优化方法求得。合理的流速应该使得在一定年限(投资偿还期)内管网造价与运行费用之和最小。投资偿还期内的年度总费用为:DeM1VeWM1WVW0 DW0管径(mm)平均经济流速(m/s)D=100400 D4000.60.9 0.91.4一定年限T年内管网造价和管理费用(主要是电费)之和为最小的流速,称为经济流速。经济流速和经济管径和当地的管材价格、管线施工费用、电价等有关。条件不具备时,可参考:选取经济流速时考虑的原则:p1346.3 泵站扬程与水塔高度设计 设计流量

9、经济流速管径确定压降确定控制点确定泵站扬程和水塔高度确定 树枝状管网设计流量不会因管径选择不同而改变;环状网中,管径根据初次流量分配确定,管网流量按管网水力特性进行分配。设计工况水力分析 设计工况即最高日最高时用水工况。管段流量和节点水头最大,用于确定泵站扬程和水塔高度。水力分析:确定设计工况时管道流量、管内流速、管道压降、节点水头和自由水压。水力分析前需进行预处理1)泵站所在的管段暂时删除 水力分析前提:水力特性必须已知。泵站水力特性未知,泵站设计流量合并到与之相关联的节点中。(1)(2)(3)(4)(5)(6)(7)(8)198765432Q7Q3Q2Q1Q4Q5Q6Q8q1,h1q6,h

10、6q5,h5q2,h2q3,h3q7,h7q8,h8q9,h9q4,h4节点(7)为清水池,管段1上设有泵站,将管段1删除,其流量合并到节点(7)和(1):(1)(2)(3)(4)(5)(6)(7)(8)98765432Q7+q1Q3Q2Q1-q1Q4Q5Q6Q8q6,h6q5,h5q2,h2q3,h3q7,h7q8,h8q9,h9q4,h42)假设控制点 水力分析前提,管网中必须有一个定压节点。节点服务水头:节点地面高程加上节点处用户的最低供水压力。规定:一层楼10m,二层楼12m,以后每增一层,压力增加4m。控制点:给水管网中压力最难满足的节点,其节点水头可作为定压节点。控制点的选择 一般

11、离泵站最远,地势最高的节点为控制点。可先随意假定,水力分析完成后,通过节点自由水压比较,找到真正的控制点。例6.5 某给水管网如图所示,水源、泵站和水塔位置标于图中,节点设计流量、管段长度、管段设计流量等数据也标注于图中,节点地面标高及自由水压要求见表。1)设计管段直径;2)进行设计工况水力分析;3)确定控制点。(2)(3)(4)(6)(7)(8)H1=12.00(1)清水池水塔(5)13209490 85907360 6542703550 2650-194.3520.77 51.1714.5535.03 82.33 27.65-37.15-194.3532.46 89.989.9 6.272

12、2.6354.87 5.0037.15泵站管网设计工况水力分析节点编号1 2 3 4 5 6 7 8地面标高(m)13.6 18.8 19.1 22 32.2 18.3 17.3 17.5要求自由水压(m)/24.0 28 24/28 28 24服务水头(m)/42.8 47.1 46/46.3 45.3 41.5给水管网设计节点数据解 1)管段直径设计(如下表)经济流速选择考虑管段编号1 2 3 4 5 6 7 8 9设计流量(L/s)194.35 89.9 6.27 37.15 89.9 32.46 22.63 54.87 5经济流速(m/s)1 1 0.2 0.8 1 1 0.7 0.9

13、 0.6计算管径(mm)352 338/172 338 203 203 279 103设计管径(mm)300*2 300 200 200*2 300 200 200 300 100给水管网设计数据2)设计工况水力分析 将管段1暂时删除,管段流量并到节点(2)上的Q2=-194.35+14.55=-179.8(L/s)假定节点(8)为控制点 水头损失采用海曾-威廉公式CW=110管段或节点编号2 3 4 5 6 7 8 9管段流量(L/s)81.08 8.77 37.15 98.72 21.14 25.13 63.69 2.5管内流速(m/s)1.15 0.28 0.59 1.4 0.67 0.

14、8 0.9 0.32管段压降(m)3.86 0.38 0.75 2.82 1.24 1.76 2.24 0.97节点水头(m)47.57 43.71 43.26 44.04 44.71 42.47 41.5/地面标高(m)18.8 19.1 22 32.2 18.3 17.3 17.5/自由水压(m)28.77 24.61 21.26/24.61 25.17 24/要求自由水压24 28 24 28 28 24设计工况水力分析计算结果3)确定控制点节点编号1 2 3 4 5 6 7 8节点水头(m)/47.57 43.71 43.26 44.04 44.71 42.47 41.5服务水头(m)

15、/42.8 47.1 46/46.3 45.3 41.5供压差额(m)/-4.77 3.39 2.74/1.59 2.83 0节点水头调整(m)12 50.69 47.1 46.65 47.4 48.1 45.86 44.89自由水压(m)/32.16 28 24.65/29.8 28.56 27.39节点(3)、(4)、(6)、(7)压力无法满足服务水头要求,节点(3)和要求自由水压差值最大,所以控制点为节点(3),应根据节点(3)自由水压重新进行水力分析。控制点确定与节点水头调整泵站扬程设计 完成设计工况水力分析后,泵站扬程可以根据所在管段的水力特性确定。泵站扬程计算公式:Hfi泵站所在管

16、段起端节点水头Hti终端节点水头hfi沿程水头损失hmi局部水头损失局部损失可忽略不计,上式也可写为:(2)(3)(4)(6)(7)(8)H1=12.00(1)清水池水塔(5)13209490 85907360 6542703550 2650-194.3520.77 51.1714.5535.03 82.33 27.65-37.15-194.3532.46 89.989.9 6.2722.6354.87 5.0037.15泵站管网设计工况水力分析泵站扬程计算1例6.6 采用例6.5数据,节点(1)处为清水池,最低设计水位标高为12m,试根据设计工况水力分析的结果,借1上泵站的设计扬程并选泵。解

17、水泵扬程为(忽略局部水头损失):考虑局部水头损失:水泵吸压水管道设计流速一般为1.22.0m/s,局部阻力系数可按5.08.0考虑,沿程水头损失忽略不计,泵站内部水头损失为:则水泵扬程应为:Hp=41.35+1.63,取43m;按2台水泵并联工作,单台水泵流量为:Qp=194.35/2=97.2(m/s)=349.8(t/h),取350t/h。查水泵样本,选型。(2)(3)(4)(6)(7)(8)H1=12.00(1)清水池水塔(5)13209490 85907360 6542703550 2650-194.3520.77 51.1714.5535.03 82.33 27.65-37.15-1

18、94.3532.46 89.989.9 6.2722.6354.87 5.0037.15泵站管网设计工况水力分析泵站扬程计算2(1)管网定线(2)计算干管的总长度(3)计算干管的比流量(4)计算干管的沿线流量(5)计算干管的节点流量(6)定出各管段的计算流量 树状网:管段流量等于其后管段各节点流量和 环状网:根据一定原则先人为拟定总结:给水管网设计和计算的步骤(7)根据计算流量和经济流速,选取各管段的管径(8)根据流量和管径计算各管段压降(9)确定控制点,根据管道压降求出各节点水头和自由水压。树状网:根据流量直径计算压降。环状网:若各环内水头损失代数和(闭合差)超过规定值,进行水力平差,对流量

19、进行调整,使各个环的闭合差达到规定的允许范围内。(6)(9)列水力分析计算表(10)确定水泵扬程和水塔高度 某城市供水区用水人口5万人,最高日用水量定额为150/(人),要求最小服务水头为16。节点接某工厂,工业用水量为4003/,两班制,均匀使用。城市地形平坦,地面标高为5.OO。水泵水塔0 1234 856 7250450 300 600230190205650150练习1 树枝网水力计算1总用水量 设计最高日生活用水量:500000.157500m3/d86.81L/s 工业用水量:4001625m3/h6.94L/s 总水量为:Q86.816.9493.75L/s 2管线总长度:L24

20、25m,其中水塔到节点0的管段两侧无用户不计入。3比流量:(93.756.94)24250.0358L/s4沿线流量:管段管段长度(m)沿线流量(L/s)01 12 23 14 48 45 56 67300 150 250 450 650 230 190 2053000.035810.74 1500.03585.37 2500.03588.95 4500.035816.11 6500.035823.27 2300.03588.23 1900.03586.80 2050.03587.34合计2425 86.815节点流量:节点节点流量(L/s)0 1 2 3 4 5 6 7 80.510.745

21、.37 0.5(10.74+5.37+16.11)16.11 0.5(5.37+8.95)7.16 0.58.954.48 0.5(16.11+23.27+8.23)23.80 0.5(8.23+6.80)7.52 0.5(6.80+7.34)7.07 0.57.343.67 0.523.2711.63合计86.8193.75 88.38 60.63 11.634.4811.643.6710.7418.26水泵水塔0 1234 856 7250450 300 6002301902056501503.6711.634.487.1623.80+6.947.077.5216.115.376干管水力计

22、算:管段 流量(L/s)流速(m/s)管径(mm)水头损失(m)水塔0 01 14 4893.75 88.38 60.63 11.630.75 0.70 0.86 0.66400 400 300 1001.27 0.56 1.75 3.95 h7.53 选定节点8为控制点,按经济流速确定管径(可以先确定管径,核算流速是否在经济流速范围内)。7支管水力计算:管段 起端水位(m)终端水位(m)允许水头损失(m)管长(m)平均水力坡度13 4726.70 24.9521.00 21.005.70 3.95400 6250.01425 0.00632管段 流量(L/s)管径(mm)水力坡度 水头损失(

23、m)12 23 45 56 6711.64 4.48 18.26 10.74 3.67150(100)100 200(150)150 1000.00617 0.00829 0.00337 0.00631 0.005811.85(16.8)2.07 0.64(3.46)1.45 1.198确定水塔高度水泵扬程:需要根据水塔的水深、吸水井最低水位标高、水泵吸水管路和压水管水头损失计算确定。水泵水塔0 1234 856 7250450 300 600230190205650150练习2 树枝网水力计算已知树状网各管段长度,各节点流量和高程,设水厂供水水压按满足3层楼用水考虑,应满足自由水头He16m

24、。水厂二级泵站泵轴高程Zp为42.08m,水泵吸程(吸水高度Hs吸水管水头损失hs)为4.0m,求二级水泵扬程。17654 325.66805.416.66.215.85.311.1600710620580640520水厂图5-13 某树枝网节点流量、管段长度节点编号 地面高程(m)节点编号 地面高程(m)1 42.95 5 43.242 43.81 6 43.943 43.88 7 44.174 44.69表5-6 某树枝网各节点地表高程7解(1)管网定线(已知)(2)计算干管的总长度(略)(3)计算干管的比流量(略)(4)计算干管的沿线流量(略)(5)计算干管的节点流量(已知)(6)定出各

25、管段的计算流量(7)根据计算流量和经济流速,选取各管段的管径(8)根据流量和管径计算各管段压降(9)确定4为控制点,根据管道压降求出各节点水头和自由水压。(6)-(9)见水力计算表管段或节点编号1 2 3 4 5 6 7管段流量(L/s)66 49.3 28.2 6.2 5.6 5.3 5.4管径管内流速(m/s)0.93 1.01 0.91 0.8-管段压降(m)3.16 4.26 3.89 10.58-节点水头(m)79.42 75.16 71.27 16+44.69-地面标高(m)42.95 43.81 43.88 44.69-自由水压(m)36.47 31.35 27.39 16-设计

26、工况水力分析计算结果节点(4)水头=16+44.69节点(3)水头=16+44.69+10.58=71.27自由水压=71.27-43.88=27.39(10)二级泵站水泵扬程 79.42-42.08 3.16+4.0 44.5(m)已知某城镇给水管网最高用水时流量Qh=200L/s。各节点流量、各管段长度见附图,单位分别为:米,升/秒。经济管径可参考表1选取。试列表计算各管段的管径和流量。(只要求算到第二次分配各管段的流量,即可结束计算)。1350l/s24表1 界限流量表200l/s60l/s30l/s60l/s管径(mm)100 150 200 250 300 350计算流量(l/s)5

27、.8 5.817.5 17.531 3148.5 48.571 71111练习3 环状管网水力计算答:因为分配初始流量有无数各方案,所以该题要求能正确分配初始流量,确定管径,计算各管段水头损失,环闭合差和环校正流量,能正确调整各管段的流量。以下为一个例子:1350l/s24200l/s60l/s30l/s60l/s7030803010环号管段 管长(m)管径(mm)Q(L/s)h(m)h/Q(sq)Q(L/s)1 1-2 800 300 70 4.134 0.059 70-6.09=63.911-4 850 350-80-2.599 0.032-80-6.09=-86.092-4 400 15

28、0 10 1.959 0.196 10-6.09-1=2.91 3.494 0.287-6.0911 2-3 700 200 30 5.872 0.196 30+1=313-4 600 200-30-5.033 0.168-30+1=-292-4 400 150-10-1.959 0.196-10+1+6.09=-2.91-1.12 0.56 1.0作业p144习题1、2、3、46.4 管网设计校核 给水管网按最高日最高时设计,能满足一般供水要求,但须对特殊工况进行水力校核 两种校核方法:水头校核法,流量校核法。校核工况包括:1)消防工况校核 2)水塔转输工况校核 3)事故工况校核消防时 根据

29、城镇和各类建筑的规模,确定同一时间发生的火灾次数以及一次灭火用水量。按照满足最不利条件的原则,将着火点放在控制点及远离泵站的大用户处。发生火灾时,所需自由水头较小,但由于水头损失增大,水泵扬程不一定符合要求,必要时应增设消防水泵。最大转输时 设置对置水塔的给水系统,在最大用水小时由水泵和水塔同时供水,水塔的高度必定高于控制点的自由水头,当出现最大转输流量时,水泵必须能供水到水塔。事故时 管网中任一管段在检修过程中,系统的供水量都不应小于最高用水时的70%。二泵站供水曲线用水曲线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最大用水小时最大转输小时校核条件:消防时节点流量等于最大用水小时节点流量加消防流量;水泵扬程满足最不利消火栓处水压10mH2O;最大转输时节点流量等于最大转输小时用水量与最大小时用水量之比乘以最大小时节点流量;水泵扬程满足水塔最高水位;事故时节点流量等于70最大小时节点流量;水泵扬程满足最小服务水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