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练习(全国通用)-11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pdf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93899249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练习(全国通用)-11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练习(全国通用)-11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练习(全国通用)-11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练习(全国通用)-11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pdf(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备考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专项练习(全国通用)7 1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一、单选题1.(2022辽宁阜新统考中考真题)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容器中各种物质的质量变化如表所示。物质abcd反应前的质量/g40403210反应后的质量/g12X01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x 等于90 B.b 可能是单质C.参加反应a 与 c 的质量比为7:8 D.d 一定是催化剂2.(2022内蒙古呼和浩特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 4 月 16日,3 名航天员在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后返回地球。为了保障航天员在空间站的生命和健康,科学家们精心研制出最新的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部分循环过程如图。下列说

2、法不正确的是A.通电水电解系统发生的反应为2H2。2H2T+O2TB.X的化学式为CO2C.图中所示的物质转化中可实现氧气的再生D.图中所示的物质转化中,电解的水与生成的水质量相等3.(2022江苏无锡 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对蜡烛及其燃烧的叙述错误的是A.蜡烛熔化是物理变化B.二氧化碳是蜡烛完全燃烧的产物C.由蜡烛燃烧生成水可推知蜡烛中含有氢元素D.吹熄蜡烛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4.(2 0 2 2 四川宜宾 统考中考真题)大多数动植物呼吸作用时发生反应:X+6 O2=6 C O2+6 H2O动植物利用该反应释放的能量维持生命活动。X的化学式为A.C 6 H12 B.C 6 H l2。C.C 6

3、H l2。6 D.C 6 H l 2。85.(2 0 2 2.辽宁朝阳统考中考真题)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种物质的质量(单位:g),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的数值为8B.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C.反应前后甲、戊变化的质量之比为3:1D.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6.(2 0 2 2 山东东营 统考中考真题)为了防止燃气泄漏,常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 2 H s S H),一旦燃气泄漏即可闻到气味。乙硫醇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时会生成一种空气污染物,该气体可能为A.C O B.C O2 C.SO 2 D.N O 27.(20

4、22湖南湘西统考中考真题)在反应2A+B 2=2C 中,21g A 和足量B 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33g C,已知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 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26 B.28 C.30 D.328.(2022山东日照统考中考真题)某无色气体含有C H 4、C O、H 2中的一种或几种,在足量02中充分燃烧,生成的C O?与 H z O 的质量比为11:9,该无色气体不可能是A.C H4B.C H 4、H 2分子数比为1:2 的混合气体C.C O,H 2分子数比为1:2 的混合气体D.C P U、C O、H 2分子数比为1:1:2 的混合气体9.(2022.广西柳州.统考中考真题)从宏

5、观,微观,符号相结合的视角探究物质及其变化是学习化学的一种科学思维。如图是工业上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甲A.00+f乙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氮原子O 氢原子B.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C.反应前后原子个数改变D.反应前后分子个数改变10.(2022广西柳州统考中考真题)将硝酸铁和硝酸铜的混合物22g完全溶于水中配制成 100g溶液,测知该溶液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5%,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钾溶液,待铁离子和铜离子完全沉淀后过滤,洗涤,干燥,所得固体的质量为A.10g B.10.75g C.11.25g D.12g11.(2022江 苏徐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

6、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除去生石灰中的石灰石向混合物中滴加稀盐酸B验证纸张中含有碳元素将纸张燃烧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C证明白醋显酸性向白醋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D检验面包中是否含有淀粉向面包表面滴加碘水A.A B.B C.C D.D12.(2022黑龙江 统考中考真题)碳酸钙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 0%,将 2 0 g 该混合物高温馔烧固体质量不再改变,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A.12g B.4.8g C.3.2g D.4.4g13.(2022广西贺州统考中考真题)将 138g酒 精(C2HsOH)点燃,酒精燃烧全部变为CO、CO2和H 2O,恢复到室温

7、,测得所得气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6 4%,则燃烧所耗氧气的质量为A.96g B.128g C.136g D.224g14.(2022 四川眉山 统考中考真题)“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草含有丰富的黄酮素(C15H10O2),它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下列有关黄酮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分子中含有。2C.黄酮素由3 个元素组成B.黄酮素完全燃烧生成CO2和 H2OD.黄酮素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5:10:215.(2022甘肃兰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图为制备有机物X 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解的是O氢原子氧原子碳原子A.从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有机物X 的化学式CEOC.该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的种类发

8、生了改变 D.参加反应的心和0 8分子个数比为3:116.(2022 河南统考中考真题)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Q。当氧气不足时,甲烷燃烧会生成CO2、CO 和 H 2O,若 16g甲烷燃烧生成CO2和 C O 的质量比为11:7,则参加反应的的质量为A.48g B.56g C.64g D.72g17.(2022 湖北随州 统考中考真题)从宏观和微观结合的视角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分子数目均不变B.乙醇、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均能解离出带电粒子而导电C.相同质量的镁和铝,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比铝小,所以镁含的原子数目比铝多D.某有机物燃烧的产物是CO2和 H2O,推理该有

9、机物一定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碳氢化合物18.(2022湖南湘潭统考中考真题)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X、Y、Z、W 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已知X、Y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4: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XYZW反应前质量/g4012110反应后质量/g126待测44A.W 可能是单质B.反应中X、W 两物质变化的质量比是3:11C.Z 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X+3Y一定条件2W19.(2022.湖北随州.统考中考真题)在反应X+2Y=2Q+R中,1.6gX与足量的Y 完全反,生成4.4 g R,则 a:b 等于项目物

10、质XYQR相对分子质量1844参加反应或生成的物质的质量(g)1.6ab4.4A.23:9 B.46:9 C.32:9 D.16:920.(2022.湖南常德.统考中考真题)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了某一化学反应,涉及的物质为甲、乙、丙、丁,如图为各物质在反应前和反应后某时刻的质量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 的值是31B.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可能为7:11C.丁可能为单质D.反应中消耗甲和乙的质量比为7:4二、填空题21.(2022河南 统考中考真题)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某种泡腾片产生气体的反应为:X+3NaHCO3=C6H5O7Na3+3CO2t+3H2O,则 X 的 化 学 式 为

11、;5.2gC2H2在点燃时能与 14.4gO2反应,得 到 13.2gCO2和,gCO等,则机为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参考答案:1.c【详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40+40+32+10-12-0-10=100,故选项说法错误;B、a、c 质量减少,推测为反应物,b 质量增加,推测为生成物,d 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反应符合a+c-b,因此是“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所以b 不可能是单质,故选项说法错误;C、参加反应的a、c 的质量比为:(40T2):(32-0)=7:8,故选项说法正确;D、反应前后d 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不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2.D【分析

12、】由流程图可知,水在水电解系统中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氧气供给航天员呼吸,释放出二氧化碳,所以X 是 CO2,氢气和二氧化碳在萨巴蒂尔反应系统中反应生成水和甲烷。【详解】A、水电解系统中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 H2r+O2f,选项正确;B、根据分析X 为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 C h,选项正确;C、由流程图可知在萨巴蒂尔反应系统中又有水生成,水通电分解可产生氧气,所以实现了氧气的再生,选项正确;D、水电解系统中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萨巴蒂尔反应系统中氢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水和甲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水电解系统中生成氢

13、气的质量等于电解的水中氢元素的质量,萨巴蒂尔反应系统中生成的水和甲烷中的氢元素质量之和等于反应的氢气的质量,所以最后生成的水中氢元素的质量比电解的水中的氢元素质量少,故生成的水比电解的水质量少,选项错误。故选D。3.D【详解】A、蜡烛熔化过程中只有蜡烛的状态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B、蜡烛在氧气不充足时不完全燃烧生成C O,在氧气充足时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元素守恒可知物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发生变化,蜡烛与氧气燃烧生成物中有水,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水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分析得出蜡烛中一定含有H,可能含有0,故选项说法正确;D、吹灭蜡烛是

14、因为吹气降低了蜡烛周围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效果,着火点是物质的性质,不能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4.C【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原子个数守恒,反应后生成物由12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18个氧原子,反应物为X与氧气反应,所以X有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故选C。5.D【分析】由题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的甲质量减少了(18-9)g=9g,故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9g;同理可以确定乙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3-2)g=lg;丙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8-l)g=7g;丁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戊的质量=(

15、18+3+l+2+5)g-(9+2+8+2)g=8g,丁在反应后质量增加,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8-5)g=3g。【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x的数值为8 g,说法正确;B、根据分析可知,甲、乙是反应物,丙、戊是生成物,丁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在两种物质,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说法正确;C、根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戊变化的质量之比=9g:3g=3:1,说法正确;D、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根据分析可知,甲、乙是反应物,丙、戊是生成物,丁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在两种物质,由于

16、无法确定,反应物、生成物是否都为化合物,也无法确定反应过程中是否相互交换成分,故无法确定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说法错误。故选:D。6.C【详解】乙 硫 醇(C2H5SH)由碳、氢、硫三种元素组成,故乙硫醇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其中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故选:Co7.B【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与反应的B的质量=33g-21g=12g,设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X2 A +B2=2C2x 1 6 x 22 1 g 1 2 g2 x =2 1 g1 6 x 2-1 2 gx=2 8故选B。8.B【详解】A、该气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

17、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则该气体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1 7 2(l l x x l O O%):(9 x x l 0 0%)=3:l,甲烷中 C、H 元素的质量比为:1 2:4=3:1,故该气4 4 1 8体中可能只含甲烷,不符合题意;B、C H 4、出 分子数比为1:2的混合气体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一定3:1,故该气体不可能是C H 4、H 2 分子数比为1:2的混合气体,符合题意;C、C O、F h 分子数比为1:2的混合气体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1 2:4=3:1,故该气体可能是C 0、比 分子数比为1:2的混合气体,不符合题意;D、C H 4、C O、H z 分子数比为1:1:

18、2的混合气体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1 2 x 2):8=3:1,故该气体可能是C H 4、C O、H 2 分子数比为1:1:2的混合气体,不符合题意。故选B。9.C【详解】A、该反应是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不符合题意;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总重量不变;不符合题意;C、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组合,则原子的数目、种类和质量不变;符合题意;D、根据反应示意图,该反应是:每一个氮气分子和3个氢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产生2个氨气分子,则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改变;不符合题意;故选C。1 0.B【详解】溶液中氮元素的质量为:1 0 0 g x 3.5%=3.

19、5 g,混合物中硝酸根离子的质量为:3,5g+“,x 100%=1 5.5 g,则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为:22g-15.5g=6.5g,硝酸铁114+16x3)和氢氧化钾反应:3KOH+Fe(NO3)3=Fe(OH)3+3KNO3,硝酸铜和氢氧化钾反应:2KOH+CU(NO3)2=CU(OH)2 I +2KNO,可得关系式:NO;-O H NO;OH反应后所得固体中氢氧根离子的质量为:62 17,故所得固体的质量为:15.5g 4.25g6.5g+4.25g=l 0.75g故选B。11.A【详解】A、盐酸既与石灰石反应,也与生石灰反应,因此不能用盐酸除去生石灰中的杂质碳酸钙,故选项说法错误;

20、B、将纸张燃烧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出纸张中含碳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C、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因此向白醋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若溶液变为红色,则说明白醋显酸性,故选项说法正确;D、淀粉遇碘会变蓝,因此向面包表面滴加碘水,若面包变蓝色,证明面包中含有淀粉,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o12.C【详解】该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为:20gx60%=12g,碳酸钙高温煨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最后剩余固体为氧化钙,则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与原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相同,则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2

21、gxlO O%j=16.8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0g-16.8g=3.2g。故选C。13.D【详解】138g酒精中碳元素质量为:138gx xl00%=72g,氢元素的质量为:46x 6138gx xl(X)%=18g,则氧元素质量为:138g-72g-l8g=48g。室温下 CO、CO2呈气态,水呈液态。根据燃烧后恢复到室温所得气体(即CO、CO2的混合气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64%,则该气体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36%,由于酒精中碳元素质量为72g,气体CO、CO2中氧元素质量为:72gx空100%=1 2 8 g,根据氢元素质量,水中

22、氧元素质量为:18gx8=144go设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x,根据反应前后氧元素质量不变可得:48g+x=128g+144g,x=224g。故选 D。【点睛】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14.B【详解】A、黄酮素是由黄酮素分子构成,黄酮素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故该分子中不含有氧分子,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B、由黄酮素化学式(G5H10O2)可知,该物质属于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叙述正确,符合题意;C、黄酮素由碳、氢、氧3种元素组成,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D、黄酮素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x15):(1x10):(16x2)=90:5:1 6,叙述错误

23、,不符合题意。故选B。15.D【详解】A、据图可知,反应物是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图中右侧方框中的单质是反应剩余的单质。所以不是置换反应。A错。B、据图可知,有机物X的化学式CH3OH。B错。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的种类不能发生改变。C错。D、据图并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心和g分子个数比为3:1 D正确。综上所述:选 择D。16.B【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生成水的质量为:,416gx X100%-16焉xl00%)=3 6 g,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1a,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为12 12 12la,WJ16gx

24、 xl00%=lla x xl(X)%+7x xlOO%,a=2,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22g,16 44 28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为14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36g+22g+1 4g-16g=56g。故选Bo17.C【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但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选项错误;B、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都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乙醇中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导电,选项错误;C、镁和铝都是由原子构成的,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 4比铝27小,所以相同质量的镁和铝,镁含的原子数目比铝多,选项正确;D、某有机物燃烧的产物

25、是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推理该有机物一定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选项错误;答案为:Co18.D【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X减少了 2 8 g,则X是反应物反应的质量是28g,Y减少了 6g,Y是反应物反应的质量是6g,W增加了 3 4 g,说明W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是3 4 g,根据X与Y反应的质量和是28g+6g=3 4 g,等于生成的W的质量,则Z的质量反应前后没有改变,Z可能与反应无关,或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据此解题。【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W是由X和Y反应生成的,该反应是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故W一定不是单质,选项错误;B、根据分析可知

26、,反应中X、W两物质变化的质量比是28g:34g=1 4:1 7,选项错误;C、根据分析可知,Z的质量反应前后没有改变,Z可能与反应无关,或是该反应的催化剂选项错误;D、根据X、Y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4:1,设X和Y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a、b,则aX+bN14 h28g 6g2M14。_ 28g a _ 1iT 6gfh3一定条件故化学方程式可能为X+3 Y 2 M,选项正确;答案为:D。19.D【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先求出X的相对分子质量质量,进而求出Y的相对分子质量,再利用方程式求出结果。【详解】设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X+2Y=2Q+Rx441.6g 4.4gx L6g=,x=1644

27、 4.4g则 Y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x2+44-16)+2=32X+2Y=2Q+R,.g 64 a 1664 36 =36 b 9a b故选:D。20.C【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 20+20+20+20=13+16+20+x,x=3 1,反应后,甲的质量减小,甲是反应物,乙的质量减小,乙是反应物,丙的质量不变,丙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丁的质量增加,丁是生成物。【详解】A、由分析可知,尤的值是3 1,不符合题意;B、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丁的质量比为:(20-13):(31-20)=7:11,如果甲、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则甲、丁的相对

28、分子质量之比为7:1 1,不符合题意;C、甲、乙是反应物,丁是生成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丁一定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丁一定是化合物,符合题意;D、反应中消耗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0-13):(20-16)=7:4,不符合题意。故选Co占燃21.C6H 8。7 2.8 4c2H 2+9 0 2 仝 6CO2+2CO+4H2。【详解】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3Na、3H、3C、9 0,反应后有9C、UH、160、3 N a,则 X 中含有 ONa、6C、8H、7 0,则 X 的化学式为 C6H 8。7。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质量不变,5.2gC2H2中碳元素的质量为5.2 g xx 100%=4.8g o 13.2g 二氧化碳中含有碳元素 13.2gxx 100%=3.6g。贝12x2+1x2 44一氧化碳中含碳元素4.8g-3.6g=L2g,则一氧化碳的质量为L2g+怎xlOO%)=2.8g,“=2.8。设生成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个数比为“力,44a:286=13.2g:2.8g,a力=3:1。则该反应的化学点燃方程式为 4c2H2+9。2 1 6CO2+2CO+4H2O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