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写作指导:作文指导系列之打造亮点.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3869394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届高考写作指导:作文指导系列之打造亮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3届高考写作指导:作文指导系列之打造亮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届高考写作指导:作文指导系列之打造亮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高考写作指导:作文指导系列之打造亮点.docx(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巧翻杨柳新枝彰显写作智慧作文指导系列之打造亮点【技巧指津】“亮点”的表现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是一个巧妙的、亏你想得出来的构思,可 以是一个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可以是一个内涵比较丰富的好句,可以是一个用得很有个性 的词,可以是一个精练出来的字,甚至可以是一个别具风采的标点。在文章中有一两处 让阅卷老师眼睛发亮的闪光点,可以起到一俊遮百丑的效果。整篇作文达到深刻、丰富、有 文采、有创新不容易。但是,作文中打造一两处“亮点”,还是能够做到的。亮点最重要的就是发展等级的“深刻、丰富、发展、创新”这几点要求,而12个发展 等级评分点,就是作文最主要的的“亮点工具体包括: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 内

2、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用词贴 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 )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12)有个性特征。此外还包括标题、首尾、书写等方面。打造亮点, 才能点亮阅卷老师的眼。一、主题“亮”人无我有,人有我精。记叙文要注意升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要写出人人心中有,人 人笔下无的情思,从而引发强烈共鸣;议论文要深度思考,发别人所未发。或深刻,或新颖, 或辩证。善于运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逻辑思路去分析解决问题。比如,大家都 在论述“为什么要有尊严,你不妨论述“怎样才能有尊严”;大家都说女人是祸水,你不妨 说家

3、有女人才能“安”,要敢于翻新意。具体做法有反弹琵琶、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等。二、内容“亮”形象丰满,论证新鲜。形象丰满相对于记叙文而言。首先,浓墨重彩的渲染,细致入 微的精雕,反复叠现穿插同一细节,这些都能拨动读者的情感之弦。其次,把思想感情融进 形象或意境中,产生丰富的内涵和情思,从而创造出深远的意境。最常用的方法是“化情思 为景物”,寄情于景或渲染烘托,使所写的景物成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这样就能是 文章以少胜多、含蓄不露。此外比喻、夸张、象征等也都是使意境深远的好方法。论证新鲜是就议论文而言。注意运用童话寓言、历史传说、名言词赋等做论据。在具 体的论证方法上宜采用多角度论证、排比例证和

4、正反结合法等。还可以“旧材”翻新,用时 代意识解读“旧材”。比如,“鸿门宴”这一 “旧材”,论证了善于用人才能成就大业这一观 点。但是用现代的眼光审视,一个优秀的团队在竞争激烈的当下何等重要,团队的力量可以 决定个人的命运,这就是“翻新”。三、形式“亮”首先文体要新颖,出奇制胜。书信、H记、采访、报告、小小说、故事新编、童话等都 可尝试。其次构思要新巧,跌宕生姿。误会法、悬念法、抑扬法、巧合法、突转法等都可尝 试选用。最后题目要新奇,先声夺人。四、语言“亮”精用动词、形容词;巧用叠音词、拟声词、谐音词、双声叠韵词;兼用成语、谚语、俗 语、歌后语、方言俚语;偶用流行语;活用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

5、等。这样才能使得你的 文章有文采、有情采、有神采。其次,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反问、反复、对偶、拈连等。用拈连有时能 创造出有意蕴的句子。比如,“站在城市的邮筒旁,我不知道把自己的孤独寄往何方”,“筷 子在手,五指微拢,轻轻夹起五千年的芬芳”等。最后,嵌入名言熟语,化用诗词歌赋,可起到幽默机智、富含哲理之效,增加文句的表 现力,使语言充满诗意、意境、哲思,从而博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名家美文】一半介子平繁华处,安史之乱,恰是大唐的一半,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笙歌间,靖 康之耻,恰是大宋的一半,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或成;李叔同是新文化运动的先 驱,乃红极一时人物,在音乐

6、、话剧、美术、诗词、书法等方面均有成就,却要半路出家, 遁入空门,与世俗了断后,开始了另一种半是儒生半是僧的生活。尘世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电影笑傲江湖里,令狐冲在武艺绝顶时,戛然 而止,与小师妹乘船远渡扶桑,任盈盈说:“只有在那里,你们才能真正地退出江湖。”跑至一半处,望终点与望起点,距离相当。人生一半处,本也如此,但谁也不知半之刻 度。不见黄河不死心,不见棺材不落泪,欲望无尽,难免自欺欺人。体力不支了,体态臃肿 了,记忆衰退了,两鬓斑白了,此时已到了抛物线的下滑处。长沙岳麓山原有半云庵。明末清初烧火僧李模,因作半半诗而被住持收为衣钵弟子, 号密庵。半半诗云:“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

7、边。半中岁月尽悠闲,半里乾坤宽展。 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半耕半读半经廛,半土半民姻眷。半雅半粗器具,半华半实 庭轩。衾裳半素半轻鲜,肴馔半丰半俭。童仆半能半拙,妻儿半朴半贤。心情半佛半神仙, 姓字半藏半显。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半思后代与沧田,半想阎罗怎见。酒饮半酣 正好,花开半吐偏妍。帆张半扇兔翔颠,马放半缰稳便。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百 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半半诗出,道尽半胜过全的诡秘。心大了,边框也就大了,边框大了,留给心的余地也就大了。心的寥廊,有容乃大,容 有一半的空间足矣;大象简形,小亦磊落,拥有一半的空间够了。发上等愿,享下等福,余 下一半空间;从高

8、处立,向宽处行,余下一半空间;学立道通,自然贞素,余下一半空间; 圆行方止,聊以从容,余下一半空间。半醉半醒时,心大了,还是小了?唐伯虎桃花庵歌云:“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 开年复年。”纳兰性德画堂春云:“一生一世一双人,半醉半醒半浮生。”我看是小了。 陶渊明“提壶挂寒柯,远望时复为”,李白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也半醉半 醒,那是看开了,胸襟磊落,气量广大。苏州城中有两处“半园”,城南者谓之“南半园”,城北者谓之“北半园”。“半园”之谓, 盖主人取“知足而不求齐全,甘守其半”之意。俞槌曾作半园记评“南半园”。太原柳 巷有家“半间楼”面皮店,局促陋室也。面皮未品尝过,每路过,倒是对其

9、雅名若有所思一 番。有多少小生意,名字起得吓人,不是中心,便是食府,自鸣得意,偏越成谬,不免面目 可憎,心躁意虚,六神飘荡,生意焉能长久?果然,主家走马灯似的换了又换。倒是这片小 店,因势定名,还能引申出别的含义来,实在多了。选自(杂文月刊2013年2月下)【点评】本文阐述了 “知足而不求齐全”的道理。从议论文的角度看,亮点有三:其一, 立意深刻。世俗皆以十全十美为佳,作者独发“半胜过全”之新见,可谓非同凡响:其二, 材料新鲜。半半诗妙语迭现,理趣横生,道尽“半”之博大精深。全诗以多达四十一个 “半”字全景式描画出“半半”人生才是圆满人生;其三,语言独特。或文或白,或整或散, 或诗或词;时而排

10、比加深语意,时而对比凸显要义,时而喻说阐明深意;富哲思、有韵味、 描世态的语句俯拾皆是,真乃一篇文质俱佳的美文。【片段赏析】原谅我,大黄安宇“又快冬天了,也不知大黄怎样了?”奶奶的一声叹息让我的心绪飞到了从前。大黄是爸爸从亲戚家抱来的一条狗。小时候一身毛绒绒的黄色毛发,小巧的鼻子,特别 是那双眼睛,不含一丝杂质,能清晰地倒映出我的影子。从此大黄陪伴我度过了快乐的孩童 时代。每当放学回家,我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大黄身边抚摸它的毛发,它也欢快地叫着,眼里 充满了满足。我一天天地长高,大黄却一天天地衰老:走起路来慢腾腾的,吃食也挑挑拣拣。去年冬天的一个傍晚,天阴阴的,怕是要下雪了。寒风呼啸,冷得连鸟却都

11、早早躲了起 来。不爱吃食的大黄也一声不响地蜷在窝里。半夜里,在刺耳的风中我隐约听到几声大黄低沉的叫声第二天早晨,天空下起了鹅毛大雪。平时最喜欢这时在雪中蹦跳撒欢儿的大黄却没有出 现,它在冰冷的离里疲惫的闭上了有些浑浊的双眼。“其实大黄也活了十几年,也算高寿了, 不要饬心了”,奶奶劝着我。我蹲下身子,抱着大黄僵硬的尸体走在漫天大雪中,我将它轻 轻地放在一处偏僻的山坳,看着大雪慢慢遮蔽了它的身体,心中默默地说:“大黄,我不会 让你永远呆在这里,等明年春天,土地松软,我一定来为你安葬!”转眼又一个冬天来了, 我没能兑现自己的诺言,大黄早已不知去向。此时我的心里填满了歉疚。大黄,你会原谅我 吗?【点评

12、】一只名叫大黄的狗陪伴“我”度过了童年的美好时光,它在一个寒冷的冬雪 之夜死去了,小作者为此深深地痛苦和自责。习作亮点表现在:其一,景物渲染。叙事文恰 当的景物描写能渲染气氛、创造意境、烘托人物、深化主旨。文中尤其对雪的描写起到了强 化天气寒冷、烘托“我”悲伤心情的作用。其二,细节生动。对大黄外貌、动作、声音、神 态等的描写十分细腻,多次写眼睛,”能清晰地倒影出我的影子“,十分逼真。其三,巧于铺 垫。先写大黄衰老,然后天阴寒冷,再写大雪,最后才引出大黄被冻死,铺垫得很缜密。【误区警示】一、堆砌事例,误做丰富。材料丰富的标准是新、精、严。新,就是不要众所周知的, 具有新颖性;精,就是能准确证明论

13、点,具有典型性;严,就是论证角度不重复,具有逻辑 性。二、堆砌辞藻,矫揉虚浮。不管与内容是否关联,开头结尾都用排比比喻句;大量引 用古诗词貌似文化底蕴深厚等等。语言有文采不是辞藻华丽,切要服从表达的需要,苍白 的好词佳句,取悦不了阅卷老师。三、盲目追风,适得其反。大家都用排比类比的句式开头,你不妨直奔主题以求平实; 大家都写题记后记,你不妨开门见山以示简洁。总之不要盲FI从众,避免引起阅卷者的视觉 疲劳。四、热点素材不定新,陈旧老料不一定旧。如果不新选之无益;如果能通过扬长避 短,写不为一般人所知晓的细节来“翻新”则何乐而不为?五、若非最佳,不选“另类”。如果没有合理的逻辑和深刻内涵,形式的创

14、新就是幼 稚的标新立异,反而弄巧成拙,这恰恰违背了 “深刻”这一要求,所以要慎重选用“另类” 文体。须知张扬个性要恰到好处,而且考场作文也不提倡冒险。【佳作展示11老师的手(2012年湖南高考作文)又是一年的雨季。我举着黑乎乎的大伞一深一浅地走在泥泞的山间小道,似乎又深切地 体会到老师小杨的那双大手的温暖在家乡,一弯又一弯的是崎呕的山路,一片又一片的是葱绿的树林,一次又一次的是小 杨老师的身影。在春雨绵绵的季节,在我和小伙伴们走过一道道的山峦的时候,就会在那说 远不远,说宽不宽的沟口对岸看见小杨老师的身影。他总是在看见我们的一刹那咧开嘴笑得 像朵黑牡丹,然后便站在那座摇摇欲坠的独木桥上,跨开步

15、子,用他那宽厚的大手把我们一 个个地从沟的这边抱向学堂那边学堂遇上春雨,也非常倒霉。外面春雨绵绵,里面小雨不断。小杨每次讲了一会儿课, 就得去泼掉盆里的水。下课,我们围着小杨听故事,听他说老杨的故事,就是我们这个学堂 的建筑者、校长、上一任教师。他已经不在了,留下这座学堂,学堂外面的一棵苹果树,和 他的儿子小杨。小杨说学堂的每一片瓦都是老杨亲手码的,每张课桌都是老杨亲手敲出来的, 苹果树也是他亲手种的我很好奇老杨长什么模样,就问小杨是不是和他一样,小杨笑着 说当然啦!于是我又接着问是不是和小杨一样有着很厚很粗的手掌呢?小杨又笑得像朵黑牡 丹了。小杨的手真的很粗,小杨说那是因为手经常做活儿生茧了

16、。我的小脑袋里就天真地以为 生虫虫了,告诉小杨后他笑个不停,用他那很粗的手掌磨得我的小脸生疼。后来,小杨给苹 果树剪枝,爬上房顶摆瓦片,给同学修理课桌时都带上我。做完活就向我摊开手说茧又变厚 了哟!于是我便在写给苹果树的日记中写道:苹果树你要好好开花,好好结果子,我要好好 读书。你不要再让小杨给你扯枝条,让小杨的手生虫虫,我也不要小杨很辛苦小杨一直一直待在山上的学堂,他说老杨也是这么希望的,他说他还要送我们的弟弟妹 妹走出去我走出去后,时常会想念学堂。想念那有些破的课桌,有些心悸的沟口,和小杨的长虫 虫的手。那棵苹果树是否乖乖地没要小杨你再修剪了呢?小杨,我有没有告诉过你,我相信 真的有天堂,

17、那是你用手创造出来的地方【点评】这篇作文在选材上颇有特色。它没有一件具体完整的事件,都是由类似特写镜 头的一个个动作、场景等组成的片段,而每个片段又莫不与手有关,这些“点”的聚集便勾 勒出了一位在贫困山区献身教育事业的老师形象。作文亮在对“手”的描写,既有抱学生过 水沟、泼水、剪枝、摆瓦片、修课桌这样间接的写手,还有“温暖”“宽厚”“粗”“生茧” 等这样直接写手,更有“很粗的手掌”这样的细节反复出现。这样就以一双手凸显了人物吃 苦耐劳、无私奉献的品质,收到了以一当十之效。【佳作展示2】文化的差异?道德的危机!(2014年重庆高考作文)就在不久前,发生在香港街头的一起风波引起了广泛的热议:一位内

18、地女士让自己的孩 子当街大便,被杳港市民认作“不文明行为”用手机拍了下来,女士对此不满而大打出手。 针对这一事件,网友们在各大论坛中争得沸沸扬扬。声援内地游客的与支持香港市民的网友 各执己见,当然也有中立的声音:这是香港与内地不同的社会文化造成的。这种说法好像颇有道理。香港人受西方影响,社会道德观念强,而内地人对街头不文明 行为大多不是很在意,两种观念的冲突导致了这场风波。“文化的差异”意味着不能歧视和 指责,别人严守社会道德是正常现象,咱们随地大小便也是正常行为。正好,当前国外指贵 中国游客不文明的行为颇多,这样一来,一句“文化的差异”便可以把这些刺耳的意见统统 驳回了。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

19、吗?且先看一个真实的故事:波罗的海海边一个正要出租的小屋里,一名游客打碎了玻璃瓶。 给房东道歉会,游客把碎片扫得干干净净装进了垃圾袋,放到门外。房东老人看了却拒绝继 续租房给这名游客,并将碎片捡进了另一个垃圾袋,写上“玻购碎片,危险!”在欧洲,在波罗的海,人们对待到的一丝不苟的态度,在房东老人的身上得到了体现。 为避免清洁工受伤,他在装有玻购碎片的袋子上留了提醒字条,这种为他人着想的精神,不 正是社会道德的内涵吗?与此相比,那位游客就相形见结了。但打碎玻璃瓶后,他主动承认 错误,扫净了碎片,办事尽责,所以没人会说他素质低下、道德沦丧吧?我想,房东老人与游客对待玻璃片的不同行为绝对不会被国人说成

20、是文化差异,因为要 是把老人的行为放到中国来看,仍然值得称赞。其实,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民族可能会有不 同的社会道德体系,但在为他人着想这一点上一定是相通的。人生来便注定无法脱离社会, 而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只有为他人着想,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与信赖,每个人都为他人着想, 社会才能建立起良好的铁序。一个社会道德体系中若是没有为他人着想”的要求,这样的 道德一定无法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也不可能长久存在于群众的意识中。房东老人的善行, 正是为他人着想精神的最高体现。可问题在于,房东老人仅因为游客没能做到他所做到的而拒绝租房,可见房东老人生活 的社会对人的道德要求有多高。换句话说,那些我们看似值得称赞、体

21、现道德高尚的行为, 在他们眼中只不过是做人的基本准则罢了。说得再残酷一点,我们的社会中正是抉少这样道 德高尚的人,我们才会对这样的善行大加称赞;而我们身边不守社会道德的行为太过泛滥, 导致我们渐渐对这些现象习以为常,最后竟熟视无睹了。对违反道德“审丑疲劳”,使很多人产生一种错觉:对不文明行为的容忍是中国的一种 文化,甚至一些中国人都对此表示了认同。于是面对香港街头的风波,以及众多中国游客出 国旅游不文明行为引发的争议,大家振振有词地说:这是文化的差异导致的。我绝不相信中 的文化可以容忍这种行为一直持续下去。所谓的“文化差异”,不过是为我们的陋习找借口 开脱罢了。这种开脱更是一剂慢性的精神毒药,

22、进一步麻痹着国人的社会道德意识,减缓甚 至停止自我改进,最终中国人的道德只能越来越沉沦,与世界也越来越格格不入。波罗的海房东老人的拒绝与香港街头的风波,莫不给中国人的社会道德意识敲响了警 钟。这不是文化的差异,而是道德的危机。社会道德意识的提高,为的不仅仅是中国在国际 社会的彩象,更为了中国社会的和谐,关乎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践行道德,刻不容缓!【点评】这篇时评以其极强的现实针对性、不同常人的见识和驳论的有力等亮点赢得了 高分。其一,作者以社会现实入题,吻合了 “为解决问题而作”这一议论文的本质特点;其 二,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对中立的观点提出异议,体现出见解的深刻;其三,驳斥错误观点 有理、有

23、据、有力。先破后立,破得彻底,立得牢固,所以文末得出“这不是文化的差异, 而是道德的危机”这一结论就让人十分信服。【佳作展示3】打破老规矩的束缚“老规矩”是否应该被重提-反方结辩(2014年北京高考作文)正方观点:“老规矩”应该被重提反方观点:“老规矩”不应该被重提反方四辩结辩:大家好!辩论到现在,我们都清楚,“老规矩”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信守的 准则。对方辩友告诉我们,“老规矩”应该被重提,因为“老规矩”的传承是文化认同的根 基。从表面上看,“约定俗成”“世代信守”确实是基于认同的传承。但从历史走来的“老规 矩”,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如今,是否依然能够唤醒文化认同呢?我们以

24、有关传承的“老规矩”为例。在辽阔的华夏土地上,各行各业的手艺,都会在父 子之间、师徒之间上演一场绵延的接力。无论是武术行当,还是评话艺术,都有一个共同的 “老规矩”传男不传女。在古代,重男轻女的思想比较严重,女子出嫁被称为“归”,也就是说,女子本就是别 家的人,出嫁即是归家。为了保证手艺避免外传,便形成了传男不传女的“老规矩”。然而,手艺的传承,本应跨越时代的鸿沟,成为人与人之间的接力,生生不息。按“老 规矩”,人有了内外之分、远近之别。这是男尊女卑的产物,却在世世代代的沿习中形成了 无法抵抗的束缚。女子被男权的阴霾笼罩了千年,禁锢在伦理纲常之中。这样的“老规矩”对人有区分、有限制,而且比比皆

25、是:女性要三从四德,孩子要毕恭 毕敬,出门要谨慎,见而要赔笑”老规矩”与人格的平等疏离,倘若唤醒文化认同,将 是对生命意识的再次扼杀!不仅如此,在“老规矩”中,师徒之间的接力同样存在着不平等。师傅往往会留一手, 徒弟反而要多只眼,正应了一句老话,“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但是,这样的“老规矩”真 的有利于传承中的文化认同吗?不知在座的各位是否玩儿过俄罗斯套娃。当我们拆开第一个玩偶时,会发现里面有一个 小一点的玩偶,而这个玩偶里面又装着更小的。于是,每一个玩偶都限制着里面的玩偶。同 样的道理,在“老规矩”的束缚下,学徒工只能成为包身工,学本事全靠自己的悟性和私下 的偷学。限制得越来越多,学到的越来

26、越少,随着时间的淘洗,很多手艺正因此逐渐走向没 落,每一代手艺人都不得不面对一场文化的危机,无能为力。结果呢?按照老规矩,一 层一层地拆开玩偶,只剩下文化的侏儒。回到我方观点。老规矩”不应该被重提,因为我们需要打破“老规矩”的束缚,让文 化认同的光芒,照般每一个个体,唤醒每一门手艺。从四通捶拳的边凤池先生,到蒲泽面塑 的李芳庆老人,若是没有打破“老规矩”的束缚,在手艺濒危时,放开收徒的男女限制,摒 弃传统的作坊教学,义怎会迎来发展的生机?从手艺的传承,到习俗的延续,再到克己修身的一脉相承,背后都是时代折射出的文化 之厚重。“老规矩”的重提,是打着“文化认同”的旗号,以世世代代的文化劣根将这种厚

27、 重冲淡,甚至撕裂。我想,这是每个人都不愿看到的结局。所以,是打破“老规矩”束缚的时候了!谢谢大家!【点评】这篇佳作采用了结辩陈词的形式,亮在创新文体。值得注意的是,内容决定形 式,形式也反过来制约内容。本文处处体现出辩驳正方错误论断、确立己方正确观点的特点, 还恰当使用设问反问,体现了现场辩论的特点,可谓做到了新颖的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此外, 材料丰富,全篇围绕“老规矩”的“老”字取材,从行规到礼节,从国内到国外,从古代到 当今,范围宽阔又围绕主题。最后,说理生动形象也堪称亮点。以俄罗斯套娃进行类比,形 象诠释了 “老规矩”桎梏下“文化侏儒”的悲哀。【对比总评】三篇佳作都是打造凫点的典范。所谓“宛”,无非就是与众不同。文体不同,“凫”的打 造方式也有别。老师的手“亮”在浓墨重彩的反复写“手”这一细节,这是内容亮:文 化的差异?道德的危机!“亮”在观点的独特,这是.主题亮;打破老规矩的束缚“亮”在 文体的创新,这是形式光。而或稚气或谨严或犀利则是这三篇文章语言的亮点。打造亮点不 是表面的涂脂抹粉,是使作文臻于完美的深度加工,所以亮点实在是作文的应有之义。之所 以说是“打造”,只不过意在强调这些手段在写作时的重要性而已。因此不管“亮”在何处, 都要有利于内容的表达,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