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测井.docx

上传人:1564****060 文档编号:93836258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X 页数:109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物理测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地球物理测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球物理测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物理测井.docx(10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地球物理测井教材目 录绪论(2 学时)28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自然电位测井(2 学时)6电阻率测井(8 学时)11声波测井(6 学时)26放射性测井(6 学时)39工程测井方法(6 学时)61生产测井(8 学时)82测井资料综合解释(10 学时)93绪论(2 学时)一、测井学和测井技术的发展测井学是一个边缘科学,是应用地球物理的一个分支,它是用物理学的原理解决地 质学的问题,并已在石油、天然气、金属矿、煤田、工程及水文地质等许多方面得到应 用。30 年代首先开始电阻率测井,到 50 年代普通电阻率发展的比较完善,当时利用一套长短不同的电极距进行横向测井,用以较准确地确定地

2、层电阻率。60 年代聚焦测井理论得以完善,孔隙度形成了系列测井,各类聚焦电阻率测井仪器也得到了发展,精度也相 应得以提高。测井资料的应用也有了长足的发展,随着计算机的应用,车载计算机和数 字测井仪也被广泛的应用。到现在又发展了各种成像测井技术。二、测井技术在勘探及开发中的应用无论是金属矿床、非金属矿床、石油、天然气、煤等,在勘探过程中在地壳中只要 富集,就具有一定特点的物理性质,那我们就可以用地球物理测井的方法检测出来。特 别是石油和天然气,往往埋藏很深,只要具有储集性质的岩石,就有可能储藏有流体矿 物。它不用像挖煤一样。而是只要打一口井,确定出那段地层能出油,打开地层就可以 开采。由于用测井

3、资料可以解决岩性,即什么矿物组成的岩石,它的孔隙度如何,渗透 率怎么样,含油气饱和度大小。沉积时是处于什么环境,是深水、浅水、还是急流河相, 有无有机碳,有没有生油条件,能不能富集。在勘探过程中,可以解决生油岩,盖层问 题,也可以对储层给予评价,找到目的层,解释出油、气、水。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用测井可以监测生产动态,解决工程方面的问题。井中产出 的流体性质,是油还是水,出多少水,油水比例如何,用流体密度,持水率都可以说明。注水开发过程中,分层的注入量,有没有窜流,用注入剖面测井都可以解决。生产过程 中,套管是否变形,有没有损坏、脱落或变位,管外有无窜槽,射孔有没有射开,都需 要测井来解决。对

4、于设计开发方案,计算油层有效厚度,寻找剩余油富集区都离不开测 井。测井对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来说,自始至终都是不可缺少的,是必要的技术。它服 务于勘探开发的全过程。三、储层分类及需要确定的参数1. 储集层的分类及特点石油、天然气和有用的流体都是储存在储集层中,储集层是指具有一定储集空间的, 并彼此相互连通,存在一定渗透能力的的岩层。储层性质分析与评价是测井解释的主要 任务。1) 碎屑岩储集层它包括砾岩、砂岩、粉砂岩和泥质粉砂岩等。世界上有 40的油气储集在碎屑岩储 集层。碎屑岩由矿物碎屑,岩石碎屑和胶结物组成。最常见的矿物碎屑为石英,长石和 其他碎屑颗粒;胶结物有泥质、钙质、硅质和铁质等。控制岩

5、石储集性质是以粒径大小、分选好坏、磨圆度以及胶结物的成分,含量和胶结形式有关。一般粒径大,分选和磨圆 度好,胶结物少,则孔隙空间大,连通性好,为储集性质好。2) 碳酸盐岩储集层世界上油气 50的储量和 60的产量属于这一类储集层。我国华北震旦、寒武及奥陶系的产油层,四川的震旦系,二叠系和三叠系的油气层,均属于这类储层。碳酸盐岩属于水化学沉积的岩石,主要的矿物有石灰石、白云石和过渡类型的泥灰岩。它的储集空间有晶间孔隙、粒间孔隙、鲕状或钟孔状孔隙、生物腔体孔隙、裂缝、溶洞等。从储层评价和测井解释的观点出发,将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储集空间归为二类: 一类为原生孔隙,如晶间、粒间、鲕状孔隙等。另一类为次生

6、孔隙如裂缝、溶洞等。前者孔隙较小分布均匀。后者孔隙较大,形状不规则,分布不均匀。按孔隙结构特点碳酸盐岩储集层可分为三类:孔隙型、裂缝型和溶洞型等。(1) 孔隙型碳酸盐岩储集层:它是粒间、晶间、生物腔体孔隙等,还有石灰岩白云岩化后重结晶形成的均匀分布的孔隙。它们都是孔隙性的碳酸盐岩储集层。它们适用的测 井方法和解释方法与碎屑岩储集层基本相同,也是目前测井资料应用最成功的一类储集 层。(2) 裂缝型碳酸盐岩储集层:这类储层的储集空间主要由构造裂缝和层间裂缝组成, 由于裂缝的数量,形状和分布可能极不均匀,故孔隙度和渗透率也可能有很大变化,油 气分布也不规律,并且裂缝发育带渗透率高。(3) 洞穴型碳酸

7、盐岩储集层:这类储集层主要由溶蚀作用产生的。洞穴形状大小不一, 分布不均匀,往往具有偶然性。用常规测井方法进行解释有很大困难。2. 储集层的基本参数在储集层的评价中,需要测井解释确定的参数有储层厚度、孔隙度、油气饱和度和渗透率。1) 孔隙度岩石在形成过程及后期作用中会有粒间孔隙、晶间孔隙、裂缝及洞穴等。根据孔隙 流体在孔隙中能否流动,孔隙可分为总孔隙、有效孔隙。有效孔隙指互相联通的孔隙。总孔隙指所有的孔隙空间。孔隙度是指岩石中孔隙所占的体积与岩石的体积之比。通 常用百分数表示。2) 饱和度孔隙中油气所占孔隙的相对体积称为含油气饱和度,通常也用百分数表示。饱和度又分为原状地层含烃饱和度、冲洗带残

8、余烃饱和度、侵人带含烃饱和度,可动烃饱和度等。束缚水饱和度S wirr。是另一个重要的饱和度概念,通过它与总含水饱和度的关系可以知道储集层是否能出水。3) 岩层厚度主要指储集层的岩层厚度,指的是有效孔隙,含烃饱和度下限所确定的岩层顶底界所具有厚度。4) 渗透率为了评价储层的生产能力,应了解油气水流过岩石孔隙的难易程度。当粘度为 110-3 Pas 的流体,在单位时间 1s 钟内,两端压差为 latm 时,通过岩石单位截面 lcm2 的流体体积为该岩石的渗透率为 1m2.渗透率分绝对渗透率、有效渗透率和相对渗透率, 绝对渗透率为岩石孔隙中只有一种流体存在时对岩石所测量的渗透率。有效渗透率为岩 石

9、孔隙存在二种或二种以上的流体时,对其中某一流体所测量的渗透率,为该流体在这 种岩石中的有效渗透率。相对渗透率为有效渗透率与绝对渗透率的比值,它表示某种流 体流过岩石的难易程度。四、测井系列的选择合理和完善的测井系列是保障测井解释准确的先决条件。合理的测井系列可以解决岩性问题,层厚、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及泥质含量问题。不同的地质条件,需要不同的测井系列组合,见表 1。1. 泥质指示和确定岩性的测井方法选择泥质指示应能划分泥岩和非泥岩,并能确定泥质含量。基本上各种测井方法都能不 同程度的进行泥质解释。最常用的是自然伽马、自然电位和微电极。另外岩性测井和自 然伽马能谱测井也能解决这个问题。个别的地

10、区,由于沉积速度快,自然电位不稳定, 也可以用其他测井方法解决泥质问题。在以后的泥质砂岩解释中有详细说明。测井系列 选择的标准是能准确的划分钻井剖面的岩性,能够准确的确定孔隙度,能够确定地层的 含水饱和度,或油气饱和度。如碳酸盐岩地层,三种孔隙度测井确定孔隙度,微球形聚 焦确定冲洗带电阻率,双侧向确定深浅电阻率,井径和自然伽马确定泥质含量。再如湖 泊相河流相的沉积地层,至少有一种孔隙度,微电极,深浅三侧向,加井径和自然电位, 有时加自然伽马。井内流体研究参数推荐的测井项目表 1裸眼井测井系列淡水钻井液盐水钻井液油基钻井液岩性SwRw SxoRmfVclayK 几何参数岩性SwRwSxoRmfV

11、clay K 几何参数岩性SwRw VclayK几何参数岩性SwRw自然电位、自然伽马、自然能谱、岩性密度测井感应测井或侧向测井或电位梯度电极系测井微球形聚集测井(MSFL)或微侧向测井(MLL)或微电极测井密度测井、中子测井和(或)声波测井地层测试器(RFT)地层倾角测井,四臂井径测井,井斜测量自然伽马、自然能谱、岩性密度测井,自然电位双侧向测井微球形聚焦测井或微侧向测井密度测井、中子测井和(或)声波测井地层测试器(RFT)地层倾角测井,四臂井径测井,井斜测量自然伽马、自然能谱、岩性密度测井感应测井密度测井、中子测井和(或)声波测井地层测试器(RFT)四臂井径测井,井斜测量自然伽马、自然能谱

12、、岩性密度测井感应测井空井VclayK 几何参数2. 电阻率测井方法的选择密度测井、中子测井温度测井四臂井径测井、井斜测井由于钻井后测井是在井眼中进行,井眼的大小。钻井液性能的差别,使得渗透层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存在冲洗带、侵人带和原状地层的电阻率上的差异。电阻率测井应能反应冲洗带、浅、中、深的电阻率数值上的变化。岩层的电阻率高低,岩层的厚薄,影响地层真电阻率数值。所以选用的测井方法也不尽相同。这需要掌握各种方法的线性范围、探测半径、聚焦的强弱、围岩和井的影响大小。对低电阻率地层一般选用双感应一八侧向、微球形聚焦。对高电阻率地层一般选用,双侧向邻近侧向、微侧向电阻率系列。对于较薄的地层微电极,三

13、侧向或普通电阻率测井也可以很好的解决地质问题。3. 孔隙度测井方法的选择孔隙度测井一般探测深度较浅,对于储集层一般仅限于冲洗带。声速测井方法适用于粒间和晶间孔隙,不能反映次生孔隙中的裂缝溶洞,适用于均匀分布的孔隙度。中子孔隙度测井只反映岩层的含氢量的大小,并随含氢量的增加探测深度减小。密度测井反映的是岩石的总孔隙度,分不清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天然气对三种孔隙度都有影响,岩性对孔隙度也有影响。第一章自然电位测井(2 学时)在生产实践中发现,在没有人工供电的情况下,测量电极M 在井内移动时,仍测量与岩性有关的电位随井深的变化曲线。由于这个电位是自然电位产生的,所以称为自然 电位,用SP 表示。第一

14、节 井内自然电位产生的原因井内自然电位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对于油井来说,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地层水矿化度与泥浆矿化度不同,引起离子扩散作用和岩石颗粒对离子的吸附作用;地层压力与钻井泥浆柱压力不同时,在地层的微孔隙中产生过滤作用。实践证明:油井的自然电位主要由扩散作用产生的,只有在泥浆柱和地层间的压力差很大的情况下,过滤作用才成为较重要的因素。一、扩散电位井内自然电位的产生也是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相接触的产物。由于砂岩的渗透性较好,当地层水浓度Cw和泥浆滤液浓度Cmf不同时(通常Cw C)并在井壁附近接触mf时,离子在渗透压力作用下,高浓度溶液的离子要穿过砂岩向溶液浓度较低的地层中扩 散,由于Cl

15、 - 的迁移速率大于 Na + ,经过一段时间的聚集后,地层内富集正电荷,泥浆滤液中富集负电荷,见图 1-1。当扩散最终达到动态平衡时,在砂岩中两种不同浓度溶液的接触面上产生自然电场,产生自然电位差。此时的电动势称为扩散电动势或扩散电位。经实验测定扩散电动势( Ed)可由下式进行表示:CE= Kddlgw(1-1)Cmf当溶液浓度不很大时,溶液浓度与电阻率成反比,所以RE= Klgmf ddR(1-2)式中 KdRw扩散电位系数;泥浆滤液电阻率;mfR地层水电阻率.w二、扩散吸附电动势( E)da在井内泥岩表面附近,由于泥浆滤液浓度与地层水的浓度不同( Cw C),离子mf在渗透压力作用下,仍

16、然要由高浓度溶液向低溶液浓度中扩散,由于泥岩具有选择吸附 阴离子的能力,在粘土颗粒表面可以大量地吸附阴离子,而Na + 可以自由扩散,扩散结果是在泥浆滤液中富集大量正电荷,而在地层中富集了负电荷,见图 1-1。这样就在泥岩表面处形成扩散吸附电位,记为E,其表达式为:daE= Klg Cw= KdadaCmfRlg(mfdaRw)(1-3)式中: K扩散吸附电位系数;daC地层水浓度;wC泥浆滤液浓度mf三、过滤电位在岩石中,颗粒和颗粒之间有很多孔隙,它们彼此连通,形成很细的孔道,称为毛细管。当泥浆柱的压力大于地层的压力时,泥浆向地层过渡,泥浆滤液通过井壁在岩石孔道中流过。由于岩石颗粒的选择吸附

17、性,孔道壁上吸附泥浆滤液中的负离子仅有正离子向地层中移动,这样在井壁附近聚集了大量负离子, 图 1-2 过滤电位形成示意图在地层内部聚集了大量正离子,这样在地层和泥浆接触面两端形成的电位称为过滤电动势,用Ef表示,如图1-2 所示。在泥浆压力大于地层压力的条件下,渗透层处,过滤电位与扩散吸附电位方向一致,其数值与地层和泥浆柱之间的压力差及过滤溶液的电阻率成正比,与过滤溶液的粘度成反比,即:Dp RE= Kmf ffm(1-4)式中: Dp 压力差, atm ;K过滤电位系数,与溶液的成分浓度有关;fR过滤溶液的电阻率, W mmfm 过滤溶液粘度,10-3 Pa s 。过滤电位只有当地层与泥浆

18、柱压力差很悬殊时,而且在泥饼形成以前,才有较大的显示。但一般钻井时要求泥浆柱压力只能稍大于地层压力,相差不是很大,而且在测井时已形成泥饼,因此一般井内过滤电位的作用可忽略不计。在砂泥岩剖面的井中的自然电场主要由扩散电位和扩散吸附电位组成。第二节自然电位测井曲线特征由于泥岩(或页岩层)岩性稳定,在自然电位测井曲线上显示为一条电位不变的直线,将它称为自然电位的泥岩基线;在渗透性砂岩段,自然电位曲线偏离泥岩基线,在足够厚的砂岩层中,曲线达到固定的偏转幅度,定为砂岩线。自然电位曲线的异常幅度DU就是地层中点的自然电位与基线的差值。如图 1-3 所示,图 1-3 为含水纯砂岩的自SP然电位理论曲线。通常

19、把井中巨厚纯水层砂岩井段的自然电位幅度近似地认为是静自然 电位 SSP ,其值等于扩散电动势与扩散吸附电动势之和。横坐标为自然电位与静自然电位之比DUSP/ SSP ,纵坐标为地层厚度h ,曲线号码为层厚与井径之比h d 。当上下围岩岩性相同时,曲线特征为:(1) 当地层泥浆是均匀的,上下围岩岩性相同时,自然电位曲线关于目的地层中心对称 ,地层中心处异常值最大;(2) 地层越厚, DUSP越接近 SSP ,地层厚度变小, DUSP下降,曲线顶部变尖,底部变宽DUSP 4 d )时,DUSP的半幅点对应地层的界面,因此较厚地层可用曲线半幅点确定地层界面,随着厚度的变小,对应界面处的曲线幅度值离开

20、半幅点向曲线峰值移动。实测曲线与理论曲线特点基本相同,但由于测井时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实测曲线不如理论曲线规则,见图 1-4。渗透性砂岩的自然电位对泥岩基线而言,可向左或向右偏移,它主要取决于地层水和泥浆溶液的相对矿化度。当Cw C时,砂岩层段自然电位mf出现负异常,当Cw4d 时,自然电位异常幅度近似等于静自然电位;当地层厚度h4d 时,自然电位异常幅度小于静自然电位, 厚度越小,差别越大,异常顶部变窄,底部变宽,这时不能用半幅点确定地层界面。其原因是:地层厚度减小,地层电阻 rt增大,井内钻井液电阻 rm减小,所以DUSP减小。若地层厚度一定时,井径减小,h/d 增大,井内钻井液电阻rm增

21、 大,则DUSP增大。3) 地层电阻率,钻井液电阻率以及围岩电阻率的影响随着 Rt/ R的增大,自然电位幅度值降低。这是由于 Rmt增大(或 Rm减小),r 增大t(或 rm减小),则DUSP减小。围岩电阻率 Rs的变化,同样对自然电位异常幅度值有影响。围岩电阻率 Rs增大,则 r 增大使自然电位异常幅度值减小。s4) 钻井液侵入带的影响在渗透性地层,钻井液滤液渗入到地层孔隙中,使钻井液滤液与地层水的接触面向地层方向移动了一个距离。钻井液侵入带的存在,相当于井径扩大,因而是自然电位异常幅度值降低,因此钻井液的侵入增大,自然电位异常幅度减小。第四节 自然电位曲线的应用一、 判断岩性,确定渗透性地

22、层9自然电位主要是离子在岩石中的扩散吸附作用产生的,而岩石的扩散吸附作用与岩石的成分、组织结构、胶结物成分及含量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可根据自然曲线的变化判断岩性和分析岩性的变化。62在砂泥岩剖面中,当Rw C)时,在 SP 曲线上,以泥岩为基线,出现mf负异常的井段,可认为是渗透性岩层,其中纯砂岩井段出现最大的负异常;含泥质的砂岩层,负异常幅度较低,而且随泥质含量的增多,异常幅度下降;此外,含水砂岩的DUsp还取决于砂岩渗透层孔隙中所含流体的性质,一般含水砂岩的DU 水 比含油砂岩的DU 油要高。SPSP在识别出渗透层后,可用“半幅点”法确定渗透层的上下界面位置(条件:h4d,d 为井径)。如果

23、h4d,用“半幅点”法确定的渗透层厚度一般要大于实际地层的厚度,结果会产生较大的误差。二、计算地层水电阻率在求地层水电阻率时,要选择剖面中较厚的饱含水的纯净砂岩层,读出该层的DU,sp近似认为是静自然电位SSP ,并根据泥浆资料确定RmfR,由下式计算地层水电阻率:三、估计地层的泥质含量SSP = -K lgmfRw(1-7)泥质含量和其存在状态对砂岩产生的扩散吸附电动势有直接影响,因此可根据自然电位曲线估计泥质含量。如果在一个地区使用这种方法,必须进行大量的试验工作,通过建立DUsp和泥质含量Vsh之间的定量关系,然后才能利用自然电位曲线估计岩层的泥质含量Vsh。有以下两种方法:(1) 对某

24、一地区,通过试验,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Vsh与DUsp之间的关系曲线,再根据自然电位曲线确定地层的泥质含量。(2) 利用经验公式估算:V= 1-shPSP(1-8)SSP式中:PSP 含泥质砂岩的静自然电位;SSP 为本地区含水纯砂岩的静自然电位。四、判断水淹层位为提高油田采收率,在油田开发过程中,采取分片切割注水采油的方法。由于油层 渗透率不同,注入水推进的速度也不一样。如果一口井的某个油层见了水,这个层就称 水淹层。水淹层在自然电位曲线上显示特点较多,由于各地区的储集层特点不同,故水 淹层在自然电位曲线上的特点不尽相同,所以要根据本地区的曲线变化规律判断水淹层。对部分水淹层(油层底部或顶部

25、见水),自然电位曲线的基线在该层上下发生偏移,出现台阶,见图1-5。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据此可判断水淹层;另外,根据基线偏移的大小,可以估算水淹程度。第二章电阻率测井(8 学时)电阻率法测井是地球物理测井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测井方法,它包括普通电阻率测 井、微电极测井、侧向测井、感应测井和自然电位测井等,尽管这些方法的具体特点和 所要解决的问题各不相同,但它们的实质都是进行地层电阻率测量。在井孔中测量地层 电阻率时,必须向岩层通入一定的电流,在地层中形成电场,电场分布的特点取决于周 围介质的电阻率和供电电极及测量电极间的位置。因此,只要测量出各种介质的电场分 布特点就可确定介质的电阻率,所以

26、电阻率测井实质是研究各种介质中电场的分布问题。第一节 普通电阻率测井普通电阻率法测井是把一个普通的电极系(由三个电极组成)放入井内,另一个电极留在地面,测量井内岩石电阻率变化的曲线。在测量地层电阻率时,要受井径、泥浆电阻率、上下围岩及电极距等因素的影响,测得的参数不等于地层的真电阻率,而是被称为地层的视电阻率。因此普通电阻率测井又称为视电阻率测井。埋藏在地下的岩石的电阻率,是一个既不能直接观察又不能直接测量的物理量,只 有当电流通过它的时候才能间接地测出来。因此,在测量电阻率时,必须由供电电极A、B 供电,向岩层通入一定的电流,在井内建立电厂,然后用测量电极M、N 进行电位差测量,研究岩石电阻

27、率不同对电场分布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找出电位差DU与岩石电MN阻率之间的关系。A、B、M、N 四个电极中的三个形成一个相对位置不变的体系,称为电极系,见图2-1。测井时电极系放入井中,而另一个电极放在地面,当电极系由井底向井口移动时,便可测量出一条岩石电阻率曲线。一、均匀介质电阻率的测量假定井眼所穿过的地层是均匀各向同性的无限大介质,即岩性相同,且电阻率都是 R。以点电源A(电流强度为I),空间任取一点P,它到A 的距离为r,以r 为半径作一球, 求球面上任一点P 的电位。球面上的电流密度为:j = I =I(2-1)由欧姆定律的微分形式可知:S4p r 2E = Rj =RI(2-2)4p r

28、 2而E = - du(2-3)dr所以U = - Edr =-RI4pr 2dr = RI +C4pr(2-4)当时r ,U 0 ,C=0 故,则均匀介质中任一点的电位为:U = RI(2-5)4pr(1) 若将点电源放在P 点,则它在A 点产生的电位也是U =电位的互换原理。对于非均匀介质,这个原理也是适用的。RI4pr,电场的这种性质称为(2) 如果在均匀介质中放置 A , A A12n个点电源,其电流强度分别为I , I I,12n它们距 P 点的距离分别为r , r r12n,那么所有点电源在P 点所产生的电位是各个点电源单独在P 点产生的电位的代数和,即:I RI RI R12U

29、= 4pr + 4p1r+L+ 4pn r2n(2-6)电场的这种性质称为电位的叠加原理。在均匀介质中,电阻率R 与电位 U 之间存在着简单的关系,由即可求出R,普通电阻率测井正式利用了这一原理。图 2-1 是普通电阻率测井的测量原理线路。将由供电电极和测量电极组成的电极系A、M、N 或M、A、B 放入井内,而把另一个电极B 或N 放在地面泥浆池中,作为接地回路电极,电极系通过电缆与地面上的电源和记录仪相连接。当电极系由井内向井口移动时, 供电电极A、B 供给电流I,测量M、N 电极间的电位差。通过地面记录仪可将电位差转换为地层视电阻率 R 。a对图 a,供电电极A 的电流I 和电极B 的电流

30、-I 对测量电极M 点的电位都有贡献。RI1RI1U= U+ UMAB= 4p AM - 4p BM(2-7)N 点离A,B 点很远,则UN= 0 。因此 :DU= U=RI AB(2-8)MNM4pAM BM4p AM BMDUDUR =ABIMN = KIMN(2-9)K 电极系系数,它的大小与电极系中三个电极之间的距离有关。对如果用图b 的线路进行测量,可以证明R 的表达式与(2-9)式完全相同,但这时的电极系系数为:K = 4p AM AN(2-10)MN由此可见,均匀介质中的电阻率与测量电极系的结构、供电电流以及测量电位差有关,当电极系结构和供电电流大小一定时,均匀介质的电阻率与测量

31、电位差成正比。二、视电阻率以上的分析,都是假定电极系处在均匀介质中,但实际测井遇到的情况要复杂得多。石油勘探的目的层具有较好的孔隙性和渗透能力,钻井过程中,由于泥浆柱的压力大于 地层压力,泥浆的滤液向渗透层的孔隙中渗透,在渗透层靠近井壁的部分形成泥浆滤液 的侵入带,并在井壁上形成泥饼。侵入带内泥浆滤液的分布是不均匀的,靠近井壁的部 分,泥浆滤液把孔隙中原有的液体全部赶跑,占据了整个孔隙空间,这部分叫泥浆冲洗 带,靠近冲洗带地层孔隙中是泥浆滤液和地层流体的混合物,该部分称为过渡带。而地 层中未被泥浆干扰的地层称为原状地层。另外,渗透层的厚度也是有限的,其顶部和底部都为非渗透的地层,称为目的层的上

32、下围岩。以上各个部分(原状地层,泥浆侵入带,泥饼,上下围岩,井内泥浆),其电阻率 R 、 Rti(冲洗带电阻率用 Rxo表示)、 R、 Rmcs和 R通常是不同的。在这种井剖m面的情况下,测量的电位差除了受地层真电阻率Rt影响外,还要受 Ri、R、Rmcs、R,m井径d ,侵入带直径 D ,以及地层厚度 h 和电极系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不能用(2-9) 式简单地求解地层的真电阻率。但是在井中实际测量的电位差,仍然可以代入公式(2-9)a中计算电阻率,在这种复杂情况下求出的电阻率称为地层的视电阻率,用RDU表示,则:R= KaIMN(2-11)一般来说,地层的视电阻率不同于地层的真电阻率,但是

33、选择适当的电极系和测量条件,可以使测量的视电阻率主要反映地层电阻率的变化。因而可以利用在井内测量的视电阻率曲线,来研究钻井剖面地层电阻率的相对变化。三、电极系电极相对位置不同,会形成不同的电场,也就组成了不同的电极系。在电极系的三个电极中,有两个在同一线路(供电线路或测量线路)中,叫成对电极或同名电极,另外一个和地面电极在同一线路(测量线路或供电线路)中,叫不成对电极或单电极。根据电极间的相对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梯度电极系和电位电极系。1. 电位电极系:不成对电极到靠近它的那个成对电极之间的距离小于成对电极间距离的电极系。电位电极系中成对电极之间的距离(MN 或 AB )较大,即 AM MN

34、或MA MN 或 MA AB ,梯度电极系又分为正装梯度电极系和倒装梯度电极系两种:正装梯度:成对电极在不成对电极之下的梯度电极系。由于正装梯度电极系测出的R 曲线在高阻层底界面出现极大值,所以也叫底部梯度电极系。a倒装梯度:成对电极在不成对电极之上的梯度电极系。由于倒装梯度电极系测出的R 曲线在高阻层顶界面出现极大值,所以也叫顶部梯度电极系。另外,根据供电电极的a多少,梯度电极系又分为单极供电梯度电极系和双极供电梯度电极系。梯度电极系的电极距为不成对电极到成对电极中点之间的距离,即L= AO 。MN 的中点 O 称为深度记录点。当成对电极间的距离无限小(在极限情况下等于 0)时的梯度电极系叫

35、理想梯度电极系。对理想梯度电极系其所求得电阻率为:ER= 4p AO 2aI(2-13)从式中可看出视电阻率R a 和深度记录点O 的电位梯度成正比,故此电极系称为梯度电极系。此外,电极系的表示方法:通常按照电极在井中的次序,由上到下写出代表电极的字母,字母间写出相应电极间的距离,(以米为单位)表示电极系的类。如: A0.4M0.1N表示电极距为 0.45m 的底部梯度电极系,电极A、M 之间的距离为 0.4m,M、N 之间的距离为 0.1m。不同电极系的探测深度也是不同的。探测深度通常以探测半径 r 来表示,在均匀介质中,以供电电极为中心,以某一半径划一假想球面,若假想球面内包含的介质对电极

36、 系测量结果的贡献占整个测量结果的50%,则此半径 r 就是该电极系的探测深度或探测半径。一般梯度电极系的探测范围是1.4 倍电极距L,而电位电极系的r=2L。由此可知,L 越大探测深度也越大。第二节视电阻率曲线的影响因素一、视电阻率曲线特征假定只有一个高电阻率地层,上下围岩的电阻率相等,并且没有井的影响,采用理想电极系进行测量。来看一下视电阻率的理论曲线。1. 电位电极系视电阻率曲线特征(1) 当上下围岩电阻率相等时,电位电极系的视电阻率曲线关于地层中心对称(2) 当地层厚度大于电极距时,对应高电阻率地层中心,视电阻率曲线显示极大值 ;地层厚度越大,极大值越接近于地层真电阻率(图 2-3);

37、当地层厚度小于电极距时,对应高阻层中心,曲线出现极小值。(3) 在地层界面处,曲线上出现“小平台”,其中点正对着地层的界面,随层厚降低,“小平台”发生倾斜;当 hAM 时,“小平台”靠地层外侧一点为高值点,出现假极大值。(4) 对厚层取曲线的极大值作为电位电极系的视电阻率数值。2. 梯度电极系视电阻率曲线特征(1) 曲线与地层中点不对称,对着高阻层,底部梯度电极曲线在地层底界面出现极大值,顶界面出现极小值;顶部梯度电极曲线在高阻层顶界面出现极大值,底界面出现 极小值,而且两者的曲线形状正好倒转。这是确定地层界面的重要特征,由此可用来确 定高阻层的顶底界面,见图 2-4。(2) 地层厚度很大时,

38、在地层中点附近,有一段视电阻率曲线和深度轴平行的直线 ,其值等于地层的真电阻率曲线(用来确定地层的真电阻率)。(3) 对于hL 的中厚度岩层,其视电阻率曲线与厚地层的视电阻率曲线形状相似,但随着厚度的减小,地层中部视电阻率曲线的平直段变小直到消失,见图2-4。(4) 当用底部梯度电极系时,在薄的高阻层下方出现一个假极大值,它距高阻层底界面为一个电极距,见图 2-5。视电阻率曲线的主要应用有划分岩性剖面,计算储层的孔隙度和含油饱和度,定性判断油水层和进行地层对比。二、视电阻率曲线影响因素前面讨论的 Ra 理论曲线是在理想条件下作出来的,即地层是水平的,采用理想电极系,不考虑井的影响。实测曲线由于

39、受井的影响变得平缓且曲线幅度降低,为正确使用视电阻率曲线,有必要研究各种条件对视电阻率曲线的影响。(1) 井径、层厚的影响当地层电阻率、电极距、泥浆电阻率等因素一定时,随着 h/d 降低(井径加大或地层厚度减小),视电阻率曲线变得平滑。所以在其它条件相同时,高阻薄层视电阻率曲线的幅度值比厚层要偏低。井径变化对视电阻率曲线的影响,归根结底是由于井内泥浆的 影响。通常泥浆电阻率低于地层电阻率,井径扩大,井的扩大,井的分流作用增大,视 电阻率值降低。为了使视电阻率曲线具有很好的划分地层的能力,要求钻井泥浆的电阻 率要大于五倍地层水电阻率。(2) 电极系的影响从理论曲线分析中可知,电极系类型不同,所测视电阻率曲线形状不同。即使同一类型的电极系在同样的测量条件下,电极系的尺寸不同,所测的视电阻率曲线的形状及幅度也不一样。(3) 侵入影响采用不同电阻率的泥浆钻井时,会对渗透性地层产生泥浆高侵和泥浆低侵现象,视电阻率会受到影响。泥浆高侵(增阻泥浆侵入):地层孔隙中原来含有的流体的电阻率较低,电阻率较高的泥浆滤液侵入后,使侵入带岩石电阻率升高。这种情况多出现在水层。泥浆低侵(减阻泥浆侵入):地层孔隙中原来含有的流体的电阻率比渗入地层中的泥浆滤液的电阻率高时,泥浆滤液侵入后,使侵入带岩石电阻率降低。这种情况一般出现 在地层水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