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水资源现状(2013湖北鄂州中考说明文阅读试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悠远 文档编号:93815154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类水资源现状(2013湖北鄂州中考说明文阅读试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类水资源现状(2013湖北鄂州中考说明文阅读试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类水资源现状(2013湖北鄂州中考说明文阅读试题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类水资源现状(2013湖北鄂州中考说明文阅读试题含答案).doc(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类水资源现状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们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具有许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独特的性能和多重的使用功能,是工农业生产重要资源。工业生产中,水具有冷却、加工、沸腾、蒸发、传送等一系列功能。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全球有水139万亿立方米,其中97.3%是咸水。2.7%的淡水中又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有直接经济效益。水的数量虽在一定时期内是保持平衡的,但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又是非常有限的。目前,世界上早已有出现了水危机的国

2、家,如埃塞俄比亚。联合国已发出警告:“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水资源已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非常稀缺的资源。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左右。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到2030年人口高峰将达到1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将

3、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中国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四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600亿吨,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在全国调查评价的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目前,北方水资源开发程度已超过50%,导致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南方水网地区污水超标排放,造成水体污染;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荒漠化趋势蔓延;西南山丘区坡陡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

4、利用工程艰巨。从全国看,水资源现状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已经明显不足。16第段中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17从第段中看,我国水资源十分短缺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1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去掉后对文意影响相对较小的一项是(2分)A. 水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B. 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C. 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D.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19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A. 全球的水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

5、开发利用。B.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C. 北方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的主要原因是水资源开发过度,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使得荒漠化趋势蔓延。D. 文中举出北方地区、南方水网地区、西北干旱区、西南山丘区等几个地区的用水情况,主要是为了具体说明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20针对我国水资源的现状,请你提两条合理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2分)【参考答案】16. 主要说明方法:列数字。作用:具体、准确地反映了全球水资源的总量及咸水、淡水所占的比例等,表明全球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说明方法1分,作用2分,满分3分)17. 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资源相对脆弱) 南北跨度大,远距离调水困难(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不大) 人口越来越多(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越来越小)(每点1分,满分3分) 18. D(2分) 19.C(2分) 20. 提示: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提出两条合理建议,并能说明理由即可。(2分)(2013湖北鄂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